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课程教师培训1
最新英语新教师培训方案

英语新教师培训方案(精选5篇)培训目标:1、通过培训,使全体教师掌握日常英语300~500句以及1000~1500左右的词汇,在与英、美人士用英语交流时基本无障碍。
2、该培训纳入校本培训内容,并长期坚持,使各位教师具备听、说、读的能力,为教师的教学及专业化发展服务,为进一步与世界交流打下基础,并养成广泛应用英语的习惯。
培训人员:有一定英语学习基础,并有意提高自身英语水平的老师(英语教师除外)。
学校将对参加培训的老师进行水平摸底,采取分层次教学的方法。
培训内容:侧重听、说能力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1、语音教学2、词汇教学3、句型使用4、语言实践(听、说)5、西方文化及风土人情介绍,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训教材:1、《英语900句》2、情景对话(如:问候、自我介绍、打电话、问路、购物、组织课堂、如何提问等)3、自编教材培训安排:1、培训时间:初步定为每周一到两次,每次40分钟左右。
2、培训地点:暂定公开课教室培训措施:1、严格培训过程和结果管理,做好每次的签到工作,每位教师定期须到指定英语教师处过关,阶段培训结束要进行测试,成绩可作为教师进行海外培训的参考。
2、营造英语学习的环境(1)要求每位教师明确培训目的、要求和安排,积极参加学习。
(2)建立自主合作学习小组。
(3)要求各位教师带头在学校大胆使用英语与学生、同事进行交流。
为整体提升我市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进一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确保本次培训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训人员小学英语专任、兼任教师,共79人左右。
二、培训目的通过本次培训,力图使参训教师能够掌握现代英语教育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熟知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内容,掌握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率。
非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通过培训还能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常规英语教学策略,包括基本的语音、语法、听说读写等。
三、培训时间:xxx年7月22日——8月3日四、培训地点:桐城市实验小学五、培训内容:1、理论学习:学科理论前沿知识(4课时)、课程标准(4课时)、英语基础知识:语音、语法、听说读写基本技能训练(12课时)、小学英语教学法(4课时)、英语课堂教学中简笔画运用的技能训练(3课时)、英语课堂教学中音乐运用的技能训练(3课时)、多媒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及课件的制作(6课时)等;2、教材解读:小学英语教材整体特点及基本框架的介绍(2课时)、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建议(2课时);3、教学实践(40课时):观摩优质课;分组定课题、集体备课、评课、说课、上课及观摩研讨;4、教学研究:专家讲座(3课时)、分组交流研讨及定课题研究(7课时)六、培训办法根据骨干教师成长的一般规律,培训内容分为理论学习、教材解读、课堂实践、教学探究、交流总结五块。
英语师资培训计划方案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英语师资队伍,特制定本培训计划。
二、培训目标1. 提高英语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
2. 增强英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拓宽国际视野。
3.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帮助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培训对象1. 全体中小学英语教师。
2. 英语教师进修班学员。
四、培训内容1. 英语基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等。
2. 教学技能: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课堂管理、多媒体教学等。
3.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
4. 跨文化交际:英语国家文化、跨文化交际技巧、跨文化教学等。
5. 新课程改革: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
五、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教学观摩等。
2. 网络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在线课程、视频讲座、在线讨论等。
3. 实践培训:组织教师参与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学比赛等活动。
4. 工作坊:围绕特定主题,开展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教学设计等活动。
1. 集中培训:每年举办2-3期,每期5天。
2. 网络培训:每周至少安排1次,每次2小时。
3. 实践培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七、培训考核1. 集中培训:考核方式包括听课、作业、考试等。
2. 网络培训:考核方式包括在线测试、论坛讨论、作品展示等。
3. 实践培训:考核方式包括教学设计、教学观摩、教学反思等。
八、培训保障1. 人力资源:组建一支由专家学者、优秀教师组成的培训团队。
2. 资金保障:设立专项培训基金,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
3. 培训场地:提供宽敞、舒适的培训场地,确保培训效果。
4. 培训资料:编制培训教材、课件、案例等,方便教师学习和交流。
英语教师学科培训方案

英语教师学科培训方案篇一:英语教师“三一口语” 培训方案平谷区教育委员会关于平谷区英语教师口语培训实施的方案为适应中考改革的形式,提高我区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区教委决定对全区英语教师开展口语培训,具体方案如下:一、培训对象全区小学、初中、高中现任英语教学的教师约385名。
二、培训目标对全区小学、初中、高中英语教师进行为期三年的培训。
培训一年后,对参训教师进行英语口语等级考试,小学英语教师应通过“三一”口语等级考试4级,初中英语教师通过“三一”口语等级考试5级,高中英语教师通过“三一”口语等级考试6级;三年后,小学英语教师应通过“三一”口语等级考试6级,初中英语教师通过“三一”口语等级考试7级,高中英语教师通过“三一”口语等级考试9级。
逐步实现全区所有英语教师持证上岗。
三、培训机构及费用平谷区教育研修中心负责培训机构的招投标;平谷区教育委员会统一支付培训所需各项费用。
四、培训时间与方式1.第一阶段: 5天40学时,20年8月25日-8月29日。
第二阶段: 5天40学时,20-20年学年度第一学期寒假(具体时间待定)。
2.20年9月-20年7月通过口语教学资源网授课。
每名教师获得20次网络一对一外教口语授课。
五、授课内容及测试方式简介英国伦敦三一学院英语口语等级考试(GESE-Graded Eaminations in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是经英国文化委员会提议,专门为非英语国家设计的英语口语等级考试体系。
1999年,北京教育考试院与伦敦三一学院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引进该项考试。
此项测试共分为四段12个级别。
每个级别涵盖不同口语话题及语言功能相关项目的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渗透英美文化知识;考试形式为考生与考官进行一对一的交谈。
考试成绩评定:A-优秀, B-良好, C-及格,D-不及格。
培训前对教师相关内容水平进行测试,确定不同层级的培训班级并选择相关培训材料。
六、工作要求1.授课教师必须具有“三一”口语教学资质和培训经历。
大学英语教师培训方案

大学英语教师培训方案1. 培训目的本培训方案旨在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并适应现代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需求。
2. 培训内容2.1 课程内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知识•教学方法和策略•大学英语教材与教学资源的选择与使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与技巧•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方法与技巧•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方法与技巧•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方法与技巧•大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与技巧•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与技巧2.2 培训方式•理论授课•实践训练•个案探讨•分组讨论3. 培训时间和地点本培训计划为期五天,具体时间和地点如下:•日期:X月X日至X月X日•地点:XX大学XX教学楼4. 培训师资本次培训将邀请以下专业人士担任培训讲师:•大学英语教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研能力,熟悉现代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方向和要求。
•教育技术专家:具备先进的教育技术知识和教育软件使用能力,能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
•大学英语教师:有一定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能力,能够与受训教师进行互动和经验分享。
5. 培训评估与证书本次培训将进行学员的学习效果评估,评估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应用和教学案例分析等。
合格学员将获得由培训机构颁发的《大学英语教师培训合格证书》。
6. 培训费用与报名本次培训的费用为XX元/人,学校可按需报名参加。
具体报名事宜请与培训机构联系。
7. 培训效果跟踪与支持培训结束后,培训机构将与参训教师保持联系,并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和教学指导,以帮助其在教学实践中持续提升专业水平。
8. 培训成果展示与交流培训结束后,将组织受训教师进行培训成果展示和交流活动,以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和进步。
9. 结语通过本次培训,大学英语教师将提升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能力,适应现代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需求,为培养更多的优秀英语人才做出贡献。
注意:以上为大学英语教师培训方案纲要,具体培训内容和计划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英语专业《综合英语》I教学大纲

《综合英语I》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综合英语》是英语专业基础课,也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综合技能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传授系统的基础语言知识(含语音、语法、语汇、篇章、结构、语言功能、意念等),训练基本语言技能(含听、说、读、写、译),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通过篇章的讲解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此外,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为进入高年级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先修课程及应具备的知识先修课程:无。
学生学习该课程需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语法知识,领会式掌握2000左右单词,在听、说、读、写方面受过初步的训练。
本课程与泛读、听力、语音等基础课程相互依托,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能力。
二、学习目标a.语言基本技能目标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综合英语的重点是纠正、巩固语音、语调、强化听说训练、同时侧重增加词汇语法知识练习及写作练习,注重各项语言技能的全面发展,突出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b.能力目标本教程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方面的基本技能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的特点,增加了Presentation、debate、pair-work、group-work、brain-storming 等内容,在学习英语的同时,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c.情感目标: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前提下,重视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以此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
其中,语言基本技能目标可以具体划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听:能够基本听懂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文章或者综合英语课文中重点段落的主要内容,并完成字数为100-200个单词的段落听写。
2、说:a ) 能够自觉地模仿和纠音,正确掌握多音节单词、复合词和句子的常见重音模式;较好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续、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的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
幼儿教师基础英语培训

幼儿教师基础英语培训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以满足幼儿英语教育的需求。
因此,对幼儿教师进行基础英语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训目标幼儿教师基础英语培训的目标是帮助幼儿教师掌握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他们的英语教学水平,使他们能够在幼儿教育中更好地开展英语教学工作。
三、培训内容1.英语语音:学习英语音标、发音规则和语音技巧,提高幼儿教师的英语发音准确性。
2.英语语法:学习英语基本语法知识,掌握句子结构、时态、语态等语法要点,提高幼儿教师的英语表达能力。
3.英语词汇:学习常用的英语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扩大幼儿教师的英语词汇量。
4.英语听力: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幼儿教师对英语语音、语调的敏感度,增强听力理解能力。
5.英语口语:学习日常英语口语表达,提高幼儿教师的口语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顺利进行英语教学活动。
6.英语阅读: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幼儿教师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7.英语写作:学习英语写作技巧,提高幼儿教师的英语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撰写简单的英语教案和教学材料。
四、培训方法1.面授课程:组织专业的英语教师进行面授教学,通过讲解、示范、互动等形式,帮助幼儿教师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
2.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提供英语学习资源,让幼儿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英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小组讨论:组织幼儿教师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相互交流学习经验,共同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4.实践活动:开展英语角、英语演讲、英语故事会等实践活动,让幼儿教师在实践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五、培训效果评估1.定期考试:组织定期的英语考试,检验幼儿教师的英语学习成果。
2.教学观摩:组织教学观摩活动,评估幼儿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表现。
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内容

英语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在教育领域中,英语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为了提高教师的英语教育水平,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英语骨干教师队伍,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成为一项重要举措。
本文将探讨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内容,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课程设置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英语教学理论知识:包括教学方法、课程设计、评估方法等内容,帮助骨干教师建立起系统的英语教学理论体系。
•英语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帮助骨干教师掌握扎实的语言基础。
•教学实践:培训课程通常会设置实践环节,让骨干教师有机会实际操作和教学,提升教学能力。
•课题研究:培训过程中鼓励骨干教师选择课题进行研究,提高教学水平。
2. 培训方式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方式多样,常见的包括:•线下集中培训:在培训机构或学校内举办,通常为集中式的教学和学习,包括课堂教学、座谈讨论、实践教学等环节。
•远程培训:通过视频会议、在线课程等方式进行培训,具有时间灵活、参与度高的特点。
•实践导向培训:将培训内容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反思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提高骨干教师教学水平。
3. 培训效果评估英语骨干教师培训的效果评估是培训工作的重要一环,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考试评估:通过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等方式对培训内容进行量化评估。
•教学观摩评估:组织教学观摩活动,评估骨干教师的教学实践效果。
•反馈评估:收集培训学员的反馈意见和建议,为进一步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
4. 持续发展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而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应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完善培训方式,使之与时俱进。
同时,为了加强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还可以开展骨干教师互助学习、交流研讨等活动,促进骨干教师之间的共同成长和提高。
在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中,内容的丰富性和培训方式的多样性都对提高骨干教师的英语教育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希望相关教育机构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式,为英语骨干教师的培训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持。
英语教师培训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英语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二、课程目标:1. 提升教师英语教学能力,包括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方面。
2. 培养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
3. 增强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三、培训对象:中小学英语教师四、培训时间:共计12课时五、培训内容:第一课时:英语教师职业素养与教学理念1. 介绍英语教师职业素养的要求2. 分析当前英语教学现状及发展趋势3. 讲解英语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第二课时:英语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1. 课堂导入技巧2. 教学内容安排与教学方法3. 课堂互动与评价方法第三课时:英语听说教学技巧1. 听力训练方法与技巧2. 口语表达与交际技巧3. 课堂活动设计与应用第四课时:英语阅读教学技巧1. 阅读材料选择与处理2. 阅读教学策略与方法3. 阅读评价与反馈第五课时:英语写作教学技巧1. 写作技能训练与培养2. 写作教学策略与方法3. 写作评价与反馈第六课时:英语多媒体教学技术1. 多媒体教学概述2.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3. 多媒体教学案例分享第七课时:英语教学评价与反馈1. 教学评价原则与方法2. 学生评价与反馈技巧3. 教师自我评价与反思第八课时:英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1.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原则2. 跨文化交际案例分析3. 跨文化交际技巧与应对策略第九课时:英语教师教学研究与实践1. 教学研究方法与技巧2. 教学案例分享与讨论3. 教学反思与改进第十课时:英语教师教学反思与总结1. 教学反思的意义与价值2. 教学反思的方法与技巧3. 教学总结与展望第十一课时:英语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准备1. 竞赛规则与要求2. 竞赛案例分析3. 竞赛技巧与应对策略第十二课时:英语教师培训成果展示与总结1. 教师培训成果展示2. 教师培训总结与反馈3. 教师培训计划与展望六、培训方式:1. 讲座与研讨2. 角色扮演与模拟教学3. 案例分析与实践4. 教学技能竞赛与展示七、培训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2. 作业与论文评价3. 教学技能竞赛评价4. 教师培训总结与反馈评价八、培训资料:1. 教材:《英语教师专业发展》2. 教学课件3. 教学案例集4. 教学资源库通过以上培训,期望教师能够全面提升英语教学能力,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更好的教学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无论是“输入假设”,还是“交际 教学法”都不能满足以上五个标准。
6 种教学模式
Model - 6
Model 1: Get it right in the beginning Model 2: Just listen and read Model 3: Let’s talk Model 4: Teach what is teachable Model 5: Two for one Model 6: Get it righ力的理解
1.文凭、证书 2.一般能力 3.合作能力 4.适应能力 5.社交能力 6.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获得和学习理论的关系 传统的学习理论=文凭、证书(个体的认知能力) 其他能力,如能力2-6, 在传统的学习理论中没有 得到关注。
新的学习理论如何解决现代社会的“能力观”? 整合式学习理论 (Illeris, 2010)
本文档相关内容参见 视频 1-5
《综合英语》课程 教师培训
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 邹为诚 2012-3 北京
大纲 学习理论评述
• 皮亚杰的学习理论 • 维果茨基的学习理论 •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最新的学习理论介绍
• 整合学习理论
教学实践的原则与方法
传统学习理论的实质 两个基本心理过程
• 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 • 个体和外部社会文化交互的过程
所以,学习可以定义为: 学习是认知与情感互动,同时受到社会技能发展 制约的一种过程。 所以,学习≠知识/技能的获得
学习的种类和它们发生的环境和条件
• 积累式学习 • 吸收式学习 • 适应式学习
• 改造式学习
拒绝学习的种类和发生的条件 • 生活惯性 • 批判抵抗 教育者的机遇:批评抵抗
教学实践的原则:确保学习真正发生的普 世原则 (Tharp & Dalton, 2007)
(Lightbown & Spada, 2006)
Model 5
Model 2-4
Model 1
书目
Illeris, K. (2010). Towards a contemporary and comprehensive theory of lear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 22(4), pp. 396-406. Tharp, R. G., & Dalton, S. S. (2007). Orthodoxy, culctural compatibility, and universals in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 43(1), pp. 53-70.
这两个理论在外语教学体系中表现在:
• 输入假设 (Input hypothesis) (Krashen, 1982 ) • 交际教学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
教学实践的原则与方法
两个学习理论体系的问题 皮亚杰、维果茨基的学习理论 • 优点: 认知能力的发展观,认知能力与社会文化的 交互关系 • 缺点: 强调内部智力系统的发展,忽视了社会对能 力的需要和理解
COGNITION
EMOTION acquisition SENSIBILITY
mental balance
FUNCTIONALITY
meaning ability
interaction
SOCIALITY integration
ENVIRONMENT SOCIETY
• 认知能力发展所需要的学习 • 情感发展所需要的学习 • 社会技能发展所需要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