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

浅谈817肉鸡管理重点的总结有养殖经验的养殖户都知道肉鸡在出栏前7到15日龄会出现死亡率高、长势缓慢的现象,且这个阶段的饲料投资都过半,药费、鸡苗等成本相对较高,而真正效益好坏就取决于这段时间,因此降低鸡的死亡率、发病率、提高饲料转化率成了重点工作。

根据指导经验结合养殖户市场情况将肉鸡饲养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育雏期(1-7日龄),中期(8-28日龄),后期(28日龄到出栏):一、育雏期(1-7日龄)鸡苗进栏后,夏季主要防止脱水,应补充葡萄糖;冬季以增加体热,补充红糖水,如果这7日内鸡群发生大量死亡,在排除煤烟中毒、温度过高、药物中毒等问题,那么就是鸡苗本身问题。

在进栏第一日温度在34-35度最为适宜,3日降一度。

育雏室密度要适中,不适过密。

2-4日龄防沙门氏菌病,首选药物为“氟苯尼考”;5日龄首次免疫,新支二联滴鼻、鸡痘刺种,断喙,在季节交换时还应做颈部注射新流二联苗或是H5+9油苗,可有效减少中后期流感、病毒性呼吸道等病的发生,节约药费成本。

二、中期(8-28日龄)近几年全国大部分地区肌腺胃炎病高发,养殖户一直为此病困扰,在病情出现2日左右时出现采食量增长缓慢或不增加,鸡群粪便不成形、过料,或是出现细棍状的硬粪便,此病难治疗、危害大,且造成免疫抑制造成养殖失败,在此提醒广大养殖朋友要将此病作为重点对象,提前做好预防。

15日龄免疫法氏囊,后三天用提高免疫力药物配合支原体、呼吸道(如“泰乐菌素菌素、多西环素、替米考星等成分)预防用药,缓解应激产生的呼吸道症状,要一星期左右消失,否则以后大群中咳嗽、呼噜等声音将不能停止;18-20日龄,一般过渡料,主要防大肠杆菌、小肠球虫;20-28日龄预防肠炎和抗病毒类药物。

一般夏季20日龄左右应该括鸡至满圈;秋冬季25-28日龄扩至满圈,此季节温度白天不低于28度,晚间30度最为适宜,不宜温度过高,以免通风不够或是通风时易感冒,同时控制好呼吸道,因为中期时间长,采食量不高,在这个阶段注意各种疾病的治疗,投药的费用不大。

肉鸡雏饲养管理的要点

肉鸡雏饲养管理的要点
曰 畜 禽 饲 养
肉 鸡 雏 饲 养 管 理 的 要 点
薛 荣 侯 立伟 于英婷
( 1 _ 士林 省永 吉县 经济开发 区畜牧站 吉林 永 吉 1 3 2 2 0 0 , 2 岩 林 省 永 吉县 口前镇 畜牧 站 吉林 永 吉 1 3 2 2 0 0)
肉鸡 的饲养 周期 在 4 0 ~ 5 0天左 右 ,其体 重在 2 . 5 4 . 0 千克。 在这短短的 1 个多月 , 肉鸡的发育一直
效方法 。7日 龄时 , 抽样称重 , 计算 平均体重 和均匀 度。 这2 个指标将显示早期管理 的有效性。 对鸡雏的 嗉囊充满度 、 平均体重和均匀度做详细记录 , 用于评 估前 7 天的饲养管理工作 。该记录表是评估 和改善 肉鸡饲养管理 的有效工具 ,应将它纳入 肉鸡饲养场 质量控制体系, 平时要认真填写和保存该记录表。
程序 ,因为生长期适当限光有利于防止后期猝死率 过 高 。如果 饲 养 4 2天左 右 或 3 5 ~ 3 6天 的 肉鸡 , 宜 采
用间歇式光照或 2 3 小时光照 , 1 小时黑暗方式。 光照 强 度单 位 , 2 0勒克 司相 当于 每平 方米 3 - 3瓦 , 1 0勒克
司相 当于 1 . 7瓦 , 米 。
处于一种应激 当中, 在受到外界不 良因素 的影响下 , 很容易患病 , 做好雏鸡时期的饲养管理极其重要 。
1适宜的温度
因为雏 鸡 的热 调节 系统 还 没 有 发育 完 全 ,需 要
提供一些供热系统来为小鸡加热 。在人工育雏 中常 用 的方法有热辐射 ( 红外线 ) 保温伞式育雏 和热风 炉或煤炉加温式育雏 。应特别注意雏鸡的行为与舍 内温 度是 否 一致 , 雏鸡 在 育 雏伞 下 均匀 分 布 , 采食 饮 水正 常 , 行动活跃 , 叫声清脆 , 说 明局域育雏 温度合

冬春季肉鸡育雏八项关键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冬春季肉鸡育雏八项关键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关键 管理 技术要 点 。
不 同时期 的配 合 料 , 以满 足其 生 长 发 育需 要 。更 换 饲 料应逐 步更 换 , 鸡有 一定 的适应 过 程 , 让 以免 因 日 粮 突然 改变 而引 起 消 化不 良, 响生 长 发育 。雏 鸡 影
1 要 尽 快供 给清 洁 饮 水
雏鸡运到育雏舍后 , 稍作休息应该 即刻饮水 , 第 1周用 开食 盘 , 次 喂料 可 将 饲料 均 匀 地 撒 在饲 因 初 让 为 出雏 时问需 2 , 上 长 途 的运 输 , 鸡 消 耗 很 料 盘 中或 牛皮 纸 上 , 雏 鸡 自由采 食 。对 尚不 知道 4h 加 雏 应多次将其围拢到有饲料的地方 , 让其 大, 应尽早 饮水 。尽 早 饮 水 可补 充 雏 鸡 出壳 时体 内 采食 的雏鸡 , 学 着吃 料 。鸡饲 喂应做 到定 时定 量 , 一般 1 3d每 ~ 所 耗去 的水份 , 促进 肠道 蠕动 。排 除胎粪 , 还能 促进 次 夜 次 3d后 ~8 新 陈代谢 , 加促 吸 收剩余 的蛋 黄 , 以增强食 欲感 。第 2h给料 1 , 间 给料 1 , 每昼夜 6 次 ,
2 要在 出壳后 1 ~2 2 4h开食
雏鸡行 动 缓慢 , 羽毛 蓬松 , 身体 发抖 , 聚集在 热源 在雏 鸡饮 水 后 即可进 行 开食 , 鸡 出壳后 开 饲 时 , 雏 不 温度 过 高 时 , 雏鸡 散 时 间最 晚不要 超 过 1~ 2 , 2 4h 绝不 要 人 为推 迟开 饲 下 , 时发 出唧 唧 的凄惨 叫声 ;

定 量 的补 液盐 , 可起 到提 高雏鸡 成活 率 的作用 。1 可 防止饲 料污 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周后 饮清 洁 的凉水 即可 。饮 水 量 一 定要 充 足 , 常 经

养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

养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

养鸡|肉用仔鸡的饲养管理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膳食结构概念在肉类要求上的改变,禽肉需要量的猛增,从而促使了肉用仔鸡生产的迅速发展。

现代肉鸡与以往的肉鸡概念截然不同,它是指肉用配套品系杂交生成的雏鸡,如AA、艾维茵、明星、狄高鸡等。

按屠宰时期和体重大小要分为肉用仔鸡、炸用鸡和烤用鸡。

而我国过去的肉用仔鸡是指未达到性成熟就屠宰吃肉的小鸡,俗称“笋鸡”。

目前,肉仔鸡一般饲养7~8周龄,体重为1.8~2.0千克,出售屠宰。

它具有鸡皮柔软,肉质细嫩、味鲜美,适于快速烹调等优点。

(一)肉用仔鸡的生产特点1.早期生长速度快肉用仔鸡公母混合饲养,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早期生长十分迅速。

一般2周龄体重可达0.35千克,4周龄1.00千克,6周龄1.80千克,7~8周龄达到2.0~2.50千克,大约是出壳重的50倍。

世界最高纪录是56天为2.88千克,大群测试世界纪录56天为2.76千克。

2.饲养周期短,劳动效率高在国内,肉用仔鸡从雏鸡出壳,饲养至8周龄即可达到上市标准体重,而售出后,经2周打扫、清洗、消毒,又可进鸡。

这样10周就可饲养一批肉鸡,一年可以饲养5批。

如果一幢鸡舍2个饲养员,一次能养1万只肉鸡,则一年能生产近5万只。

如果房舍充裕,能周转,还可多养。

3.饲料转化率高在肉用禽中,肉用仔鸡的饲料转化率最高,一般肉牛为5∶1,肉猪3∶1,而目前许多国家仔鸡已达2∶1的高水平,更高者达1.72∶1。

另外,依靠肉仔鸡早期生产速度快的特点,缩短其饲养期,在7周龄上市,可进一步提高饲料转化率,经济效益也相应提高。

4.饲养密度大,设备利用率高与蛋鸡相比,肉用仔鸡喜安静,不活泼好动,除了吃食饮水外,很少斗殴跳跃,特别是饲养后期由于体重迅速增大,活动量大减。

虽然密度随着鸡只日龄的增加而增大。

只要有适当的通风换气条件,就可加大饲养密度。

一般厚垫料平养,每平方米可养13只左右,比同等体重同样饲养方式的蛋鸡密度约增加1倍。

5.劳动生产率高肉用仔鸡集约化生产,效益十分理想,肉用仔鸡笼养、网养、平面散养均可,农村可因地制宜,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

现代肉种鸡各饲养阶段的管理要点

现代肉种鸡各饲养阶段的管理要点
限 饲 控 制 体 重 , 免 超 重 , 确 管 理 好 种 鸡 的 各 避 正
3 育雏 期 (- 0 4周 )
31 0 3日龄 通过 精 细 的 管理 ,培 养 刺激 雏 鸡 食 . -
欲 确 保 有 足 够 的 采 食 和 饮 水 位 置 ,勤 赶 鸡 和 匀
个 饲 养 管 理 阶 段 , 可 能 生 产 出 最 多 、 质 量 的 尽 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间, 体重低于标准 , 2 如 在 1日 龄 前 可 适 当 延 长 光
照时间。
度 , 果 相 对 湿 度 偏 离 6 %~ 0 , 背 高 的 温 度 如 0 7% 鸡 应 做 相 成的 调整 。 常观察 雏 鸡行 为 , 经 以保 持 温 度
33 】~ 1 日龄 个 体 称 重 . 42
7周 达 到 标 准 ; 8周 后 必 须 每 周 增 加 一 定 的 料 量 , 稳 定 栏 内鸡 群 的 饲 养 数 量 , 到 正 确 的 周 增 重 。 达 育 成 前 期 公 母 鸡 体 型 配 比 的 好 坏 对 受 精 率 会 产 生 重 要 的 影 响 , 此 , 确 保 体 型 配 比合 乎 标 准 要 求 。 因 应
料 温 度达 到 2- 0 8 3 ℃之 问 , 背 高 的 温 度 在 3 ℃ 以 鸡 0
上 , 对 湿 度 为 6 %~ 0 相 0 7 %
只 鸡 ,满 嗉 囔 鸡 所 占 的 比 例 应 达 到 7 % 以 上 ;h 5 8 时 应 达 到 8 % 以 上 ;2 0 1 h后 应 达 到 9 % 以 上 ;4 5 2h
行 公 母 混 群 ; 成 熟 的 公 鸡 不 应 与 母 鸡 混 群 ; 公 未 如
通 过 调 整 各 栏 的 喂 料 量 ,正 确 控 制 各 栏 鸡 群 的 体 重 增 长 , 鸡 群 获 得 均 匀 的 骨 架 发 育 。 鸡 早 使 公 期 的 生 长 发 育 对 于 将 来 的 受 精 率 非 常 重 要 ,2周 1 之 前 ,公 鸡 9 % 的 骨 架 几 乎 已 发 育 完 成 ;2周 公 5 1

雏鸡的育雏方式:地面平养育雏

雏鸡的育雏方式:地面平养育雏

雏鸡的育雏方式:地面平养育雏把雏鸡放在铺有垫料的地面上养育的方式。

地面平养一次性投资少,但占地面积大,管理不便,雏鸡直接与垫料、粪便接触,不依控制球虫与白痢,育雏成活率、饲料转化率均不如笼育。

一般仅适于小规模的蛋鸡场采用。

但在饲养商品肉鸡特别是快大型肉用仔鸡时,由于肉仔鸡易发生腿病及胸囊肿,采用垫料地面平养胸囊肿的发生率较笼养大大降低;肉鸡在前期要求有适当的温差,以刺激食欲,提高采食量,从而促进生长,地面平养由于雏鸡活动范围较大,可以根据其体格选择温度高低有差异的区域。

因此,垫料地面平养适用于商品肉鸡的育雏,此外对于采用育雏、育成与产蛋一般制管理的种鸡(以肉种鸡居多),也采用这种方式育雏。

垫料地面育雏有更换垫料和厚垫料两种方式。

前者垫料厚3~5,垫料经常更换,后者进雏前铺设垫料,整个育雏期不更换垫料,垫料厚度夏季5~6厘米,冬季8~10厘米。

地面平养的加温方式有地下烟道加温、煤炉加温、电热或煤气保温伞加温、红外线灯或红外线板(棒)加温等。

育雏初期,为防止雏鸡远离热源,须围绕热源周围设置护板(围栏),以限制雏鸡的活动范围。

护板高30~45cm,距热源的距离冬季约75cm,夏季约90cm,当雏鸡熟悉热源后,逐渐扩大护围面积,7~10日龄后即可撤除。

垫料地面平养的育雏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垫料的质量与管理。

优质的垫料对雏鸡腹部有保温作用,要求重量轻,颗粒大小适中,干燥、清洁、灰尘少,吸湿性强,柔软、弹性好,价廉,可作肥料,切忌使用霉变的垫料。

常用的垫料有稻草、麦秸、刨花、稻壳、锯末等,旧报纸切碎作垫料效果也很好。

其中稻壳和刨花保温性强,吸水性好,不易板结,表层水分蒸发快,能保持垫料的松软干燥,使用效果相对较好。

垫料管理是地面平养育雏的重要方面。

其重点是:①应将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20%~30%的正常水平。

垫料含水量是否正常,可用手抓一把垫料压紧,然后放开,如垫料既不粘成球状又不散落,表明含水量正常。

育雏期垫料的正常含水量有利于防止雏鸡脱水、羽毛生长,也有利于控制球虫病的发生。

标准化肉鸡饲养管理手册

标准化肉鸡饲养管理手册

肉鸡饲养管理密闭鸡舍参考手册家禽事业线技术人员赴泰培训班2005年5月于泰国前言根据正大集团安排,由董事长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和家禽事业线共同组织了正大集团中国区家禽事业线技术人员赴泰培训班,一行25人于2005年4月17日至2005年5月16日赴泰国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学习培训。

根据每人所从事的工作分为五组:肉种鸡组、孵化组、蛋鸡组、肉鸡组、综合组。

首先由泰国有关技术专家对培训班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技术讲座,然后分组驻各场进行现场学习两周,之后集中参观考察,最后培训班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讨论,各组分别编写了饲养管理参考手册,并把本次培训学习内容的汇总及一些技术资料进行了精心筛选,分门别类录制成一套(3张)光盘,以供各个公司在培训学习时应用。

在此次培训期间,培训班受到了谢国民董事长关心和接见,得到了陈伯正资深副总裁及泰国正大集团各位专家和各场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我们一并表示真诚地感谢!肉鸡组根据泰国技术专家授课内容和现场学习体会,编写了本手册供各公司参考应用,本手册适用于密闭鸡舍,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顾问翻译:马大伟陈国盛陈伟荣王思良讲座讲师:Mr.Pramot技术指导:王进圣陈国盛尤玉双肉鸡组成员:戈海文黄显忠段晓红张建志祁国超乔胜利环境控制工程师:吴晓平自动化控制工程师:王铁军2005年5月16日目录一、隔离与卫生防疫……………………………………………二、清舍和消毒……………………………………………三、饲养密度和设备要求……………………………………………四、进鸡前准备和接鸡……………………………………………五、温度设定……………………………………………六、光照程序……………………………………………七、饮水管理……………………………………………八、饲喂管理……………………………………………九、湿度管理……………………………………………十、进鸡后的日常管理及注意事项………………………………十一、垫料管理………………………………十二、通风………………………………十三、免疫用药计划………………………………十四、鸡群观察要领………………………………十五、设备管理………………………………十六、出栏………………………………十七、附表………………………………一、隔离与卫生防疫1、鸡场应尽可能远离其他禽类养殖场、屠宰场和村庄。

肉鸡分阶段饲养

肉鸡分阶段饲养

肉鸡分阶段饲养第一阶段(0—14日龄)雏鸡刚出,从孵化室转入到育雏舍应尽快让雏鸡适应新的环境,减少应激,降落发病率,进步生长速度。

在最初几天,给予高品质的饮水,饮水中加入5%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高效低毒抗菌药。

喂给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少喂勤添,投料量占食槽1/2或1/3最好。

第一天给予24小时间照,光照强度4瓦/平方米,以后渐减过渡到天然光照。

第二阶段(15—35日龄)雏鸡已基本适应新的生活环境,逐渐进入快速生长阶段。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健康鸡群,构成鸡体架子,促进内脏器官发育和腿部粗大强壮,为下阶段饲养做好筹备。

能够依据仔鸡生长状况,适当加大饲料体积,降落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含量(一般降10%)。

值得留意的是,饲料中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不能降落。

每天定时饲喂3次,仔鸡每次可采食到较多饲料。

这样既能训练消化器官,又能充足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留意运动,晚上用竹竿轻轻驱逐鸡群,进步仔鸡运动量,促进内脏器官发育,减少胸部的压力刺激。

适当进步光照强度。

第三阶段(16至出栏)要采用办法促进鸡采食和消化吸收,减少运动降落消费,进步生长速度。

要供应优质的育肥饲料,以充足满足鸡营养需要,进步饲料转化率。

配制饲料留意原料多样化,使用低纤维原料;添加动植物油脂;尽量制成颗粒料。

每天饲喂次数由3次增长到5次,或选用自由采食法,维持料槽一直料。

在不影响鸡群健康的状况下,减少运动,增长脂肪沉积,并配合降落光照强度,延伸光照时间。

及时调整密度,一般冬天每平方米12—15只,夏天每平方米8—10只。

留意通风,维持舍内空气新鲜,温度18℃左右,相对湿度55%较为合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摘要从育雏舍的准备、接雏、开食与饮水、断喙、温度、湿度、密度、通风换气、光照和疫病预防等方面介绍了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关键词肉鸡;育雏期;饲养管理
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不仅影响育雏成活率,而且影响其以后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高低。

因此,必须根据雏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采取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

1育雏舍准备
育雏舍地面和墙壁要冲洗干净,一些养殖户修建的简易房舍要用10%的生石灰水全面喷洒消毒。

进雏前1周须对舍内所有设备熏蒸消毒,用福尔马林28mL/m3和高锰酸钾14g/m3,封闭熏蒸。

入雏前要对育雏舍进行预温,使舍内温度达到33~34℃,用炉火烧煤取暖,注意预防煤气中毒。

2接雏
在鸡苗出壳后应尽快运送到鸡舍,最长时间不要超过36h;鸡苗到达育雏舍后,连同鸡苗箱一起放在舍内静静休息20~30min(尤其是冬季),待鸡苗习惯鸡舍内温度之后,再打开鸡苗箱,将鸡苗放入育雏栏中。

3饮水与开食
鸡苗进入育雏栏中,应先供给雏鸡饮水,1~2h后再开食。

首次饮5%的糖水,以后可在饮水中加入0.01%的高锰酸钾。

可将饲料直接撒在塑料布或牛皮纸上,有条件的可用开食盘开食,6日龄后改为喂料桶。

因刚出壳的苗鸡体小、胃肠容积小、消化机能较弱,而其生长发育速度极快,故应饲喂营养全面、易采食、好消化的小鸡料,且须采取少食多餐的投料原则喂料。

一般每天喂6次,其中早
晨5时和晚上10时必须各有1次。

4断喙
为有效防止雏鸡发生啄食癖和防止拣食、钩甩饲料,减少饲料的浪费,保证雏鸡生长发育整齐、有较好的共居性以便于管理、有利今后的免疫工作以及肉用仔鸡的等级的提高,须对雏鸡及时进行断喙。

10~20日龄是第1次断喙的最佳时间,此时雏鸡的喙部还不坚硬易于操作,伤口容易止血。

对没断好的雏鸡,可以在8~12周龄补断1次。

断喙的方法是左手抓住鸡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使压力,使鸡缩舌,选择适当的孔径,在离鼻孔2mm处断切。

要求上喙从尖到鼻孔切掉1/2,下喙切去1/3。

断喙是鸡的一种强应激反应,尽量不要与其他有应激的操作同时进行;否则会加重雏鸡的应激反应。

断喙前后,给鸡饮一些维生素C、多维等抗应激药物,以减轻断喙对鸡体的不良影响。

5温度与湿度控制
测定环境温度以离地面(网面、笼底)5cm为准。

第1周夏季为31~33℃,春秋为32~34℃,冬季为33~35℃,以后每3d降低1.5℃,直到21℃。

最适宜的室内相对湿度,育雏期65%~70%,育肥期为55%~60%。

养殖中要防止由于湿度过低而造成雏鸡脱水,育肥期要防止湿度过高。

6密度控制
适宜的密度是保证鸡群健康、生长发育良好、均匀整齐的重要条件。

随着日龄增加,雏鸡体重不断增长,应逐渐扩大育雏围栏,给雏鸡充分的生活空间。

雏鸡适宜的饲养密度,一般1~2周龄,可饲养30只/m2左右;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周可递减5只/m2;至7~8周龄时,可饲养8~10只/m2。

7注意通风换气
雏鸡体温高,呼吸快,代谢旺盛,呼吸时排出较多的二氧化碳;加之粪便中尚有部分未被利用的养分,这些养分在微生物、水、温度的作用下,分解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氨和硫化氢,若不及时采取通风措施,这些有害气体将严重超标,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死亡。

因此,应经常注意舍内通风换气;但在通风的同时要注意保持室温,并避免贼风及冷风直接吹向雏鸡。

8合理光照
合理的光照,可加强雏鸡的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强食欲,帮助消化,促进雏鸡骨骼的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白天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夜晚采用人工光照,光照强度以雏鸡能找到料盘和饮水器为原则,过强不但影响鸡的休息,还易引起啄羽、啄肛等现象发生。

9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一般免疫程序为:1日龄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7日龄时接种新城疫—支气管炎H120二联疫苗,滴鼻或滴眼;14日龄用重组禽流感灭活疫苗(H5N1亚型,Re—1株)或禽流感灭活疫苗(H5亚型,N28株)进行初免,间隔3周后再进行1次加强免疫,以后每6个月进行1次加强免疫;14日龄时法氏囊病疫苗滴鼻或饮水;21日龄新域疫—支气管炎H120滴眼,同时肌注半剂量新城疫灭活疫苗;25日龄时法氏囊疫苗通过饮水投服。

接种时,严格按照科学的操作规程进行。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