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研究_谢东

合集下载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的合理性研究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支持的合理性研究
维普资讯
中 国 现代 医 药杂 志 2 0 0 8年 5月 第 1 O卷 第 5期 MM C J ,Ma 0 8 o 0 o y 2 0 ,V l ,N . 1 5
・7 ・ 9
重 型 颅脑 损伤 术后 早 期 不 同营 养 支 持 的合 理 性 研 究
论 重 度 颅 脑 损 伤 术 后 患 者早 期 全 肠 道 外 营 养 1 后 过 渡 到 肠 内营 养 是 比较 合 理 的 , 对 预后 差 异 有显 著性 意 义 。 周 这
【 键 词 】 重 型 颅 脑损 伤 关
早期肠外营养
早 期 肠 内营 养
营 养 支 持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机 体 急 性 期 处 于 应 激 状 态 ,可
11 一般 资料 .
病 例 选择 符 合下 列 条件 :年龄 1 ~ 8
发 生 严 重 代 谢 紊 乱 。早 期 营 养 支 持 在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中的 重 要 性 越 来越 受 到 重 视 ,合理 的 营 养 支 持
6 O岁 ; 伤后 6 h入 院, C ≤8 伤前 无 明显 重 要 脏 器 G S ;
3~ 2 6 7 h给 予 相 同 营 养 支持 , 察 各 组 营 养状 态 的 变化 及 并 发 症 的发 生 率 和 预 后 死 亡 率 。结 果 观
好, C组 、 差 异显 著 (< . )C组 并 发 症 少 于 B组 f< .5。 C组 的 预 后 优 于 其 它 两 组 , 的 病 死 率 最低 (< . )结 B组 P 00 。 5 P 00 )② C组 P 00 。 5
器 质 性 病变 ; 糖 尿 病及 其 他 营养 、 谢 性疾 病 ; 无 代 存 活时 间超 过 1 。本 组共 12例 , 中男 7 周 0 其 4例 , 女 2 8例 , 年龄 1~ O岁 , 均 4 96 平 5岁 。 C - G S3 5分 3 8例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观察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效果观察
3 讨论
对 于重度颅 脑损 伤患者 , 较 为常见 的症状 便是 出现上消化
道应激性溃疡 出血的情况 , 患者疾 病情况越 严重 , 出现的概率
越高 , 研究有效方法加 以预防显得至关重要 。
亡的患者排 除。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多表现 出昏迷症状 , 因 为疾病情况较 为严重 , 所 以往往将 胃肠症状 掩盖 , 当出现呕吐 以及黑便 症状 后 , 才能判 断患者 出现了应激性溃疡。 因为 出血 症状于 临床上没有显著表 现 , 针 对上消化 道 出血 , 较 为有效 的 方法是通过早期 胃管对 患者 的胃液 p H值进 行监测 ,或者对患
基金项 目: 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 划( 2 0 1 2 1 0 5 1 )
经过本次的对 比研究发现 , 重度颅脑伤患者处 于应激早期 时, 患者上消化道仍处于亚临床期 , 不会表现 出出血症状。 针对 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 通过肠 内营养液可 以有效形成 胃 肠蠕动造成刺激 , 进而 在一 定程度上使患者的 胃黏膜血流量 增
出现上 消化道应激性溃疡 出血 的情况。 针对 A1 组 患者 , 主要通
予晚期肠 内营养支持 , A 1 组给 予早期肠 内营养 支持。对比 2 组
患者上消化道 出血发 生情 况。结果 A1 组与 A 2组在住院后 的 第1 周 、第 2周 以及 第 3周 ,上 消化道 出血发 生率差 异显著 ( P < 0 . 0 5 ) 。 结论
的预后质量。
过 Ha r r i s B e n d i e t 公式对 患者静 息代谢 消耗值 1 . 3 倍 供 给热量
进行计算翻 。患者在受伤后 的 2 4 h , 对其进行 胃管插入 , 在4 8 h
实施肠 内营养。在住 院的第 1 天, 给予总热量 为 1 / 2 的肠 内营

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影响

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影响

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与延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临床入院的先后顺序分成早期肠内营养组和延迟肠内营养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

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死亡率显著下降(p 2.2生存质量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2个月随访时进行whoqol- bref量表生存质量调查,并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见表2。

3 讨论目前的研究认为,重型颅脑损伤后营养支持是患者康复的基础,直接影响患者预后[2]。

重型颅脑损伤后een具有维持肠道功能、避免伤后早期出现代谢紊乱、减少急性期后低蛋白血症、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等优点,能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3,7]。

重型颅脑损伤引起的应激状态以及下丘脑-垂体轴系统的功能损害,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大,尤其是蛋白质分解代谢急剧增加,可使患者处于负氮平衡状态;另外,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往往应用利尿剂和脱水药,极易造成水和电解质失衡,完全肠外营养不仅不能满足患者的能量需求,而且会额外增加静脉输液量,进而增加循环及呼吸系统负担,加重脑水肿,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8,9]。

因此,本研究重点探讨了een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以期通过饮食方式的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进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本研究对een组和den组患者死亡率及死亡原因进行了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een组死亡8例(13.3%),den组死亡15例(25.0%),den组因严重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较een组多7例,其中肠功能衰竭和严重营养不良6例,说明een支持可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尤其是可以减少因肠功能衰竭和严重营养不良所致的死亡。

在颅脑损伤的早期,及时给予营养支持可减轻营养底物不足,防止代谢紊乱,维持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减少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10]。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之间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

全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受伤程度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组间可比性。

在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先补给脑细胞营养及水分的常规治疗,然后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用早期肠道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结果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情况进行比较,治疗组的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转铁蛋白高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在进行细致周到护理干预的同时,还要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地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因颅脑损伤引起的并发症,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经济负担,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重型颅脑损伤营养状况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045-02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患者整个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多会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等严重并发症,治疗相对较困难且致残率和致死率相对较高[1]。

对于身处重症监护病房(ICU)结构护理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不及时进行营养调节和治疗,很有可能威胁患者生命。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缓解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一系列应激反应,改善机体代谢紊乱的症状[2]、有效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1 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之间ICU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在颅脑受伤后24小时内进院接受治疗,经CT排查诊断为重型颅脑损伤,在受伤前患者身体状况良好无消化道疾病、重要器官疾病、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排除肿瘤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效果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效果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4例,研究组患者33例。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

对比两组治疗后营养学指标及并发症率。

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营养学指标相比于对照组得以明显改善,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并发症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数据显著差异(p<0.05)。

结论: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显著改善营养学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营养学指标;重型颅脑损伤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脑部疾病,具有死亡率高、并发症多,病情发展快等特点,病发后若不及时治疗会对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而经治疗后,仍有多数患者因护理不当导致治疗效果欠佳,为此,给予重型颅脑患者有效护理尤其重要。

据研究数据表明,颅脑损伤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能够一定程度上促进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恢复,以提高治疗效果,并在临床上得以广泛应用[1]。

本次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到本院进行治疗的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34例,研究组患者33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均在21~65岁,平均年龄为(46.77±6.13)岁;研究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均为22~64岁,平均年龄为(46.31±6.25)岁。

全部患者中26例交通意外、22例重物砸伤、19例高处跌落。

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研究进展

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研究进展

卫生与健康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36期129幸福生活指南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研究进展徐 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00摘 要:重型颅脑外伤是因头部直接或间接受到暴力所导致的颅脑组织受损,而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全身代谢紊乱,使其免疫力明显降低,从而导致病情加重。

为了促进病情康复,改善其营养状况,本文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研究展开综述。

首先阐述患者对护理的需求,其次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各方面护理进行了如下总结。

关键词:重型颅脑外伤;肠内营养支持;护理进展近年来,随着建筑以及交通领域的不断发展,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也在不断的增加,而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多伴有营养不良的现象,据相关研究指出,营养不良已经成为了影响其预后的一个独立的因素。

而近年来,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其康复中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的认可。

有学者指出,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增强其身体免疫力,有助于病情的康复。

为此,本文将总结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进展[1]。

1、营养状况以及护理需求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能量消耗较大、基础代谢有所增高,再加上受到进食困难、代谢紊乱、脱水等各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极易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而此时的患者如果没有得到充足的营养,就会导致机体出现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从而导致病情的康复受到影响。

临床上为了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尽快的康复,现已提出采取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来为患者补充营养。

而在给予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期间,易发生多项护理风险,如:营养液的配比问题、导管问题(如堵塞),还有消化问题(如腹泻、腹胀)等。

为了能够有效提高营养支持的效果,需要对患者加强导管的护理、营养液的护理,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积极的预防。

2、肠内应用支持护理的方法2.1 病情的观察在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加强观察患者的病情:(1)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排便情况进行观察,对于患者排出的大便颜色以及性状进行观察判定;此外,还需抽取患者的胃液进行观察,看是否有消化道出血等问题。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

分析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并发症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率的作用。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计7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n=37)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实验组(n=74),对比患者营养状况以及并发症率。

结果:实验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实验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重型颅脑外伤;营养状况;并发症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普遍处于昏迷状态,难以正常进食,容易出现营养不良,且常伴随免疫功能的降低。

再加上患者机体处在高代谢的状态,在受创后胃肠道血液灌注不充分,容易引发胃肠道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恢复。

对于该类患者,传统多采用肠外营养支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但胃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并不理想[1]。

近年来,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在临床中也已经得到了较多的应用。

为验证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价值,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计74例为对象,评价了该方案与传统肠外营养支持的效果差异,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计74例。

纳入标准:(1)满足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2)手术治疗成功;(3)预期生存时间在21d以上;(4)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合并四肢等多发伤者;(2)合并原发性胃肠道疾病者;(3)肝肾功能不全者。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n=37)与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实验组(n=74)。

对照组中男24例,女13例,年龄22~67(42.51±8.40)岁,包括开放性损伤22例,闭合性损伤15例。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摘要:综述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肠内营养的发展;重型颅脑损伤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现状;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

特别是对减轻外伤引起的应激性反应所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预防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水、电解质紊乱,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方面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肠内营养;早期应用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经胃肠道提供代谢需要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

EN的途径有口服和经导管输入两种,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术后多采用经鼻胃管注入的方式完成肠内营养的给予。

sTBI患者早期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若不及时补充足够能量,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通常sTBI后早期肠内营养是指伤后24~48小时内[1]。

随着人们对营养支持的不断深入了解,早期肠内营养(EEN)越来越受到重视,改变了以往认为颅脑损伤患者意识和吞咽障碍、胃肠延迟,进行肠内营养后容易造成误吸等观点[2]。

1、肠内营养的发展。

通过鼻胃导管提供营养物质的发展主要见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已得到广泛应用。

最早的肠内营养制剂是Nutramigen,1942年推入市场,用于治疗儿童肠道疾病。

对于化学配方的改进主要得益于20世纪50~60年代航天事业的发展。

该配方中化学成分明确,不含残渣,无需消化即能吸收,称为要素膳。

应用结果显示,正常人在6个月内仅靠该要素即可维持正常营养和生理状态。

随着近年来对胃肠道结构和功能研究的深入,逐步认识到胃肠道不单纯是消化吸收器官,同时是重要的免疫器官。

正因如此,较之胃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支持,EN的优越性除体现在营养素直接经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给药方便、费用低廉外,更显示有助于维持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上所 述 可 见,不 同 肠 内 营 养 支 持 时 机 对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差异不大, 重型颅脑 损 伤 术 后 并 发 肺 部 感 染 多 见,临 床 工 作者应该 针 对 性 采 取 相 应 的 预 防 措 施,防 止 感 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曾因明,邓小明. 危重病医学[M]. 2 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6: 175.
[9] 顾洪库,毛红利,车万民,等.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型颅脑损伤 中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2006,29 ( 1) : 44-45,47.
[10] 周兰.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并发症的临床观 察与护理对策[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 32) : 85-86. 收稿日期: 2012-11-0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多需要进行营养支持, 目前临床多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方案,为了积极探讨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情况,笔者借助本研究探讨不 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 的影响,为临床合理选择肠内营养时机提供参考信 息,现将相关的病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 院 2009 年 4 月—2011 年 9 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 损伤患者 94 例,所有患者均经头颅 CT 或 MRI 检查
医药论坛杂志 2013 年 4 月第 34 卷第 4 期 J Medical Forum Vol. 34 No. 4 April 2013
·9·
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 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研究
谢东
保定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 目的 分析不同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保定 市第一医院 2009 年 4 月—2011 年 9 月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 94 例,将早期肠内营养( EEN) 的 50 例患 者作为 A 组,延迟肠内营养( DEN) 的 44 例患者作为 B 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和感 染持续时间。结果 A 组的感染发生率为 32. 0% 、持续时间为( 6. 8 ± 1. 5) d,B 组的感染发生率为 27. 3% 、持续 时间为( 7. 0 ± 1. 2) d,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两组患者均以肺部感染多见。结论 不同肠内营 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差异不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多见,临床工作者 应该针对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早期肠内营养; 延迟肠内营养; 感染 中图分类号: R651. 1 +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3422( 2013) 04-0009-02
Influence study of different enteral nutrition on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XIE Dong The First Hospital of Baoding,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2结果
2. 1 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比较 A 组的感染发 生率为 32. 0% 、B 组的感染发生率为 27. 3% ,组间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0. 2501,P > 0. 05) ,两组 患者均以肺部感染多见。具体数据见表 1。 2. 2 两组患者的感染持续时间比较 A 组的感染 持续时间为( 6. 8 ± 1. 5) d,B 组的感染持续时间为 ( 7. 0 ± 1. 2) 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t = 0. 7073,P > 0. 05) 。
[5] McCowen KC,Bistrian BR. Immunonutrition: Problematic or problem solving? [J]. Am J Clin Nutr,2003,77( 4) : 764-770.
[6] 谢浩芬,蔺志清,周圣军,等. 肠内营养支持时机对重型颅脑 损伤病人术后并发感染的影响[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 18( 1) : 9-11.
3讨论
肠内营养支持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的重要 治疗措施之一,肠内营养支持可以使营养素直接经 肠吸收、利用,更符生理、给药方便,而且有助于维持 肠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完整性的优点,因此越来越 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 -2]。临床上相关的研究成为热 点,对于肠内营养时机的选择尚存在一些不同的意 见[3 -5]。本研究结果显示早期肠内营养的感染发生 率为 32. 0% 、持续时间为( 6. 8 ± 1. 5) d,延迟肠内营 养的感 染 发 生 率 为 27. 3% 、持 续 时 间 为 ( 7. 0 ± 1. 2) d,组间并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以肺部感染 多见。这与谢浩芬等[6]的研究结论“营养支持有利 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康复,但 EEN 与 DEN 对术 后感染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并不显著”相一
致。但不同于齐洪武等[7]的研究结果,其认为 EEN 可保护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并减轻患者 全身炎症反应、改善其意识状态,应尽早给予 EEN。 研究结果的不同考虑与样本个体差异、研究选择的 观察指标等有关。但以上研究均提示了肠内营养的 可靠性,应用过程中要保持胃管位置、测量胃内残余 液量、配制营养液浓度及渗透压从低浓度开始、控制 液量及输注速度、保持清洁无菌等,以防止并发症的 发生[8 - 10]。
3( 6. 0)
1( 2. 0)
2( 4. 0)
1( 2. 3)
2( 4. 5)
2( 4. 5)
合计
16( 32. 0) 12( 27. 3)
1. 2 方法 A 组术后 24h 内开始肠内营养支持, B 组术后 24h 后开始肠内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方法 相同,均采用普通胃管进行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 给予瑞素( 华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500 ml / h 持续 鼻 胃 管 滴 注,根 据 患 者 情 况 3d 后 加 至 1000 ~ 1500 ml / d,70 ~ 80 ml / h,输液泵控制滴速,加温器 保持营养液温度为 35 ℃ ~ 40 ℃ 。观察记录两组 患者的术 后 感 染 发 生 率、感 染 部 位 和 感 染 持 续 时 间,组间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1. 3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 SPSS 13. 0 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 χ2 检 验,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 ± 标准差 ( x珋± s) 表示,采 用 t 检验分析,P <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确诊,将早期肠内营养( EEN) 的 50 例患者作为 A 组,延迟肠内营养( DEN) 的 44 例患者作为 B 组。A 组中,男 29 例,女 21 例; 年龄 22 ~ 65 岁,平均( 44. 2 ± 3. 4) 岁; 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31 例,打击伤 6 例,坠 落 伤 7 例,其 他 6 例; 格 拉 斯 哥 昏 迷 评 分 ( GCS) 3 ~ 8 分,平均( 5. 4 ± 0. 5) 分。A 组中,男 25 例,女 19 例; 年龄 23 ~ 65 岁,平均( 44. 4 ± 3. 2) 岁; 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伤 29 例,打击伤 5 例,坠落伤 6 例,其他 4 例; GCS 3 ~ 8 分,平均( 5. 6 ± 0. 4) 分。两 组一般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具 有均衡可比性。
[2] 林智,周锐先,付圆博,等.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肠内营养支持 的合理应用[J]. 四川医学,2011,32( 10) : 1575-1576.
[3] 杨颖. 肠内营养对手术患者机体恢复的影响[J]. 中国医疗前 沿( 下半月) ,2009,4( 8) : 47-48.
[4] 高岱俭. 神经危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J]. 中国全科医 学·医生读者版,2011,14( 5) : 23-24.
[7] 齐洪武,孙为民,王政刚,等.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 患者血清 C 反应蛋白含量变化的影响[J]. 中国临床神经 外科杂志,2009,14( 4) : 213-216.
[8] 李元新,李宁,蒋小华,等. 肠内营养对术后患者营养支持疗 效的前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 肠外与肠内营养,2003, 10( 1) : 34-37.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nteral nutrition on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Methods From April 2009 to September 2011 in our hospital,the clinical data of 94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50 patients of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 EEN) in group A,44 patients of delayed enteral nutrition ( DEN) in group B,the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the site of infection and infection duration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In group A,the infection incidence was 32. 0% ,the infection duration was ( 6. 8 ± 1. 5) d,in group B,the infection incidence was 27. 3% ,the infection duration was ( 7. 0 ± 1. 2) d,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etween two groups ( P > 0. 05) ,lung infection in both groups is more common. Conclusion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enteral nutrition on infection after oper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brain injury has little difference,lung infection in both groups is common,Clinicians should be targeted to take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infection. Key words: Severe brain injury; Early enteral nutrition; Delayed enteral nutrit B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