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夏日的凉风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 夏日的凉风》说课稿3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 夏日的凉风》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夏日的凉风》是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夏日中的凉风,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教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夏日的凉风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受,以及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凉风的效果。
教材还提供了一些夏日的元素,如树木、花草、人物等,供学生进行描绘和创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夏日的元素和凉风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绘画方面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有一定的感受,但可能缺乏对于凉风这一特定主题的深入理解和表达。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夏日的凉风给人们带来的愉悦感受。
2.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凉风的效果。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4.提高学生对于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凉风的效果。
2.原因:学生在描绘凉风时,可能难以表现出台风带来的清爽和舒适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夏日的凉风场景,讨论凉风的特点和给人们带来的感受。
2.示范和讲解:教师通过示范绘画凉风的效果,讲解绘画技巧和方法。
3.创作和实践:学生通过绘画实践,创作出自己心中的夏日凉风。
4.评价和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作品评价和交流,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展示一些夏日的凉风场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凉风的特点和给人们带来的感受。
2.讲解:教师讲解绘画凉风的方法和技巧,如通过描绘树木、花草、人物等元素来表现凉风的效果。
3.示范:教师示范绘画一个夏日凉风场景,展示如何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凉风的效果。
4.创作: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示范的内容,进行自己的绘画创作,描绘出自己心中的夏日凉风。
5.评价:学生之间进行作品评价,分享创作的心得和感受。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 夏日的凉风》说课稿1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 夏日的凉风》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夏日的凉风》是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绘画表现出夏日的凉爽感觉。
本课的教学内容紧紧围绕“凉风”这个主题,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创作等环节,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教材中还提供了多种绘画风格和艺术作品,旨在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对色彩、线条和构图等基本绘画元素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如何运用这些绘画元素来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实践,帮助他们掌握表现夏日凉爽感觉的技巧。
此外,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需要被激发和培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创作等环节,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更加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色彩、构图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使他们能够运用绘画技巧来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以及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和评价激励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绘画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夏日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谈论对夏日凉爽感觉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夏日的凉风》说课稿5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 夏日的凉风》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夏日的凉风》是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绘夏日的景象,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夏日的画面,如夏日的海滩、夏日的公园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描绘的对象。
教材还提供了绘画的步骤和技巧,帮助学生完成一幅凉爽的夏日画作。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但是他们对于色彩的搭配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指导。
此外,学生对于夏日的印象和感受各不相同,因此在绘画时会有不同的表现和创作。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夏日的景象,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绘画的步骤和技巧,提高绘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夏日的感觉,培养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的热情。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观察和描绘夏日的景象,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合理搭配色彩,运用绘画技巧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讨论、实践和评价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展示夏日的图片,提供绘画的步骤和技巧的指导。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夏日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夏日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与示范:讲解绘画的步骤和技巧,并进行示范,让学生掌握绘画的方法。
3.实践与讨论:学生进行绘画实践,同时进行小组讨论,交流绘画的心得和经验。
4.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5.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拓展的要求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课题《夏日的凉风》、绘画的步骤和技巧等内容,通过板书的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绘画的方法和技巧。
《夏日的凉风》 文章解读

《夏日的凉风》文章解读夏日的凉风夏日的凉风融合着微弱的夜幕,伴随着皎洁的月光,温柔地拂过我的脸颊。
它如丝绒般轻盈,给人一种清凉怡人的感觉。
夏日的凉风,是大自然的恩赐,具有种种美好的含义和功效。
首先,夏日的凉风是炎热夏季的调味品。
当夏季高温酷暑袭来,人们常常感到燥热难耐,这时只要一阵微风吹过,顿时让人感到宜人宽爽。
夏日的凉风为人们提供了恰到好处的舒缓,让人轻松舒适地度过盛夏时节。
夏日的凉风也是大自然的芬芳洗礼。
当夜幕低垂,星光闪烁,凉风吹拂而来,带来草木的香气和花朵的芬芳。
这些芬芳洗礼,不仅仅是一种感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沉淀。
它们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到放松,心情舒畅。
夏日的凉风还是人们放松身心的伴侣。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人们常常希望有片刻的休憩和放松。
夏日的凉风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
在避暑胜地、公园或自然环境中,你可以感受到夏日的凉爽、静谧与宜人。
夏日的凉风营造了一个逃离城市喧嚣,尽情放松的环境。
夏日的凉风同时也是心灵的滋养。
每当夏季的夜晚,清风吹动,沁人心脾。
在这样的时刻,人们常常会对生活有所思考,感悟人生的价值。
夏日的凉风似乎给人们带来了某种启迪,让人心境愉悦,灵感大发。
这种滋养来自大自然的奇妙力量,让人重新审视自身。
夏日的凉风也是友谊和亲情的纽带。
夏日的夜晚,凉风扑面而来,正是人们相聚交流的好时光。
朋友或家人在这样的环境下畅谈人生,分享喜怒哀乐,增进彼此的感情。
夏日的凉风成为友谊和亲情交融的桥梁,使人与人之间更加紧密。
夏日的凉风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不论是舒适的体验、芬芳的香气、放松身心、心灵的滋养以及亲情友情的陪伴,夏日的凉风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享受夏日凉风的同时,我们也要珍惜这份美好,保护环境,让夏日的凉风永远伴随着我们,给我们带来更多更美好的体验。
在这个闷热的夏季,夏日的凉风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不仅仅给人带来凉爽和舒适,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馈赠。
让我们打开心扉,感受这荡涤心灵的清凉。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 夏日的凉风》说课稿6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 夏日的凉风》说课稿6一. 教材分析《夏日的凉风》是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第14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体验夏日的景象,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夏日的场景,如海滩、溪流、森林等,供学生选择创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表现出夏日的氛围和凉爽的感觉。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手工制作能力,对于夏日的概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表现夏日景象和凉爽感觉方面,学生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夏日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并通过步骤讲解和示范,帮助他们掌握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体验夏日的景象,激发学生对夏日的情感。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欣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体验,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夏日的凉爽感觉。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绘画和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夏日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示范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教材、画纸、画笔、剪刀、胶水等教学工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夏日图片和播放夏日音乐,引导学生回忆夏日的记忆,激发学生对夏日的情感。
2.观察与体验: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或周边环境中观察和体验夏日的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夏日的特点和凉爽的感觉。
3.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绘画和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如何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4.创作与实践:学生根据观察和体验,选择合适的材料和方法,进行绘画和手工制作创作,表现夏日的凉爽感觉。
5.展示与分享:学生将作品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分享创作的过程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分享能力。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 夏日的凉风》教学设计3

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14. 夏日的凉风》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夏日的凉风》是岭南版美术三年级下册的第14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绘画夏日的凉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种夏日的凉风图片,供学生进行欣赏和参考。
此外,教材还提供了绘画技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品。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对于夏日的凉风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学生在细节处理和色彩搭配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夏日的凉风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夏日的凉风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夏日的凉风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夏日的凉风的特点,培养学生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难点:如何处理画面细节和进行色彩搭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夏日的凉风的图片,引导学生发现夏日的凉风的特点。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3.实践法:学生通过实际绘画,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夏日的凉风的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参考。
2.教师准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3.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视频或图片,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参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夏日的凉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夏日的凉风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夏日的凉风的理解和感受。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夏日的凉风的特点,并展示优秀的夏日凉风绘画作品,供学生参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绘画技巧,表现自己对夏日的凉风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在过程中给予学生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绘画中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作品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绘画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
《夏日的凉风》课文解析

《夏日的凉风》课文解析夏日的凉风夏日的凉风,是炎热夏季里最为令人期待的一抹清凉。
它像一位友善的使者,在闷热的气候中给予人们片刻的舒适和宽慰。
夏日的凉风不仅仅是天气现象,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让人感叹生活的美好与多样性。
首先,夏日的凉风带来的是身心的宽慰。
当酷热的太阳高悬在头顶,人们疲惫不堪时,一阵凉风轻轻拂过,伴随着微风的抚摸,可以减轻人们的疲劳感,让人耳目一新。
在这时,夏日的凉风如同一位贴心的朋友,轻轻拍打着人们的心房,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舒适和温暖。
夏日的凉风也能调节人们的情绪,让人们在闷热的夏季保持良好的心境,更能享受生活的美好。
其次,夏日的凉风给人带来思绪的散发。
当夏日的凉风吹过,它会带来一片清新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夏日的凉风一般伴随着花香、树叶的摇曳声,这些不仅能够使人的身心得到放松,更能唤醒人们脑海中的美好记忆。
夏日的凉风让人们能够静下心来,回忆过去的情景,思考未来的可能,也能够在宁静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正是夏日的凉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和内心对话的机会,是思绪飞扬的源泉。
再次,夏日的凉风为人们提供了户外活动的机会。
在酷热的夏季,户外活动往往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重要途径。
而夏日的凉风给这些户外活动带来了更多的乐趣和舒适感。
无论是郊游、野餐、散步还是晨练,夏日的凉风都为这些活动提供了温和的环境,使得人们可以更好地享受其中的乐趣。
夏日的凉风让人们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愉悦,更能够激发人们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使得夏日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和欢乐的季节。
综上所述,夏日的凉风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的宽慰,思绪的散发和户外活动的机会。
它不仅仅是一种天气现象,更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在夏季的闷热里,夏日的凉风如同一位好友,它以它独特的方式伴随着人们,让人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丰富。
面对夏日的凉风,我们应该懂得感恩,懂得享受,因为它所带来的并不仅仅是一阵凉意,更是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让我们在夏日的凉风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享受夏日的温暖。
夏日的凉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

夏日的凉风(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夏日的凉风的特点,感受夏日的凉风带来的美好。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夏日的凉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感。
二、教学内容1. 夏日的凉风的特点。
2. 夏日的凉风的表现方法。
3. 夏日的凉风的画作欣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夏日的凉风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线条、色彩创作出夏日的凉风的画作。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夏日的凉风,将其特点融入画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画作欣赏图片、教学课件。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夏日的凉风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夏日的凉风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夏日的凉风的表现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夏日的凉风。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夏日的凉风的画作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优点和不足。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夏日的凉风的表现方法。
六、板书设计1. 夏日的凉风2. 内容:夏日的凉风的特点、表现方法、画作欣赏。
七、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夏日的凉风的画作,要求运用线条、色彩表现夏日的凉风。
2. 写一篇关于夏日的凉风的作文,描述夏日的凉风给自己带来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2. 学生是否掌握了夏日的凉风的表现方法?3. 教学过程中,是否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4. 作业设计是否合理,是否能够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夏日的凉风带来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感。
同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能力,使他们在美术学习中不断进步。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夏日的凉风
一、优秀教案
范例导赏
教学目标
教学要点
作业要求
比较欣赏扇面艺术:1.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扇面画”吗?有什么用?
2.折扇与扇有什么异
同?
3.你喜欢哪一幅扇?为什么?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扇子文化,体会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②能妙用纸资料,设计制作一把画面具有装饰美和结构对称的扇子。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参与比较发现中,感受扇子的形状、对称和节奏美感,启发创作思路;
②在欣赏评述中,发现扇子的基本结构,体会花鸟画装饰扇子的审美情趣;
③在设计创作活动中,能妙用纸资料,创意制作扇子。
3.情感。
态度、价值观:
体验扇面文化和创作扇子的乐趣。
1.重点:
能妙用纸资料,设计制作一把精致美观的扇子。
2.难点:
能妙用各种资料,设计制作一把装饰美观、对称实用的扇子。
3.兴趣点:
①扇子的故事;
②比较发现游戏;
③中国花鸟画的审美情趣。
4.观察点:
①中国工笔画与意笔画的异同;
②扇面的装饰特点。
1.基本要求:
能合理运用纸
材设计制作一把精
致美观的扇子。
2.较高要求:
能巧用纸材,
设计制作一把装饰
美观、对称实用的
扇子。
3.个性探究:
能妙用纸材,创意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团扇与折扇。
二、教学活动设计
1.找一找、考一考。
①找一找:寻找纳凉的实物和画面,尝试感受
夏天的美;
②问题:谁能把一张纸“变成”一把扇子?你是怎样“变出来”的(运用了哪些工
具、技能)?
③欣赏:扇子实物,初步感受扇子各式各样的形状和节奏美感。
2.比较发现。
①教材提供的扇面画与扇子有什么关系?
②你见过哪些最有特色的扇子?说说它的外形特点、装饰图案、功能作用;
③教材提供的三幅扇面作品,有什么异同?(提示:中国花鸟画、工笔、意笔、团扇扇面、折叠扇面……)
④找一找,扇子是用什么组合而成的?(扇子的基本结构:扇面、扇柄、扇坠)
3.欣赏评述。
①观察教材中的扇面画,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异同?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外
形、书画装饰)
②评价教材中间三件同学作品,你喜欢哪一类、哪一件?为什么?
4.设计创作。
①选择资料(引导妙用);
②设计外形(造型特别);
③剪裁、装饰、制作(运用线描、色彩、剪贴……)。
5.作业评价(自评与他评)。
作业评价点:①外形对称;②构图巧妙;③装饰美观;④富有创意。
教学
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对扇子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体会到了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并能通过同桌之间的合作制作出漂亮的扇子。
一、优秀教案
范例导赏
教学目标
教学要点
作业要求
比较欣赏扇面艺术:1.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扇面画”吗?有什么用?
2.折扇与扇有什么异
同?
3.你喜欢哪一幅扇?为什么?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扇子文化,体会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②能妙用纸资料,设计制作一把画面具有装饰美和结构对称的扇子。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参与比较发现中,感受扇子的形状、对称和节奏美感,启发创作思路;
②在欣赏评述中,发现扇子的基本结构,体会
花鸟画装饰扇子的审美情趣;
③在设计创作活动中,能妙用纸资料,创意制作扇子。
3.情感。
态度、价值观:
体验扇面文化和创作扇子的乐趣。
1.重点:
能妙用纸资料,设计制作一把精致美观的扇子。
2.难点:
能妙用各种资料,设计制作一把装饰美观、对称实用的扇子。
3.兴趣点:
①扇子的故事;
②比较发现游戏;
③中国花鸟画的审美情趣。
4.观察点:
①中国工笔画与意笔画的异同;
②扇面的装饰特点。
1.基本要求:
能合理运用纸
材设计制作一把精
致美观的扇子。
2.较高要求:
能巧用纸材,
设计制作一把装饰
美观、对称实用的
扇子。
3.个性探究:
能妙用纸材,创意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团扇与折扇。
二、教学活动设计
1.找一找、考一考。
①找一找:寻找纳凉的实物和画面,尝试感受夏天的美;
②问题:谁能把一张纸“变成”一把扇子?你
是怎样“变出来”的(运用了哪些工
具、技能)?
③欣赏:扇子实物,初步感受扇子各式各样的形状和节奏美感。
2.比较发现。
①教材提供的扇面画与扇子有什么关系?
②你见过哪些最有特色的扇子?说说它的外形特点、装饰图案、功能作用;
③教材提供的三幅扇面作品,有什么异同?(提示:中国花鸟画、工笔、意笔、团扇扇面、折叠扇面……)
④找一找,扇子是用什么组合而成的?(扇子的基本结构:扇面、扇柄、扇坠)
3.欣赏评述。
①观察教材中的扇面画,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异同?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外
形、书画装饰)
②评价教材中间三件同学作品,你喜欢哪一类、
哪一件?为什么?
4.设计创作。
①选择资料(引导妙用);
②设计外形(造型特别);
③剪裁、装饰、制作(运用线描、色彩、剪贴……)。
5.作业评价(自评与他评)。
作业评价点:①外形对称;②构图巧妙;③装饰美观;④富有创意。
教学
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对扇子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体会到了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并能通过同桌之间的合作制作出漂亮的扇子。
一、优秀教案
范例导赏
教学目标
教学要点
作业要求
比较欣赏扇面艺术:1.生活中,你见过这些“扇面画”吗?有什么用?
2.折扇与扇有什么异
同?
3.你喜欢哪一幅扇?为什么?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扇子文化,体会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
②能妙用纸资料,设计制作一把画面具有装饰美和结构对称的扇子。
2.过程与方法:
①在参与比较发现中,感受扇子的形状、对称和节奏美感,启发创作思路;
②在欣赏评述中,发现扇子的基本结构,体会花鸟画装饰扇子的审美情趣;
③在设计创作活动中,能妙用纸资料,创意制
作扇子。
3.情感。
态度、价值观:
体验扇面文化和创作扇子的乐趣。
1.重点:
能妙用纸资料,设计制作一把精致美观的扇子。
2.难点:
能妙用各种资料,设计制作一把装饰美观、对称实用的扇子。
3.兴趣点:
①扇子的故事;
②比较发现游戏;
③中国花鸟画的审美情趣。
4.观察点:
①中国工笔画与意笔画的异同;
②扇面的装饰特点。
1.基本要求:
能合理运用纸
材设计制作一把精
致美观的扇子。
2.较高要求:
能巧用纸材,
设计制作一把装饰
美观、对称实用的
扇子。
3.个性探究:
能妙用纸材,创意设计制作与众不同的团扇与折扇。
二、教学活动设计
1.找一找、考一考。
①找一找:寻找纳凉的实物和画面,尝试感受夏天的美;
②问题:谁能把一张纸“变成”一把扇子?你是怎样“变出来”的(运用了哪些工
具、技能)?
③欣赏:扇子实物,初步感受扇子各式各样的形状和节奏美感。
2.比较发现。
①教材提供的扇面画与扇子有什么关系?
②你见过哪些最有特色的扇子?说说它的外形特点、装饰图案、功能作用;
③教材提供的三幅扇面作品,有什么异同?(提示:中国花鸟画、工笔、意笔、团扇扇面、折叠扇面……)
④找一找,扇子是用什么组合而成的?(扇子的基本结构:扇面、扇柄、扇坠)
3.欣赏评述。
①观察教材中的扇面画,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异同?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外
形、书画装饰)
②评价教材中间三件同学作品,你喜欢哪一类、哪一件?为什么?
4.设计创作。
①选择资料(引导妙用);
②设计外形(造型特别);
③剪裁、装饰、制作(运用线描、色彩、剪贴……)。
5.作业评价(自评与他评)。
作业评价点:①外形对称;②构图巧妙;③装饰美观;④富有创意。
教学
后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对扇子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体会到了扇子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并能通过同桌之间的合作制作出漂亮的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