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总复习及练习2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 修辞方法2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 修辞方法2

小学语文复习资料修辞方法——练习(二)一、写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8、老师是园丁,我们是花朵。

9、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二、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缝纫鸟的窝是一种精致的工艺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笔直的公路上,一对对玉兰花灯柱,像等待检阅的依仗队,整整齐齐地站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鲜红的队旗像燃烧的火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玉屑似的雪末随风飘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孩子简直成了泥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按要求写句子。

1、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改为比喻句):2、天空中有一轮明月。

(改为比喻句):3、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4、河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5、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2》练习及答案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2》练习及答案

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修辞手法二》一、单选题1.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广告词往往也会运用各种修辞手法。

对下列广告词修辞手法辨别正确的一项是()①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电脑)②牛奶香浓,丝般感受。

(巧克力)③新版面福瑞卡,伴您畅游天下。

(旅游卡)④神仙饮琼浆玉液长生不老,百姓喝莲塘高粱欢乐健康。

(高粱酒)A.①反问②对偶③夸张④对比B.①双关②对比③拟人④对偶C.①反问②比喻③夸张④对比D.①双关②比喻③拟人④对偶2.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母亲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像母亲这样的劳动人民,才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

B.“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C.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大毡子。

D.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方法的一句是()A.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娴静的微笑。

B.桂子花开十里飘香。

C.真是奇怪,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D.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4.下列句子中运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天空撒满了快活地眨着眼睛的星星,天河显得很清楚……B.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火箭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看起来宛如一条蜿蜒的苍龙,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C.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5.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C.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选出以下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A.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B.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青山绿水画。

C.地中海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D.燕子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7.一支部队驻扎在北极圈内。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练习【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练习【二】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专项练习【二】11.下列语句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秦,虎狼之国,不可信。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解析:选C。

C项,是夸张,其余三项,均为比喻。

1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B.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C.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D.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解析:选A。

A项,没有使用夸张手法。

B项,写宫漏好像接通了大海似的,水永远滴不完,夜长得好像没有了期限,以海水的巨大容量来表现长门的夜长;C项,将“别意”与“东流水”相比,是夸张;D项,乐曲如此美妙,应是“天上有”的东西,是夸张。

1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C.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D.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解析:选B。

比喻,其他拟人。

1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C.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

D.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解析:选C。

A.“才思”,这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晚春的繁丽景色。

B.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C.比喻,“豺狼”喻指金朝治统治者。

D.“斜阳”本是没有生命的东西,但人却直接同它进行对话,这就赋予它以生命。

这是拟人手法。

15.下列诗词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D.迟日江山丽,春风花鸟香。

解析:选C。

C项,是反复;其余三项,是对偶。

16.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A.那田头的一棵箭杨树,孤傲挺拔地竖在路边,仿佛是竖着的乡村人心的一杆旗,望着这世界,读着世界的变幻和人心。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修辞手法》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期末专项《修辞手法》试卷附答案 (2)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修辞手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下列没有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5分)A. 干干净净的蓝天上,溜来了一团乌云,它一点儿一点儿地遮住了太阳的光芒。

B. 微风拂过,梯田里的庄稼,像绿色海洋里涌起的层层浪花。

C. 春风送来了沁人心脾的花香,满天的星星都在跳跃、欢笑。

D. 秋雨在微风中飞舞吟唱。

二、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5分)A. 他一把甩开对方的手,就像甩掉了一条毒蛇。

..........B. 炕沿上坐着的那个鬼子军官,眼睛通红,像一........。

..只饥渴难耐的恶狼C. 姑娘笑嘻嘻地站在一旁,两只眼睛像浸在水里的墨晶石.............,又黑又亮。

D. 啊!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三、判断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20分)A.比喻B.拟人C.排比D.设问1. 子弹像冰雹一样射过来。

( )2. 那里,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荫,秋天鲜果飘香,冬天雪白一片。

( )3. 它(白公鹅)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

( )4. 三月的桃花水是什么?是春天的竖琴。

( )四、按要求补写句子。

(24分)1.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他走得好慢好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体谅是交往中的一缕清风,微笑是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宽容是人生中的_______________。

3.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群小鸟在屋檐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46分)茶香竹村坐落于杭州市郊的青龙山脚下。

它三面环山,一面靠水。

每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山间那蜿蜒曲折的溪水便潺潺地流入村前的青龙河中。

村后,漫山遍野郁郁葱葱,苍翠欲滴。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 - 副本 (2)

汉语修辞学复习题 - 副本 (2)

一、填空题1、我国修辞学的研究源远流长,早在先秦两汉,古人就已经注意到了修辞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2、西晋陆机的《文赋》是一部对后世有很大影响的文学理论专著.其中对修辞的方法、技巧也有较多的论述。

3、1932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修辞学的建立。

4、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三个要素.修辞和语言的三要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5、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具有制约作用。

6、词语锤炼的基本要求是准确朴实、简洁有力、新鲜活泼、生动形象。

7、句子的格式简称句式。

8、散句是指结构不一致,形式参差的句子.9、严格的对偶上下两联要具备以下条件:意义相关,结构相同,字数相等,词类相当,没有重字,平仄,协调。

10、叠用和一般句子比较有以下修辞特点:整齐一致、集中突出、清晰醒目.11、反问句的修辞作用,主要表现在比一般句式具有更强烈的语气和感情色彩。

12、先秦两汉在我国修辞学史上可以称作萌芽时期.13、比喻就是人们平时说的“打比方”。

14、反问句又叫反诘句,它是用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

15、四个音节的语音段落也称“四字格",它两字一顿,整齐匀称,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语言格式。

16、同样的意思既可以用肯定句也可以用否定句。

一般说来,肯定句的语气比较直率明确,否定句的语气比较委婉灵活。

17、顶真就是上文的词语、句子用来作为下文的起头,前后首尾相连,上递下接。

南朝文学家沈约称之谓连珠。

18、1951年《人民日报》连载了吕叔湘、朱德熙的名著《语法修辞讲话》。

19、现代汉语中,声调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20. 宋代陈骙的《文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

22。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创立了我国第一个科学而完备的修辞学体系。

23. 修辞学是研究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科学。

24。

语言环境包括社会时代、题旨情景、对象、场合、时间和话语的具体环境。

25。

长句化短的方法主要有:抽出修饰语、运用叠用句、合叙改分述.26. 修辞主体的修养主要包括思想品德、生活积累和知识素养 .27. “文以辨洁为能,不以繁缛为巧.”出自刘勰的《文心雕龙.议对》。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05修辞手法之主观效果分析题专训2含解析

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05修辞手法之主观效果分析题专训2含解析

专题03 2022高考新题型语言运用之修辞手法(主观)专训(2)时间:45分钟分值:50分得分:(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又是一年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今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如约而来,神州大地到处是一派丰收景象。

北国苍茫,柿黄梨大冬枣甜;南疆秀美,橘红蕉长稻米香。

在中国寒地香米之乡的田野上,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水稻示范田。

每年九月伊始,一片片金黄色在这片黑土地上蔓延,那是稻子熟了。

丰硕的稻穗,在秋天如诗的风景里满怀着对黑土地的无限敬意,低下头来感恩农民们150天的辛勤付出,满怀深情地向脚下的黑土地致敬。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5分)答案:【答案】①构成:意义紧密相连。

“北国”和“南疆”都是地域名称;“柿黄”和“橘红”、“梨大”和“蕉长”、“冬枣甜”和“稻米香”也都是两两相对,物产特色概括恰当。

②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展现丰收景象。

(5分。

答出①给2分,答出②给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对偶的构成:词语,词性,结构,意义相对;效果:可以套用,但最后一定要结合语句分析情感效果。

(2023优秀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有着“八分半山一分水,半分农田和庄园”真实写照的古徽州的黟县是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风景秀丽的田园之乡。

这里,许多古老的村庄都靠山,房屋依山临水,沉稳且有灵气。

几十栋农舍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既各不相同又互相一体。

阳光下的小溪,秋水盈盈,荡漾着绵绵的心思。

后山是一片绿海,漫山遍野的翠竹,间或三五株五颜六色的落叶树,恰到好处地嵌在绿海中,宛若充满烟火气息的岛屿上收敛的晚霞。

2.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5分)答案:【答案】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小溪以人的情态,生动地表现了荡漾的小溪招人喜爱的特点。

②运用了叠词的修辞手法,“盈盈”突出了小溪的清澈,“绵绵”突出了小溪的潺潺不绝。

中考语文修辞基础整理(含训练题和答案)

中考语文修辞基础整理(含训练题和答案)

修辞一、考点概览1. 正确辨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对比、反复、设问、反问、借代等十种常见的修辞手法;2.能理解并品析常见的修辞方法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3.能依据要求仿用或独立运用某种修辞。

二、题型例举1.【辽宁卷】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他发现是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似的。

②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③在一个孩子的眼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④老爷子小心,别顾着说话——看掉下来把屁股摔成两半!A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比喻 B①夸张②设问③排比④比喻C①比喻②反问③排比④夸张 D①比喻②反问③夸张④夸张【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辨识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题型是一道正选题。

从所给的选项看,设计意图非常明确,把几种判断上容易混淆的修辞手法拿来让考生分辨,这就要求在解答是一定要用心捕捉文句中体现修辞手法特点的信息,结合有关的知识加以判断。

【参考答案】C2.【长沙卷】“远远望去,宛如一群雪白肥壮的大狮子,有坐着的,有卧着的,有两两相对的,有簇聚成团的,原来这是一座宣石假山”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试题分析】考查的着眼点是对考生运用修辞手法能力的考查,同时也对学生语文多方面的能力进行检验。

【参考答案】打比方;抓住了个园“冬景”的颜色、形状与白雪、狮子相似的地方,其作用在于突出个园的“冬景”的特征,使说明的事物更加生动、形象,使文章富有文采,激发阅读兴趣,( 答到意思即可)3.【杭州卷】下列句子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图书馆是书籍的宝库,那里贮藏着无数的人类智慧的结晶。

B.蚂蚁身躯虽小,但力量很大,一只蚂蚁可搬动一粒米,一群蚂蚁不就可以翻江倒海了吗?C.那翠绿的叶片,那满树的繁花,给我这小小的书房带来了一室的春光,一室的清香,一室的暖意。

D.盛开的藤萝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彼此推着挤着,好不热闹。

修辞手法练习题和答案2

修辞手法练习题和答案2

修辞手法练习题从运用的修辞手法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风风雨雨过日子,炎炎凉凉看世态。

B.谈笑有长官,往来无百姓。

C.文学似海乐无边,官爵如花荣有限。

D.宁为八方苦水"流浪鱼",不作一棵树上"吊死鬼"。

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嫩绿和墨绿的植被编织出硕大无边的毡毯,一直铺展到天边。

B.时间与空间好像在你的脑海里,无止境地延伸着,延伸着。

C.从破败的城墙中,他们看到了美,一种残损的美,像维纳斯。

D.日记本是我的所爱,就如同我儿时的抽屉,里面装满了钉子和小刀。

2.在语义上与“天边偶尔飘浮着淡淡白云”构成最贴切的比喻句的一项是( )A.形成朵朵盛开的白莲。

B.就像白缎上绣着几朵浅浅的银色的暗花。

C.像从别的什么仙境飘来片片银色的羽毛。

D.好像镶嵌在蓝色的玻璃上的几片洁净的羽毛。

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的一句是( )A.譬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那首歌吧,从苏区开始,就一直是红军、八路军、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的先遣部队。

B.荞麦正开花,远远望去像一张粉红色的地毯,地毯的边缘上长着森林一般的大麻和玉米。

C.甬道两旁那婀娜多姿的垂柳,雄赳赳地站在路边,仿佛是在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

D.他想到为社会主义祖国争光,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坚决要求火速去工地。

4.“有的侧身探海”一句应放在下文①、②、③、④的哪一处( )有的石头像莲花瓣,有的像大象头,有的像老人,有的像卧虎,①有的错落成桥,②有的兀立如柱,③有的怒目相向。

有的什么也不像,黑乎乎的,一动不动,④堵住你的去路。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5.分别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最佳对偶句的一项是( )今天在追悼李公朴、闻一多两先生,时局极端险恶,()。

但是此时此地,有何话可说?我谨以最虔诚的信念,向殉难者默誓:心不死,(),和平可期,(),杀人者终必覆灭。

A.人民无比沉痛志不绝争取民生B.人心异常悲痛志不绝民主有望C.人心异常悲痛意志坚民主自由D.人民生活痛苦斗志昂民主有6.下列各句中比喻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深一脚、浅一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辞总复习一、知识归类:
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设问、反问。

除此之外,课文里还涉及到的有对比、借代、引用、双关、反语、反复、顶针、回文和象征等。

(1)比喻。

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明喻:「你们这些恶人好像狗。

]隐喻:「你们这些恶人就是狗。

」借喻:「你们这些狗。


(2)借代。

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

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

("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

(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

("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

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

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

(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

(拟人)
(4)夸张。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

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香味来了。

(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

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方法。

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6)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如:
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④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扇面对)
(7)排比。

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一般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短语或句子连用的方法。

如:
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

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8)反复。

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

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如:
①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敌人从哪里进攻,我们就要它在哪里灭亡。

(9)反语。

即通常所说的"说反话"--实际要表达的意思和字面意思是相反的。

如:"友邦人士"从此可以不必"惊诧莫名",只请放心来瓜分就是了。

(10)反问。

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因此,不需要回答。

如:难道中学老师和小姐骑自行车还成体统吗?(《装在套子里的人》)
(11)设问。

为了突出所说的内容,把它用问话的形式表示出来。

如: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

设问是自问自答的。

(12)顶针。

又名顶真,即某段文字由若干短句组成,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词)与下一句开头的一个字(词)
相同,这种修辞方法叫做顶针。

如:
①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②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13)回环。

简单地说回环就是顺读逆读一个样。

例如:
①响水潭中潭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

②佛山香敬香山佛;翁源乳养乳源翁。

③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④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14)双关。

让词句具有双重意义的修辞方式叫做双关。

双关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两种。

双关的两层含义,字面是次要的,言外之意是主要的。

(1)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造成的双关是谐音双关。

如“人家笑我气管炎。

”(2)语义双关:利用词语或句子在语境中形成的双重含义造成的双关是语义双关。

如:四周黑洞洞的,能不碰壁吗?
(15)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

可分为两种:
明引(直接引用):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暗引(间接引用):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一、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自山脚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树木,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
2、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
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

()
3、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4、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面八方。

()
5、工人叔叔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
6、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志气。

()
7、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
8、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9、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像海边上的浪花吗?()
10、因为红色是火的颜色,是血的颜色,是旗帜的颜色。

()
11、什么花儿秋天阵阵香?什么鸟儿秋天排成行?桂花秋天阵阵香,大雁秋天排成行。

()
12、傍晚在楼台小坐,看到天上的飞鸟还巢,他会想家;秋风萧瑟,看到树木落叶归根,他会想家;
每逢鱼汛,看到大海里的群鱼回游,他会想家。

()
13、谢惠敏的两撇眉毛险些飞出脑门,她瞪圆了双眼望着张老师。

()
1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15、他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
16、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
17、骆驼是沙漠之舟。

()
18、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19、他骄傲自满,取得一点成绩,尾巴就翘得天样高. ()
20、我们去找那个歪嘴巴算账。

()
21、你今天这件事做得太棒了,让我无话可说!()
22、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

()
23、毛主席告诫我们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二、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1、叶子很绿。

用夸张用法:
2、这里很适合鸟儿生活。

用比喻手法:
3、颗颗水珠在荷叶上滚动。

用比喻手法:
4、窗外,风吹翠竹,飒飒作响。

改为拟人句:
5、溪水哗哗地流着。

改为拟人句:
6、寒风吹到脸上很痛。

改为夸张句:
7、树叶在风中飘来飘去。

拟人句:
比喻句:
8、任意写一个排比句,突出教师的伟大品质。

三、选择题:
1.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夸张)
B.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C.……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反语)
D.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反问)
2.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这个卖牡蛎的,怎么这样像于勒? B.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

C.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D.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采,嫩嫩的,绿绿的。

3.选出和“树林一直在唱着那首愉快的歌”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 )
A、这里的人们非常好客,火一般热情。

B.一路上,稻田绿、菜花黄、江水银,绘成了一幅幅田园巨画。

C.生命是一条河流,有奔腾也有平缓。

D.天气炎热,那张乒乓球桌子也在睡觉。

4.选出与“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形成对偶的一项( )
A.墙上芦苇头重脚轻B.引无数英雄竞折腰C.风华正茂书生意气D.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