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聚乙烯薄膜
薄膜材料有哪些

薄膜材料有哪些
薄膜材料是通过一种或多种工艺将原材料制成厚度很薄的膜状材料,它具有重量轻、柔韧性好、透明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医药包装、食品包装、建筑材料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薄膜材料。
1. 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是一种由聚乙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防潮、防水、绝缘等特性,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日常用品包装等领域。
2. 聚酯薄膜:聚酯薄膜是一种由聚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耐高温、耐化学品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医药包装等领域。
3. 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是一种由聚氯乙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耐候性好、耐高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广告牌等领域。
4. 尼龙薄膜:尼龙薄膜是一种由尼龙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耐磨损、耐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医药包装等领域。
5. 聚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是一种由聚丙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热封性好、透明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等领域。
6.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薄膜是一种由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耐高温、耐化学品腐蚀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7. 铝箔薄膜:铝箔薄膜是一种以铝箔为基材制成的薄膜材料,它具有良好的阻隔性能和导热性能,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冷藏设备等领域。
除了以上几种常见的薄膜材料外,还有其他各种材质的薄膜材料,如聚酰亚胺薄膜、聚氨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等,它们在不同的领域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
薄膜材料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将为各行各业带来更多的应用机会和发展空间。
聚乙烯薄膜密度

聚乙烯薄膜密度聚乙烯薄膜是由聚乙烯塑料制成的一种常见薄膜材料。
聚乙烯是一种烯烃类聚合物,由单体乙烯(C2H4)聚合而成。
聚乙烯薄膜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透明性,同时也具有耐防水,抗撕裂和耐化学腐蚀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包装、建筑、农业和医疗等领域。
聚乙烯薄膜的密度是其重要性能参数之一,对其物理、化学和机械性能都有一定的影响。
下面将从密度的定义、聚乙烯的密度特点、聚乙烯薄膜的密度测试方法和聚乙烯薄膜密度的常见数值等方面进行说明。
一、密度的定义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其数值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密度=物质的质量÷ 恒定体积通常用克/立方厘米(g/cm3)或克/毫升(g/ml)表示。
二、聚乙烯的密度特点聚乙烯根据形态、密度和分子量等因素的不同,可以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类型。
LDPE是一种注塑塑料,其密度一般为0.91-0.925g/cm3,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透明度,常用于制造薄膜、袋子等柔性包装材料。
HDPE的密度较LDPE更高,一般在0.94-0.965g/cm3之间,具有强度高、刚性好、耐高温/耐腐蚀等特点,广泛用于瓶盖、容器、水管和垃圾桶等领域。
LLDPE是一种新型的共聚聚乙烯,具有较高的韧性和耐冲击性,同时也具有LDPE和HDPE的优点,是一种性能更为均衡的塑料,常用于薄膜、吹塑、旋转模塑等领域。
常用的测试聚乙烯薄膜密度的方法有:1.浮力法:该方法是将样品放置在水中,并测量在水中的重量和水的位移量,计算出其密度。
2.比重法:该方法是将样品与密度已知的液体(如四氯化碳)混合,测量混合液的密度,由此推算出样品的密度。
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聚乙烯薄膜的密度可以在0.91-0.965g/cm3之间,一般按照以下分类:1.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密度在0.91-0.925g/cm3之间。
不同密度的聚乙烯薄膜在物理和机械性能方面都具有差异,在选择材料时需要针对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进行考虑。
聚乙烯薄膜市场分析报告

聚乙烯薄膜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聚乙烯薄膜是一种重要的包装材料,具有轻质、耐水、抗撕裂和低成本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农业覆盖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包装材料性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聚乙烯薄膜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本报告旨在对聚乙烯薄膜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概况、规模与趋势、主要应用领域、市场前景展望、竞争格局分析以及发展建议,以期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文章结构部分内容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报告分成引言、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聚乙烯薄膜市场进行概述,并阐明本报告的目的和结构。
正文部分将对聚乙烯薄膜市场的概况、市场规模与趋势分析以及主要应用领域分析进行深入探讨。
在结论部分,将对市场前景展望、竞争格局分析以及提出发展建议。
通过以上结构,本报告旨在全面解析聚乙烯薄膜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行业和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
"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聚乙烯薄膜市场的发展现状,深入了解市场规模、趋势以及主要应用领域,同时对市场前景展望、竞争格局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关发展建议。
通过本报告的编写,旨在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数据和发展方向,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1.4 总结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聚乙烯薄膜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
通过对市场概况、规模与趋势分析以及主要应用领域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聚乙烯薄膜市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在结论部分,我们展望了市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分析了竞争格局,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聚乙烯薄膜市场的相关从业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促进市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2.正文2.1 聚乙烯薄膜市场概况聚乙烯薄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医疗和建筑等领域的塑料薄膜材料。
随着全球包装需求不断增长,聚乙烯薄膜市场也在不断扩大。
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全球聚乙烯薄膜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塑料薄膜分类

塑料薄膜分类塑料薄膜是一种常见的塑料制品,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建筑等领域。
根据其性质和用途的不同,塑料薄膜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一、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是最常见的塑料薄膜之一。
根据密度的不同,聚乙烯薄膜可以分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薄膜(HDPE)。
LDPE薄膜具有柔软、透明、耐寒等特点,常用于食品包装、日用品包装等领域。
而HDPE薄膜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常用于工业包装、农用覆盖薄膜等。
二、聚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是另一种常见的塑料薄膜。
根据加工方式的不同,聚丙烯薄膜可以分为挤出聚丙烯薄膜和拉伸聚丙烯薄膜。
挤出聚丙烯薄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和平整度,常用于食品包装、饮料包装等。
拉伸聚丙烯薄膜则具有较好的拉伸性能和耐热性能,常用于热收缩包装、烟草包装等。
三、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是一种常用的塑料薄膜,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和耐化学性,常用于建筑防水、农业覆盖薄膜等。
聚氯乙烯薄膜还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助剂,如增塑剂、阻燃剂等,来改变其性能和用途。
四、聚酯薄膜聚酯薄膜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塑料薄膜,具有优良的抗撕裂性和耐磨性。
聚酯薄膜常用于电子产品包装、光学薄膜等领域,其透明度和光学性能优于其他塑料薄膜。
五、聚氨酯薄膜聚氨酯薄膜是一种具有优异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的塑料薄膜。
聚氨酯薄膜具有较好的耐磨性、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常用于涂层材料、电子产品保护膜等领域。
六、聚四氟乙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是一种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腐蚀性和绝缘性能的特殊塑料薄膜。
聚四氟乙烯薄膜常用于高温电气绝缘、化工容器膜等领域。
七、其他塑料薄膜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塑料薄膜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塑料薄膜。
例如聚苯乙烯薄膜、聚甲醛薄膜等。
这些塑料薄膜根据不同的性能和用途,都在特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结起来,塑料薄膜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建筑等领域的塑料制品。
根据不同的性质和用途,塑料薄膜可以分为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酯薄膜、聚氨酯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等多种类型。
pe膜是什么材料

pe膜是什么材料PE膜是一种常见的塑料薄膜,也称为聚乙烯薄膜,是由聚乙烯树脂经挤出、吹塑或压延而成的一种塑料薄膜材料。
PE膜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建筑等领域。
PE膜主要由聚乙烯树脂制成,聚乙烯是一种由乙烯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根据不同的聚合方法和聚合条件,聚乙烯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HDPE)、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不同类型。
这些不同类型的聚乙烯树脂在制备PE膜时,会影响PE膜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
PE膜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包括较高的拉伸强度、耐磨性和耐撕裂性。
这使得PE膜在包装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用于制作塑料袋、塑料薄膜等包装材料。
同时,PE膜还具有优异的透明性和光泽度,可以满足产品包装对外观要求的同时,保护产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此外,PE膜还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抵抗酸、碱、盐等化学介质的侵蚀,不易受到化学物质的腐蚀。
这使得PE膜在农业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可以用于覆盖大棚、保护农作物,同时也可以用于制作农业温室膜、地膜等农业用膜材料。
此外,PE膜还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以通过挤出、吹塑、压延等加工工艺制备成不同形式的薄膜,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同时,PE膜还可以进行印刷、涂覆等表面处理,使其具有更好的装饰性和功能性。
总的来说,PE膜是一种具有优良物理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加工性能的塑料薄膜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建筑等领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保要求的提高,PE膜的研发和应用也将不断完善和拓展,为各行各业提供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
塑料薄膜的种类分析

塑料薄膜的种类分析塑料薄膜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薄型塑料制品,它的种类多样,适用范围广泛。
本文主要分析塑料薄膜的种类,包括聚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酯薄膜、聚丙烯薄膜和聚苯乙烯薄膜。
1. 聚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是塑料薄膜中最常见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柔韧性好、韧性和张力强,同时具有较高的抗老化性能。
根据聚乙烯的不同形式,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薄膜(LDPE)和高密度聚乙烯薄膜(HDPE)两种。
LDPE薄膜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防撕裂性能,通常用于包装商品,如食品、药品、化妆品等;而HDPE薄膜则性能更强,可以用于制作工业用途的袋子和包装材料。
2. 聚氯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也是一种常见的塑料薄膜,具有耐候性、耐腐蚀性、耐磨损性和防水性。
根据不同的制造方法,聚氯乙烯薄膜也可以分为单层聚氯乙烯薄膜和多层复合聚氯乙烯薄膜。
单层聚氯乙烯薄膜主要用于农业防虫和隔热材料,而多层复合聚氯乙烯薄膜则更加具有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如建筑、医疗、拖具等领域。
3. 聚酯薄膜聚酯薄膜是一种强韧的塑料薄膜,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耐热性和耐水性。
常用于制作准备食品、烘焙用品和礼品包装等。
此外,聚酯薄膜也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设备、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中。
4. 聚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是一种常用的高透明度塑料薄膜,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耐磨性和紫外线抵抗性。
用于制作各类工业用途的文件袋、书包、食品包装和医疗用途的一次性手套等。
5. 聚苯乙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也是一种常用的塑料薄膜,该薄膜通常具有高透明度、柔韧性和优异的防震性能。
常用于压缩包装电子产品、药品、食品和玩具等。
总结由于塑料薄膜种类繁多,应根据生产需要和实际使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薄膜。
每种塑料薄膜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和场合。
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妥善保存以及回收利用,以保护环境和降低浪费。
PE膜特点

PE膜特点
PE膜是由聚乙烯(Polyethylene)制成的一种塑料薄膜,具有以下
几个特点:
1.良好的透明性:PE膜有良好的透明性,能够传递充足的光线,提
供良好的光线环境,适合用于温室覆盖材料、包装材料等。
2.耐腐蚀性:PE膜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不易受酸、碱、盐等化学
物质的侵蚀,因此在一些特殊环境中,PE膜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延长使
用寿命。
3.耐热性:PE膜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够承受高温环境下的使用,
不易熔化变形,适用于高温区域的防护材料。
4.耐寒性:PE膜具有良好的耐寒性,即使在极寒的环境下,也不易
变脆变硬,依然保持一定的柔韧性,适用于低温环境的包装和防护。
5.轻质高强度:PE膜是一种轻质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不易破裂,具有一定的韧性和拉伸性,适用于包装、绑扎等应用。
6.耐磨性:PE膜表面光滑,不易被磨损,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可以
保持长时间的使用寿命。
7.良好的抗干扰性:PE膜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不易受到外界因素
的影响,如防水性、防尘性、抗静电等特点,可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8.可塑性:PE膜具有较好的可塑性,易于加工成不同形状的薄膜产品,如袋子、薄膜卷等,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9.环保性:PE膜是一种环保材料,可回收利用,具有较低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对环境无污染。
10.成本低廉:PE膜制作工艺简单,原材料成本相对较低,相比其他薄膜材料具有较低的成本,并且易于大规模生产。
综上所述,PE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耐腐蚀性、耐热性、耐寒性、轻质高强度、耐磨性、抗干扰性、可塑性、环保性以及低成本等特点,因此在包装、农业、建筑、工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聚乙烯薄膜生产工艺

聚乙烯薄膜生产工艺聚乙烯薄膜是一种常见的塑料薄膜,广泛应用于包装、农业、建筑等领域。
下面介绍聚乙烯薄膜的生产工艺。
首先,聚乙烯薄膜的生产主要通过挤出法实现。
挤出法是将预处理过的聚乙烯颗粒通过挤出机中的螺杆加热融化,然后通过挤出机的模头挤出成薄膜。
具体步骤如下:1. 材料准备:将聚乙烯颗粒进行预处理,包括干燥、筛选等,确保颗粒的质量符合要求。
2. 加料:将预处理后的聚乙烯颗粒放入挤出机的料斗中。
3. 加热融化:启动挤出机,将螺杆加热,使聚乙烯颗粒在高温和高压下熔化。
4. 开始挤出:将熔化后的聚乙烯通过螺杆的推动,进入挤出机的模头中。
5. 薄膜冷却:将挤出的聚乙烯薄膜通过冷却辊进行快速冷却,使其迅速凝固。
6. 引取薄膜:通过引入装置将冷却好的聚乙烯薄膜引取至卷取装置上。
以上是聚乙烯薄膜生产的主要步骤,下面介绍一些技术细节。
1. 挤出机的选型:挤出机是整个生产线的核心设备,其选型应根据生产需求和工艺参数来确定。
一般选择适当的挤出机型号和螺杆结构,以保证薄膜的质量和产能。
2. 温度控制:挤出过程中,控制好温度是非常重要的。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薄膜质量下降,过低的温度则会导致挤出困难。
因此,需要通过控制加热系统来维持适宜的温度。
3. 模具设计:模具的设计也是影响薄膜质量的重要因素。
模具的结构应合理,模头出口的尺寸和形状应满足产品规格要求。
4. 冷却系统:冷却辊的设计和选择也会影响薄膜的冷却效果。
一般采用内外冷却辊的结构,通过循环水冷却来加快薄膜的冷却速度。
总结起来,聚乙烯薄膜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材料准备、加料、加热融化、挤出、薄膜冷却和引取薄膜等步骤。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要注意挤出机的选型、温度控制、模具设计和冷却系统的优化。
只有通过科学规范的生产工艺,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聚乙烯薄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乙烯薄膜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聚乙烯薄膜(以下简称PE膜)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用挤出吹塑、流延成型的通用薄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中的所包含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040.3—2006 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塑料和薄片的试验条件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5009.60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 6672 塑料薄膜和薄片厚度测定机械测量法GB/T 6673 塑料薄膜和薄片长度和宽度的测定GB/T 8807 塑料镜面光泽试样方法GB 9687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GB/T 10006—2008 塑料薄膜和薄片摩擦系数测定方法GB/T 14216 塑料膜和片润湿张力试验方法QB/T 2358 塑料薄膜包装袋热合强度试验方法3 分类包装用聚乙烯薄膜按使用要求不同分PE(酱包专用)膜、PE膜、和乳白PE膜表示。
4 要求4.1 外观4.1.1不应存在有碍使用的气泡、穿孔、水纹、条纹、暴筋、熟化不良、鱼眼、僵块等瑕疵。
4.1.2膜卷断面不平整度不大于3 mm。
4.1.3卷膜纸芯不允许凹陷和缺口。
4.2 尺寸偏差4.2.1 宽度偏差宽度偏差应符合表1要求。
4.2.2 厚度偏差厚度偏差应符合表2要求。
4.2.3 接头数目及每段长度每卷薄膜接头数目及每段长度应符合表3规定,接头用红色胶带双面对接粘牢,且胶带须在膜卷两端各外露2 cm。
表3 接头数目及每段长度4.3 物理机械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4要求。
4.4 卫生性能用于食品包装、医药包装的薄膜应符合GB 9687的规定。
5 试验方法5.1 取样在膜卷上去掉表面三层,沿膜卷的横向切割足够数量的实验作外观、规格尺寸及物理机械性能试验。
5.2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在温度为(23±2)℃、相对湿度(50±10)%,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4 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
5.3 外观在自然光或40 W日光灯下目测检验薄膜的外观质量及膜卷管芯质量。
用精度不低于0.5 mm的量具测量卷膜端面整齐度。
5.4宽度5.4.1测量层数展开薄膜层叠层,每层长度不超过5 m,层层相叠不超过20层,作为被测材料,测量宽度前,材料至少保持这种叠层状态1 h。
5.4.2试验仪器按GB/T 6673—2001中的3.1.1.2规定执行,精度不低于1 mm。
5.4.3试验步骤测量次数按GB/T 6673—2001中的3.1.2.3规定执行。
试验长度小于5 m,沿样品长度方向大约相等的间隔至少测量3次;试样长度大于5 m时,沿样品长度方向大约相等的间隔至少测量10次。
把试样展开平置于检测平台上,将钢直尺置于薄膜上与薄膜纵向成直角,直尺上的零刻度对准薄膜左纵向边,确定材料右侧的确切位置,精确至1 mm,并记录结果。
记录每次测量的宽度,计算算术平均值,最为样品的平均宽度。
5.5 厚度5.5.1 试验仪器按GB/T 6672—2001中的2.1规定执行,精度不低于1 μm。
5.5.2 测量步骤测量点数按GB/T 6672—2001中的4.5规定执行。
试样长度≤300 mm,测10点;试样长度300 m~1500 mm,测20点。
试样和测量仪的各测量面无油污、灰尘等污染。
测量前应检查测量仪零点,在每组试样测量后应重新检查其零点。
各测量位置的厚度算术平均值即为平均厚度。
5.5.3 结果计算厚度平均偏差及厚度偏差按式⑴、式⑵和式⑶计算:×100 ……………………⑴×100 ……………………⑵×100 ……………………⑶式中:——厚度平均偏差,以%表示;——厚度最大偏差,以%表示;——厚度最小偏差,以%表示;L1——平均厚度,单位为微米(μm);L2——最大厚度值,单位为微米(μm);L3——最小厚度值,单位为微米(μm);S——公称厚度,单位为微米(μm)。
5.6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按照GB/T 1040.3—2006的规定进行,采用切割法制备试样,试样类型为2型。
试样长度150 mm、宽(15±0.1) mm的长条形,夹具间距为l00 mm,试验速度为(500±50) mm/min,分别测试纵、横向试样各5条。
5.7 白度值接通白度值测定仪,经过一段时间稳定后,用标准黑筒和工作标准版标定仪器的零点和刻度值。
将待测样品放在试样座上,带显示值稳定后即可记下白度值。
5.8 热封强度5.8.1 试样在膜卷宽度方向均匀裁取试样5片,试样长150 mm、宽(15±0.1) mm。
5.8.2 试验步骤试验时将试样对折,两端对齐平置于热封仪的焊面进行热封。
热封温度为135 ℃,热封时焊面压力为 0.18 MPa,热封时间为 1 s。
将试样以热合部位为中心线,把试样的两端分别夹在试验机的两个夹具上,使试样纵轴与上下夹具中线连线相重合,夹具松紧适宜,以防止滑落和断裂在夹具内。
夹具间距为100 mm,试验速度为(100±10) mm/min,读取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
若试样不在热封处断裂,则此试样作废,另取试样补做。
5.8.3 结果计算试验结果以5条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受检品的热封强度,以N/15 mm表示。
5.9 摩擦系数按照GB/T 10006—2008的规定进行。
开启摩擦系数仪,裁取适量大小试样两片,切试样两面做好不同的标记,用固定装置分别固定于摩擦系数仪平面和滑块上,保证试样平整,开动摩擦系数仪,读取数据。
用同样的试样测定三次,以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受检品的摩擦系数。
5.10 雾度按照GB/T 2410—2008的规定进行。
试样两侧表面应平整且平行,无灰尘、油污、异物、划痕等,并无可见的内部缺陷和颗粒。
试样尺寸应大到可以遮盖住积分球的入口窗,试样为直径50 mm的圆片,或者是50 mm×50 mm的方片。
5.11 润湿张力去掉样品的外层,并使被测试的表面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质,然后用棉签迅速涂敷试验混合液,混合液的用量应使之成为液体薄膜而无积液存在。
在灯光下观察混合液所形成的液体薄膜,并记录下液体薄膜从连续状态分散至小液滴的时间。
如果液体薄膜持续的时间超过2 s,则用更大表面张力的混合溶液在一个新的样品上重复试验,直至液体薄膜持续的时间接近2 s。
如果液体薄膜持续少于2 s,则用更低表面张力的溶液来试验使之可以接近2 s。
每次试验应使用新的棉签。
用试样表面润湿最接近2 s的混合溶液至少测定3次,该混合溶液的表面张力即被作为试样的润湿张力。
5.12 卫生指标按照GB/T 5009.60—2003的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6.1 组批样品单位为卷。
同一工艺条件、同一配方、同一规格连续生产的产品不大于50 t为一批。
6.2 抽样物理机械性能从每批中任取一卷。
外观及尺寸偏差采用GB/T 2828.1—2003的规定二次正常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平为Ⅱ,接收质量限(AQL)为6.5,按5表规定抽样检验。
6.3 检验项目检验项目为:外观、尺寸偏差、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热封强度、摩擦系数和润湿张力。
其余要求项目按供应商每半年提供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判定。
6.4 判定规则6.4.1 外观、尺寸偏差若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卷为不合格。
外观、尺寸偏差按表5判定。
6.4.2 物理机械性能检验结果中有不合格项,应在原批中重新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复验,复验结果如仍不合格,则该批薄膜的物理机械性能为不合格。
6.4.3当产品按6.4.1与6.4.2均合格时,则判该批产品为合格品。
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标志外包装应有产品标识,包括生产企业名称、产品名称、规格、重量、批号、生产日期、处理面(在外包装解除后,应仍能明确识别薄膜处理面)、热封面等。
7.2 包装卷芯为纸管的薄膜两端用衬垫支撑保护,用塑料薄膜密封包装好。
两端用塑料堵头塞紧,最外层加气泡缓冲膜或牛皮纸板,立放在干净平整的托盘上,托盘的大小为1.1 m×1.2 m,卷膜不允许超出托盘边沿,托盘上的卷膜用缠绕膜全面包装,经完整包装后物品的总高度不得超过1.3 m(特殊情况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卷芯为PVC管的薄膜接触托盘的一端用衬垫支撑保护,外层用塑料薄膜密封包装好,立放在干净平整的托盘上,托盘的大小为1.1 m×1.2 m,卷膜不允许超出托盘边沿,托盘上的卷膜用缠绕膜全面包装,经完整包装后物品的总高度不得超过1.3 m(特殊情况供需双方另行协商)。
7.3 运输运输时应小心轻放,防止机械碰撞和日晒雨淋,保持外包装完好。
7.4 贮存薄膜应保存在整洁、干燥的库房内,妥善堆放,远离热源,不能受强烈阳光直接照射,贮存期从生产日期起半年。
超过贮存期时,可按本标准进行检验,如果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产品仍可使用。
产品的送货日期不应超过产品贮存期时间的一半。
8 附加说明8.1供应商每批产品均要附带产品检测报告,内容清晰,不得涂改。
检测报告应涵盖技术要求内容,检验员签名,审核者签名,盖有制造商质量检验专用章。
8.2第三方检测报告:上半年4月25日左右和下半年10月25日左右,提供一次包含所有要求项目第三方检测报告。
8.3本标准由浙江长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提出、起草并负责解释。
8.4本标准经浙江长海包装集团有限公司与供应商协商制定,作为双方的协议标准。
经双方盖章后生效,一旦要求有变化,必须修改后重新认可。
9 结束语本标准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在签订的同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代表签字(盖章):乙方代表签字(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