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地铁1号线南禅寺站施工组织设计(11)

合集下载

【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苏锡路站总平面图及附属建筑详图

【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苏锡路站总平面图及附属建筑详图
\H1.2x (文件编号:M1\Frs9.shx,hztxt.shx|c134 编号:}A144016445\P 二 O 一 O年九月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附属建筑节点构造大样图M1·S·220-JZ-03-11苏锡路站施工图设计刘 浩李重武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审 核CHECKEDDRAWING NOProfession duty person专业负责人图号日 期DATE图 别比 例DRAWING KINDCOMPARISONJOB NO.项目编号P R O J E C TDRAWING TITLE图 名:项目名称:设 计DESIGNEDAUTHORIZED审 定校 核CHECKEDCERTIFICATE NO. OF CHINA CLASS A144016445设计证书编号: A144016445项目负责人Item duty person SYSTEM AUTHORIZEDTOTAL AUTHORIZED系统审定总体审定设2009-020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刘淑燕李文新艾治家王丹平 何坚2010.9李文新如图赵晶 有智慧出入口/通道人防门槛详图200门槛结构宽度150B出地面风井方向结构底板面层门框下角钢250门槛结构宽度CAA钢板δ=54(周圈双面满焊)≥D/2+50SSS≥D/2+50≥D/2+50SSS≥D/2+50预埋套管多根电缆穿墙管线的防护密闭处理图(单排)预埋套管4钢板δ=5钢板δ=5(周圈双面满焊)4≥D/2+50SSSSSS≥D/2+50结构厚度A-A(周圈双面满焊)4BB钢板δ=5≥50≥50≥50≥50预埋套管填塞料穿墙

无锡地铁轨道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

无锡地铁轨道施工组织形象进度图

雪浪停车场铺轨基地
二 零 一 2.16 三 1.20 12.27 3队 12.25 (右 线 4队 整体 (左 道床 线整 ) 体道 床) 1.26 3.12 3.5
综合作业队 左右线焊轨 4.9
970
类型 中 浮
395.529
970
中浮
1 2 3 4
说明: 1、本工程2012年2月27日进场,即开始 组织相关人员进场,进行现场详细调查、编 制实施性施组、签定购货合同、雪浪停车场、 梁东路铺轨基地建设等工作,于2012年5月30 日前达到开工条件,2012年6月1日正式开工。 2、2012年7月1日开工后,雪浪停车场铺 轨基地安排1个作业面进行入段线和出段线施 工,完成后进行雪浪站至市民广场站右线整 体道床铺设施工,于2012年10月12日完成, 再进行雪浪站至苏锡路站左线整体道床铺设 施工,于2013年1月26日完成。 3、梁东路铺轨基地安排3个作业面, 整 体道床2队于2012年9月1日开始进行梁东路至 市民广场站整体道床施工,分别于2012年11月 雪浪 17日完成梁东路站至市民广场站右线整体道 停车场 床铺设施工,于2013年1月25日完成梁东路至 苏锡路站左线整体道床铺设施工, 整体道床4队 于2012年9月20日开始梁东路站至南禅寺站左 线整体道床施工,于2012年12月25日完成梁 东路至南禅寺站左线整体道床施工, 整体道 床3队于 2012年7月1 日开始清名路站道岔及正 线、辅助线散铺作业, 2012年9月25 日完成清 名路站道岔及道岔间整体道床后,继续清名 路站至金城路站区间左线整体道床施, 2012 年11月6日完成后退回到清名路站转到右线, 开始清名路站至金城路站区间右线整体道床 施工,于 2012年12月 9日完成;整体道床 4队 到达清名路站后,整体道床 3队于2012 年11月 10日开始清名路站至南禅寺站 (不含南禅寺站 ) 右线整体道床施工,于 2012年12月 27日完成; 整体道床 3队于2012年 12月10日开始梁东路站 至金城路站右线整体道床施工。于

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公共区装修装饰工程Ⅲ标施工组织设计

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公共区装修装饰工程Ⅲ标施工组织设计

轨道交通1号线车站公共区装修装饰工程Ⅲ标施工组织设计目录1、总体施工组织方案及部署 (6)1.1、工程概况 (6)1.1.1、编制原则 (6)1.1.2、编制说明 (6)1.1.3、工程概述 (7)1.1.4、任务范围的理解 (8)1.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及说明 (8)1.2.1、施工平面布置原则 (8)1.2.2、现场围挡设计与施工环境 (9)1.2.3、临时设施、半成品和原材料的堆放及施工设施.. 101.2.4、施工临时用水、用电 (13)1.2.5、施工场地硬化、排水 (13)1.2.6、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管理措施 (14)1.2.7、安全生产及现场防火 (15)1.2.8、环境保护及卫生 (16)1.2.9、针对性说明 (17)1.2.10、总平面布置图 (19)1.3、施工组织与部署 (21)1.3.1、精品工程的策划 (21)1.3.2、工程施工流程控制 (27)1.3.3、项目管理目标 (28)1.4、工期策划 (30)1.4.1、工期要求 (30)1.4.2、关键线路 (30)1.4.3、施工进度计划表 (30)1.4.4、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30)1.5、工程重点、难点分析及对策的阐述 (42)1.5.1、搪瓷钢板施工是工程重点控制 (42)1.5.2、站台绝缘层施工是难点项目 (47)1.5.3、协调配合是工程施工的难点 (51)2、施工方案、技术要点及合理化建议 (52)2.1、施工方案和保证措施 (52)2.1.1、细石混凝土工程 (52)2.1.2、脚手架施工方案 (54)2.1.3、吊顶施工方案 (55)2.1.4、搪瓷钢板施工方案 (64)2.1.5、墙面挂贴石材施工方案 (70)2.1.6、标识系统施工 (85)2.1.7、站台绝缘层施工及验检规范 (88)2.1.8、盲人道硬橡地板辅设及规范 (97)2.1.9、地面工程(面砖、石材)施工方案 (99)2.1.10、涂料工程及乳胶添工程施工 (103)2.1.11、不锈钢饰面及不锈钢栏杆施工工艺 (107)2.1.12、墙面木作及木作油漆工程施工 (112)2.1.13、玻璃工程 (114)2.1.14、钢结构工程 (124)2.2、接口协调与配合方案和保证措施 (135)2.2.1、接口管理中各单位间的关系 (135)2.2.2、施工过程配合注意问题 (136)2.2.3、接口管理方法 (137)2.3、施工项目管理与其他技术措施 (139)2.3.1、材料设备管理及现场运输、吊装方案 (139)2.3.2、现场安全保证措施 (139)2.3.3、应急预案及外部协调措施 (175)2.3.4、质量保证措施 (223)2.3.5、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253)2.3.6、施工现场环保措施 (262)2.3.7、保修工作的管理措施 (269)2.3.8、合理化建议 (276)3、人员、机械设备配置及材料供应; (279)3.1、劳动力配置计划及保障 (279)3.1.1、劳动力投入计划 (279)3.1.2、劳动力投入保证措施 (280)3.2、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及保障 (285)3.2.1、主要机械投入计划 (285)3.2.2、投入保证及使用措施 (287)3.3、设备材料供应与保证措施 (289)3.3.1、装修材料质量管理的要点 (289)3.3.2、装修材料的进场验收计划 (291)3.3.3、装修材料的质量保证 (291)3.3.4、仓库管理 (292)4、用款计划 (294)5、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295)6、附表 (296)6.1、拟投入本合同工程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296)6.2、拟投入本合同工程主要试验/测量/质检仪器设备表.. 298 6.3、拟投入本合同工程主要周转性材料一览表 (312)6.4、临电需求表 (313)6.5、施工现场总平面图 (313)6.6、项目组织机构及职责 (315)6.6.1、现场组织机构图 (315)6.6.2、项目经理部的组成 (316)6.6.3、项目经理部主要人员职责 (317)6.7、合格分供方设备材料技术部分响应表 (323)1、总体施工组织方案及部署1.1、工程概况1.1.1、编制原则编制原则:“投标写到,进场做到!竣工作好!”本项目的施工与管理技术骨干均参与本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本工作将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介绍项目组织生产的全过程,为项目“实战”作一次预演习。

无锡地铁线路(最新2011年)

无锡地铁线路(最新2011年)

背景资料:江苏无锡市政府2008年12月2日宣布,继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之后,无锡日前经国务院等有关部门批准,开建城市轨道交通,长三角区域现代化综合大交通格局雏形渐显。

据悉,无锡此番获批开建的轨道一号线和二号线,总长五十六公里,总投资近二百五十五亿元人民币,为南北向和东西向“十字形”轨道交通网络,分别与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零换乘”,二0一五年建成通车,为该市建设史上最大市政项目。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中国区域经济中心之一,交通一体化成当务之急。

据了解,按照江苏省“十一五”规划,将新建城际轨道四百五十公里,重点建设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开工建设宁杭城际轨道,启动宁镇扬城际轨道,加快完成南京地铁二号线,启动建设苏州、无锡地铁一号线和南京地铁三号线。

各线路具体方案公布轨道交通1号线为南北向交通骨干线,北起堰桥,南至雪浪,线路全长30.73公里,设车站25座。

线路连接中心城和南北部的城市重要地区,贯穿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和商业发展轴,串联了北部惠山区行政中心、无锡火车站、三阳广场核心商业区及南部太湖新城无锡市新行政中心。

2009年3月前启动胜利门广场站、三阳广场站、市民广场站等先行站点建设,9月前启动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建设,预计2014年通车。

轨道交通1号线不仅承担南北方向的大量交通需求,缓解现状交通问题,支援重要城市功能建设,并能促进无锡近期重要发展目标“南拓”的实现。

轨道交通2号线为东西向交通骨干线,西起梅园,东至安镇,线路全长25.38公里,设车站20座,估算投资104.94亿元。

线路连接中心城和西部地区以及锡东新城,沿无锡东西向发展轴布置,串联了西部滨湖区行政中心、东部锡山区行政中心、京沪高铁无锡站,并与1号线在三阳广场站形成换乘。

2号线建设2011年开工,预计2015年通车。

主要承担中心城区和新区、蠡湖新城以及对外交通枢纽的东西向交通,使中心城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1、2号线总长56.11公里,投资近255亿元,70%国产化根据无锡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至远景年2050年,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网络将以主城区为核心,由“三主两辅”5条线构成放射+环形线网,其中1、2、3号线为骨架线路,三线呈放射状,4、5号线为辅助线路。

无锡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

无锡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

国家优质工程无锡市轨道交通1号线工程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概况>>建设规模无锡市轨道交通1号线贯穿无锡中心城区,线路北起惠山新城堰桥站,终于滨湖区长广溪站,途经惠山新城、无锡火车站、中心商务区、太湖广场CBD、太湖新城核心区等多个城市重要核心地域,全长29.42km,其中地下线路22.16km,高架线路7.26km。

全线设车站24座(地下车站19座,高架车站5座),其中换乘站4座,车辆段、停车场及控制中心各一个。

工程路径地铁控制中心>>主要设备列车为中国南车制造的全铝合金焊接车体,采用B 型车6辆编组,列车最大行车密度为30对/小时。

列车牵引供电使用直流1500V钢支架+可翻转是防护罩技术,机械加强更优,可靠性更高。

全线设三阳变电站及金城变电站2个,供配电容量达143000KVA,其中三阳变电站设单台供电容量为40000KVA的主变2台,金城变电站设单台供电容量为31500KVA的主变2台(上图:B 型列车及直流1500V接触轨供电图)。

>>参建单位设计单位18家,监理单位15家,施工单位57家。

>>工程投资批准概算187.38亿元,竣工决算178.35亿元。

>>建设时间2008年立项批复,2009年开工建设,2014年5月竣工验收,7月1日通车运营。

建设管理>>工程建设总目标建设具有无锡特色的精品地铁工程。

>>质量控制目标安全零隐患、质量零缺陷、工艺零差错。

>>质量追求终极目标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

>>建设管理措施1.建立政府监督部门、建设单位、勘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五位一体创优组织体系,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及管控措施,严格履行建设程序,执行标准规范的“强制性条文”要求,落实创优规划。

2.定期组织座谈联席会议,纠正解决创优过程中的建设问题,部署安排下阶段的创优主要工作,组织保障强大。

无锡市车站施工组织设计

无锡市车站施工组织设计

无锡火车站原站屋立面改造幕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1.1工程名称:无锡火车站原站屋立面改造幕墙工程1.2工程地点:无锡市车站广场25号1.3工程性质:改建1.4设计单位: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1.5建设单位(业主):上海铁路分局2、工程内容:干挂花岗岩幕墙、铝板幕墙、单层索网点支式玻璃幕墙、玻璃肋点支式玻璃幕墙、防火玻璃、全玻门、金属百叶窗、顶部飘架。

3、施工条件分析根据该工程特点和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工期要求,在工程施工中可能会出现以下施工难点:3.1施工现场的位置比较特殊,工程内容多数在火车站广场候车室立面,人流量大,施工工期又逢春节期间,是车站人流高峰期。

3.2由于车站场地的特定条件,施工场地无法设置库房和材料堆放点,材料运输又相当困难。

3.3施工工期紧,各工序存在交叉作业,使工程不安全因素加大。

3.4后勤保障比较困难,施工现场无场地设置生活区,但人要一日三餐、生活用水比较困难。

3.5施工高空作业多,当施工进入玻璃和铝板安装作业时,多为空中作业。

4.工程项目技术人员构成框图5.工程项目整体管理框图6.施工人员组织及岗位职责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我公司将派富有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和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经理部”。

现场施工主要管理人员职责:1、项目经理1.1负责制定施工计划,监督其执行情况;1.2负责召开施工可行性方案论证会,选择最佳方案;1.3负责从设计、制作、物料供应到安装全过程的工作协调;1.4负责与省、市、区及各有关单位的工作协调。

2、总工程师2.1组织和审查力学计算、结构设计和施工设计;2.2组织解决施工中的技术和质量问题;2.3组织工程验收;2.4编制验收技术资料和交甲方存档的技术资料。

3、主任工程师3.1组织消化建筑工程图,并与建筑设计师进行技术方案交流;3.2组织踏测工地现场,提出并解决图实不符的方案;3.3对幕墙进行力学计算,从而确定幕墙结构和材料规格;3.4组织设计分格图、预埋点、节点图、材料表等。

无锡地铁1号线隧道盾构机技术和服务要求

无锡地铁1号线隧道盾构机技术和服务要求

无锡地铁1号线隧道盾构机技术和服务要求1. 工程概况无锡地铁1号线走向为:自惠山新城的惠山大道→跨锡北运河、沪宁高速公路→规划沿河路→锡澄路→庆丰路→锡沪路→下穿沪宁铁路→工运路→中山路→清扬路→下穿京杭大运河→南湖大道→观山路→青祁路→终点雪浪,线路全长约30公里,其中高架线约7.5公里,地下线约22公里。

1.1 工程地质无锡地铁1号线工程沿线位于广阔的冲湖积平原,水系发育,地势平坦,海拔标高一般在2.80~4.76m,系典型的水网化平原。

场地约60m以浅地基土属第四系(Q)沉积地层。

主要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21个工程地质亚层及子亚层。

地下区间主要位于③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⑤1层淤泥质粉质粘土、⑥1粘土层,其埋深在5.5~19.9m之间。

1.2 水文地质地下水主要分为四层,分别是:浅层孔隙潜水含水层(地面下1.5m)、浅层孔隙弱承压含水层(地面下1.5~2.0m)、深层第Ⅰ承压含水层(地面下6~10m)、第Ⅱ承压含水层(地面下40~50m)。

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①1、①2填土层,富水性差。

对车站和区间盾构施工影响最大的为第二层浅层孔隙弱承压含水层,含水层为③3粉土夹粉质粘土层、④粉砂层,富水性一般~中等,上下隔水层为③1粘土层、⑤粉质粘土层、⑥1-1粉质粘土层,因此具有微承压性。

第Ⅰ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⑥3粉土、⑦2粉砂、⑧2b粉土夹粉质粘土及⑧4粉砂层,含水量较丰富。

第Ⅱ承压含水层主要赋存于⑨2细砂夹粉砂层中,含水量丰富。

1.3 不良地质现象无锡地铁1号线建设时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仍主要是地面沉降、特殊类岩土(软土、砂土)及地裂缝、岩溶塌陷等。

1.4隧道盾构区间无锡地铁1号线隧道盾构区间最小平面曲线半径为300 m,最大纵坡为28‰。

无锡地铁1号线有18个地下区间采用盾构法,盾构区间总长度累计为18.96双线公里。

从隧道顶部到地面的覆土深度,最小3.6 m,最深为16.9 m。

区间长度最长2354 m,最短为416 m。

地铁控制中心施工组织设计

地铁控制中心施工组织设计

无锡地铁1号线控制中心及配套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江苏正方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无锡地铁1号线控制中心及配套工程项目部2012年4月目录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 (11)1.1编制综合说明 (11)1.2编制的主要依据及编制原则 (11)1.2.1文件依据 (11)1.2.2规范依据 (11)1.2.3其它依据 (11)1.2.4编制原则 (12)1.3工程概况 (12)1.3.1工程概况 (12)1.3.2设计概况 (13)1.4工程重点难点分析与对策 (14)1.5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及施工部署 (18)1.5.1施工组织机构 (18)1.5.2组织机构的特点 (19)1.5.4施工部署 (19)1.6总体设想 (20)1.6.1总体目标设想 (20)1.6.2结构施工设想 (21)1.6.3装饰施工设想 (22)1.7施工段的划分 (23)1.8施工顺序和流程 (24)第二章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等布置 (26)2.1场地现状及分析 (26)2.2施工现场条件不足的自行解决方案 (26)2.3施工平面布置 (26)2.3.1施工道路与场地的布置 (27)2.3.2临时生活区的布置 (27)2.3.3临时用地一览表 (27)2.3.4施工现场的美化措施 (28)2.4施工临时供水和排水方案 (28)2.4.1施工临时供水 (28)2.4.2施工临时排水 (29)2.5施工临时供电布置 (30)2.6施工平面布置图 (31)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32)3.1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说明与主要控制点 (32)3.2施工总进度计划图表 (33)3.3组织保证措施 (33)3.4技术保证措施 (34)3.5资源保证措施 (34)3.6各施工阶段具体工期控制措施 (35)3.6.1钢筋工程工期控制 (35)3.6.2模板工程工期控制 (35)3.6.3砼工程工期控制 (35)3.6.4对安装等专业工程工期控制 (36)3.7新技术应用保证施工进度 (36)3.8冬雨季节施工的进度保证措施 (37)3.9节假日和农忙季节保证措施 (37)3.10信息化管理保证进度施工的措施 (37)第四章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39)4.1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9)4.1.1 安全管理目标 (39)4.1.2 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体系 (39)4.1.3 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职责 (40)4.1.4 安全管理程序 (41)4.1.5 安全管理制度 (42)4.2重大安全健康危害因素的识别及管理措施 (43)4.3各专项安全防护措施 (43)4.3.1 各类基坑支护结构安全措施 (43)4.3.2 基坑防护安全措施 (44)4.3.3 脚手架和作业平台安全措施 (44)4.3.4 大型施工机械的安装、使用和拆除 (45)4.3.5 中小型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 (49)4.3.6 施工临时用电系统的安全措施 (50)4.3.7 临边及洞口的安全防护 (51)4.3.8 高处作业防护措施 (53)4.3.9 防止坠物打击的防护措施 (53)4.3.10 防触电措施 (54)4.3.11 地上及地下各类管线的保护 (54)4.3.12 塔吊作业安全防护 (54)4.3.13 季节性施工的安全措施 (55)4.4施工安全消防措施 (55)4.4.1 组织保证 (55)4.4.2 消防保证措施 (56)4.5文明施工的组织措施 (57)4.5.1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57)4.5.2 文明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57)4.5.3 大门及围栏 (57)4.5.4 七牌一图 (57)4.5.5 工程标志牌 (58)4.5.6 办公设施 (58)4.5.7 治安管理 (58)4.5.8 清洁卫生规定 (59)4.6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60)4.6.1 文明施工责任区制度 (60)4.6.2 工完场清制度 (60)4.6.3 文明施工检查 (61)4.7环境保护及防扰民措施 (61)4.7.1 总体方针 (61)4.7.2 环境保护管理的思路 (61)4.8环境管理体系 (62)4.8.1 组织管理体系 (62)4.8.2 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 (63)4.9环境保护措施 (63)4.9.1 降低烟雾污染的控制措施 (63)4.9.2 降低现场噪音的控制措施 (63)4.9.3 节约用水的控制措施 (64)4.9.4 防止施工扰民和民扰措施 (64)4.9.5 扬尘污染控制措施 (65)4.9.6 环卫管理措施 (66)4.9.7 施工污水的处理 (66)第五章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68)5.1测量方案 (68)5.1.1测量依据 (68)5.1.2测量控制网的布置 (68)5.1.3轴线测量控制 (68)5.1.4高程控制 (68)5.2基础底板施工方案 (68)5.2.1基坑排水 (68)5.2.2基础底板钢筋施工 (68)5.2.3 基础底板模板工程 (69)5.2.4 基础底板砼施工 (70)5.3地下室施工方案 (70)5.3.1钢筋施工方案 (70)5.3.2地下室模板方案 (71)5.3.3混凝土施工方案 (73)5.4地下室的防水 (73)5.4.1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73)5.4.2地下室结构防水细部节点处理 (74)5.4.3 基础桩头防水施工做法 (76)5.4.4防水卷材施工做法 (77)5.4.5防水卷材施工要点 (77)5.5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79)5.5.1钢筋施工 (79)5.5.2模板施工 (80)5.5.3 混凝土施工 (82)5.6砌筑工程 (84)5.7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84)5.7.1搭设方案 (84)5.7.2外架的搭设 (85)5.7.3外架搭设重点控制 (85)5.8电气施工方案 (86)5.8.1 配电箱(柜)的安装 (86)5.8.2桥架安装 (88)5.8.3矿物绝缘电缆敷设 (90)5.8.4电气配管 (91)5.8.5防雷接地安装 (93)5.9给排水系统施工方案 (93)5.10通风与空调系统施工方案 (97)5.10.1镀锌钢板风管系统制作安装方案 (97)5.10.2通风机安装施工方案 (101)5.11冬季施工措施 (102)5.11.1施工时间及部位 (102)5.11.2准备工作 (103)5.11.3冬季施工措施 (103)5.12雨季施工措施 (105)5.12.1基坑工程主要施工技术与措施 (106)5.12.2排水及防止基坑灌水措施 (107)5.12.3基坑变形监测 (107)5.12.4结构工程主要施工技术与措施 (107)5.13高温季节施工方案 (108)5.13.1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及组织保障 (108)5.13.2砖墙砌筑施工措施及组织保障 (109)5.14质量目标、创优规划 (110)5.14.1质量目标 (110)5.15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程序 (110)5.15.1质量体系组织机构图 (110)5.15.2创优规划和措施 (111)5.15.3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111)5.16各主要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2)5.16.1测量控制 (112)5.16.2钢筋工程 (112)5.16.3模板工程 (113)5.16.4砼工程 (115)5.16.5隐蔽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6)5.16.6砌体工程 (116)5.16.7室内粉刷裂缝控制 (116)5.16.8安装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18)5.17成品保护措施 (119)5.17.1施工顺序与成品保护 (119)5.17.2成品保护的主要措施 (120)第六章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122)6.1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122)6.2劳动力投入计划 (123)6.2.1劳动力组织方案 (123)6.2.2劳动力投入计划 (124)6.3拟投入的周转材料计划 (124)6.4材料投入计划 (125)第七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解决方案 (126)7.1钢筋加工 (126)7.1.1基本要求 (126)7.1.2钢筋加工 (127)7.2混凝土支撑拆除 (130)7.2.1支撑拆除选用方法 (130)7.2.2钢筋混凝土支撑拆除顺序 (131)7.2.3切割拆除的原则 (131)7.2.4主要施工方法 (131)7.2.5 基坑监测 (132)7.3底板大体积混凝土 (134)7.3.1商品混凝土供应商选择 (134)7.3.2混凝土的制备 (135)7.3.3 混凝土浇筑 (135)7.3.4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136)7.3.5测温工作 (136)7.4高支架施工 (137)7.5地铁联络通道施工方案 (140)7.5.1工程概况 (140)7.5.2模板支撑体系 (140)7.5.3 变形缝、施工缝施工 (142)7.6BIM技术的运用 (144)7.6.1 BIM技术简介 (144)7.6.3 三维碰撞检查 (145)7.6.4 BIM技术数据共享 (145)7.7劲性斜柱施工 (145)7.7.1工艺流程 (145)7.7.2施工方法 (146)第八章对各专业队伍的管理和协调方法 (150)8.1总则 (150)8.2对专业队伍的管理方法 (150)8.3对各专业单位协调方法 (158)第九章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重点和解决方案 (164)9.1地铁控制中心工艺设备的配合安装措施 (164)9.2屋面施工脚手架、支架的配合安装措施 (165)9.3总承包与装饰装修的配合措施 (165)9.4地铁联络通道与金城路站的接口处理 (168)9.5其他专业施工的配合安装措施 (170)9.5.1施工总承包对分包单位的配合服务措施 (170)9.5.2 对分包施工中的配合服务 (171)9.5.3 幕墙工程的配合安装措施 (172)9.5.4 总承包与门窗工程施工的配合措施 (174)9.5.5 总承包与电梯工程施工的配合措施 (174)9.5.6 总承包与动力配电系统施工单位的配合 (175)9.5.7 试运转的配合措施 (175)第十章各专业施工单位物资进场管理办法 (176)10.1各专业施工单位进场物资管理办法 (176)10.2物资现场管理 (177)第十一章有关安全、消防、现场标化管理办法 (181)11.2治安管理 (181)11.3消防管理 (182)11.3安全管理 (184)11.4标化管理和环保管理 (186)第一章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段划分1.1编制综合说明为又快又好地完成无锡市地铁1号线控制中心及配套土建安装总承包施工工程的建设,我公司组织了相关技术、管理人员进行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工程概况无锡地铁1号线是无锡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南北走向的市区轨道交通线,正线北起自惠山新城的堰桥站,自北向南穿中心城区,至滨湖区的雪浪站。

线路穿越了无锡市的惠山区、北塘区、崇安区、南长区、滨湖区等五个城区。

正线全长29419.519m,其中高架线7157.0m,地面线100m,U形槽252m,地下线21910.52m ,共设车站24座,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19座。

南禅寺站为第11座车站,是1号线的中间车站,地下二层岛式站,该站前方衔接三阳广场站,后方到达永丰路站。

南禅寺站位于中山路与解放环路交叉口下,沿中山路地下南北向布置,车站总长度为369.021m。

1.1工程概述1.1.1围护结构主体基坑标准段净宽21.4m,开挖深度约16m;北端头井净宽25.7m,开挖深度约17.9m;南端头井净宽26.97m,开挖深度约21.8m。

采用800/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围护。

标准段800mm厚地墙,深度27.14m,适用于WW1~WW23、EW1~EW23;标准段800mm厚地墙,深度28.74m,适用于WW24~WW37、EW24~EW38;标准段800mm厚地墙,深度29.9m,适用于WW38~WW42、EW39~EW42、ZW1~ZW5;标准段800mm厚地墙,深度31.78m,适用于WW43~WW48、EW43~EW49;标准段800mm厚地墙,深度34.36m,适用于WW49~WW55、EW50~EW58;北端头井800mm厚地墙,深度29.64m,适用于NW1~NW11;南端头井1000mm厚地墙,深度36.65m、37.65m,适用于SW1~SW14。

附属结构除W-3出入口采用Φ850@600SMW围护,其余出入口、附属结构均采用600mm厚地下连续墙。

1.1.2内部结构1轴~6轴:一柱两跨,6轴~43轴:两柱三跨。

北端井:顶板800mm,中板400mm,底板1000mm,内衬墙800mm;标准段4轴~30轴(两层):顶板800mm,中板400mm,底板900,内衬墙700mm;标准段31轴~41轴(三层):顶板800mm,下一层中板400mm,下二层中板300mm,底板900mm,内衬墙700mm;南端井:顶板800,下一层中板400mm,下二层中板300mm,底板1000mm。

1.1.3物业地下空间开发在车站弧线段结构的东侧进行地下商业开发,同时兼具过街功能。

区域面积约2755平米,呈三角形,地下一层结构。

开挖深度约10.25m,采600mm厚地下连续墙围护。

1.1.4出入口车站共设置7个出入口(预留4个),消防疏散口2个,临时出入口1个;其中地铁出入口4个、物业开发出入口3个。

地铁出入口中1号出入口设置在中山路西侧、时代中心大厦南侧,与Ⅰ号风亭结合,开挖深度约9.47m;2号出入口预留;3号出入口设置在中山路东侧、120急救中心门前,开挖深度最深(集水井)约12.6m;临时出入口设置在中山路、解放环路交叉口的东北象限,朝阳饭店南侧,开挖深度约11m。

消防出入口设置在中山路东侧、江南中学大门北侧,开挖深度约9.2m。

1.1.5风亭车站设置两组风亭,Ⅰ号风亭组与1号出入口合建,并与与地块还建建筑结合,开挖深度同1号出入口;Ⅱ号风亭组位于水曲巷住宅小区拆迁地块内,敞口矮风亭远期改造后与地块内的建筑合建,开挖深度约9.4m。

1.2周边环境1.2.1周边建筑车站站址位于无锡市中心城区,周边住宅、商业、公共建筑众多。

中山路与解放东路交叉口东北侧为朝阳饭店、缪公馆、市旅游局、120急救中心、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山路与解放南路交叉口西北侧为江南中学、锡金大厦等建筑; 解放东路南侧为南禅寺,人流量比较大;解放南路南侧为古运河。

周边建筑详细状况、与基坑风险关系见下表:表1.2-1:周边建筑环境统计表肠道门诊科 砼7 不详 距离车站基坑边缘9m ,距离附属基坑2m人民保险公司 砼16 不详 距离车站主体基坑边缘12m ,距离附属基坑2.3m 无锡旅游公司 砼6 不详 距离车站主体基坑边缘7m 时代中心大厦 砼3-26 桩基础 距离车站主体基坑边缘22m ,距离车站附属基坑边缘6.9m 时代大厦群楼 砼6-7 不详 距离车站基坑边缘14m ,距离车站附属基坑边缘6.9m 锡金大厦 砼6-9 不详 距离车站基坑边缘9m 育才弄 7层 柱下独立基础 距离车站主体基坑边缘16m ,距离车站附属基坑边缘5m 江南中学 5层 不详 距离车站主体基坑边缘17m ,距离车站附属基坑边缘6.5m 朝阳饭店 5层 不详 距离车站附属基坑边缘4m 新南门2层不详距离车站附属基坑边缘4m1.2.2周边交通车站位于中山路与解放南路、解放东路交叉路口以北。

工程分阶段施工过程中,主要涉及中山路、解放南路、解放东路及南长街,四条道路的交通组织。

中山路及解放环路均需要进行道路翻交,各道路现状交通如下:1)中山路中山路道路宽度26m ,设双向6×3.5m 机动车道+2×2.5m 非机动车道,其中北向南3根,在解放南路路口渠化4根;南向北3根,在解放南路路口渠化为2根,见图1.2-1。

中山路上设有25路、42路、765路(区间)、界泾专线、新塘里专线等多个公交站点,施工期间需根据交通组织情况进行临时迁移。

2)解放环路解放南路道路宽度30m ,设双向6×3.5m 机动车道+2×4.5m 非机动车道,在中山路路口西向东4根机动车道,东向西2根机动车道。

见图1.2-2.中山路中山路江南中学水曲巷图1.2-1:中山路道路现状图图1.2-2:解放环路道路现状图解放东路道路宽度30m ,设双向7×3.5m 机动车道+2根非机动车道,在中山路路口西向东3根机动车道,东向西4根机动车道。

3)南长街南长街道路宽度25m ,设双向6×3.5m 机动车道+2×2m 根非机动车道,在解放南路路口北向南2根机动车道,南向北4根机动车道。

见图1.2-3 1.2.3周边管线车站沿中山路南北向布置, W-3过解放环路,道路下布有大量市政管线。

我方将积极配合业主方及相关部门做好管线搬迁工作。

1)现状管线情况本工程影响范围内的现状管线有污水、雨水、上水、燃气、电力、电信、通信等多种地下管道,管线种类多、数量大、重要程度高,情况复杂。

2)迁移方案各期管线迁改详见附图-22:第一阶段管线搬迁图,附图-23:第二阶段管线搬迁图。

现根据招标文件我方将管线搬迁内容汇总为表格。

详见下表:新南门水曲巷解放南路解放东路南禅寺南长街新南门解放东路图1.2-3:南长街路口道路现状图南禅寺站招标管线汇总表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2.1地形地貌该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冲湖积平原,区内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广泛,覆盖厚度一般大于100.0m,沉积连续,层序清晰,地表水系发育,各土层水平向分布较稳定,基底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但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和作用较强烈,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中等地区。

2.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车站基坑范围内各土层主要特征描述如下:(1)1杂填土,分布较稳定,厚度1.60~7.800m,土质不均匀,压缩性中等偏高,强度低,均匀性较差,弱透水性。

(3)1粘土,分布连续,厚度0.70~4.50m,层厚变化大,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高,为不透水层。

(3)2粉质粘土夹粉土,分布连续,厚度1.10~4.90m,层厚稳定,土质均匀一般,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为弱透水层。

(3)3-1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0.90~3.500m,层厚较稳定,土质均匀,压缩性高,强度差,为弱透水层。

(3)3粉土夹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0.50~4.60m,层厚较稳定,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偏差,为中等透水层。

(6)1-1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0.90~4.00m,层厚较稳定,土质均(6)1粘土,分布连续,厚度6.40~9.40m,层厚稳定,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土层强度良好,为不透水层。

(6)2-1粉质粘土夹粉土,分布连续,厚度1.00~3.60m,层厚较稳定,土质均匀较差,压缩性中等,强度较中等,为弱透水层。

(6)2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1.60~5.50m,层厚较稳定,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较好,为不透水层。

(6)3粉土,该层土呈透镜状分布于右CK13+450.00~CK13+550.00里程附近,厚度1.10~4.90m,层厚变化较大,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为中等透水层。

(7)1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0.80~6.20m,层厚变化较大,土质较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偏差,为不透水层。

(7)2粉砂(粉土),分布连续,厚度0.80~8.10m,层厚变化较大,土质均匀较差,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为中等透水层。

(7)4淤泥质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0.80~7.30m,层厚变化较大,该层土呈流塑状态,土质不均匀,成分较复杂,有触变、流变、高压缩性、高灵敏度等特征,工程特性差,属软弱不良工程地质层,为弱透水层。

(8)1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0.80~3.90m,层厚稳定,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较好,为不透水层。

(8)2-1粉质粘土夹粉土,分布不连续,厚度2.30~4.50m,层厚稳定,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为弱透水层。

(8)2-2粉土夹粉质粘土,分布不连续,厚度2.90~7.00m,层厚变化较大定,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为中等透水层。

(8)3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0.95~6.40m,层厚较稳定,土质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较好,为不透水层。

(8)4粉土,分布连续,厚度1.95~6.10m,层厚较稳定,土质均匀较差,(8)5-1粉质粘土,分布连续,厚度5.08~17.95m,层厚较稳定,土质较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较好,为不透水层。

(8)6粉砂,分布连续,厚度1.65~12.08m,层厚较稳定,土质较均匀,压缩性中等,强度中等,为强透水层。

各土层的特征详见下表2-1。

表2-1 地层特性表2.3水文地质情况2.2.1 地表水车站南端CK13+845.90至CK13+870.00里程处为古运河,河宽24.1m,水深2.50-3.50m,水面标高1.60m。

河床土层为(3)2层粉质粘土夹粉土底部,常年流水,水流流向从东向西泾流,水流平缓,该河流向西与京杭运河相通,河水位受京杭运河控制,河水可通过(1)2层杂填土、(3)3层粉土夹粉质粘土灌入基坑,引起坑壁坍塌,为防止河水对基坑坑壁土层侵蚀作用,施工时采用可靠止水支护方案,同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河水对基坑开挖的不安全隐患。

2.2.2 地下水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及上更新统中的浅层含水层、浅层弱承压水层共1个、深层承压水层4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