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城市设计的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无锡前洲街道红楼梦文化主题街区更新改造概念城市设计研究

无锡前洲街道红楼梦文化主题街区更新改造概念城市设计研究

无锡前洲街道红楼梦文化主题街区更新改造概念城市设计研究摘要:前洲老镇区核心地段受城市发展历程、工业建设等影响,城市建设密度较大,并且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多种用地混合,城市环境风貌欠佳,落后的基础设施等都对城市发展和环境提升带来限制,亟需更新改造注入人文特色,实现老镇核心地段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

故本文基于问题导向的策略出发,对规划范围内功能、交通、公共空间、产业布局、文旅融合等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通过对红学文化、空间形态梳理和风貌塑造,对公共空间重要节点场景的设计,提升该区域的活力与价值,以飨读者。

关键词:红楼梦文化主题街区城市更新拓扑理论融合界面理论空间形态1.项目的理解与认识1.1项目背景分析前洲街道位于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部,以发展乡镇工业著称全国。

前洲街道人文历史悠久,中国当代文化名人,以“红学”研究著称的冯其庸先生生于斯、长于斯,打造美丽宜居的红楼梦文化主题街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但前洲老镇区核心地段受城市发展历程、工业建设等影响,城市建设密度较大,并且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等多种用地混合,城市环境风貌欠佳。

虽然其乡镇工业发展一度辉煌,但现状老旧的工业厂房、落后的基础设施等都对城市发展和环境提升带来限制,亟需更新改造,注入人文特色,实现老镇核心地段城市品质的整体提升,区位如图1.2所示.1.2无锡市惠山前洲产业发展惠山前洲街道老镇核心区依托惠山城际铁路枢纽定位和功能,立足于场地资源本底特色,轻重工业结合开发特征,聚焦老镇关联产业的升级转型,着重构建和发展以冯其庸大家、红楼文化主题产业、文旅体验、特色商业、商务办公为主体业态,会议、会展、酒店、商业、零售、主题文化IP、娱乐为配套业态的产业格局[1],与周边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功能定位实现差异化,提升前洲在地特色产业,特色商业服务性产业升级迭代,也有利于惠山区提升土地商业价值,发展“人-水-街-住-产”融合发展的中国红楼梦文化主题街区,更好打造无锡市西向发展中心地,。

无锡市建设局、无锡市规划局关于公布二00九年度无锡市城乡建设系

无锡市建设局、无锡市规划局关于公布二00九年度无锡市城乡建设系

无锡市建设局、无锡市规划局关于公布二00九年度无锡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评选结果的通知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锡建总[2009]156号
【发布部门】无锡市建设局无锡市规划局
【发布日期】2009.08.18
【实施日期】2009.08.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无锡市建设局、无锡市规划局关于公布二00九年度无锡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评
选结果的通知
(锡建总〔2009〕156号)
各有关勘察设计单位:
根据省建设厅“关于开展2009年省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评选活动的通知” (苏建科〔2009〕193号)精神,我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单位申报的勘察设计项目进行了评选。

经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定,现将评审结果公布如下:
城市规划获奖项目共11项,其中一等奖
1 / 1。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无锡市人民政府第8号令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无锡市人民政府第8号令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正文:---------------------------------------------------------------------------------------------------------------------------------------------------- 无锡市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细则(无锡市人民政府第8号令1992年5月18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下简称《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江苏省实施办法》),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在无锡市行政区域内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镇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城市规划法》、《江苏省实施办法》和本实施细则。

第三条无锡市城市规划区包括中心城规划区、规划控制区和近郊规划区。

中心城规划区和规划控制区的具体范围根据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近郊规划区的具体范围为马山区,郊区在中心城规划区以外的部分,太湖风景名胜保护区的梅梁湖景区、蠡湖景区、锡惠景区、马山景区,水源保护区等。

江阴市、宜兴市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

第四条无锡市规划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是无锡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方针、政策;(二)具体负责并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管理;(三)参与各县(市)属于国家和省、市批准的建设项目的选址和可行性研究;(四)负责城市规划设计和测绘单位的资质审查,并对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勘察与测绘实行统一管理;(五)查处城市规划违法案件。

第五条各县(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受无锡市规划管理局的业务指导,主管辖区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崇安、北塘、南长、郊区、马山五个区规划管理部门业务上受市规划局领导,根据授权,分管各区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

新背景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索——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为例十九大国家提出生态文明战略和新型城镇化理念,为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拓展新思路,更加强调城市园林绿化的人居服务功能。

新的国土空间规划注重多规合一和城乡统筹,综合国土、城市、环保、农林、风景名胜区等多类规划,统筹城市绿地和乡村绿色空间,构建涵盖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安全格局和绿色空间游憩体系。

新颁布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相比老规范,对各级生活圈居住区配建公共绿地要求更高,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市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

探索新时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策略和方法,是一项战略而紧迫的工作。

本文以《无锡市绿地系统规划(2018-2035)》实践为例,探索新背景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编制思路和方法。

1无锡基本概况和绿化现状无锡拥有丰富而优越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是全国十大旅游观光城市之一。

长期以来,无锡在社会与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同时,十分重视生态绿化和人居环境建设。

自成功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之后,无锡站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高度,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推进“绿色无锡”建设,城市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公园绿地建设有序推进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突出的是总量偏少、空间分布不均衡。

公园绿地在空间分布上存在南多北少、西多东少、中部不足的情况。

另外还存在公园绿地对居住用地的服务覆盖率偏低,公园重绿化轻功能、内涵不丰富等问题。

沿湖沿山沿河建设的生态多位于城市边缘,交通可达性较差。

2规划策略:1、绿地网络化。

加强区域结构绿廊和公园绿道建设,营造无锡生态网络,加强绿色空间整体保护和系统建设,使生态空间与城市空间相互融合。

2、提倡公园+。

增强公园教育、康体、文化陶冶等功能,丰富主题公园类型与建设,强化公园人文内涵。

综合公园、郊野公园的建设上,应增强郊野公园的文化、科普、生态等教育功能;综合公园、社区公园的建设可以公园绿色空间为基底,融合城市文化设施、体育设施、应急避险、地下社会停车场等建设“绿色综合体”,以增强公园功能的复合性。

城市中心零散地块的空间整合——无锡五爱广场地区城市设计

城市中心零散地块的空间整合——无锡五爱广场地区城市设计

运 用 了几 何 图 形 的 秩 序 、 节 奏 和 力 度 .
创 造 出多元 化和 有特 色 的 开放 空 、 司。结 合 绿 化 、 水 体 、雕 塑 小 品 和 照 明 的
生 态 环 保 。 随 着 经 济 高 速 发 展
质与精神共存 培育新的市 民文化和城
市 文化 ( 4 。 图 )
4 整 体城 市设 计 框 架下 的 空间整 合 五 爱 广 场分 为 6 文化 区 : 口的 个 路 椭 圆形 广 场为市 民文化 区,其 完 整 形 状 基本 控 制 了整 个广 场 用地 , 心弧 构成 偏
如 何 在整 合零 散 地 块 的 同时 ,处 理 好 五 爱 广 场作 为城 市亚核 在 整 个 体 系中对 区

爱广场周边地块切割得十分破碎.该地 区的地块改造已十分迫切。五爱广场地 区位于无锡市中心商务区西侧.人民路
与五爱路交会处, 设计范围北起医药管
理局 .南至水沟头及棚 下街小区.东侧
至古 运 河 、西 直街 ,西 侧 分 别 以锡 惠弄
五爱 小学 为界 。
由于 周 边 存 在 大 量 行 政 机 构 和 中 小学 .内部 又有人 民路 与五 爱路 纵横 交
中心地 区快 速 拓 展 的 同时 ,也 由于城 市 交 通干 道 和大 单位 的 切割 .使 城 市 中心 地 区出现 大 量零 散 地块 ,如何 统 一空 间 形态 ,凸显城 市 特 色 .使 城 市 中心 区的 意 象得 到强 化 ,一直 是城 市 设 计 需要 思 考 的 重 点 。在 无 锡 五 爱 广 场 地 区 的 城 市设 计 中,我们 充 分 体会 到这种 基 于 整 体 视 野的 综合 解 决 途 径 ,能产 生有 别于

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论证稿2010-无锡规划院

无锡市太湖新城生态城指标体系研究论证稿2010-无锡规划院

可持续景 观规划
每单元绿色庭院面积 15m2 便捷的公园通路 根据太阳轨迹和交通噪音 设置建筑和街区朝向
300米内公共庭院和公园 ≥35m2 每人 净化雨水和灰水的湿地。 透水铺面 (建筑可再生/可持续能源利用率≥ 80 % 瑞典95% 的电力由非化石燃料生产)
污染物限制: - 10-15 mg/l BOD7 - 0.2-0.5 mg/l 磷 - 10-20 mg/l 氮
战略意义
无锡“四城”建设目标
2009年8月7日温家宝总理视察无锡时指出: 生态城
“…把治理太湖和转型发展引向深 入,加快建设生态城、高科技产业 城、旅游及现代服务城、宜居城。”
总理要求无锡建成四城中,生态城是第一个,并重点强调:
高科技产 业城
无锡四城建设目标
宜居城
旅游与现代服务城 突出集约节约 发展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节水型经济 推广清洁和可再生能源 耕地保护 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的产业 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提升环保意识

城市样本
瑞典哈默比湖生态城 (Hammarby) 中新天津生态城 曹妃甸生态城 《中国低碳生态城发展 战略》
国家标准和 相关规范

无锡要求
无锡市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指标 分析情况 无锡市“三城同创”五年行动计划 无锡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无锡市“十一五”环境保护和生态 建设规划 无锡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教育设施可达性
4大战略
4、微气候及空气质量
减缓热岛效应
住区热岛效应
住区室外日平均热岛强度不高于1.5℃, 达到《绿色 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 一般项的要求
指标体系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共享、共融与共生——无锡二泉中学建筑设计研究

共享、共融与共生——无锡二泉中学建筑设计研究

156城市建筑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 2023.08布局形式,更加注重与既有空间和功能需求之间的相互协调,力求在整合现有环境的基础上,创建一个为青少年提供人文、健康、愉悦的学习环境的场所[1]。

“共享与共生”本属于生物学科中的概念,指两个不同的有机体相互影响、互惠共生,彼此均可得到益处,在此借用主要指校园建筑空间与周边环境和整个社会之间的依存关系[2]。

“共享与共生”理念的提出是与我国新时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也是对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学校作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的一部分,应该具有更高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的呼应。

“共享与共生”模式在学校规划建筑方面主要体现在空间、功能、发展等与周边社区及城市间相互配合,更广泛地服务于社会,缓解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空间矛盾,更有利于城市和校园的更新和发展。

同时,在扩大校园开放性的过程中,拓宽了学校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了学生与社会之间交流,有利于全面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3]。

二泉中学新校区项目用地所处的无锡市锡山区位于无锡地理中心和城市发展中轴,经济发展迅猛,人文底蕴深厚,是江南文化、太湖文化、时尚文化的交汇之地,以学校用地周边环境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围绕新校区与既有天一中学、周边社区、城市之间的功能共享、空间共融、发展共生的设计理念展开。

功能共享侧重于既有环境因素对新校园设计的影响;空间共融主要体现在校园内与外、校园内部不同部分两个方面;发展共生是为了教育模式改变和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下的弹性利用。

1项目概况无锡作为全国连续多年人均GDP 排名第一的城市,在人口持续增长的前提下,为了有效配置教育资源,解决学校布局不合理、学位供需矛盾等突出问题,相关部门依据区域总体规划布局及规划片区入学需求测算,提出了建摘要 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我国社会人口发展的改变,中学校园面对更加多样的学习、生活需求,教育模式越来越趋向网络化、交流化、社区化等,随之校园建筑与空间环境也趋向于共享、共融和共生的发展模式。

无锡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初探

无锡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初探

无锡中心城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初探姜官浩【摘要】以交通可达性理论为指导,对无锡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部分数据进行分析,并从步行、私人汽车出行、公交出行三种交通方式对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评价,总结公园布局特征,旨在从公园可达性角度指导公园区域设计.【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8(044)009【总页数】4页(P197-200)【关键词】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作者】姜官浩【作者单位】江南大学,江苏无锡 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1 公园可达性1.1 可达性概念可达性概念在不同领域内如人文地理、城市规划、经济学、交通网络构建等均有研究。

不同领域下,学者对可达性的界定也不同,而在不同空间尺度上,可达性的侧重点也不同。

尽管对可达性研究的侧重各有不同,但基本包括三方面的共同特征:一是交通成本,包括时间、距离、费用等;二是节点的区位吸引力,包括区位经济发展、服务能力等状况;三是节点间的选择,包括路径选择与终点选择,这种选择可以是一对多的,也可以是一对一的。

将城市公园可达性定义为城市居民选择并到达绿地的难易程度,主要体现在交通可达性对公园区位吸引力的影响。

1.2 可达性分析可达性分析根据研究的地理范围不同,分为微观可达性分析和宏观可达性分析,其中,微观可达性分析有三种:1)等距可达范围分析;2)等时可达范围分析;3)公共交通可达性。

等距可达范围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称为“缓冲区”,最大可达距离即为“服务半径”;1999年俞孔坚等提出土地利用空间阻力相对值,因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形态,决定了交通的发生量与交通吸引量,实际上就是根据不同的用地类型来模拟交通成本。

这两种的可达性分析都是基于单一的私人交通方式的,而1987年,宋小冬曾开发软件来分析公共交通的可达性,考虑到了步行到达公交站的时间;等候车辆时间;车内运送时间;下车后步行时间;换乘时间等。

宏观可达性分析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建立势能模型的分析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地处长江下游,太湖之滨,是著名的山水风景旅游城市,拥有江南富饶的土地和古代吴越的悠久历史,京杭古运河从城市中心穿过,天目山脉余峰数座,形成城西惠山森林公园,共同构成了无锡市的卓越自然景观基础。

在创国家风景园林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环境绿化以及风景旅游点的建设有了很大改观。

但令人遗憾的是,城市规划过程中忽略了城市设计的细节,城市详细控规过程中对城市建筑高度、色调、体量等都未作具体的空间规划,导致城市整体效果不尽如人意。

1 以太湖为核心,古运河与惠山森林公园为两翼的城市景观特色设计 建设一个有特色的城市环境必然要尊重城市的历史文化,明确城市的性质和规模,加上现代的艺术设计手法才能够完成。

抛弃历史的文脉,而一味以经济作后盾、追求时尚,其结果必然是要失败的。

以及新运河是无锡市三条最为主要的水系,也是城市特色太湖风景区仅限于鼋头渚、蠡园、央视影视基地等各风景点,太湖只是旅游的摇钱树,而并未能成为市民生活的一个休闲地,未真正融入城市。

笔者曾做一个小范围的调查,有95%的人从未出于非旅游的目的而到湖滨休闲、散步等。

其主要原因是湖滨设计开发力度远远落后于市民的要求。

湖滨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尤其是供普通市民休闲、娱乐的诸如水边露台、休闲茶室等设施缺乏,交通也不便捷。

太湖作为城市景观的核心没有能很好地与城中“二河二山”(新运河、古运河、锡山、惠山)形成连续的景观生态带,尤其是运河与太湖的联系没能很好地体现出来。

另外,城市古运河沿岸的历史保护区和绿化结合做得较差。

近年来新运河在城市改建过程中,沿运河两侧均留出了50-70米不等的绿化控制带,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见图1)。

摘要 以无锡市为例,分别讨论了无锡市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城市天际轮廓线及视线走廊设计,城市主要景观节点和广场公共空间设计,空间视觉环境设计以及城市历史文化遗迹的保护设计,探讨了无锡市城市设计过程中的得与失。

关键词 城市设计; 城市空间; 无锡市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Wuxi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d e s i g n o f u r b a n v i s u a l environment, urban horizontal contour line, sight-line corridor respectively. Subsequently,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main land-scape nodular point and public space of plaza and urban histori-cal cultural relics to probe into the gain and loss of urban design of Wuxi.KEY WORDS urban design; ur-ban space; Wuxi city陈彩虹,女,硕士,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土地规划系教师。

邮编:南京,210095。

陈钧,男,工作单位为无锡市规划设计院。

邮编:无锡,214001。

作者简介无锡市城市设计的评价研究The Evaluation of Urban Design of Wuxi City陈彩虹 陈钧Chen Caihong Chen JunFig.1 The edge of New Canal文章编号:1009-6000(2002)-04-0037-04 综合分析,无锡市在城市滨水设计中尚需充分认识滨水景观开发的重要性,在新一轮城市设计过程中加强生态意识,加强公众意识,充分挖掘城市滨水环境的潜力。

2 城市天际轮廓线设计 城市天际轮廓线是城市空间特征的一个重要标志。

若以新运河为主要观察基点,城市轮廓线显得紊乱而缺乏合理的秩序。

高层建筑在建筑高度上属同一高度层次,在城市中心商务区(CBD)之外地区与中心区之间却又缺乏过渡性的多层建筑,中心商务区稍显唐突。

此外,中心地区缺乏单独的超高层建筑,以三阳广场的华光大厦、商业大厦、中国银行分行和新锦江饭店为核心的高层没有能够与周围的高层形成高度层次上的差距。

若从城市轮廓线来考察,各高层之间距离过近,从远处看近似于一大体量横向建筑,根本无法在立面上形成错落感。

因此,若仅以新运河为视线走廊,从城市设计角度考察,可以认为无锡市在城市总体轮廓线的设计上是不成功的(见图2)。

从另一个方向,以城北对外交通主要出入口处作为视线走廊来考察城市的轮廓线尚比较满意:以锡山和惠山以及二塔(龙光塔、电视塔)为背景的城市轮廓显得比较丰富,曲线自然、柔和,中心商务区高层建筑出现在轮廓线的一端,更多的是和“二山二塔”一样作为背景,而其余各多层建筑间隔布局,跳跃和变化在以“二山”和中心区建筑为背景的轮廓中。

综合分析,可见无锡市城市的天际轮廓线完全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而营建良好的城市空间形象需要城市规划设计主管部门加强设计意识、改善规划管理,充分认识城市设计的重要性,进一步完善与城市设计相关的一系列政策,通过各有效途径提高城市空间的总体质量。

3 城市视线走廊设计 在城市设计过程中留出一定的视线走廊来引导城市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视线走向,在人流容易集聚的地方能够欣赏到最美妙的城市空间景观。

城市的视线走廊主要通过诸如城市干道、河流、广场等开敞空间形成。

无锡城市的主要视线走廊设置为:金匮路、梁溪大桥向西、环湖路、梁溪路北侧、新运河及古运河两侧,以及中山路、人民路、运河东路西路等。

通过城市景观通道建立城市空间标志性构图。

在构建有无锡标志性的空间构图过程中,城市规划设计者着力构建了以“二山二塔”(锡山、惠山、龙光塔、电视塔)为核心的标志性景观;新三阳广场的时代建筑、绿地、小品和喷泉等[2],这些不仅充分体现了富于时代特色的新城市形象,同时也体现了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的灵秀、隽永的自然之美。

4 城市空间主要景观节点及城市广场公共空间的设计4.1 城市空间节点设计 无锡市在城市空间节点的设计过程中忽略了节点的创意性和复杂性。

其所谓的节点设计只是对某一核心公共基础设施,如立交、大桥、交叉口等作一些简单的绿化处理。

目前,无锡市除了市中心三阳广场,以及城南清扬路与金匮路交叉口正在兴建的市民广场作了比较完整的规划设计,其余节点设计水平较低,与无锡市发达的经济水平是很不相称的,亟待改善。

同时,城市与周边城市及城镇联系的对外交通出入口图2 城市天际轮廓线Fig.2 The Urban Skyline图3 高速公路西漳出入口Fig.3 The Express Entrance of Xizhang 陈彩虹 陈钧无锡市城市设计的评价研究的节点设计水平也很低。

无锡市对外交通的各主要入口:高速公路的堰桥出入口,西漳出入口,广南立交等处设计单调,只有公路两侧简单处理后铺设的草坪,以及低矮树木,没有能展现无锡市城市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或雕塑(见图3)。

特别是无锡火车站站前广场,在流动人口很大的交通集散地,居然没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充分展现无锡城市个性特点的艺术设施,而且站前广场周围建筑缺少艺术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

雕塑是一个城市历史文明的缩影,它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向公众传递某种历史和文化信息,优秀的雕塑足以成为留存千古的历史足迹和文化瑰宝。

用雕塑来丰富城市对外交通节点的空间景观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当前,政府设计部门已意识到此问题,正加紧准备在梅村建设始祖泰伯雕像,火车站“二泉映月”(大型系列喷泉雕塑)[3],广南立交及其它主要出入口布置无锡象征——惠山泥人阿福等。

4.2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设计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是城市环境的精华所在,主要是指可供市民休闲、购物、集会、娱乐的开放性或半开放性的公共空间范围,诸如商业步行街、城市各类性质的广场、城市道路、公园、居住区公共活动区等。

三阳是无锡市区的商务中心,原先道路狭窄,房屋布置混乱,交通拥塞,改建以后,道路拓宽至40米左右,沿街高楼林立,交通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仅指机动与非机动交通),但随之步行交通问题则暴露出来,在从胜利门广场到学前街路口长达七八百米的商业繁华地带,没有一座步行天桥或是地下步行通道,三阳广场未作进一步的商业步行改造设计,从而在公共交通空间的组织上出现了问题。

城市广场是城市居民集散、休闲、娱乐、社交的活动场所,但无论是以人工铺地为主,还是以大片草坪为主的公共开放空间,除了三阳中心的几个商业交通性广场、城中公园广场和目前正在兴建的市民广场外,区级以及小区级的广场则少之又少,造成了广场结构体系的不健全。

另外,由于广场缺少统一的规划,乱占乱建现象存在,导致绿地广场被占用。

在新一轮城市建设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城市广场,尤其是小型区级广场的建设,改善城市居民休憩、娱乐的公共空间。

5 城市建筑的控制性规划与空间视觉环境设计 城市的空间环境是通过人的视觉最终反映出来的,在城市空间视觉环境的设计过程中建筑作为围合城市空间最为主要的实体要素,对城市空间有着绝对的控制力。

建筑只有组成有机的群体时才能创造和谐的环境,单体建筑与相邻建筑群体的关系比单体建筑本身设计更为重要。

那种鹤立鸡群,或者是唐突、怪异的色彩、形象只会造成无序的空间感,蛮横而自私地伤害了城市环境。

因此控制建筑的高度、色彩、体量是展示良好城市形象的关键。

坐落在蠡湖之滨的无锡湖滨饭店,自建造至今,各方专家及专业人士就对这一建筑的设计提出了强烈的批评,蠡湖(五里湖)、蠡园的一切风景皆因此建筑而毁之一旦,在风景园林背景中出现如此大体量建筑无疑是对整个园林空间及视觉环境无情的伤害(见图4)。

所幸,在进行了体型及色彩改换以后减轻了负面影响,建筑立面形成了横向体型,而非直刺云天、高高耸立,而建筑外墙原为绿色涂料,色彩亮度较高,与环境并不适应,反而显得生硬,现改为白色,淡雅而柔和,又能与天空融合,较原先自然、贴图4 湖滨饭店Fig.4 Hubin Hotel陈彩虹 陈钧无锡市城市设计的评价研究切[2],但在古典园林中以现代建筑为对景实在是对城市设计的无情讽刺。

建筑对城市的控制力还体现在建筑的高度上。

建筑高度主要取决于城市土地的利用强度。

对建筑高度的控制应能保证城市居民在集中逗留地可以欣赏到城市重要的标志性景观,而且围合尺度宜人的空间,同时要求保护城市天际线。

建筑的背景为山峰时建筑的透视高度宜低于山峰的高度,在低凹处若能使建筑的透视高度突破山脊线则会更生动。

无锡市在进行锡惠景区、梁溪路桃源住宅区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不遮挡住惠山山景,限制住宅群的所有建筑必须一律不超过3层[4]。

沿着梁溪大桥及运河两侧的观赏线路和视点,可以获得“二山二塔”、新运河及沿河建筑的全景,这是无锡市一条极为重要的景观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