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白细胞介素6(IL-6)说明书
白细胞介素6(IL-6)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产品技术要求lztk

白细胞介素6(IL-6)测定试剂盒(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适用范围:该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样本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
1.1产品型号/规格:50人份/盒、100人份/盒。
1.2主要组成试剂盒由磁分离试剂(M)、试剂a(Ra)、试剂b(Rb)和定标品(IL-6-Cal)(选配)组成。
组成及含量如下:2.1 外观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2.1.2 磁分离试剂摇匀后应为棕色含固体微粒的均匀悬浊液,无明显凝集、无絮状物;2.1.3 其它液体组分应澄清,无异物,沉淀物或絮状物;2.1.4 包装标签应清晰、无磨损、易识别。
2.2 空白限应不大于1.5pg/mL。
2.3 准确度用IL-6国际标准品(89/548)进行检测,其测量结果的相对偏差应在±10%范围内。
2.4 线性在[5.0,5000.0]pg/m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
2.5 精密度2.5.1 分析内精密度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浓度为(30.0±6.0pg/mL)和(500.0±100.0pg/m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8%。
2.5.2 批间精密度在试剂盒的线性范围内,用3个批号试剂盒分别检测浓度为(30.0±6.0pg/mL)和(500.0±100.0pg/mL)的样品,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应不大于15%。
2.6 效期末稳定性本产品效期为15个月,试剂盒在2~8℃下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2.1、2.2、2.3、2.4、2.5.1的要求。
2.7 溯源性依据GB/T21415-2008《体外诊断医疗器械生物样品中量的测量校准品和控制物质赋值的计量学溯源性》的要求,定标品溯源到IL-6国际标准品(89/548)。
白介素6分子量

白介素6分子量
(原创版)
目录
1.白介素 6 的概述
2.白介素 6 的分子量
3.白介素 6 的功能与应用
正文
白介素 6(Interleukin-6,简称 IL-6)是一种细胞因子,属于 IL-1 家族,主要由免疫细胞产生。
作为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白介素 6 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生长和肿瘤发生等多个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白介素 6 的分子量约为 24kDa,由 184 个氨基酸组成。
它是一种
糖蛋白,具有两个结构域:N-端结构域和 C-端结构域。
其中,N-端结构域包括信号肽、α螺旋和β折叠等结构;C-端结构域主要负责结合受体和活性中心的形成。
白介素 6 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
1.刺激免疫细胞增殖和活化:白介素 6 能够刺激 T 细胞、B 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
2.促进炎症反应:白介素 6 能够诱导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增加炎症细胞对炎症部位的迁移,促进炎症反应的进行。
3.调节细胞生长:白介素 6 能够刺激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的合成和释放,从而影响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
4.参与肿瘤发生:白介素 6 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与肿瘤细胞的生长、侵袭、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
由于白介素 6 在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它已成为众多疾病的研究热点,包括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
同时,白介素 6 也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药物靶点,通过抑制或增强其活性,可以治疗某些疾病,如炎症性疾病、肿瘤等。
il-6蛋白分子量

il-6蛋白分子量IL-6(Interleukin-6),又称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细胞因子蛋白,属于白细胞介素家族的一员。
它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了解IL-6的分子量对于研究其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基本概述IL-6由人体内多种细胞产生,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成纤维细胞等。
它的生物活性通过与细胞表面的IL-6受体结合,并启动下游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
IL-6在免疫系统、代谢调节和神经系统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和病理功能。
二、IL-6的结构IL-6是一种多肽蛋白,由18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它具有四个α螺旋结构域和两个连接链(linker)区域。
其中,α螺旋结构域负责与受体结合,连接链起到稳定蛋白结构的作用。
IL-6的N端具有信号肽序列,用于定位和转运蛋白。
三、IL-6的分子量IL-6的分子量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定。
常见的方法包括SDS-PAGE电泳和质谱法。
1.SDS-PAGE电泳:通过将蛋白样品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还原剂混合,使蛋白质在凝胶中形成复杂的结构,然后根据电荷大小和分子量进行迁移,最终通过染色或免疫印迹等方法确定目标蛋白的位置。
根据实验条件和所用凝胶的类型,IL-6的预测分子量约为22-26kDa。
2.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直接测量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常用的包括质谱仪和MALDI-TOF/TOF质谱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以高精度和灵敏度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其中IL-6的实际分子量约为21-28kDa。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实验条件和试剂的差异,实际测得的IL-6分子量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变异性。
此外,蛋白质的空间构象和修饰(如糖基化、磷酸化等)也会影响其分子量。
四、应用与意义了解IL-6的分子量对于研究其生物学功能和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1.生理功能:IL-6在免疫调节、炎症反应、细胞增殖和分化、组织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IL-6的分子量,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这些生理过程中的功能和机制。
白细胞介素6中文说明书 (3)

白细胞介素6中文说明书
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简称IL-6)是一种蛋白质
分子,属于细胞因子家族中的一员。
它在人体中起着重要
的免疫调节作用。
IL-6来源于多种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单核细胞等。
它的产生受到多种刺激因素的调控,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组织损伤等,这些刺激因素可以激活免疫细胞产生IL-6。
IL-6可以作用于多种细胞靶点,包括免疫细胞、神经系统
细胞、肠道上皮细胞等。
它在免疫系统中起到促炎症和抗
炎症的双重作用。
一方面,IL-6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增殖
和分化,增强免疫应答;另一方面,IL-6还能够抑制炎症
反应和细胞凋亡,起到保护作用。
IL-6在疾病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参与了多
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
斑狼疮等。
此外,IL-6还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神经系统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等相关。
在临床上,IL-6已经成为某些炎症性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
一些IL-6抗体药物已经被开发出来,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
总的来说,IL-6是一个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它在免疫系
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对于了解IL-6的功能机制和调控途径,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它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并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人白细胞介素6IL

人白细胞介素6(IL-6)酶联免疫分析(ELISA)试剂盒使用说明书●本试剂盒仅供科研使用。
●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组织、细胞上清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
●有效期:6个月●保存条件:2-8℃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
用纯化的人白细胞介素6(IL-6)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白细胞介素6(IL-6),再与HRP标记的白细胞介素6(IL-6)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白细胞介素6(IL-6)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
样本处理及要求1. 血清:室温血液自然凝固10-20分钟,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出现沉淀,应再次离心。
2. 血浆:应根据标本的要求选择EDTA或柠檬酸钠作为抗凝剂,混合10-20分钟后,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该再次离心。
3. 尿液:用无菌管收集,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胸腹水、脑脊液参照实行。
4. 细胞培养上清:检测分泌性的成份时,用无菌管收集。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检测细胞内的成份时,用PBS (PH7.2-7.4)稀释细胞悬液,细胞浓度达到100万/ml 左右。
通过反复冻融,以使细胞破坏并放出细胞内成份。
离心20分钟左右(2000-3000转/分)。
仔细收集上清。
保存过程中如有沉淀形成,应再次离心。
5. 组织标本:切割标本后,称取重量。
白细胞介素6中文说明书

白细胞介素6中文说明书1. 产品描述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是一种由不同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对多个生物学过程起到调节作用。
IL-6是一种蛋白质,在机体内通过与特定受体结合而发挥作用。
2. 产品特性•分子量:约21-28kDa•纯度:>95%•内毒素:低于0.01 EU/μg•保存条件:-20°C保存•表达系统:大肠杆菌重组表达3. 产品应用白细胞介素6在许多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包括:1.免疫反应:IL-6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增殖和分化,刺激抗体产生。
它还可以刺激T细胞增殖,并增加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的活性。
2.炎症反应:IL-6在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增加炎症细胞的聚集和炎症介质的产生,并促进炎症反应的发展。
3.组织修复:IL-6可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过程,它可以刺激细胞增殖和分化,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
4.肿瘤发生和发展:IL-6在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它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降低免疫监视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4. 使用方法1.重组IL-6的浓度和用量因具体实验要求而异,建议根据实验设计进行优化。
2.IL-6在溶液中稳定,但建议在-20°C保存。
3.在实验前,将冻存的IL-6溶解于无菌的缓冲液中,充分混合。
避免反复冻融。
4.IL-6可以通过注射、培养基补充或其他适当的途径应用于细胞或动物实验中。
5. 注意事项1.本产品仅供科研使用,不得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
2.本产品可能具有生物危险性,请在安全条件下操作。
3.存放时,请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室温下,防止蛋白质的降解和变性。
4.如发现产品有异常,请勿使用,及时与厂家联系。
6. 包装规格•5μg/瓶•50μg/瓶•100μg/瓶7. 订购信息请联系我们的销售团队获取最新的订购信息。
8. 参考文献1.Xing Z, Gauldie J, Cox G, Baumann H, Jordana M, LeiXF, Achong MK. IL-6 is an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required for controlling local or systemic acuteinflammatory responses. J Clin Invest. 1998 Sep1;102(5):956-63.2.Tanaka T, Narazaki M, Kishimoto T.Immuno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of IL-6 blockade forcytokine storm. Immunotherapy. 2016 Oct;8(11):959-970.3.Nowell MA, Richards PJ, Fielding CA, Ognjanovic S,Topley N, Williams AS, Bryant-Greenwood GD, Jones SA.Regulation of pre-B cell colony-enhancing factor by STAT-3-dependent acute phase and cytokine responses inhepatocytes. J Immunol. 2006 Nov 15;177(10):7130-7.以上即为白细胞介素6中文说明书。
白介素6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白介素6检测标准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和(或)血浆中的白介素6(IL-6)。
2检验原理及方法夹心法。
测定总时长18分钟。
1.第1次孵育:30L样本、生物素化的白介素6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一起孵育,形成抗原一抗体复合物。
2.第2次孵育:添加包被链霉亲合素的磁珠微粒进行孵育,复合体与磁珠通过生物素和链霉亲合素的作用结合。
3.将反应液吸入测量池中,通过电磁作用将磁珠吸附在电极表面,未与磁珠结合的物质通过ProCell/ProCell M被去除。
给电极加以一定的电压,使复合体化学发光,并通过光电倍增器测量发光强度;4.通过由2点校准生成的分析仪专有的校准曲线和通过试剂条码或电子条形码提供的主曲线来确定结果。
3性能特征3.1检测范围:1.5-5000pg/mL3.2精密度:根据CLSI(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的方案(EP5-A2),使用Elecsys 试剂、混合人血清和 CLSI(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学会)修改协议(EP5-A)规定的质控品确定精密度:每天2次重复共21天;MODULAR ANALYTICSE170分析仪的批内精密度,n=84。
所得结果如下Cobas e 411 分析仪e)可重复性=批内精密度3.3分析特异性/干扰下列物质不会对Elecsys白介素-6检测(浓度范围10-200pg/mL)造成明显的交叉反应。
4标本4.1检测标本:血清和血浆(肝素锂、肝素钠、EDTA和柠檬酸钠抗凝)是推荐使用的样本类型。
尚未验证其他抗凝剂能否适用。
4.2采集及处理:在进行离心操作前需让血清样本完全凝结(凝结时间不小于1小时)。
所有的待测样本在测试前均应进行离心操作。
顶部含脂质的离心样本,需转移澄清、无脂质的部分到新的样本管中。
在测试前,确保已去除了残余的纤维蛋白和细胞类物质。
应小心处理患者样本,避免交叉污染。
在测试前,确保患者样本、校准品、质控品均已平衡至环境温度(20-25°C)。
白介素6_人白介素6_Human IL-6使用说明书

GMP级重组人白介素6(冻干粉)Recombinant Human IL-6(interleukin-6)作用机理:白介素 6 (IL-6)是由纤维母细胞、单核、巨噬细胞、T 淋巴细胞、B 淋巴细胞、上皮细胞、角质细胞、以及多种瘤细胞所产生。
IL-1、TNF-a, PDGF、病毒感染、双链 RNA 及 c AMP 等,均可诱导正常细胞产生白介素 6。
白介素 6 能够刺激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增殖、分化并提高其功能。
IL-6R 广泛表达于活化 B 细胞、静止 T 细胞、NK 细胞、骨髓瘤细胞、肝细胞、髓样白血病细胞等表面。
IL- 6 的主要作用为:促进 B 细胞增生分化和分泌抗体,对肝细胞、T 细胞、神经组织、造血系统也具有广泛效应;具有抗瘤效应,也可直接或间接增强 NK 细胞及 CTL 的杀瘤活性。
规格参数:货号:TL-512 规格:50ug/100ug产品信息:表达宿主:HEK 293细胞生物活性:1×107 IU/mg纯度:>95%内毒素:<0.01EU/ug纯化方式:层析纯化性状:白色疏松体保存温度:2-8℃有效期:24 个月生产厂家:同立海源生物使用说明:如需分装,可用注射用水、生理盐水、培养基或 PBS 稀释,稀释后浓度保持在 100ug/mL 以上。
稀释后置于-20℃保存期 6 个月,-80℃保存期 12 个月。
适用范围:细胞培养研究相关产品推荐:Human IL-2、Human IL-15、Human IL-12、Human IL-4、Human IL-18、Human IL-21、Human IFN-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在 5 分钟内,如标本数量多,推荐使用排枪加样。 4. 请每次测定的同时做标准曲线,最好做复孔。如标本中待测物质含量过高(样本 OD 值
50ng/L
2 号标准品
150μl 的 3 号标准品加入 150μl 标准品稀释液
25ng/L
1 号标准品
150μl 的 2 号标准品加入 150μl 标准品稀释液
2. 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 待测样品孔。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 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 40μl,
猴白细胞介素6(IL-6)酶联免疫分析
试剂盒使用说明书
本试剂盒仅供研究使用。
检测范围: 15ng/L - 420ng/L
96T
使用目的:
本试剂盒用于测定猴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白细胞介素 6(IL-6)含量。
实验原理
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猴白细胞介素 6(IL-6)水平。用纯化的猴白细胞
6ml×1 瓶
10 说明书
1份
5 显色剂 A 液
6ml×1 瓶
11 封板膜
2张
6 显色剂 B 液
6ml×1/瓶
12 密封袋
1个
标本要求
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若不能
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
2.不能检测含 NaN3 的样品,因 NaN3 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大于标准品孔第一孔的 OD 值),请先用样品稀释液稀释一定倍数(n 倍)后再测定,计 算时请最后乘以总稀释倍数(×n×5)。 5. 封板膜只限一次性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 6.底物请避光保存。 7.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操作进行,试验结果判定必须以酶标仪读数为准. 8.所有样品,洗涤液和各种废弃物都应按传染物处理。 9.本试剂不同批号组分不得混用。 10. 如与英文说明书有异,以英文说明书为准。 保存条件及有效期 1.试剂盒保存:;2-8℃。 2.有效期:6 个月
操作步骤
1. 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源自释。400ng/L
5 号标准品
150μl 的原倍标准品加入 150μl 标准品稀释液
200ng/L
4 号标准品
150μl 的 5 号标准品加入 150μl 标准品稀释液
100ng/L
3 号标准品
150μl 的 4 号标准品加入 150μl 标准品稀释液
介素 6(IL-6)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白细胞介素
6(IL-6),再与 HRP 标记的白细胞介素 6(IL-6)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
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 TMB 显色。TMB 在 HRP 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
转化成最终的黄色。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白细胞介素 6(IL-6)呈正相关。用酶标仪在 450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 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猴白细胞介素 6(IL-6)浓度。
试剂盒组成
1 30 倍浓缩洗涤液
20ml×1 瓶
7 终止液
6ml×1 瓶
2 酶标试剂
6ml×1 瓶
8 标准品(800ng/L) 0.5ml×1 瓶
3 酶标包被板
12 孔×8 条
9 标准品稀释液
1.5ml×1 瓶
4 样品稀释液
然后再加待测样品 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 5 倍)。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 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 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 37℃温育 30 分钟。 4. 配液:将 30 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 30 倍稀释后备用 5. 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 30 秒后弃去,如此 重复 5 次,拍干。 6. 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 50μl,空白孔除外。 7. 温育:操作同 3。 8. 洗涤:操作同 5。 9. 显色:每孔先加入显色剂 A50μl,再加入显色剂 B50μl,轻轻震荡混匀,37℃避光显色 15 分钟. 10. 终止:每孔加终止液 50μl,终止反应(此时蓝色立转黄色)。 11. 测定:以空白空调零,450nm 波长依序测量各孔的吸光度(OD 值)。 测定应在加终止 液后 15 分钟以内进行。 操作程序总结:
计算 以标准物的浓度为横坐标,OD 值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绘出标准曲线,根据样品的
OD 值由标准曲线查出相应的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或用标准物的浓度与 OD 值计算出标 准曲线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将样品的 OD 值代入方程式,计算出样品浓度,再乘以稀释倍数,
即为样品的实际浓度。 注意事项 1.试剂盒从冷藏环境中取出应在室温平衡 15-30 分钟后方可使用,酶标包被板开封后如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