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

雏鸡养殖技术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雏鸡的饲养管理是确保雏鸡生长发育的关键,对于养殖户来说,掌握雏鸡养殖技术的要点非常重要。
下面是关于雏鸡养殖管理的一些要点:1.饲养环境的准备:雏鸡需要一个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摄氏度,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
养殖场的地面要平整,保持清洁,避免积水和污染。
2.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雏鸡需要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适量的饲料来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求。
饲料应该具有适当的营养成分,含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3.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要定时给雏鸡补充饮水和饲料,确保其充分摄取养分。
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要注意饮水量的增加,预防脱水。
4.饲养密度的控制:雏鸡的饲养密度要合理控制,不宜过密。
过密的饲养环境容易导致传染病的传播,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健康。
5.疫病预防与控制:雏鸡易受到各种传染病的侵袭,因此要加强疫病的预防与控制。
养殖户要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并保持养殖场的清洁和卫生,避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
6.温度的调控:雏鸡对温度的适应能力较弱,特别是在出生的前几周,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
因此,养殖户要根据雏鸡的生长发育阶段,合理调控养殖场的温度,保持适宜的温度条件。
7.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每天要对饲养环境进行监测,检查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等因素,及时调整和改善。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如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等,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
8.合理的育雏管理:在育雏期间,要进行合理的育雏管理。
雏鸡需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饮食习惯,定时定量地进行喂养,避免雏鸡之间争抢食物,造成伤害或食物浪费。
总之,雏鸡的饲养管理要点包括饲养环境的准备、合理的饮水和饲料供给、定期的饮水和饲料管理、饲养密度的控制、疫病预防与控制、温度的调控、饲养环境的监测与改善以及合理的育雏管理。
只有在科学的管理下,才能确保雏鸡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育雏期养鸡管理制度

育雏期养鸡管理制度第一章养鸡场基础管理一、场地选择与准备1.1 养鸡场地选择应选择地势高、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地方。
1.2 场地周围的环境必须整洁干净,远离垃圾堆放场所、化肥堆放区等有害物质。
1.3 养鸡场地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避免雨水或水坑积水。
二、鸡舍建设2.1 养鸡场应有专门的鸡舍用于育雏期养鸡。
2.2 鸡舍应具备保暖、通风、遮阳、隔离的功能,并确保鸡舍内外环境卫生。
2.3 鸡舍内的地面应平整、干燥,铺设干净的木屑或稻草。
第二章养鸡管理制度一、饲料管理1.1 采用科学配方的优质饲料,满足小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1.2 规定每天的饲料喂养量,并确保饮水不间断。
1.3 定期清理饲料槽、水槽,避免杂质污染。
二、饮水管理2.1 确保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保持饮水畅通。
2.2 定期更换饮水,并加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3 当发现饮水异常或水质污染时,立即处理并更换清洁水源。
三、温度管理3.1 控制合适的温度,保持鸡舍内温度在28-32摄氏度之间。
3.2 配备合适的取暖设备,确保小鸡在无法适应外界温度时有良好的保温措施。
3.3 实时监测温度变化,及时调整供暖设备,保持合适的温度条件。
四、疾病防控4.1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驱虫、消毒等防疫措施,避免疾病传播。
4.2 定期检查小鸡的健康状况,如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或处理。
4.3 遵循养鸡场政府部门的防疫法规,确保养鸡场不成为传染病的溃烂源。
五、生长环境5.1 确保鸡舍内通风良好,避免积聚有害气体。
5.2 确保饲料和水源的质量,避免过度饲养或缺食。
5.3 提供合适的鸡场游戏器具和绿化环境,促进小鸡的活跃和生长发育。
六、鸡舍清洁6.1 每日清理鸡舍内的鸡粪,确保鸡舍干净卫生。
6.2 定期进行鸡舍内外的彻底消毒和清洁,预防疾病传播。
第三章记录与监测一、生长记录1.1 建立小鸡的生长记录,包括每只小鸡的起始体重、日常体重增长记录等。
1.2 记录小鸡的用药情况、死亡情况等。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一、前期准备在开始育雏鸡的饲养管理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选择适合育雏鸡的场地,要求通风良好、干燥、采光好,同时也要保证场地卫生。
其次需要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工具,如温度计、湿度计、喂食器、饮水器等。
二、温度控制温度是影响育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育雏期间,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以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通常情况下,新生雏鸡需要保持在30℃左右的温度下,在后续发育过程中逐步降低至20℃左右。
为了控制温度,可以使用加热灯或电暖器等设备,并通过调整设备距离和开关时间来调节温度。
三、湿度控制湿度也是影响育雏鸡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会对雏鸡造成不利影响。
在育雏期间,室内湿度应该保持在50%-60%左右。
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或通风设备等方式来调节湿度。
四、喂食管理喂食是育雏鸡饲养管理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育雏期间,需要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并保证适当的喂食量和喂食频率。
通常情况下,每天需要喂食3-4次,每次饲料的用量应该控制在雏鸡能够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
同时也需要定期更换饲料,并保持饮水器内水质清洁。
五、疾病预防在育雏期间,需要注意预防常见疾病的发生。
可以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场地和设备、控制密度等方式来预防疾病的发生。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联系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六、人员管理育雏鸡饲养管理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监管。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以确保育雏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结语以上是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育雏鸡的健康成长和高产高效。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育雏是养好小鸡的关健,育雏工作好坏不仅关系到幼鸡生长发育成活率高低,还直接关系到养鸡成败。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一)、养小鸡的准备工作1、对鸡舍及用具进行彻底清扫,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10—20%石灰溶液等喷洒消毒。
2、对鸡舍进行升温预热,使室温保持在30—33℃范围,同时要注意通风换气。
3、准备好饲料、照明灯、食槽、饮水器等。
(二)饲养方式1、母鸡带:此传统方法简单,但效率不高。
规模大者不宜使用。
2、地下温床:就是在地下安置供热管道,此法效果好、成本低,很适合农村使用。
3、厚垫料:用干净无毒的谷草、麦杆、锯木面等,在鸡舍内铺成5—6厘米厚的垫料,把小鸡放在上面饲养。
此法简单易行,能产热供温,但应严格注意环境卫生。
4、保温伞饲养:可用电灯、电炉、煤碳炉等,伞内可安装自动调节装置控制温度,这种保温伞管理方便,效果好。
5、网上饲养:既将小鸡放在离地面1.5—2尺高的铁丝或塑料网上,在地上安置供热管道,暖气供温。
(三)、小鸡的饲养1、小鸡的喂料(1)、开食时间:出壳后第一次喂料称为开食。
时间一般在出壳后24—36小时进行,这时可能有1/3小鸡表现啄食。
(2)、开食饲料:要求饲料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啄食,营养丰富易消化。
常用的开食饲料有碎苞谷粒、碎大米、小米,有条件的可用全价配合饲料。
(3)、开食方法:开食前把浅平料盘和塑料布铺在地面或网上,将调制好的碎玉米、碎米等饲料,均匀地撒在上面,任其采食。
也可用增加光照亮度,用几只已开食的小鸡当开食引导,以及用“呵呵……”的声音等引导小鸡的吃食。
小鸡喂料应做到勤添少喂,保持室内安静,每次喂料量只要有90%的小鸡达到7—8成饱即可,时间一般掌握在15分钟左右,每天4—6次,使其始终能保持旺盛的食欲,但晚上最后一顿须喂饱、喂足,要比其它顿次多喂1/3量,并适当延长吃食时间,这样小鸡生长更好。
育雏鸡饲养方法

育雏鸡饲养方法育雏鸡饲养方法育雏是养鸡中的关键环节,要想育好雏鸡,首先要了解雏鸡的生理特点和生活习性,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育雏鸡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育雏鸡饲养方法1、满足鸡的生活条件:(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幼雏在10日龄之前体温较成年鸡低3℃左右,10日龄以后才逐渐接近成年鸡体温(成年鸡体温40.5-42℃),再加上雏鸡绒毛稀短,抗寒能力差,故需依靠人为给予适宜的环境温度方能维持鸡正常的生命活动。
育雏的适宜温度为:第一周32-35℃,以后每周下降1-3℃,4周以后开始逐步脱离高温,以后温度以保持在25℃左右为最好。
保温操作时要根据鸡的行为来判断温度是否适当。
温度适宜时鸡群均匀地散开,安静休息;如果雏鸡疲倦,远离热源,张口喘气,勤喝水,羽毛发干则表明温度过高;如果雏鸡紧靠热源拥挤打堆,并“吱吱”鸣叫则表明温度低或有贼风进入。
(2)湿度:雏鸡出壳时孵化器内的湿度为70%,所以育雏室内的湿度也应接近此湿度,适宜的湿度为:10日龄前60-70%。
四周龄后,室内湿度为55-60%,最高不超过75%,最低不低于40%。
但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排粪量的增多,易引起潮湿,此时还应防潮。
鸡体对温度的感觉与湿度有关,夏季越湿越热,冬季则越湿越冷。
(3)通风:通风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舍内的有害气体及尘埃密度,补充新鲜空气,保持舍内气流速度,并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以人进入鸡舍内眼鼻不受刺激为宜。
育雏阶段要处理好保温和通风的关系,具体做法是先提高舍内温度再稍稍开窗通风片刻,等舍内温度降到要求范围以下时即关闭门窗,如此反复通风数次,即可达到目的。
(4)密度:不同日龄的雏鸡饲养密度也各不相同,应给予雏鸡合理的空间令其自由活动。
1-30日,地面或网上平养,30±1只/m2,多层笼养46-60只/m2,31-60日,地面或网上平养15±1只/m2,阶梯式笼25-30只/m2, 61-100日,地面或网上平养8±1只/m2,阶梯式笼12-15只/m2。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

育雏鸡的饲养管理方法1.饮水和饲喂1、饮水:雏鸡运回后立即开始饮水,若是经长途运输后到达的雏鸡,让雏鸡稍事休息后给予饮水。
出饮最好先饮4%的红糖水或4%的葡萄糖水,同时配合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金维他、康成贝健饮水3~5天,促进卵黄吸收和防止细菌病的发生。
2、开食:即第一次吃饲料,一般在出饮后2~3小时开始,若为平养,应在地面铺上与地面颜色反差较大的物品如报纸,撒上饲料,以帮助鸡只识别食物。
2.温度与湿度1、鸡适宜的温度,在小鸡未到前24小时给温,使室内温度达到34~36度范围内,以后每周降2度,夏天降至室温为止,冬天降至25~26度即可稳定。
2、通过观察鸡群的动态,判定温度高低:温度过高,鸡群远离热源,张嘴呼吸,两翅下垂;温度过低,鸡群出现扎堆;要调好室内温度的高低,以达到整个鸡群均匀分布为宜。
3测量温度,应在鸡舍不同高度、不同部位挂几个温度计,且舍内温度白天应比夜间高2度,并严防煤气中毒。
4育雏室在1周内相对湿度必须接近70%,一般要求第一周65%~75%,第二周至第七周为60%左右,条件好的控制到55%~65%。
3.光照、通风换气1光照除了能刺激蛋鸡性成熟外,还有杀菌消毒作用。
开始育雏1~3日龄,可用人工光照补充到23小时,4~14日龄缓慢降至18小时,此后每周缩短1~2小时,直至缩短到自然光照。
2保证合理的通风换气:整个鸡舍气流速度基本一致,做到无死角、无贼风、避免穿堂风,这一点对高密度饲养鸡舍最为重要。
称重、分群:检查平均体重是否达到品种标准体重,将达不到标准体重的鸡群单独饲养,料里加入康成贝健,饮水中加入惠农活力素或惠农氨基酸,促进生长。
选购好健康的雏鸡健康的雏鸡活泼好动,腿部结实,羽毛干净且有光泽,行动自如,眼睛有神,脐部愈合良好;而弱雏鸡一般表现羽毛污浊,精神不振,且常常闭眼打盹,站立不稳,脐部愈合不佳,腹部和肛门周围常有不干不净的感觉。
养殖户在选购雏鸡时,应精心挑选健康的雏鸡喂养。
雏鸡的饲养管理

雏鸡的饲养管理
1、温度: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提供适宜的温度条件能有效地提高雏鸡成活率。
温度是否合适不但要看温度计,还要观察鸡群的精神状态和活动情况。
2、饮水:育雏期间要严防止断水、缺水,做到饮水器不断水,随时自由饮用。
一般1~2周龄内的雏鸡,要求水温与室温相近,可用凉水预温来解决。
3、开食:开食一般不能晚于36h。
雏鸡喂料应该喂给新鲜全价配合饲料,因为全价配合饲料可提供能量、蛋白质、矿物质、钙、磷等营养物质的需要,并根据鸡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营养需要配方,可加快鸡的生长发育。
4、通风换气:一方面雏鸡代谢旺盛,呼吸快,鸡群密集,需要足够的新鲜空气;另一方面育雏室内粪便及潮湿垫草散发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氨气,使室内空气不断受到污染。
5、光照:一方面是光照太强会引起啄羽、啄趾、啄肛等恶癖,使鸡群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是每天光照时间过长,会促进小母鸡性成熟,使小母鸡过早开产。
早开产会影响土鸡产蛋小,降低产蛋的连续性,继而影响全年产蛋量。
(责任发布:王芙蓉)
- 1 -。
育雏饲养管理制度内容

育雏饲养管理制度内容一、育雏环境管理1. 温度管理:新生雏鸡对温度的要求非常高,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情况下,0-7天龄的雏鸡需要在30-35摄氏度的环境下生活,逐渐降低至25摄氏度左右。
因此,在初生期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保持鸡舍内的温度稳定,避免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2. 通风管理:良好的通风是保持鸡舍内空气清新、湿度适宜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风不良会导致氨气积聚、湿度过高,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
因此,应定期清洁鸡舍,保持通风管道畅通,确保鸡舍内通风良好。
3. 垫料管理:鸡舍内的垫料应选用干燥、透气性好的材料,如木屑、稻草等。
及时更换垫料,保持鸡舍内干燥清洁,避免细菌滋生,确保雏鸡健康成长。
4. 大气压力管理:大气压力的变化会直接影响雏鸡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在高原地区或气压变化大的地方,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气压,保障雏鸡的生长发育。
二、饲料管理1. 饲料配方:雏鸡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因此要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保证雏鸡各项营养需求的满足。
不同阶段的雏鸡需要不同的饲料配方,应根据雏鸡的发育状态和需要来调整饲料的配方。
2. 饲料投喂:合理的饲料投喂量可以促进雏鸡的生长发育,过少或过多的饲料都会影响雏鸡的健康状况。
因此,要定期检查雏鸡的饲料摄入量,根据雏鸡的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投喂量。
3. 饲料清洁:饲料的清洁度直接影响到雏鸡的健康状况,应保持饲料的清洁干净,避免受到污染。
同时,在夏季高温天气要特别注意饲料的防潮防霉,避免饲料变质影响雏鸡的生长。
三、水源管理1. 饮水卫生:雏鸡对水的需求量较大,水的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雏鸡的健康。
因此,要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器具,保证饮水的干净卫生,避免细菌的传播。
2. 饮水温度:雏鸡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所以饮水的温度要适中,避免过热或过冷的情况。
夏季高温时要多次更换水源,保持水温在适宜范围内。
3. 饮水频率:雏鸡每天需要多次饮水,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时更要保证雏鸡的饮水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