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动物营养学到全方位营养
动物营养学发展趋势

次深入。 ※ 动物营养需要固定不变的模式受到挑战,营养优化决策已
成为动物饲养优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义动物营养学涉及的内容
※ 饲料安全和卫生 ※ 动物采食调控 ※ 饲料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 ※ 消化道微生物体系的调控 ※ 营养与动物机体防御体系 ※ 营养与抗氧化应激 ※ 营养状况评分体系
— 研究目标
研究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营养物质代谢、动态变化、 运行机制以及整体调节机制;研究营养物质与基因之间 的相互作用(包括营养物质之间、营养物质与基因之间、 营养物质与各种调节因子之间以及基因与基因之间的相 互作用)以及对动物机体生产性能、健康影响的规律和 机制。
大力开拓微观层次的营养学研究
— 研究任务
饲料科学研究领域
﹡饲料内营养活性物质及其营养活性研究。 ﹡饲料内营养物质、营养活性物质及其营养活性的研究
和开发。 ﹡饲料间组合效应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见下页)。 ﹡饲料间组合效应评价体系研究。
饲料组合效应所涉及的可能机制
影响食糜流通速度和滞留时间 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缓冲能力、瘤胃发酵底物的相互竞 争、 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模式以及微生物蛋白质产量 影响内源营养物质的周转 影响日粮能量浓度 影响消化酶的渗透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影响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平衡 影响动物本身自我营养调控功能运行 在分子水平影响基因的表达
和技术体系发展的时代特征。 (6)广义营养学和系统动物营养学有力促进了动物营养
学发展。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面
※ 评定指标克服表观性。 ※ 饲料间和饲料营养物质间组合效应为研究热点。 ※ 评定手段的现代化,如:快速体外试验技术、
兽医资格证考试科目

兽医资格证考试科目
兽医资格证考试是考试拥有兽医资格的一项重要考核,为了确保兽医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拥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国家实施了兽医资格证考试。
经过考试,考试者可以获得兽医资格证书,从而获得兽医执业资格。
兽医资格证考试主要考察兽医对兽医学、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兽麻醉学、兽医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兽医资格证考试的具体科目主要有:
一、兽医学:该科目考核兽医对家畜和宠物疾病诊断、治疗药物和兽医手术技术以及动物营养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动物药理学:该科目考核兽医对动物药物及药物施用、剂量以及与环境和工作室等有关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动物病理学:该科目考核兽医对家畜和宠物的病理、病理学技术及应用的知识和技能。
四、兽麻醉学:该科目考核兽医对动物麻醉学的知识和技能,包括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的控制、麻醉后复苏过程以及麻醉副作用的掌握等。
五、兽医病理学:该科目考核兽医对动物组织和细胞病理学的知识和技能,包括病理学技术的应用、组织病理学的图谱、细胞病理学的检查和解释等。
兽医资格证考试的科目相对较多,要求考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兽
医学知识,还需要掌握动物药理学、动物病理学、兽麻醉学和兽医病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全方位系统地掌握这些科目的知识,以便取得好成绩。
获得兽医资格证书不仅是考生获得兽医职业资格的必经之路,也是考生的一项重要责任,考生应在此考试中积极复习,取得高分,从而得以获得自己的职业资格。
《动物营养学绪论》课件

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A
营养物质
研究动物所需的各类营养物质,如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
消化生理
研究动物的消化生理特点,包括消化酶的 种类和活性,以及食物在消化道中的消化 过程。
B
C
营养需要
研究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下动物对 各类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制定饲养标准。
饲养实践
根据研究成果,指导动物的饲养实践,提高 动物的健康水平和生产性能。
替代性蛋白质来源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寻找替代性蛋 白质来源将成为动物营养学的重要研究领域,如昆虫、微 生物等。
动物营养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挑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恶化,动物营养学面临着保障动物健康和生产效益的同时降低环境影响的挑 战。
机遇
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人们对动物产品需求持续增长,为动物营养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 遇。
动物营养学在野生动物保护中的应用
野生动物保护是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工作,动物营养学在野生动物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用。
通过研究和了解野生动物的营养需求和生存环境,可以制定出合理的保护措施和管理方案,提高野生动 物的存活率和繁殖率。
动物营养学还涉及到野生动物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有助于协调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推动生 态文明建设。
动物消化代谢试验
定义
通过测定动物在消化代谢过程中的能 量消耗、营养物质消化率、排泄物成 分等指标,以了解动物对食物的消化 吸收和利用情况。
目的
方法
包括消化代谢室试验、消化代谢车试 验和饲养试验等方法。
揭示动物对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消化 吸收和代谢过程,为制定营养标准提 供依据。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1.1 动物营养学发展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初始阶段: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动物饲料的化学成分,通过对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养分含量的分析,初步了解了动物对营养的需求。
- 科学阶段:20世纪初,随着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等学科的发展,动物营养学开始从单一的化学分析转向对动物营养生理和代谢过程的研究。
- 系统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动物营养学逐渐形成了以动物生理代谢为基础,研究营养素对动物生长、生产、繁殖和健康影响的科学体系。
同时,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发展,为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热点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营养与基因表达:研究营养素对动物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以及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动物对营养素的利用效率。
- 营养与免疫:探讨营养对动物免疫系统的影响,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 营养与肠道健康:研究营养素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以及通过营养调控改善肠道健康。
- 营养与环境:研究动物营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降低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
1.3 畜牧业热词解析(上)- 绿色畜牧:指在养殖过程中,采用环保、低碳、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安全、优质、营养的畜产品。
这包括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
- 精准营养:根据动物的品种、生长阶段、生产性能等个体差异,为其提供定制化的营养方案,实现营养的精准供给。
这有助于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
- 生态养殖:在养殖过程中,模拟动物在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生长条件,提高动物福利,生产出高品质的畜产品。
这包括采用有机饲料、减少抗生素使用、提供宽敞舒适的养殖环境等措施。
1.4 畜牧业热词解析(下)- 饲料添加剂:为改善动物生产性能、保障动物健康、提高饲料利用率等目的,而在饲料中添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
动物营养学的有关概念-PPT

一、动物营养学的有关概念 饲料的营养价值——
饲料中的营养物质进入动物机体后作用于正常代谢机制最终点的效益。
通常用生物学效价(biological value)表示。它包括消化、 代谢、吸收、同化、可利用性、转化等许多层次。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二、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内容与任务
此阶段的主要成就是认识到了蛋白质、脂肪和 碳水化合物三大有机物是动物的必需养分。大部 分研究集中在这三大养分及能量利用率上,并开 始积累有关矿物元素的资料。
21
四、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程
第三阶段:从20世纪中叶起,动物营养学的 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即现代动物营养学的形成 与发展阶段。
从30年代开始,维生素、氨基酸、必需脂肪 酸、无机元素、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动物营 养需要及养分互作关系的研究取得巨大进展。
25
(二)现代动物营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缺乏动物组织代谢和生长的细胞调节和分子 调节过程的基本知识。
2.缺乏对动物与其消化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相互 关系的了解。
3.对营养与遗传、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环境及动 物福利、营养与产品品质等关系的研究十分薄弱。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时,动物营养需要的 含义及需要量有何变化,目前知之极少。
29
30
5
一、动物营养学的有关概念
——
动 物营养
动物营养(animal nutrition)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饲料并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6
一、动物营养学的有关概念 动物营养学——
是研究动物利用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形成不同形式动物产品(包括维持其正常生命活动)过程的生理生化机制的科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训总结

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训总结
在本次动物营养与饲料实训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动物营养与饲料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我对动物的营养需求、饲料的种类和制作方法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动物的营养需求是非常复杂的。
不同种类的动物对营养的需求也不同。
例如,猪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的饲料来维持生长和繁殖;而鸡则需要富含钙质的饲料来保证骨骼健康。
因此,在给动物配制饲料时,必须根据不同的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来确定其所需的营养成分比例。
饲料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
常见的饲料包括粗粮、豆饼、鱼粉、骨粉等。
这些饲料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例如,粗粮可以提供纤维素和其他微量元素,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消化吸收;而鱼粉则富含优质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生长速度。
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必须根据动物的需求和饲料的特点来进行合理的搭配。
制作饲料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不同的饲料需要不同的制作方法和工具。
例如,将豆饼磨成粉末后加入水搅拌均匀即可制成豆粕;而将鱼粉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后即可制成鱼浆。
还需要注意卫生和安全问题,避免交叉污染和食品中毒等情况的发生。
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动物营养与饲料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我相
信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这些知识和技能一定会对我有所帮助。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只有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才能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社会稳定发展。
动物营养学概述

动物营养学概述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获取营养所需的科学,它关注动物的饲养、饲料、消化、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的过程。
本文将概述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分类、饲养管理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动物营养学的基本概念动物营养学主要研究动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并研究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的吸收、转化和利用过程。
可以用于改善饲料配方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以及保持动物健康状态。
二、动物营养学的分类动物营养学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进行分类,如反刍动物营养学、禽类动物营养学、水产动物营养学等。
此外,也可以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类,如理论营养学、实验营养学和应用营养学等。
三、动物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动物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这包括饲料的配方、饲料的供给方式、水源的管理、动物的生长周期管理等。
同时,也要注意动物的环境卫生、兽医卫生以及疾病的防控。
四、动物营养学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动物产品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动物营养学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聚焦于以下几点:1. 优化饲料配方技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根据动物的生理需要和生产要求,精确计算和调整饲料配方,实现最佳的营养平衡,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2. 提高饲料资源利用效率:开发和利用替代饲料资源,如非传统饲料、副产品和废料等,降低饲料成本,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
3. 研究动物消化吸收机制:深入研究动物的消化吸收机制,探索新的饲料添加剂和饲养管理策略,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效率,降低排泄物的环境污染。
4. 发展个体化饲养方案:根据动物个体的差异性和营养需求的变化,实现个体化的饲养管理,提高动物生产效益和健康状况。
总结:动物营养学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对于动物生产和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我们可以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和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未来,动物营养学仍有许多挑战和发展机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取得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动物营养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
营养研究中更注意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营养与内部环境的关系包括与微生物、抗氧化体系和免疫系统的相 互关系等。
在外部环境中,一方面包括温、湿等各种环境应激因子对动物营养 代谢和营养需要量的影响,另一方面包括动物营养代谢对周围环境产生 的不良影响。
THANK YOU .
动物营养学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王燕
目
录
Contents
1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现状
2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
动物营养学科体系
营养生化 营养生理 营养需要量确定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 核心)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现状
营养生化 了解了动物体与植物体的基本组成成分
确定了动物需要的大约50种必须营养素,这些营养素的单个营养功能,利 用机理以及缺乏症基本研究清楚。
有些营养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大致了解清楚,并且在生产中广泛应用, 但是效果怎样,还 有需要深入研究。 营养生理 了解了一些养分的消化、吸收过程, 对畜禽整个过程采食量的调节机制不清楚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现状
营养需要量确定 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制定了不同动物不同时期对营养素的营养需要量。 确定动物对养分需要量以及饲料养分生物效价评
定技术但需要时间较长。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方法
确立了研究方法:主要是利用一些常规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对畜禽
表现的代谢机理和饲料利用效率进行探讨。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消化 实验法、平衡实验法、生长实验法、比较屠宰实验及其他实验技术等。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趋势--系统动物营养学
随着各个相关学科不断的发展动物营养学科由描述静态为特征的科学 向控制整体动态的科学转变,由”分析时代“进入“系统时代”已经成 为世界范围内的整体趋势。 定义:系统动物营养学是一门以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 应用现代 科学技术手段来研究动物营养学系统或动物营养 - 经济复合系统的规律。 在微观分析和整体综合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 实现以营养控制为目标,进 行科学预测优化饲养决策, 组织营养工程的生物科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食代谢和维持 生长 繁殖 泌乳 役用
传统动物营养学的技术体系
以黑箱研究技术为主要内容,缺少现代实用 技术 以单项应用技术为主线,缺少以营养调控为 目标的系统集成型的技术体系
一个真正的动物营养学科学家 都会认识到现有知识的局限性
The nutrition worker who is a true scientist recognizes the limitations of present knowledge. ——L. A. Maynard
动物营养理论和技术体系的 与时俱进势在必行
动物营养科学历史发展的大趋势 社会对养殖业提出的新需求 动物营养科学的新成果 动物营养研究手段的巨大进步
生物活性肽(BAP) 脂肪、油和磷脂消化终产物(月桂酸、溶血卵磷脂等)
利用饲料内存在的Nutricines来促进日粮营养 素消化、吸收
全方位营养的新视点(4)
——在调控消化道微生物区
系方面的战略构想 通过建立有利于有益菌群(乳酸菌和双 歧杆菌)的条件,使有害菌群的生长受 到抑制 尽可能降低一些应激对动物的影响,这 些应激包括断乳应激、饲用特殊饲料引 起的应激等
与传统营养学相比,有以下新视点:
将采食调控放在全方位营养学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位置(与 人的营养学不同) 强调协调免疫与采食量之间的关系 利用天然存在的调味剂(Natural flavor compounds)来调控 采食量
全方位营养的新视点(3)
——动物消化吸收
全方位营养把动物消化终产物不仅看做一种 营养源,更注重把它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生理 功能的物质来源
社会对养殖业提出的新需求
社会对畜牧业要求不仅要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畜产 品消费数量的要求,而且还对畜产品的品质和安 全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 严重,关注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得 不面对的社会问题 畜牧业中大量使用抗生素和药物直接危害人类健 康,停止或减少抗生素和药物的使用的社会压力 越来越大
营养免疫技术在 维持动物健康中的应用
环境 传染性病原菌和抗原物质 饲料
激活免疫系统
细胞因子 细胞损伤
生长降低, 组织内养分损失 具有营养活性的养分
T细胞和B细胞
急性期蛋白合成
谷胱甘肽合成, 抗氧化功能加强
全方位营养的新视点(6)
——动物抗氧化应激的研究领域
氧化应激与基因表达 氧化应激与真菌毒素 植物来源抗氧化剂开发 动物机体抗氧化状态评定 动物机体内自由基平衡理论
全方位营养的新视点(7)
全方位营养的定义
全方位营养(Total Nutrition):21世纪动物养殖现代化营养战略理论体
系。
与传统动物营养学相比,它具有以下特征:
营养决策目标和研究内容由动物养殖扩展到人类整个食物链;由单纯关注 动物生产指标扩大到关注饲料安全、动物健康、食品安全和减少对环境污 染等多个方面。 营养调控措施以充分调动动物自身的调节功能和尽量利用天然的调节剂, 尽可能减少使用药物和抗生素为特征 对饲料营养成分的研究扩展到营养活性物质(Nutricines),把Nutricines 的研究首次提高到了一个战略高度
承前启后,推陈创新
动物营养学面临的三大历史任务
对传统动物营养学现有理论和技术的改进、丰富和发展 对现有知识不断进行整合,对各种技术不断进行系统集 成,推动动物营养学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新的理论体系 和技术体系 不断拓宽研究领域,自觉应用系统科学原理和方法,加 速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步伐,特别要加快器官组织向营养 分配规律、基因组对营养代谢调控机制、营养信息传导 以及通过营养减少养殖对环境污染等问题的研究部分。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动物营养所) 2007年9月
报
告
内
容
时代呼唤着动物营养理论和技术体系实现 历史性的跨越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提出及其意义 全方位营养的提出及其意义 营养活性物质的研究冲击着动物营养学和 饲料科学的传统理论概念 结论
时代呼唤着动物营养理论和技术 体系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动物营养学历史发展进程
传统动物营养学的历史局限性
研究对象
传统动物营养学以实体为中心
学科整体思维方式
传统动物营养学以生物还原论为学科整体思维 方式;而系统动物营养学则以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 式为学科的整体思维方式。这是两者最根本性的 区别
学科体系和研究内容 研究方法和技术
传统动物营养学的学科理论体系
营养一般原理 营养素及其代谢 营养需要量测定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
全方位营养的新视点(5)
——营养免疫学(Nutritional Immunology) 或免疫 营养学学科方向 研究在正常日粮条件下利用特定的营养素或营养活 性物质(nutricines)对动物免疫系统活性进行调 节 全方位营养理论体系以营养免疫学为主要研究内容
利用营养免疫技术对动物免疫系统活性进行调节 适度营养免疫活性与理想生长的关系
动物营养学理论和技术体系创新 工程两次重大的战略尝试
系统动物营养学(Systems-Nutrition 1994,2004)
全方位营养(Total Nutrition 2001)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提出 及其意义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定义
简单地说,系统动物营养学是一门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和 方法进行研究的动物营养学。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新兴学科 的内涵和特点,作者曾给它赋予以下定义:“系统动物营养学 是一门以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指导,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 段来研究动物营养系统或动物营养——经济复合系统的规律, 在微观分析和整体综合的辨证统一的基础上。实现以营养控制 为目标,进行科学预测和优化饲养决策,组织营养工程的生物 科学(卢德勋,1997)。”
全方位营养的新视点(1)
——饲料安全和卫生
把饲料安全放在研究内容前所未有的重要 位置,作为全方位营养学研究的起点 强调对饲料安全的全程控制 把饲料的自身氧化过程(Auto-oxidation) 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把饲料内营养活性物质的研究放在突出位 置
全方位营养的新视点(2)
——动物采食调控 动物是为生存而食(eat to live)。动物采食是其生命 活动一个及其重要的方面;采食量决定着动物养殖的经 济效益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学科体系
动物营养系统分析 动物机体自 我调控功能 动物营养技术 研究技术 动物营养系统调控 动物营养调控技术 动物营养 检测技术 动物营养工程 日粮营养 平衡技术 具有调 特殊营 控性的 养调控 营养管 剂使用 理技术 应用技术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技术体系
以营养调控为目标,系统集成型的技术体系
系统动物营养学诞生的战略意义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提出是与时俱进,对传统动物营养学理 论和技术体系实现根本性战略转变的一项重大尝试,将对动 物营养学的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提出有助于中华民族对世界动物营养学的 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提出有助于抓住历史机遇实现我国动物营 养学整体走向世界的战略目标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提出将为我国养殖业和饲料工业健康、可 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
从系统动物营养学 到全方位营养
——试论传统动物营养理论
和技术体系的现代化进程 From Systems-Nutrition to Total Nutrition in the Course of Modernization of the Theoretical and Technical System of Traditional Animal Nutrition 卢德勋
最终实现破黑箱技术的现代化目标
营养工程技术是系统营养学的标志性的技术体系
奶牛营养工程技术
营养调控技术
营养检测技术—M3
日粮营养调控技术—M1技术
营养管理技术—M2技术 饲草料加工调制技术 粗饲料科学搭配技术
日粮内精粗料组合效应技术 营养素平衡技术 营养调控剂使用技术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学科特征
时代特征 承前启后推陈创新的历史特征 实践特征 全方位的理论和技术特征
营养与免疫的相互关系
饲料来源的抗原是体内抗原的最大来源,可以激活机体 免疫功能 进食的饲料给免疫细胞和各种效应分子(Effective mo -lecules)在起始发育阶段和实际免疫应答时提供必要 的营养源 动物营养状况影响母体通过哺乳和鸡卵向后代转移免疫 功能 饲料中含有的营养素和营养活性物质对免疫功能有重大 影响 动物营养缺乏往往会影响细胞介导的免疫,抗体产生、 细胞因子产生,导致免疫缺陷(Immunodeficiency)
全方位营养理论体 系的研究内容(1)
饲料 营养活性物质 采食 消化 吸收 营养素 动物健康和生长
组织代谢层次 —氧化应激 —非传染性疾病 —免疫调节应激 (激活和抑制)
全方位营养
应激
环境 —病原菌 —免疫 —毒物 —饲料原料
食物
环境污染
全方位营养理论体系 的研究内容(2)
饲料安全和卫生 动物采食调控 饲料营养素的消化和吸收 动物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调控 营养与动物机体防御体系 营养与抗氧化应激 营养评价体系
现代系统科学思维方式是系统动物营养学学科整体思维方式
与传统动物营养学的整体思唯方式相比系统动物营养学具有整体性、协调性和 动态性三大特点,显示出它的时代性和巨大的科学优势
实现营养调控是系统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目标 系统动物营养学边缘科学性质
系统动物营养学是各种学科之间综合性强的新兴的边缘学科。这也是它另一 个重要的特征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学科定位
系统动物营养学是实现由描述科学阶段向控制科 学阶段和由学科思维方式由“分析时代”向“系统时 代”两大战略转变的现代动物营养理论和技术体系 系统动物营养学是传统动物营养学的继承和发 展,是当代的动物营养学
系统动物营养学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