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二字组词语的动态声调

合集下载

普通话培训课程变调、轻声、儿化

普通话培训课程变调、轻声、儿化

对话练习,注意“啊”的读音。 甲:这是什么啊? 乙:吃的东西啊!面包啊,香肠啊,饮料啊,
西瓜啊,瓜子啊,应有尽有啊! 甲:今天我们要大吃一顿啊! 乙:是啊,给你好好庆贺庆贺啊! 甲:给我庆贺什么啊? 乙:今天是你的生日啊!你怎么忘了? 甲:啊,对啊!今天是我的生日啊,我怎么忘
了呢?
你在哪里住啊(zhùwa)? 他人挺好啊(hǎowa)! 口气可真不小啊(xiǎowa)!
3. 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 多好的人啊(rénna)! 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4. 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ɡ的,读作“啊” (nɡ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ɡ nɡa)!
注:上声音节在轻声前的变调情况要根据轻声音节的情况而定。
1)当轻声音节由上声字构成时,前面的上声音节的变调有两种情 况,一是变读为阳平,调值时35;二是变读为半上,调值是21。 例如: 阳平:等等 讲讲 想起 半上;嫂子 碾子 姐姐
2)当轻声音节由非上声字构成,前面的上声音节变读为半上,调 值是21。例如: 阴平: 打听 眼睛 比方 阳平: 本钱 老婆 老爷 去声: 脑袋 寡妇 本事
(7)在它看来,这狗是多么庞大的怪物啊!
(8)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 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种爱的总支和力量。
(9)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批评不 良行为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10)“陶……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砸的不是 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啊……”
(11)父亲一次粗糙的抚摸,女友一个温馨的字 条……这都是千金难买的幸福啊。
(二) “不”字有两种变调情况:
1.“不”在去声音节前调值由51变为35,跟 阳平的调值一样。 例如:

普通话中的变调二

普通话中的变调二

[ ra ] na nga
“啊”的音变规律
请同学们读下列词语:
奇啊
险啊
qi(yɑ)
xiɑn(nɑ)
jinɡ(ngɑ)
清啊
绿啊
qinɡ(nɡɑ) lü(yɑ)
宋词啊
跑啊
sonɡci[z]ɑ pɑo(wɑ)
秀啊 静啊 xiu(wɑ)
唐诗啊 tɑnɡshi(rɑ) 跳啊 tiɑo(wɑ)
二、句子训练
1、漓江的水真静nga啊,漓江的水真清 nga啊,漓江的水真绿ya啊。
普通话中的变调二
变调:
普通话的音节在连续发 出时,其中有一些音节的调 值会受到后面的音节声调 的影响,从而发生改变。这 种现象,就叫变调。
➢ 一、阴平变调
➢ 阴平+阴平:半阴+阴平(44或33+55)
➢ 如:今天、星期、飞机、高空、车 间、通知
➢ 二、阳平变调
➢ 阳平+阳平:半阳+阳平(34+35)
(u、ou、iou、ao、iao) 如: 大声读哇!
快点儿走哇!
别哭哇!笑一笑哇!读 na,写作“哪”。
(an、ian、uan、üan、en、in、uen、 ün)
• 如:
一个好人哪!
走路要小心哪!
这道题真难哪!
我真冤啊!
• 4、前面音素是ng时,“啊”变读 nga,写作“啊”。
• 声调可以根据感情的需要发生变化。 • 如: • (1)表示惊异赞叹读阴平。如:啊!真美呀! • (2)表示追问读阳平。如:啊?你说什么呀? • (3)表示惊疑读上声。如:啊,难道是我错了? • (4)表示应答的、明白过来的读去声。有以下
两种情况①表示应诺(音较短)。例如:啊,好 吧,我就去。②表示明白过来(音较长)。例如: 啊!原来这么简单,我会了。

普通话语音分析(二)

普通话语音分析(二)

三、声调普通话共有4个声调。

阴平高天方出阳平时门国白上声短米有北去声对稻必叶阴平声——高平调,调形为[ 55]。

发音时,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没有明显变化,保持高音(“最紧”是相对的,下同。

)发音例字:方fang编bian端duan亏kui宣xuan装zhuang酸suan挑tiao阳平声——高升调,调形为[ 35]。

发音时,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渐绷紧,到最紧为止,声音由不低不高升到最高。

发音例字:然ren棉bian连lkan年nian全quan怀huai情qing上声——降升调,调形为[ 214]。

发音时,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发音过程中,声音主要表现在低音段1—2度之间,成为上声的基本特征。

上声的音长在普通话4个声调中是最长的。

发音例字:惹re 秒miao碾nian脸lian广guang九jiuchuang闯bian扁去声—全降调,调形为[ 51]。

发音时,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

声音由高到低,去声的音长在普通话4个声调中是最短的。

发音例字:辣la 热re卖mai浪lang面mian片pian掉diao换huan四、普通话音节表普通话常用音节有400个。

(1987年重排本《新华字典》音节索引列出418个音节,本书所列的音节表未收其中18个音节,包括某些语气词(特别是只以辅音充当音节的),方言色彩浓重、比较土俗的,或仅限于书面语又不常用的音节:chua()den()dia(嗲)nia()nou (耨)eng()shei(“谁”又音)kei()lo(咯)yo(唷)o(喔)e、ei ()hm()hng(哼)m()n(嗯)ng(嗯)。

下列音节表按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四为排列,分述如下:1、开口呼音节(170个)a e i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零a e er ai ei ao ou an en ang engb ba bai bei bao ban ben bang bengp pa pai pei pao pou pan pen pang pengm ma (me) mai mei mao mou man men mang mengf fa fei fou fan fang fengd da de dai dei dao dou dan dang dengt ta te tai tao tou tan tang tengn na ne nai nei nao nan nen nang nengl la le lai lei lao lou lan lang lengg ga ge gai gei gao gou gan gen gang gengk ka ke kai kao kou kan ken kang kengh ha he hai hei hao hou han hen hang hengzh zha zhe zhi zhai zhei zhao zhou zhan zhen zhang zhengch cha che chi chai chao chou chan chen chang chengsh sha she shi shai shei shao shou shan shen shang shengr re ri rai rei rao rou ran ren rang rengz za ze zi zai zei zao zou zan zen zang zengc ca ce ci cai cao cou can cen cang cengs sa se si sai sao sou san sen sang注:1、横行按不同韵母排列,竖行按不同的声母排列。

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

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

【朗读训练材料】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和变调一、轻声轻声是指在普通话的词和句子中,有些音节因受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从而变成了一种软而轻的调子。

例如:爸爸(bà·ba)、点心(diǎn·xin)等,这类词中第二个音节的声调在实际读音中变得轻软模糊,便属于轻声。

轻声的读法,一般来说是在阴平、阳平、去声后面读的调子比前一个音节要低,其调值可大致描述为短促的低降调;上声后面的轻声比前面的音节要高一些,其调值大致可描述为短促的半高平调。

1、大部分念轻声的音节与其语法意义及词汇相关,比如语气词“啊、吧、呢、吗”等,名词、代词后缀“子、儿、头、的、们”等,方位词“上、下、里、头、边、面”等,动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等,助词“的、地、得、着、了、过”等。

(1)音或重叠式的名词,末尾的音节大多念轻声。

如:妈妈爸爸婆婆公公奶奶姥姥婶婶叔叔姑姑姐姐哥哥弟弟妹妹娃娃星星舅舅(2)以“子、头”为后缀的名词,“子”一般念作轻声,“头”绝大部分也念作轻声。

如:儿子老子庙子桌子凳子椅子盆子盘子瘦子铲子炉子鼻子小子裤子鬼子孙子兔子燕子胡子桃子李子曲子屋子鞋子袜子样子院子胖子领子码头盼头馒头舌头赚头兆头浪头想头芋头念头木头风头来头甜头姘头石头搞头眉头指头(3)以“们”为后缀的表复数的人称代语或指人的名词性词语中,“们”念作轻声。

如:来宾们女士们祖先们朋友们人们你们我们他们咱们记者们先生们后生们同辈们孩子们警察们官员们商人们工人们农民们(4)以“上、下、里”等为后缀,仅表方位意义的词语或词素,其后缀一般念轻声。

如:路上面上顶上早上晚上炕上台上座上墙上座上表面上课堂上树上脚下楼下车下底下地下屋里心里夜里厂里家里背地里(5)以“头、面、边”为后缀构成的合成方位词,其后缀一般念作轻声。

如:前头后头外头下头上头后头里头前面后面里面外面侧面外边左边西边北边前边右边南边里边后边东边(6)语气助词“吗、呢、吧、啦”,动态助词“着、了、过”,结构助词“的、地、得”等,均念作轻声。

普通话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

普通话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

普通话的轻声、儿化、变调和轻重一。

轻声轻声是指在普通话的词和句子中,有些音节因受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从而变成了一种软而轻的调子。

例如:爸爸(bà·ba)、点心(diǎn·xin)等,这类词中第二个音节的声调在实际读音中变得轻软模糊,便属于轻声。

轻声在普通话中具有区分词性和区别词义的作用,如:兄弟(xiōng·di),指弟弟;兄弟(xiōng dì),指“指哥俩”。

利害(lì·hai),指“厉害”、“程度很深”,是形容词或副词,如“疼得很厉害”;利害(lìhài),指益处或害处,是名词,如“你应该明白这件事的利害所在”。

轻声是由于音节读音弱化,在音高、音长等方面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可视为特殊的变调,不是一个独立的调类。

但是,轻声音节除了调值明显改变、音长变短而外,音强亦有所减弱,往往还引起了音色的某些改变,如韵母的发音变得比较含混,主要元音的舌位向舌面、央、中方向移动,不送气的清塞音、清塞擦音声母浊化等。

如“哥哥”(g ē·ge)一词中,第二个音节念作轻声,其声母由清塞音变成了相对应的浊塞音,韵母由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变成了舌面、央、中、中圆唇元音。

轻声的读法,一般来说是在阴平、阳平、去声后面读的调子比前一个音节要低,其调值可大致描述为短促的低降调;上声后面的轻声比前面的音节要高一些,其调值大致可描述为短促的半高平调。

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为了发轻声而发生“吃字”、“吞字”现象。

如:非上声+轻声胳膊残疾葫芦八哥相声疟疾先生地下上声+轻声打扮买卖喇叭枕头哑巴姐姐舌头1.大部分念轻声的音节与其语法意义及词汇相关,比如语气词“啊、吧、呢、吗”等,名词、代词后缀“子、儿、头、的、们”等,方位词“上、下、里、头、边、面”等,动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来、去”等,助词“的、地、得、着、了、过”等。

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

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

普通话考试的声调练习方法普通话是我国的通用语言,说好普通话对于交流、学习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普通话考试中,声调的准确掌握是一个关键的部分。

声调不准,可能会导致发音错误,影响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有效的普通话考试声调练习方法。

一、了解普通话的声调特点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阴平(一声):声调高而平,发音时声音始终保持较高且平稳,没有升降变化,如“妈(mā)”。

阳平(二声):声调由中升高,发音时声音从中间向上扬,如“麻(má)”。

上声(三声):声调先降后升,发音时声音先向下压再上扬,如“马(mǎ)”。

去声(四声):声调由高降低,发音时声音从高处迅速下降,如“骂(mà)”。

二、声调练习的基础准备1、保持良好的发音姿势发音时,身体要放松,保持自然的站立或坐姿。

头部端正,口腔打开,舌头自然平放,这样有助于气息的顺畅和声音的清晰。

2、进行呼吸训练平稳而深沉的呼吸对于发声很重要。

可以通过深呼吸、慢呼吸的练习来控制气息,使发声更有力量和持久性。

3、练习唇舌的灵活度通过一些简单的唇舌操,如撅唇、咧唇、绕唇、弹舌等,增强唇舌的灵活性,以便更准确地发出各种声调。

三、具体的声调练习方法1、单音节声调练习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单音节字,按照四个声调进行反复练习。

比如:“巴(bā)、拔(bá)、把(bǎ)、爸(bà)”。

练习时要注意每个声调的发音特点,力求准确、清晰。

2、双音节词语声调练习将不同声调的字组合成双音节词语进行练习,如“阴天(yīn tiān)、阳台(yáng tái)、雨伞(yǔ sǎn)、芋圆(yùyuán)”。

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声调在词语中的变化和组合规律。

3、多音节词语和句子声调练习逐渐增加难度,练习多音节的词语和句子。

注意词语和句子中每个字的声调,以及声调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例如:“风调雨顺(fēng tiáoyǔ shùn)”、“我们要努力学好普通话(wǒ men yào nǔ lì xué hǎo pǔ tōng huà)”。

普通话必读轻声词语表

普通话必读轻声词语表

普通话的轻声词有以下一些规律:1.助词和语气词必读轻声( 1)助词“的、地、得”( 2)语气词“啊、嘛、吧、呢”2.名词、动词、形容词重叠,必读轻声:(1)名、动词 AA 式(后一个音节):如,姐姐、奶奶、舅舅、宝宝、贝贝、强强等;看看、抱抱、读读、尝尝、比比等。

(2)动词 ABAB 式(第二和第四个音节必读轻声):如,研究研究、商量商量、考虑考虑、拾掇拾掇、检查检查、联系联系等。

(3)形容词重叠①AABB 式(第二个音节读轻声,三、四音节读一声):干干净净、明明白白、舒舒服服等。

②A 里 BB 式(第二个音节读轻声):糊里糊涂、麻里麻烦、迷离迷糊、马里马虎、傻里傻气等。

③ABB 式(第二个音节读轻声,第三个音节读一声):如,灰蒙蒙、黑黢黢、阴森森不过,上述形容词重叠也可以不读轻声,直接读成原调也是正确的。

2.动词重叠中间加“一”(A 。

一 A 式)。

中间的“一”必读轻声:如:看一看、顶一顶、逛一逛、玩一玩、遛一遛等。

3.名词后缀(构词用的虚语素部分)必读轻声(“子”、“头”、“们”)(1)“子”类:孩子、儿子、老子、棍子、盘子、豹子、包子、裤子、袜子、院子、帘子等;(2)“头”类:馒头、里头、木头、拳头、石头、外头、上头、指头等;( 3)“们”类:我们、你们、他们、同学们、小朋友们等但具有实词意义的不能读为轻声。

如原子、量子、分子、报头、烟头、纸头、窝窝头、莲子等。

4.用在名词或代词后的方位词多读为轻声:如:桌子上、家里、屋里、山下、山上、书上、树上、地底下、房子里、这边、那边杯子里等。

5.趋向动词(动词或形容词+来 /去/起来 /下去 /过来 /过去)必读轻声如:拿来、进来、起来、进去、过去、上去、拿过来、递过去、抱起来、扔下去、甩过来等。

6.量词“个”常读轻声:如:这个、那个、一个人、五个橘子、十个核桃等。

7.一些常用的双音节词必读轻声,是需要多读多练才能记住的。

另外还有一些了“两可”的词(即可读轻声,也看读原调的)给你必读轻声词表(见附件)谢谢采纳为满意答案。

普通话的变调规律

普通话的变调规律

普通话的变调规律
普通话,也称为标准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也是中国大陆、台湾、新加坡
以及其他汉语地区的主要交流语言。

普通话的变调规律是指在语言中使用声调来改变词语的意义或语法功能。

在普通话中,有四个基本的声调,即轻声、第一声、第二声和第三声。

这四种声调的应用规律对于准确的发音至关重要。

第一声是高调,用一个平坦的声调来发音。

例如,字母“mā”就是第一声。

第一声的变调规律是,如果一个音节包含有a、o、e这些元音,一般情况下,它就是第
一声。

第二声是升调,从低到高发音。

例如,“má”是第二声。

第二声的变调规律是,如果一个音节包含有i、u这些元音,一般情况下,它就是第二声。

第三声是降升调,先从中高调降到低调,然后再升回中高调。

例如,“mǎ”是第三声。

第三声的变调规律是,如果一个音节包含有i、u这些元音,一般情况下,
它就是第三声。

轻声是最复杂的一个声调,它没有固定的声调形式。

轻声的变调规律是,如果
一个音节以声母(辅音)结尾,或者一个词的最后一个音节是轻声时,它就是轻声。

在普通话中,声调可以改变一个词的意义。

相同的音节,只因为声调的不同,
就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词汇。

精确掌握普通话的变调规律将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门语言。

总的来说,普通话的变调规律是基于音节的元音和辅音的特性。

根据声调对词
语进行正确的发音,可以确保我们的语言交流更加准确和顺畅。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逐渐掌握普通话的变调规律,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 章编号 :0 8 9 0 20 )1—0 3 一O 10 —2 8 (0 20 08 3
普 通话 二 字组词 语 的动 态声 调
韩 军 华
( 滨州疖 范专科 学校 , 山东 滨州 26 0 ) 5 64 摘 要: 普通话 二 字组 词语 不 同的声调 组合方 式, 前 后位声调 产 生 不 同的 动 态变化 形 使
平 +去声 : 上声二宇组 : 上声 十阴平 . 上声 +阳平, 声 +上声 . 上 上 声 十去声 ; 去声二宇组 : 去声 +阴平. 声 十阳平 . 声 十上声. 去 去 去 声 +去声 ; 如果 加上轻声 , 将会再 产生 4种组合模 式 :
5 3 .1 . 1 声 调 高度 以 五 度 标 记 法 ” 参 照 . . 52 45 ( 为 下
动态声调 的表现形式 。 普通话 的单宇调共 有 四十声 调, 四十 声调即 静态 声 这 调。将选 四十声调进行 周遍性 的 匹配组合 , 以产 生十六 可 种声调 的匹配模式 : 阴平二宇组 : 阴平 +阴平 , 阴平 十阳平 . 阴平 十上 声. 阴 平 +去声 ;
阳 平 二 字组 : 阳平 十阴平 . 平 +阳 平 . 平 +上 声 . 阳 阳 阳
组合 中处在不 同的位置上 . 会受到不同语音条件 的制 约. 自
声调是 普通 话 的 一十重 要 标 志。在 普通 话 语音 教学
中, 笔者注意到, 在孤 立和连 续两种 语音 条件 下 声调有着 完全不同的声学表 现特 征。一种 声调 . 在孤 立 、 静止 时 台 有 一种稳定的调型和调值 . 而在连 续的语 音环境 里. 由于表
式。前位 声调的 动态 变化 明显表现 在上 声调变 为低 降调 和 中升调 上 ; 后位 声 调 的动 态变化 则表现 在调 值的 明显 改 变上 。 后位 声调 的动态 变化更 为普遍 , 应该 引起 足 够的 重视 。
关键 词 : 静态 声调 ; 动态 声调 ; 点音 高; 起 终点音 高 中 图分类 号 :H 164 1 . 文献标识 码 : A
— —
普通话 的语言组 合有 多种形 式 . 二字组 词语是 普通 话 语言组 合的最小单位 . 也是 最基 本的 单位。现代汉 语词 汇 中, 二宇组的复合词所 占的 比倒最 高, 四宇组 的复合 词 三、 很多是由二 宇组 的复合诃再加 上一 十或两十音 节复合 而成
的。在此 . 把二宇 组复合词作 为起点与参照, 考察普通话 来
情 选意 的需要和不 同语音 邻境 的 作用, 则往 往表现为 另外

然 会发生不 同的变化, 生不同的声 调形态。 产
语言不是一条静止 的河 流, 作为 声调 语言 的普通 话更
是一种 的语育。运用语言 的过程就是把各 种语言单位 活”
准 确捧列成句 . 并加 以表 述的过程。在这 个过程 中. 普通话 动态声调的使用频 率要 比静态声调多得多 。动态 声调是否 准确, 直接影 响普 通话 的标 准 度, 至影 响交 际言 语 的质 甚
维普资讯
第 1 第1 8卷 期
V0 . 8. 1 1 NO. 1
滨 州师 专 学报
J u n l fB n h u Tec esColg o ra iz o a h r l e o e
20 年 3 02 月
Ma , 0 2 r 2 0
维普资讯
第1 期
韩军 华Biblioteka 普通 话二字组 词语 的动态声 调
阳平 十阳平 : 白 鸡毛 格 言 航 行 前途 实习 驶
阳平 +上声 : 鸵 和 蔼 集 体 毛 笔 罗马 晴 朗 传
3 9
阴平 +轻声 。 阳平 十轻声. 上声 +轻声 , 去声 十轻声。 因为轻声音 节的 音高 不 固定 . 在此 。 考察 前面 的 1 只 6
种组合模 式 为考察这 1 6种组合 模 式 中动 态声 调的表 现
形态 . 笔者 在中文 系中拽 了 3 位通过 山东 省普通话水平 测 O
阳平 +去声 : 查阅 肥 沃 国庆 牢 固 屏障 陶醉 处于二宇组前位 的 阳平宇 , 音人 基本保持 了静 态单 发 宇调的升调调型和 3 5的调 值。前位 阳平调 的终点音 高是 5和阴平调 的终点音高 相同。与阴平二宇组词语 中各后位 , 声调的情况相 同. 于 后位 的阴平 、 处 去声、 阳平也 基本 保持 了静态单字声调 的调 型和调 值 . 处于 后位 的上声 虽大致 保 持 了降升 的调 型. 调值变为 3 4 但 2。
同) 而动态声 调则 比较不 稳定 . 的变化往 往与 声调所 处 . 它
的语言组合 中不同的位 置有密 切关 系。一种 声调. 在语 言
・ 收稿 日期 : 0 — 8 6 2 1 0 —1 0
佧者简开: 1  ̄
(96 )女 . 16- , 山东演州人. 讲师. 主要从事普通话教学与研究。
量。
种或 几种不 同的 声学特征 。从这 个角度 出发 . 们把普 我
通话 的声调分为静态声调和动态声调 。 所谓静态声调 . 指普通 话 中单独 或孤立 的每一 十字 是 的音节声调。这个单独 或孤立 的音 节, 由于 不与其他 宇音 相连, 自然不受其他 宇音 的影响 . 而它 的声调是孤 立 的、 因 稳定的 。普通话的所有 音节 都有这样一十相对 稳定的静态 声调。普通话的静态声 调虽然很多 . 但归 纳起来. 它只有四 十谓类, 由这四十声调 组成对 立 而又相 互制 约的和谐 系 并 统。当一十孤 立的宇音节进入 需要连续发 音的语盲组合 的 语境 中时. 它原有的单宇音 节的 静态 声调 往往要发 生一定 的变化, 这便产生 了 动态声调 ” 。 这种动态声调和静态声调所 依存的 语境是不 同的。静 态声调是单字音 节的声调标 志, 傲存于孤立、 静止的单字音 节; 而动态 声调依存的语境 则往 往是 语言 中的一十 语义单 位或语法单位, 这个 单位的内部 是没有 语音的停顿的 . 是一 种紧密化的语言组合结构。 这种动态声调和静态声调所表现出来的声调形 态也是 不同的。普通 话 的单 宇静 态声 调都有 稳定 的 调型 和调 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