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合集下载

鸭子育雏 鸭子育雏的饲养方法

鸭子育雏 鸭子育雏的饲养方法

鸭子育雏鸭子育雏的饲养方法在养殖鸭子期间,最主要的还是对于育雏的时候了,只要把育雏工作做好了,在后期的养育就比较好养,接下来就由为你讲讲鸭子的育雏工作。

一、育雏前的准备
①检查棚舍、饮水、喂料等设备,确保能正常工作。

②准备温开水、葡萄糖、饲料、药品、疫苗。

③提前24h棚舍预温,确保鸭苗入棚时温暖。

二、环境条件的控制
①温度:采用保温伞育雏,1日龄伞下温度控制在30~32℃,育雏室内温度为24℃左右。

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由高到低逐渐降低。

根据雏鸭的活动表现来调节。

②湿度:舍内湿度第一周以60%为宜,随日龄的增加,逐步降低舍内湿度,3周以后相对湿度保持在50%左右。

③光照:育雏前3天,保持光照时间在23小时左右。

以后逐渐减少光照时间,直到14日龄以后过渡到自然光照。

④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并且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一般人进入育雏室不感到臭味和无刺眼的感觉,就可以。

三、饮水和开食
雏鸭进入育雏舍,应先饮水,补充运输途中损失的水分。

3-4h
后再开食喂料,发现体弱、病残雏鸭单独管理。

四、及时做好免疫工作。

鸭病毒性肝炎弱毒疫苗、浆膜炎+大肠杆菌二联蜂胶苗、禽流感油乳苗等疫苗要根据雏鸭日龄、体质情况及时接种。

总结:以上就是育雏技术,在早期的时候,就要做好育雏工作,在后期鸭子才会更好的养殖,早期育雏阶段要注意预防疾病,避免疾病的产生。

规模野鸭场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

规模野鸭场的饲养管理与疫病防控
人 丁光 照 强 度 以 1 0 ~ 1 5 L x 为宜 。 1 . 2 繁 殖 野 鸭 饲 养 管理 要 点 1 . 2 . 1 适 时选 种 ,及 时 合 群
马建 胜 一 浙 江省慈 溪市 畜 牧兽 医站 1 5 u 0 0 一
除 早 春 和冬 季 外 .3 0 日龄 后 可 以利 用 自然 气 候 环 境 进 行 饲 养 。 平 时 要 加 强 通 风 换 气 ,勤 换 垫 料 、 勤 出粪 便 , 保 持 干 燥 、空 气 流 通 ,相 对 湿 度 控 制 在
际 可 适 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加 公 鸭 只 数 , 以 确 保 野 鸭
受精 率 。
1 . 2 . 2 调 控 营 养 留作种 用 的野 鸭在 1 2 0 日 龄 以 前 按 生长 需 要 供 给 营 养 ,1 2 0 日龄 后 要 限
制 饲 养 ,控 制 体 重 ,减 少 脂 肪 过 量 沉
积 ,饲 喂 低 能 量 、 低 蛋 白 饲 料 .投 料 由 开始 时 的 2次 / d逐 渐 改 为 1次/ l ~ 2 d .
龄 雏 野 鸭饮 水 中宜 添 加 O . O 1 %多 维 素 或 5 %葡 萄 糖 。开 水 后 1 — 2 h 用 破 碎 颗 粒 饲 料 开 食 ,投 料 量 以 1 h内吃 完 为 宜 。
1 . 1 . 4 把 握 水 浴 时 间 雏 野 鸭 7 日龄 开 始 水 浴 ,7 — 1 4日
饮水 。 1 . 1 . 6 前 期补 充 光 照
1 . 1 . 1 控 制 温 湿 度 雏 野 鸭 体 小 、绒 毛 短 , 自身 调 节
1 ~ 1 4 日龄 每 天 应 适 当补 充 人 T 光 照 ,保 证 2 4 h光 照 时 间 , 以 后 逐 渐 改

野鸭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

野鸭育雏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
用新城疫标准血清作血凝抑制试 验 , 结果为 阳性。
野 鸭育雏 阶段 的饲 养管理 技术
何丽 华 , 熊沈 学 ★
( 1 . 无锡市 滨湖 区雪 浪街 道兽 医站 ,无 锡 2 1 4 1 2 5 ;
2 . 无锡 市水产 畜 牧技 术推 广 总站 ,无锡 2 1 4 0 2 1 )
DOI : 1 0 . 3 9 6 9 / J . I SSN. 1 6 7 1 — 6 0 2 7. 2 0 1 3. 0 7. 1 0 1
2 . 1 饲养数量不是很多时,可以采取地面平养 育雏地面
分和采食区。 休息活动 区占育雏面积的 7 0 %一 8 0 %左右 , 为利 于雏鸭取暖 , 可在该 区域上铺一层 5 - 7 c m长 、 厚 6 - 8 c m 的短
鸭。其鸭肉供食用 , 营养价值较高 , 羽毛可制高级鸭绒 , 是 重 要的经济水禽 。 近年来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 , 对 野 鸭的消费需求逐 渐增加 , 野鸭 的养殖前景看好 。要使 野鸭养 殖获得成功 , 育雏期间的饲养与管理是关键 。
4 . 2 对所 以孑 L 雀注射新城疫卵黄抗体 2 m l J羽 ,同时全群使 用氟苯尼考饮水 治疗 。
5 小 结
1 8~ 2 4 h , 菌株能发酵 葡萄糖 、 乳糖 、 麦芽糖 、 甘露 醇 、 蔗糖 , 甲
基红试验 、 靛基质试验 阳性 , 乙酰 甲醇生成试验 、 枸橼 酸盐利
野鸭又名鹜 , 我 国最早 的古书《 尔雅 》 中称 为“ 凫” , 属 鸟
纲, 鸭科 。广义 的包括多种鸭科鸟类 , 常见的有绿头鸭 、 花脸 鸭、 尖尾鸭 、 鱼 鸭等 。目前我 国人工养殖 的野鸭主要是绿头野
2 雏野鸭的饲 养方式

雏鸭饲养及管理要点:饲喂、温度、饲养密度等

雏鸭饲养及管理要点:饲喂、温度、饲养密度等

雏鸭饲养及管理要点:饲喂、温度、饲养密度等雏鸭自我生存能力较低,完全靠养殖者创造条件来满足其生理需要。

这期间如饲养管理不当,则死亡率会很高,导致养殖的失败。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雏鸭饲养及管理要点:饲喂、温度、饲养密度等。

1、饲喂雏鸭要适当雏鸭的饲料要求易消化,营养全面。

开食时间一般在雏鸭出壳后24~36小时。

开食前应先饮水,最好饮温水。

开食可用小鸭全价颗粒饲料,15天后只需白天饲喂,每天饲喂3次。

随着雏鸭长大,应将水槽和料槽的距离加大,可以节约饲料并减少对饮水的污染。

2、掌握合适温度雏鸭御寒能力弱,需要外界温度稍高些,一般出壳后1~3日龄为28~30℃;4~6日龄为26~28℃;7~10日龄为24~26℃。

随着日龄的增加,室温可逐渐下降,至4周龄时,可以常温饲养,但温度一定要平稳,切忌给温忽高忽低。

3、饲养密度要合理饲养密度应根据雏鸭的日龄、季节和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

密度过大,鸭群拥挤,于扰活动,采食、饮水不均,影响生长发育,鸭群的整齐度差,且易造成大肠杆菌、传染性浆膜炎等疾病的传播,死淘率增高。

密度过小,不易于温度供给,房舍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成本较高。

建议饲养密度如下:网上饲养:1周龄40~50只/平米;2用龄20~25只/平米;3周龄10~15只/平米。

地面平养:1周龄20~25只/米“;2周龄10~15只/平米;周龄6~10只/平米。

4、适当通风透气可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但一定要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地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是靠室内外温差来进行通风,如打开门窗、通风口等,这个办法温差小或气压低时效果差,但成本低,适用于跨度小,房舍较短的育雏室。

强制通风是利用通风设备来进行通风,通风效果佳,但投资较大,适用于跨度较大,房舍较长的育雏室。

5、科学管理光照刚出壳的雏鸭宜采用较强的连续光照,以便使其尽快熟悉环境,及时学会饮水和采食。

光照时间大体上掌握如下:1日龄,光照时间24小时;2~7日龄,每天减少1小时;8~9日龄,每天减少2小时,5~10日龄以后夜间用弱光,以能看见采食、饮水为宜。

野鸭养殖技术大全

野鸭养殖技术大全

野鸭养殖技术大全(1)温度:温度是提高野鸭育雏成活率的关键,应按雏野鸭的日龄,掌握好开始从高向低逐渐降温的原则、切忌时高时低,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温度环境。

1周龄内室温32℃~30℃,以后每周降低2℃~3℃,一般应保证夜间温度比白天高1℃~2℃。

当室温与室外温度大致相同时即可脱温。

还要注意观察雏鸭状态,适时调节温度:雏鸭活跃分布均匀、饮水采食正常、卧地休息,则温度适宜;雏鸭扎堆,羽毛潮湿,易引起感冒或形成僵鸭,则温度偏低;雏鸭张口呼吸,饮水增加,采食降低,则温度过高;雏鸭分布不均匀在一边处打堆并发出弱小尖叫声,则是有贼风。

饲养人员可通过观察雏鸭的状态采取相应措施。

(2)湿度:育雏期相对湿度要求为60%~65%,过高会使雏鸭羽毛潮湿,影响鸭体散热;过低则室内空气干燥,易起灰尘,导致雏鸭患呼吸道疾病。

(3)光照:为保证雏鸭有充足的采食时间,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1~3日龄采用24小时光照,4~14日龄采用16小时光照。

光照强度为第一周每20平方米挂一个60瓦白炽灯,第二周改为40瓦,第三周以后采用自然光照。

商品鸭三天后,可采用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的方法。

(4)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舍内的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增加舍内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在保证育雏室温度的前提下,应加强通风,通风孔最好设在鸭舍顶部,避免冷风直吹鸭群,同时也有很好保温效果。

(5)饮水:雏鸭孵出后24小时内,进入育雏室半小时后,先喂0.01%的高锰酸钾水。

如果是长途运输来的雏鸭,可先喂5%葡萄糖水或红塘水及维生素c或抗菌素药物,水温23℃~25℃。

前10天最好饮温开水,以后饮常温水,水质要清洁,饮水要供足,饮水器具每天应清洗消毒一次。

(6)开食与饲喂:雏鸭饮水后即可开食,开食料可用夹生米饭或小米,放在料盘中让雏野鸭自由采食,也可用全价配合料用温开水拌湿开食。

投料要做到少给勤添,以防湿拌料在育雏室高温环境下酸败变质,影响适口性和营养价值。

野鸭育雏期的日常管理方法

野鸭育雏期的日常管理方法

野鸭育雏期的日常管理方法
(1)逐步降温。

育雏期的室温随饲养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

1周龄内为30-28℃,2周龄为28-26℃,3周龄为26-24℃.4周龄为24-20℃,一月龄的雏鸭应基本适应自然气温,完成脱温阶段和育雏期。

在这期间,当夜间气温下降时,应特别注意保温,防止因室温过低而拥挤“扎堆”,引起感冒、压伤等;但气温也不宜过高,否则,雏鸭会张咀喘气,大量饮水,食欲下降,影响生长发育。

(2)控制湿度。

湿度过高,羽毛潮湿,雏鸭易受凉感冒;湿度太低,雏鸭易患呼吸道疾病。

较适宜的湿度为60%-65%。

(3)注意通风。

雏鸭新陈代谢旺盛,体温较高,呼吸较快,排泄物多,加之室温较高,应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

(4)保证光照。

充足的光照会刺激食欲,帮助消化,保持室内温度和干燥,可提高雏鸭生长发育能力。

一般1-3日龄应昼夜24小时光照.3日龄后晚上应适当开灯补充光照。

(5)把握密度。

随着雏鸭日龄的增长,应不断降低饲养密度。

l周龄雏网上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只,地面饲养为40只;2周龄时分别为40只,平方米和30只,平方米:3周龄分别为30只,平方米和20只,平方米。

为提高成活率,雏鸭以小群(100-200只)饲养为宜。

(6)饮水采食。

雏鸭应先开饮后开食。

经长途运输的雏鸭,先让其休息1-2小时,然后喂5%的蔗糖水,水温度与室温相近。

饮水半小时后开食,饲料要新鲜易消化,且第1次饲喂要少喂,不能使雏鸭吃得太饱。

1。

野鸭雏鸭饲养管理

野鸭雏鸭饲养管理

野鸭雏鸭饲养管理
关键要掌握适宜的温度,1?3日龄为29℃?27℃;4?6日龄
26℃?25℃;7?10日龄为25℃?24℃;10日龄以后19℃?17℃。

一般在舍内平地育雏,地面上要铺松软稻草,并分隔小栏,每栏2平方米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灯1个,7日龄内每小栏养50?70只。

由于雏野鸭有睡堆天性,因此要有人日夜值班,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一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

7日龄后调整密度。

开食时,要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剂。

要备足清洁水自由饮用,千万不能断水。

喂料次数一般10日龄内每天7次,10日龄后每天4?5次,每次在喂配合饲料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入嫩草、菜叶等青料(切细)和海带精粉以及小鱼虾、蚯蚓等鲜活动物。

注意,7?15日龄的雏鸭可选晴天在浅水沟内放水;15日龄后在池塘中放水,以利健康成长。

雏鸭管理的七个方面

雏鸭管理的七个方面

在鸭的繁殖过程中,雏鸭是最关键的,而鸭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鸭的生存率,是整个过程的关键时期。

那么,雏鸭管理需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畜牧堂总结一下七点:
一、配好饮水:一般出壳24-36小时后可第一次饮水,在水中加入少许维生素和葡萄糖,加入0.10%高锰酸钾。

可对肠胃起到消毒作用,还可加入补液盐,调节体内酸碱平衡,促进消化机能。

第二,及时的食物:开放食物通常在饮用15公斤后,饲料应少量次数,20-30分钟酌情进食。

10日龄以内,白天4次,晚上2次,11-20日龄为每昼夜5次,以后一般要喂4次,对不会进食的,加以人工辅助。

三、全价饲料:食用全价饲料,主要用粉末和小颗粒在14天前喂食,14天后喂颗粒。

四、补喂青荤:雏鸭2-3日龄后,要补喂鲜嫩青菜,4-5日龄后,补喂腥荤饲料10克羽/日,青荤饲料随雏鸭日龄增长而增加。

五、及时分群:雏鸭中总有大、中、小或强、中、弱等情况,随日龄增加,必须及时分群和调群。

六、训练调教:鸭子的各种行为要在雏鸭阶段开始培养和训练调教,形成习惯后,管理制度不要轻易改变。

七、放水活动:每天放水的次数和时间应据鸭龄、季节和当时气候条件而定。

可以在
2-3周时释放水,每天一次,每次10-15分钟,提高日龄,释放时间和时间。

以上就是简单对雏鸭管理要从七个方面入手进行了介绍,希望能给广大养鸭户有所帮助。

想了解更多关于养殖管理的技术,请关注畜牧堂!“畜牧堂”APP,为我国广大养殖户提供“互联网+”畜牧养殖的整体解决方案,帮助农户勤劳致富,助力我国畜牧养殖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鸭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野鸭的育雏方式有箱育、地面平养、网上平养和立体笼养。

饲养者可根据具体的条件自由选择。

箱育一般适合于家庭养鸭者饲养少量的野鸭,其他的育雏方式与家鸭有相似的地方,可以参考。

雏鸭是指出壳后1~30日龄的小鸭。

由于雏鸭绒毛稀少,体质较弱,体温调节能力差,对外界温度变化较敏感,需要人工给温。

雏鸭的消化器官不健全,消化能力差,生长速度快,因此,要针对雏鸭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进行饲养管理。

主要抓好如下几项工作:
(1)温度:室温一般保持15~20度,育雏温度开始为30仁,以后每隔2天可降温1度,20日龄后可逐步过渡到常温育雏。

育雏的温度是否合适,还要根据雏鸭的活动情况来调整。

(2)相对湿度:相对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

育雏早期防止相对湿度过低;后期应防止相对湿度偏高。

为保持地面干燥,应在地面铺垫稻草。

(3)密度:1~10日龄每平方米养40只,11~20日龄每平方米30只左右,21~30日龄每平方米25只。

20日龄后,天气晴暖时进行放牧,以50~100只一群为宜。

(4)通风:必须在保温的情况下注意通风换气,排出水蒸气和氨气。

冬春两季要白天打开透气窗,夜问关闭。

(5)光照:1~10日龄实行昼夜光照,每天光照时间不少于20小时。

每平方米用8瓦的白炽灯。

11~20日龄时白天停止人工光照,并逐渐减少夜间光照,21日龄后用自然光照。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