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美景如画,生活如诗
南审游览简介

南京审计学院介绍南京审计学院浦口校区坐落于美丽的老山脚下,风景秀丽如画,绿荫葱茏。
我校占地总面积2200亩。
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
我们的学院正门有一块刻有“南京审计学院”的巨石。
这块巨石正是采自于南审依傍的老山山脉之上,经过艺术家的雕刻修饰成为天然的艺术品,摆放在学院的正门,俨然成为南京审计学院的一枚标志。
完整的巨石用它的厚重真实告诫着我们每一位南审学子,真实是我们南审人必要的品质,也是我们经济行业的基准。
巨石的下方是一方四方的水池,池中清澈的水不断溢出,保持水面的水平。
这四方的水池象征着我们身上应具有正直的品质,而池中的水,水质透明,干净则代表我们审计业务务必保持透明的职业作风。
平正的水面则象征水平公正。
虽然只是校门口的一方景色,却也形象的表现了我们南审人应具有的真实,正直,透明,公平的素质。
也是学校对我们每一位南审人的期望,希望我们在今后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能秉持这八个字的基准。
穿过南审的大门是一条长长的大道,走在绿荫下可以远远的眺望到升旗台还有南审的最美丽主建筑图书馆以及它脚下润泽湖。
长长的大道,仿佛象征着我们漫长艰难的求知之路,同时代表着我们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富有深度和内涵,需要不断的求索探寻才能找到答案。
穿过走道,就来到了南审的主教学区。
向左走去看到的第一栋教学楼是敏知楼。
敏知楼的名字取自《论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敏知楼内还有我校国际审计学院和会计学院我校两大支柱学院的院办公室。
国审院和会计学院除了本身审计会计专业非常优秀,还有特acca班,cga班,以及和澳大利亚合办的中澳班都是具有国际化特点的专业,非常具有国际竞争力。
走过敏知楼,就来到了敏行楼,这是我们低调的行政大楼。
敏行两字同样是取名自《论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是说君子应该尽量少说,而多付诸于行动。
这也表现所有了南审人务实的态度。
敏行的另外一侧则是敏达楼以及敏达学术报告厅。
敏达楼的来历是(明)王立道的《具茨文集》“有忠信敏达之资,而成之以恬淡乐道之志;有温纯尔雅之文,而持之以寛博温厚之器。
南审校园设计理念

南审校园建筑命名新校区所有公共建筑(鸟瞰图):取形于方正,屋顶取山黛之色,外墙取阳光之感,十分和谐,色调搭配追求庄重典雅,新校区的单体建筑采取新古典主义风格。
公共建筑一方面继承了中国的传统建筑模式,另一方面突出借鉴民国建筑风格,顶、檐、廊、柱这些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在运用和借鉴了西方常见的石料、金属、玻璃的材料加以表达之后,新校区的建筑获得了新的生机,在这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得到了和谐融合,南审办学理念中的“特色”与“国际化”在此又有了一种建筑表达。
南审校门:大门可以概括为“门中门、门非门、非常门”,传统的封闭空间成为开放地带,突出建筑之间、建筑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体现了我校开放、平等、互动的教学氛围。
校门在总体布局上突出山水相依、树石相融、天人合一,着力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师生互爱,学科之间相互激发的大环境,以有形与无形的文化浸润着每个南审人的心田,彰显现代大学文化“思想自有、兼容并包”的意义。
水池(巨石):巨石勒名未作雕饰,寓意独立真实;其形势与背景老山十分契合,形成天人合一、相互答应的奇异景观,校在山中,山在校中,由此可见一斑。
方形水池,流动的水幕寓意公正透明,体现着审计文化独立、公正、透明、真实的要义。
巨石与水池有机一体,动与静的相互映照体现得非常自然贴切,明照之夜,临水而观,校训石刻与倒映之景浑然一体联成一圆,在灯光映照之下,恍然有海上升明月之感,再与星月遥对,其间意蕴无穷,可以澄心静虑;可以宁静致远;可以淡泊名利;可以物我两忘。
山石恒久而沉稳,久经风雨而岿然不动,是“仁”即“爱”的象征,水流善动而不息,静可视照,动则浩渺,是“理”即“智”的象征,以山铸仁,以水凝智,正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生动体现,更是我校自办校以来孜孜追求的目标。
润泽广场:依势而升,气势宏大,取义于天圆地方,外圆内方,突出自然之道与为人之道的统一,“润泽”取义于《礼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寓意大爱育人。
美景与生活感悟绝美诗词文案

美景与生活感悟绝美诗词文案美景激发出的诗意面对美景,我们时常会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诗意。
正如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所写:“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些诗句将美景与情感完美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沉浸在诗意之中。
微风吹过,斜阳照耀着每一寸角落,也许,人生对我们来说就是不真意的过去,时光匆匆,珍惜生活,斜阳终会落幕,宁静的山谷之中是自然界的鸟语花香,走进自然世界,感受内心真实的自己。
历经世事炎凉,身处红尘喧嚣,闲看流云舒卷,醉听清风呢喃,便是人间最美的诗意桃源。
闲来时,青石小巷散散步,碧涧溪畔钓钓鱼,柳下花前听听曲;雅兴处,翻翻四书五经,读读诸子百家,品品唐诗宋词,如此就好。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景,令人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能体会到浓厚的生活气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描绘了山水相依、花柳扶疏的田园风光,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和宁静之感。
从雾霭迷蒙的晨晓,到烟霞云敛的黄昏。
窗外稀疏的星光,挂在梧桐树上,清辉洒地。
几只倦鸟返巢,江岸垂钓的老翁,也踏着山径归来。
自然万物,有着各自不同寻常的美丽。
得一如花美眷,藏一水墨江南,赋一月下花前,但惜朝朝暮暮。
共赏一片山川,同归一方木屋。
拾起一片红枫,诉尽明月天涯。
静似空山鸟语,何怕烟雨繁华。
山川如画,风华绝代,世界如此美好,何不悠然自得?云景山摩青石间,风光幽雅醉陶然。
峙擘横空张翠盖,眷恋文峰一洞天。
雨雪狂飙磨练定,曲径垂杨映静潭。
霞光春暖花开日,伴倩红颜品绿醪遥望远山如黛,近观流水人家,静听鸟语花香,心旷神怡。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
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
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此情此景,如诗如画,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临江而上,鸿雁踏斜阳,余晖落尽碧波荡漾,一叶孤舟渐向远方。
山野柴房,炊烟伴酒香,稚儿嬉笑小道躲藏,几处薄雾暮色苍茫。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生活如诗作文

生活如诗作文生活如诗作文篇1一直以为,在这学业紧张的初三生活中,单调,乏味,隐藏了课余时候的快乐,根本不像那充满韵律的美好诗句,直到那次无意间的发现,我才懂得,初三生活也如诗。
曾坚信,在初三生活中,只有数不清的卷子,埋头写题的沙沙声。
可后来发现初三生活也如诗。
早读时,瑞在讲台上大声的带读,俯视四周,小林正专注的用手指着字跟读,启把书立在桌子上,身子坐正,放出声念,葛用小纸片盖住句子,边读边背。
窗外的鸟声听不到了,雨点砸落地面的啦啦声没有了,只有读书声冲出教室,在楼道中回响,一刹那间,脑海中无数富有诗意的画面浮现出来。
上课时,穿着白纱裙的女老师头上虽别着花,但六月闷热的气候早已让她流汗,粉笔的沙沙声,教棒在屏幕上的来回滑动,同学们花花绿绿的笔记……我想,这是初三生活中的拼搏诗吧。
曾坚信,初三生活中,只有相互残酷的竞争,没有温度。
可是后来发现初三生活也如诗。
课间,数学课代表嘉正弯着腰给慧讲题,小袁正拍着刚刚考砸的小丽,说着安慰的话。
就连脚伤刚刚好的邓老师也被彤搀着,一瘸一拐的来到我们班,帮助小研默写单词。
窗外橘红色的阳光斜射进教室,倚在门口,注视着这班团结,互相关心的同学们。
我坐在阳光下,耳边传来一句句鼓励的话语,眼前一个个弯着腰给同学讲题的背影,脑海中又浮现一个个温暖的场景。
早已不知诗真正的定义,但温暖的诗却漫上心头。
曾坚信,初三生活中,只有卷子与我孤军备战,没有关怀。
可是后来却发现,初三生活也如诗。
回到家,一阵诱人的菜香扑面而来,在厨房中,穿着围裙用铲子翻着菜的奶奶看到我回来了,赶快关火,笑着把菜端上来,看着她关切的眼神,一阵温暖漫上心头。
爸妈回来了,妈妈深夜等待我关灯,爸爸来到我的书房,辅导我做题。
一刹那间,突然感到不再孤独了,爷奶的叮嘱,爸妈的关切,都是一句句关心诗。
尽管,初三是苦的,是累的,但是初三如诗,学校的拼搏,同学的关怀,家人的陪伴,其实都像美丽的诗歌一样,让我欣赏,让我陶醉。
生活如诗作文篇2我不得不说,生活如诗,一首清丽、婉、脱俗的奇特诗歌,她只对有热情的人吟唱。
大学生第二课堂——走进南京审计大学博物馆

大学生第二课堂—走进南京审计大学博物馆宋露毛玉婷【摘要】高校博物馆作为博物馆的一部分,具有收藏、观赏等功能,同时也是学校的组成部分,因此含 有教学、研究等教育意义。
隨着博物馆的不断兴起,作为学生第二课堂的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建设也被重视起来,成为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高校博物馆凭借其专业性与科学性,不仅给学生们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场所 和资源,还是向社会传播学校文化的窗口。
总之,高校博物馆在教学科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在积极开展博物馆教育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南京审计大学博物馆为例,对高校 博物馆的教育意义及开展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剖,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 法和建议。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作用开展方法一、南审博物馆开展第二课堂现状高校博物馆是学校的标志,代表了校园文化,被称为 “立体的书籍”。
高校博物馆独特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给在校学生们提供了专业性的教育。
[1]南京审计大学博物馆位于南京审计大学浦口校区,于2007年建成,占地面积大约2200平方米,主要由审计文化与教育博物馆和货币博物馆组成,以“分享知识、传播文化、践行育人、服务社会”为宗旨,充分展现了南京审计大学特色专业的发展历程及科研成果。
南京审计大学审博物馆于每周二、周三的13 点至17点免费对在校学生开放,为学生们提供了了解审 计与货币文化的资源和场所;同时博物馆业对校外人员开放,可通过预约入馆参观学习。
截止至2016年3月,参观 人数达到14万人次左右,参观者反应积极,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南京审计大学开展以审计文化教育博物馆为教学资源开设了通识教育选修课,更好地向学生普及审计文化知识。
为了充分利用博物馆资源,南京审计大学于2016年6月加 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与近百所高校交流合作,共 同推广博物馆育人工作,履行博物馆教育科研职能。
同年9 月,学校在新生入学伊始便组织全体新生参观南审博物馆,使新生更透彻的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他们对专业的兴趣和对学术追求的热情,见证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
有关南京美景的古诗词

有关南京美景的古诗词稿子一嘿,亲爱的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南京那些美的让人陶醉的古诗词。
说起南京,那可是历史悠久,美景如画,引得无数文人墨客为它挥笔泼墨。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的这句诗,一下子就把咱带到了那细雨迷蒙,江草繁茂的南京。
六朝的繁华如梦一般消逝,只有鸟儿空自啼叫,这画面是不是有点凄美?还有杜牧的“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秦淮河畔,烟雾笼罩着寒水,月光笼罩着沙滩,夜晚的船只停靠在岸边,旁边就是热闹的酒家。
这场景,多有生活气息呀!“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刘禹锡的这两句,让咱仿佛看到了朱雀桥边的野草野花,乌衣巷口那西斜的夕阳。
岁月的沧桑感扑面而来。
南京的美景在古诗词里真是活灵活现,每一句都像是一幅精美的画,让人忍不住想去实地感受感受。
你说是不是?稿子二朋友,咱们来唠唠南京美景的古诗词哟!你知道吗?南京这座城,在古人笔下那叫一个迷人。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这句诗里,台城的柳树不管人间的悲欢离合,依旧繁茂,烟雾笼罩着长长的堤岸。
这柳树是不是有点任性又有点迷人呢?“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诗,想想那数不清的寺庙在烟雨中若隐若现,多有神秘感呀!“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刘禹锡描绘的南京,城墙依旧围绕着故都,潮水拍打着空城又寂寞地退回。
那种寂寞和沧桑,让人心里也跟着有点酸酸的。
还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李白的这句,曾经的吴宫花草都埋没在荒凉的小径,晋代的达官显贵也都成了古墓荒丘。
让人感叹时光的无情。
南京的美呀,就藏在这些古诗词里,每次读起来,都好像穿越了时空,和古人一起看到了那时的南京。
怎么样,是不是很奇妙?。
形容南京4月份的美好诗句

形容南京4月份的美好诗句《金陵四月天》金陵四月春光妙,翠柳柔丝弄碧霄。
玄武湖边花似锦,紫金山麓韵如潮。
风轻日暖莺声醉,巷古桥横诗意飘。
莫负韶华佳景处,此心已入画中娇。
衍生注释:- “金陵”:南京的古称,透着一种历史的古韵和文化的厚重感。
- “翠柳柔丝弄碧霄”中的“弄”字:在这里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就好像柳树的枝条调皮地在天空中舞动、嬉戏,展现出柳树的柔美和灵动。
- “玄武湖”:南京著名的湖泊,风景旖旎。
- “紫金山”:是南京的一座名山,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主要描绘南京四月的美好风光。
情感方面,表达出对南京四月景色浓郁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在表现手法上,首联通过描写翠柳来展现四月南京到处充满生机的景象,一个“弄”字把柳树写活了。
颔联运用具体的地点“玄武湖”和“紫金山”,绘出那里繁花似锦和充满韵味的画面,一“锦”一“潮”,画面感很强。
颈联“风轻日暖莺声醉”从环境的温暖舒适写到鸟叫的悦耳,“巷古桥横诗意飘”又进一步把视角拉到南京特色的古老街巷和桥梁,使整个画面富有诗意。
尾联则是直抒胸臆,表达不要辜负这样美好的景色,自己的心已经沉醉在这如画的美景之中了。
作者介绍:假设作者是一位在南京生活多年、热爱南京本土文化的本土诗人。
他对南京的一草一木、山水风景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平日里就喜欢漫步在南京的大街小巷,感受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所以才能写出如此贴切描绘南京四月美好的诗。
运用片段:例子一:旅行团的导游带着一群游客来到南京,正值四月天。
导游站在玄武湖旁边,看着眼前的繁花和碧波荡漾的湖水,说道:“大家看这南京四月的景色,就像诗里说的‘金陵四月春光妙,翠柳柔丝弄碧霄。
玄武湖边花似锦,紫金山麓韵如潮。
’咱们现在就像走进了诗句中的画卷一样。
”例子二:作文课上,老师让同学描写家乡的四月。
有个南京的同学站起来说:“我写南京的四月。
南京四月的时候,到处都美得不像话。
我就想起了这样一首诗,‘风轻日暖莺声醉,巷古桥横诗意飘。
家乡的自然美景,如诗如画

家乡的自然美景,如诗如画家乡,是我心灵的归属,是我永远向往的地方。
它位于中国的一个小镇,被群山环绕,河水流淌,拥有着独特的自然美景,如诗如画。
早晨的家乡,云雾缭绕,山峦若隐若现。
第一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大地上,给整个镇子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
远处的山脉仿佛是一幅巨大的水墨画,笔直而矗立,令人心旷神怡。
山间的松柏静静地矗立着,像一位位守护者,守护着这片纯净的土地。
空气清新,花草散发出淡淡的香气,仿佛身处花海中,让人心旷神怡。
白天的家乡,阳光明媚,万物生机勃勃。
这里有广袤的田野和郁郁葱葱的森林。
田野上金黄的麦浪随风起伏,像一片金色的海洋,远处的稻田绿意盎然,宛如一幅绿色的画卷。
森林中鸟语花香,各种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给人一种恬静而安详的感觉。
河水如镜,清澈见底,小船在水面上荡漾着,荷叶随风摇曳,宛如仙境一般。
黄昏的家乡,夕阳西下,天空变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太阳的余晖洒满大地,山脉的轮廓在阳光的映衬下更加雄伟壮观。
远处的云彩染上了一抹橙红色,像是被火烧过一般,美得让人心醉神迷。
这时候,整个家乡笼罩在一片宁静之中,只能听见虫鸣鸟叫和溪流的潺潺声,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
夜晚的家乡,星光闪烁,点缀着黑夜的宁静。
天空湛蓝如洗,点点繁星闪耀着光芒,星空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月亮挂在天空中,洒下一片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镇子。
河水在月光的映衬下闪着银白色的光芒,宛如一条银河流淌在大地上。
夜晚的家乡静谧而安详,只能听见虫鸣和远处动物的低语声,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家乡的自然美景,如诗如画,每一幅景色都让人陶醉其中。
无论是清晨的云雾缭绕,白天的绿色田野,黄昏的夕阳余晖,还是夜晚的星空繁星,都展现出家乡的独特魅力。
这里的自然风景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宁静和美好,让人心灵得到了洗涤和滋养。
我深深热爱着家乡的自然美景,它们如同诗意般美妙。
每当我置身其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我都会心怀感激,珍惜这一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南京审计大学:美景如画,生活如诗
作者:徐玉清
来源:《求学·文科版》2017年第12期
作为全國唯一以“审计”命名的高校,南京审计大学(以下简称“南审”)被誉为“江苏金融
黄埔”和“行长的摇篮”,是全球ACCA白金级培训机构,孕育了无数审计人才。
审慎严谨的审计文化贯穿在南审的每个角落。
初进南审,立在四方水池之中的校名石便映入眼帘,校名石与学校背靠的老山形状一致,正面刻着校名,反面刻着校训,寄寓着学校对每一位学生的厚望——诚信、求是、笃学、致公。
水池的水面光滑如镜,实际是指“明镜高悬”,寓意着审计文化的公正透明。
在学校里,你偶尔会看到国内外审计长的身影,因为全国唯一落户大学、与大学深度融合的国家部委培训机构——审计干部教育学院就坐落于此。
南审拥有“南京最美校园”之称,在这里,日子过着过着就成了一首诗。
清脆的闹铃声划破早晨的宁静,在窗口不经意地抬头,便能看见湛蓝的天空。
整个校园在鸟鸣声中热闹起来,桃花似乎是在一夜之间绽开的,熙攘的人群陶醉在校园的春色之中。
竞秀楼与得一图书馆隔湖对望,这里竹林丛生,是猫咪的大本营。
水上音乐台的歌声从远处飘来,一只喜鹊乘着音乐飞过水面,这是校园的灵动时刻。
当最美校园遇到最美书店——先锋润泽书局,便是实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
闲暇时来到先锋润泽书局,细看展架上的各类明信片,翻阅书架上的读物,便感觉十分惬意。
得一图书馆作为南审的标志性建筑,坐落在润泽湖旁,其内藏书万卷,设计精美,往窗外望去,可见鱼戏莲花,景色宜人,在此学习、休息都不失一种风雅之韵。
暮色之中,湖光之上,流云之下,它化身为岛屿,承载着南审学子的梦。
你可能听说过凌晨四点的哈佛,但你是否知道南审也是彻夜不眠?南审人亦如“审”字般严于律己,永远奔跑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这里好像有考不完的证书,学不完的知识,还有看不完的书。
沙盘中的运筹帷幄,辩论赛中的唇枪舌剑,舞台上的歌声角逐,竞技场的争分夺秒,南审学子在竞争中不断成长。
四年时光,见证我成长的足迹,春夏秋冬,赏不完南审的光景。
我在南审把大学生活过成了一首浪漫的诗,有平仄,有抑扬,还有无尽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