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语学习入门浅笑105期
走进文言文

第四单元蓄蝎为戏管子客[旅居在外]商丘,见逆旅[旅店]童子有蓄蝎[(xiē),俗称蝎子,尾刺内有毒腺]为戏者。
问其术[方法],曰:“吾捕得,去其尾,故彼莫予毒,而供吾玩弄耳。
”索[要来]观之,其器中蓄蝎十数[数十],皆甚驯[温顺]。
投以食则竞集[争着聚拢来];撩[拨弄]之以指,骇然[惊恐的样子]纷起窜。
观其态,若甚畏人然。
于是童子大乐,笑呼持去。
客谓管子曰:“得是术也,可以御恶人矣。
”(节选自《因寄轩诗文集》)【注释】①客:旅居在外。
②逆旅:旅店。
③蝎(xiē):俗称蝎子,尾刺内有毒腺。
④术:方法。
⑤索:要来。
⑥十数:数十。
⑦驯:温顺。
⑧竞集:争着聚拢来。
⑨撩:拨弄。
⑩骇然:惊恐的样子。
【译文】管仲客居商丘,看见旅店里有个孩子养着蝎子取乐。
问他有什么方法,孩子说:“我抓住蝎子,除去它的尾刺,所以它就没法毒害我,因而供我玩弄了。
”管仲向他要来看看,那容器中有数十只蝎子,都很温顺。
把食物投进去便争着聚拢来;如果用手指去拨弄,它们便惊恐地纷纷起身逃窜。
看它们的状态,好像很怕人的样子。
在这时候那孩子非常开心,笑着喊着拿了蝎子离开了。
有人对管仲说:“掌握了这方法,可以抵挡坏人了。
”1.人有亡鈇者人有亡(失去,丢失)鈇[(鈇fū):同“斧”]者,意(猜度)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脸),窃鈇也;言语,窃鈇也;动作态度无为(是)而不窃鈇也。
俄而(不久)掘其谷[山谷]而得其鈇,他日(另一天)复见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像)窃鈇者。
【译文】有个人丢失斧子的人,猜想是他的邻居家的儿子偷的,看他的走路,(像)是偷斧子的;脸上的神色、(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像)是偷斧子的;行为神态没有不像偷斧头的样子。
不久在掘那的山谷时找到了他丢失的斧子。
另一天,再看那邻居的儿子,(他的)举止神态都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注释】(鈇fū):同“斧”。
②谷:山谷。
2.与狐谋皮周[周地,在今河南洛阳市]人有爱裘(皮衣)而好珍馐(xiū)[珍贵的食品],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备办]少牢[古代祭祀用的动物叫“牢”。
古文学苑

古文学苑✧ 学法导航1.大声朗读全文三遍,力争读准字音,读准节奏;不会读的字词,查阅字典并在原文中注音。
2. 参看注释,口头翻译全文,然后将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原文中;不会翻译的字词用“△”标注出来,准备请教老师和同学。
3. 翻译的方法:⑪拆字组词法即将文言文中的一个字分别组成两个字的词。
⑫偏旁猜读法如:《苏武牧羊》中“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中“啮”字,可根据其偏旁“口”字旁,推知其义为“咬、吃”。
⑬联旧知新法如在课外短文中遇到一个不会翻译的词句,可联想课内哪一课、哪一句曾学过这个字,它的意思是什么。
⑭通假猜读法如:《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被”不是被子,也不表被动,那么就看结构,“被坚执锐”是并列短语,根据“执”是动词,可推知“被”也是动词,局部换换偏旁,应通“披”。
)⑮并列猜读法如果你发现古文中连续的两个句子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就像“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那么相同位置的词语,即“殚”与“竭”、“地”与“庐”、“出”与“入”,其词性往往相同,词义相近,如“竭”是“尽”,所以“殚”也是“用尽”的意思。
⑯成语猜读法如果古文中有一个词语难住了你,就像《桃花源记》中“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中“既”,你可以想成语中有“既来之,则安之”“既往不咎”,由成语中该词的意义可以推知为“已经”。
此外还可以看注释中的出处来猜读翻译等等。
同学们也可以自己总结出其他经验来。
✧ 七上古文拓展阅读(一)识李•观虎[制作人:董丽丽]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①。
魏明帝于.宣武场上断虎爪牙,纵.百姓观之。
王戎七岁,亦往看,虎承间②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③,戎湛然④不动,了无..惧色。
【注】①信然:真是这样。
②承间:趁机。
③辟易颠仆:惊慌逃躲,摔倒伏地。
④湛然:安详沉静地。
【学习任务】1.请将加点字词的意思写在原文中。
文言趣读入门

文言趣读入门(修订本)目录.上编1. 善忘者2. 执竿入城3. 负米骑马4. 此裤不破5. 弹簧擒鳄6. 纸鸢与鹰7. 一字搞笑8. 笋与雀9. 男孩啼哭10. 一笋忧折11. 山产子12. 蜗牛竞走13. 酒鬼夜归14. 醉鬼如厕15. 醉鬼夜卧16. 狼断门牙17. 此洞无鼠18. 狐抚羔羊19. 熊逮鱼20. 狐猎鹰21. 八哥报仇22. 血刃毙狼23. 买豚者24. 瓮中取鱼25、杀天儆邻26. 蛙与蟹27. 一蟹贪饵28. 与贼竞走29. 拇指争能30. 狼逐黄羊31. 系足之狗32. 齿与舌33. 试墨之纸34. 弓与矢35. 多言“寿”字36. 吾、汝、渠37. 愚人觅伴38. 多疑者赴宴39. 雪花40. 蜗得破碗41. 忧甚杞人42. 粗月而已43. 不孝之罪44. 谁杀陈他45. 但图对属46. 秀才买柴47. 牛何之48. 萝卜对49. 军人布施50. 冕母教子51. 冬瓜明目52. 华山遇仙53. 无童磨墨54. 父母何物55. 螳螂与蝗56. 一驹涉河57. 雪人喜日58. 墨与砚59. 网鱼得狐60. 鼠啮猫像61. 肉斧斫卵62. 汤将泼雪63. 两蟋蟀64. 一鼠斗胆65. 斑马线66.螳螂捕蛇67. 蛛与雀68. 一蛛救翁69. 狼狗赌气70. 误邻杀猪71. 某君吸烟72. 托人买鼓73. 甲妻乙妻74. 忍产75. 甲鼻衄76. 一鳖77. 酒菜而已78. 毋用而已79. 蚌与蟹80. 一鹦鹉81. 牧竖毙狼82. 双簪毙狼83. 黠盗盗猪84. 鼠避瓶中85. 狼86. 诸生读《狼》87. 狼斗鹫雕88. 饴糖擒虎89. 蚂蚁布阵90. 虾蟆教书91. 秀才逾沟92. 先生昼寝93. 一瞽觅笠94. 一瞽坠桥95. 赤壁贼96. 观棋不语97. 农夫杀牛98. 揖粪99. 醉汉斗熊100. 丐胜馆师101. 肉钩钓狼102. 邑令昼寝103. 祖孙拽裤104. 守池待渔105. 大鼠106. 梦受辱107. 王冕读书108. 王冕捉鳖109. 戏童110. 初学卖杏者111.某画家112. 为学113. 蜀鄙富僧114. 有祖孙俩115.黔之狗(一)116. 黔之驴117. 黔之猴(一)118. 黔之鹿119. 黔之狗(二)120. 黔之猴(二)121. 购纸分币122. 塞翁失马123. 因福得祸124. 戏言陷囹圄125. 智子疑邻126. 续《智子疑邻》127. 采山得菌128. 四瞽摸象129. 蚓与蛙130. 开锁助产131. 赵钱两生132. 人生四字诀133. 一翁中彩134. 妙答二则135. 茶壶诗136. 弈痴之死137. 姚崇计后事138. 试缢139. 卖油翁140. 一崔氏后生141. 卖油翁论诗文142.首入汤罐143. 梦其子为相国者144. 贪廉受骗145. 杂交鸭146.甲短、乙短147. 某邑县试148. 笑声难止149. 秀才岁考150. 学步与学文151. 范进主考152.胡屠户之死153. 梦左丘明附:基础知识索引(一). 中编154. 文言句式一:判断句155. 一指制蟒156. 弹古筝者157. 锤渔、扫渔、梦渔158. 气泵穿肠159. 借梯救火160. 瞽者善卜161. 哪里,哪里162. 黄鼬与兵163. 严公营宅164. 送白菜165. 山日辩斗166. 效颦167. 东施悟颦168. 令鸭猎兔169. 畜生可好170. 无赖哭丧171. 假溺鬼172. 枭逢鸠173. 猫与枭书174. 枭答猫书175. 儒医诊脉176. 阴阳学台177. 困龟得哺178. 抱犬殉国179. 一生狡黠180. 鼓与爆竹181. 张祜好侠182. 文言句式二:被动句183. 慈禧西逃184. 陈毅妙答185. 两小儿辩日186. 子诲子路187. 一童毙虎188.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189. 水杀猪190. 售书妙计191. 西红柿192. 贼喊有贼193. 雪灾194. 醉鬼195. 文言句式三:倒装句196. 牛擒鱼197. 牛犊报仇198. 断角示悔199. 虐牛罹祸200. 狗申冤201. 南瓜捉猴202. 驱猴203. 笔墨笑谈204. 狗阵破倭205. 捕猴206. 猴诈死207. 猴骗钱208. 考猴、儆猴209. 沐猴而冠210. 杀马求驯211. 三尊金佛212. 困蝎逾狱213. 悬木击熊214. 令雁入笼215. 挽及生人216. 黄鼬叩门217. 羊角剖腹218. 枭啄贼目219. 畜犬罹祸220. 愚人傻瓜221. 善思者得益222. 妙笔藏针223. 移祸于僧224. 文言句式四:省略句225. 亡鈇226. 狙公养狙227. 剖石得龟228. 误典为奠229. 某猎者言230. 却贼奇招231. 初闻输血232. 初见升空233. 文言句式五:固定结构234. 决斗定妻235. 鼠口夺粮236. 袁家父子237. 马姥姥238. 积习难改239. 先祖母言240. 僧妙瑞言241. 买牛屎242. 烟咀虏敌243. 斫蟒244. 亭前遇鬼245. 墨子过宋246. 方城之害247. 碎凳煮鳖248. 续《狼》249. 诗橱250. 词类活用251. 邑令善忘252. 念错经文253. 雀胆启顽254. 巧传马铃薯255. 牛姥姥256. 老鹿救子257. 游巴黎蜡人馆258. 解缙巧对259. 伤仲永260. 仲永之邻261. 邑人晏廉262. 仲永父子263. 途逢棺材264. 伯乐之死265. 狼逮熊266. 狼逮蠢猪267. 二驴负物268. 瓜皮猎凫269. 邻翁评联270. 杞人忧儿271. 张耳陈余272. 司帑拒付273. 鼠喻274. 邑令善诌275. 风化石276. 螃蟹称王277. 鞭爆毙狼278. 书生李某279. 照相趣闻. 下编280. 滥竽充数281. 南郭后传282. 攘鸡283. 攘鸡者284. 刀劈蝇头——仿《卖油翁》285. 卖油翁毒鬼286. 季姓秀才287. 思乡曲——仿《木兰诗》288. 口技——仿《口技》289. 读《口技》290. 大漠弱者291. 鬼楼292. 酒友293. 慈禧争后294. 核桃相斗295. 爱莲说296. 爱稻花说——仿《爱莲说》297. 愚公移山298. 续《愚公移山》299. 甲乙两生300. 一智叟301. 弃婴抢馍302. 智叟传303. 盖被304. 还欠款四千305. 止见此子306. 嫉者小传307. 河水干308. 某广告商309. 一试题310. 某授《周处》311. 警犬举案312. 犬学鸡鸣313. 弄璋弄瓦314. “吹牛皮”缘起315. 吾可有夫婿316.“拍马屁”缘起317. 桃花源记318. 续《桃花源记》319. 得桃花源记320. 即此滋味321. 淑女命蹇322. 诗谜一323. 扁鹊见蔡桓公324. 扁鸦见蔡桓公325. 岐黄、悬壶、杏林、青囊326. 邑无良医327. 公仆铭——仿《陋室铭》328. 黔之蚁329. 甲乙同窗330. 诗谜一则331. 搜捕盗贼332. 牛腹治伤333. 狼套项铃334. 尚牛说335. 训犬盗猪336. 促销奇计337. 婺州斗牛338. 汉代泥封339. 雀跃缘由340. 知足翁小传341. 鸟口余生342. 戏谑起祸343. 智审344. 三足鼎345. 片刻遗恨346. 孔乙己外传347. 飞头奇案348. 书捕虎者349. 续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装》350. 陈树芸351. 千文寺附:上编答案中编答案下编答案基础知识索引(二)文言趣读入门(修订本)上编1-5(2013-09-10 00:40:11)转载▼标签:教育文言文学文言1. 善忘者两翁相遇,甲问乙姓氏。
文言文通假字

文言文通假字通假字是汉字使用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
指的是在古代文献中,作者有时会使用一个与本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本字,这种现象被称为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
通假字的使用基于古音的相同或相近,用以达到表达的需要。
这种现象在古代文献中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文言文和古诗词中。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六则》)“说(yuè)”:通“悦”,愉快。
2、思而不学则罔,学而不思则殆。
(《论语六则》“罔(wǎng)”:通“惘”,迷惑不解。
3、默而识之。
(《论语六则》)“识《zhì)”:通“志”,记,记住。
4、尊君在不?(《期行》)“不(fǒu)”:通“否”,没有。
5、宁可共载不?(《陌上桑》)“不(fǒu)”:通“否”,吗。
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pān)”:通“攀”,牵,引。
7、著我旧时袍。
(《木兰诗》)“著(zhuó)”:通“着”,穿。
8、对镜帖花黄。
(《木兰诗》)“帖(tiē)”:通“贴”,粘贴。
9、出门看火伴。
(《木兰诗》)“火(huǒ)”:通“伙”,伙伴。
10、无他,但手熟尔。
(《买油翁》)“尔(ěr)”:通“耳”,相当于“罢了”。
1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阙(quē)”:通“缺”,断缺。
12、哀转久绝。
(《三峡》)“转”(zhuàn):通“啭”,声音转折。
1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观沧海》)“竦(sǒnɡ)”:通“耸”,高耸。
1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口技》)“坐(zuò)”:通“座”,座位。
15、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
(《强项令》)“臧(cáng)”:通“藏”,躲藏。
16、宣悉以班诸吏(《强项令》)“班(bān)”通“颁”,分发。
17、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见(xiàn)”:通“现”,出现。
18、技止此耳! (《黔之驴》)“止(zhǐ)”:通“只”,只不过。
19、仁信智勇严,阙一不可。
《走进文言文》(8)全解

《走进文言文》8【第一单元】1.刘裕诫子孙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
帝(指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至故宫,见之,有惭色。
近侍或进曰:“舜躬耕历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禹亲事水土。
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高、稼穑之艰难乎?”[译文]高祖已经是至尊至贵(即:刘裕做了南朝宋代的皇帝)了,吩咐收藏地位低微时所用的农具用来给子孙观看。
(他的儿子)文帝到旧时的宫殿去,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有惭愧的神情。
(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种,大禹亲自治理水土。
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能知道已去世的皇帝(刘裕)极高的品格,(以及)耕种收获的艰难呢?2.田父遗产昔有一田父[fǔ] ( 种田的男子),自幼孤寒,而立之年乃始有家室。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躬养子女,赈(zhân,救济)穷济贫。
年八旬而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临死之时)呼儿孙于床前,曰:“吾行将就木,无有金银遗(留)尔,惟有二物可为纪念。
”遂指木椟,命长儿启之。
众人但见一锄一布衣而已,皆愕然。
田父曰:“锄者,冀尔等(你们)一生勤劳;布衣者,愿若终身俭朴。
”言讫[qì]而亡。
儿遂永志其志。
译文:过去有一个耕田的男子,从小失去了父亲,家境贫寒,三十岁才有妻子。
(他)太阳升起就起身劳动,太阳下山才休息,亲自抚养子女,救济帮助贫穷的人。
八十岁时病卧床上,不能起来,临死的时候叫儿孙到床前,说:“我不久就要走进棺材(即:我不久就要死了),没有金银留给你们,只有两样物品可作为纪念。
”于是指着木柜箱子,叫大儿子打开它。
大家只看到一把锄头和一件布的衣服罢了,都惊讶了。
耕田男子教育(他们)说:“锄头(留给你们),希望你们一生勤劳;布衣(留给你们)希望你们能终身俭朴。
” 话讲完后就死了。
儿子们于是永远记住父亲的意愿。
3. 包拯家训包孝肃公(包拯,他的谥号为孝肃)家训[教]云:“后世子孙仕宦(huàn)[做官],有犯脏滥[贪污财物。
世说新语文言文十则

世说新语文言文十则01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寔(东汉时期官员、名士)和朋友约好一同外出,约定中午出发,到了中午,朋友没有来,陈寔于是独自出行了,走之后,朋友才赶到。
当时陈寔的儿子元方才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来客问元方:“令尊在家吗?”元方回答说:“等您很久不见您来,已经走了。
”那位朋友非常生气,说:“真不是人呀!和别人约好一起走,却扔下别人不管,自己走了!”元方说:“您跟家父约定中午走,到了中午还不来,这就是不守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人家的父亲,这是不讲礼貌。
”那位朋友听了十分惭愧,就下车来招呼他,元方掉头回家去,连看也不看一眼。
感悟:言而有信,是每一个人都该坚守的原则之一,就这一点而言,陈寔的朋友无疑是理亏的一方;当着对方的面指责对方的家人,这显然有失礼貌,何况指责本身就站不住脚,陈寔的这位朋友活脱脱一副无理取闹的模样,也难怪年幼的元方不想搭理他了。
尊重是相互的,你尊重对方,对方自然也会尊重你;而如果你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不要太期望别人把你摆在尊贵的位置上了。
很多人都责怪别人对自己无情、冷漠、无礼,但这时应该更多地反省一下自己的态度和做法,如果自己不对,又怎能苛求别人呢?02原文:夏侯泰初与广陵陈本善。
本与玄在本母前宴饮,本弟骞行还,径入,至堂户。
泰初因起曰:“可得同,不可得而杂。
”译文:夏侯泰初(即夏侯玄)和广陵郡人陈本是好朋友。
一次,陈本和夏侯玄在陈母面前喝酒,陈本的弟弟陈骞从外面回来,径自进入厅堂之内。
夏侯玄于是站起身来说:“可以与人以礼相交,不可以违礼杂处。
”感悟:“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一个人只有知节懂礼,也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想要优雅和风度,首先要和蛮横与粗鲁断绝关系。
文言文入门第一课——学会断句

第五页,共33页。
◇标点巧用一例(yīlì) 抗日战争时期,有些汉奸在街头巷尾
的墙壁上,写上一条巨型标语﹕“有粮食不 卖给八路军吃﹗”过了不久,这条标语上, 忽然多出一点逗号,使这条标语改变了意 思﹕ “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 只消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就使意思完全相 反。
•分值:5分
第十三页,共33页。
• □高考试题回顾 • 北京高考题. • 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 杨 朱 过 于 宋 东 之 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资
美者贱杨子(yánɡ z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 者自羡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杨子(yánɡ z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 参杨焉考朱往答 过而案于(不guò羡yú。)宋”东之逆旅/有妾一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时节(shíjié)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
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散文小品 清明(qīngmíng)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qīngmíng)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
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第二十三页,共33页。
• 翻译(fānyì):聂政的姐姐聂荌[àn]听说有人刺 杀了韩国的宰相,却不知道凶手到底是谁,全 韩国的人也不知他的姓名,陈列着他的尸体, 悬赏千金,叫人们辨认,就抽泣着说:“大概 是我弟弟吧?唉呀,严仲子了解我弟弟!”于 是马上动身,前往韩国的都城,来到街市,死 者果然是聂政。
第二页,共33页。
断句举例:
◇标点留客 一位潦倒书生,到友人家中作客。
刚巧连日下大雨,书生在友人家住上好 几天。其友人想赶他走,就写了一张字 条﹕“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字条 本意指﹕“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断书句(生duà看n j后ù)比,较脑: 筋一转,在字条上加了两 断个1:标下雨点天,留使客,之天变留我成不﹕留!“下雨天,留客天, 断还留2可:以我下断雨不成天:?,下留留雨客。天天,”,留留其客我天友不,?人留留我见。不状留,? 便无可奈 何(wú kě nài hé)让书生继续住下去。
文言文入门课-PPT课件

碰巧这时下起雨来,秀才做了一首诗,表示 要留下不走: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主人正巧不想留客呢,又不好意思明说,便 马上回了一首,暗示客人该走了:下雨天留客, 天留,我不留。
看主人如此坚决,秀才面子上挂不住了,他 也有尊严呐: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考的都是课内知识、原原本本!你能 不听?不做笔记?不背?
2021
4
一对情侣去旅行, 看到日出 女:日出江花红胜火,女: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男:我也是醉了! 看到美妙山水 女: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 波生。 男:我也是醉了!
2021
2021
1
初从文,廿六乃成,负债十万。觅生 计,十年无休,披星戴月秉烛达旦,蓄十 万。不足购房,遂投股市,翌年缩至万余 ,抑郁成疾。医保曰,不符大病之条例, 拒赔。乃倾其所有入院一周,无药自愈。 友怜之,赊三鹿一包,冲而饮,卒。
2021
2
我本布衣,初从文,三年不中;后习武 ,校场发一矢,中鼓吏,乱棒逐出;遂学医, 入临床医学系,苦读五年,有所成,自撰 一良方,服之,卒。遂至地府,久候阎王 升堂,不耐,问之,鬼卒曰:王阅足下卷 宗,狂笑,休克于后堂,未醒……
如何学好文言文
“积累” “转化”
2021
8
积累
学习文言文最主要的就是积累,而积累最 有效的方法就是背诵,把重要篇章熟记在心, 文言的实词、虚词、各种句式变化也就包含 其中。通过背诵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2021
9
积累什么?
A.重点实词:
例如:书下注释及重要词汇(课上补充,自己做笔记)
B.通假现象:有些字可以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澜嵊胙, 纬闪???个转身去也—其事,谓一人言,求自之。
;谓汝将去或将往之一城也,为性、索性之。
(沙自《雅》2010年七月上。
二十四、初两节写了两个“卿”,所以何?(五分)
俟:①以居二线城之“子”与居一城之“子”为比,②揭居一城之辛,居城之二线悠雅。
(答出①二分,②三分)
二十五、划线句中之“江湖”“牛”、“沫”于文中者何?。
(五分)
俟:①“江湖”指一城;②“牛”于本文中有矜、矜,能大展手,出首第也;③“沫”在文中指其空,△经败绩。
(答出②给一分,其他各二分)
二十六、文曰“去北广”至二线城去者何?(五分)
俟:①志(三节。
,②宅(四节。
,③历、文、生之长(五节。
,④宜下一代(六节。
,⑤求福(七节)(一点一分)
2013年驾照试新制2012年十月09日原 新华阙为更严大中客车驾人 益驾人试制 高世理与事
众人 公安部刊布之《机动车驾证申帅与用法》 公安部令第123号 下
简言123令 。
123令中有校车驾人理者自发之日起行 123号中之
他定将于2013年一月一日起正行。
为更严大中客车驾人 益驾人试制 高世治
及役众平 公安部修发之《机动车驾证申帅与用法》 公安部令
第123号 以下简为123令 。
123令中有校车驾人理者自发之日起行 123号中之他规
定将于2013年一月一日起正行。
提门槛严大中客车驾证,
零容限吸毒驾机动车资
大中客车驾车驾营人多 在世通中任重之通安责
为 其安驾识与能之高下直系民之生命财产安。
近年以来
大人肇事中客车驾将高 校 2009年至2011年 岁一死十人
以上之重特道路通事中 大中客车驾人肇事致变起数与死者
均占70%上。
新严限有甚危驾行者驾人请大驾车中客
证 保驾事多、安奉法之人入大驾中客车驾人兵。
定
致死通故负同上任、醉驾录者终身不得申请 伏吊
销或省驾证录之十年内不得申请 记满十二分之五年内不得申请大
客车驾证、三年内不得请引车驾、中客车证。
当年来露出之吸毒后驾机动车问 谓吸毒者请驾证或驾
机动车取“零容”也 严禁吸毒者请机动车驾证。
三年内定
有丁、注射毒品行或解强离戒毒政未满三年者不得请驾
证 驾人丁、注射毒品后驾机动车或方行社区戒毒、强离戒
毒、社区康措之 欲出保证。
善御人试制
驾出实力
为强试之谓性与用性 新谓小汽车、大中客货车之科目进
行了多小汽车调 保驾人中式后能独御行 高大中客货
车驾人对繁也能。
其 将科一道试拆分为二 一
主考道路安律法、交信、通规等知 仍为科目一 第
二为安文明御试目 在实道试而行 考安文驾欲求、杂以下之安驾识等 深驾人谓安文明御情之知识。
谓申帅大中客车驾证之 在科二场操技试中 增拟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