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
(完整版)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梳理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知识点梳理科学之光字音部分:栖(qī)息冒昧(mèi)槲(hú)寄生瓤(ráng)肉醴酪(lǐlào)龟(jūn)裂浸渍(zì)渣滓(zhāzǐ)赵佶(jí)萌蘖(méng niè)逶迤(wēi yí)青睐(lài)嗜(shì)好酋(qiú)长偏袒(tǎn)强悍(hàn)螫(shì)针蛊(gǔ)惑疱疹(pào zhěn)妊娠(rèn shēn)罪孽(niè)根茬(chá)老趼(jiǎn)湮(yān )没船坞(wù)琥珀(hǔpò)袒(tǎn)露悄(qiǎo)无声息词语部分:绪论:学术著作开头说明全书主旨和内容等的部分。
冒昧:(言行)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作谦词)。
龟裂:呈现出许多裂纹。
迁怒:把对甲的怒气发到乙的身上,或自己不如意时跟别人生气。
萌蘖:植物长出新芽。
逶迤:弯弯曲曲的样子。
青睐:(书)比喻喜爱或重视。
船坞:在水边建筑的停泊或修造船只的地方。
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炊,做饭。
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
耸,惊动。
防患未然: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
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低。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
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稍纵即逝: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
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纵,放;逝,消失。
无可厚非:不能过分责备。
指说话做事虽有缺点,但还有可取之处,应予谅解。
厚,深重;非,非议,否定。
万家灯火:家家点上了灯。
指天黑上灯的时候。
也形容城市夜晚的景象。
熟视无睹:看惯了就像没看见一样。
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苏教版必修五语文知识点大全

苏教版必修五语文知识点大全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渔父知识点一、文言虚词1.之(1) 代词。
渔父见而问之(代屈原)(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安能以身之察察(3) 助词,的。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2.于(1) 介词,被。
圣人不凝滞于物(2) 介词,在。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3)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何故至于斯3.而(1) 连词,表承接。
渔父见而问之(2) 连词,表转折。
而能与世推移(3) 连词,表修饰。
渔父莞尔而笑二、文言句式1.判断句子非三闾大夫与(“非”表否定判断)2.疑问句(1)自令放为(疑问语气词“为”,表疑问)(2)何故至于斯(疑问代词“何”,表疑问)(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疑问代词“安”与疑问语气词“乎”,表反问)(4)子非三闾大夫与(“非”与疑问语气词“与”,表反问)3.省略句(1)行吟(于)泽畔(省去介词“于”)(2)(渔父)遂去,不复与(之)言(前省去主语“渔父”,后省去介词宾语“之”)4.被动句(1)屈原既放(“放”,被流放之意)(2)是以见放(“见”表被动,相当于“被”)苏教版必修五语文学习方法(1)了解。
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3)独立思考。
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
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
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
就是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
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
就是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知识梳理

文言文必修五梳理余氏复习陈情表一、实词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早、“悯“忧伤、不幸)2、慈父见背(我)3、祖母刘愍臣孤弱(怜悯)犹蒙矜育(怜悯)愿陛下矜愍愚诚(怜悯)本图宦达,不矜名节(顾惜)4、九岁不行至于成立(不会行走,成人自立)5、终鲜兄弟(又,少)6、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浅,儿子)日薄西山(逼迫)7、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慰问)8、而刘夙婴疾病(缠绕)9、逮奉圣朝(等到)10、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因为,承担,推辞)1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被授予)12、寻蒙国恩,除臣洗马(被授予)13、当待东宫(担任)14、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捧、一天天)15、过蒙拔擢(提拨)16、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没有—办法))17、庶刘侥幸,卒保余年(庶几或许。
终)18、谨拜表以闻(呈上)二、虚词1.以(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因为)(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凭)(3)臣具以表闻(用)(4)谨拜表以闻(来)(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用)2.于(1)急于星火(比)(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向、对)3.之(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的)(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取独)4、则(1)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但)(2)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但)三、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1、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因此我向陛下尽忠尽职的日子还很长。
2、而刘夙婴疾病但是刘母一直被疾病缠绕。
3、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我因为不幸,幼年遭遇不幸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我怀着象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的呈上表来使您知道。
项脊轩志一、实词1、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环顾,放置)内外多置小门(设置)2、余稍为修葺(作)3、垣墙周庭,以当南日(围绕,挡住)4、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等到,分家)5、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向)6、已为墙(已而)7、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喂养)8、大母过余曰(探望)日过午已昏(超过)人往,从轩前过(经过)9、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整日,象)10、比去,以手阖门(等到,合)11、吾妻来归(出嫁)12、或凭几学书(靠这书桌)13、吾妻归宁(回娘家探望父母)14、其制稍异于前(规制,格局)15、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从余问古事(跟从)二、虚词1、以(1)娘以指叩门扉曰(用)(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来)(3)能以足音辨人(凭)(4)以手阉门(用)2、而(1)而庭阶寂寂(并列)(2)墙往往而是(修饰)(3)客逾庖而宴(修饰)(4)而母立于兹(你的)(5)呱呱而泣(修饰)3、之(1)顷之,持一象笏至(音节助词)(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音节助词)(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的)4、于(1)室西连于中闺(和)(2)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在)(3)其制稍异于前(和)(4)某所,而母立于兹(在)5、为(1)已为墙(砌成)(2)余既为此志(写)6、乃乃使人复葺南阁子(于是)报任安书一、实词1、曩者辱赐书(从前)2、意气勤勤垦垦(情意)3、若望仆不相师(怨恨,你)4、而用流俗人之言(采用)用之所趋异也(因为)5、请略陈固陋(请允许我)6、幸勿为过(责备)7、固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象倡优一样)8、特以为智穷罪极,不为自免,卒就死耳(只是,最终走向)草创未就(完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遭遇)亦颇识去就之分矣(取舍)9、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平常,立身处世)10、其次关木索(套上)11、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缠绕)12、及其在槛阱之中(等到)13、定计于鲜也(态度鲜明)14、今交手足(捆绑))15、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何,尊敬)16、审矣,何足怪乎(明白)17、顾妻子(顾念妻子儿女)18、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的原因,遗憾)1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不同寻常)20、故述往事,思来者(使---思)21、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抒发,流传)22、稽其成败兴坏之纪(考察)23、重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慎重)重为乡党所笑(更加)24、通通邑大都(畅通,没有阻碍)通古今之变(通晓,精通)通其狂惑(抒发)25、会遭此祸(恰好)二、虚词1、以(1)及以至是(已)(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因为)(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来)(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以至)(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用)(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因而)(7)亦欲以究天人之际(来)2、为(1)为十表,本纪十二(写成)(2)季布为朱家钳奴(做了)(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当作)(4)然此可为智者道(给,替)(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因为)(6)重为乡党所笑(被)3、于(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比)(2)幽于圜墙之中(在)(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被)(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对于)(5)无益于俗(对)(6)且西伯,伯也,拘于羑里(在)4、乃(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竟然)(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才)(3)然后是非乃定(才)(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是)(5)乃如左丘无目(就)5、而(1)摇尾而求食(修饰)(2)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承接)三、常见的文言句式翻译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人总是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这是由于追求不同的缘故。
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重点词整理

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要点词整理必修五文言文要点词整理(教师版)《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背弃我既无伯叔,终鲜兄弟少门衰祚薄,晚有儿息福儿子茕茕独立,形单影只慰劳而刘夙婴疾病环绕逮奉圣朝,洗浴清化到臣具以表闻,辞不任职所有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同情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不久授官不矜名节顾惜过蒙拔擢,宠命优渥提携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望但以刘每况愈下逼近母孙二人,更相为命轮番、更替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明察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察举推荐臣欲奉诏奔驰,则以刘病日笃;欲苟顺私交,则告诉不准病重临时报告申述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酸楚苦楚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项脊轩志》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回头看搁置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略微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挡住旧时栏楯,亦遂增胜美比去,以手阖门等到顷之,持一象笏至音节助词后五年,吾妻来归女子出嫁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之于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那么某所,而母立于兹你的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已而、不久总合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常常而是等到设置各处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对待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静静在此,大类女郎也?”经过、到来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总合大体余久卧病无聊,乃令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规制、格局《报任安书》意气勤勤奋恳,若望仆不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恼恨、抱怨指对方阙然久不报,幸勿为过希望责怪固主上所捉弄原来古今同义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像乐师、倡优那样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异倘若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特认为智穷罪极,不可以自免,卒就死耳不过终于素所自建立使然向来立身处世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原来由于追求此言士节不行不鼓励也磨砺其次易服受辱换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套上、戴上故士有画地为牢,势不行入;削木为吏,议不行对,定计于鲜也态度鲜亮见狱吏则头枪地同“抢”撞击及已至是,言不辱者,所谓强颜耳,曷足贵乎!何,哪里尊重及罪至罔加,不可以引决自财,在灰尘之中同“网”法网勇怯,势也;强弱,形也。
苏教版必修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 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一、虚词
1、引以为流觞曲水 动词,作为,当作
2、已为陈迹
动词,成为
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介词,在
2、当其欣于所遇 介词,对 3、暂得于己 介词,在
4、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介词,到
1、引以为流觞曲水 介词,把
2、亦足以畅叙幽情 连词,用来 3、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介词,因为
1、暮春之初
助词,的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后标志
3、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助词,的 4、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主谓间,取独
5、不知老之将至 主谓间,取独 6、及其所之既倦 动词,到,往,引申为达到,得到
3、腹犹果然 食饱之状 4、穷发之北有冥海者 毛,草木
1、小年不及大年 寿命短的 / 寿命长的
2、野马也,尘埃也 指游气
四、词类活用 1、而后乃今将图南 名词作动词,往南飞 2、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名词作动词,往南飞 3、德合一君 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 4、而征一国者 使动用法,使……信任 5、彼于致福者 使动用法,使……到来 6、《齐谐》者,志怪者也 形容词作名词,怪异之事
2、彼且奚适也 宾语前置 3、奚以知其然也 介宾短语后置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介宾短语后置 5、翱翔蓬蒿之间 介宾短语后置 6、之二虫又何知 宾语前置
七、翻译句子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Hale Waihona Puke 7、感慨系之矣 代词,它 8、仰观宇宙之大 定后标志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高考复习指导)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文言文知识点整理(高考复习指导)必修一《劝学》一、实词学不可以已輮以为轮,其曲中规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二、虚词吾尝终日而思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用心一也三、句子翻译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师说》一、实词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作《师说》以贻之二、虚词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其皆出于此乎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三人行,则必有我师三、句子翻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拘于时,学于余。
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赤壁赋》一、实词七月既望举酒属客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击空明兮溯流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杯盘狼籍不知东方之既白二、虚词侣鱼虾而友麋鹿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相与枕藉乎舟中三、句子翻译游于赤壁之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渺渺兮予怀《始得西山宴游记》一、实词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醉则更相枕以卧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望西山,始指异之。
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箕踞而邀虚词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到则披草而坐句式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
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五文言基础知识

1苏教版必修五文言基础知识词类活用归纳整理《陈情表》词类活用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2、臣具以表闻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3、且臣少仕伪朝仕,名词作动词,做官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日,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5、夙遭闵凶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6、臣之进退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7、举臣秀才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8、察臣孝廉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9、猥以微贱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卑微低贱的身份10、沐浴清化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11、凡在故老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德高的旧臣12、少多疾病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疾病,生病1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14、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犬马: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
1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外:名词作状语,在家外。
16、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内:名词作状语,在家内。
17、躬亲抚养。
躬:名词作状语,亲自。
18、臣具以表闻;谨拜表以闻。
闻:使动用法,使……闻,使……知道。
19、无以终余年。
终:使动用法,使……终。
20、保卒余年。
保:使动用法,使……保全。
21、凡在故老。
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而有功德的旧臣。
22、则刘病日笃。
笃:形容词作动词,病重。
23、且臣少仕伪朝。
仕:名词作动词,做官。
24、历职郎署。
职:名词作动词,任职。
《项脊轩志》词类活用1、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的前面2、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朝西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5、明月半墙名词作动词,月儿明亮地照着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7、垣墙周庭形容词作动词,围绕着8、亦遂增胜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9、时至轩中名词作状语,时常10、客逾庖而宴名词作动词,赴宴,吃饭11、乳二世乳,名词用作动词,抚养12、吾家读书久不效效,名词用作动词,取得效果,此指考取功名13、或凭几学书书,名词用作动词,写字14、雨泽下注,使不上漏下,名词用作状语,朝下;上,名词用作状语,从上面15、又北向北,名词用作状语,朝北16、室西连于中闺西,名词用作状语,在西面17、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名词用作状语,亲自18、内外多置小门窗内外,名词用作状语,在内外19、垣墙周庭垣墙,名词用作状语,用垣墙20、时至轩中时,名词用作状语,不时21、多可喜,亦多可悲多,形容词用作名词,许多事22、庭中通南北为一一,数词用作名词,一体,整体《报任安书》词类活用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牛马走,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2、倡优畜之倡优,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3、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缧绁,名词作动词,这里指囚禁4、太上不辱先辱,动词使动用法,使……受辱5、且勇者不必死节死,动词为动用,为……而死6、韩非囚秦囚,动词被动用,被……囚禁7、孙子膑脚膑,名词作动词,古代剔去膝盖骨的酷刑8、以污辱先人辱,形容词作使动用法,使……受辱9、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丹,名词作状语,用朱砂10、故述往事,思来者:思,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思考11、请略陈固陋固陋,形容词作名词,固执鄙陋的意见12、衣赭衣衣,名词作动词,穿上13、流俗之所轻也轻,形容词作动词,轻视14、幸勿为过过,名词作动词,责怪,责备15、传曰:刑不上大夫上,名词作动词,施加16、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文史星历,名词作动词,掌管文献、史籍,观察天文,制定立法17、曩者辱赐书辱,使动用法,使.……蒙受耻辱18、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死,为动用法,为.……而死《渔父》词类活用1、鼓枻而去鼓,名词用作动词,敲打2、乃歌曰歌,名词用作动词,歌唱《逍遥游》词类活用1、彼于致福者致,使动用法,使……到来2、而后乃今将图南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3、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南,名词用作动词,往南飞4、德合一君合,使动用法,使……投合,使……满意5、而征一国者征,使动用法,使……信任6、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誉,名词用作动词,称赞《兰亭集序》词类活用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少,年轻的人。
必修5文言文复习汇总ppt 苏教版

C.①②相同,③④不相同 •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学海拾贝
•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风雨不动安如山 • 谢庄遂安 • ...不患贫而患不安 •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 既来之,则安之 • 沛公安在 • 安能以皓皓之白
安适,舒适 安稳
安全
2、亦遂增胜 C
A、美景 B、优美
3、往往而是 B
C、光彩
D、超过
A、常常 B、到处 C、往常 D、往来
4、长号不自禁A
A、忍住 B、忍不住 C、受不住 D、受得住
5、亭亭如盖 C
A、盖住 B、盖住的东西 C、车上的蓬子 D、笼罩
课堂检测
4、解释下列多义词 他日汝当用之
当 以当南日
已
日过午已昏 始为篱,已为墙
1、轩 xiān葺 qì 兹 zī妣 bĭ A 2、笏 hù 扃jiōng牖 yŏu 妪 ōu D 3、迨 dài 爨 cuàn漉 luò 冥 míng C 4、籁 lài 兀 wū偃 yăn 阖 hé B
xuān yù
lù wù
课堂检测
二、找出词语解释全对的一组: ( C )
A、修葺:修造
扃牖:关闭窗户
离开 洗
巩固练习
A • 1.选出对加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 形容:形体和容貌
头
• 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刚洗完澡
• 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变化
• D.宁赴常流而葬于江鱼腹中耳
江水 常流:经常流动
6.选出对加线词义解说正确的一项(B)
• ①何故而至此 • ②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 ③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 ④遂自投汨罗以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苏教版)必修五语文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的全部内容。
苏教版必修五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整理陈情表一虚词1.以(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连词,因为)(2)猥以微贱,当侍东宫(介词,凭借)(3)臣具以表闻(介词,用)(4)谨拜表以闻(连词,表目的)(5)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介词,用)2.于(1)急于星火(介词,比)(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介词,对,向)3.之(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助词,的)(2)臣之进退(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二实词1.通假字(1)夙遭闵凶(通“悯”,怜悯)(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独的样子)(3)常在床蓐(通“褥",草席)(4)四十有四(通“又”)(5)五尺之僮(通“童”,童仆)2.古今异义(1)九岁不行古义:不能走路今义:不可以或能力不够2)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古义:优秀人才今义:明清两代生员的通称(3)非臣陨首所能上报古义:报答今义:向上级报告或刊登在报纸上(4)零丁孤苦,至于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等)正式建立(5)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古义:申诉,诉说今义:说给别人听,让人知道(6)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古义:辛酸苦楚,苦衷今义:身心劳苦(7)臣欲奉诏奔驰古义:赶快往前今义:很快地跑(8)拜臣郎中古义:尚书部的属官今义:中医医生3.词类活用(1)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形容词作动词,远离)(2)臣具以表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知道)(3)且臣少仕伪朝(名词作动词,做官)(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5)夙遭闵凶(形容词作名词,忧患不幸的事)(6)臣之进退(动词作名词,是否出来做官之事)(7)举臣秀才(名词作动词,做秀才,为秀才)(8)察臣孝廉(名词作动词,做孝廉,为孝廉)(9)猥以微贱(形容词作名词,微贱的身份)(10)沐浴清化(形容词作名词,清明的政治教化)(11)凡在故老(形容词作名词,年老之人)(12)少多疾病(名词作动词,患疾病)(13)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名词作状语,像犬马一样)4.一词多义矜犹蒙矜育(动词,怜惜)小矜名节(动词,自夸)悯夙遭闵凶(j词,通“悯”,指可忧患的事)悯巳弧弱(动词,悲痛,怜惜)(3)薄门衰祚薄(形容词,浅薄)口薄四山(动词,靠近)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用“非”表否定判断)(2)今臣亡国贱俘(直接表判断)(3)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非"表否定判断)2.变式句(1)急于星火(于星火急,介宾后置)(2)是以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臣于陛下尽节之日长,介宾后置)3.被动句而刘夙婴疾病(动词“婴”本身具有被动语态)四、重点语句翻译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译文: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
2.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译文:我进退两难,处境十分狼狈。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译文: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
4.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译文: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 5.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译文: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6.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
7.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译文: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项脊轩志一虚词1.以(1)娘以指叩门扉曰(介词,用)(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连词,表承接,可译为“来”)(3)能以足音辨人(介词,凭借,根据)(4)以手阉门(介词,用)2.而(1)而庭阶寂寂(连词,表并列)(2)墙往往而是(连词,表修饰)(3)客逾庖而宴(连词,表修饰)(4)而母立于兹(代词,你,你的)(5)呱呱而泣(连词,表修饰)3.之(1)顷之,持一象笏至(语助词,调整音节)(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语助词,调整音节)(3)他日汝当用之(代词,代象笏)(4)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助词,的)二、实词1。
通假字某所,而母立于兹(通“尔”,你的)古今异义(1)人至不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2)吾妻来归古义:女子出嫁今义:返回、还给(3)墙往往而是古义:处处今义:常常(4)比去,以手阉门古义:及、等到、并排的今义:较量、紧靠2.一词多义得得不能得日(动词,得到,获得)得不焚(助动词,能,能够)日日过午已昏(动词,指时间超过)大母过余曰(动词,探望,看望)人往,从轩前过(动词,经过)归吾妻来归(动词,女子出嫁)吾妻归宁(动词,返回.归宁,出嫁的女儿回娘家探望)书借书满架(名词,书,书籍)或凭几学书(名词,字,文字)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介词,自,由)从余问古事(介词,向)自余自束发(介词,从,由)自语曰(代词,自己)置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动词,安放)内外多置小门(动词,设置)当以当南日(动词,挡住)他日汝当用之(副词,理当,该当)3.词类活用(1)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的前面)(2)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向西,朝西)(3)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4)垣墙周庭(名词作动词,砌上围墙)(5)明月半墙(名词作动词,月儿明亮地照着)(6)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名词作动词,上朝)(7)垣墙周庭(形容词作动词,围绕着)(8)亦遂增胜(形容词作名词,美好的景致)(9)时至轩中(名词作状语,时常)(10)客逾庖而宴(名词作动词,吃饭)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直接表示判断)2.省略句(1)(余)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省去主语“余”)(2)日过午(室内)已昏(省去主语“室内”)(3)使(之)不上漏(省去动词宾语“之”)(4)读书(于)轩中(省去介词“于")3.变式句(1)家有老妪,尝居于此(于此居,介宾后置)(2)其制稍异于前(于前稍异,介宾后置)4被动句得不焚,殆有神护者(“不焚”,即不被焚毁)四、重点语句翻译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译文:在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月光下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枝影摇动,煞是可爱.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译文: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动静)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
3.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译文:我家的读书人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有指望,就可以等待(他成就功名)了。
4.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白禁。
译文:回忆往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的,真叫人禁不住要大哭一场。
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院中有一棵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的那一年亲手栽种的,今天已经是干直叶茂,像把打开的巨伞一样了。
报任安书一、虚词1.以(1)及以至是(通“已”)(2)仆以口语遇遭此祸(介词,因为)(3)退论书策以舒其愤(连词,来)(4)重为乡党所戮笑,以污辱先人(连词,以致)(5)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介词,用)(6)夫人不能早自裁绳墨之外,以稍陵迟(连词,因而) 2.为(1)为十表,本纪十二(动词,写成)(2)季布为朱家钳奴(动词,做了)(3)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动词,当作)(4)然此可为智者道(介词,给,替)(5)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介词,因为)(6)重为乡党所笑(介词,被)3.且(1)且勇者不必死节(连词,况且)(2)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副词,暂且,姑且)(3)且西伯,伯也(连词,再说)4于(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介词,比)(2)幽于圜墙之中(介词,在)(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介词,被)(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介词,对)(5)无益于俗(介词,对)5.乃(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副词,却,竟然)(2)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副词,才)(3)然后是非乃定(副词,才)(4)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动词,是)6.然(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代词,这样)(2)然此可为智者道(连词,表示转折)(3)阙然久不报(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二实词1.通假字(1)及以至是(通“已”,已经)(2)其次剔毛发(通“剃”,剃光) 。
(3)被篓楚受辱(通“棰”,木杖)(4)古者富贵而名摩灭(通“磨”,磨灭)(5)见狱吏则头枪地(通“抢",碰撞)(6)幽于圜墙之中(通“圆")(7)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通“抵”)(8)网罗天下放失旧闻(通“佚”,散失)(9)则仆偿前辱之责(通“债”,债务,指下狱受腐刑)(10)及罪至罔加(同“网”,法网)2.古今异义(1)所谓强颜耳古义:厚颜无耻今义:勉强装出笑容(2)下流多谤议古义:负罪受辱的处境今义:下游;卑鄙龌龊(3)所自树立使然也古义:立身处世今义: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4)念父母,顾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配偶(5)意气勤勤恳恳古义:诚恳,恳切今义:勤劳而踏实6)南面称孤古义:面向南今义:方位名词,与“北面”相对(7)何至白沉溺缧绁之辱哉古义:落入,沉没今义:陷入不良的境地,不能自拔(8)恨私心有所不尽古义:自己的心愿今义:为自己打算的念头(9)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古义:不一般今义:程度副词,相当于“很”“十分”(10)仆以口语遭遇此祸古义:言论今义:谈话时所用的语言,与“书面语”相对3.一词多义就卒就死耳(动词,接近,趋向)草创未就(动词,完成)用而用流俗人之言(动词,采用,引申为“附和")用之所趋异也(介词,因为)重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形容词,慎重)重为乡党所笑(副词,更加)通通邑大都(动词,畅通,没有阻碍)通古今之变(动词,通晓,精通)通其狂惑(动词,达,这里指抒发)4.词类活用(1)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名词作状语,像牛马一样)(2)倡优畜之(名词作状语,像乐师优伶一样)(3)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名词作动词,这里指囚禁)(4)太上不辱先(动词使动用,使……受辱)(5)且勇者不必死节(动词为动用,为……而死)(6)韩非囚秦(动词被动用,被……囚禁)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素所自树立使然也(“也”表判断)(2)李斯,相也(“也”表示判断)(3)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乃"表示判断)(4)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所以……者,……也",解释原因的判断) 2.疑问句(1)乃欲引节,斯不亦远乎(疑问语气词“乎”,表疑问)(2)与蝼蚁何以异(疑问代词“何”,表疑问)(3)安在其不辱也(疑问代词“安”,表示疑问)(4)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疑问代词“何",表疑问)(5)宁得自引深藏于岩穴邪(“宁”与疑问语气词“邪”,表反问)(6)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无乃”与疑问语气词“手”,表反问)3.省略句(1)(书)草创未就(省去主语“书")(2)(先人职位)近乎卜祝之间(省去主语“先人职位”)(3)今少卿乃教(之)以推贤进士(省去宾语“之”)(4)声闻(于)邻国(省去介词“于”)(5)韩非囚(于)秦(省去介词“于”)4.变式句(1)不得通其道(其道不得通,主语后置)(2)灌夫受辱于居室(于居室受辱,状语后置)(3)无益于俗(于俗无益,状语后置)5.被动句•(1)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于”,表被动)(2)重为乡党所笑(“为……所……”,表被动)(3)韩非囚秦(“囚",被囚之意)(4)文王拘而演《周易》(“拘”,被拘之意)(5)流俗之所轻也(省去的“为"与“所”,表被动)四、重点语句翻译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