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治疗

合集下载

疟疾处置技术方案

疟疾处置技术方案

疟疾处置技术方案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寄生病,每年对世界人口造成了极大的负担。

在许多国家,疟疾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此丧命。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治疗疟疾,需要制定出合理的处置技术方案。

预防措施疟疾可以通过蚊子的叮咬传播给人体,因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预防:1.消除病媒蚊生存环境。

清除使蚊子生存的区域水源(如池塘、水坑、花盆等)、草地、垃圾堆、旧轮胎、石灰堆、桶橙箱等。

2.使用蚊帐。

使用蚊帐是可靠的预防疟疾的方法。

这种方法只需要在晚上将蚊帐拉上,即可有效地阻止蚊子叮咬。

因此,蚊帐是居住在疟疾高发区最重要的生存工具之一。

3.种植驱蚊植物。

许多植物具有驱蚊作用,如柠檬草,复方薰衣草油等。

治疗措施疟疾的治疗措施应该是及时、正确、有效的,在治疗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对疟疾应使用规定药物。

治疗疟疾必须用正规的药物,不能随意用任何药物来进行治疗。

疟疾的药物治疗应该由专业的医生或药剂师进行管理和指导。

2.习惯药物的剂量和疗程。

在用药期间,必须按时、按量、按疗程服用药物,不能轻易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一旦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3.饮食应该清淡。

患者在治疗疟疾期间,应该以清淡的饮食为主,忌食辛辣、油腻和高热量食品,以免影响药效。

总结疟疾是一种严重的寄生虫感染疾病,一旦发现,就必须立即治疗,以免疾病加重。

在预防方面,应该从消除病媒蚊的生存环境、使用蚊帐和种植驱蚊植物等方面多方面应对,以减少感染疟疾的风险。

在治疗方面,应该按照规定药物习惯药物的剂量和疗程,同时注意清淡的饮食、及时就医等。

在多方面综合治疗和预防下,可以控制疟疾的流行和传播,让更多的人保持健康。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

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卫生部•【公布日期】2011.05.25•【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消除疟疾技术方案(征求意见稿)(卫生部疾控局2011年5月25日)为加快我国消除疟疾工作进程,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实施消除疟疾工作,确保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疟疾诊断标准》、《疟疾控制和消除标准》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一、基本原则消除疟疾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方针;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

坚持突出重点地区,有效整合资源,完善工作机制,落实部门职责,加强能力建设,提高科技水平的工作思路,确保消除疟疾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

各地应根据当地疟疾流行情况及变化趋势,适时调整消除疟疾策略和相关技术措施。

二、传染源控制措施(一)病例诊断。

1.诊断依据(1)流行病学史(或既往病史)曾有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住宿、夜间停留史,或近二周内有输血史;或有既往病史。

(2)临床表现① 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周期性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重症病例可出现昏迷等症状。

② 不典型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发冷、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规律,有类似感冒症状或伴有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也可有头痛、妄语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3)实验室检查① 病原学检查(显微镜检查,简称镜检):血涂片查见疟原虫;② 免疫学检测(快速诊断试剂盒,简称RDT):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③ 基因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疟原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检测阳性。

2.诊断标准(1)疑似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病史,且临床表现不典型者。

(2)临床诊断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病史,且临床表现典型者。

(3)确诊病例:具有流行病学史或既往病史,有典型或不典型临床表现,且实验室检查(镜检、RDT或PCR)阳性。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二)临床表现
1、典型疟疾 呈周期性发作,每天或隔天或隔两天发作一次。发作 时有寒颤、发热、出汗等症状。发作多次后可出现脾 大和贫血。
2、不典型疟疾 具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但热型和发作周期不 规律。
3、重症疟疾 昏迷、重度贫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肺水肿或急性呼 吸窘迫综合征、低血糖症、循环衰竭或休克、代谢性 酸中毒等。
• 疟疾的诊断 • 疟疾的治疗 • 抗疟药使用原则和治疗方案 • 重症疟疾的诊断与治疗
一、疟疾的诊断
• 基本原则: • 早期诊断,规范治疗 • 标准: • 疟疾病人在发生症状的24小时内接受正确、经济、、规
范的治疗。 • 好处:
–治愈病人 –防止病情恶化 –减少传播
一、疟疾的诊断标准
(一)流行病学史
• 曾于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有夜间停留史;
• 近二周内有输血史。
• (母亲有疟疾感染史)
• 疟疾流行区:主要分布在非洲、加勒比海地 区、中美、南美、东亚、东南亚、中东、南 亚次大陆、南太平洋地区和东欧等。我国有 24个省具备疟疾传播条件,目前仅云南中缅 边境和西藏林芝地区有一定感染风险。
一、疟疾的诊断标准

蒸馏水
1000 ml
• 贮备液Ⅱ 1/15M磷酸二氢钾 (KH2PO4 )溶液

KH2PO4 9.07 g

蒸馏水
1000 ml
(2)缓冲液的配制
PH M/15 Na2HPO4 M/15 KH2PO4
DW
(ml)
(ml)
6.8
49
51
7.0
63
37
7.1
68
32
7.2
73
27
7.4
81

疟疾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疟疾的预防和治疗研究

疟疾的预防和治疗研究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是全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每年有超过2亿人感染疟疾,导致超过40万人死亡。

这种疾病主要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因此,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疟疾的方法对于解决该地区疟疾问题至关重要。

预防疟疾的方法包括个人防护和疫苗接种。

个人防护包括使用防蚊露、长袖衣,睡带蚊帐等措施来保护自己不被蚊子叮咬。

疫苗接种则可以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从而预防疟疾。

然而,由于疟原虫具有高度变异性,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全有效的疫苗可供使用。

不过,一些由候选疫苗组成的联合疫苗正在研究中。

在治疗疟疾方面,重要的是寻找相应的药物以及科学的治疗方法。

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抗疟疾药物,包括磷酸氯喹,奎宁,阿片冰和环喹酮等。

虽然这些药物仍然是治疗疟疾的主要方法,但由于疟疾耐药性的不断发展,这些药物正在逐渐失去效力。

因此,科学家正在寻找一种替代抗疟药物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一种方法是使用靶向疟原虫内部酶的药物。

例如,ARDSI0001617是一种作用于疟原虫特定酶的药物,已显示出在体内的良好疗效。

另外,研究人员正在探索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透过改变蚊子的基因组来阻止蚊子传播疟疾。

例如,前不久,美国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令建筑蚊子仅限于在实验室繁殖和生存,从而防止疟疾的传播。

他们使用CRISPR-Cas9技术修改了蚊子的基因,并使其无法承载疟原虫。

这种方法的成功展示出,通过改变疟疾的转运体宿主,可以控制疟疾的传播。

总的来说,预防和治疗疟疾的研究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疟疾的预防和治疗必须在多个领域进行,并且需要在研究中不断探索包括药物、疫苗和其他新技术在内的新方案。

通过我们的联合努力,相信我们一定可以为控制疟疾的传播和降低疟疾的影响做出重要的贡献。

疟疾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疟疾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实验室检查项目选择及意义解读
血涂片检查
通过显微镜观察血液中的疟原虫,是 确诊疟疾的主要方法。
分子生物学检查
采用PCR等技术检测疟原虫基因,具 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免疫学检查
检测患者体内疟原虫特异性抗体,用 于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鉴别诊断思路梳理
与其他疾病鉴别
如流感、败血症等,需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 行综合分析。
肺部感染
疟疾患者免疫力下降,易并发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可加重呼吸困难等 症状,甚至导致呼吸衰竭。
03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要点
发病地区和时间
询问患者是否在疟疾流行 区居住或旅行,以及发病 的具体时间。
症状表现
了解患者是否出现寒战、 高热、出汗退热等典型疟 疾症状。
既往病史
询问患者是否有过疟疾病 史或其他相关疾病史。
合并真菌感染
在使用抗疟药物的同时,应根据真菌种类和感染程度选用合适的抗真菌
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保持患者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
05
药物选择及使用方法指 导
常用抗疟药物介绍及作用机制阐述
氯喹
氯喹是广泛使用的抗疟药物之一,它通过干扰疟原虫的代 谢过程来杀死寄生虫。氯喹对于治疗疟疾的初期症状特别 有效。
使用防蚊用品
广泛推荐使用蚊帐、蚊香、驱蚊液等,减少蚊虫 叮咬。
穿着适当
尽量穿长袖衣服和长裤,避免暴露皮肤。
提高免疫力
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锻炼,增强身体 抵抗力。
社区环境改善举措建议
1 2
清理积水
定期清理社区内的积水,消除蚊虫孳生地。
环境卫生整治
保持社区环境整洁,垃圾及时清理,减少蚊虫滋 生。

疟疾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疟疾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治疗方案
一般采用口服给药,成人总量 1.5g,分3次服,连用2天。服药 后24~48小时血中浓度达到高峰 ,可迅速控制症状。
青蒿素类药物及治疗方案
青蒿素
是从中药青蒿中提取的一种过氧桥结 构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高效 、速效、低毒的特点。
治疗方案
青蒿素类药物可口服、肌肉注射或静 脉注射。具体剂量和疗程根据病情和 医生建议而定。
评估指标
02
包括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

注意事项
03
随访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再次感染;如出
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心理干预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缓解焦虑情绪
疟疾患者常因病情反复、治疗周期长而产生焦虑情绪。心理干预 可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增强治疗信心。
改善睡眠质量
蚊虫驱除与灭杀方法
室内滞留喷洒
使用杀虫剂对室内墙壁、天花板 等蚊虫栖息地进行喷洒,降低蚊
虫密度。
蚊帐使用
在疟疾高发地区,提倡使用经杀虫 剂处理的蚊帐,有效减少蚊虫叮咬 。
室外环境整治
清除积水、杂草等蚊虫孳生地,降 低蚊虫数量。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避免暴露
尽量减少在蚊虫活动高峰 时段(黄昏和黎明)外出 ,避免暴露于蚊虫环境中 。
穿着防护
外出时尽量穿着长袖衣服 、长裤和袜子,减少皮肤 暴露面积。
使用防蚊用品
涂抹驱蚊剂、使用驱蚊手 环等防蚊用品,降低蚊虫 叮咬风险。
05
并发症处理及康复期管理
常见并发症类型及处理原则
贫血
疟疾患者常出现贫血,严重时可 危及生命。治疗原则包括补充铁 剂、叶酸、维生素B12等造血原
料,必要时输血治疗。

疟疾研究的进展与治疗方法

疟疾研究的进展与治疗方法

疟疾研究的进展与治疗方法疟疾是一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大约有2.16亿人感染疟疾,其中约有48.7万人死亡,绝大部分是儿童。

因此,疟疾研究一直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疟疾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将介绍其中一些重要的成果和治疗方法。

疟疾研究的进展首先,众所周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抗疟药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滥用药物、耐药基因的蔓延以及其他因素,疟疾耐药性越来越普遍。

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新的治疗方法,并致力于了解疟原虫的生物学和生态学。

近年来,疟疾研究在基因和免疫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在基因方面,人们已经了解了疟原虫基因组中的大多数基因,包括一些影响虫体的生存能力、治疗和转移能力的关键基因。

这些基因的发现为开发新药、疫苗和其他治疗手段提供了基础。

同时,在免疫学方面,随着人们对疫苗的理解深入,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完全预防疟疾的疫苗,但人们对疫苗的保护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此外,一些工作表明,除了疫苗或药物,将免疫细胞植入体内以对抗寄生虫也是治疗疟疾的有效方式。

疟疾治疗方法除了传统的抗疟药物以外,还有其他方法治疗疟疾。

首先,人们可以在防治疟疾的同时,对症治疗病情。

例如,如果病人出现贫血症状,则可以给他输一些血红蛋白。

或者,如果病人体温太高,可能需要药物来降温。

其次,在疟疾预防方面,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有效的疫苗,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疫苗,并在多个疫苗试验中获得了成功。

最后,由于抗疟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人们正在寻找新的治疗手段。

例如,研究人员已经开发了一种新型药物,名为“蒿甲醚-联芳菲”,这种药物可以有效杀死四种主要的疟原虫株。

总之,虽然疫苗和药物无法完全解决疟疾问题,但随着疟疾研究的深入,我们将继续发现新的有效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疟疾。

疟疾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疟疾诊断和治疗PPT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全球倡议和行动
参与全球疟疾防控倡议,推动国际社 会共同应对疟疾挑战。
技术合作与援助
提供技术支持和医疗援助,帮助受援 国提高疟疾防控能力。
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分享疟疾防控信息和经验,促进国际 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
资源整合与筹措
动员国际社会资源,筹措资金和技术 支持,推动全球疟疾防控事业的发展。
传播媒介研究
深入研究疟疾传播媒介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了解媒介分布和 传播规律,为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疾病流行规律研究
通过对疟疾流行病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研究疟疾的流行规律和趋 势,预测和评估疟疾的传播风险。
防控措施研究
研究和评估各种防控措施的效果和可行性,提出有效的防控策略和 措施,降低疟疾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疫苗研究
多肽疫苗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设计和合成疟原虫特定抗原 的多肽片段,制备出具有免疫原性的多肽疫苗。
重组蛋白疫苗
将疟原虫的特定基因克隆到载体中,表达出具有 免疫原性的重组蛋白,制备出重组蛋白疫苗。
减毒活疫苗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制备出疟原虫的减毒活疫苗, 激发人体免疫系统对疟原虫的免疫反应。
流行病学研究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 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联合用药
针对疟原虫的多个生长阶段, 采用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全程治疗
确保患者完成整个疗程,避免 复发和耐药性的产生。
04 疟疾的预防和控制
预防措施
药物预防
通过服用抗疟药物,降低感染 风险。
疫苗接种
研发和推广有效的疟疾疫苗, 提高人群免疫力。
况。
采集血液样本进行显微 镜检查、快速诊断试剂 检测或分子生物学检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疟疾应该如何治疗?
疟疾药物治疗有哪些?疟疾应该如何治疗?
疟疾治疗不仅是解除患者的疾苦同时也是为了控制传染源防止传播现症病人要及时发现及时根治
(一)治疗用药建议:
早期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是决定疟疾预后最重要关键由於台湾根除疟疾已经四十年近年来境外移入的病例每年约只有30例临床医师若经验不足常常不能在第一时间诊断出来;另外因为疟疾病况变化迅速重症疟疾开始常以非特异性症状来表现如果不能及早发现给予适当的治疗常会导致各器官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另外治疗上最棘手的问题是抗药性的问题以恶性疟来说传统的药物如chloroquine目前可以说在世界上大部分的流行区都已产生抗药性甚至在泰国缅甸柬埔寨等国的边界还出现对chloroquine mefloquine quinine都有抗药性的多重抗药性疟疾是治疗上的一大挑战
90年代以来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的青蒿素类的药物被视为是可能解决此一难题的利器它的安全性高作用速度快而且对於不同阶段的疟原虫都有作用,目前WHO的建议是使用这类的药再搭配另一个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以避免抗药性的产生;根据WHO的统计到2006年1月为止青蒿素为主的合并疗法已经有56个国家采用为治疗疟疾的第一线用药
当前治疗疟疾的难题在於一方面必须注意疟原虫的抗药性另一方面也必须注意抗疟疾药物的毒性困难在於目前疟原虫的抗药性系以临床治疗失败作为定义
无法在治疗之前先作药物感受性试验;而且重症疟疾症状与奎宁primaquine等抗疟疾药物的毒性狠相似都会造成恶心呕吐溶血性贫血低血糖肺水
肿及休克难以从症状来分辨
因应上述难题临床医师应考虑疟原虫种别(恶性疟间日疟卵形疟
三日疟)患者感染疟疾的地理区域(非洲东南亚新几内亚或其他地区)考量患者体质(年龄心血管疾病G6PD缺乏症)来选用适当的治疗的药物
(二)治疗原则
1先判断是否为疟疾重症
疟疾重症绝大部分由恶性疟所造成但是并非所有的恶性疟都是疟疾重症此类病患病情进展快速并且常常有各个器官的并发症出现必须当成是内科急症来治疗若不积极处理可能会有生命危险临床上必须整体评估病人的症状及实验室诊断来判断是否为重症以下是WHO列出严重病例的可能症候有其中一个以上就定义为重症疟疾包括:意识不清或昏迷严重贫血肾衰竭黄疸
休克代谢性酸中毒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持续性抽筋异常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固血色素尿低血糖高疟原虫血症等等2疟疾轻症的治疗
疟疾轻症的定义是:临床上没有任何一项疟疾重症的徵候或是重要器官的衰竭治疗目标是预防病情进一步演变為重症并治癒病人要用那一种药物治疗必须看感染的是那一种疟原虫是否可能有抗药性以及病人是否有用药上的禁忌来决定
(1)恶性疟
A对chloroquine仍有感受性的地区可以用chloroquine目前仅剩下中美洲的巴拿马海地多明尼加以及中东的一些国家还有效(不包括叶门伊
朗以及沙乌地阿拉伯)
B对chloroquine已有抗药性的地区WHO目前建议疟疾疫区要使用两种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合併疗法尤其是以青蒿素类药物為主的合併疗法目的是為了避免抗药性的產生以及增加治癒率[35]!目前较被推荐的青蒿素合併疗法的处方有以下3种:artemether-lumefantrine artesunate+amodiaquine artesunate+mefloquine
目前我国现有药物只有artesunate及mefloquine可供作合併使用一般建议使用时间為3天但是如果是单用artesunate由於青蒿素的半衰期狠短则必须使用5~7天C单用mefloquine则比较不建议因為可能有抗药性(如东南亚一带)而且此药容易有神经精神方面的副作用(如痉挛脑病变重度忧鬱情绪暴燥等等)
D另外也可以考虑使用其他的合併疗法如quinine+doxycyclineorclindamycine atovaquone+proquanil(即Malarone)(2)间日疟卵形疟以及三日疟
A三日疟比较单纯目前chloroquine都还有效
B间日疟跟卵形疟则比较复杂一方面是因為这两种疟原虫可能以隐伏体潜伏在肝臟数星期或甚至数年后再復发所以在治疗完血液中的疟原虫之后必须要加用primaquine去作根除治疗(radicalteatment)不过使用primaquine前必须先确定病人没有G6PD缺乏症一般成人用量是每天15mg使用14天但是在大洋洲及印尼等地使用剂量必须加倍至30mg
C此外某些地区也已经发现有对chloroquine抗药性的间日疟治疗上也必须注意
3疟疾重症的治疗
(1)原则及目标
治疗疟疾重症的主要目标是避免病人的死亡由於病情进展快速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人可能在数小时或几天内死亡所以最重要的就是儘快地给予有效的药物
临床上处理疟疾重症的重点包括:临床评估抗疟疾药物辅助治疗以及其他的支持性治疗本节主要是介绍抗疟疾药物的使用建议其他部分将在第六章节”疟疾重症”介绍
(2)抗疟疾药物的使用
A所有重症患者都必须使用针剂的奎寧或是青蒿素类药物来治疗绝对不可以使用口服的chloroquine或mefloquine等药物
现有各种抗疟药还没有一种对各种疟原虫各不同虫株都有同样的效果同一虫株原虫在不同地区或处在不同免疫状态的人群中对药物的效应也不一样伯氨喹可清除肝内的休眠体减少或防止复发可用作根治药氯喹奎宁和青蒿素等对红内期裂殖体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因而能控制临床症状为主要的治疗药乙胺嘧啶对红外期有作用是一种病因性预防药此外伯氨喹还可杀灭配子体乙胺嘧啶还能抑制配子体在蚊内发育繁殖因而也能阻止疟疾的传播
剂量:用药剂量应按药物使用说明量进行儿童剂量应酌减可按以下方法折算:1岁以下:1/10~1/8成人量;1~3足岁:1/6~1/4成人量;4~6足岁:1/3成人量;7~12足岁:1/2成人量;13~15足岁:3/4成人量;16岁以上-成人量
联合用药:根治间日疟需用组织裂殖体杀灭药与血液内裂殖体杀灭药联合治疗在恶性疟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目前较理想的方法也是几种抗疟药联合使用间日疟治疗方案举例:
治疗剂量:间日疟采用氯伯8天疗法:氯喹1.5g(基质)3天分服(首次0.6g6h后再服0.3g第23天各0.3g)伯氯喹180mg(基质)8天分服恶性疟可单服氯喹对疑似疟疾病人用氯喹(0.6g)加伯氨喹(30~45mg)作假定性治疗确诊后全程治疗
抗复发治疗:通常伯氨喹30mg×4天半个月或1个月再重复一个疗程每个疗程加服乙胺嘧啶50mg×2天或加氯喹
抗氯喹恶性疟治疗方案举例:
在恶性疟对氯喹产生抗性地区目前较理想方法是几种抗疟药联合用国内近年来研制的咯萘啶青蒿琥酯蒿甲醚对抗氯喹虫株有较高疗效方案如下:
①咯萘啶800mg磺胺多辛1000mg乙胺嘧啶50mg2天分服;或此三药各500mg1000mg50mg顿服
②青蒿琥酯:第1天180mg第23天各120m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5ml
缓慢静滴
③蒿甲醚第1天160mg(肌注)第23天各80mg
以上三药的针剂适于脑型疟的救治
预防:氯喹300mg间隔7~10天或600mg间隔半个月在恶性疟有抗性地区可用:①哌喹600mg磺胺多辛200mg每月1次;②乙胺嘧啶50mg磺胺多辛1000mg每7~10天1次;③乙胺嘧啶50~75mg磺胺多辛1000~1500mg甲氟喹500~750mg每半月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