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市政道路的噪声污染控制与防治措施

市政道路的噪声污染控制与防治措施市政道路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运输系统,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市政道路所带来的噪声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噪声污染不仅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质量,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控制与防治措施来解决市政道路噪声污染问题。
首先,要从规划和设计阶段就重视噪声控制。
在规划道路时,应考虑周边环境的特点和道路使用目的,并通过调整道路的走向、布局和限制车辆行驶速度等方式,尽量减少交通产生的噪声。
同时,在设计阶段,应选择低噪声材料和工艺,例如使用降低轮胎与道路摩擦噪声的特制路面材料。
其次,要加强道路隔音措施和噪声屏障的设置。
道路隔音是指在道路两侧设置隔音墙或屏障来减少交通噪声的传播和衍射。
隔音墙或屏障的高度和位置应符合声波传播规律,并且要考虑到周边环境的美观和功能需求。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车辆行驶路线两侧设置绿化带或林带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同时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的美感。
第三,要加强车辆和设备的噪声减排管理。
通过制定和严格执行噪声排放标准,强制要求车辆、机械设备等产生噪声的源头进行减排措施,以降低噪声污染的源头。
例如,推广使用低噪声轮胎、减少机动车尾气噪声等手段,来减少交通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除了上述主要措施,还可以从交通管理、执法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措施来控制市政道路噪声污染。
例如,采取分时段交通限制,减少高峰时段的车辆拥堵和噪声污染。
加强交通运输管理力度,打击超速、噪声扰民等违法行为,强化执法力度。
同时,还应加强科学研究,研发和推广更高效的噪声控制技术和方法。
总之,市政道路噪声污染是城市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为了保障市民的健康和提升居住环境的质量,需要从规划和设计阶段就重视噪声控制,加强道路隔音措施和噪声屏障的设置,同时加强车辆和设备的噪声减排管理。
此外,还需要从交通管理、执法和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入手,综合采取措施来控制市政道路噪声污染。
城市市区道路交通噪声论文

城市市区道路交通噪声论文摘要:城市市区道路中的交通噪声是城市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本文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及危害进行分析,对城市马路上的噪声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交通噪声,影响因素,城市建设当前,我国城市市区环境噪声污染比较严重。
交通量是影响交通噪声的首要因子。
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噪声声源的增多,交通噪声声级和累积百分统计声级呈上升趋势,但当车流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噪声级基本保持不变,各统计评价参数的标准偏差变小,交通噪声的起伏也随之减小。
汽车噪声的频率构成与车速也有关,随车速增加,高频率噪声增加幅度大于低频率噪声。
在同一速度下,变速器所处的挡位越低,交通噪声越大,因为低挡位发动机的转速高。
城市道路车速一般不是太大,在同等件下,车辆拥挤时变速器所处挡位低,且不时要加速,因此,比车辆流畅时交通噪声要高。
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及危害所谓噪声从物理学观点讲,就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声强的声音无规律的杂乱组合;从生理学观念来看,就是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
而道路交通噪声一般指机动车辆在交通干线上运行时所发出的超过国家标准(白天70dB(A),晚间55dB(A))的声音。
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城市的环境噪声主要来自交通噪声,它不仅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且对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危害(1)噪声能引起人们的精神、情绪、心理及身体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导致职业性的紧张、烦恼。
实验表明,40~50dB的噪声就开始对人的睡眠产生影响。
在非睡眠状态下,70dB以上的噪声就会对听力有损害,80~85dB的噪声会造成听力的轻度损伤,长时间接触85dB以上的噪声,会造成少量噪声性耳聋。
(2)噪声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紧张,使人心跳加快,心率不齐,血压升高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65~75dB的噪声对心脏病和高血压有影响。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而噪声又是引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对年老体弱者更是如此。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及防治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及防治1. 前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给城市的交通带来了无穷的挑战。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日益严重,直接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成为城市环境问题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将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措施。
2.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产生原因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主要来自于车辆发动机、轮胎和刹车的摩擦声、车辆高速行驶引起的气流声和车辆行驶时轮胎与路面的振动噪声等。
此外,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还会受到建筑物反射、街道宽度、车辆数量、车辆类型、行驶轨迹和行驶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3.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对居民的影响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损害听力长期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下,会对人体听力造成损害。
3.2 影响睡眠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长期在高噪声环境下生活会导致失眠、抑郁等不良情绪。
3.3 引起心理压力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会使人产生情绪紧张、烦躁、恐惧、负面情绪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精神健康。
3.4 诱发疾病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会影响人体免疫力,导致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
4. 防治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4.1 优化交通规划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和建设时,应从源头上减少噪声污染的产生,例如优化路面改善道路噪声特性、调整车流、限制车速等。
4.2 使用低噪音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是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利用低噪音交通工具如电动车、自行车等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污染。
4.3 隔音降噪在公共场所或居住环境中,通过隔音降噪的方式减少噪声的扩散,减轻噪声对人的影响。
4.4 开展宣传教育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的解决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噪声污染意识,促进人们积极参与防治活动,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5.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城市环境的主要难题,应从源头上减少排放,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噪声污染扩散,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参与度,才能建设健康、和谐、美好的城市。
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浅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摘  要:随着人们对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不断重视,低噪声路面应用成为环保城市建设的趋势。
该文介绍了噪声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应用多孔隙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多孔弹性路面具有显著降噪效果,从而达到道路的降噪功能。
关键词:交通噪声来源及危害,开级配沥青磨耗层;多孔弹性路面; 胶粉改性沥青。
0  引言随着国人环保意识的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纳入城市交通议题,加之汽车流量的增加,道路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的干扰程度和范围在不断扩大,考虑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成为城市道路结构设计的热点。
1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驶车辆自身发出来的噪声;另一方面是行驶车辆轮胎与路面摩擦产生的噪声,其主要噪声之一是来自城市道路路面的结构形式,这样对城市道路结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
2城市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1)听力损伤。
噪声对听力的影响是认识最早的一种影响。
2)对视觉及睡眠的影响。
在噪声作用下会引起视觉分析器官功能下降,视力清晰度及稳定性下降,130dB(A)以上的强烈噪声会引起眼振颤及眩晕。
人在睡眠时受到噪声干扰会导致失眠或多梦,熟睡时间缩短,使人惊醒等。
3)对神经、消化、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长期在噪声环境下生活,会导致人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中枢神经功能性障碍。
同时噪声还会引起人交感神经紧张,引起心跳过快、心律不齐、血压升高等症状。
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心情烦躁、易怒、易激动、不易察觉危险信号,从而容易出现事故。
4)对交谈、通讯、思维的干扰。
噪声对人的语言信息具有掩蔽性,当噪声低于谈话声级时谈话才能正常进行。
当我们用电话通讯时,在低于50dB(A)的噪声环境下通话清晰可辨,高于60dB(A)时通话受阻。
5)对物质结构的影响。
强噪声声源振动,常使金属疲劳而遭到破坏,尤其是精密仪表、仪器。
当噪声级超过140 dB(A)时,强烈的噪声对轻型建筑物开始起破坏作用。
课程论文: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王漫漫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姓名:王漫漫学院:安徽新华学院班级:08安全工程学号:08202054140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引言: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
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且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如道路拥挤、噪音大等日显突出。
目前,国内的道路建设及交通规划主要是针对道路交通量,而国外将交通量和噪音均列为交通建设和管理部门控制的对象。
国内研究人员己开始研究交通噪音对人们生活所产生一系列影响,并积极寻找着解决的办法,并争取在道路建设及维护中加以考虑,将其应用到实际当中。
本文在前人许多实验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综合前人的经验及教训,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噪声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提出噪音的防治措施,从而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有助于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平衡发展的目的。
摘要:日常生活中的噪声强度虽然不会致人或动物于死地,却能危害人的健康。
城市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前为关注的问题。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降低公路交通噪声采取了诸如应用降噪路面、种植降噪绿化林带、修筑声屏障等措施。
除此之外真对不同的噪声污染类型必须有不同的真对性的解决方法。
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如何减少交通噪音污染

如何减少交通噪音污染交通噪音污染是城市生活中一直存在的问题,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因此,如何减少交通噪音污染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将从减少交通噪音源、改善交通噪音隔离和保护居民健康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减少交通噪音源1. 提倡使用低噪音技术在交通工具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应提倡使用低噪音技术,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减少噪音的产生和传播。
例如,汽车制造商可以采用隔音材料来减少发动机和车轮的噪音。
2. 加强交通管理和监管加强对车辆的排放标准和噪音限制的监管,对超标车辆进行严厉罚款或者强制停驶。
同时,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堵塞和交通事故,从而降低交通噪音的产生。
二、改善交通噪音隔离1. 建设噪音屏障在交通繁忙的地区,可以建设噪音屏障来隔离道路和居民区,减少噪音的传播。
噪音屏障可以采用隔音材料和合适的高度,有效减少噪音对居民的干扰。
2. 设立中心区和低噪音区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将商业中心和低噪音区合理分隔开来,减少交通噪音对居民区的干扰。
商业中心区的道路可以采用交通管制措施,减少噪音产生,而低噪音区则应采用低噪音技术来减少交通噪音。
三、保护居民健康1. 提倡合理区域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对不同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将居民区与交通干道分隔开来,减少居民受交通噪音的侵扰。
同时,合理规划公共设施和绿化带,缓冲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2. 增设公共绿地和噪音吸收设施通过增设公共绿地和噪音吸收设施,可以吸收和减少交通噪音的传播。
植物可以吸收噪音,并通过蒸腾作用净化空气,提供一个安静和健康的环境。
总之,减少交通噪音污染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减少交通噪音源、改善交通噪音隔离和保护居民健康等措施。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才能减少交通噪音对人们的影响,创造一个更加宜居和健康的城市环境。
城市道路交通噪音的污染及治理

城市道路交通噪音的污染及治理城市是快节奏的生活区,道路交通是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但这也带来了城市道路交通噪音的污染问题。
噪音污染对生活质量产生了影响,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压力,需要采取措施治理。
一、噪音污染的危害城市噪音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环境造成重大影响。
长期接触噪音会引起人的听觉疲劳,严重时可能导致耳聋。
此外,噪音污染还会引起心理问题,如失眠、头痛等。
噪音还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给野生动物造成伤害。
二、噪音的来源道路交通噪音是主要来源之一,尤其是高速公路、都市快速路等较为拥挤的道路。
此外,市区中心商业区、娱乐场所、工业区等地也会有较高噪声水平的产生。
三、噪音治理方案1、减少交通流量减少车辆数量是最有效的减少噪音污染的方法。
出行方式多元化,推广公共交通工具,以及鼓励步行、自行车出行等,则能对城市环境的改善有所帮助。
2、降低车辆的速度车速越高,马达的噪音也就越大,所以限制车速就能减少噪音产生。
此外,车辆在行驶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提高道路的平整度,修建声波屏障、隧道等,也能有效降低噪音污染。
3、合理规划城市城市规划的合理性是减少噪音污染的重要因素。
对不同区域的功能分区,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应该有所不同,以减少生产活动对居民区的噪音干扰。
4、推广环保技术环保技术的应用是减少噪音污染的有效途径。
如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的市场推广,不仅减少了车源的污染,而且减少了车辆的噪音产生。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交通噪音已经成为城市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治理噪音污染需要从减少车辆的数量、降低车速、规划城市、推广环保技术等多个方面入手,以保证城市环境的安静与宜居。
城市道路交通噪音污染的控制

城市道路交通噪音污染的控制城市生活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交通噪音污染。
这种噪音污染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存在着很大的危害。
如何有效地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音污染,成为了当代城市管理者和居民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交通噪音污染的危害城市道路交通噪音是指来自汽车、摩托车、公交车、地铁等运输工具和道路施工等的噪音。
交通噪音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发动机、排气管和轮胎与道路间的磨擦声。
这种噪音污染对人体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1.干扰休息:长期暴露在交通噪音环境中,人体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难以得到充分的休息。
2.对听力造成影响:长期受到高强度噪音的侵扰,易导致听力下降、耳鸣、听力衰退等症状。
3.影响心脏健康:长期处于噪音环境中,容易导致血压上升、心律不齐等心血管疾病。
4.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长期暴露在高强度的交通噪音环境中,容易引起心理问题,如焦虑、脾气暴躁等。
二、控制城市道路交通噪音污染的方法如何有效地控制交通噪音污染,是当今城市管理者和居民共同需要关注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控制交通噪音污染的方法。
1.减少交通量交通量越大,噪音污染就越严重。
因此,减少交通量是一种有效的控制交通噪音污染的方法。
可以通过政策调控,限制高峰期车辆出行,缩短运输距离等方法进行调节。
2.提高道路建设质量加强对道路建设质量的监督,提高公路、道路建设的标准和技术,选择使用低噪音材料,减少碾轧声、洒水声等负面声音的产生,有利于降低交通噪音污染。
3.设置隔离带在道路两旁建造起隔离带,可以有效地减少交通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隔离带可以使用人工建造的隔音墙,也可以利用植物、树荫等隔离带进行隔离。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道路噪音,同时美化城市环境。
4.减少机动车噪音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的噪音主要来自于引擎和排气管,因此减少机动车的噪音是控制交通噪音污染的快速途径。
政府可以在法规上强制规定机动车减噪设备的使用,禁止乱改车辆,提高车辆制造商的减噪能力等方法,来减少机动车的噪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学生姓名:学院:班级:学号: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引言: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
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而且汽车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随之而来的负面影响如道路拥挤、噪音大等日显突出。
目前,国内的道路建设及交通规划主要是针对道路交通量,而国外将交通量和噪音均列为交通建设和管理部门控制的对象。
国内研究人员己开始研究交通噪音对人们生活所产生一系列影响,并积极寻找着解决的办法,并争取在道路建设及维护中加以考虑,将其应用到实际当中。
本文在前人许多实验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综合前人的经验及教训,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噪声对人类产生的危害,提出噪音的防治措施,从而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最低,有助于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平衡发展的目的。
摘要:日常生活中的噪声强度虽然不会致人或动物于死地,却能危害人的健康。
城市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
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前为关注的问题。
交通噪声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休息,严重时甚至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如引起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噪声可使学习工作效率降低、产品质量下降,在特定条件下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
另外,交通噪声还会影响到公路沿线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降低公路交通噪声采取了诸如应用降噪路面、种植降噪绿化林带、修筑声屏障等措施。
除此之外真对不同的噪声污染类型必须有不同的真对性的解决方法。
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城市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正文1、什么是噪声从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之为噪声;从环保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妨碍的声音统称为噪声.由于噪声属于感觉污染,所以它并不同于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污染损害.首先,它没有污染物,噪声在空中传播并未给周围环境留下某种有害物质.其次,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积累,传播的距离也有限.再次,噪声声源分散,而且一旦声源停止发声,噪声即消失,不能集中治理。
2、我国城市交通噪声现状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住宅十分普遍,而三分之二的交通干线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
一是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三是噪声源控制和治理工作得到重视,一些城市对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严格管理,降低了工业噪声源和施工噪声源的影响范围:四是城建改造工作卓见成效,全国大部分城市加大了市政建设的投入,通过对主要交通干线进行拓宽、扩建,及对城市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工业企业外迁,降低了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强度;五是各城市重视控制噪声的法规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管,进一步强化了建筑施工噪声和对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突出控制交通噪声。
噪声治理上,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防控技术单一、法规有待完善的问题。
3、交通噪声的危害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却忽视了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险.一般人适应的噪声强度为15~30dB。
一般认为低于40dB是噪声的卫生标准,超过40dB会影响睡眠,60dB以上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谈话及娱乐,70dB开始损害人的听觉,85dB以上人感觉不舒服,115dB以上健康受损伤.因此,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听力损伤噪声对人体健康显著的影响和危害是使人听力减退和发生噪声性耳聋。
长期在噪声严重的环境中工作,则产生听觉疲劳,听觉敏感性随之下降,听力功能不能完全恢复,使听觉器官发生器质性病变,造成永久性听力损失,即形成噪声性耳聋。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500Hz、1000Hz、2000Hz三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超过25dB,称为噪声性耳聋.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正常交谈时,句子的可懂率下降13%。
有资料表明,处于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的人们,耳聋发病率明显增加。
(2)睡眠干扰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一定强度的连续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和数量,使人多梦,缩短睡眠时间,引起神经衰弱.当达到50dB时,入睡就有困难尤其对病人、儿童、老人干扰更大。
突发性的噪声还会使人从熟睡中惊醒.当睡眠受干扰而无法入睡时,会引起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疲乏、失眠等症状使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分散,易出差错.在噪声环境里,神经衰弱的发病率可达50%一60%。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长时间接触噪声,对全身各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噪声刺激,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状态失调,也有报道说,噪声对人体心血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血管运动中枢失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从而出现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血压升高的情况。
高强度噪声可致大脑功能低下,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促进心肌收缩,从而导致心动过速.消化系统受到噪声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胃酸降低,食欲不振。
(4)对人心理的影响噪声引起的声波对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
噪声干扰引发民间纠纷的事件是常见的。
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性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
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5)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交通噪声严重影响房地产、工厂、商厦等的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益,噪声还直接影响到公路周围的土地价值。
有资料表明:交通噪声每升高1 dB,土地的价格就会下降0.08~1.26%,平均O.9%左右。
反过来说,将交通噪声水平降低1 dB,则相当于沿线土地增值0.9%,对于土地批租来说,这是一个可观的数值。
4、防治噪声污染的办法1、政府监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建设。
进一步组织相关单位,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道路建设等部门联合实施。
2、合理规划选择建一是城区内交通主次干线应合理,密度应适中。
路沿与第—排的敏感建筑物之间应有较大的距离,距离越大,噪声衰减越大,交通噪声对人们的伤害也就越小,一般应为15—20m。
二是选择建筑物场所和理,应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和建筑物噪声标准,决定建立学校、医院、住宅区和工厂区的合适址。
3、特殊车辆限行大型机动车辆的限行,城市内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尤其是环保型的公交车辆,使高噪声车辆得到有效控制。
城市建设和道路规划中充分考虑交通噪声控制措施,提高交通噪声监测技术,加强对交通噪声系统协调管理。
4、绿化带减噪路沿两侧种植绿化带。
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有吸声、隔声作用,能有效降低噪声。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lOm时,可降低交通噪声4--.5 dB。
5、居民区的自我防护对路边建筑物如居民区加装塑钢中空隔音玻璃或夹层玻璃。
这样能有效地减弱玻璃外面的噪声污染,保护家居的安静环境。
6、构筑声屏障采用构筑声屏障的方式来降低公路交通噪声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降噪方式。
声屏障降噪主要是通过声屏障材料对声波进行吸收、反射等一系列物理反应来降低噪音,据测试采用声屏障降噪效果可达10 dB以上。
7、铺设降噪路面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空隙率达20%一30%的沥青混合料,有助于吸纳噪声。
同等条件下,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 dB。
8、低噪声车辆的研制控制公路噪声最直接的措施是控制车辆本身的噪声。
公路交通噪声,尤其是噪声峰值,主要决定于载重汽车、大客车等重型车辆,所以低噪声车辆研究以这类车辆为主。
控制车辆噪声是治理公路交通噪声的最根本的方法。
9、全民参与鼓励群众对噪声污染进行举报,教育城市居民控制各种生活噪声。
结语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噪声污染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因此,治理和控制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极大影响的交通噪声污染已经刻不容缓。
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
从国外公路建设发展的规律来看,当路网建设形成规模后,投入于环保治理的资金将逐渐增大。
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任何一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不足,所以应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建设,根据工程实际,对降噪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
参考文献:1、崔凯杰,噪声污染的影响及控制,噪声与振动控制【J】,2007,第S1期,116—1192、柴俊霖,林丽华,四瑞,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噪声与振动控制【J】,第5 期,126—1273、郭萍,毛致伟,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影响与防治,噪声与振动控制【J】,第S1期,99—1034、付怡,刍议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管理之术【J】5、李艳,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及评价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J】,6、吴霖.熊鸿斌.李志远.城市道路声屏障的研究与进展.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2003,(05):1045~10487、杜战军.杨兴其.苗冬青.浅谈公路交通噪声的防治.河南交通科技[J],1999。
19(5)62~648、刘乃兰,刘勃,贾洪玉.FII张模式在城区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应用.山东环境[J],2000,(3):327~3319、程胜高,张聪辰,主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10、王孚懋,赵丽芳,曾齐富,仲惟燕.我国城市交通噪声控制技术进展.山东交通科技[J],2006,(0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