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瑰宝南禅寺

合集下载

无锡南禅寺导游词(四篇)

无锡南禅寺导游词(四篇)

无锡南禅寺导游词始建于南朝____年的江南名刹—南禅寺,初名护国寺,唐咸亨年间改名灵山寺,至北宋天圣年间(____年)称为南禅寺。

京杭大运河在其____公里的全程上,唯独到无锡穿城而过,而自南禅寺起到清名桥仅长____公里的“水弄堂”,保存吴越古风最为完整,又是这一“瑰宝”中的“明珠”。

古运河依傍着南禅寺流淌,形成“江南最胜丛林”(明代对南禅寺的赞誉)寺、塔、河珠联的特有风姿。

南禅寺内的妙光塔,建于北宋(____年),由宋徽宗赐名“妙光”。

塔为七级八面楼阁式内木外砖结构,高____米,塔基为青石须弥座,檐角悬挂铎铃。

旧时无锡城里没有高楼,城外都是田野,据说在几里以外都能听到铃声。

南禅寺现在已经成为一座文化商城了,围绕寺庙四周,设邮票、钱币、花鸟、古玩市场,配以小吃、茶馆等,吃、住、行、游、购、娱,样样都有。

白天可遛鸟、赏花、淘物;晚上,寺、塔上的灯亮了起来,沿运河的那一片也热闹了起来。

无锡南禅寺导游词(二)南禅寺虽然不大,但香火旺盛,沿无锡古运河而建的历史街区与寺庙相连,寺内的妙光塔在一片粉墙黑瓦的建筑中很是显眼,是这一带的地标。

在寺庙礼佛完毕后,你可以到附近逛街吃美食,这里的夜景也值得一看。

南禅寺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太清初年(公元____年),后代屡有兴废,现在看到的寺庙是____世纪八、九十年代重修的。

寺庙的大门在最南端,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几座建筑。

东侧的妙光塔高____层,在塔上看底下仿古建筑连成一片的屋顶,眺望南边古运河畔的南禅寺码头,依稀有一幅古运河画卷在眼前展开的感觉。

寺庙大门东侧的南禅寺素食馆有素斋吃,可以点外卖带走。

逢佛教重要节日,南禅寺会举行法会。

南禅寺周边形成了商贸区,小吃、古玩市场、花鸟市场、书城应有尽有,可以逛街淘点小玩意。

小吃和无锡多数旅游景点差不多,臭豆腐、无锡排骨、烤鸡翅都有,出南禅寺是南禅寺步行街,往东走几步在寺庙隔壁就有一家穆桂英美食,被一些游客称为“参观完南禅寺一定要去吃一下”的地方,主营糕点和小吃,玉兰饼、青团、小笼、粽子都不错。

山西省--古建宝库

山西省--古建宝库

平顺大云院正殿
大云院又名“大云寺”,位于山西省平 顺院弥县创陀县建殿城于面西五阔北代三后23间晋公,天里进福的深三龙六年耳椽(山93,中8九年。脊)大歇云山顶
大佛殿内的五代壁画, 更是我国古代壁画中的 稀世佳作。人云院五代 壁画,上承晚唐风格, 无论男女皆以丰腴富态 为美,心胸坦荡,气宇 轩昂。
代表作:《渔村小雪图》 《烟江叠障图》
⑵马远,字遥父,在、一作子钦,后作 后甫,号钦山, 永济人, “马河中”
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南宋四大家”之一 山水画成就最大 《踏歌图》 “马一角”
夏圭《溪山清远图》 “夏半边”
4、金元画坛
⑴王庭筠,字子端,号黄华, 永济人。
金代最著名的画家 代表作:《幽竹枯槎图》
佛光寺东大殿----古建筑之瑰宝
年代:唐朝 公元857年; 方位:山西五台县 豆村镇 佛光村; 亮点:唯一的殿堂式庑殿顶唐构,集唐代建筑、
雕塑、壁画、题记的古建筑瑰宝。
“ ……国内古建筑之第一瑰宝,佛殿建筑物本 身已是一座唐构,乃更在殿内蕴藏着唐代原有的 塑像、绘画和墨迹,集唐代建筑、彩塑、壁画、 墨迹,四种艺术萃聚在一处,在实物遗迹中诚然 是件奇珍。 ”——梁思成先生
溥光 元初高僧,字玄晖,号雪庵,俗
姓李,大同人 ● 理论著作 《雪庵永字八法》
《雪庵字要》 ●代表作品《山名诗》大字行楷书
5、明清时期
⑴傅山,原名鼎臣,字青主,号朱 衣道人,清,太原人
●著名思想家、医学家、书画家 ●代表作品:行书《丹枫阁记》
草书《孟浩然诗卷》 长幅《行书七言诗轴》
⑵杨二酋,字雪山,号又邨,别号西 园,归田后号柳南,一梅居士,晚年 号悔翁,清,太原人
640
640
屋面四坡五脊。前后两 坡相交形成横向正脊

南禅寺与佛光寺

南禅寺与佛光寺
柱间施 阑额联系 ,转角处阑额不出头。阑额之上无普柏枋 ,柱头 直接承托斗棋,这是明显的唐代建筑特点。
“村佛堂”
大殿像设
大佛殿正中砖砌佛坛,呈倒凹形。高0.71米 ,南tt6.72米 ,东西 8.44米 ,四周坛下可以通行。前三面砌须弥座,底层雕浑圆莲瓣,年代 较早。束腰壶门内雕刻花卉 、跑兽、方胜等图案,是初期佛坛的模式。 佛坛上17尊塑像,可分四组。 第一组7尊,位于佛坛北面正中。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侧依次是弟子迦叶、 一胁侍菩萨;右侧依次是弟子阿难、一胁侍菩萨;稍前两侧是相对跪着 的两尊供养菩萨。 第二组3尊,以乘象普贤菩萨为主,居于佛坛东北。普贤面南,右侧是牵 象的獠蛮和童子 。普贤盘腿坐于象背硕莲上,头戴花冠,面重金色。左 手握经卷置于左膝 ,右臂屈肘向前 ,拇指与中指相捻 ,无名指弯抵掌 心 ,食指与小指伸直,作说法印。獠蛮肤色黑红,上身袒露 , 赤脚踩地。左手攥缰绳状 ,右手背后握拳 。其右一童子双手合十,弯腰 注视普贤。 第三组3尊,以骑狮文殊菩萨为主,居于佛坛西北。文殊面南,左前是牵 狮的拂棘和童子。 第四组4尊,两尊护法金刚,相对站立于佛坛前端两侧 ;两尊胁侍菩萨, 相对站立于金刚里首。
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是典型的唐代建筑,体现了上述 特点。
大殿溯源
佛光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隋唐之际,已是五台名刹,“佛光寺” 这个寺名屡见于各种史书记载。公元845年,也就是唐武宗会昌五年,发动灭 法运动,佛教界称为称会昌法难,寺内除几座墓塔外,其余全部被毁。偌大 的佛光寺土崩瓦解,变成了一片废墟,僧人也全作鸟兽散。
全殿由台基 、屋架 、殿顶三部分组成。 台基高1.1米,由砖石垒砌 ,在低矮配殿的衬托下,使大佛 殿显得雄伟突出。殿前置月台,南北长5米 ,东西后沿宽 15.72米 ,前沿宽 l4.64米,形成不规则的方形 ,为我国古 代建筑中鲜有的形制。月台是建筑物的基础 ,也是它的组成 部分。其宽敞通透,前无遮拦,本为世间赏月之台。将其引 进寺院 ,既可作为设供祭祀 的平台,增强仪式的庄重气氛 , 同时也起到了烘托建筑物的作用。南禅寺的佛殿与月台,几 乎占了整个院落的一半,更使佛殿显得气势不凡。

南禅寺附近的景点

南禅寺附近的景点

南禅寺附近的景点南禅寺这座古老的寺庙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南禅街,是中国佛教临济宗的祖庭之一,被称为江南佛教胜地。

周围景点众多,包括了一些历史悠久的庙宇、花园和博物馆等。

以下是南禅寺附近的一些景点,以供参考。

1.留园。

又名退思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留园的主要特点是它的构思灵感来自一些著名诗词和画作,同时它也融合了苏州园林的传统元素。

园内的建筑及景观构成了一个精美的艺术品,深受游客欢迎。

2.拙政园。

又名东山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园林之一,而且也是江南园林的代表作。

拙政园建于明代,曾是一家书院,而今则已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它的特点是将山水、园林、建筑、文化和艺术融合在一起,堪称江南水墨画中的最佳之作。

3.平江路。

它是苏州市的一条风景旅游区,位于古城区中南部,与虎丘山、狮子林、拙政园等景点相连。

平江路由于其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氛围而广受欢迎。

游客可以漫步其间,感受江南水乡的韵味。

4.山塘街。

它是苏州最具特色的街道之一,由两条街道构成,形如字形。

一条长250米,宽约10米,穿过整个老市区,另一条则与之垂直。

山塘街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游客们了解苏州传统文化的绝佳之地。

5.观前街。

观前街位于苏州的市区,是苏州古城区的一部分,现在是苏州最具特色的商业街之一、观前街沿着河岸线,是一个典型的水乡街道,有着许多传统的建筑和小桥流水,非常适合散步和购物。

6.西园寺。

该寺庙建于五代,是中国佛教临济宗的发源地之一,也是苏州市最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西园寺包括了太和殿、天王殿、三塔等建筑,每座建筑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文化背景。

7.山西堂博物馆。

建于明代末期,山西堂是苏州著名的历史建筑,也是博物馆。

博物馆展示了中国的丝绸、陶瓷、书画和古代家具等文物。

这里是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好去处。

以上是南禅寺附近的一些景点,游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去处。

无论选择哪里,相信都能够感受到苏州的独特魅力。

中国古建筑之最,你知道几个?

中国古建筑之最,你知道几个?

中国古建筑之最,你知道几个?在中国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古建筑还非常有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

中国古建筑如同一颗颗无价的珍宝点缀在大地上,成为历史最深厚的见证者!这些古建筑之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中国古建筑之美。

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南禅寺大殿位于山西省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西侧。

南禅寺坐北朝南,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

殿内有高0.7米的佛坛。

坛上有唐代彩塑17尊,神态自然,衣纹流畅,为唐塑珍品。

大殿两侧有明清时建的菩萨殿、龙王殿和山门。

南禅寺大殿虽然很小,但人们仍可以从中感受到大唐建筑的艺术性格。

舒缓的屋顶,雄大疏朗的斗拱,简洁明朗的构图,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气度不凡,健康而爽朗的格调;同时,还可以从南禅寺的大殿看到中唐时期木结构梁架已经有用“材”(栱高)作为木构用料标准的现象,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高水平。

中国古代建筑受等级约束,南禅寺是村落中的小佛寺,是非正式的村佛堂,故至多与贵邸的厅堂近似,使用厅堂型构架,造低一个等级的歇山屋顶。

晚唐时期的武宗“会昌灭法”,使得大多数佛寺遭受到破坏。

南禅寺由于地处偏僻而幸免毁坏,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当时的建造技术已经相当的普及了。

故宫太和殿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殿堂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殿高35.05米,面积2377平方米,共55间,72根大柱,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

是故宫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

太和殿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是典型的古典建筑。

屋顶制式为重檐庑殿,面阔十一间,斗拱所用为四等斗口。

可谓尊贵至极。

太和殿的内部及外部构造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在这里,除了奇异的雕梁画栋、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宝外,她的坚固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

自太和殿建成以来,遭遇过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坚强的巨人傲然屹立,丝毫不受影响。

五台南禅寺彩塑保护与利用

五台南禅寺彩塑保护与利用

五台南禅寺彩塑保护与利用作者:杨宝来源:《文物世界》 2015年第2期杨宝摘要:五台南禅寺唐代彩塑历史悠久、艺术精美,然而由于受到环境、制作材料和工艺以及人为损坏等因素的影响,逐渐出现了缺损、颜料层脱落、裱纸层脱落、褪色、裂隙、断裂、龟裂、起甲、雨渍、泥渍、浮尘覆盖、动物损害、涂写、烟熏、划痕、倾斜、修补痕迹等近20种病害,对彩塑的生命延续构成严重威胁。

本文通过对其病害产生原因进行分析,针对其保存环境及本身病害状况特点,提出保护修复建议,并就如何合理利用这一瑰宝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南禅寺彩塑病害保护修复展示利用五台南禅寺大殿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唐代木构建筑,自1953年发现以来,备受瞩目,研究成果丰硕。

围绕南禅寺木构古建和唐塑艺术的研究较多,主要有《南禅寺大殿修复》[1]、《山西古代彩塑》[2]、《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南禅寺与佛光寺彩塑艺术分析》[3]、《论南禅寺的雕塑艺术》[4]、《南禅古韵佛光新风——试论唐代及后世佛寺彩塑风格的演变》[5]等,而关于山西彩塑保护的研究较少,有《崇庆寺宋代彩塑的病害调查与分析思考》[6]、《山西介休后土庙彩塑的保护研究》[7]等少量文章,尚没有关于南禅寺彩塑保护与利用的研究。

正如杨泓先生所说,南禅寺“自被发现时就受到建筑史学家的极度重视”,但由于各种因素,“一直缺乏对彩塑的科学保护和修复”[8]。

本人经过现场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侧重对彩塑病害分析,并就其保护与利用作初步探讨,抛砖引玉。

一、南禅寺概述南禅寺坐落于山西省五台县李家庄村西北,寺院环境幽静,松柏掩映,古韵犹存。

坐北朝南,由山门、东西配殿和正殿组成,其中正殿为大佛殿,亦称大殿,是寺院主体建筑。

东西约52米,南北约60米,总面积约为3120平方米,规模较小。

寺院创建年代不详,经考证,大殿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9],其余建筑为明清重建。

大殿是整个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寺院唯一保存彩塑的殿宇。

面宽进深各三间,面宽约16米,进深约14米,大致呈正方形。

南禅寺诗句

南禅寺诗句

南禅寺诗句
1.《南禅寺》元朝·塔不碍
宝刹传清梵,云霞作绮罗。

山空云气合,树古雨声多。

好鸟啼青嶂,飞花点绿莎。

丹崖如有约,吾亦访盘阿。

2.《赠南禅寺主持静庵》明朝·华启直古梵枕痕边,溪流绕户旋。

浮屠烟树渺,方丈磬钟玄。

法眼空三界,禅栖息众缘。

上人今主此,持戒有真诠。

3.《南禅寺》宋朝·熊浚明
老榕挹翠拂双垣,流水相通郭外村。

一竹便堪胜谓亩,千花应不羡桃源。

渔樵小径斜通市,鸡犬谁家半掩门。

最好风光孤坐处,亭亭海月破黄昏。

4.《兴公邀同唐祖命杨吉公夜集南禅寺限韵即成》明朝·钱澄之
年来唱和半关中,草草江城集偶同。

僧舍乍开黄叶径,吟坛还试白头翁。

衔杯待月宁辞醉,刻烛催诗岂顾工。

为语群公趋授简,莫教独让老夫雄。

5.《登南禅寺怀裴仲谋》宋朝·黄庭坚
茅亭风入葛衣轻,坐见山河表里清。

归燕略无三月事,残蝉犹占一枝鸣。

天高秋树叶公邑,日暮碧云樊相城。

别後寄诗能慰我,似逃空谷听人声。

6.《开岁三日南禅寺寻静荪话》清朝·李雍来春鸟先春至,晓窗多好音。

感兹怀新意,孤往惬遥寻。

石桥渡回溪,塔影隔寒林。

元梵空诸听,晴光相与深。

老僧知我闲,妙语悦我心。

存愚安素履,归淡盟幽襟。

忻州古建筑

忻州古建筑

3
金洞寺
金洞寺位于忻州市东南部的山 沟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 寺庙
金洞寺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 主体建筑包括大雄宝殿、观音 殿、地藏殿等
据史书记载,金洞寺始建于北 魏时期,后经历代修缮,至今 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其中,大雄宝殿是金洞寺的标 志性建筑之一,殿内供奉着释 迦牟尼佛像,殿前有石阶和石 栏杆,为金洞寺的镇寺之宝
妙德庵位于忻州市五台县,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据史书记载,妙德庵始建于唐代, 后经历代修缮,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寺庙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括大 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等。其中,大雄宝殿是妙德庵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殿内供奉着 释迦牟尼佛像,殿前有月台和石栏杆,为妙德庵的镇寺之宝
7
宁武关城楼
宁武关城楼位于忻州市宁武县,是 明代修建的一座城堡式建筑。城楼 位于宁武关城的南门之上,为砖券 拱门结构,上方有砖砌女儿墙和垛 口。城楼内墙壁上有明代题词和壁 画,是研究明代历史的重要资料
67 LOREM
以上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忻州古建筑, 它们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也是忻州乃至山西省的宝贵文化遗产。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旅游胜地和学术研 究的重要对象,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
戏楼占地面积 约400平方米, 为砖木结构, 舞台中央有突 出的前台,两 侧有耳房和后 台
舞台上方为悬 山式屋顶,出 角深远,外观 宏伟
戏楼内墙壁上 有壁画和题词 ,是研究地方 戏曲史的重要 资料
6
静志寺与妙德庵
静志寺位于忻州市繁峙县,是一座古老的佛教寺庙。据史书记载,静志寺始建于北魏时 期,后经历代修缮,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寺庙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包 括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等。其中,大雄宝殿是静志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殿内供奉 着释迦牟尼佛像,殿前有石阶和石栏州市城北的九龙岗上, 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古墓群。据考古发现, 九龙岗墓群建于西汉时期,为当时的贵族 和官员所葬之地。墓群占地面积约5万平 方米,共有墓葬90余座。其中,最大的墓 葬为西汉晚期的砖室墓,墓内有壁画和画 像石等珍贵文物。九龙岗墓群是山西省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 大 佛殿 东 四椽 袱 底皮 的墨 书题 记 , 宋元 { 元年 (06 进行过 一 次重修 。 ; 占 18 )
南禅寺位于五台县阳白乡李家庄村西北 , 距县城2公里 、 2 五台山台怀镇8 公里 。寺院坐 7
落在 小银 河 东岸 , 红墙碧 瓦 , 松柏 掩 映 , 韵犹 古
存 。背靠高阜 , 田层层 , 梯 果林飘香 ; 下临流水 ,
的寺 院 , 在禅 宗 真正 产 生之 前 就有 此 称谓 。南 山律 宗 之祖 道宣 (9 ~6 )于唐 贞 观 十九 年 56 6 7


_▲





记, 叻于大唐建中……仍故迹而整修庙宇 , 因旧 像而补塑金身。” 知当时大佛殿又称圆觉庙 , 在
保持原貌的前提下重修过殿宇, 补塑过佛像 。 据寺存另碑载 ,清嘉庆二十五年(80 、 12 )

据 民国年间的一份 图纸资料载 , 当时东院
始 自慧能的四传弟子百丈怀海 (2 ~ 1 ) 70 84 。慧
能至怀海 “ 百余年间禅徒 只以道 相授受 , 多岩
居穴 处 , 寄住 律宗 寺 院 。到 了唐贞 元 至元 和 或
有阎王殿和东禅房等建筑 ; 西院一进 山门为下
收 稿 日期 :0 8 1 — 0 2 0 — 0 1
作者简介: 赵林恩( 9 0 )男 , 14 一 , 山西省五台县人 , 忻州师院教授 , 主要研究 五台山文化。




4天, 9 参加 僧众几 十到几 百 。可 知 明嘉靖 、 历 万
能“ 灭后 二 十年 间 , 溪顿 旨沉废 于荆 吴 嵩 岳 , 曹
历 史 沿革
(8 ) 7 2 重修算起 , 距今也 已有 12 年的历史 , 26 较
之 著名古 刹佛 光寺 的创建 还早7 年 。佛 光寺是 5

我国建筑学家梁思成依据敦煌壁画的线索 , 经 多方考查 , 13 年发现的。南禅寺是 乡间小 于 97 庙, 上不 了敦煌壁画 , 当时他未找到南禅寺 , 故 而称佛光寺为“ 第一国宝” 。若梁先生当年也见 到了南禅寺 , 想会更加惊喜的。
寺 内现存最早 的明万历十二年 (54 ( - 18 )f i 刹新建净业绘轴 十王设会立碑记》 , 载 嘉靖年
间 , 僧 本 空 曾“ 修 殿 宇 、 楼 、 舍 ”万 历 寺 重 钟 僧 ,
九年 (5 1本 空弟子天器“ 18 ) 自输己资起盖净业 殿三间” “ ,纠同郭家寨并各村众等 ,绘轴十王
之 间所 隔年 代不 会 很短 。也 就是 说 , 院 的创 寺 建 应 在 建 中三 年 或 早 以 前 。 即 以 建 中 三 年
代建筑的代表作 。大殿及殿中的唐代雕塑 , 堪 称 国宝 , 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16 年, 91 国
务 院公 布为全 国重 点文 物保护 单位 。


世 阃 瑰 宝 南 禅 寺
赵 林 恩
( 州师 范学院, 忻 山西 忻 州 0 4 0 ) 3 00

一^


’一


“ 唐 寺 , 宝世 间无 ” 二 瑰 。这是 中国佛 教 协
壬戌 , 月居戊 申, 丙寅朔 , 庚午 日, 癸未时 , 重修
殿 。法 显 等谨 志 。 ” 可知 寺 院创 建 于唐 德 宗 以
飞琼 进 玉 , 意盎 然 。 秀 丽 的风 景 , 雅 的环 生 清
境, 烘托着这一“ 世间无” 瑰宝” 的“ 。 寺 院坐北 向南 , 由两个小院落组成 , 占 共
地 45 平方 米 。东 院现 有 正 屋3 、 屋 1 间 , 18 间 东 0 做 接待 室和 工 作人 员 办公 室 。西 院为殿 院 , 南 北长 6米 , 西宽 5.米 , O 东 1 3 占地37 平 方米 。一 08 进 四合 院布 局 , 有殿 堂 1间 。由外 而 内 , 共 2 有清 建 观 音殿 兼 山 门3 ,清建 东 配殿 菩 萨殿 3 , 间 间 明建西 配殿龙 王殿 3 , 间 正北唐 建大佛 殿 3 。 问
同治 十一年 (82 又进行 过两 次维修 。同治年 17 )

间是一次全面维修 , 维修了大佛殿 、 罗汉殿 、 伽
蓝殿 、 东禅房 、 南观音 殿及 山 门。
( 5所撰 的《 高僧 传》 , 6 ) 4 续 中 就用 了许 多“ 禅 寺”“ 、禅林” “ 、 禅师” 的字眼。南宗的建寺, 实际


年间, 院经过一次重修 , 寺 当时殿堂像设齐备 , 寺僧很多 , 香火相当旺盛 。 寺存清乾隆二十九年(74 ( 16 )南禅寺重修 圆觉庙碑记》 :是殿也 , 云 洛” 。后经其弟子神会(8— 6 ) 6 6 70 极力争辩 ,天宝四年方定两宗” 2 宝四年为 “ 。t 1 天 公元75 , 4 年 距南禅寺重修3年。寺院的创建不 7 可能及时到确定两宗 的当年 , 必在其后 ; 而其 后创建到建中三年(8 )相隔不久 , 72 , 也没必要 重修。可知寺 院的创建不在天宝四年定两宗之 后, 而在其前 。至于“ 禅寺” 之名 , 义本禅定修行
会 已故会长赵朴初先生《 台杂咏》 中对唐 五 词
建南 禅寺 和佛光 寺 的评 价 。 南禅 寺 大殿 是 我 国 现存 最 早 的木 结 构 建 筑 , 是 亚 洲 最 古 老 的 木结 构 建 筑 , 我 国唐 也 是
前, 名南禅寺 , 德宗时重修 , 仍称南禅寺 。寺院 重修非易事 , 况在乡村 , 以想到 , 可 创建与重修

堂” 十二年 “ , 启建水陆大会” 净业”指修 。“ ,
持往生西方净土的业 因。“ 绘轴十王”指绘出 ,
十 殿 阎君 的 画轴 。 “ 陆法 会 ”是 寺 院 中规模 水 ,
大佛殿为寺院的主体建筑 。殿内西平梁底
皮 有题 记 云 :因旧名 。时大 唐建 中三 年 , 次 “ 岁
最大最为隆重的佛事活动。时间少则7 多则 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