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训练检测考点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容量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教师版)

第六章人口的变化【构建知识体系】第14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归纳梳理知识】——学生课前填写落实基础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体趋势:不断。

2.决定因素:______和______。

3.时间差异【答案】增长出生率死亡率4.空间差异(1)特点:地区上。

(2)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______【答案】不平衡缓慢很快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高低高低低低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现代型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注意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和类型差异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环境承载力(1)实质:环境能。

(2)衡量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1)制约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等。

(2)估计: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左右。

【答案】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法国国家统计局20XX年1月13日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XX年,法国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已突破两个,成为欧洲生育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法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中的第________阶段,遇到的问题是( )A.Ⅳ人口急剧膨胀 B.Ⅳ人口老龄化C.Ⅱ人口增长停滞 D.Ⅲ人口平均寿命低2.法国生育率提高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解决了法国劳动力短缺问题 B.缓解就业压力C.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解析】第1题,法国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所以处在图中Ⅳ阶段,该阶段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极低,人口老龄化严重。

第2题,生育率提高,有利于缓解老龄化趋势,但短期内无法迅速改变劳动力短缺问题。

【答案】1.B 2.D下图为四种人口再生产类型统计图。

读图回答3~4题。

3.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属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分别为( )A.甲和丁 B.乙和丁 C.丁和甲 D.甲和丙【解析】选B。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16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讲练含详解)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16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讲练含详解)

第16讲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夯实基础一、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体趋势:不断。

2.决定因素:______和______。

3.时间差异【答案】增长出生率死亡率4.空间差异(1)特点:地区上。

(2)表现:发达国家,人口增长_______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______【答案】不平衡缓慢很快【注意提示】人口“三率”的计算(1)人口出生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出生的存活婴儿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人口出生率=同期活产婴儿数一定时期内平均总人口数×100%(2)人口死亡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死亡人数在该国或该地区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人口死亡率=同期死亡人数一定时期内平均总人口数×100%(3)人口自然增长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与同期平均总人口数之比。

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2.类型、特征及转变高低高 低低低原始型 现代型传统型 现代型 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注意提示】人口增长模式的构成和类型差异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爆炸”(1)含义:用来描述20世纪出现的_________________情况,反映近100多年来_____________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开始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答案】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世界人口猛增2.环境承载力(1)实质:环境能。

(2)衡量指标:。

3.环境人口容量(1)制约因素:、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等。

(2)估计:介于乐观者和悲观者之间的学者认为地球的环境人口容量在左右。

【答案】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资源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 100亿4.人口合理容量(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2)保持措施①世界:发展中国家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之内;建立。

(课标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检测新人教版

(课标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检测新人教版

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甲乙丙丁面积(km2) 6 306102045167302165 600人口密度(人/km2)3 650533。

362665671.(2016南昌文综模拟二)图中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是()A.甲B。

乙 C.丙 D.丁2。

(2016南昌文综模拟二)甲地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于其他三地的原因是( )A。

出生率低B.死亡率低C.外来人口迁移D.养老制度完善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3。

(2016北京朝阳期末)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A。

②③④①B。

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

④①②③4。

(2016北京朝阳期末)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

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

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5.(2016北京朝阳期末)该国最有可能是()A.芬兰B.中国C。

印度D。

尼日利亚读某城市2014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2016河北保定模拟)2014年的人口容量为()A。

351万B。

105。

6万C.97.3万D。

85.4万7.(2016河北保定模拟)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A。

土地资源B.市政C。

教育 D.劳动就业提升题组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下图为四个地区2013年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2016贵阳3月模拟)与我国目前人口统计情况最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

丁9.(2016贵阳3月模拟)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最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

性别比C。

年龄构成D。

职业构成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1)以下时间段中,该市人口出生率最高的为
(D)A.2001~200来自年B.1991~1995年
C.1981~1985年
D.1971~1975年
(2)造成该市20~24岁年龄组人数明显偏多的原因可能是,该组人口
低(<1.0%)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2.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返回导航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3.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人口问题
解决措施
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男性比重 调整计划生育政策,转变人口生育观
偏高)

人口素质较低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必考部分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
研析高考·明规律 研清教材·固基础 研析考点·破疑难 研透技法·提素养
返回导航
研析高考·明规律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课程标准
考情统计
命题分析
运用资料,描
1.以人口统计图、文字材料为背
述人口 分布及 2021·北京,18题
景,考查人口增长状况及人口增
其影响 因素 , 2020·课标Ⅲ,4~6题 长模式。
并结合 实例 , 2019·北京,40题
2.以人口统计图或人口普查资料
解释区 域资源 2018·课标Ⅰ,4~5题 为背景,考查人口问题及对策。
环境承 载力 、 2018·江苏,13~14题 3.以示意图、地理统计图表、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1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1章 课时41 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1)

[课程标准]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

[基本概念]人口密度、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人口迁移、人口自然增长、人口机械增长。

[体系架构]课时41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考点1人口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1)分布特点:很不均匀。

(2)从全球来看按半球近9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按纬度集中在北纬10°~50°地带按距离海洋远近60%左右的人口居住在离海岸200千米以内的沿海地区按海拔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3)从区域来看按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区:东亚、南亚、欧洲西部、北美东部按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按国家截至2021年年底,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中国、印度、美国等概念解读人口密度人口密度是指某一区域单位面积人口数量的多少,并不能反映本区域内的人口分布格局,却是衡量不同区域人口分布的重要指标。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明显,其中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

(2)人文因素:主要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生产方式、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回归教材读必修第二册教材第7页图1.9“中国人口的分布(2010年)”,简述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答案黑河-腾冲(胡焕庸线)一线东南人口密集、西北人口稀疏。

1.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人口分布原因自然因素地形全世界近80%的人口居住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平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易于开发,人类的工、农业生产活动多集中在此气候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水源人口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源分布一般来说,河流、湖泊沿岸供水方便,具有交通、水产养殖等方面的优势,利于人类生产和生活,人口较为密集土壤土壤肥沃的地区人口密度较大土壤的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矿产矿产资源开发区人口稠密矿产的开采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人生产力水平和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以农业经济为主文因素社会生产方式人口迅速向城镇聚集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生产力的发展,科技与管理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条件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较多交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政治、文化人口大规模移动导致人口分布的变化战争、宗教、文化习俗、政策和历史等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及原因(2023·全国文综甲)技术进步对人口分布有重要影响。

第24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4讲+人口分布与人口容量+——+2025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2. 我国总和生育率低的原因主要是
( D)
A.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B.女性受教育水平提升
C.婴儿死亡率明显下降
D.特定人口政策的影响
[解析](1) 读图可知,就整体而言,人均GDP较高,总和生育率较低,二者大致呈负相关,A错,B正确; 加拿大和日本均属于发达国家,其特征相似,C错; 尼日利亚、中国、老挝属于发展中国家,其彼此特征差异较大,D错。 [解析] (2) 我国人均GDP远低于加拿大和日本,但总和生育率与加拿大、日本差异不大,说明经济发展 水平的提高不是主要原因,应主要与我国人口计划生育政策有关(计划生育人为地导致妇女 生育孩子的数量大大下降),A错,D正确; 女性受教育水平提高,妇女一生中生育孩子的数量可能减少,但不是主要原因,B错; 婴儿死亡率下降并不一定导致妇女一生中生育孩子的数量下降,C错。
1. 甲处只形成人口孤岛而没有形成人类大陆的原因是( B )
A.地处沿海,气候湿热,人烟稀少 B.自然环境条件较差
C.水稻种植业发达
D.自然条件优越
2. 下列关于乙处人类大陆形成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B )
A.社会经济发达
B.自然条件优越
C.城市发展水平高
D.工业发展较早
3. 下列关于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说法正确的是 ( B )
域资源环境承载力、
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影响区域资源环
人口合理容量。
境承载力的因素与人口容量的估计
一、世界人口分布 1.人口分布的含义:一定时期人口在一定地区范围的空间分布状况,通常以人口密度来衡量。 2.人口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分布极不平衡。具体表现如表所示: ①从世界上看:10%的土地上,大约居住着世界90%的人口。 ②从各大洲看:亚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 60%左右,南极洲目前尚无居民定居。 ③从各国看:目前13个国家人口超过1亿,其中亚洲有7个。 3.人口分布的规律: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的沿海平原地区。 (1)从城乡分布看:城镇人口比例逐渐上升,乡村人口比例逐渐下降。 (2)从海陆位置看:从海岸向内地 200千米的范围内,集中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 (3)从地形看:海拔 500米以下的低地和平原地区,集中了世界80%以上的人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12 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容量 (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夯基础—确保大本营] (2018·湖南师大附中月考)读我国某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回答1~2题。

1.[考向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图示反映该村( ) A.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 B.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C.医疗卫生水平高 D.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答案 D 解析 从图上看,该村20岁到60岁的男性劳动力缺失严重,说明该地男性劳动人口外出务工较多,该地经济落后,A、B两项错误;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水平低,C项错误;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D项正确。 2.[考向 人口问题]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负担 ③劳动力短缺 ④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图中信息显示该地劳动人口流失严重,多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故养老服务难以保障,劳动力短缺,①③正确;劳动人口迁出,则当地就业负担较轻,②错误;某地在某时段的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固定值,④错误。 (2018·山东济宁一中月考)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人口总数的比 重,正值为迁入。读图回答3~4题。 3.[考向 人口的自然增长、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如果图中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国家,则下面几组排列中,最可能的是 ( ) A.美国、日本、丹麦、加拿大 B.中国、埃及、巴西、新西兰 C.科威特、索马里、葡萄牙、德国 D.印度、尼日利亚、南非、美国 答案 C 解析 a表示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且为人口迁入地区,科威特为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且石油经济带动大量人口迁入;b表示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且由于贫困、战乱等原因,导致人口迁出的较多,故判断其为经济落后国家或地区,索马里符合;葡萄牙为经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由于与北欧、西欧的劳动收入等差别较大,故向北欧、西欧迁移的人口较多,符合图中c代表的国家或地区;德国为中欧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但由于经济高度发达,迁入的人口较多,图中d所代表的即是德国。故C项正确。 4.[考向 人口的自然增长、人口的迁移]图中四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最快和最慢的分别是( ) A.a、c B.b、d C.c、d D.a、d 答案 D 解析 结合图分析,增长最快和最慢看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移率之和即可。D项正确。 (2019·浙江宁波十校联考)下图是我国2002~2050年人口负担率(非劳动人口与劳动人口之比),老龄化率(65岁及以上)和劳动人口数量(15~64岁)统计预测图。读图,完成5~6题。 5.[考向 人口增长]A、B、C三条曲线分别代表( ) A.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劳动人口数量 B.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人口负担率 C.劳动人口数量、人口负担率、老龄化率 D.人口负担率、劳动人口数量、老龄化率 答案 C 解析 我国2002年到2050年的劳动人口数量变化,在2014年到达峰值,故A曲线为劳动人口数量。人口负担率与劳动人口数量呈负相关,随着劳动人口曲线的变化,人口负担率由小变为越来越大,故B曲线是人口负担率。C曲线为老龄化率,是逐渐上升的一个状态。 6.[考向 人口问题]关于图示说法正确的是( ) A.预计2033年非劳动人口增长超过劳动人口增长 B.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依然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人口措施 C.图示预计未来劳动力就业压力大是社会急需解决问题 D.在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增长比非劳动人口增长快 答案 D 解析 2033年前已经出现非劳动人口超过劳动人口增长,排除A项;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趋势,若再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将加剧我国人口老龄化,排除B项;我国正面临劳动人口缺失的状况,排除C项;据人口负担率的变化可知,在2011年之前劳动人口增长比非劳动人口增长快,D项正确。 (2018·河南安阳一模)2016年,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90 747万人,占总人口比重65.6%,自2012年已连续五年减少。据此完成7~9题。 7.[考向 我国的人口问题]目前我国劳动力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死亡率上升 B.生育率下降 C.流动人口增加 D.大量人口外迁 答案 B 解析 目前我国劳动力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生育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项正确;死亡率不影响劳动力人口数量,A项错误;流动人口增加不改变劳动力数量,C项错误;我国人口主要是国内迁移,D项错误。 8.[考向 我国的人口问题]受劳动力减少影响最大的产业是( ) A.服装加工业 B.食品加工业 C.资金密集型产业 D.矿产开采业 答案 A 解析 受劳动力减少影响最大的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服装加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A项正确。 9.[考向 我国的人口政策]针对劳动力减少问题,我国应( ) A.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B.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C.经济转型,产业升级 D.全面推广自动化生产 答案 C 解析 针对劳动力减少问题,我国应推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C项正确;我国人口基数大,不能大量接纳海外移民,可适当放开生育政策,A、B两项错误;我国技术水平较低,不能做到全面推广自动化生产,D项错误。 [强素养—争夺分水岭] (2019·浙江绍兴诊断性考试)下图为辽宁省近十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折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考向 人口增长模式]目前,辽宁省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高低”模式 B.“高低高”模式 C.“低低高”模式 D.“低低低”模式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目前辽宁省人口死亡率大约7‰,出生率6.5‰,人口自然增长率呈现负增长,故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模式,D项正确。 11.[考向 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针对该人口增长模式可能出现的社会经济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是( ) A.执行控制人口政策,降低出生率 B.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 C.改善医疗卫生条件,降低死亡率 D.允许职工提前退休,增加就业率 答案 B 解析 辽宁省目前人口出生率偏低,控制人口政策会使出生率更低,A项错误。目前辽宁省出现人口负增长,人口增长慢,宜实施鼓励生育政策,提高出生率,提高人口增长速度,B项正确。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利于降低死亡率,但目前辽宁省老年人口多,死亡率难以降低,C项错误。人口增长慢或者负增长,劳动力不足,应推迟退休,缓解就业空缺,D项错误。 (2018·安徽合肥模拟)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考向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图中信息反映出(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1982~2009年0~14岁的少年儿童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变小,反映出这段时期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故A项错误;1982年与2009年相比,青少年占的比重大,老年人占的比重小,故1982年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故B项正确;图中显示,1982年与2009年相比,1982年40岁及以上各年龄组的人口比重较小,故C项错误;图中1982年和2009年的20~24岁年龄组占总人口比例相当,但2009年比1982年人口基数大,所以1982年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少,故D项错误。 13.[考向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与1982年相比,2009年少年儿童占的比重小,人口的增长速度变慢,故A项错误;与1982年相比,2009年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故B项正确;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会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故C项错误;2009年我国人口总量大于1982年,图中显示,25~59岁人口比重增加,表明劳动力数量增加,故D项错误。 (2018·广东实验中学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图(含预测)。读图完成14~16题。

14.[考向 人口的增长]1965年至2045年,该区域劳动人口数量由逐年增加到逐年减少的转折点是 (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答案 C 解析 劳动人口增长率只要是大于0,劳动人口数量就增加。由图可知,2015年前,增长率大于0,劳动人口一直在增加,之后增长率小于0,劳动人口开始减少,故转折点是2015年,C项正确,A、B、D三项错误。 15.[考向 人口增长模式]根据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推测该区域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为 (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答案 D 解析 由于现阶段劳动人口增长为负增长,故目前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现代型,D项正确。 16.[考向 人口的变化特征]根据图示信息,推测该区域可能是( ) A.中国 B.法国 C.日本 D.印度 答案 A 解析 图示中,该区域1985年以前劳动人口增长率较高,随后不断降低,与中国的人口计划生育政策(1980年)有关,故选A项。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一直较低,劳动人口增长率也较低,变化小,印度人口增长速度快,劳动人口增长快,B、C、D三项错误。 (2018·河南濮阳二模)坦桑尼亚(如图所示)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对GDP贡献不足13%。2000年以来,该国平均人口增速保持在3.1%,人口分布呈现“南疏北密”的特点,集中分布在东北沿海、维多利亚湖(淡水湖)沿岸和中部地区。2002~2012年达累斯萨拉姆市人口偏移(指区域内部子区域人口增长速度偏离区域平均增长速度的增长,其值为正,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快于区域平均增长;其值为负,说明子区域的人口增长速度慢于区域平均增长)正增长位居全国首位,而以政治职能为主的新首都多多马市的人口一直为偏移负增长。读图,回答17~19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