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之九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

2024年各地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解析】汇集(二)(2024年苏州市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游虎丘以望后五日[明]王士性虎丘者,吴王阖闾葬以扁诸之剑,白虎之气腾上,而见怪于秦皇也。
墓今不知其处,或曰浮图①下,又云剑池下,剑池两崖如裂,侧立十仞,盖石溜天成,寒泉出其窦②而停滀焉。
墓不当在其下,意浮图者近之。
自阊门买舟,五里即达寺门。
初入,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再入,则清泉白石,龂腭③益奇。
钜坂④如砥,可罗胡床百座,号千人石。
石咬水处,为白莲池。
近池而灌葬塞焉者,为清远道士放鹤涧,循涧上,登大雄阁,右行过剑池石粱,望浮图而息焉。
既畅,复下可中亭,观生公点头石。
复右上而尝陆羽泉,石窦似慧山,而味劣之。
此地游踪成市,要以秋月为胜。
千人石古株轮囷,把酒问月,醉而枕之,仰视碧落⑥垂垂。
固恍如乘槎⑦泛斗牛⑧渚也。
若上浮图之巅,苍然平楚,远瞰湖天内捧一轮月色遍照苏州,又昔人所称绝景云。
(选自《王士性集》,有删减)【注释】①浮图:佛塔。
②窦:洞。
③龂腭(yínè):像露齿的样子。
④钜坂:坚硬的坡石。
⑤轮囷(q ūn):盘绕高大。
⑥碧落:天空。
⑦槎:木筏。
⑧斗牛:天上的星宿名。
虎丘寺[唐]张籍望月登楼海气昏①,剑池无底浸云根。
老僧只恐山移去,日暮先教锁寺门。
【注释】①海气昏:水汽迷蒙。
②云根:深山云起的地方。
86.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文言词句方法提示解释或曰浮图下[语境分析法]上一句为“墓今不知其处”(1)墓不当在其下[课内迁移法]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龂腭益奇[成语关联法]精益求精(3)要以秋月为胜[查阅词典法]①经得住;②胜利;③美好、美景;④超过。
(4)(填序号)8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标出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B.酌憨憨泉/坐吴王试剑石摩挲/石缝为凝睇而沉思/久之。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0篇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试卷及答案10篇试卷一:《古文观止》一、阅读理解1、用简洁准确的词语概括下面古文段落的主旨意思。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答案:曾子倡导个人应该常常反省自己,对于为人处世、友情、学习三个方面进行反思。
2、阅读下面的古文段落,回答问题。
“善始者少,善终者多。
人各有所好,性格各异,但无论什么样的人,成功的关键都是要坚持到底。
”问题:请你简述这段古文的主要观点。
答案:这段古文强调了始终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无论个人的喜好和性格如何,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成功。
二、写作请你结合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写一篇文章,题目为《反省的重要性》。
答案:反省的重要性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告诉我们,个人应该经常反省自己的言行,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人格和修养。
人们常说“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常常忽略了个人的反省和思考。
曾子的名言提醒着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的为人处世、待人接物、学业习惯,以此来不断改进自己。
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指的是我们面对人际关系时要真诚、信任和谦和。
我们不能为了个人利益而背离道德底线,更不能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来谋求自己的成功。
只有真诚待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则是提醒我们在朋友之间要保持诚信和信任。
朋友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真挚的感情基础上的,我们不能出尔反尔、言行不一,要始终保持对朋友的忠诚和信任。
最后,“传不习乎”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持之以恒。
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提高的过程,我们不能停留在原地,更不能因为挫折就放弃。
只要我们不断努力,持之以恒,就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
综上所述,曾子的名言“吾日三省吾身”给予了我们反省和提高自己的指引。
只有通过经常的反省,才能够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成功。
让我们从现在起,每天都对自己进行反省,努力做到诚实守信、真诚待人、持之以恒,从而让自己不断成长和进步。
2023淮安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

2023淮安市中考九年级文言文语文试卷一、文言文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忠之属也。
可以一战。
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宗泽传宗泽,字汝霖,婺州义乌人。
泽兵进至卫南①,度将孤兵寡,不深入不能成功。
先驱云前有敌营,泽挥众直前与战,败之。
转战而东,敌益生兵②至,王孝忠战死,前后皆敌垒。
泽下令曰:“今日进退等死,不可不从死中求生。
”士卒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金人大败,退却数十余里。
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今一战而却,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
乃暮徙其军。
金人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复出兵。
泽出其不意,遣兵过大河袭击,败之。
——选自《宋史·列传一百一十九》【注释】①卫南:今河南濮阳西南。
②生兵:生力军,新投入战斗的精锐部队。
③等:同样。
④大河:黄河。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①小惠未遍________②故克之________③先驱云前有敌营________④泽计敌众十余倍于我_______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士知必死,无不一当百,斩首数千级。
(3)在括号内写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①________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②泽挥众直前与________战,败之(4)甲文中的曹判和乙文中的宗泽都能根据敌情指挥若定,以少胜多。
江西省南昌一中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九年级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阶段性学习质量检测初三语文试卷说明:1.本卷共五大题,26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笔走龙蛇的汉字,你是否认识?浩如烟海的典jí(①),你读过多少?诸子百家,经千载磨砺,仍字字珠玑,熠熠生辉;唐诗宋词,任寒来暑往,犹气韵生动,②。
中华文化,哺育心灵成长,构建我们的精神世界。
1.文中填入括号①处的字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藉fǔB.籍bǔC.藉bǔD.籍fǔ2.填入文中横线②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A.心心相通B.余音绕梁C.声声入耳D.浮想联翩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
我惊喜地拉开窗帘,冬日早晨,看见玻璃窗上的霜花。
户外寒风凛冽,霜花却满窗盛开,变化多端,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
你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
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灶台、饭桌甚至碗筷。
,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1分)A.冬日早晨,我惊喜地拉开窗帘,看见玻璃窗上的霜花。
B.冬日早晨,我拉开窗帘,惊喜地看见玻璃窗上的霜花。
C.我拉开窗帘,冬日早晨,惊喜地看见玻璃窗上的霜花。
D.冬日早晨,我拉开窗帘,看见玻璃窗上的惊喜的霜花。
4.在文中□内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1分)A.?,B.,—— C.,!D.?——5.下列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仅有这些还不够B.但是有这些还不够C.因此有这些还不够D.而有这些还不够6.中国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而疫苗功不可没。
可是你的叔叔说:“反正大家都打了,所以我就不用打了,再说我这么强壮,一定不会感染的!”于是你与叔叔进行沟通劝导,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2分)A.打疫苗人人有责,您不打就是对别人不负责,赶紧打起来!B.叔叔,不打白不打,反正不要钱,您还是打一下吧!虽然您现在强壮,可是不一定躲得了病毒啊!C.叔叔,打疫苗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你好我好大家好,建议您还是打一下吧!D.叔叔,让别人打而自己不打,有点太自私了,建议您打一下,给我们做个榜样吧!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含解析)

2023-2024学年四川省达州市九年级(上)月考语文试卷(9月份)一、积累运用(3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风骚(sāo)冠冕(miǎn)枉然(wǎng)惟余莽莽(mǎng)B.亵渎(zhì)呢喃(nán)禅师(chán)红装素裹(guǒ)C.嘶哑(sī)鲜妍(yán)摇曳(yè)成吉思汗(hàn)D.娉婷(pīng)忧戚(qì)篝火(gōu)心无旁骛(wù)2.(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弛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B.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
C.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奋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D.哦,让我的呼吸与自然合流!让欢笑和哀愁洒向我心里,像季节燃起花朵又把它吹息。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政府应支持公益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这是公益行业自我纠错、清扫门庭、追求卓越的不二法门。
B.他不好好读书,在同学中穿梭往来,拉拉扯扯,说话言不及义,大家都讨厌他。
C.在读书会上,李明同学旁征博引、断章取义,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终日强聒不舍的人注定一事无成,只有言行相顾的人,才能做好事情。
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每当回忆起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老师那严肃的神态,亲切的话语,总浮现在我的眼前。
B.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中,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生存和凝聚的动力。
C.风油精的主要成分是由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水杨酸甲酯等配制而成的。
D.近年来,许多博物馆利用“云端”开设网上展厅、介绍馆藏,加快了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5.(6分)默写古诗文。
(1)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艾青《我爱这土地》)(3),是燕在梁间呢喃。
高分突破试卷九年级语文【含答案】

高分突破试卷九年级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以下哪一项描述是正确的?A.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B. 《诗经》只有《风》和《雅》两个部分C. 《诗经》全是民间歌谣D. 《诗经》全是贵族作品3.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关于文言文断句的?A. 先看名词,再找动词B. 先看动词,再找名词C. 先看形容词,再找副词D. 先看副词,再找形容词4. 下列哪个成语出自《庄子》?A. 庖丁解牛B. 井底之蛙C. 愚公移山D. 刻舟求剑5. 下列哪个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A. 杜甫B. 王勃C. 白居易D. 李白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论语》是孔子亲自编写的。
()2. “建安七子”指的是曹操、曹植、曹丕、王粲、徐干、陈琳、阮瑀。
()3.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4. “诗仙”是指杜甫。
()5.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是同一个时期的历史概念。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______》。
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______》。
3. 《史记》是西汉史学家______所写。
4.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______的创作主张。
5.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一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两句诗描绘了______的壮丽景象。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庐山谣》的主题。
2. 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3. 请简述《离骚》的作者屈原的生平。
4. 请简述“唐宋八大家”的文学成就。
5.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宋江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国演义》的主题。
2. 请用一句话概括《西游记》的主题。
九年级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试卷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é)B. 应届(yīng)C. 恣意(zì)D. 箴言(zhēn)答案:C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 他这种不讲信义的人,谁也不会相信他的话。
D.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答案:A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A4-2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其中“婵娟”指的是______。
答案:月亮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了作者______的情怀。
答案:忧国忧民3-10.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三、阅读理解(每题5分,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范仲淹《岳阳楼记》节选: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1. 范仲淹在文中提到“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这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思想?答案:体现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即通过政治改革实现社会和谐与繁荣。
2. 文中“前人之述备矣”中的“前人”指的是谁?答案:指的是唐代诗人和文人。
3-5. (略,根据实际题目内容填充)(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九年级核心素养试卷语文【含答案】

九年级核心素养试卷语文【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字是形声字?A. 明B. 听C. 早D. 林2.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吴承恩B. 曹雪芹C. 施耐庵D. 罗贯中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哪位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4. 下列哪个成语是出自《庄子》?A. 画龙点睛B. 井底之蛙C. 杯弓蛇影D. 狐假虎威5.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A. 《长恨歌》B. 《琵琶行》C. 《乐府诗集》D. 《古诗十九首》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西游记》是一部描写三国时期历史的小说。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杜甫的名句。
()3. “望梅止渴”这个成语是出自《孟子》。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句。
()5.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______》。
2.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3.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4.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______。
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
2. 请解释“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含义。
3.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故事。
4. 请解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含义。
5. 请简述《水浒传》中的“智取威虎山”故事。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来描述一个你在学习或生活中的经历。
2. 请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来评价你和一个朋友的关系。
3. 请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来阐述你对学习和旅行的看法。
4. 请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来描述一次你在困境中找到希望的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试卷之九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1.根据语境,下面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然而我又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zì)睢而生活。
B.我母亲对我们的拮据.(jū)生活感到非常痛苦。
C.相信它的价值,并锲(qì)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
D.我正要诌一首,竟未诌(zhōu)成。
2.下面语句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A.而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
B.从篷隙向外一望,沧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
C.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肯给它们一点觅食或嬉闹的可能D.一脚揣在塘里,挣起来,头发都跌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几年来,扬州对古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形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古运河风光带。
B.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阶段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C.中国经济发展了,国力强大了,许多外交难题自然就会山穷水尽....了。
D为了面子,不少孩子在外一掷千金....;而为了孩子,一些家长在家“一切从简”。
4、选出下列各组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中考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
(6分,每小题2分)唐雎不辱使命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下缟素..。
缟素:这里指穿丧服。
B.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
C.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易:交换。
D.长跪..而谢之。
长跪:长时间跪着。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徒以.有先生也以.君为长者B.聂政之.刺韩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遂用猖獗,至于.今日受地于.先王D.挺剑而.起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7.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主要通过心理描写刻画出唐雎在强权面前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B.唐雎慷慨陈词,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以“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压倒秦王。
C.用五百里地易安陵,秦王显然包藏祸心,以强凌弱。
D.唐雎冒死和秦王抗争,让秦王辞穷色挠,他的这种不可侵犯的人格和自强精神,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第II卷(共82分)三、翻译默写(共14分)8.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3分)译文:(2)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分)译文:9.默写。
(8分)(1)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句填写)(4分)①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②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③燕子来时新社,。
(晏殊《破阵子》)④,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⑤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辛弃疾《南乡子》)⑥,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张养浩《山坡羊》)⑦官船来往乱如麻,(王磬《朝天子咏喇叭》)⑧酒困路长惟欲睡,(苏轼《浣溪沙》)(1)请任选一首默写:温庭筠《商山早行》或者苏轼《浣溪沙》(4分)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0~13题。
(12分)人的价值①人的价值,是几千年来人类思想文化史上不断争论的重要问题之一。
②以前有人说,人的权力和地位就是人的价值。
其实不然。
从历史看来,过去不少显赫一时的达官显贵,他们的权力在他们所处的时代可谓登峰造极,可是这些人在历史上留下美名者却寥寥无几。
然而,那些一生坎坷,或者时而走运、时而潦倒终于未能官运亨通的艺术家、文学家、科学家们,他们的贡献始终铭刻于后世子孙们的心中。
比如,李白、杜甫的诗句永远是中国人的骄傲。
在历史老人的心目中,他们是没有高下之分的“诗仙”与“诗圣”。
只要人类历史存在,他们的诗句就会青春永驻。
③历史老人最为公正,在他看来,人的价值不在其权势地位、身份等级、金钱财富的拥有,而在其创造和贡献,在其对人类的造福。
人的创造和贡献有大有小,因而人的价值有高有低。
在历史上拥有权势地位者,真正为黎民百姓留下“青山绿水”,也是值得钦佩的,不可以认为权势地位与人的价值相悖;拥有金钱财富者,真正为民众留下“晴空万里”,他们也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④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人们的日常所见,大都是世俗的尊卑贵贱,至于体现人的价值的精神境界,则非肉眼所能觉察,而要靠人的理性和深思。
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因此,历史老人告诫世人:看人不要只看他穿的衣服、使用的什物以及他的种种头衔,而要看他的内心和行动。
衣服、什物、头衔等都是人的外在现象,这些对人来说,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这些并不能全面地体现人的价值内涵。
估量一个人的价值,必须看他的心灵,看他的所思所想,看他的所作所为,看他为社会为大众贡献了多少。
⑤北宋名臣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有了这样的宏大志向,有了充塞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有了一颗跳荡的火热的心,再伴以扎扎实实的行动,这就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历程。
10.细读全文,写出作者在文中阐述的观点。
(2分)答:11.选文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分析此论证方法的作用(4分)答:12.第④段中为什么说“人的价值不是一下子可以看清的”?(3分)答:13.仿造文中画线部分的句式,在空白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3分)当曹雪芹在贫困潦倒中创作《红楼梦》,,谁能在当时准确地估量他们的价值呢?答:五、作文(60分)远行前,母亲的皱纹让儿子怦然心动;送别时,父亲的背影让儿子潸然泪下……我们在爱的包围中,请以“被爱的感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文体为记叙文。
(2)文章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4分)5、请指出下列古语中所对应的梁山好汉:(1)面如铁,性如火,东京只两斧。
(2)网虎者,步步松,步步急,诸葛曹瞒,合而为一。
6、(2分)“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于松树旁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相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的枣子丢在地上,交过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往黄泥冈下推下去.”这段话描述的情节是《水浒传》中的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7~10题 (18分)仰望父亲①父亲去世的那一年,我18岁。
从1岁到18岁,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小学到读高中,我是在仰望着父亲忙碌而疲惫的身影中长大的。
从小我在山下,看惯了父亲在山上放羊砍柴、开垦荒地挥汗如雨的忙碌身影;我在树下,看惯了父亲在高高的树杈间腾挪跳跃的矫健身影;晨曦中夕阳下,我在院子里,看惯了父亲站在房顶远眺天际的从容身影……②到现在,父亲的身影,不时地在我脑海中映现,使我由时时思念父亲,进而常常思考父亲,心目中更加钦敬父亲。
③父亲的孝行,让人仰望。
小时候村里一些大人常在我面前讲:“你父亲真是个孝子。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父亲对我奶奶的饮食起居特别在心。
父亲为了使奶奶活得心气顺、活得有精神,过段时间总要给奶奶买些好吃的,每天再忙都要和奶奶说会话,在精神上抚慰奶奶。
父亲在世时,每年清明,引领家族男人上坟祭祖,心态虔诚,行止敬重。
在我爷爷的父亲坟地上的碑楼上刻有一副对联。
上联:深恩堪裕后,下联:至孝在尊亲,横批:追远。
我想这肯定是我们家族的良风美德,是影响了父亲一生的传统孝文化。
④父亲的教行,让人仰望。
父亲教我做事明理。
记得有一年春天种玉米,父亲在前面犁地,母亲在中间撒种子,我和哥哥在后面施粪。
偶尔我偷懒不好好施粪。
待到秋收之时,父亲把我领到地里,指着长得参差不齐的玉米对我说:“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看着因我施粪不匀而长势不好的庄稼,我心里十分懊悔。
父亲在教我做这些农家活的过程中,使我明白许多事理。
父亲教我明志。
记得我12岁那年,父亲领我在山上开垦荒地,我累得精疲力竭。
坐下休息时,父亲问我:“天山,你长大了想干什么?”尽管我当时的回答不切实际,但父亲没有嘲笑我,却深情地抚摸着我的头,眼望着远方,颇有感触地对我说:“生在山村里,要有走出深山的想法才行。
山外的世面大着呢!”现在想起来,正是父亲的那一问,点燃了我心中的梦想和希望。
⑤父亲的力行,让人仰望。
a 。
50年代后期,爷爷患病,大伯因病早逝,家道中落,家庭一下子跌到谷底。
全靠父亲上上下下要照应,里里外外要兼顾。
b 。
听哥哥说大伯去世前,曾借了邻村一户人家300元钱。
大伯去世后,人家上门讨债,父亲答应10天后还。
到了第9天,父亲没有筹到钱,下狠心卖了自家耕地磨面的犍牛,偿还了大伯欠下的外债。
C 。
父亲20多岁被抓壮丁,经受过枪林弹雨的战场,解放后遭受过不明不白的批斗;父亲30岁到40岁,领头创办县级国营黄土坡、老虎沟、马匹凹煤矿,曾任总经理,取得过骄人的业绩,但更遭受过莫大的委屈……d 。
60年代,为了全村人出行方便,父亲带领村民,费尽艰辛,打通了西庄村至武家河村约2.5公里长的盘山路,那是我们村走出深山通往稷山县的第一条大路。
改革开放初期,父亲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经商、创办企业。
最后,在为武家河大队创办煤矿的过程中,含辛茹苦、积劳成疾,一病不起。
⑥记得父亲去世当天,我从乡宁一中赶回家,匍匐在炕上给父亲清洗双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