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过后“空虚期”应提前准备复试
2021考研查分空窗期如何度过

2021考研查分空窗期如何度过寒假到来,经历了长时间的考研复习,大家可以短暂休息,调整状态,但是征程尚未结束,更严峻的挑战还等待大家。
调节心态,调整目标1、状态调整:尝试调节心态考研结束后,考生应当以积极态度面对考研结果,无论成败,大家都要接受。
考研是自己选择的路,这条路上不论荆棘丛生还是平坦通畅,都是自己做出的选择。
所以大家应该用这样的态度来面对结果:我成功是因为我平日的刻苦,我失败是因为我还需要努力。
无论如何,考研都已经结束,大家可以利用假期稍作调整,让自己的身心都在备考的疲惫中解脱出来,无论是需要准备复试还是准备再战的同学,建议大家调整状态以后,整装待发。
大家在考试结束后可以通过两个方法解决心态调节问题:一是进行体育活动,大家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例如打球、跑步或登山等运动量较大的活动来排解心理压力;二是通过旅游来缓解考试带来的心理压力,旅游可以帮助大家放松心情,还可以让大家获得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目标调整:制定新的目标如何制定新的目标,这里应当区分开讲,区分依据就是此次考研的成绩。
虽然最终的成绩还没有出来,但考生对自己的情况最为了解,而且通过对比答案,考生对自己的成绩也应当做到了心中有数。
对于此次成绩比较不错的同学来说,复试才是你面临的最大挑战,所以从现在开始,这部分同学就要开始复试的准备。
而对于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同学来说,建议大家不要心灰意冷,考研毕竟是一次选拔性的考试,一定会存在严酷的淘汰,只要大家在此次考试中获得了经验,并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就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所以,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就可以从现在开始着手准备再战或者另谋出路。
其实这次考研对于大家来说也是一个重新审视自己的机会,大家可以认真把握住这次机会,辩证客观地认识自己、分析自己。
这个年龄段是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刻,人生的分岔路太多,还是谨慎选择为好。
准备复试要趁早,切莫错失良机1、如何应对等待焦虑心理绝大部分考生都有过焦急地等待成绩的经历,每天都在煎熬中度过,越刻意不去想他反而想得越多,这是典型的等待焦虑心理。
考研初试后做好5件事

考研初试后做好5件事2019年考研已经结束,为大家提供考研初试后做好5件事,希望大家仔细查看这些事情,尽早做好准备!希望大家都能考出好成绩!考研初试后做好5件事研考初试结束后,考生进入休整期,但还有5件事要做好:调整心态、完成期末考试、开始复试准备、了解网上调剂,精力有余的还可准备简历申请实习。
调整心态研考初试已过去半个多月。
考生参加了研考初试,只是完成了考研第一大步,后续的环节仍不能掉以轻心。
考生要把注意力放在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复试上。
有的考生感觉初试发挥不佳,担心因成绩不理想不能考入心仪院校。
一味担心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
考生要努力稳定情绪,梳理紧要工作,包括期末复习与考试、复试、调剂等,按照紧迫程度逐一完成。
考生的关注点要放在具体事项上,比如复习专业课、练习英语听力和口语等,也有助于缓解紧张、平定心绪。
迎接期末考试有的研考生是应届生,现在正处于期末,还要做好期末复习。
考生切不可因为紧张或没有平衡好研考和期末考试的关系,而使期末复习受到不利影响。
考生如果出现不及格的情况,可能会影响毕业。
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高琪介绍,理科生期末复习要注意理解,可回顾老师课堂讲解的重点内容;文科生可重点关注课堂笔记。
考生复习要用好教材目录把握知识脉络,时间充裕的可细读教材。
借此机会,考生也可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水平。
准备复试考生要了解报考学校组织复试时要求携带的材料,如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和学位证(往届毕业生)、在校成绩单加盖公章。
往年有学校会要求考生携带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成绩报告单。
考生还要做好专业知识的复习。
复试内容一般包括专业课笔试、面试、英语听说面试等。
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王艳君介绍,参加复试前,考生要再复习一遍基本定理、概念,对重要知识精准把握。
北京工商大学研究生何秋雨介绍,专业课笔试和面试准备往往包含两方面,一是巩固初试知识,二是结合文献和热点备考。
考生参加专业面试时,要与学校的专业老师面对面交流。
老师通过问答就能知晓考生对于相关专业领域的了解程度和当下研究热点的敏锐度。
2025年考研复试的注意事项

2025年考研复试的注意事项《2025 年考研复试的注意事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
考研分为初试和复试两个环节,初试成绩只是一块敲门砖,复试才是决定能否最终被录取的关键。
对于计划在2025 年参加考研复试的同学来说,提前了解复试的注意事项,做好充分的准备,至关重要。
一、复试前的准备1、了解复试流程和要求在复试前,考生要仔细阅读报考院校的复试通知,了解复试的流程、形式、内容和要求。
包括复试的时间、地点、需要携带的证件和材料等。
同时,要关注院校的复试分数线和复试比例,以便对自己的复试情况有一个大致的估计。
2、复习专业知识复试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
因此,考生要在复试前对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前沿热点和研究方向进行系统的复习。
可以参考本科教材、学术论文、专业书籍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3、准备英语英语在复试中通常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考生要准备英语口语和听力,可以通过练习日常对话、背诵英语范文、听英语新闻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同时,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英语面试问题,如自我介绍、专业相关问题等,并做好回答的准备。
4、准备个人材料复试时,考生需要提交个人材料,如简历、成绩单、获奖证书、科研成果等。
要提前准备好这些材料,并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简历要简洁明了,突出自己的优势和亮点;成绩单要清晰准确,反映自己的学习成绩;获奖证书和科研成果要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5、模拟面试为了在复试中表现得更加自信和从容,考生可以进行模拟面试。
可以找同学、老师或家人作为面试官,按照复试的流程和要求进行模拟面试。
通过模拟面试,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及时进行改进。
二、复试中的注意事项1、仪表仪态复试时,考生的仪表仪态也会给面试官留下印象。
要穿着得体,整洁大方,避免穿着过于随意或花哨。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带微笑,眼神自信,举止得体,展现出自己的良好形象和修养。
考研结束,感到空虚失落,没了动力,怎么调整?

考研结束,感到空虚失落,没了动力,怎么调整?一个同学的疑问,每年都有类似的问题出现,如果恰好说的是你,不妨听听建议一、首先,要说声:“谢谢你!”你还是有良心的,喊我老师,而不是像其他人一样瞎叫什么“宋小宝”。
其次,你购买了《永远不要停下前进的脚步》这本关于“跑步”的书,很多人都说这是一本黄色书籍,但如果你仔细研究封面后,会发现它果然是一本黄色书籍。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购买,有了你的支持,才让这本书在励志新书的排行榜上继续霸榜。
二、接下来,说说你的困惑。
除了你,还有同学是这种情况:考研初试结束的两天,本打算睡个懒觉。
结果呢?早早的就醒了,而且是自然醒(当然,也有一些不争气的同学早早就自然醒了,然后又睡了)。
如果你每天依然是早早的自然醒,说明你这一年因为考研,养成了这一生都难求的好习惯:每天不学习就难受、不看书心里就会空落落的、不奔跑不进步心里甚至会发慌。
那么,请你一定要把这种好习惯坚持下去,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坚持的越久,你就会成为越牛犇的人。
这种好习惯,在某种意义上,比收获到的知识更牛犇。
如果你在过去的一年榨干了自己,累的实在不行了,可以歇两天半后,重新启程出发,但不要三天不读书,因为三天不读书人就会变傻。
三、考研初试结束了,很多人觉得自己解放了,该彻底放松了。
其实,考研上岸的路才走了一半,因为复试占总成绩的50%甚至更多,没有拿到录取通知之前,你没有松懈的资本。
比如,去年,我的一个亲学生初试考了400多分,然后这个傻X就飘了、觉得自己肯定能上岸。
在浮躁中静不下心,看不进去书,准备的自然就不够充分。
结果,从初试的第二名起步,最终以总分倒数第二名的成绩收尾,被PK下去了。
我个人的建议是:初试考的好,你要准备复试,不能折在半路;初试考的不好,也要准备复试,因为你感觉自己考得差,别人也强不到哪去,说不定你比别人强点,将来有机会进复试的就是你。
事实上,每年都有同学考完初试后,觉得黄了,结果初试成绩出来后进了复试,但从那个时候开始准备已经有点晚了。
考研复试需要准备些什么

考研复试需要准备些什么考研复试需要准备些什么第一:所有人都要准备的材料在参加复试环节之前,考生们需要准备证明自己身份和成绩的一些材料。
但是历年来都有考生忽略掉这一个环节,如果没有准备这个材料的话,学校可能不会给你面试的机会。
一般情况下,各大学校都会要求考生提早准备好身份证和准考证,本科院校的学生证以及每个学期的成绩单。
这些都是能够证明你身份和成就的材料。
如果想要打印准考证的同学们一定要抓紧时间了,因为开通的时间是有限的,过了时间之后想打印也没有办法。
如果证件遗失的同学,一定要自己提前去补办。
第二:面试学校所要求的材料再去报考的院校面试之前可能学校会发出通知,要求学员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材料。
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必备材料之外,有一些院校可能还要要求已经毕业的学生要准备毕业证,很有一些相关部门的盖章。
而大四的学生则需要准备生源地部门的盖章以及学校的官方盖章。
这些都需要提前去准备,千万不要等到复试时间都快到了才去准备这些事情。
很可能就会发生一些难以遇到的事情,若是影响考试,那就得不偿失了。
第三:一份完美的简历前两个可能是需要大家去准备的硬性资料,只需要花一点时间跑跑腿就可以完成的。
但是一份完美的简历则需要大家动脑筋,花心思才能够完成。
如果在复试环节想要去给导师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在简历方面一定要下足功夫。
一般简历中肯定首先要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基本情况介绍完之后,就要介绍一下自己在大学期间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得过什么奖。
成就越高,老师对你的印象自然就越深刻。
也越是能证明自己在本科期间的表现与能力。
简历上面一定还要包含一些丰富的实习经历,包括你从中获得的感悟。
当然本科期间的成绩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考研复试一般考什么一、综合面试、英语听说、专业课复试成绩一般来说占总成绩的30%~50%,每个学校都不同,但都在这个区间浮动。
值得注意的是,招生单位有一票否决权,只要复试不合格,初试再牛都可以不要你的。
所以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复试!考研复试的内容都由学校自己决定,但主要都包括英语听说能力测试、专业课笔试和综合面试这三个方面。
预备复试的你该如何准备复试

预备复试的你该如何准备复试每年都有擦线进复试,最后逆袭成功的人,他们是如何做到的?现阶段预计自己擦线进复试的你,又该为复试做哪些准备才有最大可能赢得这场战役,我们一起来看看。
从分数线公布到正式复试,间隔时间很短,一般不会超过半个月,考生需要及时进入应试状态。
如果说考研初试比拼的是学习方法和毅力的话,复试更多的是心态上的调整。
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可以说复试就成功了一半。
一般来说,复试分数占最后总成绩的30%~50%,有些学校的复试更有"一票否决权"。
所以,即使在初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不能对复试掉以轻心。
对于分数不高的考生来说,复试更是提升最后排名、扭转乾坤的大好机会。
正是复试,让中国传媒大学的研二学生王大智绝处逢生,压着分数线进入复试环节的他因为复试优异的成绩,总分排名前进了30多位,顺利被所报考的专业录取。
复试中要保持一个良好状态,自信必不可少。
能进入复试的考生都是在初试中取得好成绩的考生,复试无非就是对考生的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进一步的考核和甄别。
自信的心态带来的是能力的充分发挥。
王大智强调:"我一直在给自己心理暗示,我已经通过初试了,千军万马杀来,过五关斩六将,我已经很不错了,只要努力展示自己,老师一定会认可我的。
"►收集信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考研复试中,信息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参加复试之前,考生应该详尽地了解复试流程和复试内容。
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查清楚报考学校的相关要求。
考研复试由各个学校单独组织,考生必须仔细地了解复试时间和考试科目的具体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规划好复习以及启程时间。
这对于异地报考的考生来说尤其重要,提前安排好食宿问题,可以让自己全力投入到复试中去。
从江西考到复旦大学法学院的研一学生袁凤翔去年就是早早请上海的同学帮忙提前预定了住宿,复试前两天,当其他人还在为落脚地奔波时,他已经在熟悉学校环境,为复试作最后的准备了。
在此基础上,考生可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尽可能多地了解复试考核的主要内容,比如询问报考学校的研招办,通过院校的网站或者考研论坛了解相关情况,也可以向在读的师兄师姐们咨询,对复试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准备时便能有的放矢。
考研复试一般都在几月份

考研复试一般都在几月份考研复试,作为考研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考生们最为关注的阶段之一。
对于很多考生来说,复试的时间安排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关系到考生们的备考计划和准备工作的安排。
那么,考研复试一般都在几月份进行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考研复试的时间安排。
考研复试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但具体的时间会因各个学校而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各个高校会在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束后的一个月内进行复试。
这也意味着,考生们在复试前将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来做准备。
在复试前的这一个月内,考生们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了解学校:在复试的前期,考生们应该仔细研究自己报考的学校,了解学校的历史、专业设置、研究方向等内容。
这有助于考生们更好地展示自己的专业兴趣和研究能力,并对学校提供更准确的答案和展示。
2.复习基础知识:复试是一个全面考察考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其中包括对基础知识的考察。
考生们需要复习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并深入了解相关前沿进展。
同时,还要加强对于自己报考专业的核心知识的复习。
3.锻炼面试技巧:大部分学校的复试方式都会包括面试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们在复试前加强面试技巧的训练。
可以通过与同学们组织模拟面试、背诵自我介绍、准备答辩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面试表现能力。
4.熟悉复试流程:不同学校的复试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考生们需要提前了解自己报考学校的复试流程和形式,做好心理准备。
了解复试流程,可以更好地掌握复试的重点和难点,提高自己的复试策略。
5.做好个人材料准备:复试的时候,考生需要准备个人简历、自我介绍、个人陈述等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展示考生的学术研究背景、科研经历、科研成果和个人优势等。
考生们需要提前准备这些材料,并在复试前多次修改和完善。
总之,考研复试的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进行,同时具体的时间安排会因学校而有所不同。
考生们在复试前的一个月内,需要做好各个方面的准备工作,包括深入了解学校、复习基础知识、锻炼面试技巧、熟悉复试流程和做好个人材料准备。
考完心里空荡荡的空窗期你还有这些事必作

考完心里空荡荡的,“空窗期”你还有这些事必做初试的结束可谓是给各位同学松了一大口气,可以先睡个好觉了,不过休息了两天发现,经常一睁开眼,望着天花板,总觉得心里有点空荡荡的。
其实也并不是说没有事情可以做,期末考试、毕业设计、实习、工作甚至是追剧玩耍,可做的事情很多,但却逃不过"空虚感"。
觉得这"考后空窗期",其实是很正常滴,毕竟长达数月,弦都是绷到最紧的状态,突然一下子松了下来,谁都很难习惯。
大致总结了一下最近同学们反映的常见的状态和问题,给大家度过"空窗期"出点妙招~期末、毕设忙到天花乱坠很多同学说初试以后根本没什么休息的时间,期末、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接踵而至,又是天天泡图书馆,忙到不可开交。
但是,忙归忙,却再难提起考研复习时的那股冲劲了,而且还时不常走神,担心初试的成绩。
针对这个问题,要说,无论是期末还是毕业的事情,都要用心去准备,不可轻视。
考本专业的同学,你们大可不必为这两件事情焦虑,你复习了N个月的专业课知识了,期末考试稍加准备即可,相信你一定OK。
毕业设计的事情更是不要怕,还有指导老师把关呢,如果哪里不可行,他们一定会给你指出来的。
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要哭了,好一阵子接触的都是别的专业的知识,诶?自己专业那些东西是什么来着?这部分同学确实要再辛苦几天了,抓紧时间拾起你的本专业内容,期末考试也好,毕业设计也罢,一定要多投入时间,当然啦,不至于像考研那样从"路灯亮着"学到"路灯亮着"。
学业压力不大也不知道该玩什么确实有的专业在大四期末的压力比较小,毕业的事情学院里催的也不紧,所以考后暂时没什么事可做。
于是同学可以开开心心睡到自然醒,然后打算窝在床上追一整天的剧,刷一整天的微博,打一整天的游戏,然后……一睁眼居然才六点多?无奈,生物钟被考研调教的太好了,都睡不成懒觉。
玩耍了大半天竟然觉得有点无聊?总觉得自己总是这么看剧刷手机不是个办法啊,是不是太颓废了?如果手头确实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建议在完全放松两天以后,可以自己找点事情做,比如挑两本名著看看,看小说的时间总是过得飞快,同时名家之作也可以提升一下我们的文化素养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过后“空虚期”应提前准备复试
“终于考完研了!”日前,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
考试初试结束,不少考研学生终于长吁了一口气。不过,一
下子轻松下来的感觉,似乎并没有让考生们真正开心起来。
不少考生告诉记者,现在生活好像突然没有了目标一样,做
什么都提不起劲来,真有点不知所措。
为此,专家建议,考研初试过后,考生不要过度放松,
而应调整状态,提前着手准备复试,开始新一轮的奋斗。
考生
结束两年寒窗苦读导致“心累”
虽然考完研了,但广州大学大四学生周晓白最近仍有点
烦恼。“从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考研,习惯了每天复习复习
再复习,现在考完了,突然轻松下来,就不知道该干什么了。
生活好象没有了目标,真有点不知所措。”周晓白告诉记者,
考研之前,因为每天都要看书、复习,饭后坐在书桌前也已
成了习惯。可现在一坐下来又很排斥,根本看不进书,不看
书又觉得像缺了点什么。当初发誓考试结束后一定要玩的那
些东西,现在也丝毫提不起兴趣,只感觉特别累。
像周晓白这样面临考研过后“空虚期”的考生不在少
数。有数据显示,考研结束后,90%的考生体会到的更多是
“心累”。经过长期备考,整个身心机能都习惯了高度紧张
的“备战”状态;考试一结束,长期积蓄的压力突然释放,
巨大的心理落差很容易让人体感到不适应。
心理专家认为,考生在考试前的复习都带着很强的目的
性,即使很累,为了备考也咬牙坚持,长时间下来已塑造出
一种学习行为。虽然学习目标消失了,行为塑造的消退仍需
要时间,所以一时间不看书又觉得似乎缺了点什么,这是很
正常的现象。
专家
复试是新一轮奋斗不可松懈
广州某考研辅导班的一位老师建议,初试结束后,考生
也不要一味打游戏、睡觉。在大概估计自己的分数后,下一
步的计划就要立刻进入复试准备的阶段,树立新的目标,开
始新一轮的奋斗了。在适当放松以后,考生应把准备初试的
备考状态延续到复试阶段。
首先,专业知识的复试是重头戏。在初试结束后,考生
应登陆报考大学的网站,了解复试的指定书目并进行提前准
备。因为复试本身就是考察应试者的知识积累能力以及自身
发展潜力,想要给导师留下一个好印象,就必须对所报专业
的情况十分熟悉,其中包括研究现状以及进展情况。据了解,
复试对专业课的考查不像初试那么具体,在复习时主要是熟
悉过去所学内容,考查范围不会超出学校规定的书目,只要
基础知识扎实,平时注意关注一下本专业的学术动态,就一
般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次,英语口语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近年来,越
来越多的招生单位在研究生复试中都很看重面试,有的考生
在复试时还要求用第二外语与导师直接对话。据了解,英语
口试一般为10分钟左右。面试老师会根据考生的自我介绍
提一些有关个人生活或专业知识的问题,因此,考生应有针
对性地进行一些口语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