韩国经济腾飞时期的贸易与贸易政策
韩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1.投资与财源分配 投资计划虽未达标,但高速增长,投资计划22.6%,实际平均 国内投资率16.3 %。 从财源投资情况看,海外储蓄和国民储蓄分别分担总投资率的 16.3%,依赖外资状况未从根本得到改善
单位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国内总投资率
%
12.8
18.1
14.0
15.0
LOGO
韩国经济高度增长时期
2021/7/22
1
目录
、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 第八章、 依靠经济自立和推行开放政策 第九章、构建经济增长基础,迈向飞跃阶段 第十章、出导向型增长战略和第一次能源危机 第十一章、世界经济的萧条和重化工业的推动
—2—02王1/7琳/2作2 品——
2
经济开发计划的实施
第一节 出台 背景 国内 解放后,由于社会混乱和朝鲜战争的影响,韩国经济一时无法从典型的 落后农业国的慢性贫困中摆脱出来,经济活动的大部分资金来源于美国的无 偿援助。 在经济复苏前的1954-1961年,韩国经济处在低收入(人均GNP70~80 美元)、低储蓄(3.7%)、低投资(12%)、低增长(3.9%)的状况。低 收入与贫困的恶性循环与慢性通货膨胀同步,无法从依赖外援的困境中摆脱 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创建独立的国民经济的民主主义意识被强烈地唤醒。 制定和促进经济开发计划的基本动机,就是建立自主独立的国民经济
二、第一次五年计划问题 韩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出口,第一个五年计划,带来了 经济迅速发展与出口增长,但也存在问题: 1.出口主导型的开发战略,导致经济对外依赖性强。一旦国. 经济环境有波动,容易受到左右和控制。 2.忽略基础工业开发,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加工部门的进口 替代生产或出口产业集中培养的工业化,必然形成进口导向 型工业结构,造成国际收支赤字。 3.批发物价和消费物价年均上升16%,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性。 4.政府过分强调开发,国民经济循环僵硬。
韩国经济分析

一、韩国经济现状及前景众所周知, 韩国在60 年代初期还只是一个非常贫穷落后的国家, 但由于坚持推行了出口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 特别是80 年代以来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从而推动韩国的总体生产规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外出口贸易规模, 以及出口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等发生了令世人注目的巨大变化, 进而使韩国不但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而且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中重要的一员。
纵观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1) 1962—1971 年经济起飞阶段。
期间, 韩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年均达到911% , 国内生产总值由23 亿美元增长到95 亿美元, 人均国民收入由87 美元增加到289 美元。
(2) 1972—1981 年经济发展阶段。
期间, 韩国的经济特别是出口贸易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其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668 亿美元, 增长717 倍; 人均国民收入增加到1734 美元, 增长6 倍; 出口贸易总额由1971 年的1016 亿美元增加到213 亿美元, 增长近20 倍。
(3) 1982—1991 年经济腾飞阶段。
在这一阶段里, 韩国经济无论是在产业结构还是在工业化方面都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经济增长率年均达到1011% , 大大超过了同期工业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到2727亿美元, 同发达国家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规模方面的相对差距大为缩小, 由1983 年的只相当于美国的1ö4 5 缩小到1989 年的1ö27。
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尤其引人注目, 第一、二、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分别由60 年代初的4219%、1612%、4012%变为816%、2916%和6118%。
特别是,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 重化学工业与轻工业的比重发生巨大变化, 前者从60 年代初占2113% 上升到7413% ,后者则从占7817% 下降至2517%。
韩国早期经济现状分析报告

韩国早期经济现状分析报告# 韩国早期经济现状分析报告## 引言韩国是一个东亚国家,坐落在朝鲜半岛南部,以其出色的经济发展成果而闻名于世。
然而,在韩国经济腾飞的背后,经历了各种挑战和困境。
本文旨在对韩国早期经济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阶段特点。
## 经济发展阶段划分韩国的早期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恢复与重建期(1953-1961),第二阶段为工业化期(1962-1989),第三阶段为经济转型期(1990-1997)。
### 阶段一:恢复与重建期(1953-1961)在朝鲜战争后,韩国面临着严重的战争破坏和经济崩溃。
这个阶段重点放在恢复生产力,重建基础设施和改善社会福利上。
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来吸引外资和援助,并迅速重振了经济。
韩国的制造业开始起步,农业也得到重视。
### 阶段二:工业化期(1962-1989)在这个阶段内,韩国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动工业化进程。
《经济五年发展计划》的实施,引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业竞争力,并通过加强出口和吸引外国投资来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钢铁、石油化工、造船和汽车等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增长。
### 阶段三:经济转型期(1990-1997)韩国的经济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随着民主改革的推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推动私有化和市场自由化。
金融部门的开放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为韩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刺激了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此外,韩国还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进一步推动了对外贸易和经济的全球化。
## 韩国早期经济现状特点在韩国的早期经济发展阶段,有一些关键的特点值得注意。
首先,韩国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通过实施各种政策来引导和支持经济增长,例如提供资金支持、实施出口导向政策和制定发展计划等。
其次,韩国政府注重培养人力资源和教育。
在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期间,大量的资源被投入到人力资源的培养和教育体系的建设中。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

浅析韩国经济发展及未来展望一、韩国经济的发展历程韩国的经济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战后重建时期、出口导向型经济时期和科技创新型经济时期。
战后重建时期:韩国经济在二战之后陷入了一片瓦砾之中,这是一个艰难的时期,韩国政府需要在短时间内重建国家,改善人民生活。
韩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注重发展教育,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鼓励民间企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为韩国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出口导向型经济时期:上世纪60年代,韩国政府开始大力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
韩国政府通过实行出口导向政策,吸引外资,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提高生产率,将韩国从一个贫穷的国家逐渐转变成为一个拥有强大出口实力的制造业大国。
韩国经济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科技创新型经济时期:韩国政府意识到,要想在全球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不断进行科技创新。
韩国政府投资大量的资金用于科技研发,如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产业、5G技术等,这些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使韩国经济在全球市场上更加具有竞争力。
二、韩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过,韩国经济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中美贸易战。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给韩国经济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和美国都是韩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中美贸易战对韩国的出口市场、投资、资金流动等都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其次是技术创新。
虽然韩国在半导体产业、5G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韩国也需要继续加大科研投入,保持在全球科技创新中的竞争力。
韩国还需要应对人口老龄化、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可能会成为制约韩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面临挑战的韩国经济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贸易领域,虽然中美贸易战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但中国及周边国家持续增长的中产阶级消费市场为韩国提供了良好的出口机会。
韩国可以通过加强与中国等国家的经济合作,开拓新的贸易市场,降低对某个单一市场的依赖。
在科技创新领域,韩国可以继续加大科研投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应对全球科技竞争带来的挑战。
中韩贸易发展历程

中韩贸易发展历程
中韩贸易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改革开放和韩国工业化的背景下开始迅速增长。
以下是中韩贸易发展的关键历程:
1. 1980年代早期:中韩关系正常化和贸易合作开始。
中国经
济改革开放后,韩国企业开始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并开始向中国出口电子产品和轻工业产品。
2. 19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中韩贸易得到进一步推动。
中国成为韩国的重要市场,进口消费品和资源产品需求增加。
3. 2000年代初:中韩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合作机制,旨在减少
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促进双边贸易。
此举进一步推动了中韩贸易的发展。
4. 2008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正式启动。
这是中韩双方
首次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尝试,旨在进一步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
5. 2012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签署并生效。
协议降低了
大量商品的关税,扩大了中韩之间的贸易额。
6. 2014年:中韩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两国2000亿美元的大关,达到历史新高。
7. 2020年:中韩贸易受到新冠疫情的冲击,但在疫情控制得
到有效管理后迅速恢复。
中韩之间的数字贸易也有了较大发展。
总的来说,中韩贸易发展经历了从起步阶段到逐步扩大规模的过程。
双方通过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合作发展。
中韩贸易的发展对于两国经济的增长和互利合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韩国的贸易政策与制度

韩国的贸易政策与制度一、进出口管理1."对外贸易法"对进出口的管理"对外贸易法"是韩国管理进出口贸易的根本法,它集1967年1月起开场施行的"贸易交易法"、"产业设备出口促进法"及"出口组合法"等为一体,于1986年12月31日重新制定而成的。
制定该法的宗旨在于主动适应急剧变化的对外贸易环境和开放体制,通过提高民间主导的自律性以及有秩序的出口来提高国家的对外信用度。
"对外贸易法"作为管理对外贸易行为的根本法,成认国际性,遵守国际商业惯例和国际条约,但当国际法规或国际协定中出现关于贸易的有关限制规定时,该法将在最小的范围内执行该限制条款。
因此,"对外贸易法"的原则是遵循根据宪法制定、公布的有关贸易的条约及一般成认的国际法规规定的内容,以促进自由公正的贸易。
同时,由于贸易行为的限制对象具有多变性,限制方法过于抽象和复杂,因此,"对外贸易法"只规定原则性的内容,对于执行过程中的有关细则由总统和产业资源部长官制定的"对外贸易法施行令"及"对外贸易管理规定"进展标准。
此外,各种布告、公告、官方解释〔An Authoritative Interpretation〕、条例和通知则可进展补充。
2001年修订的"对外贸易法"引入了根据贸易自由化原则的贸易固有号码的体系,包含了传统意义上有形货物和电子形态的无形产品〔以下称物品〕〔"对外贸易法"第H条第1款〕,认证通过数字网络进展的国际交易,适应了对外贸易环境的变化。
随着电子商务的多样化,可以通过指定的电子贸易中介机构促进贸易的开展。
以后可以实现"无纸化贸易〞。
2."外汇交易法"对进出口的管理"外汇交易法"是标准外汇交易以及其他对外交易行为引起的债权和债务关系的法律。
韩国经济腾飞时期的贸易与贸易政策

韩 罔制 定 的一 系 列 政策 决 定 丁 韩 国在 贸易 发 展 中表 现 出来 的
特 征。 如 , 围 与 哪些 国家 进 行 贸易 , 口什 么 产 品 , 口什 例 韩 进 出
经济 发 展 中 发挥 了重 要 的积 极 作 用 。
27 .0年 代 的 贸易 政 策
么产 品 , 是 与韩 同的 比较 优 势 有 关 的 。 都
势 ,出 广制 成 品 与 发达 国家 的 资 本充 裕 的 资 源 禀 赋 形成 较 好 I 的互 补关 系 但 是仅 仅 依 靠 不 断扩 大 的进 出 口 贸易 就 能 够 促 进经 济 飞
1 5。政 府 建 立 了综 合 贸 易商 社 ,给 每个 商 社 规 定 了 出 口的 目 标 。这 些 综 合商 社 . 道 它们 的命 运 将取 决 于 政府 , 此都 尽 知 因
韩 同对 外 贸 易 的 “ 高 的 制 成 品 比 重 ” “ 要 贸易 伙 伴 很 和 主 集 巾在 经济 发展 水 平较 高 的 同家 或地 区 ” 这 两 个 特 征 是 与韩 ,
国 的资 源禀 喊 有 很 大 关 系的 .韩 国利 用 劳 动 力 丰 富 的 比较 优
第 个 五 年 计 划 开 始 于 17 9 2年 , 当时 有 i个 目标 、 中 其
在 6 0年 代 的早 期 , 固 主要 是 靠 美 国 的 援 助 , 满 足 国 韩 以
50 5 . 万 美 元 , 均变 化 3 . 0百 年 52 %。这 些数 据 体 现韩 国在 第一 。 二 个 五 年 计划 里 出 口导 向战 略 的 实施 ,给 韩 国 的 经济 带 来 了 巨 大 的 发 展 .经 济 增 长 率 在 16 9 6和 17 9 1年 分 别 为 78 . %和
韩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就

韩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就韩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但其现代化却是在二战后才开始加速推进的。
经过六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韩国已成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
本文旨在探讨韩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主要成就。
韩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二战后,韩国的经济和基础设施都遭到了严重破坏。
战争结束后,韩国进入了重建和复兴的阶段。
为了加快经济发展,韩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计划,例如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和社会福利计划等。
这些计划推动了韩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在1960年代,韩国实行了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政策,大力发展制造业和出口业。
韩国政府还大力吸引外国投资,积极拓展经济建设。
这些政策为韩国的经济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1980年代,韩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增长,以至于韩国被誉为“两只老虎”之一。
在1990年代,韩国继续发挥其制造业的优势,开始向高附加值、高技术领域扩展。
该阶段的代表性产业包括三星、现代、LG等韩国知名企业。
韩国的国际地位也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
此时,韩国经济崛起的速度已经赶上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2000年后,韩国的科技创新被认为是该国的新引擎。
韩国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发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许多世界领先的高科技企业的发源地。
同时,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升,经济和社会水平不断提高。
韩国现代化的主要成就韩国现代化进程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政府、企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韩国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以下是韩国现代化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发展韩国现在是世界第十三大经济体,是亚洲四小龙之一。
从经济亚后立足出发,无论是出口、制造业、高科技、电子通信等产业现已发展成熟,并且在许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二、军事实力韩国是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韩国采取自我保护和国防的措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系统之一,具备了强大的战斗力。
三、文化影响力近年来,韩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K-pop、韩剧、韩菜等文化元素吸引了不少外国人的关注,韩国的文化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本文第三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要实现贸易增长 带动经济增长,要求的是在国内有与之相适应的政策和体制 安排贸易开放,参与世界经济本身并不一定能带来长久的经 济增长,因此必须有其他的政策与贸易开放相配套。
一簪。};:_…僦…;=,_:{|;__一誊獬嬲j:j{:拦i_
。蔓毒,2
一,量磷,臻*…
一—
化工业政策抑制了韩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使得韩国的 整个经济无法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运行,造成了资源配置的 损失,结果是重工业虽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如表3显示的重 工业比重在逐年上升),但重工业的增长却是以牺牲整体经济 增长的潜力为代价。政府不断提高积累率,居民的生活水平长 时期得不到改善。单纯用贸易政策扩大出口,参与世界经济。 本身并不能带来长久的经济增长,必须有适宜的政策与贸易 开放相配套。因此,韩国政府对70年代实行的贸易政策进行 改革便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3.80年代的贸易政策
进入80年代,韩国的政府和人们现在都认识到了,单纯追 求出口的数量并不是最优的选择。韩国政府把出口促进的政策 从出El增长最大化转向了改善出El结构,提高出El竞争力,国 际收支状况得到了改善。从1981—1985年,韩国一直处于贸易 逆差地位,在1986年终于出现了期待已久的贸易顺差。
(责任编辑:罗云凤)
411皿
韩国经济腾飞时期的贸易与贸易政策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刘卫 香港科技大学商学院;珠海市东亚银行
中国外资 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2008,""(12) 0次
参考文献(4条) 1.韩赵淳 韩国的经济发展 1997 2.谷源祥.周圣葵.谈世中 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 1992 3.Dani Rodirk The new global economic and developing country:Making openness work 4.钟诚.卢新德.鲁仁.张星 韩国经济国际化与经济腾飞 1993
2.70年代的贸易政策 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于1972年.当时有三个目标.其中 之一是发展重化工业。1973年,朴总统发表了“重化工业宣 言”,全民开始全力以赴促进重化工业的生产和发展。韩国政 府采取了加强思想教育和运用非物质性鼓励手段强化了出 口。政府建立了综合贸易商社,给每个商社规定了出口的目 标。这些综合商社.知道它们的命运将取决于政府,因此都尽 量完成出口的指标。 在70年代韩国出口增长很快.1979年的出口额是1975 年的3倍。1971年的13倍。表4显示韩国的出口主要是依靠 制成品的,而在制成品中,轻工业比重逐渐缩小,从1971年的 72.1%下降到1979年的51.4%。重工业的比重在出口中则日 益增加。这与韩国在70年代实行重化工业是有直接关系的。 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这个政策违背了比较优势和 替代法则,从而扭曲了韩国的产业结构。首先,韩国在重工业 化发展阶段。将资源集中用在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 产品的生产上,资本的边际产出(MPk))小于单位成本的耗费 (c),企业并没有使自己的利润最大化。本来劳动密集型产业 是韩国的比较优势产品内.但是却由于资源投放到了重工业 中,而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资源供给不足而发展受抑制。而 经济学原理中的替代法则(MPL/PL=MPK/PK)告诉我们:在其 他要素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要素的价格降低,那么 企业将使用更多这种较便宜的要素来使利润最大化。因此,重
虽然说贸易在80年代末又出现了逆差.但那与当时的国 际环境以及韩国国内的工资分配,居民福利提高有关系。至于 贸易本身的政策,我觉得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在。80年代以前, 韩国重视出口数量导致了韩国在贸易政策上的不利引导.在 80年代,韩国及时调整了贸易政策,认识到出口数量不再是 政策的最优选择。
在历史上,冈比亚是一个经济开放的国家.除了对花生贸 易有限制外,没有进口配额和其它贸易限制措施。政府于 1995年中期采取了宏观经济稳定和调整的计划。该计划的核 心政策是汇率的自由化,提高贸易货物特别是花生的价格,废 除政府补贴等。关税进行了合理化的调整。平均关税水平下 降。1990年,废除了国家对花生的进El垄断。农民和贸易商可 以自由的出口花生。虽然改革之后.冈比亚的出El比率大幅度
参考文献: [1】韩赵淳:《韩国的经济发展》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年 8月 [2]谷源祥周圣葵谈世中:《亚洲四小龙起飞始末》经济 科学出版社1992年10月 [3]Dani Rodirk:((The new global economic and devel— oping country:Making openness work)),世界知识出版社。 [4]钟诚卢新德鲁仁张星主编:《韩国经济国际化与经 济腾飞》时事出版社1993年1月
除生产性项目以外.一些国内企业在印度投资设立了研 发中心。,例如,华为公司2001年在班加罗尔设立了华为技术
万方数据
(印度)公司,从事新一代网络、智能网络、数据通信、网络管 理、电信中间设备和移动终端设备等领域的研究。华为技术 (印度)是华为最大的海外研发中心,累计投资超过l亿美元, 目前雇用超过1200名印度软件工程师,并计划再投资1亿美 元,新招1000名工程师。
在60年代的早期.韩国主要是靠美’国的援助,以满足国 内需求为主,未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对外贸易在这时所 起的作用很小,韩国的经济发展也很慢。本文下面就对韩国的 对外贸易,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阶段分别进行了分析。
-◆一、贸易依存度与贸易特征分析 在经济学界.人们常常用“贸易依存度”(贸易依存度=进出 口额/国内生产总值)来反映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活动对这个 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依赖程度的经济分析指标.将一个经济 体分为内向型或者是外向型。其比重的变化意味着对外贸易在 国民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尽管我们不应该单单以一个经济 体是内向型还是外向型来判断它的优劣,但是一个经济体是内 向型还是外向型和它实行的发展战略是有紧密关系的。 对于这样一个贸易依存度如此之高的国家,贸易表现出 的特征也是值得关注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韩国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决定了韩国在贸易发展中表现出来的 特征。例如,韩国与哪些国家进行贸易,进口什么产品,出口什 么产品,都是与韩国的比较优势有关的。 韩国对外贸易的“很高的制成品比重”和“主要贸易伙伴 集中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这两个特征是与韩 国的资源禀赋有很大关系的.韩国利用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 势,出口制成品与发达国家的资本充裕的资源禀赋形成较好 的互补关系。 但是仅仅依靠不断扩大的进出口贸易就能够促进经济飞 速增长了吗?本文分析了韩国在不同阶段实行的贸易政策,结 果得出了否定的答案。 ’◆二、不同阶段贸易政策分析 1.60年代的贸易政策 韩国在60年代初,人民生活贫困,储蓄率低,资本积累严 重不足。同时,韩国资源(煤,铁,钨,石灰石和高岭土等)十分 有限,国内市场容量有限.仅靠内需拉动难以建立起现代化的 工业体系,特别是那些规模效益显著的重化工业。因此,实 施外向型战略.从外部引进资本和技术.才有可能跳出纳克斯 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于是在1962年,韩国政府推出了 第一个五年计划(1962—1966),这是韩国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五 年。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发展加工出口工业,实现国民经济的 自立。贸易立国的实质是实施“出口导向型”外贸发展战略。经 济发展的侧重点从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到1966年.韩国 出口达250.4百万美元.年均变化43.7%.1971年.出口达
(责任编辑:段玉)
(上接第15页) 同(绿地投资或者收购现有企业),但都具有定位清晰、长远规 划、稳步推进的特点。
以比亚迪印度项目为例。深圳比亚迪公司是诺基亚手机 业务的全球合作伙伴之一。在诺基亚2006年在印度建立大型 生产基地后,该公司即考虑在印度投资,实现对Nokia印度工 厂的本地供货。比亚迪确立了获取诺基亚印度工厂总订单量 30—40%的战略目标,同时在策略上比较稳健.分步骤扩大生 产规模。第一步,收购2万平方米的旧工厂,在此基础上分两 期组装业务。第二步.分两期新建超过12万平方米的SEZ 工厂,业务领域除手机壳外,涵盖显示屏、键盘、内部金属冲压 件等大部分手机零部件。
。i鬻l黛__|黪!;聱墓。20j。08。。。璧?1二。2,爨。;ji。;=。。i..{.。。.=,i...;.ii。。iiij。i。i。,i。,黝。。:。。i。蕊烈黔燃黼i嬲
韩国经济腾飞时期的贸易与贸易政策
香港科技囊珠薹海禀市蓁东亚 量银 羞行喜学研究生 刘 …‘卫
”。≯j
攮警:鉴于韩国已经成为.世界缀湃誊爨锈囊够黟攀蘩黧i霹黪零j鲫警卷旗摩掺艘鲶笫皆令善年篱曳l】矛
从始对实外施贸后,易韩蓬国个走角上庳了分经析济韩高国速的增孽长》鳃≯骥鬻黪獗i裁趣姆:,≥鳃翻!糍镶游潦謦谬的零憩鬟潆想稂秘多簿雳话爵猿的讨艨蟹田荔共盼同予起韩棒凋罔经,湃本增文长将在主不要
冠除段所起的作用玖及贸易与经济罐蕊篱瑟蠢二;:蒺蘩德囊瓣论。 关麓词i国际贸易贸易依存废j比麟麟势‘蘩雾骥寨簇济撙长
又如三一重T.印度项目。印度是工程机械的一个大市场, 三一重T公司很早就确立了在印度再造一个“i一重工”的远 大目标.但2002年成立三一重工(印度)公司时,该公司很务 实的将销售确立为绝对的主营业务。经过5年多的发展,l=:三一 重工在印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营销服务网络,在孟买、德里、 钦奈和加尔各答等八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或办事处,员工规 模达到近400人。2007年i一印度公司销售额达3250万美 元.连续几年增长率接近200%。在营销网络逐步完善、销售额 迅速扩大、晶牌知名度昆著上升的形势下,该公司果断决定投 资6000万美元建设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可谓水到渠成。
衄¨◆万方数据
550.0百万美元,年均变化35.2%。这些数据体现韩国在第一, 二个五年计划里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给韩国的经济带来了 巨大的发展.经济增长率在1966和1971年分别为7.8%和 9.5%.而且超过了目标经济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