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和对外贸易讲解
2019年韩国对外贸易状况-优秀word范文 (1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韩国对外贸易状况篇一:韩国服务贸易现状、特点及促进政策当今全球经济竞争重点正从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型,服务贸易已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引擎,亦是发展中国家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机遇,利用自身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的战略领域。
韩国政府本着把握历史契机、制定国家战略、集中优势资源、确立品牌效应的方针,强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旨在通过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韩国服务贸易现况及特点(一)韩服务贸易发展迅速,重要地位日益凸现1、服务贸易总额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1X年918.1亿美元,增长25.2%,201X年1038.4亿美元,增长13.1%,201X年1187.4亿美元,增长14.3%,201X年1466.3亿美元,增长23.5 %,年均增速(201X年—201X年)达19%。
2、服务贸易占GDP比重不断增加。
1990年49.5%,201X年54.4%,201X年57.1%,201X年增至57.6%。
3、扩大就业规模,增加就业容量。
服务业就业者占韩就业总人数比重201X年65.2%,201X年66.0%,201X年达66.7%,约为制造业(17.6%)的4倍。
4、服务贸易全球排名稳步上升。
201X年,韩国服务贸易出口额630.3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世界排名由201X年的16位升至15位;韩服务贸易进口额836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2.8%,世界排名由201X 年13位升至11位。
5、服务贸易进出口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201X年,韩国进出口额为690亿美元和511亿美元,进出口增速分别为20%和16%,较世界平均增速高出9和4个百分点。
201X年,韩国进出口增速达到21.2%和23.3%,分别高于世界平均增速5.2和5.3个百分点。
刍议韩国文化产业及“韩流”市场营销下的经济效应

刍议韩国文化产业及“韩流”市场营销下的经济效应韩国文化产业及“韩流”市场营销在过去几十年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应,不仅在国内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在国际上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
本文将探讨韩国文化产业及“韩流”市场营销下的经济效应,并对其中的成功因素进行分析。
韩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韩国经济的贡献不容忽视。
韩国的文化产业包括音乐、电影、电视剧、时尚、美妆等领域,其中的明星艺人和相关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数据,2018年韩国文化产业创造了超过100万个就业岗位,占国内就业人口的4.3%。
文化产业的增长也对韩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对外贸易的增长更是支持了韩国的经济发展。
韩国的“韩流”市场营销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韩国艺人和韩剧在亚洲和全球范围内享有很高的人气,许多国家的粉丝都热衷于追逐其作品和相关产品。
这种“韩流”现象不仅促进了韩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也为韩国带来了大量的观光旅游收入。
根据韩国旅游组织的数据,2018年韩国接待了超过1500万名海外游客,其中超过60%的游客表示是因为对韩国文化产业的热爱而前来旅游。
这些游客在韩国旅游过程中的花费也为韩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
“韩流”市场营销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大的经济效应,是因为它在多个方面展现了成功的因素。
韩国的文化产业具有很高的创造力和品质。
韩国的音乐、电影、电视剧等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韩国在全球市场上的营销策略也非常成功。
韩流艺人经常参加各种演唱会和活动,通过与粉丝的互动建立了强烈的情感纽带。
韩国的流行文化还与时尚产业密切结合,通过推广时尚产品和品牌进一步提高了韩国文化的影响力。
韩国文化产业和“韩流”市场营销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新的流行文化形式和产品不断涌现,需要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
文化产业在国内市场上的收入主要依赖于音乐、电影和电视剧等传统形式,对于其他领域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
中韩文化出口贸易比较研究

中韩文化出口贸易比较研究内容摘要如今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要求物质文化越来越高,文化产业贸易也在蓬勃发展。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各国间的交流活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交流,文化产业贸易在成为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环节。
文化贸易是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也是提高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韩两国有着相近的地理就文化资源,拥有悠久的历史交往活动。
众所周知韩国的文化发展迅速,文化贸易成为该国的经济发展主力,我国文化贸易发展起步晚,长期处于逆差趋势,因此我国文化贸易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通过中韩两国的文化贸易出口现状进行多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文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中韩;文化出口;贸易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当前,随着各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经济和文化展现出相互渗透,双向交流,相互融合的形势。
文化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越来越重要位置。
文化产业是世界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也反映出人们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韩流”已经袭击整个亚洲市场,越来越多人受到韩国的音乐,电视剧,综艺节目等文化的影响。
2023年鸟叔的一首”江南style “在全世界引起极大的反响,这说明韩国的文化发展越来越好。
而相比韩国,虽然中国的文化产业有一定的发展,但是中国文化商品在国际影响力一直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受到西方主流文化的冲击,中国在文化贸易中影视,音乐,游戏,动漫等方面的发展是处于严重逆差状态。
这说明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发展欠缺,而且说明中国文化影响力没有广泛渗透到世界文化中。
文化产业是一个高附加值的朝阳产业,我们国家需要摆脱“世界工厂”这个称号,中国想要成为经济超级大国,因此在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方面中国需要更加重视和扶持其发展。
中国与韩国在历史以及文化背景方面极其相似,而且韩国在文化发展方面做的好,所以我们国家需要借鉴韩国成功的文化发展,此文章主要通过对中韩两国文化服务贸易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文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中韩文化产业贸易发展比较分析

中韩文化产业贸易发展比较分析韩国一直将“文化立国”作为重要国策,经过长期发展,已成为世界文化贸易的佼佼者。
近年来,我国文化贸易发展卓有成效,但与韩国相比仍有差距。
不论从历史背景还是文化底蕴来说,中国与韩国都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比中韩文化贸易发展的现状、国际竞争力,探究中国文化贸易竞争力不足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以促进我国文化贸易发展。
一、中韩文化贸易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一)中韩文化贸易总量规模比较近年来,中国文化贸易发展势头良好。
2017年,我国文化贸易进出口总额126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8%。
尽管文化贸易总额有所增长,但我国仍未摆脱贸易逆差的问题。
中国主要出口文化产品有三类: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版权类产品。
三类产品中,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贸易逆差额最大,达到25703万美元。
确立“文化立国”发展战略后,韩国从多方面推进文化贸易。
2016年,韩国文化贸易出口规模扩增至62亿美元。
2017年,韩国文化产业出口同比增长11.1%,出版、广电、游戏等产业出口都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二)中韩文化贸易产业结构比较1.中韩影视产业贸易比较分析一路飘红是中国电影市场近几年的关键词。
2017年全国总票房中,国产影片票房占比53.8%,占据了票房过亿电影的半壁江山。
但在电视节目方面,2014年至2016年电视节目均处于贸易逆差状态。
韩国影视产业可谓是韩国文化贸易的“顶梁柱”。
韩国电影和韩剧更是风靡亚洲,在海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2015年韩国电影票房收入17153亿韩元,本土电影基本与国外电影“平分秋色”。
韩剧是“韩流”的代表,韩国主要的电视公司以及中小型电视公司都倡导精品化、国际化的韩剧制作路线。
[1]2.中韩音像产业贸易比较较2015相比,2016年中国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共出口数量下降1.96%,金额增长26.85%;进口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与数字出版物数量下降6.98%,金额增长6.82%,贸易逆差额达22633.72万美元,巨大的逆差阻碍了中国音像贸易的发展。
韩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综述

(六)正常进出口贸易秩序的维持 根据GATT和WTO有关协定,以及韩国内有关法律 的规定,当外国商品正常或非正常大量进口导致国 内相关产业受损时,韩国政府可通过征收反倾销税、 反补贴税或实行保障措施等手段对相关产业进行救 济;或国内产业要求,通过在正常关税的基础上加 征极高调节关税限制部分商品进口,以保护国内产 业利益;或在正常关税基础上实行弹性下调关税, 以鼓励国内紧缺的原材料性商品进口,减少企业生 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平抑物价。
七十年代韩国的主要国内投资集中于重工业和石化工业,这种发展的不平衡给韩 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很重的负担,特别是两次国际性原油危机更使得这种困难加 剧,以至于政府不得不对贸易自由化采取严格的控制政策。 直到八十年早期,韩国的贸易政策才逐渐发展到贸易自由化阶段,整个国家的经 济政策也由政府管制趋向于市场开放,这个时期颁布的《进口贸易自由化发展宣 言》正是韩国贸易制度转变的体现。1987年为了精简法律和提高透明度,韩国政 府将各种与贸易有关的法律整合为《对外贸易法》颁布实施。 九十年代,乌拉圭回合谈判推动了韩国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不符合GATT要求 的有关大米和其他农产品贸易以及某些服务贸易也启动了新一轮谈判。1992年以 后,韩国政府对于外商投资采取自由化原则,取消了有关的审批措施。除了乌拉 圭回合谈判之外,韩国还于1996年参与了OECD,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金融服 务和资本运营领域的开放。
(五)对战略物资进出口的特别管理 韩国政府对一些关系国际和平和国家安全的商品(简 称“战略物资)实行出口审批制、进口许可制等特别 的管理办法。 产业资源部就战略物资的商品名称、规格、出口限 制地区、获得出口审批或进口许可的程序等作出规 定并予以公告。产业资源部下属战略物资进出口统 制委员会负责对各项限制措施的审议。
中韩文化贸易产业比较分析

中韩文化贸易产业比较分析中韩两个国家拥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发展特点,其中不乏互相借鉴和交流的成分。
在文化贸易产业方面,中韩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一是文化产业背景;二是文化市场消费与需求;三是文化贸易形式与市场规模;四是文化产业政策与发展措施。
一、文化产业背景中国和韩国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文化产业在两国都拥有着底蕴。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艺术大国,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涉及范围广泛,包括书法、绘画、音乐、戏曲、汉字、传统医学等等。
而韩国虽然相对年轻,但却迅速发展,其文化特色明显,例如韩国娱乐、美食、电影、时装等等。
此外,两国都致力于文化的海外推广和交流,推动彼此文化的更加深入理解和协调。
二、文化市场消费与需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和网络视频市场之一,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平台成为了消费者的选择之一,而韩国的影视文化在中国市场上也受到了欢迎。
此外,中国的旅游业也成为了消费者接触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国内外游客通过参观博物馆、遗址、韵味小镇等触摸历史和文化。
韩国的文化消费则更加多元和年轻化,虽然与中国相比市场规模较小,但在年轻人群体的培育上表现出色,例如音乐市场、时尚产业、电子竞技等等。
三、文化贸易形式与市场规模中韩在文化产业方面的贸易形式主要是文化产品的出口和引进,两国之间的文化贸易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018年,韩国对中国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进出口额达到了9.2亿美元,其中主要涉及影视、音乐、漫画等,而中国向韩国的文化及相关产业进出口额则为2.7亿美元,主要涉及文化艺术品收藏等。
由此可见,虽然韩国对中国的文化产业贸易额较高,但文化产业在两国之间贸易走势均体现增长。
四、文化产业政策与发展措施中韩两国在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和发展措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政府自2014年出台了“文化强国”战略以来,通过税收政策、财政补助、知识产权保护等手段,不断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韩国则主要通过政府补贴、专业化培训、社会保障等手段加强文化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中韩文化贸易发展的比较研究

中韩文化贸易进步的比较探究近年来,中韩两国之间的文化贸易日益增长,成为双方经贸干系中不行轻忽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中韩文化贸易的进步进行比较探究,从历史背景、主要特点以及将来进步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中韩文化贸易进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早在公元2世纪的三国时期,中韩两国就有着密切的文化沟通。
尤其是在音乐、绘画和书法等领域,中韩文化互相影响,形成了奇特的东亚文化艺术风格。
此后,随着时代的变迁,中韩两国的文化贸易逐渐走向低谷。
然而,在近代以及21世纪以来,中韩文化贸易进步迎来了新的机遇。
中韩两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文化贸易的进步。
其中,2004年签署的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为中韩文化贸易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
这一协定的签署,打开了中韩文化贸易的新时代,增进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和输出,为中韩两国的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主要特点1. 文化内容的多样性:中韩两国的文化贸易涵盖了影视、音乐、文学、美术等多个领域,且内容丰富多样。
中韩两国文化产品因其奇特的东方韵味和时尚的艺术创新深受世界范围内的欢迎。
例如,《小时代》系列电影在中国大陆的票房效果斐然,成为中韩文化贸易的一个亮点。
2. 媒体和平台的互通互联:随着新媒体的快速进步,中韩两国的文化贸易在媒体和平台的互通互联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中韩两国的文化企业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进行全面推广,极大地拓展了双方的文化影响力。
韩流和中国的是韩国文化产业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崛起,而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在韩国市场获得了一定的认可。
3. 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进步:中韩两国的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文化贸易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诸如韩国的流行音乐、韩剧和中国的文化传媒等,使中韩两国的文化产业蓬勃进步,推动了文化贸易的茂盛。
以中国的互联网影视剧为例,其在韩国市场的销量和关注度不息攀升,成为中韩文化贸易的一大亮点。
三、将来进步趋势中韩文化贸易进步前景宽广。
起首,受到两国政府的支持和推动,中韩文化贸易将会进一步扩大规模。
中韩文化贸易产业比较分析

中韩文化贸易产业比较分析中韩两国因其特殊地理位置和历史因素,在文化和贸易上有着丰富的交流和合作。
以下是中韩文化贸易产业的比较分析。
一、文化交流与合作中韩两国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并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文化活动:中韩两国定期举办文化周、文化节等活动,通过展览、演出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
2. 人文交流:中韩两国之间的人民互访交流日益频繁,两国之间的学术、艺术、体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不断加强,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3. 文化产品出口:韩国的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剧等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服饰、美食等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二、贸易合作与产业发展中韩两国在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在贸易和产业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
1. 贸易额: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
韩国进口了大量的中国制造产品,而中国也从韩国进口了许多高科技产品。
2. 产业合作:中韩两国的产业合作越来越紧密,特别是在电子、汽车、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科技产业领域。
两国企业积极进行技术合作和市场开拓,实现互利共赢。
3. 文化创意产业:中韩两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包括音乐、影视、游戏、设计等领域。
韩国的音乐和影视剧在中国市场广受欢迎,而中国的游戏和动漫也在韩国市场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4. 文化旅游产业:中韩两国的文化旅游产业也有很大的合作潜力。
中国的古代文化和名胜古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韩国游客,而韩国的美食、娱乐和购物也吸引着大量的中国游客。
中韩两国在文化和贸易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相互借鉴和交流,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未来,中韩两国应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文化贸易产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食文化
韩国饮食以自然为本,主要特点为高蛋白、多 蔬菜、喜清淡、忌油腻,味觉以凉辣为主。作为 发酵食品的王国,酱类和泡菜类发酵食品一直是 韩国副食的主旋律。其中,泡菜蕴含着韩国人的 民族魂,是韩国的又一代名词。韩国人餐餐离不 开泡菜,其在饮食当中的地位也是不可颠覆,没 有任何食物能够替代。不过,韩国泡菜跟以酸味 为主的中国泡菜不同,自然发酵而成的韩国泡菜 更是一种药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乳酸菌有助于 消化,据说还具有防癌作用。韩国泡菜还被美国 的健康杂志称作为世界上五大最健康的食品之一, 而中国泡菜,往往会与致癌和不健康食品联系起 来。
【假面舞】
假面舞又称假面具 ,为韩国文 化象征,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 极为重要的地位。韩国的假面舞 是在庶民中发展起来的,过去农 民在节日庆典上一期进餐,以滑 稽的动作讽刺统治阶级的政治矛 盾,起到排忧解梦,调节气氛的 效果。其表演综合了 唱诵、对 话、舞蹈等艺术形式,并具有戏 剧性,伴奏乐器有箫、笛、鼓、 长 鼓、三弦琴等。
大韩民国 Republic of Korea (대한민 국)
国旗
太极旗
国徽 (国花为木槿花)
国歌 国鸟
爱国歌 喜鹊
文学文化
庆熙大学
国立首尔大学
首尔高丽大学大门
【韩文】
朝鲜人在15世纪以前是借用汉 字来纪录他们的语言的。1443 年,世宗大王为了让大众更容 易掌握和记录文字,仿效汉字 开发出了一套简单的文字,这 就是韩文的由来。当初韩文被 称为“训民正音”,正如这个 词组所包含的意思那样,韩文 的构成简单,较容易学会使用。 该文字的24个记号(10个元音, 14个辅音)能表示出所有的发 音。
【韩国大酱汤】
酱是韩国人最爱的调 味料,它有清酱、大 酱、辣椒酱、汁酱、 青苔酱、黄酱等种类, 其中大酱、辣椒酱可 用来做大酱汤,做烤 鱼、烤肉的蘸料,也 可以用来烧制各种菜 肴。大酱的脂肪含量 少,热量低,用来做 大酱汤多食易有饱腹
感,很适合想减肥
的MM食用哦!
【高丽人参】
韩国的四季气候特别适合栽 培人参,在世宗时代已经有 栽培人参的技术。现代医学 研究显示,高丽参有多种滋 补效能。日本和韩国学者经 研究发现,高丽参在预防糖 尿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 方面有明显效果,高丽参还 有抗癌、控制疾病、促进血 液循环、防止疲劳、增强免 疫力等方面的功效。
民俗乐的特色之一是配上舞蹈,非常重视舞 者肩膀、胳膊的韵律,道具有扇、花冠、鼓。 安东“假面舞”在韩国传统戏剧中占有极为 重要的地位。
韩国的四物农乐
전통무도 传 统 舞
蹈
太平舞
长鼓舞
祈愿太平盛世的舞蹈。节奏复 杂、动作多样是其特点。尤以 舞蹈的步法最为多变。
肩上背着长鼓跳舞。可以是一人 或者多人一起跳。手拿鼓槌敲击 长鼓,可表现多样的节拍。步伐 轻盈。
【韩国烧烤】
韩国烧烤是源自于蒙古的烤肉料 理,据说古时蒙古士兵外出征战, 着装轻便并无多带炊具,就用金 属制的盾牌或头盔烤熟肉类,所 以韩国料理所使用的铜盘形状, 会与盾牌的形状颇有神似之处。 上等的铜盘烤肉,会用炭火烧烤。 一般则只会用瓦斯炉来烤。此外, 道地的吃法,会把肉类用高丽菜 或紫苏叶,再加入面豉酱或蒜头 包起来吃。
김밥 紫菜包饭
김 치 泡 菜
비빔밥拌饭
송편松饼
节日文化
春节(农历1月1日)、元宵节(农历1月15日)、 端午节(农历5月5日)、中秋节(农历8月15日) 为韩国传统的4大节日。 春节是韩国最大的节日,风俗与中国类似。 韩国的大部分民俗活动集中在元宵节,代表性 的活动有拔河、车战游戏、跳园舞等。
民俗文化
韩国的民族音乐分为“雅乐”和“民俗乐”两种。 雅乐是历代封建王朝在宫廷举行祭祀、宴会等各种仪式 是由专业乐队演奏的音乐,通称为“正乐”或“宫廷 乐”。民俗乐中有杂歌、民谣、农乐等。
【宗庙祭礼乐 】
宗庙祭礼乐,是在供奉朝鲜王朝 历代国王和王妃位牌的宗庙举行 祭祀时,为了增强仪式的庄重气 氛而演奏的乐曲和表演的歌舞。 这种祭礼乐源于朝鲜世宗时宫中 宴会所用《保太平》和《定大 业》,在世宗10年(1464年)改 编完善,并正式被定为宗庙祭礼 乐。尽管其已有500多年历史, 并相比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 产代表作名录”。
伊犁花海
• • • • • • • • •
时旅社服节饮文国起 尚游交饰日食学文源 文文礼文文文文化发 化化仪化化化化 展
起源发展
公元前57年——427年,朝鲜半岛先后兴起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雄争霸。儒 教于公元初传入韩国,对朝鲜半岛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现在,韩国每 年春秋两季仍举行“祭孔”活动。 公元676年,新罗联合唐朝,统一三国,从唐朝传来许多制度和文化,尊佛教为国 教。公元918年——1392年,高丽王朝,佛教文化更为盛行。 十四世纪,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改国号朝鲜,以儒学立国,经济文化进入封建社 会的鼎盛时期。1897年,李氏王朝结束,改国号为“大韩帝国”。1910年,沦为 日本的殖民地。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投降,美苏两国军队以北纬38线为界分别进 驻朝鲜半岛的南部地区和北部地区。1948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在南部成立了大韩 民国,迫使北方成立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分裂。1991年,朝鲜和韩国 同时加入联合国。实行议会民主制的国家,奉行“三权分立”原则,立法权属于国 会,行政权属于总统为首的政府,司法权属于独立的法院。总统为国家元首兼政府 首脑,享有武装力量总司令的权利,有权任命总理,但无权解散议会,任期5年, 不得连任。
【泡菜】
韩国人是一天三顿离不开泡 菜的民族。吃辣泡菜历史是 自从18世纪70年代引进了 辣椒之后开始的。泡菜种类 大致分为辣白菜、萝卜泡菜、 小萝卜泡菜、黄瓜泡菜等。 根据不同的季节,其种类也 很多。泡菜是一种发酵食品, 需要腌一段时间,才会有真 正的味道。最近韩国的科学
家发现泡菜具有抗癌效果。
韩国人十分喜欢运动,尤其爱好参加荡秋千、 踩跷跷板、放风筝、踏地神等民间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