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合集下载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雏鸡的饲养管理是确保雏鸡生长发育的关键,对于养殖户来说,掌握雏鸡养殖技术的要点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雏鸡养殖管理的一些要点:1.饲养环境的准备:雏鸡需要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养殖场的地面要平整,保持清洁,避免积水和污染。

2.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雏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适量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饲料应该具有适当的营养成分,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要定时给雏鸡补充饮水和饲料,确保其充分摄取养分。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饮水量的增加,预防脱水。

4.饲养密度的控制:雏鸡的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不宜过密。

过密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5.疫病预防与控制:雏鸡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养殖户要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并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6.温度的调控: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出生的前几周,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养殖户要根据雏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控养殖场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

7.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每天要对饲养环境进行监测,检查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及时调整和改善。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等,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8.合理的育雏管理:在育雏期间,要进行合理的育雏管理。

雏鸡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地进行喂养,避免雏鸡之间争抢食物,造成伤害或食物浪费。

总之,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的准备、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饲养密度的控制、疫病预防与控制、温度的调控、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以及合理的育雏管理。

只有在科学的管理下,才能确保雏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育雏期养鸡管理制度

育雏期养鸡管理制度

育雏期养鸡管理制度第一章养鸡场基础管理一、场地选择与准备1.1 养鸡场地选择应选择地势高、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1.2 场地周围的环境必须整洁干净,远离垃圾堆放场所、化肥堆放区等有害物质。

1.3 养鸡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雨水或水坑积水。

二、鸡舍建设2.1 养鸡场应有专门的鸡舍用于育雏期养鸡。

2.2 鸡舍应具备保暖、通风、遮阳、隔离的功能,并确保鸡舍内外环境卫生。

2.3 鸡舍内的地面应平整、干燥,铺设干净的木屑或稻草。

第二章养鸡管理制度一、饲料管理1.1 采用科学配方的优质饲料,满足小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1.2 规定每天的饲料喂养量,并确保饮水不间断。

1.3 定期清理饲料槽、水槽,避免杂质污染。

二、饮水管理2.1 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保持饮水畅通。

2.2 定期更换饮水,并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3 当发现饮水异常或水质污染时,立即处理并更换清洁水源。

三、温度管理3.1 控制合适的温度,保持鸡舍内温度在28-32摄氏度之间。

3.2 配备合适的取暖设备,确保小鸡在无法适应外界温度时有良好的保温措施。

3.3 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供暖设备,保持合适的温度条件。

四、疾病防控4.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消毒等防疫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4.2 定期检查小鸡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或处理。

4.3 遵循养鸡场政府部门的防疫法规,确保养鸡场不成为传染病的溃烂源。

五、生长环境5.1 确保鸡舍内通风良好,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5.2 确保饲料和水源的质量,避免过度饲养或缺食。

5.3 提供合适的鸡场游戏器具和绿化环境,促进小鸡的活跃和生长发育。

六、鸡舍清洁6.1 每日清理鸡舍内的鸡粪,确保鸡舍干净卫生。

6.2 定期进行鸡舍内外的彻底消毒和清洁,预防疾病传播。

第三章记录与监测一、生长记录1.1 建立小鸡的生长记录,包括每只小鸡的起始体重、日常体重增长记录等。

1.2 记录小鸡的用药情况、死亡情况等。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前期准备在开始育雏鸡的饲养管理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适合育雏鸡的场地,要求通风良好、干燥、采光好,同时也要保证场地卫生。

其次需要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喂食器、饮水器等。

二、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育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育雏期间,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通常情况下,新生雏鸡需要保持在30℃左右的温度下,在后续发育过程中逐步降低至20℃左右。

为了控制温度,可以使用加热灯或电暖器等设备,并通过调整设备距离和开关时间来调节温度。

三、湿度控制湿度也是影响育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雏鸡造成不利影响。

在育雏期间,室内湿度应该保持在50%-60%左右。

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或通风设备等方式来调节湿度。

四、喂食管理喂食是育雏鸡饲养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育雏期间,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并保证适当的喂食量和喂食频率。

通常情况下,每天需要喂食3-4次,每次饲料的用量应该控制在雏鸡能够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

同时也需要定期更换饲料,并保持饮水器内水质清洁。

五、疾病预防在育雏期间,需要注意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可以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场地和设备、控制密度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六、人员管理育雏鸡饲养管理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监管。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以确保育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结语以上是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育雏鸡的健康成长和高产高效。

小鸡育雏前七天的饲养管理

小鸡育雏前七天的饲养管理

小鸡育雏前七天的饲养管理
在小鸡孵化出壳后的前七天,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因为这是小鸡生命最脆弱的时期。

以下是一些小鸡育雏前七天的饲养管理建议:
## 保持温度
小鸡在出壳后需要保持温暖。

在前三天,温度应该控制在32 摄氏度左右,然后每天逐渐降低 2 摄氏度,直到第七天达到26 摄氏度。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小鸡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提供充足水源和饲料
小鸡需要充足的水和饲料来维持生命。

在前三天,可以在饮水器中加入葡萄糖,以提供额外的能量和营养。

饲料应该是高质量的、易于消化的小颗粒,以确保小鸡能够轻松吃下并消化它们。

## 保持干燥和清洁
小鸡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的环境,以避免疾病和感染。

每天更换鸡舍的木屑、稻壳或其他干燥的床材,以吸收和清除小鸡的粪便和尿液。

还应该定期消毒鸡舍,以杀死病菌和细菌。

## 观察小鸡的行为和健康状况
在小鸡育雏前七天的饲养管理中,观察小鸡的行为和健康状况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小鸡有异常或不健康的迹象,应及时采取措施。

例如,如果小鸡出现食欲不振、呼吸急促、腹泻或其他症状,应该立即咨询兽医或采取其他必要的措施。

综上所述,小鸡育雏前七天的饲养管理是确保小鸡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

通过保持温度、提供充足水源和饲料、保持干燥和清洁的环境以及观察小鸡的行为和健康状况,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小鸡生命的风险。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1.饮水和饲喂1、饮水: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若是经长途运输后到达的雏鸡,让雏鸡稍事休息后给予饮水。

出饮最好先饮4%的红糖水或4%的葡萄糖水,同时配合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金维他、康成贝健饮水3~5天,促进卵黄吸收和防止细菌病的发生。

2、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一般在出饮后2~3小时开始,若为平养,应在地面铺上与地面颜色反差较大的物品如报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识别食物。

2.温度与湿度1、鸡适宜的温度,在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达到34~36度范围内,以后每周降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降至25~26度即可稳定。

2、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判定温度高低: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下垂;温度过低,鸡群出现扎堆;要调好室内温度的高低,以达到整个鸡群均匀分布为宜。

3测量温度,应在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高2度,并严防煤气中毒。

4育雏室在1周内相对湿度必须接近70%,一般要求第一周65%~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0%左右,条件好的控制到55%~65%。

3.光照、通风换气1光照除了能刺激蛋鸡性成熟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

开始育雏1~3日龄,可用人工光照补充到23小时,4~14日龄缓慢降至18小时,此后每周缩短1~2小时,直至缩短到自然光照。

2保证合理的通风换气:整个鸡舍气流速度基本一致,做到无死角、无贼风、避免穿堂风,这一点对高密度饲养鸡舍最为重要。

称重、分群:检查平均体重是否达到品种标准体重,将达不到标准体重的鸡群单独饲养,料里加入康成贝健,饮水中加入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促进生长。

选购好健康的雏鸡健康的雏鸡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羽毛干净且有光泽,行动自如,眼睛有神,脐部愈合良好;而弱雏鸡一般表现羽毛污浊,精神不振,且常常闭眼打盹,站立不稳,脐部愈合不佳,腹部和肛门周围常有不干不净的感觉。

养殖户在选购雏鸡时,应精心挑选健康的雏鸡喂养。

如何做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如何做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如何做好肉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是指肉鸡在0~21日龄这段时期。

育雏期的管理应注意开食、饮水的方法,温度、湿度、通风、光照、密度、卫生等环境因素的控制。

(1)雏鸡的蘸嘴与饮水:雏鸡舍的温度较高,加上运输过程,雏鸡体内水分消耗很大,因此,雏鸡进舍后应立即蘸嘴、饮水。

饮水方法如何,对雏鸡以后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①蘸嘴:目的是让每只雏鸡都尽快的学会喝水,虽然蘸嘴比较麻烦,但实践证明。

对提高雏鸡成活率有很大的好处,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和长途运输后。

蘸嘴的方法是手轻轻握住雏鸡,用拇指和食指固定鸡头部。

让鸡喙浸于水中1~2次,注意不要将雏鸡的绒毛弄湿。

②饮水:第一次饮水应用温开水,在水中加入2%~5%的白糖或葡萄糖和0.05%~0?1%的维生素c。

将饮水器均匀的摆放在育雏器上,水不要加得太多,少给勤添。

饮水时要注意观察鸡群,蘸嘴后的雏鸡一般会自己饮水,如果发现不会饮水的鸡只,要人工强制饮水,必须确保全部鸡只都喝到水。

育雏舍内最好准备一个水缸,装满清洁的饮用水,这样可以使水温与室温相当,防止饮水过凉引起雏鸡生病。

饮水器要每天清洗1次,夏季炎热季节最好清洗2次。

饮水器内要不断及时补充新水。

在整个育雏期饮水一定不能间断。

从育雏的第2天开始饮水中要加入防雏鸡白痢的药物。

地面平养的为使垫料不弄到水里,饮水器下要垫块小砖头。

(2)开食及饲喂:一定注意雏鸡入舍后一定先饮水,后喂料,这样做有利于雏鸡的消化。

待全部鸡只都喝到水,饮水后2~3个小时再将饲料放入开食盘中供鸡啄食。

无论采用开食盘、塑料蛋托饲喂,都应注意少喂勤添以防饲料污染和浪费。

开食盘数量可按80~100只鸡雏一个,随日龄增长再添加。

有的养鸡户图省钱、省事,用厚纸或塑料布铺在地上,撒上料喂鸡,这种方法不仅浪费饲料,而且易造成饲料污染,增加鸡发病的机会,不利鸡的生长发育。

开食料可以采用粉状雏鸡饲料,也可以玉米面加少量蛋黄或奶粉当作开食料。

开食:一天喂给玉米面加少量蛋黄或奶粉为理想,100只鸡两个鸡蛋黄即可。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

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还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

2、饮水:育雏期间要严防止断水、缺水,做到饮水器不断水,随时自由饮用。

一般1~2周龄内的雏鸡,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可用凉水预温来解决。

3、开食:开食一般不能晚于36h。

雏鸡喂料应该喂给新鲜全价配合饲料,因为全价配合饲料可提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根据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营养需要配方,可加快鸡的生长发育。

4、通风换气:一方面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鸡群密集,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育雏室内粪便及潮湿垫草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使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

5、光照:一方面是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使鸡群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是每天光照时间过长,会促进小母鸡性成熟,使小母鸡过早开产。

早开产会影响土鸡产蛋小,降低产蛋的连续性,继而影响全年产蛋量。

(责任发布:王芙蓉)
- 1 -。

育雏小鸡前二十天养殖流程

育雏小鸡前二十天养殖流程

育雏小鸡前二十天养殖流程一、进雏前准备(第1 - 2天)1. 鸡舍消毒。

- 彻底清扫鸡舍,包括地面、墙壁、屋顶等各个角落,清除粪便、灰尘和杂物。

- 用消毒剂(如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熏蒸,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密封鸡舍熏蒸24 - 48小时)对鸡舍进行全面消毒。

2. 设备检查与准备。

- 检查育雏笼、饮水器、喂料器是否完好无损,数量是否足够。

- 调试加热设备(如热风炉、红外线灯泡等),确保能正常提供适宜的温度。

- 安装好照明设备,保证鸡舍内光照均匀。

3. 饲料和饮水准备。

- 准备好适合雏鸡的开口料,要求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吸收。

- 在雏鸡进舍前2 - 3小时将饮水器装满清洁、温暖(20 - 25℃)的饮水,可以在饮水中添加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以缓解雏鸡运输应激。

二、雏鸡入舍(第3天)1. 雏鸡选择与运输。

- 选择健康活泼、绒毛光亮、脐部愈合良好的雏鸡。

- 在运输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8 - 32℃)、湿度和通风,避免雏鸡拥挤和受伤。

2. 入舍安置。

- 将雏鸡轻轻放入育雏笼中,按照合理的密度(一般每笼饲养的数量根据育雏笼大小而定,避免过度拥挤)安置。

- 及时让雏鸡饮到水和吃到料,引导雏鸡熟悉饮水器和喂料器的位置。

三、育雏初期管理(第4 - 7天)1. 温度控制。

- 第1 - 3天,育雏温度保持在33 - 35℃。

可以通过观察雏鸡的行为来调整温度,如果雏鸡扎堆,说明温度偏低;如果雏鸡远离热源、张口呼吸,说明温度偏高。

- 之后每周逐渐降低2 - 3℃,到第7天温度可降至30 - 32℃。

2. 湿度调节。

- 育雏初期湿度保持在65 - 70%。

可以通过在鸡舍内放置水盆或使用加湿器来增加湿度。

如果湿度过低,雏鸡容易出现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容易滋生细菌和霉菌。

3. 光照管理。

- 前3天采用24小时光照,光照强度要适中(如每平方米5 - 10瓦),以方便雏鸡采食和饮水。

- 从第4天开始逐渐减少光照时间,每天减少1 - 2小时,到第7天可采用18 - 20小时光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饲喂
①雏鸡第一次饲喂应在初次饮水后2小时~3小时。

第一次饲喂时应把饲料洒在开食盘或塑料布上,开食最好安排在白天进行。

②雏鸡每天饲喂6次,从早晨6点每隔3小时喂1次,如果每天饲喂5次,则从早晨6点每隔4小时喂1次。

③1日龄~3日龄,应将1/3半熟小米加2/3配合饲料搓成粒状饲喂,每次每百只雏鸡还要加喂1个蛋黄。

④每次饲喂50分钟后,去掉塑料布后洗干净晾干。

⑤4日龄~7日龄应将1/4半熟小米加3/4配合饲料拌匀后饲喂,不加蛋黄。

7日龄后用饲槽喂全价配合料。

⑥7日龄前为预防白痢病可在饲料中添加0.2%土霉素纯粉和0.04%的痢特灵。

①11日龄~12日龄雏鸡断喙前后各2天,可将饲料中维生素加倍,另外添加维生素K,每100千克饲料中加200克,这样利于止血,防止热应激。

⑧笼育柴鸡40日龄左右,地面垫料育雏20日龄~25日龄时,在饲料中添加预防球虫病的药物,如克球粉、马杜拉等,喂药3天后停3天,然后再喂3天,几种药物应交替拌料使用。

2.饮水
①雏鸡第一次饮水时间以孵出后24小时为宜,初次饮水最好用凉开水,并加入5%的葡萄糖水。

②初次饮水之后,要给雏鸡饮氟哌酸水,每100千克水中加50克氟哌酸,连饮7天,停3天,再饮5天,然后饮自来水。

③前7天用小水桶或用罐头瓶改制的小水桶饮水,7天后用水槽饮水。

④每次免疫前2天~3天给雏鸡饮电解多维,按说明书中标明的用量添加,这时不能混饮其他药物。

3.断喙
①如果饲养量少可不断喙,比如200只~300只,但大规模养殖一定要断喙。

②断喙时间,柴鸡以11日龄~12日龄为宜,如雏鸡个体小可向后推迟1日~2日。

③断喙次数以1次为宜,因柴鸡开产后期要吃草、吃菜、捉虫。

④断喙标准以上喙切去1/2,下喙切去1/3,育成结束后,喙基本长齐为准,如喙不全则会影响最后淘汰鸡价格。

⑤断喙时以单手握雏,拇指压头顶,食指放在咽下并稍微用力,使雏鸡缩舌,头朝下切掉喙尖后,在刀片上稍烫一下止血。

4.卫生
①每天刷洗水槽、料槽,注意在饮水免疫的当天水槽不要用消毒药水涮洗。

及时打扫育雏舍卫生。

②每天定时通风换气。

③工作服及器具每天清洗干净后,用紫外线灯照射2小时消毒。

④定期更换出入口处消毒池消毒药物。

⑤育雏舍要定期带鸡喷雾消毒,周边环境也要定期喷雾消毒,时间避开免疫时间。

其他
另外,还要注意定期为雏鸡称重并做好各次记录,适时分群,给雏鸡创造一
个安静适宜的生长环境。

表1
雏鸡饲料配方
成分
玉米麸皮豆粕花生粕菜粕鱼粉氢钙石粉食盐蛋氨酸赖氨酸土霉素纯粉多维及微量
含量
63.3 4.7 22.6 3 2 2 1.40.7 0.30.15 0.10.02~0.04 按说明加工
表2 雏鸡免疫程序
日龄预防疾病疫苗名称免疫剂量免疫方法
1 马立克氏病马立克氏病疫苗0.2毫升·/只颈部皮下注射
5 新城疫IV系 20倍稀释0.06毫升/只点眼、滴鼻
11 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10倍稀释0.03毫升只滴鼻
17 新城疫IV系20倍稀释0.06毫升/只点眼、滴鼻
25 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10倍稀释0.03毫升/只滴鼻
30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支气管炎H52弱毒苗20倍稀释0.06毫升/只点眼、滴鼻
35 鸡痘鸡痘弱毒疫苗100倍稀释翅内侧皮下刺种
40 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10毫升/只饮水
预防投药提高雏鸡成活率
对于养鸡户来说,提高雏鸡成活率和培育一个健康鸡群,是获取高产高效的基础.而鸡病的预防好坏,又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雏病的发生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即发病的易感阶段,如雏鸡白痢,通常在出壳后5—7天发病,掌握了这一易感阶段,就可超前用药,使其在该发病的易感阶段前用药预防,而不发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是预防性投药的优越性,效果好,雏鸡成活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