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地质填图教育的一些启示
美国大学地质填图教育的特点与启示

20 年第6 ( 第8 期) 08 期 总 2
美 国大 学地 质 填 图教 育 的特 点 与启 示
张
达
吴 淦 国 刘 文 灿
10 8 ) 00 3
( 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 ) 地质调查研究院 ,北京
摘 要 文章介绍了美国大学开展地质填图教育的一些特点 ,指出美国大学具有一套较为完 善的地 质填 图人 才培训体 系,培养 了大批 具有 坚 实理论 基础及 宽 广知识 面的 、 自主 能动性 较 强的 地质人 才。文章认为我国大学在地质填图教育中也要形成一套适合 中国地质特 色的培养 系统,培
家合作地质填图计划 (N tnl opr i el i M pi r r )“ C M 0 — 0 aoa Coe teG o g ap g o a i av oc n P g m N G P 07 21 2 1年计 划草 案 ” 明确表 明要通 过大学 地质填 图培 训计划 ( D P 、学 生职业 教育计 划 ( C P 和门 … E MA ) SE )
一
、
地质填 图 的 目的性 明确
美国一些大学在对地质专业学生进行正式的地质填图训练之前 ,首先开展地质填图目盼陛的
教育 ,并将 其视 为地 质填 图过 程 中一个非 常重 要 的环 节 。具 有 丰富地 质填 图经验 的教授 开展这 一
阶段教育培训 ,主要从地质填图的主要 目的、经典实例以及结合实际填图任务进行讲解 。 让学生有 目的地认识 自 然界是非常重要的。在认识地球表面或近地表庞大物质的过程中,可
生代 花 岗岩 系选 择 该 区作 为地质 填 图的重要 研究
区。S r eaa ir N vd 复合岩基是大陆岛弧型花 岗岩岩基 的典型代表 ,是科迪勒拉花岗岩岩基 的一部 ea 分 ,被认为是一残余 的大陆岛弧 ,其相邻区东部为大谷地 ( r t ae) Ge ly ,西部为盆岭省 ( ai aV l Bs n
地质构造图手绘心得体会

地质构造图手绘心得体会通过手绘地质构造图的过程,我学到了很多。
我觉得实际操作和培训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必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
我将与你分享我的经验和这次的经验。
实践训练使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和融合。
这是我大学生活中非常宝贵的经历。
我会好好总结,帮助我更好地完成学业,为走出社会打下更好的基础。
我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努力学习,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和前辈请教,认真学习技术,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课本内容以外的一些相关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技能,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这很容易写在纸上。
你必须知道你必须实践它。
”在短暂的培训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我所学到的肤浅知识和在实际应用中缺乏专业知识。
我一直认为我在学校学得很好。
一旦我接触到现实,我发现我知道的是多么少。
这时,我真正明白了“学无止境”的含义。
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以课堂为主题,在实践中深化理论;夏季训练与普通训练的关系以夏季训练为主;社会培训的广度和深度之间的关系,努力使培训内容和培训规模的进度同步。
通过这次培训,我觉得自己在设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此次培训主要是为了促进我们未来工作和业务能力的提高,增强我们未来的竞争力。
示范文本为我们未来的立足点增添了基石。
培训单位的老师也给了我很多参与他们设计的机会。
我学到了很多过去很难解决的问题,以及我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时将面临的问题,如前期规划和后期制作等。
这次培训丰富了我在这一领域的知识,使我向更深层次迈进,对我在未来社会的立足点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但我也意识到,要在这个领域做好工作,我不能光靠这些天的训练。
我也需要在我的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地积累,不断丰富我的经验。
我前面的路还很长,我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走好。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近一个月的短暂而充实的训练,为我走向社会起到了桥梁和过渡的作用。
这是一次重要的经历,也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步,对我以后的工作也很有帮助。
美国地理教材实验设计与编制及对我国的启示

能实验与地学实验。在实验数量的分配上 ,四种基本类
型 的实验 均为3 个 ,为保证 地理 课堂教 学 的相对 均衡 , 1 每 章分 别设 置 4 地 理实 验 ,分 别为 1 个 个探 索 试验 、1 个 迷你 实验 、1 个技 能实验 和 1 个地 学实验 。根 据各 章节具
、
教 材 中地理 实验 设计 与编 制的特 点
1 .地理 实验 内容 与类型 丰富多样
全 书地 理 实 验 内 容 丰 富 ,由于 本 教 材 主要 供 美国
体 内容与要求的差异 ,地学实验在不 同的章节中又分 别以四种亚类型 出现 ,即地学实验 、网络实验、地学制
图实 验与 设计实 验等 。不 同类型 的地理 实验 在教材 中出
理科高中生使用 ,所以教材中地理实验的内容主要从自
U ies) nvr 由美 国麦 格 劳一 尔 ( G a — i )出版 公 e 希 Mc rw H l 1
司出版 ,供9 1 年级学生使用 ,是美国当前高 中阶段 —2
的主流 地理 教 材 。全 书 由8 单元 、3 个 章 节组 成 ,内 个 1
险火山排序 ” 、 “ 露的形 成”等 ;又有 以合作探究为
然 科 学角度 出发 ,内容涵 盖天 文学 、地质 学 、地貌 学 、 气 象学 、海 洋 学 、水 文学 、资源 学 与 环 境 学 等学 科 内
现的位置与时机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每 章起始设置 “ 探索实验”,帮助学生了解本章的主要内
容及 引起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章节 之 中设置 “ 你 试验 ” 迷
如 “ 如何确定相对年龄”、 “ 计算坡度:分析海拔高程
变化 ” 、 “ 计一个 太 阳能 海水 淡化 器” 、 “ 险火 山 设 危 排序 ”等 ;又有 以操 作为 主要 内容的 实验 ,如 “ 作 晶 制 系 模 型 ” 、 “ 制 滑坡 图 ” 、 “ 量地 球 的 陆地 和 水 绘 测 体 ” 、 “ 拟 水的运 动 ”等 。 模 全 书共 设置地 理 实验 14 ,根据 其功 能 与作 用 的 2个 不 同 ,分 为 四种 基本 类型 :即探 索试 验 、迷 你实验 、技
地理美国教学设计及反思

地理美国教学设计及反思地理教育在培养学生地理意识、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美国作为一个地理多样性丰富的国家,其地理教育的设计和反思对于促进学生对地理的理解和兴趣具有独特的意义。
本文将围绕地理美国教学设计及反思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地理教师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一、地理美国教学设计1.目标和主题地理美国教学的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意识。
具体的教学主题可以包括美国地理的多样性、主要地理特征的研究、地理因素对美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影响等。
2.教学内容和方法在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通过课堂讲解、教材阅读、地图绘制及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美国的地理信息。
重点可以放在美国的地理位置以及各州的地理特征、旅游景点、经济资源等方面。
在教学方法方面,可以采取多媒体展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究和案例分析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参与。
3.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方面,可以通过考试、小组讨论、项目展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来评估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情况。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讨论质量、作业完成情况等来进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估。
二、地理美国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地理美国教学反思中,首先需要关注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对美国地理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如果学生对美国地理的认识仍然比较模糊,教师可以对教学方法和教材进行反思,寻找改进的方法。
2.教学方法在地理美国教学反思中,教师应该反思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如果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不深,可以尝试一些案例分析或实地考察等更加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增强学习效果。
3.教学资源在地理美国教学反思中,教师需要反思所使用的教学资源是否丰富和多样化。
欧美国家地质填图

万方数据1406地质通报GEOLOGICALBULLETINOFCHINA2009年网1东昆仑造lIJ带地质填刚试点区不意图Fig.1SketchshowingtheexperimentalgeologicmappingineasternKunlunorogenicbeltI.Barosh教授一起进行地质填图,对欧美同家的地质填图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在开展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之际,将我们的体会形成本文及其后的2篇文章,仅供广大同f_=参考。
1地质填图的基本概念及发展规律地质图(geologicmap)是用不同颜色和符号显示某个地Ⅸ地表岩石或沉积物的分布、形状、组分、结构、形成时代等的图件。
地质填图(geologicmap—ping)是在野外实地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按一定比例尺将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填绘在地理底图上构成地质图的一T:作过程。
地质图、地质填图有狭义概念和广义概念之分,在欧美困家普遍采J}H的是广义概念。
美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4月发布的《美国全国合作地质填图计划2()()7—2011年规划》中明确指出,本规划中使用的术语“地质图”是广义的和兼容的,不仅仅指传统的纸质地质图,也包括对特定地区沉积、构造史的文字描述.地球表面以下的岩石横剖面,依据充分的古生物和同位素测年的相关图表等.还包括新的数字化产品(1)。
根据应用方向,可以细分为矿产、能源、地下水、生态、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岩溶、矿山下陷、气候变化、洪水、氡气、地质公园等地质图。
可以说美国的地质图、地质填图的概念囊括了方方面面。
另外,在欧美国家,至少在英语圉家中地质填图包括大中小各种比例尺的填图工作,也包括中文中的“地质编图”或“编网”的概念。
地质填图t作的发展因工业、社会和技术的发生、发展而发展。
1.1地质填图因矿业需求而产生从1760年开始.英国发生了-T业革命,对煤炭、铁矿石等资源的需求增加.随之诞生了现代矿业、地质学和世界上第一张地质图。
通过地质填图实习培养宏观思维

通过地质填图实习培养宏观思维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专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求学与就业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操作,或进行模拟训练,或尝试学以致用等方法,总之在进入工作岗位之前得到一次难得的训练机会。
除此之外,实践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这在未来的工作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思维的培养不仅限于专业方向上的发展,还对未来人生格局上的规划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
这样对于学生而言,无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将受益终身。
我们以地质专业野外填图实习为例,通过系统的教学方法及课程本身的特点,建立宏观思维的培养模式,为高校教学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一、“地质填图实习”简介“地质填图实习”属于地质学专业本科野外教学实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即通过查明工作区范围内的地层、构造及矿产资源等各种地质信息,确定地质体分布,绘制出工作区的地质图。
地质填图的相关成果可以为国土规划、资源勘查及工程建设等提供第一手的地质资料,因此地质填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地质工作,同时也是地质学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专业技能。
“地质填图实习”的野外工作阶段包括地质踏勘、实测地质剖面以及路线填图三部分,然后在此基础上编制地质图等各类地质图件并提交一份调查报告。
在完成“地质填图实习”的整个过程中,不但需要学生对工作区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总结归纳,还需要学生之间通力配合、共同完成。
因此,“地质填图实习”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每年在云南玉溪市澄江开展本科二年级的地质填图实习,通过填图实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为调查区绘制地质图的专业技能。
经过多年的填图实习训练,我们发现填图实习还有更高层次的教学效果,即从最基础的知识点观察记录到形成对整个填图区宏观的地质现象的认知这样一个过程,为构建系统的宏观思维培养模式,提供了非常优良的教学素材,因此我们在基本的教学目的的基础上,尝试探索培养学生的宏观思维模式。
观美国地球科学课得到的启示

1. ( )园区紧邻市 中心 ,交通便 利 ,未来人 流密集 ,土 0 1 地利 用利 润高 ( 分 );开发成高级商务 区能够有效地提 高其 土地 3
利 用效益 ,用 户有能 力支付 高额土地 租金 ,发挥后 世博 效应 ( 2
其适 宜发展 的特 色 业类型。 农 9 ( )山麓冲积扇 ( 分 ) 水资源多少 ( 分 ) . 1 2 2
产 :江西三清 山 ( 分 ,答 出其 中两处即可 )。有利条件 :历 史文 2 化价值 高;旅 游资源丰 富,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 况好 ;交通便
利 , 近客源消费市场。 ( 分 ) 接 4 ( ) 2 进一 步完善基础设施 ( 高交通通 达性 );加强旅游 提 景 区规划 .突出 “ 色圣地”的景 区形象。 ( 分 ) 红 4
工农业 用水效率 ,提 高再 生水利 用量 ;依 法管治用水 ,开展全社 会节约 用水 宣传教 育,提 倡水忧 患意识 ;进 行生态环境建设 ,保
护水源。 ( 分 ,答 出三点即可 ) 6
案二 :不赞 同。大量人 1 流入会 加剧 大城 市的 交通拥 堵、住房 紧 3 '
张 问题 、就业 困难 ( 分 );劳务输 出将导致 劳动力流失 ,不利 于 2 当地经济 的发展 ( 分 );长江三角洲地 区的低端产业正逐步 向周 2 边地 区转移 ,政府 可组 织剩余 劳动 力就地 转移 ( 分 ) 2 。 1 ( )文化遗 产 :江西庐 山、福建 土楼 ; 自然和 文化遗 1 1
张纸 ,然 后 ,每 位 学生 跟 着 教师 的演 示试 着 用 手 在纸 上
了以下几个问题 :①什么是地震仪?②解释什么是地应 力。③地震是怎么引起的?④什么是余震和地震前兆? 请用 自己的话解释。测验的时间不长 ,测验的成绩将成
地质填图小结

地质填图小结地质填图是一种用于描述地质构造和岩石分布的方法,通过在地图上描绘不同地质单元的形状、大小和空间关系,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地质现象和过程。
在填制地质填图时,需要进行田野调查和样品采集,并进行实地观察和分析,以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
地质填图的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的演化过程和资源分布,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地质填图的过程包括几个主要的步骤。
首先,需要在实地进行地质调查和田野观察,记录各种地质现象和构造特征,比如地层的厚度、倾角和岩石的产状等。
同时,还要进行岩石样品的采集和标本的制备,以供后续的室内分析和实验。
在进行实地调查时,需要使用各种仪器设备,如测距仪、地质锤和钻探机等,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在收集了足够的地质信息后,就可以开始填制地质地图了。
首先要确定地图的比例尺和坐标系统,并确定地图的边界和划定不同地质单元的界线。
然后,根据实地调查的数据,将各种地质单元、构造特征和地层分布等绘制在地图上,可以使用不同的符号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质特征。
同时,还需要标注地质断层、褶皱、岩石类型和地层年代等重要的地质元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地质地图的含义。
填制地质填图的过程中,还需要做一些室内实验和分析工作,以获取更详细的地质信息。
比如,对采集到的岩石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和显微镜观察,以确定其成分和结构特征,从而进一步判别岩石类型和演化过程。
同时,还可以使用地球物理方法,如地震勘探和磁力测量,来获取更深部的地质信息。
总的来说,地质填图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需要进行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才能得到准确的地质图件。
通过地质填图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历史演化和岩石资源的分布,为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地质填图对于地质工作者和环境规划师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质现象和过程,从而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并利用地质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石硬度、渗水性等特征)。他的重人突破在于通过地质填图认识到:一套沉积岩中含有的 化石,从岩层的底部到顶部具有特定的规律和次序,这种次序在其他岩层中也存在,甚至出 现在英格兰的其他地区。正如史密斯描述的那样,每一地层含有特定的化石或化石组合,并 可以以此来与其他地层相区分,这就是著名的“化石层序律”提出的过样。基础的地质填图 也能提出重人的科学理论,这种经典实例的提出对于增强学生对地质填幽的重要性认识以及 形成良好的科学思维aF常必要。 结合实际任务开展填图目的性教育也产生较好的效果。美国西部的Sierra Nevada山脉 由中生代花岗岩复合岩基构成。长期以业,美国南加州大学地质系选择该区作为地质填图的
地质填图的目的性明确
美国一些大学在对地质专业学生进行正式的地质填[]UII练之前,首先开展地质填图目的 性的教育,并将其纳入地质填图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具有丰富地质填图经验的教授 开展这一阶段教育培训,主要从地质填图的主要目的、经典实例以及结合实际填图任务进行 讲解。 让学生了解有目的地认识自然界是非常重要的。在认知地球表面或近地表庞犬物质的过 程中,可能会形成一种印象:地球表面的岩石或一些松散物质的分布不成体系,甚至1卜常无 序。为了获取矿产资源、保护环境、规划建设以及解决地球的形成与演化等方面的基础地质 问题,必须卉清这些地壳物质的复杂分布特征,冈此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米组织及综合 处理地表或近地表的这些原始信息,然后利州这些信息开展进一步有效的.I:作。这种认矢I|自 然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地质填图。 地质学史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对地质填图重要性和科!学性的认识。一个经常提剑的例子是 1801年威廉・史密斯完成的第一张反映岩杠分布地质图的产生过程及重人科学意义。威 廉.史密斯最初目的是为了在大不列颠运河建设过程中能快速了解运河周用岩缸性质(包括
重要研究区。Sierra Nevada复合岩基是人陆岛弧型花岗岩岩基的典型代表,是科迪勒拉花岗
岩岩基的一部分,被认为是一残余的大陆岛弧。其相邻区东部为人谷地(Great Valley),砖 部为盆岭省(Basin
and Range
Province)。这一特殊的构造单元中有很多需要解决的科学问
题:如地形地貌形成的深部背景?对区域气候的影响?花岗岩体侵位机制?花岗岩成分与深 部岩石圈性质的关系等等。在开展地质填图:l:=作前,,南加州大学经常就某些关键地质问题开 展各种研讨会,这些问题的提出首先能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兴趣,进而带着解决这些问题 为目的开展地质填图工作,使科学问题的解决与科学思维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
Cooperative Geologic Mapping Program) “NCGMP
2007—2011年计划草案”明确表明要通过大学地质填图培训计划(ED M.AP)、学生职业教 育计划(SCEP)和门登霍尔计划(Mendenhall program),使美国下一代人具各地质填图的 相关知识和经验。美国大学针对地质及相关专业本科生的地质填图培养方式也相应较为系统 和完善,培养了大量的具有地质填图基本功及科学思维能力的地质人才。通过对美国大学本 科生地质填图教育模式及实际参与野外填图过程的了解,本文将简要总结一下美国大学生地 质填图教育的一些特点。
William Aallenges geologic maps.AGI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SERIES,7.
David R.Soller,Taryn A。Lindquist and Jonathan C.Matti.2002。Field Descrip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究。这些科!学家有来自美国国内其他院校的教师或学生,也有来臼其他国家的师生,是一种
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交流。虽然他们的研究方向、内容不一样,但为进行地质填图培训的学生
创造了良女,的多学科融合的科学氛同。~段时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得剑了拓
宽,让他们从最基础的地质.I:作阶段就感受到了科学交流的重要性。这些新的科研力蟮的加 入对丁提高地质填图的质量是1F常重要的冈素。
四、多学科融合的地质填图人才培养
地质填图的对象一般是地质工作空白区或工作程度较低的地区,必然存在人量的未知地 质现象或问题。为了真实反映填图区地质实际,要求地质填图人员具有较为宽广的专业知识 面,来应对填图过程中存在的新的现象或问题。美国人学地质专业学生在进行地质填图前, 要求学生修完地质及相关专业主要课程,基本能应对地质填幽过程中所能涉及的地质问题。
五、结语
综合以上美国大学地质填图教育的一些特点,可以发现,美国人学在培养地质填图人才 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美国政府也非常重视大学在地质填图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列 出专门计划予以资助。相应地美国大学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地质填图培训体系,培养了 火批具坚实理论基础及宽广知识面的、自主能动性较强的地质人才。为保证美国在地质学领 域的领先地位奠定了重要基础。 自1999年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实施以来,在已完成大部分国土面积的l:20万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工作的基础上,我国又系统地开展了l: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质填图工 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不仅填补了空白区,而且在一些重要造山带、岩浆岩大规模分布 区、沉积盆地等重点地带取得大量的基础地质成果和显著经济效益。在中央加强地质:【作的 决定精神的要求下,我国基础地质调查工作面临着阶段性转变和地质工作逐步深化的要求, 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地质调查部署基本原则和方向的问题。地质填图工作从专门地质调查等以 生产为主的过程,正在向以加强综合性的科学研究,以提高地质填图的质量和地质调查-1:作 的科学认识的过程转变。地质填图过程中积极的科学思维及先进的地质填图方法和手段是提 高地质填图水平的重要保障。国外区域地质调查成功经验表明,加强地质填图人才的培养是 地质调查战略工程取得成功的重要l保障。大学在地质填图教育中也要形成一套适合中国地质 特色的培养系统,培养和储备地质人才,深化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增加区调成果的科技含量 及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8
过程中较难进行系统测量,因为流线和流面的发育程度不一。如果较测鼙发育特别清晰的流 线和流面产状,就必定要丢欠很多构造信息。南加州人学师生在Sierra Nevada花岗岩体观 察过程中引导学生将流面和流线分为5个级别,代表发育程度及能观察剑的程度。所有岩体
露头上的流面和流线进行产状测量,并附上级别号及其他特征。这样使崩者可以根据地质现
象描述的科学可信度决定使用的程度,达到客观分析的目的。
三、自主能动性的培养
地质填图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生产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研究解决基础地质问题的过 程。地质填图对地质人员的自主能动性要求非常高,思考与总结始终贯穿地质填图全过程。 教师对学生经常强调的是首先通过自主思考提出解决一个地质问题的最初模型,然后在地质 填图过程中根据观察、分析结论不断修正模型。一个模型经过多次修改后,逐步得到完善, 逐渐趋向正确。在实际填图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填图的开始都会在记录本提出一个基 本的地质模式,每天都进行修改,最终得到一个经得起检验的地质模型。学生在地质填图过 程中不断思考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野外1作的能力。南加州人学地质系学生野外地 质填图过程能给我们以启示。在野外地质填图工作正式开始前,带队老师通常要召集学生在 一起就所要开展工作的地区进行一次研讨。老师和学生充分讨论研究区存在的地质问题,良 好的学术氛围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到研究团队中,并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术术问题的研究。通 常教师根据讨论结果总结提出一些关键的科学问题,根据学生科学兴趣进行初步分工,每个 学生都有自己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工作安排也是根据这些问题进行 的。野外每一条填图路线的安排都由学生自已设计,每一天野外工作的重点、可能遇到的问 题、重点要解决的问题都提前作了周密安排,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可能的解决问题的地质模 型。在填图过程中,并不是平均分配~天的工作量,对于一些无关紧要的区域,工作量安排 非常少,描述简单。而在重点地段则投入大量的工作量,展开重点观察、描述、取样。路线 安排加密,观测点增多,工作安排超过地质填图的所规定的标准,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以研 究为主要目的的填图。每一天的野外j:作结束后,都要进行小结并参与讨论。根据充分讨论 的结果,修正地质模型,然后安排第二天的野外jI:作路线。经过野外地质填图实践的锻炼, 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得到了提高,独立从事地质工作的能力得到了加强。
同时根据I:作区基础地质的具体情况,还要对学生针对性地开展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包括
教师讲解和自学,并对一些深层次的地质问题的展开讨论。除了室内课程学习及自学外,重 要的是野外填幽过程中的相互学习。前面已述,在美国,选择的填图区域一般是地质研究的
19
热点地区,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地质学家对此也有兴趣。野外地质填图过程中,来自 不同学校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也常常欢迎加入填幽小组,就各自感兴趣的地质问题开展研
二、科学可信度的重要性
地质填图都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这些标准旨在使地质填图人员尽量提供完整清晰的 点、线、面等地质信息,并在地质图上表达不同特征的地质现象,同时使地质图的使用者也 能准确完整接受这些信息。地质图表达的各种信息要能被地质图的不同使用对象进行清楚有 机的沟通和接受。因此地质图所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其地质内容与表达方式都应 该符合一定的地质填图标准。这一点在大学生地质填图教育都首先加以强调。但地质人员是 地质填图的主体,美国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他们的教育强调某些填图标 准不应该被生搬硬套地使用或者说以一种方式过度拘束地质学家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 解释甚至成图。相反要使规则标准适合某种特别地质现象和背景。如一种新的经过修改的符 号或图例,如果被发现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应该被周期性地纳入到标准修改的计划中。注重 科学家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更要强调所有被观察到的地质现象的科学可信度,这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概念。地质填图过程中地质学家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形,对所观察到的地质现象 的描述或解释到底有几分信心。因为有很多因素影响地质人员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及认知程 度,如露头不发育、地质现象模糊不清、所掌握的知识范围或专业方向的差异等等。正是由 于地质填图过程中受以上存在的或更多的因素影响,我们更应该强调野外观察、分析的科学 可信度。因此所获得的地质图件并不是仅限于填图地质人员本身,而是要受到大多数专业或 部分非专业群体的使用。实际上对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并不能绝对地以“可信”或“不可信” 来决定。很多地质现象由于发育程度不一样或认知水平不一而可以将观察描述划分为多个级 别用来反映内容的科学可信度,使使用者能够从基础描述中客观分析科学现象所提供的科学 信息。而不是不加分析的肯定或否定,误导使J=fj者。例如岩体的流线和流面一直在野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