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属性数据管理

合集下载

大学计算机基础_第9课_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大学计算机基础_第9课_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1.3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模式定义功能 数据存取的物理构建功能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与检查功能 数据库的并发控制与数据恢复功能 数据的服务功能
2.1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
2.2网络模型 Network model
2.3关系模型 Relational model
的多对多的关系。
数据库设计四个阶段 需求设计 概念设计 逻辑设计 物理设计
小 结
信息就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数据是对信息的 符号描述。计算机中的数据一般分临时性数据与 永久性数据,数据库中的数据就是永久性数据。 计算机数据处理是利用计算机对各种类型的数据 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检索及传 输的过程。 数据库是长期存放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 享的数据集合。
第9章 数据库设计基础
本讲主要内容
1 2 3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组织模型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知识
4
小 结
学习目标
1
了解数据库有 关的基本概念 与数据库的组 织模型。
2
了解关系数据库 的特点、操作与 表之间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关系数据库的的基本概念, 关系的基本操作与关系的特点 为本讲的重点。
1.2数据库
数据库(DataBase,DB),顾名思义就是存放 数据的仓库,只不过这个仓库是在计算机存储设备上, 而且数据是按一定的模型存放。 数据库组织数据具有如下明显的特征: 1.数据集中控制 2、数据独立 3、数据共享 4、减少冗余 5、数据结构化 6、统一的数据保护功能
1.3数据库管理系统
3.关系的常用术语
键码(Key)是关系模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关 系中用来标识行的一列或多列。在图中,student表的 “学号”、“姓名”、“年龄”与“性别”都是键码。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08-属性数据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08-属性数据管理

对于面向对象数据模型,要素属性表用一 个字段存储要素的几何特征,其他字段, 用于概括要素的几何特征,例如,长度、 面积、周长等
对于地理关系数据模型,其要素属性表通 过要素ID码把要素与其几何特征相链接
要素属性表和非空间数据表的存在,意味 着GIS需要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用于管理这类表格

标称数据(Nominal):标称数据是描述不同种类 的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壤类型
有序数据(Ordinal):有序数据通过排列关系来区 分数据。例如,土壤侵蚀程度可分为严重的、中 等的和轻度侵蚀的
区间数据(Interval):区间数据是已知数值之间 的间隔。例如,气温距平值、水文的雨量距平值
两个表,只要有共同关键字ID,即可在两 表建立记录之间的连接 (查询等)
什么是合适的ID?
问题:如果给学生建立属性数据,选用名 字、学号作为ID代码,哪个合适?
须考虑到什么问题:ID是否唯一?
表的规范化(正规)
规范化是表的分解过程,即将一个包括所 有属性的数据表格分解成多个更小的表格, 同时保持各小表间仍是可以关联的
合并和关联表格
常用的两个链接方式:合并和关联
合并(Join) 是用两个表格的一个共同关键 字,把两个表格合成一个表(内容扩充的 新表)
关联( link 或 relate)操作,只是临时性地 把两个 表格通过ID建立连接关系,而各表格仍保 持分立,不实质形成新的表格
属性数据输入、字段处理
与软件的操作相关 涉及字段的增加、删除、赋值等
DBMS是用于管理数据库的一套计算机程 序。它提供数据输入、搜索、存取、操作、 输出的工具
大多数商业化的GIS软件包含本地数据库的 管理工具。也可用专业数据库软件,取决 于存储格式与软件的兼容性,比如, Microsoft Access, Oracle和Informix等 数据库管理工具

PHP第9章MySQL数据库管理

PHP第9章MySQL数据库管理

9.1.4 SQL语言
SQL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结构化查询语言)是目 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关系数据库语言,它简单易学,功能丰富,深 受广大用户的欢迎,是用户与数据库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 SQL是20世纪70年代由IBM公司开发出来的;1976年,SQL开始在商 品化关系数据库系统中应用;1986年,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 Institude ,ANSI)确认SQL为关 系数据库语言的美国标准,1987年该标准被ISO采纳为国际标准, 称为SQL-86;1989年,ANSI发布了SQL-89标准,后来被ISO采纳为 国际标准;1992年,ANSI/ISO发布了SQL-92标准,习惯称为SQL 2; 1999年,ANSI/ISO发布了SQL-99标准,习惯称为SQL 3。ANSI/ISO 于2003年12月又共同推出了SQL 2003标准。尽管ANSI和ISO针对 SQL制定了一些标准,但各家厂商仍然针对其各自的数据库产品进 行不同程度的扩充或修改。基本上,使用标准的SQL语句可以访问 各种关系数据库,因此,SQL语言是数据库领域的“世界语”。在 本书介绍的Web应用程序中,都是使用SQL语句访问数据库的。
9.2 MySQL数据库管理工具
本节介绍两种常用的MySQL数据库管理工 具,一种是MySQL提供的命令行管理工具, 另一种是第3方的图形界面管理工具 phpMyAdmin。
9.2.1 MySQL命令行工具
参照第2章安装MySQL后,在“开始”菜单中依次选择“所有程 序”→“MySQL”→“MySQL Server 5.5” →“MySQL 5.5 Command Line Client”,可以打开MySQL命令行工具。首先要求用户输入管 理员用户root的密码,输入完成后,按下回车键。

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管理与数据维护(九)

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管理与数据维护(九)

数据库技术中的数据管理与数据维护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数据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数据库技术作为有效管理和维护数据的重要工具,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数据管理和数据维护两个方面,探讨数据库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与挑战。

一、数据管理数据管理是数据库技术中的核心概念,它包括了数据的组织、存储、访问和处理等方面。

数据的组织主要通过数据库模型的设计来实现,常用的数据库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等。

其中,关系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型,因其简单、灵活且易于理解而备受青睐。

在数据的存储方面,数据库技术提供了高效的存储结构和算法,以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采用磁盘存储技术,而现代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则引入了缓存和索引等机制,进一步加快了数据的读写速度。

数据的访问和处理是数据库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基于SQL语言的查询可以方便地实现数据的检索和分析,为决策支持和数据挖掘提供了强力工具。

此外,数据库技术还提供了事务控制、并发控制和故障恢复等功能,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尽管数据库技术在数据管理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数据的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可能难以应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需求。

同时,数据的隐私和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对数据库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数据维护数据维护是数据库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包括了数据的更新、插入、删除和调整等操作。

数据库技术不仅提供了灵活的数据操作接口,还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数据的更新是数据库技术中的常见操作,可以通过SQL语句实现。

根据需求,数据可以被修改、替换或删除。

数据库管理系统会自动更新相关数据的索引和约束,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数据的插入和删除是数据库技术中的基本操作,通过插入操作可以方便地将新的数据加入到数据库中,而删除操作则可以删除特定的数据记录。

数据库管理系统会自动调整相关数据的存储位置,以提高存取效率。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一、引言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两个重要的概念。

属性数据描述了地理对象的特征和属性,而空间数据则描述了地理对象的位置和空间关系。

本文将详细介绍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定义、特征、应用以及其在GIS中的重要性。

二、属性数据1. 定义:属性数据是指描述地理对象特征和属性的数据,例如地名、人口数量、土地用途等。

属性数据通常以表格形式存储,每个地理对象对应一行记录,每个属性对应一个字段。

2. 特征:属性数据具有以下特征:a. 描述性:属性数据用于描述地理对象的特征和属性,例如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等。

b. 数值型和字符型:属性数据可以是数值型(如人口数量)或字符型(如地名)。

c. 离散型和连续型:属性数据可以是离散型(如土地用途)或连续型(如地形高程)。

d. 可计量和分类:属性数据可以是可计量的(如温度)或分类的(如土地所有权)。

3. 应用:属性数据在GIS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a. 空间查询和分析:通过属性数据,可以对地理对象进行空间查询和分析,如查找某个地区的人口密度或土地用途分布。

b. 决策支持:属性数据可以为决策提供依据,如通过分析人口数据来确定新建学校或医院的位置。

c. 数据可视化:属性数据可以通过图表、图像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示,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和趋势。

三、空间数据1. 定义:空间数据是指描述地理对象位置和空间关系的数据,例如地图、矢量数据、栅格数据等。

空间数据以几何形状和坐标来表示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状。

2. 特征:空间数据具有以下特征:a. 几何形状:空间数据可以是点、线、面等几何形状,用于表示地理对象的位置和形状。

b. 坐标系统:空间数据使用坐标系统来确定地理对象在地球上的位置,常见的坐标系统有经纬度坐标、UTM坐标等。

c. 空间关系:空间数据可以描述地理对象之间的空间关系,如邻接、包含、相交等。

3. 应用:空间数据在GIS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a. 地图制图:通过空间数据可以制作各种类型的地图,如道路地图、土地利用地图等。

数据库 PPT9第九章

数据库 PPT9第九章

如果用户想为菜单项加入访问键,即利用键盘访问菜单的方法,可以 在欲设定为访问键的字母前面加上反斜杠和小于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9.2

建立菜单
(2)结果 指定在选择菜单标题或菜单项时发生的动作。例如,可执行一
条命令,打开一个子菜单或运行一个过程。

单击该栏将出现一个下拉框,有命令、填充名称(或菜单项)、

② 相关的按钮与菜单项要具有相同的属性设置。
下一页 返回
9.6
赘述)。设置表单为顶层表单,将表单的ShowWindows属性值定义为 2。

⑤ 编写表单事件代码。 在表单的Init事件代码中添加调用菜单程序的命令。

命令格式:Do <文件名> WITH THIS [,"<菜单名>"](在本例
中命令为:DO samplemenu.mpr WITH THIS, .T. )
上一页 返回
9.2


建立菜单
9.2.1
设计菜单的原则
菜单的设计通常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① 根据用户要执行的任务组织菜单系统,即根据应用程序的
程序层次来规划菜单系统。这样,在浏览菜单系统时就可以了解应 用程序的组织和功能情况。

② 给每个菜单和菜单系统设定一个有意义的标题和简短提示,
便于用户准确领会菜单和菜单选项所对应的操作和功能。
对话框。

② 单击【新建】按钮,打开【新工具栏】对话框。 ③ 在【新工具栏】对话框中,为工具栏命名然后单击【确定】
按钮,弹出【定制工具栏】对话框。

④ 选择【定制工具栏】对话框中的一个分类,然后拖动需要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一、引言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两个重要的数据类型。

属性数据是描述地理对象特征的非空间数据,包括地理对象的属性、属性值和属性关系。

空间数据则是描述地理对象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

本文将详细介绍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的定义、特点以及在GIS中的应用。

二、属性数据1. 定义属性数据是地理对象的非空间特征的描述,包括地理对象的属性、属性值和属性关系。

属性是地理对象的某种特征,如名称、面积、人口等。

属性值是属性的具体取值,如“北京市”、“1000平方公里”、“100万人口”等。

属性关系是属性之间的联系,如地理对象之间的拓扑关系、层次关系等。

2. 特点(1)属性数据是以表格形式存储的,每行代表一个地理对象,每列表示一个属性。

(2)属性数据可以进行统计分析、查询和可视化展示。

(3)属性数据可以与其他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和连接,进行数据整合和分析。

3. 应用(1)属性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广泛应用于地理数据管理、地理数据查询和地理数据分析等方面。

(2)属性数据可以用于制作地图、编制统计报表、进行市场分析等。

(3)属性数据可以用于建立地理数据库,进行空间数据的查询和分析。

三、空间数据1. 定义空间数据是描述地理对象在地理空间中位置和形状的数据。

空间数据可以用几何对象来表示,如点、线、面等。

几何对象可以通过坐标系来定位和描述。

2. 特点(1)空间数据是以矢量数据或者栅格数据的形式存储的。

(2)空间数据可以进行空间分析、空间查询和空间可视化。

(3)空间数据可以与属性数据进行关联和连接,进行综合分析。

3. 应用(1)空间数据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广泛应用于地图制作、地理分析和空间规划等方面。

(2)空间数据可以用于进行地理定位、导航和路径规划等。

(3)空间数据可以用于进行地理摹拟、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等。

四、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的关系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中密切相关的两个数据类型。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地理对象来建立。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

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一、引言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两种基本数据类型。

属性数据是描述地理实体特征的非空间信息,例如地名、人口、土地所有权等。

空间数据则是地理实体的几何形状和位置信息,例如地图、地形、地物边界等。

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相互结合,可以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地理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

二、属性数据属性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关键数据类型之一。

它用于描述地理实体的特征和属性,如名称、分类、数量、状态等。

属性数据通常以表格的形式存储,每一个实体对应一行记录,每一个属性对应一列字段。

属性数据可以通过各种统计和分析方法来揭示地理实体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1. 属性数据的分类属性数据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包括:- 定性属性:描述地理实体的特征和状态,如土地利用类型、建造物用途等。

- 定量属性:表示地理实体的数量或者度量值,如人口数量、土地面积等。

- 时间属性:记录地理实体的变化和演变过程,如人口增长率、土地利用变化等。

2. 属性数据的采集和管理属性数据的采集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包括问卷调查、统计数据采集、遥感影像解译等。

采集到的数据需要经过整理和清洗,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属性数据的管理可以借助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进行,以便于数据的存储、查询和更新。

3. 属性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属性数据可以通过各种统计和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和应用。

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 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属性数据的平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揭示地理实体之间的关系和趋势。

- 空间分析:将属性数据与空间数据结合起来,进行空间查询、空间统计、空间模型等分析,以获得更深入的洞察和理解。

三、空间数据空间数据是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另一种基本数据类型。

它描述地理实体的几何形状和位置信息,以便于地图绘制、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

1. 空间数据的表示空间数据可以以多种形式进行表示,常见的表示方法包括:- 点(Point):表示一个离散的地理位置,如城市的坐标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一张表包括所有的属性,类似于Excel
– 层次型
• 按层次组织数据,树形表达
– 网络型
• 表格间按关键字相互链接
– 关系型(重点了解)
• 按数据集(关系)组织表格,数据集间按关键字链 接
– 面向对象型
关系数据模型
• 基本概念
– 关系:一张二维表
• 元组:二维表中的行(记录的值) • 属性:二维表中的列(字段、数据项),列值即属性值
关系数据模型
• 多对多关系
– 学生选课记录
Lectures Students Student Record # ∞ Lecture Number ∞ Student Record #
关系数据模型
• 关系操作
– 合并(Join)
• 通过关键字,将两个表格连接在一起
– 关联(Relate)
• 临时性地将两个表格连接在一起,仍旧各自保存Biblioteka 数据库管理系统• 目的
– 选择数据格式,存储GIS要素属性表、非空间 数据表 – 好处:易于检索、分析
•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 提供数据输入、搜索、存取、操作、输出的工 具 – 例如,dBase、Access、SQL Server、Oracle
数据库类型
• 按数据组织结构分为四种
– 平面文件
– 非空间数据表
• 普通数据,非几何特征数据 • 未必是GIS数据
– 通过关键字(如Block),连 接二者表格
• 目的:扩大属性数据,有利 于空间分析
Block 1 2 4 12
Geography Table District Tract A 101 B 101 B 105 E 202
City Dallas Dallas Dallas Garland
– 关系类(relationship classes)
• 较复杂,在geodatabase中建立关系类
ArcGIS操作
• Join
– 合并后,存放在一个要素 属性表 – 实现“一对一”或“多对 一”关系 – 处理速度较快
• Relate
– 关联后,各表格保持独立 – 实现“一对一”、“一对 多”、“多对一”或“多 对多” – 处理速度缓慢
– 数值数据
• 区间数据:已知数值之间的间隔,如飓风 • 比率数据:类似区间数据,如人口密度等
属性数据模型
• 属性数据有序组织:表格形式最简单
– 行(记录):空间要素 – 列(字段):空间要素的特征

Parcel # 8 9 36 75
Parcel Table Address Block 501 N Hi 1 590 N Hi 2 1001 W. Main 4 1175 W. 1st 12
– 关键字:关系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合) – 关系模式:关系的描述,包括关系名、属性名、属性向域的映 射等 – 关系数据库:一系列关系的集合 – 关系完整性:指关系的正确性、相容性和有效性
学生登记表
关系名 关系模式
学号
关系
姓名
张三 李四
关键字
性别
男 女
年龄
18 17
系号
01 02
属性
毕业学校
中大附中 六十六中
元组
9301011 9301012
关系数据模型
• 多个关系之间通过关 键字联系
– 主关键字:可以代表 一个或多个属性 – 外部关键字:在另一 个表中作为连接作用 的相应字段
关系数据模型
• 关键字的用途:建立一种关系之间的联系 • 关系类型
– 一对一 – 一对多 – 多对一 – 多对多(不可遗漏)
测绘系 葛莹
GIS 原理与应用
第九讲 属性数据管理
GIS的特点
属性数据格式
数据库管理系统 关系数据模型
河海大学 测绘系
概述
• GIS的特点
– 空间数据 – 属性数据 – 空间数据 + 属性数据 = GIS
• 属性格式与数据模型有关
– 矢量模型
• Coverage模型 • Geodatabase模型
– 栅格模型
概述
• Coverage模型
– 存放空间数据:图形文件 – 存放属性数据:关系数据库 – 二者关联:ID码
• Geodatabase模型
– 要素 = 空间数据 + 属性数据 – 存放在一起
• 栅格数据
– 像元值 = 属性数据
属性数据模型
• 属性数据分类:一网打尽
– 类别数据
• 标称数据:不同种类的数据,如土地利用类型 • 有序数据:通过排列关系,如滑雪场选址好、较好 等
关系数据模型
• 一对一关系
– 学生档案管理
Students Student Record # 1 1 Student Info Student Record #
Name
关系数据模型
• 一对多关系、多对一关系
– 学生成绩记录
Lecture Points Students Student Record # 1 Lecture Number ∞ Student Record #
$ Value 105,450 89,780 101,500 98,000

属性数据存储格式
• 属性表两种类型:解决空间 属性和非空间属性的存储
– 要素属性表
• ID码:Parcel# • 几何特征:周长、面积等 • 通过ID码,要素与几何特征 连接在一起
Parcel Table Parcel # Perimeter Area Block 8 106.39 496 1 9 8310.84 508,382 2 36 554.11 13,830 4 75 531.83 19,000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