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_SCDMA_LTE双模基站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TD-LTE双模演进基站特殊时隙的利用

TD-LTE双模演进基站特殊时隙的利用

S CDM A采 用 Up S h i f t i n g 技 术 使 Up PCH
全 部 位于 Ts 1
或 T s 2内 ;
TD —L TE配

s 。
D W

G P U P s l o t O S F # 2 s l o t 1
S F 3
(1)首 先 , TD — L TE必 须 选 择 子 帧 配 比 2 (即
3 DL : 1 UL)、特殊 子帧配 比5( 3 : 9 : 2),其 他配 比无法 与T D— S C DMA现 网4 DL : 2 UL 帧 配置对 齐 。 ( 2)通 过 调 整TD—L T E的帧 提 前 量 ,对 齐 TD— L TE  ̄ U TD—S CDMA的 上转 下行 转 换 点 ( 即第 二 转换
隙 ,当T D—L TE 的特 殊 子帧 采用 9 : 3 : 2 配 比时 ,主 要是
TD— S C DMA的Up P TS 被 干扰 。 由此提 出特 殊 时 隙增
责任 编辑 : 左永 嚣 Z t l O y O 1 1 萄Ⅲ 1 @r n b o o m C I I

}秒 通 信
L TE 共模 建 设 ,上行 和 下行
信 号 出现 在 同一频 段 内 ,若 某 个时 刻 一个 系统处 于 下 行发 射 ,另一个 系统 处于 上行 接收 状态 ,则 2 个 系统 会 产 生较 严 重 干 扰 。对 此 ,要 求 F 频 段 TD— L TE系统 与
T D— S C DMA系统 上下行 时 隙转换 点 对齐 ,即2 个 系统 同时 发射 同时接 收 。
R , J 小 交 叉 ,又克 分利 用埒殊 时 隙提升 了 小 区番 吐量 。

结合综合业务接入网建设CRAN助力中国移动无线网络架构演进

结合综合业务接入网建设CRAN助力中国移动无线网络架构演进

资源困难的地区,采用 C-RAN 组网尚不现实。光 纤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 C-RAN 发展。幸运的 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信息 网络建设。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在规划建设 面向全业务的城域传送网,其中光缆网络的主要
平凡的规则。生老病死,茶米油盐,移动网上营业厅大凡活在宇宙
思路是建设一张接入方便、光纤通路组织灵活、 容量大的接入光缆网络,为基站、家庭宽带、、 WLAN 等各类业务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光纤资源。面 向全业务的城域传送网的规划建设,一般需要新 建光缆和管道资源。若能同时考虑 C-RAN 需求预
留足够的光纤资源,将可为未来 C-RAN 部署打下 基础。例如,在某些地方计划在 2014 年,每 2-3 平方公里划分为一个综合业务接入区,其中包含 一个主干光缆环,主干光缆均达到 288 芯。其中, 可以提供给基站用的可达 48 芯,结合恰当的传
平凡的规则。生老病死,茶米油盐,移动网上营业厅大凡活在宇宙
平凡的规则。生老病死,茶米油盐,移动网上营业厅大凡活在宇宙
验在广州大学城选取了 12 个 TD-SCDMA 基站进行 改造,采用 C-RAN 方式组网升级为同时支持 TD-SCDMA 和 TD-LTE 的双模站点。通过对无线设 备集中运维管理、TD-SCDMA/TD-LTE 业务性能以 及 C-RAN 组网下 TD-SCDMA 基带资源调度等方面
目前,全球正掀起一股 LTE 建设浪潮。作为 全球最大的移动运营商,中国移动的一举一动备 受业界关注。在工信部统一安排下,中国移动在 多个城市进行 TD-LTE 规模试验,探索其网络建 设经验。作为中国移动主导的新一代绿色无线接
入网络, C-RAN 将为 TD-LTE 基站部署提供新的解 决思路。为有效支持从 TD-SCDMA 到 TD-LTE 平滑 演进下双模站点 C-RAN 组网应用场景,从 2011 年开始,中国移动与中兴共同在广州市进行了 TD-SCDMA/TD-LTE 双模 C-RAN 现网试验。此次试

TDSCDMA与WCDMA混合组网网络规划方案

TDSCDMA与WCDMA混合组网网络规划方案

TDSCDMA与WCDMA混合组网网络规划方案TD-SCDMA和WCDMA是两种不同的移动通信标准,它们在不同的频段工作,因此可以混合组网,实现更高效的网络管理和优质的服务。

一、混合组网的目的与优点1.提高网络容量混合组网可以利用两种网络的优势,增加网络容量。

WCDMA和TD-SCDMA之间没有兼容性问题,因此可以更好地利用已有的网络资源,提高利用率。

2.覆盖能力强混合组网可以将两种网络的优点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从而覆盖范围更广,能力更强。

3. 减少网络投资混合组网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减少投资和建设成本。

这对于一些资金有限的小型运营商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提高用户体验混合组网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可靠和优质的服务。

TD-SCDMA和WCDMA之间协作效率更高,在移动设备传输的过程中更加可靠,减少了数据延迟和丢失的时候。

二、混合组网网络规划方案1.确定网络需求和规划开始网络规划前,需要考虑运营商现有的网络资源和用户需求,制定适合的网络规划方案。

该规划方案应致力于提高网络覆盖、减少网络延迟,保证网络投资收益的最大化。

2. 建立混合组网之前的调研工作在贯彻混合组网计划之前,还需要完成大量的现场调查和数据收集工作,以确保调节网络拓扑结构和数据库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这项工作需要重视和细致,以避免在后期运营过程中出现问题。

3.建立网络基础设施根据规划方案,在TD-SCDMA和WCDMA运营商商谈并签署合同后,需要先建立基础设施,包括基站、阵列、前置放大器等。

这是混合组网的最基础和首要环节,需要按照标准要求建设,例如站点选址、设施布局、路由设计、无线信号覆盖等方面。

4.基站适配当网络设施建立完成后,需要靠适配TD-SCDMA和WCDMA基站来实现混合网络组网。

适配基站时,首先按照协议要求进行配置,然后对基站的软硬件进行升级和完善。

此外,还需要测试基站,并透过调整参数进行优化和改进。

5.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方案是整个网络计划的前提,也是最基础的部分。

TD—SCDMA与TD—LTE协同优化

TD—SCDMA与TD—LTE协同优化

TD—SCDMA与TD—LTE协同优化【摘要】本文从TD-SCDMA与TD-LTE频率特性、链路损耗、业务需求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两张网络的差异与一致性,从天馈参数设置、发射够率、邻区优化、切换参数配置等方面进行协同优化。

【关键词】TD-SCDMA;TD-LTE;协同优化0.概述中国移动TD-LTE已建设的基站数量与TD-SCDMA基站数量相当,共址建设使得TD-LTE与TD-SCDMA具有相同的网络拓扑结构,TD-LTE的F频段与TD-SCDMA的A频段非常接近,传播能力相当,覆盖能力一致,对天线下倾角的需求也基本相同。

但对于D频段,由于路径传播损耗的增加,网络规划建设与TD-SCDMA有较大的不同,不能仅仅依靠TD-SCDMA网络来规划建设D频段LTE网络。

本文主要研究TD-LTE F频段与TD-SCDMA协同优化。

同时,两网空口技术均是TDD,都需要波束赋形技术,都使用小间距的智能天线,相邻近频段,使F频段建设与TD-SCDMA网络具备共天馈协同优化的先天优势。

因此,TD-LTE与TD-SCDMA具备协同优化的理论基础。

双模RRU和FAD宽频天线的应用,使得TD-SCDMA和TD-LTE两张网络共站共天馈组网成为一种趋势。

这种双模网络给无线网络优化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如何在优化中兼顾两张网络的最佳性能,协同考虑优化方法和手段,是双模网络优化的重要内容。

1.TD-LTE与TD-SCDMA协同优化特点与流程1.1 TD-LTE与TD-SCDMA优化特点TD-LTE网络是基于TD-SCDMA现有网络演进而来的。

在原有TD-SCDMA 站点上,通过板卡升级及更换TD-LTE与TD-SCDMA双模RRU和FAD天线,实现TD-SCDMA、TD-LTE网络的同覆盖。

但在TD-LTE与TD-SCDMA两网共站共天馈时,为了保证TD-SCDMA现网的用户感受和网络指标,天馈的调整受到很大限制。

在业务方面,TD-SCDMA网络兼顾CS业务和PS业务,业务QOS对时延要求高,业务速率的大小可以通过增加载波资源实现。

TD—SCDMA/LTE双模基站解决方案

TD—SCDMA/LTE双模基站解决方案

2 D/ T 双 模 融 合 演 进 方 案 T L E
如 何 有效 利 用 频率 资源 ,如 何共 用 基站 硬件 和 天 馈 ,如 何 实现 网络 融 合 降 低运 营 商 的 网络 建 设难 度 和 成本 。是T D向L E T 平滑 演进必须 考虑 的重要 问题 。T D— S MA CD 系统 目前均 已采用 “ B R U”的架构 ,因此 B U+ R 在 向T — T 基站 的演进 中 ,应从B D LE BU、R U和天面三方 R 面来考虑。
收 稿 日期 : 2 1 - 9 0 O 0 — 6 0
责任编辑 :周霞
zo x @ c m. : h ui mbo c a n:
矽0 第期 I 2 7 年1 9 1 0
; ;
T — C MA D S D 创新技 术及 解决 方案 ”专题 ;
频 段规 划 充分考 虑 了T D—L E T 频率 资 源需 求 和T / D LE T 双模基 站演进需求 :F 频段 ( 8 0 z 1 2 MH 1 8 MH - 9 0 z) 频 段 低 , 适 合 于 室 外 LTE的 连 续 覆 盖 。 E频 段 ( 3 0 z 2 7 MH 可 用于室 内L E 2 2 MH ~ 3 0 z) T 的支持 。 研 究明确 了T /T 双模基站 需求 和解决 方案 :T / DL E D LE T 双模基站应 支持 不更换硬件 ,通过 软件升 级实现T D
平滑 演进 ,探 索一 种满足 多模 融 合共存 、可根据 需 求灵 活调 整GS T L E M/ D/T 容量 的解 决方 案 ,是业 界 需要重 点 研究的新课题 。 TD—L 的 引入 策略 可 TE
以 分重点 引入 和全 网 引入 。
盖不连 续 ;全 网引入是 整个 区域 都部署 T — T 网络 , D LE 全 网提供 L E E ,缺点是 偏远地 区的 引入 会浪费资源 ,增 T .务 S 加运营成 本。

TD-SCDMALTE双模基站解决方案

TD-SCDMALTE双模基站解决方案

TD-SCDMA/LTE双模基站解决方案频段规划充分考虑了TD-LTE频率资源需求和TD/ LTE双模基站演进需求:F频段(1880MHz~1920MHz)频段低,适合于室外L T E的连续覆盖。

E频段(2320MHz~2370MHz)可用于室内LTE的支持。

研究明确了TD/LTE双模基站需求和解决方案:TD/ LTE双模基站应支持不更换硬件,通过软件升级实现TD 向LTE平滑演进,TD/LTE双模基站可最大程度的实现投资保护,同时可实现未来LTE网络的快速部署;TD/LTE 双模基站还可以根据业务运营需求灵活调整基站TD和LTE容量,满足多网共存融合发展需求。

2 TD/LTE双模融合演进方案如何有效利用频率资源,如何共用基站硬件和天馈,如何实现网络融合降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难度和成本,是TD向LTE平滑演进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TD-SCDMA系统目前均已采用“BBU+RRU”的架构,因此在向TD-LTE基站的演进中,应从BBU、RRU和天面三方面来考虑。

2.1 TD/LTE双模BBU需求和解决方案(1)TD/LTE双模BBU需求分析L T E F D D支持20M2×2M I M O的峰值速率149.776Mbps,在同等条件下TD-LTE的峰值速率只有81.938Mbps,相比LTE FDD支持上下行各20MHz配置,TD-LTE要达到与LTE FDD相同的吞吐速率,单个扇区需要2个20MHz载波。

因此为保持TDD与FDD的业务带宽竞争力,TD-LTE需要采用2x20MHz组网。

综合上述容量需求分析,TD/LTE双模 BBU,在满足目前TD 3x12载扇的容量前提下,TD-LTE 3扇区需要满足6x20M的容量。

按理论仿真模型计算,以及外场多UE加载测试情况,TD-LTE的传输带宽需求分析如下:◆室内覆盖:TD-LTE 基站(频率带宽:20MHz,M I M O:2*2,下行64Q A M,上行16Q A M条件下)按S1/1/1配置,峰值速率:399.615Mbps,保证速率:[168.615Mbps,361.317Mbps]。

华为TD-SCDMA_基站站点解决方案_V1.2

华为TD-SCDMA_基站站点解决方案_V1.2
Page 5
DBBP530满配示意图 UEIU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部件介绍-DBBP530-2
名称 MPT 说明 主控板,主要功能:传输、时钟、管理。它是基站的心脏。 支持4个E1和1个电口FE、一个光口FE的传输接口,完成ATM和IP 协议的处理。 BBP 每个基带处理板实现3载波的基带处理,且放置在DBBP530 2、3槽位的单板,每个单板可提 供3个CPRI/Ir接口。根据载波数量以及CPRI/Ir需求端口数配置。
DBBP530+EPS30-4815方式 参数 用途 重量 安装方式 指标
DBBP530+DCDU-03C方式
放置DBBP530、DCDU-03C、EPS30-4815等 ≤8kg 挂墙
外形尺寸(宽*高*深)247mm*556mm*410mm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8通道天线一体化)。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Page 4
部件介绍-DBBP530-1
参数 指标
尺寸(宽*高*深) 442mm*86mm*310mm
重量 工作环境
工作电压
≤12kg 室内应用或放置于室外型机柜内
-48V DC -38.4V DC~-57V DC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部件介绍-电源柜(APM30)
参数 功能 配电规格 机柜重量 指标 提供220V AC转直流-48V DC,给 DBBP530、RRU等直流设备供电。 一次下电:6*20A;二次下电: 2*12A+2*4A ≤65kg

TDS-LTE MBTS_产品介绍及站点解决方案

TDS-LTE MBTS_产品介绍及站点解决方案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部件介绍-BBU-单板功能说明
TDL单板功能说明
名称
UMPT UMPTb3:不含星卡,提供1个4E1接口+1个FE/GE电口+1个FE/GE光口。 宏站规格: 2.0新增
单板说明
UMPTb4:含高灵敏度星卡,提供1个4E1接口+1个FE/GE电口+1个FE/GE光口。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Huawei Confidential
部件介绍-BBU-单板配置原则 BBU单板配置原则
名称
WMPT UMPTb7
选配/必配
必配
最大配置
1
槽位
Slot7
配置说明
TDS 主控板
UMPTb4
UMPTb3 UBBP UBBPb UBBPc
必配 必配 必配 必配

对DRRU3172-fad/DRRU3162/3152-fa/DRRU3152-e室分现网建站的级联约束总结:
DRRU3172-fad/DRRU3162-fa/DRRU3152-fa推荐2级级联。 DRRU3152-e 0~2号光口支持3级级联,3~5号光口不允许再使用;或0~5光口支持2级级联。


2path场景: BBI槽位的LBBPd支持6个2T2R RRU(1*20M)、 6个小区或3个2T2R RRU(2*20M)、 6个小区的室分小区合并, BBP槽位的LBBPd支持5个2T2R RRU(1*20M)、 5个小区或2个2T2R RRU(2*20M)、 5个小区的室分小区合并。 单BBU最大支持18个小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TD-SCDMA向LTE平滑演进目标和方向随着国内TD-SCDMA(后文简称TD)网络的大规模建设,2010年将覆盖全国330个城市,如何在实现TD网络有效运营的同时向LTE(Long Term Evolution)实现平滑演进,探索一种满足多模融合共存、可根据需求灵活调整GSM/TD/LTE容量的解决方案,是业界需要重点研究的新课题。

TD-LTE的引入策略可以分重点引入和全网引入。

重点引入是在高速数据业务需求密集区部署TD-LTE网络,其他区域暂用现有2G和3G网络,优点是可以节约资源和投资,但LTE网络的覆盖不连续;全网引入是整个区域都部署TD-LTE网络,全网提供LTE服务,缺点是偏远地区的引入会浪费资源,增加运营成本。

为实现TD网络向LTE平滑演进和长期共存和谐发展,中国移动给出了TDD频段规划建议(如图1所示),为TDD无线设备研发确定了发展方向。

【 摘 要 】文章分析了TD-SCDMA平滑演进需求,提出了一种可实现TD-SCDMA向LTE平滑演进的双模基站解决方案,包括双模大容量BBU及支持全频段、异时隙配比的双模RRU和天馈的平滑演进方案,在未来仅需软件升级便可快速实现LTE部署。

【 关键词 】TD-SCDMA/TD-LTE双模解决方案 异时隙配比 大容量BBU 融合演进收稿日期:2010-09-06杜金宇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李健翔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图1 TDD频段规划图TD-SCDMA/LTE 双模基站解决方案频段规划充分考虑了TD-LTE频率资源需求和TD/ LTE双模基站演进需求:F频段(1880MHz~1920MHz)频段低,适合于室外L T E的连续覆盖。

E频段(2320MHz~2370MHz)可用于室内LTE的支持。

研究明确了TD/LTE双模基站需求和解决方案:TD/ LTE双模基站应支持不更换硬件,通过软件升级实现TD 向LTE平滑演进,TD/LTE双模基站可最大程度的实现投资保护,同时可实现未来LTE网络的快速部署;TD/LTE 双模基站还可以根据业务运营需求灵活调整基站TD和LTE容量,满足多网共存融合发展需求。

2 TD/LTE双模融合演进方案如何有效利用频率资源,如何共用基站硬件和天馈,如何实现网络融合降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难度和成本,是TD向LTE平滑演进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TD-SCDMA系统目前均已采用“BBU+RRU”的架构,因此在向TD-LTE基站的演进中,应从BBU、RRU和天面三方面来考虑。

2.1 TD/LTE双模BBU需求和解决方案(1)TD/LTE双模BBU需求分析L T E F D D支持20M2×2M I M O的峰值速率149.776Mbps,在同等条件下TD-LTE的峰值速率只有81.938Mbps,相比LTE FDD支持上下行各20MHz配置,TD-LTE要达到与LTE FDD相同的吞吐速率,单个扇区需要2个20MHz载波。

因此为保持TDD与FDD的业务带宽竞争力,TD-LTE需要采用2x20MHz组网。

综合上述容量需求分析,TD/LTE双模 BBU,在满足目前TD 3x12载扇的容量前提下,TD-LTE 3扇区需要满足6x20M的容量。

按理论仿真模型计算,以及外场多UE加载测试情况,TD-LTE的传输带宽需求分析如下:◆室内覆盖:TD-LTE 基站(频率带宽:20MHz,MIMO:2*2,下行64QAM,上行16QAM条件下)按S1/1/1配置,峰值速率:399.615Mbps,保证速率:[168.615Mbps,361.317Mbps]。

◆室外覆盖:TD-LTE基站(频率带宽:20MHz,MIMO:2*2,下行64QAM,上行16QAM条件下)按S1/1/1配置,峰值速率:399.615Mbps,保证速率:[128.469Mbps,244.974Mbps]。

因此TD/LTE双模基站需要GE口才能支持LTE的传输带宽需求。

(2)超大容量紧凑型双模BBU解决方案TD/LTE双模BBU支持现网运行的各种无线接入技术,包括GSM、TD-SCDMA和TD-LTE;同时容量超大满足TD+LTE所有可能的容量需求(如图2所示)。

◆超大容量,满足TD/TD-LTE共模容量需求;◆基于MicroTCA标准架构,支持GSM/TD/LTE共模;◆各种制式使用的主控板硬件平台一致,GSM/TD/ LTE可以共用主控板;◆基带板硬件平台一致,软件升级即可平滑扩展到多模应用。

图2 超大容量双模BBU(3)适合于双模运营的接口传输容量考虑2G/3G融合及TD/LTE演进,BBU需要支持Ir接口数量≥12个,分别为2G/3G融合后,GSM至少需要3个光口;TD室外覆盖,三扇区至少需要3个光口;室内覆盖则需要更多光口;20M 8天线3个扇区 TD-LTE需要6个6G光口。

每块基带板自带3个6.144G的IR接口,共计27个IR接口,全面满足融合演进及各种场景的需求。

TD/LTE双模解决方案支持全速率的GE口,全面满足LTE时代的传输带宽需求,支持1588V2同步,支持基站IP自举。

2.2 TD/LTE双模RRU需求和解决方案(1)室外TD/LTE双模RRU演进需求分析综合频段分析F频段 30MHz带宽加上A频段10M带宽,总共需要40M。

支持40M工作带宽TD F+A双频多通道RRU将可满足TD向LTE平滑演进所有频率和容量需求。

对应的Ir接口需要支持1个20M LTE载波+TD 6载波F 频段+TD 6载波A频段共14.74G的Ir接口带宽,需要三个6G光口支持。

TD/LTE多频段组网运营按需调整时隙配比(如图3所示),可以充分利用TDD技术上下行时隙灵活配比的优势,满足用户上下行业务发展需求,提升感知、网络竞争力。

(2)双模RRU解决方案◆F+A双频双模RRU支持45MHz工作带宽TD/LTE双模室外RRU支持45M工作带宽(F频段30M,A频段15M),满足TD-LTE+TD多模应用容量需求。

全频段RRU构建TD/LTE网络,一劳永逸。

◆RRU支持3个6G光口,满足LTE演进接口需求,同时兼容现网设备在1.6MHz载波带宽下,2光口只能满足TD6C+TD-LTE20M的Ir流量需求,无法满足RRU至少40MHz 工作带宽的I r 流量带宽需求。

而3光口可以满足TD15C+TD-LTE20M(45MHz工作带宽)的Ir流量带宽需求。

在1.4MHz载波带宽下,2光口无法满足TD6C+TD-LTE20M的Ir流量需求。

而3光口仍可以满足45MHz 工作带宽下的Ir流量带宽需求。

TD-LTE的IR接口标准化前,TD和TD-LTE数据分流有利于网络管理运维,2光口无法满足TD/TD-LTE数据分流的容量要求,只有3光口可以满足TD/TD-LTE数据分流的容量要求。

如果考虑现网BBU的扩容需求,采用2.5G的光模块,2光口只支持TD12C,不满足F+A全频段组网容量需求。

3光口可支持TD18C,全面满足F+A全频段组网容量需求。

◆支持异时隙配比,满足TD/LTE灵活组网需求在多频段组网方案下,如果统一2:4时隙配置,单载波上行速率只能达到550kbps,很难满足3G业务对上行速率的要求;如果统一3:3时隙配置,将牺牲部分下行速率,也不能满足业务需要。

如图4所示,不同频段异时隙配比方案,不同频段采用不同的时隙配置,来适应不对称业务的需求。

双频RRU可采用混合时隙配置,满足不对称业务运营需求。

以S666为例(3A3F),A频段时隙配置2:4,主载波3个HSDPA时隙;F频段辅载波配置3:3,2个HSUPA时隙,3个HSDPA时隙。

单载波HSDPA速率为1.68M,单载波HSUPA速率为1.1M,上/下行数据速率比约为1:2,既可满足上/行数图3 全网时隙配比规划图图4 不同频段时隙配比图据业务速率均衡的要求,也可满足单用户上下行高峰值速率的要求。

在不影响下行速率的情况下,使上行速率翻番,有效提升用户感受。

支持不同频段混合时隙组网的双模RRU,可根据LTE的上下时隙比来调整自身上行时隙比,实现网络灵活部署。

而不支持混合时隙组网的双模RRU,TD-LTE的时隙配置时将受制于TD A频段时隙配置,只能采用与TD-SCDMA相同配置,使TD-LTE失去时隙灵活配置的优势(如图5所示)。

不同频段异时隙配比要求基站RRU设备提供硬件支持,满足不对称业务运营需求,为后续网络建设做好充分准备。

2.3 TD/TD-LTE可共用现网双极化8天线TD/TD-LTE可共用现网双极化8天线实现TD-LTE双极化8天线单双流自适应Beamforming技术,无需新增抱杆。

目前TD-SCDMA系统中采用智能天线技术,其中包括单极化阵列8天线及双极化8天线,而且其多数为宽频系列天线,即可在LTE频段内使用。

考虑到TD-LTE的平滑演进,减少建网成本,可以利用目前现有的TD系统天线系统。

3 结束语中国移动作为LTE产业的领导者,将持续推进TD/ TD-LTE双模设备的实验室和外场验证工作,同时根据实际业务模型和容量实际需求,开展TD/TD-LTE双模组网参考文献[1]3GPP TR 25.913. Requirements for Evolved UTRA(E-UTRA) and Evolved UTRAN(E-UTRAN)[R].[2]3GPP TS 36.104.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E-UTRA); Base Station (BS) Radio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S].[3]3GPP TS 36.201.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Access (E-UTRA); Long TermEvolution (LTE) physical layer; General Description[S]. ★【作者简介】杜金宇:北京邮电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现就职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计划部,工程师,从事TD-SCDMA网络发展规划、投资计划专业管理工作。

李健翔: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工学硕士,现就职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长期从事TD-LTE技术研究工作。

解决方案和平滑演进策略研究,为TD网络实现LTE平滑演进和双模网络运营提前做好技术和产业准备工作。

图5 TD与LTE时隙对齐配置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