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指示剂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

酸和碱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物质,酸和碱的生产和使用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作用。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认识酸和碱,并学会用酸碱指示剂鉴别酸和碱,扩大学生视野,并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用酸碱指示剂识别酸、碱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本课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会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和碱。

然后通过探究活动,学生用自带的花瓣、果实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试验它们在酸溶液和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是学生感到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是紧密相连的。

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二、学情分析对于酸碱指示剂这一内容,学生比较陌生,正因为如此,本课采用设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进行演示实验,学生能够通过观察、透过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探索出变色规律,形成深刻印象。

对于自制酸碱指示剂这一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时把课堂交给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和总结,分享探究结果,体会化学学习乐趣。

三、教法分析作为一名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化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化学思想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设疑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在思考探究中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

同时,采用实验教学的方法,更加直观具体,提高课堂效率。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初中九年级化学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案

第十一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2012年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本节课从常见的酸和碱出发,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熟悉常见的酸——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和用途;通过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本节课是本章内容的开端,为后续学习酸和碱的化学性质埋下知识基础。

二、学情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酸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学生都接触过这些生活中的酸,但是对碱缺比较陌生,而且对酸和碱的性质也没有深刻的认识;在第五单元探究微粒不断运动的实验中接触过酚酞,在第六单元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性质实验中也认识了紫色石蕊,但是还不清楚酸碱指示剂的定义和作用。

在基本实验知识和操作技能方面,学生初步具备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得到较直观的结论,但是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实验方法、设计实验的能力尚显薄弱。

三、素养目标(即教学与评价目标)【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酸和碱;通过与指示剂作用的宏观现象推断溶液的酸碱性,了解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通过演示实验,认识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特性和用途,初步学会常见酸的稀释方法。

(知识与技能)2.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探究生活中常见溶液的酸碱性,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其证据收集技能。

(过程与方法)3.通过对浓硫酸特性了解,知道使用浓酸的注意事项和安全知识,学会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从生活中来为生活所用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评价目标】1. 通过酸碱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的探究活动,诊断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探究发现水平)。

2. 通过分析浓硫酸、浓盐酸放置在空气中溶液中各成分质量变化趋势以及浓度的变化,诊断与发展学生对盐酸、硫酸的特性认知水平(认知结构水平)。

3.通过学习盐酸和硫酸在生产、生活中等多方面的应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酸在生活中起重要作用的认知水平(价值水平:学科价值、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常见的酸和碱教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课题第一课时是酸碱指示剂的教学,首先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的知识点为起点,导引出酸碱指示剂的概念,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

要求学生自己完成用普通花草自制指示剂的实验,并利用学生对化学指示剂变色的神秘感,激起学生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化学现象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石蕊、酚酞这两种酸碱指示剂,并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有关的实验。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及用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的探究活动,进一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培养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逐步树立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

三、教学重点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酸溶液和碱溶液。

四、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从实践上升到思维,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指示剂变色原理。

五、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方法。

六、仪器药品老师准备:石蕊试液、酚酞试液、食醋、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酒精、试管、研钵、烧杯等。

学生准备:牡丹花、月季花、菜花等。

七、教学流程[板书设计]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一、酸碱指示剂1.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

如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

2、变色规律石蕊试液遇到酸溶液变红色,遇到碱溶液变蓝色;酚酞试液遇到碱溶液变红色,遇到酸溶液不变。

3、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

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某些植物花卉与酸、碱溶液变色的事实2、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区别常见的酸、碱溶液,3、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初步认识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教学重点】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难点】认识溶液具有酸碱性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50-51页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哪些物质曾给你留下过“酸”的印象2、试写出几种酸和碱的名称和化学式3、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变红的原因是什么?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石蕊溶液、酚酞溶液与酸碱的变色规律是什么?认真阅读课本P57回答下列问题。

5、酸碱的溶液为什么能导电?我们如何确定哪些物质是酸还是碱?二、探究质疑我们小组在完成预习学案中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合作探究活动一、感知酸碱指示剂跟酸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分小组完成课本50页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将实验现象填入课本表格中,并得出实验结论。

结论:跟踪___ ___液__ _____。

2.氢氧化钠溶液是碱溶液,它使石蕊溶液变___ _,使酚酞溶液变___ ___。

3.下表是四种花的提取液实验的(酒精用于提取花中的色素)⑵将厨房中的少量白醋滴入大红花的花汁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⑶若将紫罗兰提取液滴入氯化钠溶液中,则可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3、应用:如果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怎样去区别它们?(精讲点拨)1、酸碱指示剂跟酸或碱溶液反应显示不同的颜色。

变色的是指示剂,不是酸或碱溶液。

2、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活动二、探究酸和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本质原因【思考】酸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碱溶液为什么都能使石蕊溶液变蓝?【实验探究】课本P57实验10-7【交流讨论】1、金属导电的原因是什么?上述实验中同是化合物为什么有的能导电,有的不能导电?2、请你结合以上有关知识与同组同学交流得出,①盐酸、硫酸溶液中有什么共同的离子?属于哪类化合物?②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溶液中有什么共同的离子?属于哪类化合物?③猜想不溶于水的碱(如氢氧化铜,氢氧化铁)加入酚酞溶液中有何现象?四、当堂检测:一课一练P87-88页1-7小题【拓展应用】1.现有稀盐酸,氢氧化钠各一瓶,如何用最简便的方法进行鉴别?(请简述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2.右图表示一瓶氢氧化钡溶液,请按要求填写化学符号:(1)其溶液中阴离子的符号:;(2)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3)在右图标签的横线上......填写氢氧化钡的化学式。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酸、碱与指示剂作用【核心素养】通过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酸、碱的性质和鉴别方法。

【教材分析】本课题是第十单元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的第一个知识点,即酸、碱能和指示剂作用的性质,是初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

本课题为以后学习酸、碱、盐的性质夯实基础,也为后面实验活动溶液酸碱性的检验提供了方法。

本课题在内容选取上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教学目标】1. 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活动,知道酸和碱溶液能和酸碱指示剂反应。

2.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初步鉴别酸性、碱性溶液。

【重点难点】重点:知道酸性和碱性溶液能和指示剂反应。

难点:通过一些实验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

【教学用品】白醋、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试液、无色酚酞试液、洁厕剂、油污清洁剂,紫甘蓝汁液、胶头滴管、试管、烧杯、试管架等。

【教学过程】2.在下图的实验中,可以看到什么现象?这说明酚酞溶液有什么性质?剂,使学生温故而知新。

观看视频,科学体验1.播放波义耳和指示剂的发明的微视频。

2.引导学生:体验波义耳的科学探究的过程和学会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对于试验中的一些奇怪现象要保持好奇心,并运用科学探究方法验证。

4.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观看视频,引发思考,回答问题。

大胆尝试突破,引导学生提出波义耳的疑问,启迪学生思维。

让学生体验波义耳科学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科学发明的过程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为后面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做铺垫。

科学探究,分组实验引导学生用科学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来学习酸、碱和指示剂作用。

1.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在实验中发现碳酸使紫色石1.提出问题:(1)其他酸也能使石蕊变红色吗?碱也能使紫色石蕊变色吗?采用“提出问题──假设预测──设计实验──实验探究──解释结论──交流分享”的科学探究,自主学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10.1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案设计:10.1常见的酸和碱  第一课时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

2.会用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3.能自制酸碱指示剂,并设计和完成与之有关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根据所学知识来主动探究未知,进一步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认识酸碱指示剂能使酸碱溶液反应,可用于检验酸或碱的溶液。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探究.动手正确的操作。

教具准备:白醋,苹果汁,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试管,滴定管,白色滴定板等等。

教学过程:引入:1.同学们你们吃过苹果,柠檬,橘子,西瓜等水果吗,还有喝过醋吗味道怎么样?味道酸酸的因为水果(果酸)和醋(醋酸)有酸(果酸)2.你们都用过洗发水那使用时有什么感觉?用完后呢头发有什么变化?使用时会感觉滑腻感,洗完后头发滑滑的,因为含有碱从生活中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入新课。

展示:苹果,柠檬,橘子,西瓜,测试清洁灵,石灰水,炉具清洁剂,初步的让学生认识到常见的酸和碱板书;课题一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提问:1.我们学习化学到现在接触过哪些酸和碱。

盐酸,硫酸,硝酸,氢氧化钠,石灰水(氢氧化钙)。

2.那今天我们学习的酸和碱这两个词到底从哪儿来的来源是什么?“酸”一词从有酸味的酒而来。

最早,在制酒的时候,有时把比较珍贵的酒放在窖中保存,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产生了酸。

“碱”一词在阿拉伯语中表示灰。

人们将草木灰放到水中,利用灰汁洗浴、印染等。

3.那我们怎么鉴别酸和碱呢?展示书上50页的实验10-1,先讲解实验步骤把学生按组自己动手做实验。

然后师让学生说出来颜色变化让学生总结变色规律最后老师总结。

小结;紫色石蕊溶液遇到酸变红色,遇到碱变蓝色。

无色酚酞溶液遇到酸不变色,遇到碱变红色。

根据这个实验老师进一步的总结指示剂概念。

知识点一:像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这种能跟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通常也简称指示剂。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和碱》优秀教案

部编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常见的酸和碱》优秀教案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了解常见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情况;了解几种常见的酸;认识浓硫酸的腐蚀性。

②通过自主探究实验和拟人化的活动展示,培养实验技能、分析能力及与他人交流合作能力。

③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物质的利弊,掌握其性质,合理地利用它们。

重点和难点
指示剂、浓硫酸的腐蚀性。

实验准备
教师:锥形瓶、双孔塞、分液漏斗、玻璃导管、烧杯、玻璃棒
学生:写有“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酚酞”字样的纸帽、试管、研钵、纱布、玻璃棒、小木棍、小块布、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浓盐酸、浓硫酸、牵牛花、月季花、紫甘蓝、胡萝卜(可用其他有色花)
教材延伸
①实验10-2中的表格的下面加“保存方法”的内容对学生初次接触危险品是十分重要的。

②在盐酸和硫酸用途的表格右边还应加一个空表内容,让学生填“我知道的用途”,这样更利于学生将已经认识的科学知识与新知识有机结合。

③教材只讲了指示剂遇酸、碱时的变色情况,应该补充遇到中性溶液时的情况。

教学设计
游图”的形
式,它让学生
感到耳目一
新。

学生画探究“导游图”:学生分组“画图”,形成多种小结方式。

下面展示一组学生的“导游图”:。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教案

第十单元 酸和碱 教案

教学课题: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酸和碱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2. 会使用酸碱指示剂区分酸溶液和碱溶液。

教学重点:会用指示剂检验酸碱溶液。

教学难点:自制酸碱指示剂。

教学用具:仪器:试管、研钵、胶头滴管、纱布等。

药品: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酒精、蒸馏水、非洲菊等。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栏情境创设:这里有两瓶无色溶液,一瓶是蒸馏水,一瓶是食醋,哪位同学可以帮忙区分一下呢?引入新课:说说看,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有酸味的?归纳:在这些物质中都含有一种叫做酸的物质,如食醋含醋酸,汽水含碳酸等;而碱对我们来说可能不像酸那样熟悉,但在之前的学习中也遇到过,如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它们都属于碱。

酸和碱这两类化合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比赛1:看谁能写出更多的酸和碱的名称和化学式。

比赛2:观察酸和碱的名称和化学式,看哪个组先发现它们的特点。

提问:如何鉴别一种溶液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提示:并不是所有的酸都有酸味,如苦味酸有苦味;水杨酸、甘氨酸有甜味等。

)教师演示:【实验10-1】学生1:上台用招气入鼻法闻气味,有酸味的一瓶是食醋。

学生讨论:话梅、汽水、葡萄酒、橙汁等。

学生动笔:1、酸:盐酸(HCl)、硫酸(H2SO4)、碳酸(H2CO3)2、碱: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2)小组讨论:代表发言:1、酸类物质名称的最后一个字都是“酸”;组成中都含有氢(H)元素。

2、碱类物质叫“氢氧化某”;组成中都含有氢氧根(OH)。

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石蕊酚酞食醋石灰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提问:石蕊和酚酞溶液叫做酸碱指示剂。

通过上述实验,你可以得到哪些与指示剂有关的结论呢?(教师适当提示)转折:石蕊和酚酞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指示剂,其实我们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物质来制作指示剂。

【活动与探究】自制酸碱指示剂(教师讲解实验注意事项)讨论:比较所制得的指示剂中,哪些在酸或碱溶液中的颜色变化明显?小结:小组讨论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应用迁移:同步导学:P301、2、5 学生总结:1、酸碱指示剂是能与酸或碱的溶液起作用而显示不同的颜色的物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单元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课时)
浦口区浦厂中学王红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②初步学会用植物的花瓣或果实制取指示剂。

③知道几种常见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同学间的合作活动,探究——寻找指示剂,学会如何利用和开发身边的物质进行科学探究。

②通过活动探究能简单归纳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并根据其性质思考其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采集花瓣或果实,让学生知道要爱护花草树木。

②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①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知道指示剂在酸性、碱性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②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总结归纳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研钵、试管架、试管(或点滴板)、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
钠溶液、石灰水、紫色石蕊、无色酚酞、白醋、酒精、雪碧、肥皂水、纯碱溶液、玻璃片、玻璃棒、蓝色石蕊试纸、红色石蕊试纸
2、学生准备: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纱布
[板书设计]: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酸溶液一定呈酸性,呈酸性的溶液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碱溶液一定呈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二、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多种活泼金属+ 酸→盐+ 氢气
3、某些金属氧化物+ 酸→盐+ 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