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蛋鸡的饲养管理ppt课件

蛋鸡的饲养管理ppt课件

2.育雏期高产潜力的培育:
培育高产母鸡的要领是:①调整育雏期间每 天的光照时间的总趋势是逐渐减少的,至少 在10周龄后。②提供充足的饲养空间与设备, 使鸡群生长发育均匀,体重和跖骨长度达到 相应生长阶段的体征标准。③采取合理的免 疫程序。
育成鸡的特点:
育成鸡的羽毛已丰满,具备了调节体温
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消化机能已健全,采食 量与日俱增,骨骼、肌肉的生长都处于旺盛 时期,自身对钙质沉积能力有所提高。10周 龄后小母鸡卵巢的滤泡开始积累营养物质, 滤泡也逐渐长大,到后期性器官的发育尤为 迅速。在此期间,若饲养管理不当则容易过 肥或早熟,而直接影响后期的产蛋性能和种 用价值。因此,在日粮配合上,蛋白质水平 不宜过高,含钙不宜过多。
⑵肛门:外侧丰满,大而圆,内侧干燥者为停 产鸡。⑶腹部容种:腹部是消化和生殖器官的 所在地。产蛋鸡消化和生殖器官发达,体积
较大,表现在腹部容积大;而停产鸡则相反,
腹部容较小,鉴别产蛋鸡和停产鸡可测量量 趾骨间差距。
⑷ 色素变换:
观察色素的变化,母鸡开始产蛋后,这 种黄色素转移到蛋黄里,在母鸡肛门、喙、 眼睑、耳叶、胫部、脚趾等的黄色缺乏补充, 逐渐变成褐色至淡黄色或白色,一般来说, 到秋季,产蛋鸡的上述部位的表皮层黄色素 已褪完,而停产鸡的这些部位仍呈黄色。
湿((用手握成团、手松后即散开为准)后撒在 上面喂给。
前三天用此法喂料,从第四天起用此方法给合加 料槽饲喂,第6~7天过渡到全部用料槽饲喂。初 产前二周就要增补足够的钙,对开产早的青上母 鸡也要设法补充钙。
8.青年母鸡的转群:
青年母鸡迁入成鸡舍应在开产前进行。
移动时捉鸡的方法要注意,因为迁移鸡舍对 母鸡易受各类应激影响。育成期间用同一
谢谢大家!!!! 祝新年快乐!!!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

蛋鸡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培训资料)

一、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①地面育雏:这种育雏方式普通限于条件差的、规模较小的饲养户,简单易行,投资少,但需注意雏鸡的粪便要时常清除,否则会使雏鸡感染各种疾病,如:白痢、球虫和各种肠炎等。

②网上育雏:这种育雏方法较易管理、干净、卫生,可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③雏鸡笼育雏:这种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育雏方式,非但便于管理,减少疾病发生,而且可增加育雏数量,提高育雏率。

建议采用网上育雏,条件好的用3-4 层重叠式育雏笼育雏。

2、育雏前的准备工作( 1 )育雏室的准备:①大小要满足育雏需要,检查维修育雏舍的门窗、电路、供暖设备等。

如果采用煤炉或者坑道保温,必须将煤烟排出鸡舍外;②打扫干净(一周前准备好);③育雏室消毒(地面可用3%烧碱,必须用清水冲洗干净,防止腐蚀烧伤鸡的腿部,也可用消毒药进行喷雾;空间可以用福尔马林熏蒸--按每立方米 21g 高锰酸钾+42mL 福尔马林( 40% 甲醛溶液)对鸡舍进行密闭熏蒸消毒, 24 小时后,应通风换气。

)(2)育雏用具、饲料药品的准备饲料、料槽、水槽、药品、加温设备、燃料等;在育雏前一周,鸡笼、用具等彻底消毒,用消毒液对饮水器、料槽消毒后,清洗干净备用。

按照雏鸡的营养需要准备好育雏料,料要新鲜,防止霉变。

同时准备好药品和疫苗。

( 3)预热(试温)在育雏前 1 ~ 2 日内,将舍内温度提升到35℃摆布,相对湿度保持在 70%摆布。

3、初生雏的选择和运输选择绒毛光亮、整齐,大小一致、初生重符合品种要求且腹部柔软、卵黄吸收好,脐部愈合良好的健雏。

按照出壳的时间和体质强弱 严格挑选, 要求叫声响亮、挣扎迅速有力、毛色粗长光洁、雏鸡仰翻 能很快站起。

对腹大、血脐、大肚脐、跛脚、眼瞎、歪头等弱雏,坚 决淘汰。

雏鸡运输时间最多不应超过 48 小时,长途运输时应防止雏鸡脱 水,应补充水分。

运输时鸡盒内温度应保持18℃以上,并注意通风。

夏季注意防暑,冬季注意保温。

4、雏鸡的饲养管理( 1)开水、开食①尽快将雏鸡均匀地放在饮水器附近,在开始的2 ~ 3 小时内让 雏鸡先自由饮水,水温 30℃,加 5%的红糖或者白糖, 1-4 天的饮水中 添加环丙沙星或者氧氟沙星等抗生素以预防雏鸡白痢。

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蛋鸡饲养管理手册

蛋鸡饲养管理⼿册蛋鸡饲养管理⼿册第⼀章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雏鸡的⽣理特点1—6周1、⽣长及为迅速雏鸡体重在两周龄时⽐出⽣时增重⼆倍,六周龄时是出⽣时的⼗倍;雏鸡⽻⽑⽣长快,三周龄时占体重的4%,四周龄时占体重的7﹪;换⽻速度快,所以雏鸡对蛋⽩质的需求量较⾼。

2、体温调节能⼒差,难以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由于雏鸡机体本⾝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体表只有绒⽑,没有⽻⽑特别怕冷。

因此对雏鸡的保温⼯作要给予极⼤的重视。

3、对疾病的抵抗⼒弱由于鸡体的免疫体系发育不完全,免疫功能不健全,外界的各种疾病极易感染雏鸡。

4、新陈代谢强烈雏鸡⽣长快,呼出的⼆氧化碳、⽔蒸⽓、产⽣的氨⽓都⽐较多,这些污浊的空⽓极⼤的影响雏鸡的健康。

要在保证温度的条件下,加⼤通风换⽓量,减少饲养密度。

5、雏鸡的消化能⼒差雏鸡的消化器官发育不全,嗉囊和肌胃容积⼩,贮存⾷物有限,要少喂勤添,⽤优质饲料。

6、雏鸡敏感性强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缺乏或有毒药物过量时,雏鸡都会很快出现病理症状。

因此,在雏鸡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谨慎确定各种营养成分、药物的含量及其⽐例。

7、雏鸡胆⼩、易受惊吓、⾃卫能⼒差神经敏感,⽆⾃卫能⼒。

因此,要保持育雏环境安静,严防⽣⼈⼊内、防⽌噪⾳,还有要防⽌猫、狗、⽼⿏等。

⽬标:了解雏鸡的基本⽣理特点⼆、进鸡前的准备根据鸡群周转情况,合理安排进鸡时间,然后根据鸡舍数量、⾯积预定雏鸡,接鸡前要做好充分准备。

1、物资与⽤具的准备物资:饲料、疫苗、药物、垫料等。

⼯具:温、湿度计,照明⽤具,清扫⽤具以及育雏记录报表等。

2、育雏前做好鸡舍的清扫消毒⼯作。

步骤如下:冲洗鸡舍:⽤⾼压⽔枪清洗鸡舍天花板、笼具、地⾯,顺序先上后下、先内后外,从⼀头到另⼀头,可除去部分病原体。

⽕焰消毒:舍内不怕⽕烧的⾦属隆笼具、地⾯等可采⽤⽕焰消毒。

喷雾消毒:冲洗⼲净并⼲燥后才能进⾏化学消毒,常⽤喷雾消毒的喷雾量为每平⽅⽶0.25—0.4L稀释后的消毒液。

喷雾时要遵守先顶后地、先后再前、先内后外的原则。

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措施
蛋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措施是蛋鸡养殖的重要环节,对蛋鸡的产蛋性能影响极大。

育雏期饲养管理措施包括环境控制、营养饲料、药物管理、蛋鸡管理等方面。

环境控制是育雏期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要求蛋鸡舍室温度适宜,湿度合适,空气流通良好,日照充足,确保蛋鸡舒适的生长环境。

营养饲料是蛋鸡育雏期生长发育的重要支持,要求饲料营养均衡,粒度细,有利于蛋鸡消化吸收,同时要注意控制饲料摄入量,防止蛋鸡过胖。

药物管理是育雏期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要求采用有效期内的安全药物,及时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疾病,保证蛋鸡身体健康。

蛋鸡管理是育雏期饲养管理的重要环节,要求定期检查蛋鸡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管理措施,确保蛋鸡良好的生长发育。

育雏期饲养管理措施是蛋鸡养殖的重要环节,要求环境控制、营养饲料、药物管理、蛋鸡管理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进行管理,以保证蛋鸡良好的生长发育。

蛋鸡育雏期管理关键技术

蛋鸡育雏期管理关键技术


好: 脐部 愈 合 良好 . 无血痕 . 有 绒 毛覆 高 给温是否适 当 . 除 参 照 室 内悬 挂 盖; 反应灵 敏 , 活泼好动 , 眼大有神 ; 的温度表外 . 还应 做到 “ 看 雏给温 ” . 触 摸 有 膘 .握 在 手 中饱 满 挣 扎 有 力 : 即 根 据 雏 鸡 的 精 神 状 态 给 予 正 确 施 叫声 清 脆 响 亮 : 体重 大小均一 : 泄 殖 温 。 当给 温 正 常 时 . 雏鸡活泼好动 , 采 腔附 近 干净 : 喙、 脚、 腿、 爪等 正 常 。 雏 食 良好 . 饮水适度 . 粪便正常 . 睡 眠 安 鸡 到达后 . 应立 即卸下鸡盒 . 去 掉 盒 静 . 无异 常叫声 . 在 育 雏 室 内分 布 均 盖, 将 雏鸡放 在靠 近 育雏 器 的温 暖处 匀 。 当 给温 高 时 . 雏鸡远离加热源 , 伸 运 雏 箱 如 果 不 是 可 重 复 使 用 的 材 料 翅 和 张 嘴 , 呼吸增加 . 发 出 吱 吱 的 叫 制成 . 应一 律 在 鸡 场 内迅 速销 毁 。 声, 饮 水量 加 大 . 食 欲不 好 , 有 时 见 稀 二、 饮 水 和 开食 样粪便 : 温度 低 时 。 雏鸡 聚集 在 一 起 . 雏 鸡 应 先饮 水 后 开 食 . 一 般 在 雏 靠 近热 源 , 行 动迟 缓 , 颈 羽收缩 、 直立 , 鸡 出壳后 2 ~ 3 小 时给予 饮水 如果 是经 常 发 出叽 叽 的 叫声 . 有 时 可见 层 层 扎
每次喂料 前应先 清除盘 中的垫
料 和粪 便 . 料盘 ( 槽) 中饲 料 不 宜 加 得 太满 , 吃完 后 再 喂 . 确 保 夜 间有 足 量 的 饲料 。 要 提 高 鸡 的 采食 量可 在 固定 时 间 内增 加 喂料 次 数 八、 断 喙

蛋鸡育雏日常管理工作计划

蛋鸡育雏日常管理工作计划

一、前言蛋鸡育雏是蛋鸡养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蛋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性能。

为了确保蛋鸡健康、快速地成长,提高养殖效益,特制定本管理工作计划。

二、目标1. 提高蛋鸡育雏成活率。

2. 降低育雏成本。

3. 培养健康、优质的蛋鸡。

三、工作内容1. 饲料管理(1)选择优质的饲料原料,确保饲料营养均衡。

(2)按照蛋鸡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

(3)饲料要新鲜、清洁,避免霉变。

(4)保证饲料的供应充足,避免断料。

2. 环境管理(1)保持育雏舍温度适宜,一般控制在35-37℃。

(2)保持育雏舍湿度适中,一般控制在60-70%。

(3)保持育雏舍通风良好,保证空气质量。

(4)定期清理育雏舍,保持舍内清洁。

3. 养殖设备管理(1)定期检查育雏舍内的养殖设备,如饮水器、料槽、温控设备等。

(2)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设备。

(3)保持设备清洁,避免细菌滋生。

4. 免疫与疾病预防(1)按照免疫程序,及时对蛋鸡进行免疫接种。

(2)定期进行疫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疫情。

(3)加强生物安全,防止病原体传入。

5. 育雏记录(1)详细记录育雏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成活率、死亡率、采食量等。

(2)对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原因,采取措施。

(3)定期总结经验,不断优化育雏管理。

四、工作流程1. 育雏前准备(1)选择合适的育雏舍,确保通风、保温、清洁。

(2)准备饲料、养殖设备、消毒剂等。

(3)对育雏舍进行消毒,确保无病原体。

2. 育雏过程(1)按照饲料配方,定期喂食。

(2)保持育雏舍温度、湿度适宜。

(3)定期检查养殖设备,确保正常运行。

(4)进行免疫接种,预防疫病。

3. 育雏后期管理(1)调整饲料配方,满足蛋鸡生长需求。

(2)观察蛋鸡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

(3)加强生物安全,防止病原体传入。

4. 育雏结束(1)对育雏舍进行消毒,准备迎接下一批蛋鸡。

(2)总结育雏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下一批蛋鸡育雏提供参考。

五、总结通过以上管理工作计划,我们希望能够提高蛋鸡育雏的成活率,降低育雏成本,培养健康、优质的蛋鸡。

蛋鸡育雏期饲养技术

蛋鸡育雏期饲养技术

蛋鸡育雏期饲养技术育雏期(0周龄~6周龄)的饲养管理目标要求为6周龄末体质健壮,体重和胫长达到饲养指南标准,且整齐度良好。

关注的管理要点为温度、密度、通风、断喙和防疫。

(一)育雏前的准备1.育雏舍的准备:进雏前两周对育雏舍和设备进行彻底清扫、清洗、消毒,消毒可先用消毒药水喷洒,然后进行熏蒸消毒。

2.设备和饲料等准备(1)供热器:可采用热风炉、地下火道等方式供热。

(2)照明灯:可采用白炽灯、萤光灯或高压钠灯等。

(3)食槽:要求数量足够、采食方便。

(4)饮水器:要求数量足够,早期宜采用饮水器,后期宜采用乳头饮水器。

(5)饲料:开食宜采用全价颗粒破碎料。

3.雏鸡的选择和运输(1)雏鸡的选择:要从种鸡质量好、防疫严格的种鸡场购进雏鸡。

(2)雏鸡的雌雄鉴别:雏鸡必须在24小时内进行雌雄鉴别。

(3)雏鸡的运输:初生鸡雏经鉴别,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后进行运输,运输前对车辆、运雏箱消毒。

(二)育雏期的饲养管理1.育雏方式:可采取平面育雏、立体育雏、平面和立体联合育雏等方式。

2.初生雏鸡的饲喂(1)饮水:在雏鸡初次饮水中加入葡萄糖、抗生素、电解质多种维生素等。

饮水要充足清洁,水温与室温相同,1周后可直接饮用自来水。

(2)开食:将雏鸡饲料撒在反光性强的硬纸上、塑料布或浅边食槽内,当有些鸡开始啄食时,其他鸡也会模仿。

3.雏鸡的管理(1)密度:平养1周龄~3周龄20只~3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10只~15只/平方米;笼养为1周龄~3周龄50只~60只/平方米,4周龄~6周龄20只~30只/平方米,注意强弱分群饲养。

(2)温度:1日龄雏鸡要求35℃,以后每5天降低1℃,35日龄~42日龄时达到20℃~22℃。

如发现鸡倦怠、气喘、虚脱表示温度过高;如果挤作一团,吱吱鸣叫表示温度过低。

(3)湿度:适宜的相对湿度为10日龄前60%~70%;10日龄后55%~60%。

湿度控制的原则是前期不能过低,后期应避免过高。

(4)饮水:雏鸡出壳后,应尽早供给饮水。

浅谈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浅谈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煮水各一次 , 中适当投放百毒杀 。 水 笔者认为 , 水蒸气 中带有
1 3日龄 :  ̄ 饮水 : 青霉 素 、 链霉 素 , 速补 一 4 拌 料 : 特 1; 痢
灵。 4 7日龄 : 饮水 : 速补 一 4 拌料 : 1; 土霉素 。 0日龄 : 1 新城疫
百毒 杀粒 子 , 无论对 雏鸡呼吸道 、 脐带结 疤和羽毛都是 有益 的,同时净化 了舍 内空气 。l 0日龄后舍 内湿度保持在 5 % 0
及 葡 萄糖 2 g 同 时加 冷 开 水 10 m 5, 0 0 L配 成 。 饮 口服 补 液盐 先
唧” 连绵 , 影响采食 和运 动 , 降低对疾病的抵抗 力 , 易受凉 、 下 痢甚 至死 亡 ; 温度过 高 , 雏鸡 张嘴呼吸 , 叫声烦躁 , 影响雏鸡 正常代谢 , 食欲减退 , 质下 降 , 体 发育缓慢等。通过观察雏鸡
病 后 的影 响是 深刻 而 久 远 的 。 2 严 控 温 度 是 育雏 成 功 的 关键
4 饮水 卫生 是 保 证 雏鸡 正 常代 谢 的 关 面尤
为 重要 , 论 什 么 时候 都必 须 提 供 充 足 的优 质 饮 用 水 。雏 鸡 无
群。
熏蒸 2 h 此 间不允许任何人进入。 4。 进雏前 1 放 出舍内刺激 d
性气味 , 生火加温 , 等待进雏。同一生产区只饲养 同一 日龄的 鸡 。饲养人员不能随意出入划定 区域 , 也不能与其 他人 员有 交叉往来。技术人员 、 管理人员和饲养人员人舍前必须 经过 淋浴 、 更衣 和消毒 。 严格执行各项卫生 防疫措施 , 否则雏鸡发
鸡 。雏鸡 的饲养管理是一项 细致 而又重要 的工作 , 它直接影 响到雏鸡的成活率 、 生长发育 , 成鸡 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蛋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生态养鸡就是在森林生态环境下,以本地鸡为养殖对象,舍饲和林地放养相结合,以自由采食林间昆虫,杂草为主,人工补饲有机饲料为辅,呼吸林中空气,饮山中无污染的河水,生产天然无公害的优质商品鸡。

生态养鸡属于绿色无公害养鸡。

采用林下人工种草规模化放牧散养的生产方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养殖模式,贵州地区正在大规模推广该技术。

1生态养鸡的意义
1.1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林下种草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可形成粪肥草、林木、农作物,草养鸡,果木以及农作物增产的良性生态循环。

1.2是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的有效途径林下养鸡,环境好,无污染,符合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的要求。

养殖出来的肉鸡,品质和风味好,经济价值高。

1.3饲养成本低优质牧草、草子和昆虫等都可以作为鸡的饲料;饲养环境好,鸡的疾病少、成活率高;所需设施简单.因此,生态养鸡投资少,见效快。

2养殖技术
2.1 选好场址生态鸡的养殖是在森林环境条件下进行的,所以养鸡场要选择天然林地,一般天然次生林好于原始林,阔叶林好于针叶林,天然林好于人工林。

如条件允许,最好选择针阔混交林。

要求鸡舍周围没有大的污染源,坡度以5。

左右为宜,背风向阳,水源充足,取水方便。

周围最好用篱笆和塑料网围起来。

2.2鸡只的选择以贵州地方优质鸡种,如小香鸡、竹乡鸡、乌萓鸡等,或含土鸡血75%以上的青脚麻鸡为好。

商品鸡苗应来源于无特定疾病的种鸡场,不能从疫区引进。

2.3育雏
2.3.1育雏时间。

最好选择3 5月份育雏。

因为春季气温逐渐上升,阳光充足,对雏鸡生长发育有利,育雏成活率高。

到中鸡阶段,由于气温适宜,舍外活动时间长,可使鸡得到充分的运动与锻炼,因而体质强健,对以后天然放牧采食,预防天敌非常有利。

2.3.2合理补饲。

适当补饲精料,可提高鸡的生长速度。

补饲精料以无公害浓缩饲料配合玉米及细糠为主,部分农副产品为辅。

给育雏鸡换料时要逐步进行,在饲料中逐渐增加新饲料的比例,7 d左右换完为宜。

早、中、晚各补饲1次,晚上补饲50%,出栏前1个月以补精料为主。

2.3.3育雏管理。

①育雏准备。

育雏前应充分准备好育雏舍、供温设备、垫料、饲喂及生产工具、新鲜饲料、防疫治病的药物。

②消毒。

育雏舍、饲喂及生产工具应提前7 d做好消毒工作。

③育雏。

一般采用平养方式育雏,集中育雏1个月左右,脱温后进行放牧散养。

育雏时应按育雏饲养管理技术,控制好温度、湿度、光照、通风、雏鸡密度等饲养管理条件。

搞好雏鸡的饲喂和疫病防治工作,为放牧散养提供健康的脱温雏鸡。

④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是育雏期间做好疫病预防的关键。

应根据当地疫情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在育雏期内请兽医完成免疫接种工作。

3选用特定饲料
3.1 人工饲料饲喂生态鸡的饲料必须是按有机食品要求制作的有机饲料。

人工补饲的动物性饲料,也必须按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执行。

人工饲料的生产过程中严禁添加各种化学药品,以保证生态鸡的品质。

3.2天然饲料主要有天然饲草、成熟的籽实及各种天然昆虫等。

只有生态鸡的天然饲料充足、营养全面,才能够生产出高营养和滋补性强的优质产品。

4放养管理
4.1饲养密度散养鸡舍一般每平方米饲养15只左右。

放养时,每1 000m2可容纳300~500只鸡。

以300~500只鸡为1群散养为宜。

4.2分区轮牧在草地上放养,要实行分区轮牧,以合理利用牧草,减少对草地的破坏。

可将放养草地划块分为4—5个小区,并用木桩和尼龙网制成围栏。

每个小区放养5~7 d,间隔20~30 d轮放1次。

4.3搬迁鸡舍散养鸡舍长期固定在一个地点上,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疾病增加、土壤板结,影响牧草的生长,因此,散养鸡舍应定期搬迁。

4.4防兽害和药物中毒要防止野兽侵害和农药、鼠药等中毒。

5疾病防治
制定并严格遵守卫生防疫制度。

统一进鸡,实行全进全出制度。

定期对育雏场及散养场地进行消毒。

可以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一些国家允许使用的兽药和药物饲料添加剂.以促进鸡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

养鸡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搞好鸡新城疫、禽流感和鸡白痢等疾病的防控工作。

发生疫情时,要及时采取隔离治疗或捕杀措施,同时做好消毒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