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山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合集下载

七彩山鸡怎么养,七彩山鸡养殖方法

七彩山鸡怎么养,七彩山鸡养殖方法

七彩山鸡怎么养,七彩山鸡养殖方法七彩山鸡,俗称野鸡,其羽毛漂亮,观赏性较强,并且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珍贵的急肉用、药用、观赏于一身的野味。

因此,七彩山鸡的养殖前景非常广阔。

但是野山鸡并不好养,特别是育雏阶段,如果育雏能够成功,则养殖的成功率大大增加。

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七彩山鸡怎么养,七彩山鸡养殖方法。

七彩山鸡怎么养要适时饮水和进食:雏雉出壳后一般一天之后会开始进食,进食之前应该先饮用添加了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的水,然后在一个小时之后开始进食。

注意温度和湿度:育雏在不同的时间内的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都不同,因此是根据育雏的日龄和周玲合适的调整饲养环境内的温度和湿度。

注意养殖密度:因育雏在生长过程中体重和用水量的改变,要在合适的时间调整饲养密度、水槽和食槽数量。

注意室内环境:如果室内空气质量不好不流通,会影响到育雏的生长发育,因此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

在这些注意事项的基础上,还要在饲养期间注意饲料质量和疫病防治工作,育雏的技术核心就是保温、干燥和通风。

技术核心就是保温、干燥和通风。

七彩山鸡养殖方法孵化饲养山鸡,很多都是自繁自养。

孵化的方式根据饲养规模和条件来确定。

如果规模小,种蛋少,可利用家鸡代孵,随产随孵。

种蛋数量大,可以选择人工孵化。

山鸡的孵化期为24天。

一般第21天将胚蛋由蛋盘移至出雏盘后再移入出雏机内继续孵化。

当发现有几个鸡胚开始啄壳、而蛋壳碎片还未掉下来时,是移盘的最佳时刻。

出壳高峰在22.5-23.5天,这时要随时观察,严防超温、低温和意外事故发生。

山鸡孵化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0-7天为37.85℃、70%;7-16天为37.6℃、70%;16-21天为37.5℃、70%;21-24天为37.4℃、75%。

(本文出自中国养鸡网养鸡技术频道栏目)育雏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开食前应先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

饮水后,可以进行开食,开食料要柔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

雉鸡育雏及生长期的饲养管理措施

雉鸡育雏及生长期的饲养管理措施

2023年第06期当今很多城里人都不知道雉鸡是什么,但农村地区的孩子可能较为熟悉,雉鸡也称“野鸡”。

由于过去长期的捕杀,导致雉鸡的数量锐减,有些雉鸡种类已经绝迹。

对全球生态来说,每一个物种都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如何保护雉鸡成为了我国刻不容缓的任务,因为它可以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素养。

目前对雉鸡的保护所采取的措施是收录到动物园中,进行人工饲养管理,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雉鸡的概述雉鸡又名野鸡、七彩山鸡,学名环颈雉,其羽毛华丽高雅七彩斑斓,公雉尾羽更为突出,是很好的工艺品和装饰品,其外观看上去与家鸡相似,但是又有着极大的区别。

雄性雉鸡的毛色比较艳丽,尾巴较长;雌性雉鸡毛色较为暗淡,尾巴也较短。

雉鸡的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雌雄雉鸡特别喜欢“打架”,双方初次见就会“大打出手”。

雌雉鸡产卵时,要特意避开雄雉鸡,因为雄雉鸡将雌雉鸡所产的卵吃掉。

目前世界上存在的雉鸡有30多种,雉鸡生存的环境较为多样,在农田或丘陵都还可以。

雉鸡的奔跑速度极快,具有一定的飞行能力,但不能像鸟儿一样在高空中持续飞行,只能飞行很短的距离,高度也较低。

2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雉鸡的育雏期是指从雉鸡出壳1~30日龄,一般在一个月左右,雏雉鸡比较胆小怕惊吓,当其感受到外界可能带来的危险时,雏雉鸡会慌乱逃窜,走路都稍显困难,以至于部分雏雉鸡会因受惊吓慌乱逃窜乃至死亡。

所以在育雏期,要尽量保证外界环境的清净,避免刺激到雏雉鸡。

当环境条件无法改变时,需在雏雉鸡出生,外界环境,让其产生熟悉感,再次面对时,可以从容应对。

目前在动物园所采取的育雏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通过笼子进行育雏,而另一种是平面育雏。

每种育雏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主要是取决于饲养管理,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将会影响雉鸡的生长。

2.2.1严格控温在雏雉鸡的饲养过程中,必须把温度控制在其最适宜温度。

如果温度不能有效把控,轻则导致雏雉鸡发生疾病,重则会导致其死亡。

要了解雏雉鸡的生活习性。

因为在整个育雏期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雏雉鸡日龄的增加,育雏温度要有所降低。

七彩山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七彩山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七彩xx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一、育雏前的准备(一)消毒进雏山鸡前要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具体方法是:墙壁用石灰进行粉刷,地面用3%的烧碱水喷洒,舍内按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4克,加水14毫升、福尔马林28毫升密闭薰蒸消毒36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气。

(二)准备饲料、药物和疫苗雏山鸡应选用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适口性好的饲料;准备好消毒药品、抗菌素、消炎药、维生素和疫苗等。

(二)雏xx饲养管理(一)严格保温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

1日龄山鸡的育雏温度为36.5~37℃,2日龄为36℃,4~7日龄为34℃;2周起,每周降低育雏温度3℃,尽早实现脱温。

一般可通过观察舍内雏山鸡的分布来掌握施温,雏山鸡分布均匀表明育雏温度适合,雏山鸡靠拢或挤成一堆则温度低,要及时加温。

(二)湿度适宜育雏室相对湿度为65%。

1~4日龄由于育雏温度高,可向地面喷水增湿。

湿度适宜时,雏山鸡羽毛蓬松,精神状态良好,宜于生长。

(三)密度合理育雏密度大小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密度大时羽毛差,生长缓慢。

不要随意加大饲养密度。

1周龄每平方米养50只为宜,2周龄每平方米养40只,从3周龄起每平方米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周减少5只,到7周龄时每平方米为15只。

(四)通风和光照在保证育雏温度需要的前提下,特别要注意通风换气,使育雏室内空气清新,无臭、无烟、无霉味,随时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可以利用晴好天气及时通风换气。

雏山鸡第1周龄要进行24小时人工光照,让其昼夜都有饮水。

2周龄以后要逐渐减少人工光照而多照自然光,让雏山鸡夜间休息好。

(五)精心饲喂雏山鸡对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1~2周龄饲料蛋白质水平要达到28%,3~4龄为24%左右,5周龄以后降到20%。

雏山鸡出壳12小时后,先饮水后开食,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和3%~5%的葡萄糖,喂水后1小时再喂雏山鸡饲料。

喂料时用盘边高2厘米的盘装料,每小时喂1次,勤添少喂,逐日增加饲料量并减少喂料次数。

七彩山鸡育雏技术要点

七彩山鸡育雏技术要点

七彩山鸡育雏技术要点七彩山鸡育雏技术要点雉鸡0-6周龄是山鸡保证成活率的关键阶段。

请养殖户仔细阅读.(1)适时饮水与开食:雏雉出壳后24~36小时开食,经长途运输的幼雏应放进温室后1.5小时后开始饮水,饮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锰酸钾以增强体质,缓解应激,促进体内有害物质的排出。

1-3天在饮水中还应加入预防鸡白痢及大肠杆菌的药物进行防治(这点非常重要)。

对不知道饮水的雏雉及时调教,使之尽快饮水,并防止幼雏淹死。

喂水后1~2小时开食。

1-2天最好以易于消化的玉米粉作为开食料。

第三天应加50%的小鸡料逐步过渡。

三天后全部以小鸡料喂食。

前四天用开食盘喂食最佳,后逐步过渡为专用饲料桶。

开食时每2~3小时诱食1次,以后逐渐增加间隔时间,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

一般随日龄的增大,采食量也递增,生长到接近成年体重时,对饲料的需要量趋于稳定。

(2)温湿度调控:野鸡苗特别是7天以内的野鸡苗对温度非常敏感,这是育雏的技术核心,也是成活率高低的关键。

养殖场、专业户可采取温室内笼中平养,用炕道、壁炉烧煤提高温度,但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以免雏鸡煤气中毒(最好以坑道烧煤升温,以免因为停电或升温不到位而造成巨大损失。

)。

保温标准:出壳3天以内的野鸡以在保温箱或保温室内均匀睡觉为准;1-3天温度大约保持在37-38度左右。

3天后以在箱(室)内自由活动、非常活泼为准。

保温的一切工作必须以这个标准为中心。

如温度太低,小鸡轻则啼叫,重则往热源下相挤打堆,造成挤压死亡。

如长时间未调整则会拉白痢冻死、病死;如太热,则远离热源,张口呼吸,严重时也会造成伤亡。

相对而言,温度太低造成的各种伤亡更为常见。

养殖中应牢牢掌握保温的实际标准,切不可疏忽大意。

特别要提出的是,有些资料介绍保温均以32℃~35℃为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保温由于季节、昼夜及雏鸡的大小不同而不同,硬性规定一个温度既不科学,也容易造成失误,使初学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温度计上,而忽略了野鸡保温的实际标准,使不少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七彩山鸡育雏饲养管理

七彩山鸡育雏饲养管理

七彩山鸡育雏饲养管理育雏饲养管理育雏期指雏鸡从出壳到脱温的时间,一般为42天左右。

(1)调控温度1-7日龄37-36.5℃,以后每隔3天降1℃,相对湿度65%为宜。

饲养密度1-10日龄采取箱养一平方米60只。

11-30日龄采用红外线灯式育雏伞平养,11-20日龄育雏伞下最高温度区为33.5-31℃,室温28-30℃;20日龄以后,室温在28-30℃,白天可停止给温,但夜里要继续加温;雏鸡在25日龄以后,白天黑夜都可以停止给温。

到30-35日龄时,送到普通育雏舍饲养,一直饲养到60-65日龄。

育雏伞平养密度20只/平方米,全程饲养最好采取离地平养为好。

(2)饮水与开食出壳24小时后,先用万分之一高锰酸钾滴喂一次,水温与室温相近。

一周龄内用5%葡萄糖加0.1%维生素C混合液作饮水之用。

育雏期要保证饮水器中经常有清洁饮水。

1-10日龄的雏鸡,供给温开水与室温一致。

同时,要防止雏鸡进饮水器羽毛被水沾湿。

20日龄后,供给温水。

雉鸡雏喜吃零食,因此,要采取多次喂食的制度。

1-20日龄每日喂6次,每隔两小时喂一次,夜里不喂食;21-30日龄日喂5次;31-60日龄日喂4次。

1-20日龄可喂大江510雏鸡料;20-40日龄喂正大511小鸡料。

如养殖户自配料掌握粗蛋白质不得少于18-20%,其中动物性饲料(按蛋白质计算)要占50-55%。

雉鸡雏易患软脚病,对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十分敏感,所以每公斤饲料中添加多维素5克,外加新鲜清洁青菜200-300克。

为减少雏鸡群啄肛、啄羽的现象,并节省饲料,在14-20日龄、45-60日龄各剪喙一次,切除喙端至鼻孔的1/3部位,上缘比下缘多切一点,断喙前1-3天饲料中增加维生素,尤其添加维生素K。

(3)光照的时间第一周23-20小时,第二周20-16小时,第三周公雏14小时、雌雏12小时。

光照强度0-10日龄3瓦/米2,11-21日龄2瓦/米2。

(4)适时分群为使鸡群均衡生长,1-10日龄宜每群60-70只,11-20日龄每群40-50只,21-30日龄每群20-30只。

春季培育山鸡苗的方法

春季培育山鸡苗的方法

春季培育山鸡苗的方法山鸡苗育雏技术要点饲养七彩山鸡,育雏价段的管理相当重要,在雏苗到20日龄的时间内,如果管理得好,商品山鸡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否则就会造成损失。

根据我们十多年的饲养经验,只要抓好保温、饲喂、防病等管理措施,山鸡苗的成活率就可大大提高。

保温养户可根据各自饲养的数量,搭建一个适当的保温棚,面积大小按每80只苗鸡/平方米计算,如饲养数量多则要在保温棚中,将每500只分为一小群,每群之间用30厘米高的纸板相隔。

保温棚的搭建方法如下:离地80厘米~100厘米用竹竿搭架,架上盖尼龙薄膜、棉絮等保温材料;如饲养数量只有200只~500只时,可在房内用纸板或其他材料圈成2平方米~5平方米的小圈即可,地面铺5厘米干木屑或谷糠,再铺一层破麻袋(作用是防山鸡苗误食木屑,在第四天可揭去)。

棚内在离地20厘米~30厘米处均匀地吊几只250w的红外线灯泡,灯泡数量以能否达到正常温度而定。

热源可用电热管、电热丝、加热管道。

只是要求小棚内温度正常且均匀。

苗鸡进圈前一天先加温,使棚内预先升温。

苗鸡进圈后1天~3天温度必须控制在37℃;第2周35℃~36℃;第3周33℃~34℃;第4周30℃~31℃,降温幅度及波动不宜太大,一般每天半度,具体温度掌握应视苗鸡的活动状态而定。

如雏鸡均匀分布或吃食或休息,则表示温度正常;如雏鸡聚集在热源下相互堆在一起,烦躁不安,鸣叫不停则表示温度太底;如鸡群远离热源,并出现张口呼吸,翅膀下坠,则表示温度过高。

调节温度高低,可采用增减灯泡,调节通风出气口大小,适当放大温棚来控制。

5日龄后如光照亮度太大,易出啄癖,故应适当遮光或改用红蓝色灯泡来降低亮度。

1月龄左右可断喙一次。

饲喂雏鸡苗开食饲料用正大全价小鸡料510或310,如用510颗粒料,在4日龄内用细筛将大颗粒筛出。

1天~3天将料均匀撒在麻袋上,以后逐步用食槽或料桶,饲料应整天不断。

1月龄后可改用511中鸡料。

如留种鸡则在3月龄开始进行限饲。

山鸡育雏期怎样饲养管理

山鸡育雏期怎样饲养管理

山鸡育雏期怎样饲养管理山鸡在养殖的时候我们要做好育雏工作,要做好育雏工作的,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一下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鸡生产发育特点1、体温调节能力差,抗寒能力弱。

刚出壳的雏鸡比成年鸡体温低2-3℃,而且雏鸡全身绒毛保温能力差,难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因此,掌握和控制好育雏温度是育雏成功的关键。

2、胃肠道容积小,消化能力差,要饲喂纤维含量低、易消化的饲料,同时要注意少给勤添。

3、羽毛生长发育快,饲料中应供应给充足的蛋白,特别是含硫氨基酸,同时保障空气清新。

4、抗病力弱。

育雏要过“三关”即温度关、白痢关、球虫关。

所以在饲养上必须按照免疫程序定期接种疫苗,并做好卫生消毒和隔离工作,严格控制病原传播。

5、初期易脱水,刚楚克的雏鸡含水率在75%以上,如果在干燥的环境中存放时间过长,则很容易在呼吸中失去很多水分,造成脱水。

山鸡育雏前的准备工作1、房舍、设备的要求和设置。

育雏室要保温性能号,干燥,光照适度,通风换气方便。

2、鸡舍的消毒,在进雏一周前开始准备消毒。

常用2%火碱水冲洗,福尔马林和刚猛酸价熏蒸馨24小时(每立方米28毫升福尔马林、高锰酸钾14克)。

3、用具选择:一般选用塑料料槽和水槽。

山鸡雏鸡选择要点与运输1、从种鸡质量好、卫生防疫管理严格、出雏率高的孵化厂购入雏鸡。

2、从外观上,选择绒毛发亮、整齐、大小一致、符合品种要求的雏鸡,检查是否有脐炎疾病。

3、初生雏最好在48小时内到达目的地。

运输时要注意防寒、防晒、防淋、放过分颠簸震动。

山鸡育雏期的饲养1、雏鸡的营养需要:雏鸡饲养标准高于成鸡,特别是蛋白质及生长直接相关的赖氨酸、蛋氨酸和甘氨酸等应给予满足,维生素及矿物微量元素要保证质量。

2、饮水:雏鸡在进入育雏室以后首先要给水。

最好用16-20度微温水饮水。

水中添加维宝宝乐和活力源,有助于雏鸡体力尽快恢复和日后往常采食。

2日后添加肠杆康,连用3-5天防止白痢、大肠杆菌等疾病,提高育雏成活率。

七彩山鸡雏鸡养殖技术

七彩山鸡雏鸡养殖技术
合理控制每平方米的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 高导致雏鸡生长受阻和疾病传播。
分群管理
根据雏鸡的品种、日龄和体重进行合理分群 ,确保每群雏鸡得到适当的饲养管理和关注 。
饲养饲料与饮水管理
饲料选择
选择营养全面、适口性好的饲料,以满足雏 鸡的营养需求。
饲料投喂
根据雏鸡的日龄和体重,制定合理的投喂计 划,避免过量或不足。
病理学诊断
通过病理学检查,如组织 切片、细菌培养等,进一 步确定疾病的种类和性质 。
治疗措施
根据疾病种类和病情严重 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 施,如药物治疗、免疫接 种等。
疫苗接种与驱虫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对雏鸡 进行疫苗接种,如新城疫疫苗、禽流感 疫苗等。
VS
驱虫
定期对雏鸡进行驱虫处理,预防寄生虫病 的滋生和传播。驱虫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方 法需遵循兽医的建议。
定期检查种蛋的情况,防止变质和破损。
06
七彩山鸡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养殖成本与收益核算
要点一
养殖成本
包括种鸡引进、饲料费用、养殖场建设与租赁费用、 疫病防治、人工成本等。
要点二
收益核算
根据养殖规模、出栏体重和销售价格等因素,核算养 殖收益。通过合理控制养殖成本和优化收益核算方法 ,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七彩山鸡雏鸡养殖 技术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养殖前期准备 • 雏鸡孵化与育雏 • 雏鸡疾病防治 • 雏鸡养殖日常管理 • 七彩山鸡繁殖与种鸡养殖 • 七彩山鸡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01
养殖前期准备
养殖场选址与建设
选址考虑因素
应远离污染源、交通方便、水源充足且水质好,同时也要注意地形、风向和周 围环境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彩山鸡育雏期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育雏前的准备
(一)消毒进雏山鸡前要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具体方法是:墙壁用石灰进行粉刷,地面用3%的烧碱水喷洒,舍内按每立方米用高锰酸钾14克,加水14毫升、福尔马林28毫升密闭薰蒸消毒36小时,然后打开门窗通气。

(二)准备饲料、药物和疫苗雏山鸡应选用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适口性好的
饲料;准备好消毒药品、抗菌素、消炎药、维生素和疫苗等。

(二)雏山鸡饲养管理
(一)严格保温温度是山鸡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

1日龄山鸡的育雏温度为
36.5~37℃,2日龄为36℃,4~7日龄为34℃;2周起,每周降低育雏温度3℃,尽早实现脱温。

一般可通过观察舍内雏山鸡的分布来掌握施温,雏山鸡分布均匀表明育雏温度适合,雏山鸡靠拢或挤成一堆则温度低,要及时加温。

(二)湿度适宜育雏室相对湿度为65%。

1~4日龄由于育雏温度高,可向地面喷
水增湿。

湿度适宜时,雏山鸡羽毛蓬松,精神状态良好,宜于生长。

(三)密度合理育雏密度大小直接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密度大时羽毛差,生长缓慢。

不要随意加大饲养密度。

1周龄每平方米养50只为宜,2周龄每平方米养40只,从3周龄起每平方米面积的饲养密度每周减少5只,到7周龄时每平方
米为15只。

(四)通风和光照在保证育雏温度需要的前提下,特别要注意通风换气,使育雏室内空气清新,无臭、无烟、无霉味,随时保持良好的气体交换,可以利用晴好天气及时通风换气。

雏山鸡第1周龄要进行24小时人工光照,让其昼夜都有饮水。

2周龄以后要逐渐减少人工光照而多照自然光,让雏山鸡夜间休息好。

(五)精心饲喂雏山鸡对饲料中的蛋白质水平要求较高,1~2周龄饲料蛋白质水平要达到28%,3~4龄为24%左右,5周龄以后降到20%。

雏山鸡出壳12小时后,先饮水后开食,饮水中加入抗菌素和3%~5%的葡萄糖,喂水后1小时再喂雏山鸡饲料。

喂料时用盘边高2厘米的盘装料,每小时喂1次,勤添少喂,逐日增加饲料量并减少喂料次数。

此外,应保持雏山鸡的环境安静,喂料、换水时操作要轻,减少惊吓,防止飞逃。

在分群、转笼、断喙、接种时一定要轻捉轻放,避免
骨折翅断。

(六)及时断喙七彩山鸡常相互喙斗,到2周龄有啄癖现象发生。

防止啄癖的有效办法是断喙。

第1次断喙在14~16日龄进行,第2次在7~8周龄转群时补断喙。

由于山鸡的喙生长特别快,要根据生产情况,将断喙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断喙应采用高温断喙器,段喙时要断去上、下喙的1/2和1/3,操作要轻盈,断喙时不让出血,烙痂要完整,同时要作好断喙应激处理。

(七)保持圈舍卫生和疫苗接种每日对圈舍进行清扫和消毒,防止工作人员进出工作场地时带进病菌,舍内谢绝参观,让雏山鸡生长在一个无污染的环境中。

饲养人员要经常观察雏山鸡群的生长状况,做好疫病防治。

虽然七彩山鸡抗病力强,但也要对雏山鸡注射疫苗进行防疫,目前多数注射新城疫Ⅰ系和Ⅱ系苗进行疫病防疫。

另外每周应搞1~2次的带鸡消毒。

同时可根据各地的情况,制订符合当地养殖雏山鸡的免疫程序以及选用免疫疫苗种类进行免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