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人口的变化

合集下载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一章 第1讲 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1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最新考纲1.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2.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其地区差异。

2.把握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比较不同的人口进展模式的地区差异。

3.说出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分,理解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微专题一人口增长模式1.人口的自然增长(1)总趋势人口数量的总趋势是不断增长(依据:图中曲线上扬)。

(2)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缓慢(依据:图1中a段曲线平稳)农业革命期间增长速度加快(依据:图1中b段曲线坡度增大)近100多年来急剧增长(依据:图2中c段曲线坡度最大)(3)空间差异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很快。

特殊提示人口的自然增长中的“增长”,仅指人口数量的变化,而不肯定是数量的增多,也可以是零增长或负增长。

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人口增长模式是由诞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的。

特殊提示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由“死”到“生”来实现,生产力进展是关键——“死”是指死亡率下降,“生”是指诞生率下降。

②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已进入现代型,20世纪60年月以来,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峻,死亡率有所上升。

③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已是现代型,但因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很快。

④总体来看,世界人口增长模式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阶段。

1.人口增长模式的推断(1)依据生产力水平推断:一般地,农业社会及其以前属于原始型;工业化时期多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依据国家类型推断:绝大多数进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进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

(3)依据数值特征推断:诞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原始型4%左右4%左右4%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传统型3%左右1%以上2%左右现代型1%左右1%左右1%以下,接近于0,甚至是负值2.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影响人口增长快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打算性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的凹凸,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都能促进人口的增长正说明白这个问题,因此分析人口增长快慢缘由的思路如下:考向一人口数量增减的相关计算(2022·江苏地理)1980年我国开头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方案生育政策,2021年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高考新教材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共48页)

高考新教材地理一轮专题复习第18讲人口的空间变化课件(共48页)
(2)该直辖市是( D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解题能力培养] (1)
少 增加
(2)
迁出
[对接核心素养]
综合思维
根据图文资料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并从人口迁移的类型和社 会经济、自然环境等要素的比较中判断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区域认知
结合具体区域,分析人口迁出区和迁入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和自然环境特点的差异。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出务工人员剧增 (2)2013年后,该省级行政单位( C ) A.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逐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析图能力培养]
减少
0.6%~0.7% 增多
0.7%
[对接核心素养]
(6)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人口迁移的流向:从内地迁往 ___沿__海___;山区迁往__平__原____;农村迁往__城_市_____;贫困地区迁往发 达地区,并出现了大规模的“___民_工____潮”。
【疑难辨析1】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有什么区别?
提示:通过两方面来区分:第一,人们总是不断地进行空间移动,但不是所 有的空间移动都是人口迁移,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和“长期”变化的 移动,才被当作人口迁移,这就是人口迁移的时间的通勤往返、外出购物、出 差等活动区分开;第二,人口迁移必须以居住地的改变为条件,即迁移发生前后, 人们的居住地不相同,而居住地的改变包含人口迁移必须超过“一定距离”,即 行政区。这就是人口迁移的空间性。
时期 20世纪80年代中
期前 20世纪80年代中
期以来
表现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人口迁移 流量增大,流向明显变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章末质量测评6《人口的变化》(时间45分钟;满分9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9·江苏苏州高三期中)下图为某市2011~2015年户籍人口变化统计图。

图中含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老年人口比重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最可能代表( )A.出生率B.死亡率 C.自然增长率D.老年人口比重2.若不考虑人口迁移情况,该市( )A.2012年后人口总量先增加后减少B.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C.目前社会和家庭养老负担较重 D.环境人口容量受政策影响逐渐增大(2019·西安八校联考)人口净迁移率是指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差值。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状况。

据此完成3~4题。

3.人口数量变化幅度最大的地区是( )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4.人口增长类型与③地区相似的国家可能是( )A.美国 B.印度 C.德国 D.中国(2019·山东济宁期中)榨菜、方便面、火腿肠是流动人口最为常见的消费品。

下图为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数据。

据此回答5~6题。

5.该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6.该数据反映出的人口流动的积极意义有( )①缓解西南地区土地压力②促进华南地区产业升级③缓解华南地区劳动力不足④缓解西南地区人口老龄化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019·吉林省吉林市模拟)“空巢老人”,即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眼下许多“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下图为四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7~8题。

7.以下四国中可能出现“空巢老人”现象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近几年,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现象较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惠民政策 B.家庭原因C.自然空巢 D.个人原因(2019·安徽马鞍山高三期末)下表为我国部分城市2000~2015年年均人口增减量变化情况表。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高中地理高考一轮复习-第6章 第2讲 人口迁移

返回导航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也随 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年龄结构的影响 对迁出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出,会使其青壮年比重下 降,人口老龄化加重;对迁入地来说,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迁入,会使 其青壮年比重上升,人口老龄化减轻。
返回导航
考点一 人口的迁移特点 突难点
1.现代国际人口迁移的形式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 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常见形式。如下表所示: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形式
科技移民
劳务输出
国际难民迁移
迁移人口类型 高素质人才
D.行政区划变动
(2)2010年后,该市常住人口变化缓慢,主要是由于当地
A.人口老龄化加剧
B.GDP增长缓慢
C.环境承载力下降
D.产业结构优化
(3)该市的支柱产业是
A.采矿业
B.旅游业
C.制造业
D.物流业
(B ) (D) (C)
第六章 人口的变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地理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2016~2019年户籍人口增长比常住 人口快,如果是生育政策改变,常住人口基数大,增长应比户籍人口 快,故2016~2019年户籍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应是当地落户政策放宽, 使得户籍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常住人口;医疗条件的改善和行政区划的变 动对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都有影响,两者人口增长的速度不会有较大的 差异。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2)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 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 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结合某地区人口统计图分析,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国中部地区某地级市辖6县2区,代管1县级市。下图为 2010~2020年十年来该市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 1~3题。
人口的空间变化
课程标准
素养要求
1.理解人口迁移的主要原 1.结合具体人口迁移的图文材料,
因,判断影响人口迁移的 综合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对
主要因素。
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综合思维)
2.理解人口迁移产生的影 2.辩证地认识人口迁移对迁出地、
响。
迁入地的影响。(人地协调观)
一、人口的迁移 1.何为人口迁移?如何分类? (1)概念: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____国__际__或__本__国__范__围_____内发生 改变。 (2)类型:按照是否跨越国界分为__国__际__人口迁移和__国__内__人口迁 移。
B.培育突出的优势产业
C.建设交通枢纽城市
D.控制城市房价上涨
考点 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迁出(入)地的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发 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 也随之发生布局调整,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 的发展。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 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1990~2015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2024-2025学年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中图版)第8章人口

2024-2025学年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中图版)第8章人口

第八章人口一、选择题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是制约超大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图示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座超大城市常住人口数量趋势(含预测),下表为结合政府规划数据得出的四座城市2035年人口相关数据预测(适度人口规模指城市中资源可得到合理配置的人口数量,单位:万人)。

据此完成1~2题。

1.当前,过多的人口对社会、环境已经构成巨大压力,需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城市是()A.北京、上海B.广州、深圳C.北京、广州D.上海、深圳2.结合图表分析,今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市人口相关政策合理的是()A.北京: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提高居民住房价格B.上海:扩大城市面积和产业规模,引进劳动力人口C.广州: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严格限制人口流动的规模:引进适应产业更新和发展的人才,优化人口结构2.D1题,图中当前人口数量最多的是北京、上海,现阶段常住人口数量就已经超过2035年的规,且常住人口的预测数量不断增加,所以相对于广州、深圳,北京与上海需要严格控制人口增长,A项正确。

第2题,现在全国都已放开生育政策,北京应紧跟政策,也不能盲目提高房价,而要把握好积分落户政策与人口调控目标的有效衔接和平衡,A项错误;上海既要控制用地规模,也要控制人口规模,B项错误;广州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高素质劳动力,因此不能限制人口流动的规模,C 项错误;深圳也要严格控制城市整体人口规模,根据发展需要优化人口户籍结构和素质结构,D项正确。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

2018年安徽全省常住人口达6 324.0万人,比上年增加68.8万人,增长率为1.1%。

下图为安徽省总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3~4题。

3.2005年和2010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B.外出务工人员剧增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4.形成2012年后安徽省人口变化特点的原因主要有()①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回流②人口政策放松,新生人口增加③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增加④生态环境改善,人口迁入A.①②B.①③D.②④4.A3题,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是有计划进行的,不会在某一年份突然大量增加,A项错误;安徽,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比较少,不会有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且会有大量的劳动力输出,导致人口大量减少,D项错误,B项正确;外出旅游属于短期的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不会影响常住人口的数量,C项错误。

(高三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高三一轮复习) 人口的数量变化

人口出生 率高,人 口数量增 长快,青 少年及儿 童比重过 大
造成巨大的人口增长惯 性,加大经济、就业、 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导 致积累减少、经济发展 速度降低;生活水平上 升缓慢甚至下降;不利 于提高人口素质
计划生 育,降 低人口 自然增 长率
国家
问题
影响
劳动力不足;国防 兵员不足;青壮年 及社会负担过重; 老年人生活困难、 精神孤独等问题。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及原因 (1)不同历史时期

② 人口增长 示意图 ①
特 人口数量 点 增长速度
少 缓慢
增多 加快
继续增加 更快
② ①

①人类获取食 物的能力低 原 ②抵御疾病和 因 灾害的能力差 ③人口死亡率 高
①耕作和灌溉 技术的发展 ②食物供应变 得稳定可靠 ③死亡率下降
①科技水平大 大提高 ②人 们能获得充足 的食物供应 ③完善的医疗 服务 ④死亡 率很低
10、(2013年广东高考)下表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 口指标,据表可知
2009年出生 2000-2010 2009年人口 2010年0-14 时预期寿命 年人口年均 密度(人/ 国家 岁人口比重 增长率 平方千米) 男性 女性 中国 0.6 143 19.5 72 75 印度 1.4 389 30.6 63 66 法国 0.7 118 18.4 78 85 美国 0.9 34 20.1 76 81 A. 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D B. 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 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 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依塔型判断影响其影响因素 左图中20岁至 40岁人口明显外凸 的原因可能是。 人口迁入

第16讲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第16讲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全国通用)第16讲人口的增长和迁移【基础知识梳理】一、人口自然增长1、人口自然增长特征(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因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思考: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国家人口一定增长多?人口一定增速快?(2)人口自然增长的三种模式: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可划分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传统型(高低高模式)和现代型(低低低模式)思考:在传统型阶段导致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什么?“高”与“低”往往以1%为参照,若低于或接近1%就能用“低”来形容。

目前发达国家已进入了现代型;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未完成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世界仍处于由传统型向现代过渡阶段;我国已基本实现了从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属于现代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3)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特点①发展中国家问题:人口增长过快,出现劳动力过剩,就业困难,社会治安混乱等社会问题——“城市病”措施:要采取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

②发达国家(中国、古巴、韩国)问题:人口增长过慢,导致人口老龄化(60以上超过总人口10%,65以上超过总人口7%)、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措施:可采取鼓励生育、吸纳外来移民、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措施。

2、人口结构及其问题 ※人口结构含义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文化结构等,人口结构若出现不合理,则会引发人口问题。

(1)人口年龄结构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就目前而言,世界人口年龄结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人口年轻化和人口老龄化。

(2)人口的性别结构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

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3)人口的文化结构人口的文化结构主要是指各学历层次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

人口总体文化水平过低,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
【典例1】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 图完成(1)~(2)题。
(1)1951~2000年,该国 ( A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增长了15.1% D.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B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逐步过渡
出生率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特征
高 高 低
高 低 低
低 高 低
增长缓慢 增长迅速 增长缓慢
• ①原始型:出生率、死亡率>3%,自然增长率 在1%以下。 • ②传统型:出生率一般在 3% 以上,死亡率在 1%以上,自然增长率在2%左右。 • ③现代型:出生率<1.5%,自然增长率通常在 1%以下,接近0,甚至是负值。
1.概念:一定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 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2、分类 按照是否跨越国界
国际人口迁移 指人口跨国界并改变住所达到一定时间(通常 为1年)的迁移活动。
例如:C1向D
国内人口迁移 指在一国范围内,人口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
个地区移居的现象。 例如:A1向B1 C1向A2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2.经济因素
深圳市
① 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因素对人口
迁移是主要的,经常
起作用的因素,是人 口迁移的基本动因。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战乱、 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的影响、 有计划、 国家政策 有组织的迁移
由东部迁往 西北和东北
20世纪 80代中 期以来
由中、西部迁往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的流量增大, 东部沿海城市 经济发展不平衡 自发流动
• 3、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们为什么要 • 对迁入地: 迁移? • 利:人才流入 • 提供廉价劳动力 • 促进经济发展 • 弊: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增大 • (人口拥挤、交通拥堵、就业困难、住房紧张) • 对迁出地: • 利:人口密度减小 • 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减小 • 弊:人才、劳动力流失
下图为四种人口金字塔的模型
传统型 快增长型 基底宽阔
现代型 慢增长型 零增长型 塔基与塔身 几乎等宽
(人口增加动 力不足)
负增长型 略呈纺锤状 塔基最窄 塔顶较宽
(老龄人口多于青 少年人口)
塔基不宽,向 (15岁以下人口比重大) 上逐渐变窄 塔顶尖细 (老龄人口所占
比例增长)
(65以上人口比重小)
特别提醒:发达国家一般属于现代型,但也存 在地区差异:欧洲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美 国、澳大利亚等国家自然增长率较高,可能超 过1%;日本、俄罗斯自然增长率为负。
【典例2】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2)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A ) A.尼日利亚 B.韩国 C.澳大利亚 D.美国
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它们的原因和动力可能是不一样的
推力和拉力是导致人口迁移的基本原因,中间阻力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 要因素。
国内人口迁移
影 响 因 素 新中国 成立前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成立到 20世纪 80代中 期
迁 移 特 点 大批迁移
流向或路线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 地区。中部向外扩散, 主要是由北向南
• [深 度 思 考] •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 (1)主要人口问题: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②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 –③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 问题突显; –④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 本世纪,我国将迎来劳动年龄人口、老龄人 口、总人口三大高峰。
• (2)老龄化特点: • ①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②高龄长的快慢? 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
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总人口 =出生率-死亡率
不同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现代型
一、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自然增长 模式的指标: 出生率 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原始社会
农业社会、产业革命
现代社会 时期 (20 世纪70年 代以后) 时期
• 【特别提醒】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达 到最多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
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 (1) 人口增长中的 “ 增长 ” 仅指人口数量
的变化,而不一定是数量的增加,也可
以是零增长或者负增长。
• (2) 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除受社会经济
发展、人口政策影响外,与传统文化观 念、宗教信仰、婚俗等地域文化也密切
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联合国传统标准), 或65岁以上的人口达总人口7%(新标准),就是“老龄化社会” 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 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 (3) 人口对策: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提 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 一方面,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 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 境。
读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现代型 (1)图中E国的人口增长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实施计划生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人口的迁移
讨论: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吗?
【典例3】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 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发达 国家,B国属于 (1)从经济发展水平看,A国属于________ 发展中 国家。A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__ 现代型 ,B国家属于 ________ 传统型 。 ________ (2)从人口的年龄构成看,A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人口老龄化严重 _ ; B国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 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