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电视摄像复习

电视摄像复习

照明的种类:1、按光源划分:①、自然光:阳光、天空光的照明;②、人工光:灯光的照明。

2、按光线的性质划分:①、散射光(软光)②、直射光(硬光);3、按造型的性质划分:①、主光:A、照明被摄物的主要光线,它决定着该场景中的总的照明的格局;B、多用硬光,并且它使被摄物有明显的阴影;②、副光:A、它是辅助主光的光线,它主要用来对主光照明被摄物所产生的明显的阴影提供适当的照明,(注意不应把阴影全部消除,还应使被摄物的阴影部分有一定的造型效果)。

B、多用软光(散射光)。

4、按光位划分:①、顺光(正面光)优点:易于较完整地交待一个平面形象或者细节。

缺点:呆板,无变化。

②、侧光:电影中最常用的照明方法。

这种方法照明,使被摄物富有层次感。

③、逆光:从背面打光。

强烈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突出,可怕;柔弱的逆光,会使被摄对象神秘动人。

④、顶光:头顶上垂直照下来的光线。

往往会使被摄对象丑化。

⑤、脚光:从人的脚下垂直照上来的光线。

往往会使被摄对象显得残暴布光照明的作用:布光在一部影片中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曝光作用:布光使胶片获得达到洗印标准的曝光量。

造型作用:布光使画面中的被摄物具有立体的、造型的美感。

戏剧作用:布光使画面中的被摄物具有戏剧化效果。

电影创作中的照明处理:总的来说,根据影片的风格确定照明的风格。

A、纪实风格:①、多用自然光,阳光,天空光。

如果是在室内,那么它的光就应该是该室内本身存在的光源(日光、灯光)所发出的光。

②、多用散射光(软光)。

③、如果使用“三点布光”,那么,主光、副光、逆光之间的对比不要生硬和明显。

④、场景中的主光的方向应与该场景内光源的方向大致一致。

室外是阳光;室内是室内发光的灯具。

B、浪漫、夸张、表现主义风格:在用光上没有一定之规。

可以生活化,也可以绚丽夸张。

C、商业片:①、布光应使被摄主体清晰可见。

它不能象纪实风格的影片那样,为了接近生活,被摄主体有时会若隐若现、模糊不清。

②、布光要使被摄主体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电视摄影复习资料

电视摄影复习资料

一、技术部分1、摄像机基本组成①大多数的摄像机主要都是由光学系统、机械系统三大系统组成。

②光学系统部分:镜头、滤色镜和分光系统;是依据光学原理所构成的摄像器件,一般包括光学镜头、滤色镜片和光的分色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③电路系统部分:信号接收、处理和控制部分;机械系统主要包括录像机部分。

2、摄像机基本原理,光学成像原理(镜头、光圈、快门)、光电转换原理、磁记录原理①光学镜头是摄像机拾取图像的第一和最重要的器件;滤色片则对通过镜头所拾得的光像作颜色的预矫正处理;分光系统则是将进入镜头的外来光分解为RGB三个基色光像。

1)镜头的光学特性①焦距(Focal Length)平行的直射光线穿过透镜后在另一边的光轴上汇聚成一点,这个点称为焦点。

从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为该镜头的焦距,单位是毫米。

②视场角(Angular Field of View )从镜头主平面中心向视线方向的两边边缘所张的角,就叫视场角。

视场角是影响景别的重要因素。

而影响视场角的因素则包括:焦距与CCD尺寸。

③变焦距镜头(Zoom Lens)变焦距镜头是一种可连续变换焦距的镜头,它由多组透镜组片构成。

镜头的变焦距功能可以使摄像机不移动位置就能取得预想的视野范围。

④调焦(Focus)调焦也称为聚焦。

调整焦点的结果是,光线通过摄像机后能准确地会聚在摄像器件的受光面上,从而获得轮廓清晰的景物图像。

⑤可变光阑(Iris, Aperture, Diaphragm)可变光阑又称光圈,它的原理同照相机。

⑥景深(Depth of Field)摄像机在拍摄时,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前后距离就是“景深”。

2)变焦距镜头调整3)滤色系统所谓滤色就是对由镜头所拾得的光学图像进行颜色的预矫正处理。

4)分色系统为了使摄像机能对外来光进行方便而有效的电子化处理,必须将外来的白光进行分色,分解为红、绿、蓝三个基色光。

常见的分光系统有两种:平面镜分光系统和棱镜分光系统。

光电转换原理①分光:由于一束普通的光可以分离成三束基本的原色光,通过调配红、绿、蓝三种原色光的比例,也可以获得所需要的各种颜色的光。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1.电子制作方式分类电子新闻采集(ENG):是指摄像师使用便携式摄像机现场录制的一种电视制作方式。

节目形式采用通常现场采访和报道。

电子现场制作(EFP):是对一整套适用于“台外”作业的电视设备的统称。

电子演播室制作(ESP):是指在电视台内的演播室内摄录节目,拥有最高的节目技术指标。

SNG(Satellite News Gathering):卫星新闻采集2.摄像机分类按用途分类:(1)广播级摄像机(标清摄像机)(2)业务级摄像机(3)家用级摄像机按摄像器件分:(1)摄像管摄像机(2)固体器件摄像机按摄像器件的数量分类:(1)三管和三片摄像机(2)两管和两片摄像机(3)单管和单片摄像机按摄像器件的大小分类2/3英寸1/2英寸3.电视摄像分类从电视节目类型的角度:(1)纪实类摄像(2)艺术类摄像从节目的不同拍摄现场的角度(1)演播室类摄像(2)外景类摄像4.摄录一体机分类5.视觉感受原理(1)似动现象(2)间歇运动(3)心理补偿6.摄像机技术特点,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技术特点(1)摄像机是能够完成“光-电-光”图像转换过程的高科技电子设备,摄像作品是“立等可见”的。

(2)摄像机是根据光线3200K来规范基本光谱特性和标准工作状态的(3)摄像机的宽容度一般为1:32,这也是摄像机能正确反映景物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之间的范围比例(黑白胶片1:128,彩色片1:64)艺术创作中的地位:摄像是电视创作环节中的咽喉或核心。

若导演是创作的中心,那么摄像是艺术的中心。

7.运动表现和表现运动表现运动:电视电影画面不同于绘画、雕塑和图片等造型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不仅直接表现运动主体富有变化的运动姿态,而且能够表现主体运动的速度、节奏以及运动的全过程;运动表现:电视画面不仅能够表现运动的物体,而且可以在运动中表现。

这句话不是同义的反复,而是电视表现的又一个新特点。

8.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学生复习资料)电视摄像

(学生复习资料)电视摄像

(学生复习资料)电视摄像第一章电视画面1、摄像机由哪些主要系统组成?光学系统、光——电转换系统、图象信号处理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组成。

2、摄像机的光学系统是由哪些主要系统组成?变焦距镜头、色温滤色片、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可以得到成像于各对应的摄像器材靶面上的红(R)、绿(G)、蓝(B)三幅基色光像。

3、摄像机根据质量性能和各自用途的不同分为哪三类?可分为广播级、专业级和家用级三类。

4、电视摄像的宽容度通常是什么比例?电视1:32;电影黑白片1:128;电影彩色片1:64;5、什么叫电视画面?电视画面的特性是什么?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象。

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地一个片段。

电视画面的特性指它的空间特性和时间特性。

6、电视画面的空间特性有几个方面的形态和特性?1屏幕显示;(2)平面造型;(3)框架结构。

7、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有几个方面的形态和特性?1单向性;(2)连续性;(3)同时性。

8、电视画面有哪些造型特点?1表现具象;(2)表现运动;(3)运动表现。

9、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一般有哪些方面?(1)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2)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能力要力求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性创作除外);(3)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4)注意同期声的采录。

第二章电视摄像的造型元素1、什么叫电视景别?决定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哪两方面?电视景别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决定画面景别大小的两方面因素: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2、电视景别划分哪五种不同的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5、电视拍摄角度分哪三种角度?电视拍摄方向通常指哪三个相对位置?平角(平摄)、俯角(俯摄)、仰角(仰摄)。

正面、背面和侧面。

6、电视拍摄的要领指哪四方面?稳、平、匀、准。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

景别: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影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的大小和范围影调: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焦距: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视场角: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景深: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

构图: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合作活动。

色彩基调:在电视节目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

固定画面: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电视画面: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光谱:波长或频率次序排列的电磁波序列客观性角度: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主观性角度:一种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轴线: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去拍摄。

主机位:该场景中表现全景画面的机位及拍摄镜头数目最多的主要摄像机位。

摄像师的基本素质:1.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度敬业精神。

2.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全面的艺术素养3.现场应变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4.能动的编导思维和超前的剪辑观念。

摄像机的组成:光学系统。

光电转换系统。

图像信号处理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电视画面特性:屏幕显示、平面造型、框架结构三个方面组成时间特性:.时间上表现的是一个延续过程空间特性:空间上展开的是一个多维客观世界造型特点:表现具象。

表现运动。

运动表现取材要求:①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

简明集中②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力求真实准确③镜头运动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④注意同期声的采录造型元素:画面景别拍摄角度构图形式元素画面运动画面长度构图形式元素: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结构成分:包括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等三点布光:主光辅助光轮廓光各景别性质:a:远景:情绪性景别介绍大环境,表现开阔场面环境空间b:全景:介绍性景别表现全身形象或具体场景全貌c:中景:叙事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d:近景:交流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画面e:特写:强化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或被摄对象的细部画面光线从水平方向划分顺光,侧光,逆光,顺侧光,逆侧光光线从造型功能划分主光,辅助光,环境光,轮廓光,眼神光,修饰光室内自然光补光拍摄方法人工光提高室内高度或平衡室内光线。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

一、填空题(摄像机的操作与使用)二、名词解释:1.电子快门:是用电路控制快门线圈磁铁的原理来控制快门时间的,齿轮与连动零件大多为塑料材质。

电子快门结构简单,成本也要低得多。

所以,袖珍卡片数码相机和其它中、低档数码相机基本上都是采用电子快门。

2.白平衡: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

通过白平衡的修正,它会按目前画像中图像特质,立即调整整个图像红绿蓝三色的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

3.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表达光圈大小我们是用f值。

对于已经制造好的镜头,我们不可能随意改变镜头的直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在镜头内部加入多边形或者圆型,并且面积可变的孔状光栅来达到控制镜头通光量,这个装置就叫做光圈。

4.运动镜头:是在运动摄像中,通过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升降摄像和综合运动摄像所形成的推镜头、拉镜头、摇镜头、移镜头、跟镜头、升降镜头和综合运动镜头等。

5.固定画面: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是前提。

6.广角:视场角大于60°的镜头。

视角宽,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景深大,透视效果好。

焦距很短的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时,线条产生倾斜、变形,有曲像畸变现象。

7.长焦:长焦就是镜头可以伸至比较远的距离,如10倍就是把35毫米的镜头伸至350毫米,便于捕捉远处的景物。

8.标准镜头:焦距与像平面对角线接近或者相等的镜头称为标准镜头。

摄像管面积大小不同,摄像机标准镜头的焦距也不一样。

9.影调:是指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

从画面明暗分布的倾向分:有亮调、暗调、中间调。

从画面明暗对比的倾向上,有硬调、软调、中间调。

10.推摄:是指根据拍摄需要,摄像机逐渐接近被摄主体,或者利用镜头变焦。

使画面框架由远而近、不间断地缩小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的一种拍摄方式。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资料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资料

复习资料一、电视画面:是指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就电视摄影而言,电视画面是摄像机从开机到关机,不间断地拍摄所记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又称电视镜头。

二、电视屏幕构成:1、屏幕显示2、平面造型3、框架结构三、对电视画面框架的认识:框架对于电视画面来讲不仅是一种存在形式,在电视画面造型过程中,还起着界定、平衡、间隔、创造比例等直接影响画面内容和观众心理的作用。

1.通过框架对被摄景物做不同范围的截取构成不同的视觉样式形成电视景别2框架构成了被摄景物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及景别与框架之间的不同格局3框架为电视画面提供了一个稳定的根基,观众的视觉活动可以参照这一框架,所谓画 面内物体是否平衡,都是在与框架的对比中形成4当对电视画面周围的四边抽象认识时,这四个边就成了四条线,四个标志杆电视画面造型造型手段:电视画面的造型手段和表现元素是多种多样的。

我们认为电视画面的基本造型要素和手段主要包括电视画面景别,拍摄方向,拍摄角度,光线手段,光学手段,色彩手段,运动手段和构图。

造型手段三要素:景别,拍摄方向,拍摄高度四、景别: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五、景别的作用:1景别的变化带来的是视点的变化,它能通过电视摄影造型达到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被摄体的心理要求2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的因素之一3景别的变化使画面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从而形成画面内容表达,主题诉求和信息传递的不同侧重和各自意蕴(一)远景远景是电视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远景视野深广、宽阔,画面中人体隐约可辨,但难分别外部特征,主要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战争场面、群众集会等。

在很多情况下,电视节目常以远景镜头作为开头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二)全景全景主要用来表现被摄对象的全貌或被摄人体的全身,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

电视摄像期末复习

景别: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影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的大小和范围影调:画面中的影像所表现出的明暗层次和明暗关系焦距:焦点至镜头中心的距离视场角: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视场)边缘与镜头后节点所形成的夹角景深:当镜头针对某一被摄主体调焦清晰之后,位于该主体前后方的景物也能形成清晰影像的纵深范围。

构图: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对象及各种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的组织、选择、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构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合作活动。

色彩基调:在电视节目中或在一个段落中,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色彩。

固定画面:摄像机在机位不动,镜头光轴不变,镜头焦距固定的情况下,拍摄的电视画面。

电视画面:由电子摄录系统拍摄和制作的,由电视屏幕显现的图像。

光谱:波长或频率次序排列的电磁波序列客观性角度: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主观性角度:一种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

轴线: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直线越轴:摄像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去拍摄。

主机位:该场景中表现全景画面的机位及拍摄镜头数目最多的主要摄像机位。

摄像师的基本素质:1.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度敬业精神。

2.扎实的技术功底和全面的艺术素养3.现场应变能力和即兴创作能力 4.能动的编导思维和超前的剪辑观念。

摄像机的组成:光学系统。

光电转换系统。

图像信号处理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电视画面特性:屏幕显示、平面造型、框架结构三个方面组成时间特性:.时间上表现的是一个延续过程空间特性:空间上展开的是一个多维客观世界造型特点:表现具象。

表现运动。

运动表现取材要求:①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

简明集中②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力求真实准确③镜头运动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④注意同期声的采录造型元素:画面景别拍摄角度构图形式元素画面运动画面长度构图形式元素: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结构成分:包括主体、陪体、前景、后景、环境等三点布光:主光辅助光轮廓光各景别性质:a:远景:情绪性景别介绍大环境,表现开阔场面环境空间b:全景:介绍性景别表现全身形象或具体场景全貌c:中景:叙事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画面d:近景:交流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画面e:特写:强化性景别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或被摄对象的细部画面光线从水平方向划分顺光,侧光,逆光,顺侧光,逆侧光光线从造型功能划分主光,辅助光,环境光,轮廓光,眼神光,修饰光室内自然光补光拍摄方法人工光提高室内高度或平衡室内光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电视场面调度作用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括里和艺术表现力。

2、渲染环境气氛,通过场面调度创造特定的情境和艺术效果。

3、通过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蒙太奇组接形成人物活动及事件过程的完整印象。

1+1>2 的效果,多视角,多景别组接“延伸”了事件的时间。

4、有助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形成画面节奏变化。

5、有助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

6、有助于形成长镜头纪实性拍摄。

(无剪辑拍摄)7、在现代的大型运动会、总亿万汇集演播室节目等的转播制作过程中,统筹有需的场面调度是极其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

※二、轴线的三种方向的关系问题定义: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直线。

1、用摄像机的平行角度或共同视轴角度,画面中的运动对象的方向将完全相同。

2、在轴线翼侧设置两个互为反拍的机位,画面中运动对象方向一致,但其正背、远近不同。

(内反拍、外反拍、正常的视觉规律)3、当镜头的光轴与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合一时,在画面中无左右方向的变化,只有动体沿镜头光轴的远近的变化和正背变化。

光轴与轴线重和,运动主体无明显的方向感,即中性方向。

(中性镜头、万用镜头)生活中纯粹舞方向的客体是罕见的(楼房、人脸、球体)※三、特写的作用1、从细微处揭示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

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创造视觉张力。

2、揭示人物复杂多样的心灵世界,形成电视语言的一个戏剧因素3、可用于转场,画面语言的纽带和重心4、与远景注重“量”的表现相比,特写更讲究“质”的表现,调动观众的触觉经验注意:构图力求饱满,宁大勿小。

严格控制好曝光量,多用手动光圈。

不宜孤立使用特写镜头。

※四、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1、光线:电视画面构图的基础和灵魂(1)性质:硬,软,混合(2)光源:人工、自然(3)光线方向:顺、逆、侧、顶、脚2、色彩:冷、暖,情感基调3、影调(1)明暗分布:亮调、暗调、中间调(2)明暗对比:硬调、软调、中间调(3)基调:画面中占统治地位的影调4、线条:画面形象所表现的明暗分界线和形象之间的连接线。

(1)外部线条和内部线条—线条位置(2)直线、曲线—几何形式(3)虚线、实线(4)线条提炼、选择和运用(5)线条与画框的动态相互关系※五、拍摄角度1、平角:不变形,感到平等、客观、公正、冷静、亲切。

画面结构稳固、安定,形象主体平凡、和谐,是新闻摄像常用的高度。

避免地平线等分,否则会压缩远近景物,呆板、单调。

2、俯角:地平线上升,有利于表现平面景物的层次、数量、地理位置以及盛大的场面,给人以深远辽阔的感受。

交待环境位置、数量、远近,表现整体气氛,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

不适于表现人物的神情和人物的情感交流。

视觉重量小,显得人物萎缩、低矮,可造成贬低、蔑视的意味。

3、仰角:地平线下降,前景突出,背景压缩,净化背景,突出主体,强调高度和气势(拍跳跃、腾空时,夸张,强的视觉冲击力)形象主体高大、挺拔、权威,视觉重量大,具有赞颂、敬仰、自豪、骄傲等感情色彩。

人物易变形。

六、推镜头的作用和注意问题一、推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1、突出主体人物,突出重点人物2、突出细节,突出重要的情节因素3、在一个镜头中介绍整体与局部、客观环境与主体人物的关系4、在一个镜头中景别不断变化,又连续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5、推镜头推进速度的快慢可以影响和调整画面节奏,从而产生外化的情绪力量。

6、推镜头可以通过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来表现特定的主体和涵义7、可以加强或减弱运动主体的动感二、推镜头拍摄应注意的问题1、推镜头应具有明确的表现意义2、推镜头的重点是落幅3、推镜头在推进的过程中,画面构图应始终注意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中心的位置4、推进速度应与画面内的情绪和节奏相一致5、在移动机位的推镜头中,画面焦点应调整变七、拉镜头的作用和注意问题一、功用和表现力1、有利于表现主体和主体所处环境的关系(1)表现此点在此面的位置(2)表明点与面的关系2、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3、可通过纵向空间和纵向方位上的画面形象形成对比、反衬、比喻效果4、拉镜头从不易推测出整体形象的局部位起幅,有利于调动观众对整体形象逐渐出现直至呈现完整性的想象和猜测5、拉镜头在一个景别中连续变化,保持了画面表现时空的完整和连贯。

6、内部节奏由紧到松、与推镜头相比,较能发挥感情上的余韵,产生许多微妙的感情色彩7、拉镜头常用作结束性和结论性的镜头8、可作为转场镜头二、拉镜头的拍摄及其要求1、保持主体在画面结构的中心位置2、控制好画面拉开后视域的范围3、拉镜头速度的把握、节奏的控制八、摇镜头的作用和注意问题一、摇镜头的功用和表现力1、展示空间、扩大视野2、有利于通过小景别画面包括更多的视觉信息3、介绍、交待同一场景中两个物体内在的联系4、利用性质、意义相反或相近的两个物体,通过摇镜头把它们连接起来表示某种暗喻、对比、并列、因果关系5、间歇摇、甩镜头、追摇、积累效果、倾斜摇、旋转摇6、用摇镜头摇出意外之物,制造悬念,在一个镜头内形成视觉注意力的起伏10、表现一种主观镜头12、用于画面转场二、摇镜头的拍摄要求1、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2、摇摄的速度应与画面的内在情绪相对应3、讲求整个摇动过程的完整与和谐(稳、准、匀、水平)九、移镜头的作用和注意问题一、移动镜头的作用和表现力1、开拓了画面的造型空间,创造出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2、在表现大场面、大纵深、多景物、多层次的复杂场景是具有气势恢宏的造型效果3、表现某种主观倾向,表现更为自然生动的真实感和现场感4、形成多样化的视点二、拍摄要求1、拍摄方法:放在一动物体上、放在肩上2、拍摄要求:平稳、采用广角镜头、调整焦点十、跟镜头的作用和注意问题一、作用:1、能连续而详尽地表现运动中的被摄主体,它既能突出主体,又能交待主体的运动方向、速度、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2、跟镜头跟随主体一起运动,形成运动的主体不变,静止的背景变化的造型效果,有利引出环境。

3、从背后拍摄,可表现出一种主观性镜头。

4、纪实性意义二、拍摄要求1、跟上、追准2、综合因素:焦点、角度、光线十一、升降镜头的作用1、有利于表现高大物体的各个局部2、有利于表现纵深空间中的点面关系3、长用来展示事件或场面的规模、气势和氛围4、可实现一个镜头的内容转换与调度5、可以表现出画面内容中感情状态的变6、带来了画面视域的扩展和收缩7、形成多角度、多方位的多构图效果化十二、综合运动摄像的作用种类:先后方式、包容方式、混合运用一、作用:1、有利于在一个镜头中记录和表现一个场景中一段相对完整的情节2、是形成电视画面造型形式美的有力手段3、有利于再现现实生活的流程4、有利于通过画面结构的多元性形成表意方面的多义性5、可与音乐配合,形成一体化的节奏感6、产生复杂读变的画面造型效果7、运动轨迹是多方向、多方式运动合一后的结果二、拍摄要求平稳运动方向转换一致焦点协调一致肩扛拍摄优点:(1)人的视点(2)节奏的“人化”效果(3)镜头调度的随意性十三、长焦距镜头的运用1、拍摄距离较远的被摄对象2、拍摄复杂空间3、适合表现人物的面部特写4、压缩空间,拉近距离5、小景深,焦点转换,实现场面调度6、创造虚焦点画面7、拍摄人眼看不到的景象,创造诗意画面拍摄注意的问题1、焦点必须调准2、避免抖动十四、广角镜头的作用和注意问题功用:1、有利于近距离表现大范围景物2、适于表现画面主体及其所处的环境3、景深大,表现多层次画面空间4、近距离拍摄,完成抢拍和偷拍5、利用畸变表现某种艺术效果6、有利于在移动摄像中保持画面稳定三、拍摄注意问题1、注意水平、倾斜2、注意畸变十五、合理越轴的定义与方法定义:电视场面调度一方面有严谨的规律性,一方面也蕴含了极大的创造性,打破轴线原则。

不把镜头局限于轴线一侧,而是以多变的视角全方位、立体化的表现客观现实时空。

(桥梁作用、跳轴现象)。

方法:(1)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轴线。

(2)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越过原先的轴线。

(3)利用中性镜头间隔轴线两边的镜头,缓和越轴给观众造成的视觉跳跃。

(4)利用插入镜头(特写镜头)改变反响,越过轴线,视觉缓冲。

(5)利用双轴线(关系轴线、运动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外一个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

(小景别:以关系轴线为主。

大景别:以运动轴线为主)。

十六、影视艺术的场面调度的定义:在舞台戏剧的基础上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补充和发展。

1、电影场面调度:指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及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包括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

(例如:纵深、重复性、对比性、象征性调度等)它超越了舞台场面调度的局限,其核心是演员调度,但是他有时通过镜头调度来体现的,目的是以画面中的人物表演表现一场戏的内容和主题。

2、电视场面调度的理解: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

更注重镜头调度,弥补人物调度的不便、不足或具体调度上的困难。

除了电视剧等于电影有较强的共性外,相当比例的新闻纪实类、现场直播节目等于电影相比有明显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不能盲目搬用电影的调度方法,对生获得实物大家摆布,不真实。

电视场面调度与画面构图不同。

十七、电视场面调度特点(1)克服了舞台调度视点固定、视距部变的局限。

(2)舞台调度仅限于舞台空间,电视场面调度则是面向广阔的现实空间。

(3)电视场面调度更加丰富了人物调度的内容,增加了镜头调度。

复杂性、多变性(4)与舞台调度的观赏性线比,电视场面调度具有很大程度上的强制性。

十八、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一、电视画面的时空信息应清晰准确,简明集中。

二、电视画面的光色还原力求真实、准确(特殊的艺术创作除外)三、镜头运动时力求稳定、流畅、到位。

四、注意同期声的采录十九、电视景别的分类和作用一、远景:尽量用侧光或侧逆光,删繁就简,时间长度要充分,运动不宜过快二、全景: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前景的运用,不同色调的背景烘托主体,其它景别变换应以全景的色调和影调为基础三、中景:必须注意抓具有本质特征的现象、表情、动作,注意随中心点变化而变化四、近景:眼神光,人物内心,注意形象的真实性、客观性、科学性。

由于景深的限制,对聚焦的要求严格。

画面简洁,色调统一,避开背景中明亮夺目的物体。

五、特写取景范围小,画面内容单一,可使表现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突现出来,造成清晰的视觉形象,得到强调的效果作用:(1)满足观众从不同视距、不同视角全面观看的心理要求(2)不同景别之间的组接形成了视觉节奏的变化(如:远景接大全再接全景,节奏抒情、舒缓。

反之则跳跃、急切。

(3)被摄主体的范围变化具有更加明确的指向性,使画面对事物的表现和叙述有了层次、重点和顺序二十、主陪体关系处理:1、同时出现:陪体在次要位置,不可分散注意力2、不同时出现:a、主体先出现b、陪体先出现:场景转换、丰富语言,避免主体一览无余得直露和堆砌,加强艺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