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网中的接地类型与供电系统
低压电网中的接地类型与供电系统

低压电网中的接地类型与供电系统发布时间:2021-05-13T09:57:17.880Z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年2月作者:庄烁琪[导读] 详细介绍了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接地方式和供电系统,以及各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应用方向。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潮州湘桥供电局庄烁琪摘要:详细介绍了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接地方式和供电系统,以及各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和应用方向。
关键词:低压电网;接地类型;供电系统在低压配电网中,由于接地方式不同,接地方式和供电方式也不同。
正确了解和推广各种低压保护接地方法和电力系统对于提高低压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十分重要。
一、在低压电力配电网系统当中的接地类型1.保护性接地方式。
将设备安装的外部导电部分接地,目的是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避免危险的电气事故。
一般的接地保护可以采取两种形式。
一种将设备安装的外部导电部分接地到其自己的地线和接地的方法。
二是通过设备公共地线或PEN线将暴露在外的导电部件接地,这种接地方式在我国电气技术领域通常被称为零保护。
2.作业状态类型。
运行状态记录以确保电力系统和电气设备在正常作业期间满足作业要求。
最常见的是公共电源中性点接地方式、防雷设施接地方式等。
每种接地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有效性。
当电源中性点接地时,三相电气系统中的接地相电压可以保持稳定,电源中性点可以用连续间歇接地弧来代替,从而避免设备系统中的高压现象。
防雷设施的作用是释放闪电造成的电流和电压,以达到防雷效果。
3.重复接地导线。
这个问题必须注意的问题。
为了保证低压配电系统中PEX和PEN电线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我们不仅要在电源的中性点进行接地,还要每隔1公里对终端设备和高架线路进行重复接地,当PEN电缆线和架空的线路连接到较大的车间或建筑物时,也需要进行重复接地。
二、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低压配电系统可分为IT、TT和TN系统,具体取决于接地导体的保护类型,其中IT和TT系统暴露的导电部件直接由各自的接地保护导体(以前称为保护接地)接地。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统。
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T--一点直接接地;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的对地关系: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点无关;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发电机中性点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称为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线分别直接接地;另一种是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护线接地。
(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保护线其他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称为重复接地。
(4)保护接中性线:在380/220V低压系统中,由于中性点是直接接地的,通常又将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
TT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当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并不很大,往往不能使保护装置动作,这将导致线路长期带故障运行。
②当TT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只是由于绝缘不良引起漏电时,因漏电电流往往不大(仅为毫安级),不可能使线路的保护装置动作,这也导致漏电设备的外壳长期带电,增加了人身触电的危险。
低压电网中的接地类型与供电系统

低压 电网中的接地类型与供 电系统
王烈 准
( 六安 职业技 术学院 机 电工程 系, 安徽 六安 2 7 5 ) 3 1 8
摘 要: 本文较详细的阐述了低压配电系统中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和供电系统, 并分别阐述了各个供电系统的工作原理、 优
缺点及应用方向。 关 键 词 : 压 电 网 ; 地 类 型 ; 电 系统 低 接 供
护接零” 。
必须注意 : 同一低压配电系统 中, 不能有 的采取保护接地, 有的又采用保护接零 , 否则当采取保护接地的设 备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 采取保护接零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将带上危 险的电压。
2 3 重复接地 .
在T N系统中, 为确保公共 P E线或 P N线安全可靠 , E 除在电源 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 , 还应在 P E线或 P N线的下列地方进行重复接地 :1在架空线路终端及沿线每 I m处 ;2 电缆和架空线引入车间或大型建 E () K ()
维普资讯
2 0 年 4月 06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皖西 学 院学报
J un l f et h i i ri o ra o s An u v st W Un e y
Ap ., 0 6 r 20
第 2 卷第 2 2 期
Vo . 2 N(. 12 )2
2 2 保 护接 地 .
保护接地是为保障人身安全、 防止间接触电而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地。保护接地的型式有两种 : 一 种是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各 自的接地线(E线) P 分别直接接地 ; 另一种是将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
共的 P E线( T 在 N—S 系统中) 或经 P N线( T E 在 N—C系统 中) 接地 , 这种接地在我国电工技术界习惯称“ 保
低压电网的接地方式与漏电保护检测原理

低压电网的接地方式与漏电保护检测原理一、低压电网的接地方式我们知道,低压电网和用电设备常见的接地方式有TT方式,有TN方式,有IT方式。
1、TT方式,第一个字母T表示低压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工作接地,第二个字母T表示用电设备外壳接地,系统中除了中性点接地外工作零线不允许再次接地,既我们常见的“保护接地”。
按照规程要求,中性点和设备外壳接地电阻≤4Ω。
2、TN方式,第一个字母T表示低压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工作接地,第二个字母N表示用电设备外壳接零线,既我们常见的“保护接零”。
3、IT方式,第一个字母I表示低压电力系统的中性点对地绝缘,第二个字母T表示用电设备外壳接地。
此方式适合对于持续不间断供电要求很高的用电场所,比如医疗单位手术过程中和矿山井下排水通风系统等场所,这些用电场所不允许因某一电气设备绝缘故障而自动切断整个系统电源。
在TT方式中,若有人体触及相线或用电设备绝缘不良造成外壳带电,电流会通过人体或用电设备外壳流入大地,然后回到配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系统中不存在第二个接地点时),形成闭合回路。
(如下图所示)电流通过人体时会造成伤害,接地系统容易造成漏电和火灾。
在低压配电变压器的低压绕组间发生击穿短路时,由于中性点接地,低压侧对地电压均为相电压。
相对来讲,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方式对电气设备及操作比较安全,适用于大容量低压电网。
这种方式便于安装电流型漏电保护器,并能采用总保护、分路保护和终端直接保护,提高低压电网安全管理水平。
二、漏电保护检测原理任何低压线路,对地都存在着漏电电流。
产生漏电电流的主要原因,在于带电体与大地之间的绝缘电阻和分布电容。
在低压电网TT接地方式中,相线对大地的漏电,用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方法。
零序电流互感器具有检测灵敏度高,传输特性好等特点。
目前其铁芯一般采用最先进的、矫顽力很小的软磁材料——坡莫合金,如;1J85等型号。
零序电流互感器是决定漏电保护器性能的重要的检测部件。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阐述

低压配电接地系统阐述低压配电网中,低压电源设备等重要的电气设备都需要做好接地系统,不仅可保护人身安全,也可对用电设备起到故障保护作用来保证等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低压配电网的接地形式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内容:1.电气系统的中性线及电器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接地极的连接方式;2.采用专用的PE保护线还是采用与中性线合一的PEN保护线;3.采用只能切断较大的故障电流的过电力保护器还是采用能检测和切断较小的剩余电流的保护电器作为低压成套开关柜的接地故障防护。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接地系统的文字符号含义间表1.表1 接地系统文字符号的含义一、TN系统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的电力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所有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均接到保护线上,并与电源的接地点相连,这个接地点通常是配电系统的中性点。
根据电气设备外露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以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1)TN-C系统TN-C系统接线图如图1所示。
图1 TN-C系统接线图在TN-C系统中,将PE线和N线的功能综合起来,由一根称为PEN线的导体同时承担两者的功能(N线对PE线的阻抗为零)。
在用电设备处,PEN线既连接到负荷中性点上,又连接到设备外露的可导电部分。
由于它所固有的技术上的种种弊端,现在已很少采用,尤其是在民用配电中,已基本上不允许采用TN-C系统。
TN-C系统的特点:1)设备外壳带电时,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实际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丝会熔断或自动开关跳闸,使故障设备断电,比较安全。
2)TN-C系统只适用于三相负载基本平衡的情况,若三相负载不平衡,工作零线上有不平衡电流,对地有电压,所以与保护线所连接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有一定的电压。
3)如果工作零线断线,则保护接零的通电设备外壳带电。
供电系统

根据现行的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的定义,将低压配电系统分为三种,即TN、TT、IT三种形式。
其中,第一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I则表示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大写字母T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直接接地,但和电网的接地系统没有联系;N表示电气设备的外壳与系统的接地中性线相连。
TN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设备外露部分与中性线相连。
T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IT系统:电源变压器中性点不接地(或通过高阻抗接地),而电气设备外壳电气设备外壳采用保护接地。
1、TN系统电力系统的电源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根据电气设备外露导电部分与系统连接的不同方式又可分三类:即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
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1.1、TN—C系统其特点是:电源变压器中性点接地,保护零线(PE)与工作零线(N)共用。
(1)它是利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中性线(零线)作为故障电流的回流导线,当电气设备相线碰壳,故障电流经零线回到中点,由于短路电流大,因此可采用过电流保护器切断电源。
TN—C系统一般采用零序电流保护;(2)TN—C系统适用于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场合,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则PEN线中有不平衡电流,再加一些负荷设备引起的谐波电流也会注入PEN,从而中性线N带电,且极有可能高于50V,它不但使设备机壳带电,对人身造成不安全,而且还无法取得稳定的基准电位;(3)TN—C系统应将PEN线重复接地,其作用是当接零的设备发生相与外壳接触时,可以有效地降低零线对地电压。
由上可知,TN-C系统存在以下缺陷:(1)当三相负载不平衡时,在零线上出现不平衡电流,零线对地呈现电压。
当三相负载严重不平衡时,触及零线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通过漏电保护开关的零线,只能作为工作零线,不能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零线,这是由于漏电开关的工作原理所决定的。
(3)对接有二极漏电保护开关的单相用电设备,如用于TN-C系统中其金属外壳的保护零线,严禁与该电路的工作零线相连接,也不允许接在漏电保护开关前面的PEN线上,但在使用中极易发生误接。
低压接地系统概述

低压接地系统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型式有IT、TT、TN-C、TN-S、TN—C—S五种一、各种接地型式的优缺点及适应性1、IT系统的优缺点及适应性结线方式如图1。
IT系统供电系统(不引出中性线)I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T表示负载侧电气设备进行接地保护IT系统的主要优点是:一、单线触电电流小,易于脱离,因而不易造成人身触电重伤、死亡事故;二、保护接地的保护效果很好,能切实起到接地保护作用;三、能抑制低压线路或高压线路落雷在配变上形成的正变换或逆变换电压;四、对于高压两线一地运行电网,能避免(低压中性点不接地时)或抑制(低压中性点通过阻抗接地时)配变高压侧及台架绝缘击穿通过接地线入地而形成的反击(对低压电网)过电压。
IT系统的缺点主要是:(1)某相线接地后,其它相线对地电压升高3倍,中性线的对地电压升高到220V,此时将增加触电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2)低压电网雷击时,因雷电流难以泄漏而出现雷击过电压,造成低压电网的绝缘击穿;(3)高压线与低压线搭连或配变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会使低压电网出现危险的过电压造成绝缘击穿或伤亡事故.为扬其长而避其短,IT系统适应于没有中性线输出的纯动力用电处所或中性线输出很短的混合用电的小自然村.2、TT值统的优缺点及其适应性TT系统是指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直接接地,此接地点在电气上独立于电源端的接地点TT系统的结线方式如图TT系统的主要优点是:(1)能拟制高压线与低压线搭连或配变高低压绕组间绝缘击穿时低压电网出现的过电压;(2)对低压电网的雷击过电压有一定的泄漏能力;(3)与低压电器外壳不接地相比,在电器发生碰壳事故时,可降低外壳的对地电压,因而可减轻人身触电危害程度;(4)由于单相接地时接地电流比较大,可使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可靠动作,及时切除故障。
TT系统的主要缺点是:一、低、高压线路雷击时,配变可能发生正、逆变换过电压;二、低压电器外壳接地的保护效果不及IT系统.TT系统适应于有中性线输出的单、三相没合用电的较大的村庄.加装上漏电保护装置,可收到较好的安全效果.3、TN系统TN 系统是指电源端有一点直接接地,电气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中兴到头或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可分为:a TN-S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分开的b TN-C系统整个系统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c TN-C-S系统系统中一部分线路的中性导体和保护导体是合一的TN方式供电系统这种供电系统是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工作零线相接的保护系统,称作接零保护系统,用TN表示,其特点如下1 一旦设备出现外壳带电,接零保护系统能将漏电电流上升为短路电流流,这个电流很大,是TT系统的5.3倍,实际上就是单相对地短路故障,熔断器的熔丝会熔断,低压短路脱扣器会立即动作而跳闸,是故障设备断电2 TN系统节省材料,工时,在我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广泛得到应用,可见比TT系统优点多。
低压电网供电系统类型

•低压电网供电系统类型•TT系统•TN-C系统•IT系统TT系统•将配电变压器中点直接接地,并引出中性线,实施单、三相混合供电,网络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作单独的或成组的保护接地。
在这种系统中,除变压器低压侧中点直接接地外,引出的中性线不得再行接地,且与相线保持相等的绝缘水平。
此供电系统适合农村用电特点。
TN-C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点直接接地,网络中所有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用保护线PE,与保护中性线PEN相连接。
其特点适用城镇供电,可单、三相混合供电。
•IT系统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网络内所有受电设备的外漏可导电部分用保护接地线PEE单独接在接地极上。
采用该系统供电时,必须满足下述要求:(1)不得从变压器低压侧中点引出中性线,进行单相供电;(2)要求网络有良好的绝缘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对地泄露电流不应大于30mA;严禁网络内带电导体接地;(3)不宜实施分级保护。
适用范围:动力网,安全性高。
交流输入开关的选用•交流输入开关必须采用空气开关,不得使用闸刀开关;零线上不能使用任何开关装置或熔丝。
交流输入连接线的驳接•通信设备使用的交流连接导线应为铜导线。
导线和空气开关相连的漏铜部分要长短合适,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
空气开关固定连接线的螺钉务必拧紧,使用螺栓固定之处必须使用铜鼻子进行连接。
交流输入线的选择线材的选择:选用铜芯BV线线径的选择:当导线所通过的电流小于40A时,导线的载流量应选在4—5A每平方毫米;当通过导线的电流为41—100A时,导线的载流量应选在2—3A每平方毫米。
随着通过导线电流的增大,其载流量会逐渐下降。
当专用变压器安装在局(站)院内时,应将变压器的接地体与大楼(或基站)的接地体连通;交流供电线中的无流零线和中性线在近端(低压变压器处)可以出自同一接地体,但是接入大楼(或基站)后,远端无流零线应与接地总汇流排(线)相连,中性线则不能与大楼接地系统相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TN-C、TN-S和TN-S-C系统中,为 TNTNTN系统中, 确保P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 P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 确保PE线或PEN线安全可靠,除在 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 电源中性点进行工作接地外,对PE 线和PEN PEN线还必须进行必要的重复 线和PEN线还必须进行必要的重复 接地。PE线PEN线上不允许装设熔 接地。PE线PEN线上不允许装设熔 断器和开关。 断器和开关。 在同一供电系统中, 在同一供电系统中,不能同时 采用TT系统和TN系统保护。 TT系统和TN系统保护 采用TT系统和TN系统保护。
保护接地
(3)重复接地: (3)重复接地:在中性线直接接 重复接地 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 地系统中,为确保保护安全可靠, 除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处进 行工作接地外, 行工作接地外,还在保护线其他 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称为重复 地方进行必要的接地, 接地。 接地。
重复接地
(4)保护接中性线: (4)保护接中性线:在 保护接中性线 380/220V低压系统中 低压系统中, 380/220V低压系统中,由于中 性点是直接接地的, 性点是直接接地的,通常又将 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 电气设备的外壳与中性线相连, 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 称为低压保护接中性线。
3 接地装置和接地电阻
(1)接地装置: (1)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可使用自然 接地装置可使用自然接地体和人 自然接地体和人 工接地体。在设计时, 工接地体。在设计时,应首先充分利 用自然接地体。 用自然接地体。
①自然接地: 自然接地:
可充分利用建( 可充分利用建(构)筑物的钢结构和构 造钢筋、 造钢筋、行车的钢轨等以及敷设于地 下且数量不少于2 下且数量不少于2根的电缆的金属外 皮等。 皮等。 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物中, 在新建的大、中型建筑物中,都 利用建筑物的构造钢筋作为自然接地。 利用建筑物的构造钢筋作为自然接地。 它们不但耐用、节省投资, 它们不但耐用、节省投资,而用电气 性能良好。 性能良好。
因此,TT系统必须加装剩余电 因此,TT系统必须加装剩余电 流动作保护器,方能成为较完 善的保护系统。目前,TT系统 善的保护系统。目前,TT系统 广泛应用于城镇、农村居民区、 广泛应用于城镇、农村居民区、 工业企业和由公用变压器供电 工业企业和由公用变压器供电 的民用建筑中。
(3)TN系统: (3)TN系统: 系统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对系统接地的文字 符号的意义规定如下: 第一个字母表示电力系统的对地关系: T--一点直接接地; --一点直接接地; I--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 --所有带电部分与地绝缘,或 一点经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表示装置的外露可导电 部分的对地关系: T--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 --外露可导电部分对地直接 电气连接,与电力系统的任何接地 点无关; N--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 --外露可导电部分与电力系 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 统的接地点直接电气连接(在交流 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系统中,接地点通常就是中性点)。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 TN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 接地,并有中性线引出。 按其保护线形式,TN系统 按其保护线形式,TN系统 又分为:TN- 系统、TN又分为:TN-C系统、TN-S 系统和TN系统和TN-C-S系统等三种。
①TN-C系统(三相四线制) TN- 系统(三相四线制)
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 该系统的中性线(N)和保护线(PE)是 (N)和保护线(PE) 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 合一的,该线又称为保护中性线(PEN) 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 线。它的优点是节省了一条导线,但 在三相负载不平衡或保护中性线断开 时会使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都带 上危险电压。在一般情况下, 上危险电压。在一般情况下,如保护 装置和导线截面选择适当,TN装置和导线截面选择适当,TN-C系统 是能够满足要求的(见图1) 1)。 是能够满足要求的(见图1)。
后面还有字母时,这些字母表示中 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 S--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分开的; O--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中性线和保护线是合一的。
(1)IT系统: (1)IT系统: 系统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 I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是对地绝缘 的或经高阻抗接地,而用电设备 的金属外壳直接接地。即:过去 称三相三线制供电系统的保护接 地。
(2)保护接地: (2)保护接地:为保障人身 保护接地 安全、防止间接触电, 安全、防止间接触电,将设备 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 的外露可导电部分进行接地, 称为保护接地。 称为保护接地。保护接地的形 式有两种: 式有两种:一种是设备的外露 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接地保护 线分别直接接地; 线分别直接接地;另一种是设 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 保护线接地。 保护线接地。
在变压器或发电机中性点直接接 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 地的380/220V三相四线低压电网中, 将正常运行时不带电的用电设备的 金属外壳经公共的保护线与电源的 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即:过去称 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的保护接零。
TN系统 TN系统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当电气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时,故 障电流经设备的金属外壳形成相 线对保护线的单相短路。这将产 生较大的短路电流,令线路上的 保护装置立即动作,将故障部分 迅速切除,从而保证人身安全和 其他设备或线路的正常运行。
②TN-S系统(三相五线制) TN- 系统(三相五线制)
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 该系统的N线和PE线是分开的。它的 PE线是分开的 优点是PE 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 优点是PE线在正常情况下没有电流通 因此不会对接在PE PE线上的其他设 过,因此不会对接在PE线上的其他设 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N 备产生电磁干扰。此外,由于N线与 PE线分开 线分开, 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 影响PE PE线分开,N线断开也不会影响PE线 的保护作用。 TN的保护作用。但TN-S系统耗用的导电 材料较多,投资较大(见图2) 2)。 材料较多,投资较大(见图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保护中性线
2、低压配电系统的供电方式
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 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 同可分为:IT系统、TT系统和TN系 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 统。其中IT系统和TT系统的设备外 露可导电部分经各自的保护线直接 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 TN系统 接地(过去称为保护接地);TN系统 的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经公共的保 护线与电源中性点直接电气连接 (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过去称为接零保护)
②人工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
人工接地体有两种基本型式: 人工接地体有两种基本型式:垂直 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 接地体和水平接地体。垂直接地体 多采用截面为50mm 50mm×4mm, 50mm× 多采用截面为50mm×50mm×4mm, 长度为2500mm的角钢; 2500mm的角钢 长度为2500mm的角钢;水平接地体 多采用截面为40mm 4mm的扁钢 40mm× 的扁钢。 多采用截面为40mm×4mm的扁钢。
系统( ③TN-C-S系统(三相四线与三 TN相五线混合系统) 相五线混合系统)
系统中有一部分中性线和保护是 合一的;而且一部分是分开的。 合一的;而且一部分是分开的。 它兼有TN 系统和TN TNTN它兼有TN-C系统和TN-S系统的特 点,常用于配电系统末端环境较 差或有对电磁抗干扰要求较严的 场所(见图3) 3)。 场所(见图3)。
工作原理 :
当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接地电流经 保护接地装置和电源的工作接地装置 所构成的回路流过。此时如有人触带 电的外壳,则由于保护接地装置的电 阻小于人体的电阻,大部分的接地电 流被接地装置分流,从而对人身起保 护作用。
TT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 TT系统在确保安全用电方面还存 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在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水平接地体 垂直接地体
(2)接地电阻: (2)接地电阻: 接地电阻
请参阅《 请参阅《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 规程》有关章节的规定, 规程》有关章节的规定,低压中性点 直接接地系统中,100kVA以上变压器 直接接地系统中,100kVA以上变压器 接地电阻值≤4Ω。 接地电阻值≤4Ω。
①当设备发生单相碰壳故障时, 接地电流并不很大,往往不能 使保护装置动作,这将导致线 路长期带故障运行。
②当TT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只是 TT系统中的用电设备只是 由于绝缘不良引起漏电时,因 漏电电流往往不大( 漏电电流往往不大(仅为毫安 级),不可能使线路的保护装置 动作,这也导致漏电设备的外 壳长期带电,增加了人身触电 的危险。
IT系统 IT系统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若设备外壳没有接地,在发生单相碰壳故 障时,设备外壳带上了相电压,若此时人 触摸外壳,就会有相当危险的电流流经人 身与电网和大地之间的分布电容所构成的 回路。而设备的金属外壳有了保护接地后, 由于人体电阻远比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大, 在发生单相碰壳时,大部分的接地电流被 接地装置分流,流经人体的电流很小,从 而对人身安全起了保护作用。
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 IT系统适用于环境条件不 良,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 的场所,以及易燃、 的场所,以及易燃、易爆 的场所。 的场所。
(2)TT系统: (2)TT系统: 系统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 TT系统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 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亦直接接 地,且与电源中性点的接地无 关。即:过去称三相四线制供 电系统中的保护接地。
低压电网中的接地类 型与供电系统
1、低压配电系统中的接地类型
在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接地 有哪些?
接地的类型
(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 (1)工作接地:为保证电力设备达 到正常工作要求的接地,称为工 作接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 系统中,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或 发电机中性点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