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年度下学期第一阶段测试七年级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历史试题(开卷满分60分)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卷纸上对应的表格内)1在学完“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北京人生活的一天”的体验活动。

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C.穿着缝制衣服D.烧烤食物2.“红山文化”出现在公元前4000——前3000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并列成为中华文明的三大源头。

红山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饲养猪、牛、羊等家畜,使用磨制石器,陶器以“之”字形纹和彩陶为特色,房屋为方形半地穴式。

下列与红山文化相类似的农耕文明代表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3.1937年4月5日,毛泽东在一篇祭文中写道:“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这里的“始祖”是指A.黄帝B.炎帝C.禹D.启4.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大一统5.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盉(hé)”(右图)记载:周成王封克做匽(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匽地,接收土地,平息动乱。

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C.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D.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6.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汉7.青岛市博物馆举行了大型文物展《神秘瑰丽的古蜀王国》,展出了举世闻名的出土文物如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铜人首鸟身像、青铜神树等,请你判断一下,这是A.河姆渡文化B.大汶口文化C.殷墟文化D.三星堆文化8.经典诵读已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方式。

江西省分宜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

江西省分宜中学2015_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新人教版

江西省分宜中学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答题栏内)1. 隋文帝时形成国家富庶、社会繁荣的盛世局面,史称()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2.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他主张A.统一铸造五铢钱B.轻徭薄赋C.废除丞相D.闭关锁国3.贞观年间,家境贫寒、学富五车的张三赴京赶考,金榜题名,踏上仕途。

张三的时来运转主要得益于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禅让制度D.科举制度4. 唐太宗吸取“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闭口不说话),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的教训,注重A.虚心纳谏B.轻徭薄赋C.科举选才D.微服私访5. 唐太宗的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反映了A.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B.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C.简法轻刑,修定法律D.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改善民族关系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

该诗人是生活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两宋时期D.明清时期7. 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8.“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救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这首诗追述了唐朝与哪国的文化交往A.朝鲜B.印度C.日本D.越南9. 使“贞观之风一朝重振”的唐朝皇帝是A.唐太宗B.唐玄宗C.武则天D.唐高宗10. 科举制度正式成立的标志是A.隋炀帝时开设进士科B.隋文帝下令“分科举人”C.唐朝把科举分常科和制举D.武则天亲自“殿试”11. 现在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纸币仍然必不可少,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A.西汉B.隋朝C.唐朝D.北宋12. 中国开始普遍食用植物油始于A.宋代B.唐代C.汉代D.明代13.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A.开封B.临安C.广州D.泉州14.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2015_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华东第一期试题

2015_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华东第一期试题

得分评卷人题号一总分得分二三四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在课本剧“北京人发明的一天”中,不该出现的情景是()A.钻木取火B.保存火种C.群体劳作D.打制石器2.下列成语故事反映春秋战国历史的有()①退避三舍②卧薪尝胆③围魏救赵④破釜沉舟A.①② 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3.我国是通过什么途径进入封建社会的()A.战争B.讲和C.变法D.和平4.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考古学上称这一时代为()A.新时期时代B.青铜时代C.铁器时代D.旧石器时代5.“民以食为天”我们的先民最早种植和食用的两种粮食作物是()A.粟和小麦B.水稻和小麦C.水稻和粟D.水稻和玉米6.原始居民不必四处奔波,开始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的改善B.改善生活的需要C.原始农耕的出现D.身体素质的提高7.在西周社会中,世代保持天下同姓“大宗”地位的是()A.诸侯B.平民C.卿大夫D.天子8.人们赞颂禹的治水功绩,尊称他为“大禹”,禹治水的主要方法是()A.疏 B.围 C.先疏后堵 D.堵9.“禅让制”是原始社会后期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其方法是()A.父传子B.民主推荐C.母传子D.兄传弟10.班里来了一位新同学,他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A.秦B.唐C.夏D.商11.张静同学对商朝由颓势逐渐走上强盛的事件进行了探究,其中与之相关的重要史实是()A.盘庚迁殷B.武王伐纣C.牧野之战D.启成为第一任国王12.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我国经历的时代顺序是()A.商周夏B.夏商周C.周夏商D.夏周商13.我们通常说山东是齐鲁大地,这应该与西周时哪一制度有关()A.禅让制B.分封制C.世袭制D.郡县制14.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诸侯反叛B.国人暴动C.少数民族的入侵D.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15.七年级某班正在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最可能被用作正面论据的是()A.大禹治水B.烽火戏诸侯C.徙木赏金D.卧薪尝胆16.在下列诸侯国中,既属于“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是()A.齐国B.晋国C.赵国D.宋国17.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在最南面的是()A.燕国B.齐国C.赵国D.楚国18.商鞅变法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深远的措施是()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战C.废除旧贵族特权D.建立县制19.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和遗物最多的国家是()A.中国 B.英国 C.印度D.巴西20.最早住上楼房的原始居民是()A.河姆渡人B.大汶口人C.半坡人D.姜寨人二、简答题(22分)第一学期素质考试题七年级历史(华东版)(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七历(华东)(一)第1页(共4页)七历(华东)(一)第2页(共4页)第一期得分评卷人1234567891011121314题号答案151617181920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21.根据下列信息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2015-2016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考试卷

2015-2016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考试卷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历史学科月考测试题说明:本卷为开卷考试卷,答题时可参阅教材或其他资料,必须独立完成,不得传递资料或讨论,否则以作弊论处。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表)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右图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

”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

这“一人”指的是 ( )A.寇准B.赵匡胤C.岳飞D.赵构2.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不识干戈。

”这最能说明澶渊之盟 ( )A.削弱了北宋的军事力量B.促使了宋辽人口急剧增长C.促进了北方畜牧业发展D.维持了宋辽间长久的和平关系3.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以“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对峙”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

下列各民族史料可供选择的有 ( )①鲜卑族 ②党项族 ③契丹族 ④女真族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

看见两尊铁铸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两句诗“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你知道这位读书人为何事发出这种感慨吗 ( )A.文天祥宁死不屈B.秦桧谋杀岳飞C.韩世忠抗金D.卫青抗击匈奴 5.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①③④②6. “苏湖熟,天下足”、景德镇兴起为瓷都、临安的商业超过东京反映的是中国古代 ( ) A.经济重心的南移 B.手工业的进步 C.商业的繁荣 D.农业的发展7.纸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015-2016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5-2016七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科第一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下列远古居民中,生活年代距今最久远的是A 元谋人B 蓝田人C 北京人D 山顶洞人2、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A.会建造房屋 B、会种植水稻C.会制造彩陶 D.会使用天然火3、考古发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最能证明“中国是水稻的故乡”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4、假设你是生活在半坡原始居民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它切割猪肉,你所使用的工具是A磨制石器 B、打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5、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时,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的民族始祖是A.、神农氏B.轩辕氏C. 燧人氏D.伏羲氏6、世界上出土古人类遗骨和遗址最丰富的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7、我国早期人类中已能够人工取火的是A、北京人B、半坡人C、山顶洞人D、元谋人8、我国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9、下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它出土于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人遗址10、公元前14世纪,迁都到殷的商王是A、启B、桀C、汤D、盘庚11、下列君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盘庚②周武王③启④周厉王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③②④①D、①②③④12、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逐渐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的是A、晋文公B、秦穆公C、齐桓公D、楚庄王13、春秋开始于公元前A、771年B、475年C、770年D、476年14、战国时期的下列四国中,地理位置在最东面的是A 楚B 齐C 秦D 燕15、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中原的是A齐桓公 B宋襄公 C晋文公 D楚庄王16、战国初年,三家分晋,三家指的是A齐楚秦 B赵魏韩 C赵魏秦 D楚齐韩17、“退避三舍”这个成语来源于A、吴越争霸B、齐楚争霸C、晋楚争霸D、吴齐争霸18、下列不属于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共同特点的是A、都种植水稻B、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C、都饲养猪、狗D、会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19、我们知道图画加上色彩就会很漂亮,能制造出色彩鲜艳的彩陶的是A、河姆渡居民B、山顶洞人C、大汶口居民D、半坡居民20、被成为“人文初祖”的是A、黄帝B、炎帝C、蚩尤D、嫘祖21 、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A、尧时期B、舜时期C、禹时期D、黄帝时期2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A、桀B、禹C、伯益D、启23、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之为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等级制24、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A、商朝B、西周C、夏朝D、秦朝25、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是A、商朝B、东周C、西周D、夏朝26、现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殷墟出土的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青铜立人像D、青铜神树27、请将下列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中期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中期试卷

七年级历史中期试卷学号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项选择题(40分,每小题1分)1.人的起源问题一直困扰着古代的劳动人民,你知道地球上最早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 ) A女娲捏出出来的 B亚当和夏娃制造的C猴子变化而来的 D由古猿进化而来的2.2007年1月19日,全国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和谐圣火”的“文明之火”在云南省楚雄州元谋县点燃,大会组织者选择在元谋县采集圣火的主要原因是( )A.元谋县我国海拔最高的地B.元谋县我国气温最高的地方C.元谋县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D.元谋县是我国遗留人类化石最多的地方3.“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D.半坡原始人4.人和动物与很多的相同之处,你知道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会不会使用天然火B.会不会制造工具C.会不会语言交流 D.会不会直立行走5.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B.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C.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D.用火堆驱赶野兽和照明6.北京人学会了把石块打制成简易的工具。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考古学上称( )A.“新石器时代”B.“旧石器时代C.“青铜时代”D.“金石并用时代”7.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8.右面的文物出土于下列哪一著名的考古遗址( )A.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B.陕西西安半坡遗址C.浙江余姚河姆渡遗D.陕西临潼姜寨遗址9.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A.大豆和小麦 B.花生和高粱 C.甘薯、玉米 D.水稻、粟10.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B.种植粟等农作物C.住干栏式房屋D.住半地穴式房屋11.下列哪一考古遗址能够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之一( )A.元谋人遗址B.半坡原始居民遗址C.河姆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12.哪一地区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阁楼和楼房样式的出现影响最大( )A.陕西西安半坡原始居民 B.浙江余姚河姆渡原始居民C.陕西临潼姜寨原始居民 D.河南新政裴李岗原始居民13.促使原始人过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优劣B.原始农业的发展C.氏族公社的形成D.学会建造房屋技术14.我国先民的足迹遍布于祖国的东西南北,已经发现的遗址数以万计,但是地域文化却各具风采,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不同 B.使用的工具不同C.生活习惯不同D.思想意识不同15.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①炎帝②黄帝③蚩尤④禹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16.“赫赫始祖,吾华肇造。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期中试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检测试卷七年级历史一、单项选择题(2*30=60分)1、据考古发掘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2、下列原始人类中,最早懂得人工取火的是( )。

A .元谋人B .北京人C .山顶洞人D .河姆渡居民 3、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4、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粟的居民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 )。

A.元谋人 B.长阳人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5、原始社会末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情况。

这种情况出现在( )。

A.元谋人 B.大汶口居民 C.半坡居民 D.河姆渡居民 6、下列现象中,能反映半坡人和河姆渡人时的生活情况的有( )。

①都过定居生活 ②都会建造房屋 ③都有饲养家畜④都会制造陶器 ⑤都使用磨制石器 A .①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 7、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

A.黄帝、蚩尤部落B.炎帝、蚩尤部落C.黄帝、炎帝部落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8、传说时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著名治水英雄( )。

A. 尧 B. 舜 C. 鲧 D.禹9、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发明医药,成为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业的创始人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10、传说远古时代谁让官员发明了文字算术,他的妻子还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 A .神农氏 B .燧人氏 C .伏羲氏 D .黄帝11、传说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是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

历史上把这种产生首领的办法称为( )。

A.选举制 B.投票制 C.世袭制 D.禅让制 1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是( )。

初一历史阶段性测试题

初一历史阶段性测试题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历史阶段性检测试题历史试题2015.10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1.某同学想利用暑假时间,坐长途汽车去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人类的遗址,他该买去哪的车票()A. 云南元谋B. 陕西西安C. 北京周口店D. 浙江余姚2.1929年冬天,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现了第一颗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被誉为“中国科学界摘取的第一块金牌”。

证明北京人已经是人的主要根据和理由是()A. 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至20万年B. 使用天然火烧烤食物、照明、防寒C. 能够制造、使用工具D. 在体质特征上,脑量与现代人一致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山顶洞人()A.懂得钻孔技术 B.懂得人工取火 C.会制作装饰品 D.开始使用天然火4.文明下列远古居民生活的先后顺序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元谋人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禹建立的()A.夏朝B.商朝 C .周朝 D.秦朝6.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的共同点是()A. 都普遍使用打制石器B. 都会制造陶器C. 都生活在黄河流域D. 都学会了织布制衣7.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如右图)。

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这种彩陶的制造者()A.元谋人 B.半坡原始居民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北京人8.2010年6月22日,甘肃省举行了第二十一届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的盛大庆典。

黄帝也被誉为“人文初祖”,下列说法与黄帝无关的是()A. 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了蚩尤B. 他发明了文字,编出了乐谱C. 他发明了舟车,教人挖井D. 他是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9.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禅让制”的实质是()A. 父子相传B. 定期轮流C. 战争争夺D. 民主选举10.《礼记》中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A. 山顶洞人时期B.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C. 尧舜时期D. 禹时期11.韩愈曾经说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惠安城北初中教研联盟
2016年春季第一次月考七年级历史科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40%)
1.这是中国历史之中最短命的朝代之一,但它结束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长期分裂局
面。

同时其在政治上确立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度影响深远。

那么这个朝代就是
A.唐朝
B.西汉
C.隋朝
D.东汉
2.一位外国人曾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3.年号多取吉利吉祥、国泰民安的含义,或是显示皇权的神圣。

“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其中用“贞观”作为年号的皇帝是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诗句反映的现象与下列哪一制度的推行直接相关?()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朝
5.下列对科举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科举考试最大的受益者是封建最高统治皇帝B参加科举考试人数众多――科举考试笼络了一大批读书人
C科举考试明经科以儒家经典为考试内容――科举制度控制了读书人
D“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人们普遍推崇明经考试
6、下列关于唐代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饮茶之风风靡全国
B. 人们可以用上青瓷碗白瓷壶
C. 农民可以用曲辕犁犁耕,筒车灌溉
D. 除夕夜,百姓挂年画,贴“桃符7、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A. 洛阳
B. 长安
C. 扬州
D. 成都
8、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

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
9.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
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
10、“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的是()
①与吐蕃和亲,送去手工艺品和医药、生产技术等书籍②令玄奘西游天竺③命东突厥首领管理旧部,朝廷里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④鉴真东渡日本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11.“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在这里主要赞扬科举制度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提高了官员素质C.提高了行政效率 D.废除了门阀制度12、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B资治通鉴 C水经注 D大唐西域记
13.脍炙人口的唐诗深受人们喜爱,唐代诗人辈出。

郭沫若:“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
间疾苦,笔底波澜。

”他赞誉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李商隐
14.有位收藏家最近从古董市场上购得一座彩陶马,上面有多种颜色,主要有黄、绿、青三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你知道它是什么时候制作的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15、唐诗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不少诗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其中反映了中外文化交流的诗句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D.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16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7.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的唐朝画家是
A.展子虔
B.阎立本
C.吴道子
D.顾恺之
18、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雕版、活版之分。

雕版印刷术在隋唐时期已经发明。

右图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你知道它
是以下哪一部?
A.隋印《金刚经》 B.唐印《金刚经》 C.唐印诗集 D.《梦溪笔谈》
19、“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

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20、莫高窟是20世纪最有价值的文化发现,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

观察下列该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我们可以发现莫高窟也是我国哪一宗教的艺术宝库?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敦 D.佛教
二、辨析题(18%)
21、唐太宗时期,书生李某每日刻苦攻读诗赋,准备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错误:
理由:(1)
(2)
22、唐玄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与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

错误:
理由:(1)
(2)
23、右图所示的图片反映了唐与天竺交往密切。

错误:
理由:(1)
(2)
三、材料解析题(共2小题,其中24题11分,25题10分)
24、阅读下图,结合所学内容回答问题(11%)
材料一:
材料二:隋朝时,并没有像今天这样现代化的开凿工具,可是古人怎么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开通全长2000多千米的大运河呢?原来,我们的祖先充分利用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大运河的绝大多数河段都是在已有的天然河道和古运河的基础上,有计划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的,新开凿的河段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摘自《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古人赞颂大运河的历史功效说:“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四:汴水通淮利最多,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李敬芳《汴河直进船》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看出,隋朝大运河以哪里为中心?当时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什么?3%
(2)看了材料二中关于大运河开凿情况的描述,谈谈你的体会?2%
(3)唐朝年间,杭州书生李某要到洛阳探亲,假如他选择走水路,他必须经过大运河的那几段? (3%)
(4)材料三、四分别反映出后人对大运河开通的两种不同评价。

你更赞同哪一观点?说说你的看法(3%)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
材料一唐太宗说:“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材料二“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材料三著名谏臣**去世时,唐太宗痛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始皇、隋炀帝“一朝而败”的原因。

2%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样的实质问题?为此,他又是怎么做的?4%
(3)材料三中唐太宗所重用的贤才是谁,除了他以外还有什么人在唐太宗时期受到重用?(2%)
(4)从以上材料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
四、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10%)
材料一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

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

BC
(1)用事实说话,请你分别用一个史实证明材料中序号代表的观点。

(3%)



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2)图中1人物指谁?“传道艺”指的是什么?(3%)
材料三647年,天竺摩揭国遣使来中国;随即,唐太宗派人到天竺。

贞观年间,高僧玄奘西游天竺取经。

(3)材料二、三反映了唐朝文化具有什么特点?(2%)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方面,概括唐朝对外交往发达的主要原因。

(2%)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1%)
材料一:“夫农者,国之本,本立然后可以议太平。

若不由兹,而云太平者,谬矣。


——《旧唐
书》
(1)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的什么思想?(1%)这一思想在唐朝前期的政策措施和制度中是如何体现的?(2%)
材料三:
(3)材料三中这三个时期,唐朝人口呈现什么趋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4%)
(4)综合以上材料,()统治时期,唐朝进入到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2%)A唐太宗B武则天C唐高祖D唐玄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