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C89C52继电器控制系统项目总结

合集下载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恒温控制系统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恒温控制系统

(2) ,温度传感器实时数据采集
设计中选用数字传感器 DS18B20,其内部可自动完成对温度模拟量到数字量的转换和 放大, 通过一根信号即可将实时温度参数读入主控单片机进行控制处理。 本设计中通过 P2.2 口进行信号传输,控制程序中只要对 DS18B20 初始化完毕就可以实时读取采集温度信号。
(3) ,LCD 液晶集成模块 TJDM1602 初始化
二、系统硬件原理设计
1.系统总体框图
温度传感器 DS18B20
LCD 显示 STC 89C52 单片机基本 控制系统 双向可控硅
采集
电炉加热 器
键盘
1
2. 系统功能实现的设计
(1)温度采集
本设计采用数字传感器 DS18B20,DS18B20 是一种可组网的单线数字温度传感器,它采 用单线总线结构,集温度测量和 A/D 转换于一体,直接输出数字量,用一根 I/O 线就可以 传送数据与命令,其温度测量范围为-55oC~+125oC,精度为+/-0.5oC,使用中无需外部器件, 可利用数据线或外部电源提供电能,供电电压范围为 3.3~5.5V,通过编程实现 9~12 位分 辨率读出温度数据。 使用时,将 DS18B20 的数据 DQ 与单片机的一位具有三态功能的双向口连接就可以实现 数据传输,为保证在有效的时钟周期内提供足够电流,采用外部电源单独供电,在数据线 上加一个 6.8KΩ 的上拉电阻。 具体接线如下:
o
四、 主控程序
在控制算法中采用比例和比例积分相结合的方法,温度设定值与实际水温相小于 20oC 就开始介入比例控制,这样可以很好的抑制住水温上升的惯性,并在相差 10~5oC 时采用不 同参数的比例控制,最大限度的达到控制系统的快速性,小于 5oC 时采用比例积分控制, 使得水温逐渐向设定值稳定地逼近。 设计中采用位置式 PID 模型,将微分项置为 0 即可实现 PI 控制。参考 PID 算法如下:

基于STC89C52单片机智能教室灯光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C89C52单片机智能教室灯光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STC89C52单片机智能教室灯光控制系统设计一、概述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教室灯光控制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教室灯光控制系统往往存在操作不便、能耗较高以及无法根据环境自动调节等问题,这既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增加了能源浪费。

设计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教室灯光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结合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以及智能控制算法,实现对教室灯光的智能化控制。

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教室内的光照强度、人员分布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状态,从而营造一个舒适、节能的教学环境。

具体来说,本系统通过光照传感器实时监测教室内的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低于设定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开启灯光反之,则关闭或调低灯光亮度。

同时,系统还配备了人体红外传感器,用于检测教室内的人员分布情况,当教室内无人时,系统会自动关闭所有灯光,实现节能降耗。

本系统还支持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电脑端软件对教室灯光进行远程操控,方便灵活。

同时,系统还具备故障检测和报警功能,一旦发现异常情况,会及时发出警报并通知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教室灯光控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室灯光控制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环境的舒适度和节能性,具有重要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1. 教室灯光控制的重要性教室灯光控制作为现代教育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适宜的灯光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视力健康。

过亮或过暗的灯光都可能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甚至引发近视等视力问题。

合理控制教室灯光,确保光线柔和、均匀且亮度适中,对于保护学生视力、提高学习效率至关重要。

智能教室灯光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能源的有效管理和节约。

传统的教室灯光控制方式往往存在能源浪费的现象,如无人时灯光依然开启、光线充足时仍使用高亮度照明等。

而智能灯光控制系统能够根据教室内的光线强度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和开关状态,从而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节约。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STC89C52单片机自动窗帘控制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STC89C52单片机自动窗帘控制系统

基于STC89C52单片机自动窗帘控制系统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好,人们对于自己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我们的居住环境,随着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想要舒适、快捷、方便的居住环境。

现在的房屋多是有很大的落地窗,所以对于窗帘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因此,自动窗帘控制系统应运而生。

自动窗帘控制系统多种多样。

如有声控的、光控的、遥控的。

现在的自动窗帘控制系统的核心器件多为单片机,动力部分多种多样,有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等。

本次设计也是采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来达到窗帘的关闭和打开,采用步进电机是因为步进电机能够精确速度及转动距离。

单片机使用STC89C52,编写程序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和速度。

本次设计我准备采用两种方式来控制步进电机,第一种是用按钮来控制,这种方式方便。

第二种是使用定时来控制电机的转动。

关键词:单片机,步进电机,自动窗帘BASED ON STC89C52 MICROCONTROLLER'SAUTOMATIC CURTAIN CONTROL SYSTEM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people's lives getting better,People for lif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will be more and more high especially living environment. The rhythm of people's liv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quickly,so people want to comfortable,fast and convenient living environment.Now our houses have large French window,so our requirements of the curtai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high. So automatic curtain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 Automatic curtain control system is varied,such as voice controlling、light controlling、Remote control. Now the automatic curtain controlling system as the core component is generally Microcontroller ,the motor is varied,such as Stepping motor、DC motor.The design also used Microcontroller control stepping motor to open curtain or close curtain. Using Stepping motor is because that Stepping motor can exactly control working time and distance. Microcontroller is STC89C52. Programming controls Stepping motor's direction and instance. The design used two ways to control stepping motor working,one controls uses button,another uses timing controlled.KEY WORDS: Microcontroller,Automatic curtain,Stepping motor目录前言 (1)第1章单片机智能控制概述 (4)1.1单片机智能控制发展 (4)1.2自动窗帘控制系统概述 (6)1.3自动窗帘控制系统设计概述 (7)第2章自动窗帘控制系统 (10)2.1控制系统概述 (10)2.2控制模块 (10)2.3显示模块 (11)2.4执行模块 (13)第3章自动窗帘控制系统硬件 (16)3.1单片机概述 (16)3.1.1 STC89C52 单片机概述 (17)3.1.2 STC89C52 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17)3.1.3单片机复位电路 (19)3.1.4单片机最小系统 (20)3.2步进电机 (21)3.2.1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21)3.2.2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21)3.3 LED显示器 (22)3.3.1 LED显示原理 (22)3.3.2数码管的驱动方式 (24)第4章自动窗帘控制系统仿真与调试 (25)4.1 Proteus及其功能概述 (25)4.2 Keil概述 (26)4.3自动窗帘控制系统仿真与调试 (27)4.4流程图 (28)结论 (31)谢辞 (32)参考文献 (33)前言随着我国文化、经济、科技等各方面的发展,单片机的应用也随之越来越广泛。

基于STC89C52单片机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基于STC89C52单片机智能温度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DS18B20的报警上下限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自行设置
●超过报警限值的DS18B20可以通过报警搜索命令定位识别
●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同一线上也可以达到测温的目的
●电源极性接反时,DS18B20不会因发热而烧毁但不能正常工作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可以清晰的看出。方案二中的数字式集成温度传感器DS18B20的高度集成化是其主要的特点,这种特点有效的避免了外接运放放大器转换等电路原因引起的误差。此外DS18B20相对热敏电阻对温度的敏感度较高,符合本实验要求的≤ ±2℃的误差要求。在工作过程中,DS18B20将温度值直接转换为数字信号量直接输出,使得系统的程序设计得以简化。因此,方案二更适合本方案。
基本方案:本方案是基于单片机进行温度数据的采集及处理,由于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内部集成有模数转换部件,芯片可将采集到的温度模拟数据进行数字化并通过单总线传输给单片机。所以单片机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将数据显示在液晶屏幕上。通过按键输入预设温度,如果不在温度范围内,便驱动蜂鸣器报警,同时驱动电炉进行加热,以达到控制温度的效果。
以上两个方案相比较,再根据方案要求:需要同时对检测温度和设定温度同时进行显示。考虑到显示的效果和质量高和功耗低等特性。再此方案中采用方案一中的1602LCD液晶显示。
第二章各单元模块的硬件设计
2.1 系统主要器件的介绍
硬件系统中包括:AT89C52单片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1602LCD液晶显示等。
(5)对升温和降温过程的时间不作要求。
要求采用单片机控制实现。
1.3 方案总体设计框图
温度传感器将检测温度信息转变为模拟电压信号之后,将电压信号放大并且传输到单片机可以接受的处理能力范围内,然后经过低通滤波,去除掉杂乱信号并送入单片机。单片机将检测到的待测温度的信息与设定的值进行比较之后,如果检测的值相比较设定的要高,单片机输出的低电平驱动了报警的系统自动的报警提示温度过高,同时散热电路开始工作,实现散热功能;当温度较设定的值低时,单片机输出高电平,同时加热电路开始工作,实现加热的功能。从而实现对温度的一个动态平衡的控制,自动控制一个温室的温度,功能要求如下:

基于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基于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

基于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基于STC89C52单片机最小系统的设计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单片机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STC89C52是一种常用的单片机,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可编程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

最小系统是单片机应用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

二、STC89C52单片机简介STC89C52是一种8位微控制器,采用CMOS工艺制造。

它具有8K字节的闪存程序存储器,支持在线编程和调试。

STC89C52单片机具有高性能、低功耗、高可靠性等特点,并且具有丰富的外设资源,如定时器、中断控制器、串行通信接口等。

三、最小系统设计思路最小系统是指能够让单片机正常工作所需的最基本的电路,包括电源电路、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下载电路等。

1、电源电路: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需要根据单片机的供电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源模块。

2、晶振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时钟信号,一般采用外部晶振。

3、复位电路:用于将单片机恢复到初始状态,一般采用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方式。

4、下载电路:用于将编写好的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一般采用串口或SW下载方式。

四、硬件选型1、电源模块:选择12V电源模块,通过降压电路转换为5V供电。

2、晶振电路:选择11.0592MHz的外部晶振。

3、复位电路:选择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两种方式。

4、下载电路:选择SW下载方式,使用CH340芯片实现USB转串口下载功能。

五、软件设计软件设计主要包括程序的编写和调试。

根据实际需求编写程序,并进行仿真和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可以使用串口调试助手等工具进行程序的下载和调试。

六、实验结果在实验室中,我们成功地搭建了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并编写了一个简单的程序,实现了LED的闪烁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最小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并且程序运行稳定。

七、总结本文介绍了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设计,包括硬件选型和软件设计等方面。

继电器控制系统实训报告

继电器控制系统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继电器控制系统实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工作过程,提高学生对电气控制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安全意识。

二、实训内容1. 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1)控制电路:由继电器、接触器、按钮、开关等组成,实现对主电路的控制。

(2)主电路:由电动机、接触器、开关、保护元件等组成,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

2. 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1)控制电路:控制电路通过继电器、接触器等元件,实现对主电路的控制。

当控制电路中的控制信号达到一定强度时,继电器吸合,使主电路中的接触器线圈得电,接触器吸合,实现对主电路的控制。

(2)主电路:主电路通过接触器、开关等元件,实现对电动机的控制。

当主电路中的接触器吸合时,电动机得电运转。

3. 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实际操作(1)安装与接线:根据电路图,将控制电路和主电路中的元件正确安装在电路板上,并按照电路图进行接线。

(2)调试与运行:按照电路图,对继电器控制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控制系统正常运行。

(3)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如发现控制系统存在故障,需根据故障现象和电路原理,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

三、实训步骤1. 准备工作:熟悉电路图,了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及操作步骤。

2. 安装与接线:按照电路图,将控制电路和主电路中的元件正确安装在电路板上,并按照电路图进行接线。

3. 调试与运行:按照电路图,对继电器控制系统进行调试,确保控制系统正常运行。

4. 故障排除:在调试过程中,如发现控制系统存在故障,需根据故障现象和电路原理,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

四、实训结果及总结1. 实训结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组成及工作过程,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培养了安全意识。

2. 实训总结(1)了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原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安全意识,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保障。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电路设计

基于温度传感器的单片机温控电路设计一、设计分析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仪表主要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在复杂的温度控制系统中能够适应于大惯性、大滞后的控制;二是在受控系统数学模型难以建立的情况下,得到控制;三是在受控系统中,能够被控制过程很复杂且参数时变的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五是温度控制系统普遍具有参数自检功能,借助计算机技术,能控制对象和参数,并且具有特性进行自动调整的功能等特点[1]。

本次电子工艺实训旨在练习实用单片机系统的设计与安装,掌握典型51系列单片机最小系统及外围电路设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万用板焊接电路的方法、巩固常用电子仪表测量与调试电路参数的方法,培养创新实践动手能力,为下学期单片机、电子系统设计等课程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自行设计以STC89C52RC40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实用单片机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实现至少一个环境参量信息采集、数值显示、报警功能。

2.根据设计,利用万用板焊接硬件电路,并做简单调试。

3.要求模块化设计,单片机最小系统模块、显示模块、信息采集报警模块、键盘模块,主要贵重器件用排座插接,电阻、电容、按键等元器件要求布局合理、排列整齐,无虚焊。

二、设计方案本文设计是以单片机为核心,实现温度实时测控和显示。

确定电路中的一些主要参数,了解温度控制电路的结构,工作原理,对该控制电路性能进行测试。

具体设计方案:(1)本设计是用来测控温度的,可以利用热敏电阻的感温效应,将被测温度变化的模拟信号,电压或电流的采集过来,首先进行放大和滤波后,再通过A/D 转换,将得到的数字量送往单片机中去处理,用数码管将被测得的温度值显示出来。

但是这种电路的设计需要用到放大滤波电路,A/D转换电路,感温电路等一系列模拟电路,设计起来较麻烦[2]。

(2)本设计采用单片机做处理器,可以考虑使用温度传感器,采用由达拉斯公司研制的DS18B20型温度传感器,此传感器可以将被测的温度直接读取出来,并进行转换,这样就很容易满足设计要求。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智能路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telligent StreetLamp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TC89C52Microcontroller摘要传统路灯有很多缺点,例如严重的电力和能源浪费,简化的管理方法,信息管理水平低,对于常见故障缺乏积极的警报系统以及无法检测故障位置指示灯。

透明和奢侈浪费社会资源。

近年来,中国许多大城市才刚刚开始选择智能路灯技术,并对传统路灯进行改造和改造。

选择基于3G和物联网的公共管理系统,结合LED等高科技技术,并科学研究智能路灯,以不断创新许多路灯的缺点。

普通路灯智能照明系统改造后,可以大大降低路灯的能耗,可以合理提高环保和节能率。

针对于此,本文基于51单片机+光敏传感器+声音传感器,实现路灯的自动开关的实时控制。

与此同时,并通过照明检测进行故障位置的测试发,来确定路灯故障和定位。

经过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之后,首先在仿真软件上进行功能仿真,当优化改进至错误时,在万用板上进行实物模型的制作和功能测试,完成原设定功能和目标的测试。

经过试验发现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市场。

关键词:智能路灯,感光控制,声音控制ABSTRACTTraditional street lamps have many disadvantages, such as serious waste of energy, single management means, low level of information, lack of active fault alarm mechanism, and the location of fault lamps is difficult to find, such as the streets are empty but bright, which wastes social resources greatly. In recent years, many cities in China have begun to use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street lamp. Using the public management platform based on 4G and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LED and other high-tech, the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is developed to change the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street lamp. After the intelligent lighting transformation of ordinary street lamps,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street lamps can be greatly reduced and the energy saving rate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In view of this, based on 51 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 photosensitive sensor + sound sensor, this paper realizes the real-time control of the automatic switch of street lamp.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lighting detection to test the fault location, to determine the fault and location of street lights. After circuit design and software programming, function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on the simulation software first. When the optimization is improved to error, the production and functional test of the physical model are carried out on the universal board to complete the test of the original set function and target. It is found that the system has a good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application market.Key words: intelligent street lamp, sensitive control, sound control目录摘要 (I)ABSTRACT ...................................................................................................... I I 目录. (III)第1章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1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 (2)1.3.2发展前景和趋势 (2)1.3.3文献综述 (2)1.4研究方向和内容 (5)第2章系统整体设计方案 (6)2.1设计要求 (6)2.1.1基本要求 (6)2.1.2详细说明 (6)2.2设计思路 (7)2.3系统搭建方案 (7)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9)3.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9)3.2 时钟电路设计 (9)3.3 复位电路设计 (10)3.4 电源电路设计 (10)3.5 DS1302时钟电路设计 (11)3.6 显示电路设计 (12)3.7 光控和声控电路设计 (12)3.8 故障检测电路设计 (13)3.10 故障报警电路设计 (13)3.11 按键电路设计 (14)第4章系统软件设计 (15)4.1 软件设计思路 (15)4.2 主程序设计 (15)4.3 子程序设计 (15)4.3.1按键输入程序设计 (15)4.3.2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16)4.3.3中断服务程序设计 (16)4.3.4时钟程序设计 (17)第5章系统仿真和实物测试 (19)5.1系统仿真调试与结果分析 (19)5.2系统实物测试与结果分析 (21)第6章总结 (25)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基于STC89C52继电器控制系统项目总结 长沙理工大学 黄煌 关键词:单片机 项目总结 PCB 焊接 调试 实践学习 自主学习 前段日子在一个QQ群里面认识了一个朋友,受他之托画一块“51单片机控制继电器”的PCB板。具体要求是这样的:PCB电路主要包括STC89C52RC最小系统电路(5V电源模块、串口下载模块、复位模块)、10个按键、10个继电器。 对工具的认识。我使用的是Altulm Designer 09软件,之前也用过这个软件画原理图。但对于画PCB还不是很熟悉,也没有做过先关的项目。Altulm Designer是继Protell99和Dxp后的一个专业画电路板的软件,其功能之强大是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的。由于我对它不熟悉,再加上全英文版,要学会和熟练使用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我却没有拒绝别人的请求,就当是一次锻炼吧。 接到任务后,就去收集先关的资料。主要是找以前关于51单片和继电器基本电路的原理图。我把大大小小的原理图都找了个遍,总体感觉它们都大同小异。选择了一个电路原理图为标准,把相关模块的原理图截屏收集到了一块。这些原理图都是很经典的,经过工程师们认真设计、屡试不爽的。 由于自己手上的项目不仅一个,感觉有点忙不过来。所以准备将这个活交给另外一个同学去做,于是乎我就转手交给了别人。我把相关要求整理成了一篇电子档,然后将电子档发给了同学。受人所托必须得按照人家的要求,按时高质量地完成。我把这个精神传达给了同学,并监督和帮助 2

他完成。 每个人或许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去做,他也不例外。或许他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前三天我没有特别急地催促他,放开手让他去干。一个星期后,我去问他进展如何。结果令我有点失望,貌似他还没有着手画PCB,原理图还刚完成。他说要完成还需要几天,我只能一边等待一边催促。 经过我催促,过了十几天后他交给我原理图和PCB图。我初步审核后,发现电阻、电容、继电器等封装有点乱七八糟。而且电路图也存在问题。看上去就是在依葫芦画瓢,完全就是在抄我给他的图。没有结合实际考虑,很不切实际。 这种情形是一种很普遍的情况。身在这个教育制度下,只有高深的理论知识传授。实践教学相对较少。有些知识是必须和实践结合起来的,有些经验是理论无法言语的。虽然这么说,但也不是绝对否决这种依托于理论的教育体制。毕竟理论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实验现象还是需要强大的理论基础来支撑和解释的。 我只能把我的想法总结为:理论学习应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两者之间应该是均衡的。如果让我给一个比重,我会更稍微偏向于实践学习。通过实践发现问题,然后将问题和现象回归书本,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和解答。 我的父亲是一个实践能力很强的人。给他一个他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物品,他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接触,能够懂得这件东西的原理和机制。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当然,他的这种品质是我很好的榜样,我学会了这种实践学习的方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不仅仅拘谨于实践 3

学习。除了实践,我会到图书馆借相关知识的书。或者有时候直接从网上搜找答案。 对于同学给我这个令我不满意的结果,我决定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古话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只有自己动手了,才会做出使自己满意的结果。 PCB图的绘制要经过这样一些流程:画原理图,生成PCB图,布线,覆铜。其中画原理图要注意元器件的封装。现代科技是在飞速的发展,元器件的种类逐渐增多,元器件的封装也在不停的演变。有些什么样的元器件,每个元器件有些什么封装,在什么地方适用这都是有讲究的。学机电一体化的同学,我们必须得知道最常用的元器件及其封装。 很庆幸的是我在大二上学期对常见的元器件了解足够深刻。手上也有学长们留下的电路图,从他们的电路图中导出封装库用于自己的设计。

图1 PCB板软件设计图 4

图2 PCB板实物图 PCB板焊接调试。以前也做过不少的硬件项目,像PIC16F887、ARM7三星7X256、ARM11 S3C6410等。总体来说,PCB板的焊接和调试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首先,PCB板的元器件封装有区别。根据设计的原理图选择相对应的封装,电路图拿到工厂加工后你要做的就是选购物料。PCB板能否调试成功,与物料的选择有很大的关系。必须选择优质合格的材料。不能贪图便宜去选购那些不合格的元器件,否则调试时只能自找麻烦。 物料买回来,PCB板拿到手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焊接和调试。PCB板的焊接看上去很容易,无外乎就是把元器件放在PCB板上,然后将焊锡贴上去并使之固定。其实不然,事实并不是如此简单。 元器件(电阻、电容、三极管、IC芯片等)焊接到PCB板有一点技术含量,你必须遵循焊接和调试同步进行的原则。因为我们要的是一个能用的作品,焊接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我们不能保证一股脑全焊接完后的成功率。只有一步一个脚印,一个模块一个模块的来。焊接完一个模 5

块,调试完一个模块,再接着下一个模块的焊接和调试,直至整个PCB板全部通过。 我这次PCB板的焊接和调试中出现了一些小插曲。事实来说,并不顺利。 首先,我焊接了51最小系统。对照电路原理图和PCB图,一个元器件一个地往板焊。DC插座、开关、7805稳压芯片、电阻和电容等等。(51最小系统=电源+51单片机+晶振+复位+串口下载)

图3 电源部分电路原理图 然后,拿着万用表进行检测。测什么? 主要测量电阻的阻值是否正常,测量电压的大小和设计理论值是否一致。二极管(包括发光二极管)是否有接反的情况,发光二极管是否能正常发光等等。因为害怕画PCB板的时候多画线或者少画线,造成电源方面的短路。所以,电源的焊接必须得保证无误。 对着原理图、PCB图和电路板比较,测量了好几次。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情况,这就说明我的电源部分没有问题。于是进行下个模块和下下个模块的焊接和调试。 6

图4 STC89C52最小系统模块焊接实物照 因为以前我做过S3C6410的硬件,当时出现过短路的问题。因为我焊接的时候没有好好“按照焊接一个模块调试一个模块”的原则,造成了整块电路板的报废。当时学长不在,我自己不会下载程序调试。所以只是按模块化来焊接,并没有调试。整个电路分了三个电源,1.7V 、3.3V 和5V,当时的3.3V无论怎么调也是短路的。 在这次我吸取了经验教训,对自己更了解的更十拿九稳。我的焊接显得很稳当。每一个电阻,明确了阻值后,再用万用表测量一下它的阻值。这样就排除物料本身的质量问题因素。令我很失望又高兴的是,我测出来的电阻和发光二极管都不存在质量问题。这也说明了咱们现代生产技术的高超和产品质量的强硬。我觉得出于稳当起见,在焊接之前对物料进行检测还是很有必要的。 7

图5 继电器模块原理图 图6 复位、晶振模块原理图 谈谈焊接技术。一个机制专业的学生对于手工弧焊(电焊)并不陌生,对锡焊熟练的并不多见。我从小就在我爸身旁看他焊接,电焊和锡焊都有。看多了,自然也受到了影响。轮到自己动手的时候也不感到陌生了。我和我爸的区别就是:我使用了高科技工具,采用了更高的手段来研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而他却仅局限于一些简单的、技术含量不高的焊接。我很感激我爸给我这么一个基础,这是我与其他年龄相当同学的区别。我会更坚定自己的信心,发扬这股优良的作风,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图7 技术含量高的工具(热风枪、恒温电焊台、排烟机、稳压电源) 对于单个元器件,无论是直插封装还是贴片封装,它的焊接还是比较 8

容易。对于直插封装的元器件,找到相对应的地方,直接将元器件插到焊盘里。然后再将焊锡把焊盘和元器件焊接到一起,使元器件固定起来。剪去多余长度的引脚,几乎就可以了。贴片封装的元器件更小巧,要使用镊子拾取。先在一个焊盘上点上焊锡,然后放上元件的一头,用镊子夹住元件,焊上一头之后,再看看是否放正了;如果已放正,就再焊上另外一头即可。 尽量使焊接整齐、美观一点,这点其实十分重要。一方面看上去美观,另一方面减少了短接和虚焊等问题,再者方便检查。 下面是焊点合格的标准 1、焊点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一般可采用把被焊元器件的引线端子打弯后再焊接的方法。 2、焊接可靠,保证导电性能。 3、焊点表面整齐、美观:焊点的外观应光滑、清洁、均匀、对称、整齐、美观、充满整个焊盘并与焊盘大小比例合适。 满足上述三个条件的焊点,才算是合格的焊点。 我们焊接中要注意的几点是: 1、使元器件与焊盘充分接触,不能出现虚焊和漏焊的情况。 2、焊锡要适量。即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少,固定元器件不充分,容易产生松动,造成接触不量等情况;太多,则容易造成元器件两端短路,而且造成焊锡的浪费。 人生中对物质的追求不求太多,不求太少,适而可止就行。 对IC芯片的焊接可以参照元器件的焊法,但是对于引脚特别多的IC 9

芯片还是另有高见。 如果是直插封装的IC,建议线焊接一个IC插座。IC属于易坏的物品,如果直接焊接到PCB板上,拆卸下来就非常麻烦。如果你事先焊接一个IC插座,那么IC就没有固定在PCB板上,而是IC插座固定上了。IC芯片就相当是可移动的,这样就更便于维护、维修和检测。 如果是贴片封装的IC,建议先找到IC的第一引脚和PCB板上的第一引脚。一定要注意不能将芯片焊接反,否则通电后会造成芯片的烧坏等不必要的麻烦。 首先定位好芯片,点少量焊锡到尖头烙铁上,焊接两个对角位置上的引脚,使芯片固定而不能移动。使用平口烙铁,顺着一个方向烫芯片的管脚。注意力度均匀,速度适中,避免弄歪芯片的脚。另外注意先拉焊没有定位的两边,这样就不会产生芯片错位。也可以再涂抹一些助焊剂在芯片的管脚上面,更好焊接。 焊完之后,检查一下是否有未焊好的或者有短路的地方,适当修补。

调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上电后不要急于测量电气指标,要观察电路有无冒烟、打火等现象,听听有无异常杂音,闻闻有无异常气味,用手触摸集成电路有无温度过高现象。如有异常现象,立即关断电源,排除故障后再上电。 当你焊接完一个模块后,就应该写这个模块的调试程序。将程序代码生成相应的执行文件,烧录到目标芯片。上电观察此模块的现象。最简单的调试,例如:LED灯。只要使LED灯点亮或者熄灭就可以。用最直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