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接入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基站建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基站建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学院毕业论文基站建设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届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学院毕业论文任务书学院毕业论文评定书摘要本文针对目前基站发展现状,对基站的建设问题给予多方面的分析、探究。

现在人越来越关注基站的辐射问题、环保节能、新技术的开发研究,从而对基站建设要求越来越高。

本文系统的介绍了基站的建设中现存的社会、经济问题,通过运用新技术来解决问题,并对未来基站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文章中还运用独特、新颖的流程图方法,将基站的环保节能中繁琐的文字叙述变成了直观的流程图。

关键字:基站建设节约环保基站新技术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base station, the issue of building on the base station to give a wide range of analysis and inquiry. Now that I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concerned about the base station radi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conservation, new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hereby increasing the base station-building requirements.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s the construction of base stations in the existing so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through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y to solve problems, and the future to predi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base station. The article also used a unique, novel flow chart method, the base station in the complicate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energy into a visual narrative of the flowchart.Keywords: Base station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New technologies of the base station目录1 绪论 (1)1.1 基站简介 (1)1.2 基站应用分类 (1)1.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2)2 基站建设问题及解决方案 (2)2.1 基站建设难缘于法律法规冲突 (2)2.2 3G移动通信基站的建设策略 (3)2.2.1 集约化建站 (4)2.2.2 景观化建站 (4)2.3 基站建设技术问题 (5)3 基站新技术 (6)3.1 基站的最新技术特点 (6)3.2 高效节能的绿色基站 (7)4 基站未来的发展方向 (9)4.1 未来基站的技术特点 (9)4.2 基站未来的发展趋势 (9)5 总结 (11)参考文献 (12)1 绪论我国移动通信经过20年的发展,从初期的第一代模拟通信发展到第二代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数字通信,从窄带向宽带发展,网络从小规模、小范围覆盖发展到今天的大规模、覆盖全国所有地市及绝大部分县市。

基站接入传输解决方案探讨

基站接入传输解决方案探讨

基站接入传输解决方案探讨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接入传输方案也在不断变化和优化。

本文将探讨基站接入传输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的最新发展。

一、有线传输方案1.1 光纤传输:光纤传输具有高带宽、低延迟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是当前主流的基站接入传输方案之一。

1.2 电缆传输:电缆传输成本低延迟较高,适用于一些需要短距离传输的场景。

1.3 同轴电缆传输:同轴电缆传输适用于一些老旧基站,成本低但带宽较小,逐渐被光纤传输所替代。

二、无线传输方案2.1 微波传输:微波传输具有覆盖范围广、建设周期短等优点,适用于一些远距离传输场景。

2.2 毫米波传输:毫米波传输带宽大、传输速率高,但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

2.3 无线电传输:无线电传输适用于一些临时基站或者应急通信场景,灵活性强但受信号干扰较大。

三、传输网络优化方案3.1 网络拓扑优化:通过对传输网络拓扑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网络的容量和稳定性。

3.2 带宽资源管理:合理管理带宽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拥堵,提高网络传输效率。

3.3 传输链路优化:优化传输链路的选择和配置,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四、传输安全解决方案4.1 加密传输:对传输数据进行加密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窃取。

4.2 安全接入控制:对接入基站的设备和用户进行安全控制,避免未经授权的接入。

4.3 安全监控系统: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传输网络的安全状态,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

五、未来发展趋势5.1 5G技术应用:随着5G技术的不断发展,基站接入传输方案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

5.2 边缘计算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的应用将为基站接入传输带来更多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5.3 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将使基站接入传输更加灵活和可控。

综上所述,基站接入传输方案的选择和优化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性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相信基站接入传输方案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华为基站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

华为基站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
华为分布式基站解决方案
-产品特性 -备电方案 -建网经济性分析 -多场景应用方案
华为分布式基站全球应用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18
无馈线损耗,覆盖效果优于相同配置的宏基站
RRU
BBU
馈线类型
载频功率 合路损耗 馈缆损耗 天线口功率
传统宏基站S444
40W 4dB 3dB 8W
运维费用高昂
站点租金 站点土建成本 电费 空调费用 设备维护成本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6
建网需求:快速、低成本、高质量建网
站点获取容易 运输安装方便
更少租金和土建
分布式基站建网 TCO节省
低功耗高性能
覆盖规划更合理 便于网络优化

节省40%
1
0
8.2
5.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age 22
节省40%的安装调试成本
分布式基站
传统宏基站
配套件少,容易 安装和调试
具有较多组件,安装调试相对麻烦
安装调试费用3000元/站
安装调试费用5000元/站
工期:3人天
工期:9人天 节省40%
体积:700x600x480mm 重量:小于65kg 工作温度: -40℃~50℃
体积:700x600x480mm 重量:小于310kg 工作温度: -40℃~50℃
电源柜
电池柜
针对分布式基站S444典型配置,APM30最长备电时间8.8小时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体积:1600×600×600 mm(H×W×D) ✓重量: 小于450Kg(含蓄电池) ✓交流输入电压:176~290VAC ✓直流输出电压:-58 ~ -44V ✓工作温度:-40~+45℃ ✓可选备电容量:可配置48V/100Ah或200Ah蓄电池

拉远站传输接入方案

拉远站传输接入方案

拉远站传输接入方案王林,郝亚飞,王保龙(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黑龙江分公司,哈尔滨 150080)摘 要 目前4G网络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随着移动网络建设速度的加快,拉远基站凭借成本低,适应环境的能力强,工程建设方便的优势,在工程建设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本文对如何为大量建设的拉远基站提供快速有效的传输接入方式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案,对于将来的4G拉远基站的大规模建设提供了参考模型。

关键词 拉远站;传输接入;光纤中图分类号 TN9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5599(2017)08-0078-04收稿日期:2016-12-271 拉远站的传统传输接入方式拉远式基站凭借其成本低、适应环境能力强、工程建设方便的优势,在现在的无线网络建设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但是拉远基站对接入光缆的纤芯数量需求非常大。

LTE 系统非拉远站,每个RRU 需求纤芯为2芯(宏站普遍建设2小区,需求3个RRU,即至少6芯),建站时由机房MU 直接引出单条两芯或单条四芯光纤连接至每个RRU,再有MU 通过2芯尾纤接入传输设备。

而LTE 系统拉远基站,覆盖同样3个小区,在远端天面至少6芯的光纤通过跳纤把相关数据传送到近端机房MU,再由MU 通过2芯尾纤接入传输设备,如图1所示。

目前拉远站配套传输解决方案为直接从信源放一条光缆到拉远站,中间不设分纤点。

经过一段时间的建设,这种传输建设方式产生的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遇到以下几个问题。

(1)点对点新建光缆的方式虽然不会占用主干配线光缆环的资源,但是占用了有限的管孔资源和杆路资源,而管道和杆路资源建设难度大、投资成本高,资源相对紧张。

(2)一般情况下这条光缆只能用于配套的拉远基站,难以为附近的其它业务共同使用。

(3)因目前建设拉远基站主要是覆盖偏远的盲点区图1 拉远站与非拉远站纤芯占用对比示意图域,区域内管道、杆路资源稀缺,需要建设的管道和杆路光缆较长,导致建设周期变长,影响基站开通实现。

基站接入传输解决方案探讨

基站接入传输解决方案探讨

基站接入传输解决方案探讨【摘要】文章从cdma技术特点和网络结构的角度出发,分析基站接入对传输接入层的业务需求,同时结合电信现有传输网络的资源优势,采用双节点挂环的组网原则,对cdma基站接入传输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字】cdma ;传输接入;ip化;双节点挂环1 传输网络特点传输网络作为一个多业务基础传送平台,它的发展必须适应各种通信业务网络的发展。

所有的业务网络都在不同的节点设置各自的业务节点,而这些业务节点的连接是建立在传输所提供的通道上的。

无论是话音业务还是数据业务,对传输通道的需求区别在于带宽、可靠性的不同。

传输网络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建设灵活、安全、动态的传输网络,满足业务多样性的接入需求,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传输网已经从无线和交换的配套网络发展成为包容数据、语音等各种业务的基础承载网络,传输网的长期规划必须根据传输网的结构特点、总体考虑网络的布局和构架,设置合适的核心、骨干和汇聚节点,满足各种业务的发展需求。

城域传输网接入层作为各地区传输网的末端,是本地网的外围接入部分,为无线bts/node b至bsc/rnc(msc)及各类数据终端提供传输通道。

这部分传输电路具有点多面大、节点间电路数量少的特点。

由于现有移动网规模较大,而且正在扩容建设中,基站数量大,位置分散,中继电路数量较少,故基站接入网的建设可采用小容量的光缆系统和微波系统相结合的方式组网,网络结构可采用星形、链形、树形与环形相结合的形式,并应根据基站的分布和传输路由情况考虑将电路接入城域传输网内(支线)。

接入层的局站设置应兼顾本地网骨干层的节点设置进行灵活掌握。

接入层采用的设备要有多种接口类型,以满足基站监控等数据传输的需要。

2 无线网络技术特点目前,移动基站技术主要包括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由核心网和无线网构成。

三种体制在技术原理、无线频率、空中接口、覆盖范围、网络容量、业务实现等方面各有优势,其在网元设置和功能划分实现上,也各有特点。

LMDS移动基站互连和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LMDS移动基站互连和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LMDS移动基站互连和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佚名
【期刊名称】《通信世界》
【年(卷),期】2002(000)018
【摘要】上海贝尔阿尔卡特7390LMDS解决方案的目的是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先进的可管理、易部署、快速赢利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扩大其客户数量、降低其运营成本、加快其投资回报。

【总页数】1页(P5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53
【相关文献】
1.移动通信基站节能解决方案之基站一体化节能空调 [J], 曹建明
2.SCDMA宽带无线接入系统SWAN 3000——移动话音和宽带数据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J], ;
3.上海贝尔阿尔卡特LMDS移动基站互连和宽带无线接入解决方案 [J], 周元庆
4.如何校准信号路径互连线路的时延适用于远程射频单元(RRH)基站及其他系统的解决方案 [J], Dave Lewis
5.如何校准信号路径互连线路的时延——适用于远程射频单元(RRH)基站及其他系统的解决方案 [J], Dave Lewis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通讯基站外电引接(市电接入)施工方案

通讯基站外电引接(市电接入)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1工程分部分项实施流程1.1移动通信机房用电报装按照当地的用电报装程序,向当地电业主管部门进行报装,并接受当地主管部门的检查监督。

1.2架空线路铺设施工准备→检查材料→技术安全交底→施工测量→电杆基坑及基础埋设→电杆组立和绝缘子安装→拉线安装→导线架设→接户线和进户线安装→检查验收1.3管道线路敷设施工准备→检查材料→技术安全交底→铺设PVC管或钢管→管道固定→穿电缆线→管口封堵→检查验收1.4直埋电缆敷设施工准备→检查材料→技术安全交底→按照线路的路径划线→挖电缆沟→敷设套管→绝缘测试→套管内敷设电缆→混凝土包封(如需要)→绝缘测试→回填夯实→检查验收1.5变压器安装施工准备→检查材料→技术安全交底→基础施工→变压器就位找正→变压器固定→检查验收2.施工方法及难点、重点技术措施2.1架空线路敷设2.1.1线路路径选择1)应根据农村发展规划相结合、方便机耕,少占农田。

2)路径短、交叉、跨越、转角少、靠近道路、方便施工、运行和维修方便。

3)应尽量避开易受洪水、雨水冲刷的地方,严禁跨越堆放可燃物,爆炸物的场院、房屋等地方立杆和地埋电缆。

2.1.2架空线路铺设表面光洁平整,壁厚均匀,无露筋,跑浆现象。

λ1)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且应符合下列规定:放置地平面检查时,应无纵向裂缝,横向裂缝地宽度不应超过0.1mm,预应力应无纵横向裂缝。

λ杆身弯曲不应超过杆长的1/1000。

λ电杆的埋设深度,应进行倾覆稳定验算。

单回路的配电线路,电杆埋设深度不小于1.5m。

λ2)电杆须无裂纹、损伤,档距一般≤50米,架空电缆建议30米。

3) 跨越道路时,离地面距离>6米,离山坡、斜坡距离>4米,离高压线时距离>5米,其他线路距离>1米。

4)水泥杆应用8米以上,跨公路10米以上,高山可用7米杆。

电杆埋设深度,一般为杆长的六分之一,参见如下:5)直线杆的横向位移不大于50毫米,电杆倾斜不应使杆梢的位移大于半个杆梢。

CORS单基站解决方案

CORS单基站解决方案

GPS连续运行单参考站解决方案广州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南方测绘GPS产品部二OO七年八月一、前言随着国家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数字城市、数字省区和数字地球的工程化和现实化,需要采集多种实时地理空间数据,因此,中国发展CORS系统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越来越突出。

几年来,国内不同行业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专业性的卫星定位连续运行网络,目前,为满足国民经济建设信息化的需要,一大批城市、省区和行业正在筹划建立类似的连续运行网络系统,一个新的建网高潮正在到来。

当前国内不同行业建设的网站系统基本上还是独立运行的,很多单位的数据只在本单位甚至是本部门内共享和利用。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的建站方案动则百万甚至上千万的资金投入相对于这些小规模的应用对连续运行参考站的需求而言就显得投入与产出太过于失衡,导致许多行业与单位只能对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望而怯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了“服务现在、面向未来的可拓展的SOUTH-CORS GPS 独立连续运行参考站解决方案”。

本方案立足于当前的具体实际应用,单参考站在满足现势应用的前提下可拓展成为未来的多基站应用。

二、系统设计1、系统概述本方案设计是根据湖南地矿局在中山、佛山等固定区域的RTK生产作要求结合独立运行参考站的特点而专门设计的,方案设计遵循如下的原则。

●先进性——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采用当前世界上先进的GPS技术、通讯技术、软件设计和开发技术,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落后,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得到相应的更新。

●可靠性——系统设计就是为了更有效的提高RTK在区域内作业的效率,更合理的应用和利用RTK。

系统设计以可靠性为前提,否则,不但不能起到应该起到的作用,有可能还带来反面的影响。

●可拓展性——系统在设计上考虑到产品的可扩展性,独立的连续运行参考站只需要通过软件升级就能接入多基站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阳市区光缆简易图
陈家桥
6F/6 6F/4
国税新村
田江
6F/4 6F/6
工业街
6F/6
观音庵
6F/4 6F/4
莨山路
12F/6
洋溪桥 塔北南村
6F/4
江北市场
12F/6
塔北路
龙须塘
6F/4
江北农场 樟树垅
6F/4
城北路
24F/14
遥临巷
6F/4 6F/2
茶园头
6F/4 48F/32
48F/48
江北大楼
人民巷
6F/6
日恒
6F/4 12F/6
五井塘 湘安 化纤厂
12F/6
6F/4
西湖路
48F/41 12F/9 12F/11 96F/44
12F/10
五一南路
6F/4
棉纺厂
12F/10
火车站
6F/4
高崇山
48F/20 24F/24
12 火车南站
6F/4
得丰市场
马蹄塘 百春园
96F/48 6F/6
邵石路
6F/6 6F/6 18F/17
建材城 煤机厂
F/
10 红旗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F/4 6F/6 6F/6
翠园 师专 三八亭
6F/6 6F/6 6F/6 12F/6 6F/6市委
建设南路
6F/6
云水铺
6F/6 6F/4
白马田 渡头桥 茅坪
邵阳学院
湖大分校 檀江
6F/6 6F/6
6F/6
蔡锷 板桥 面铺 雨溪桥 注:6F/4表示6芯光缆已经使用4芯
基站接入传输解决方案
建设思路: 建设思路: 对于城区基站,配套接入传输设备采用MSTP设备,配置双光口并能提 设备, 对于城区基站,配套接入传输设备采用 设备 个扩展槽位用于扩容100Mb/s数据板卡;业务配置按 个2M配置, 数据板卡; 配置, 供1个扩展槽位用于扩容 个扩展槽位用于扩容 数据板卡 业务配置按16个 配置 基站传输设备独立成环(初期可以为链) 直接接入汇聚站点( 基站传输设备独立成环(初期可以为链),直接接入汇聚站点(汇聚站 点包括交换端局、数据三层汇聚交换机或以上等所在的站点) 点包括交换端局、数据三层汇聚交换机或以上等所在的站点); 对于农村基站,与模块局在同机房,则直接对模块局扩容电路,若与模 对于农村基站,与模块局在同机房,则直接对模块局扩容电路, 块局不在同一地点,配套传输采用MSAP设备以链方式就近接入模块局, 设备以链方式就近接入模块局, 块局不在同一地点,配套传输采用 设备以链方式就近接入模块局 农村基站的业务需求一般为1~ 个 。 农村基站的业务需求一般为 ~2个2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