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概况

资本市场概况
资本市场概况

2011年一季度105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额总计184.34亿美元

4月6日清科研究中心

2011年第一季度,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共有160家企业上市,其中中国企业共有105家在境内外市场上市,约为其他国家企业IPO总数的两倍。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达184.34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58.0%,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76亿美元。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即将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其中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1年第一季度的全球IPO仍然保持平稳开局,虽受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IPO “翘尾”影响,但资本市场整体活跃度不减,总体上实现“软着陆”。一方面从数量上看,交易踊跃度同比未见减弱,本季度全球共有160家企业上市,与2010年一季度167支IPO 小幅下滑;而另一方面,从融资额度上看,全球总融资额317.55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8亿美元,分别较2010年同期增长2.8%和7.3%。

全球共160家企业上市,中国企业稳居全球IPO榜首

本季度全球共有160家企业上市,较2010年同期的167支IPO小幅下滑;全球总融资317.55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8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全球IPO市场依然遥遥领先,共有105家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量的65.6%;本季度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高达184.34亿美元,超过其他国家企业IPO融资额总和,平均每家中国企业融资1.76亿美元。

表1 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企业IPO统计

企业类型融资额

(US$M)

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

中国企业18,433.6858.0% 105 65.6% 175.56 非中国企业13,321.6242.0% 55 34.4% 242.21 合计31,755.30100.0% 160 100.0% 198.47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图1 Q1'09-Q1’11 中国企业境内外IPO 环比统计

189.90 2,348.1520,710.41

31,401.5719,352.64

15,643.63

37,053.14

33,304.61

18,433.68

5

11

46

114

110

102

111

153

105

20406080100120

140

1601800.00

5,000.00

10,000.00 15,000.00

20,000.00 25,000.00 30,000.00 35,000.00 40,000.00 Q1'09Q2'09Q3'09Q4'09Q1'10Q2'10Q3'10Q4'10Q1'11

图1 Q1'09-Q1’11 中国企业境内外IPO 环比统计

融资额(US$M)

上市数量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2011年一季度,令市场较为欣慰的是,中国企业上市并未由2010年四季度的疯狂转而陷入低迷,无论是IPO 数量还是融资额,仅较2010年同期小幅下滑,基本呈现新年伊始的平稳过渡。其中,一季度共有105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同比减少了5家,降幅仅为4.5%;融资额184.34亿美元,减少了4.7%。

表2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内外IPO 市场统计

上市地点 融资额(US$M) 比例

上市数量

比例

平均融资额(US$M)

境内市场 15,837.01

85.9% 89 84.8% 177.94

海外市场 2,596.67 14.1% 16 15.2% 162.29 合计

18,433.68

100.0% 105 100.0% 175.56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在市场的分布上,105家中国上市企业中有16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挂牌,融资总额为25.97亿美元,上市数量同比减少3家,融资额同比增加26.9%;境内资本市场亦发挥稳定,成功吸引了89家企业上市,融资额为158.37亿美元,上市数量较2010年同期减少2家,融资额减少8.5%。

海外上市数量同比小幅下滑,融资额增幅明显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有条不紊,尽管受到2010年年底的海外上市高峰期“翘尾”影响,IPO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回调,上市数量、融资额等指标均环比有所下滑,然而与2010年同期相比,海外上市数量虽有所降低,但是融资额仍然达到将近30.0%的增幅,海外市场活跃度未见减弱。

2011年第一季度,由于美国继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新兴经济体面临国内通胀不断增加,而一季度陆续爆发的中东和北非政局巨变,更是增加了市场对于政治格局引发投资风险的担忧。此外,3月中旬,日本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同程度影响。加之年初本就属于资本市场的调整期,因此各国新股发行较为谨慎也不足为奇。本季度共有16家中国企业在海外4个市场上市,合计融资25.97亿美元。尽管环比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数量和融资额均较2010年第四季度大幅下滑,然而与2010年同期相比,本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表现仍可谓中规中矩,上市数量同比减少3家,融资额同比增加26.9%。

图2 Q1'09-Q1'11 中国企业海外IPO环比统计

市场分布方面,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IPO上市地点十分集中。16家中国企业集中于香港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韩国证券交易所主板和NASDAQ市场上市,而香港主板当仁不让稳居首位。具体来看,9家企业选择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融资20.52亿美元,分别占本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56.3%和融资总额的79.0%。本季度中国企业在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韩国交易所主板上市的融资额分布也相对均衡,仅NASDAQ

的单笔融资额相对较小。

表3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IPO市场统计

上市地点融资额

(US$M)

比例上市数量比例

平均融资额

(US$M)

香港主板 2,051.75

79.0% 9 56.3% 227.97

纽约证券交易所 217.60 8.4% 2 12.5% 108.81

韩国交易所主板 191.82 7.4% 1 6.3% 191.82 NASDAQ 135.50

5.2%

4

25.0%

33.88

合计 2,596.67

100.0% 16 100.0% 162.29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行业分布方面,本季度能源及矿产、金融、纺织及服装、房地产、互联网五大行业的

10家上市企业吸引到23.99亿美元投资,占据总融资额的92.4%。能源及矿产行业共有2

家企业上市,以9.87亿美元的融资额位居各行业榜首;金融、纺织及服装、房地产、互联

网行业分别有2家、4家、1家和1家企业成功上市,除金融行业融资额达到6.96亿美元

之外,其他各行业融资额相对较小,均未超过5.00亿美元。

表4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IPO融资额前五行业分布统计

行业融资额

(US$M)

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

能源及矿产 986.76 38.0% 2 12.5% 493.38 金融 695.72 26.8% 2 12.5% 347.86 纺织及服装 340.89 13.1% 4 25.0% 85.22 房地产 200.19 7.7% 1 6.3% 200.19 互联网 175.61 6.8% 1 6.3% 175.61 合计 2,399.17 92.4% 10 62.5% 239.92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境内IPO小幅回调,上市数量仍处高位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各项宏观经济部署陆续出台,将对未来市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境内资本市场本季度观望气氛相对较浓。目前我国经济仍面临通胀压力,一季度前两个月的CPI同比增幅均达到4.9%,央行分别于1月、2月、3月分三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收缩流动性。此外,随着“国八条”、“限购”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逐步趋冷。在这种环境下,境内沪深市场较2010年第一季度相比,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呈现小幅下滑。本季度,共有89家企业在境内三个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虽同比减少了2家,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融资额达到158.37亿美元,基本较之前几个季度持平(2010年三季度“中国农业银行上市”带来的融资额激增视为偶然因素,未予计入),平均每家上市企业融资1.78亿美元,环比略有降低。本季度中国企业境内上市依旧超越海外市场,上市数量

比海外市场多73家,融资额高出132.40亿美元。

图3 Q1'09-Q1'11 中国企业境内IPO环比统计

本季度,境内上市企业仍以深圳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为主要目的地。在境内上市的89家上市企业中,仅11家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余78家企业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35家,创业板上市的企业43家。

表5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内IPO市场统计

上市地点融资额

(US$M)

比例上市数量比例

平均融资额

(US$M)

深圳中小企业板 5,755.21

36.3% 35 39.3% 164.43

深圳创业板 5,515.57

34.8% 43 48.3% 128.27

上海证券交易所 4,566.23 28.8% 11 12.4% 415.11 合计 15,837.01100.0% 89 100.0% 177.94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行业分布方面,传统巨头机械制造行业以18家上市数量居于榜首,融资29.03亿美元。位于机械制造行业之后,化工原料及加工、清洁技术行业的融资额均在20.00亿美元以上,分别有13家和6家企业上市,分别融资23.78和20.13亿美元。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能源及矿产行业分列第四、五名。

表6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内IPO融资额前五行业分布统计

行业(一级)融资额(US$M)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

机械制造 2,903.12 18.3% 18 20.2% 161.28 化工原料及加工 2,377.50 15.0% 13 14.6% 182.88 清洁技术 2,013.19 12.7% 6 6.7% 335.53 生物技术/医疗健康 1,491.44 9.4% 8 9.0% 186.43 能源及矿产 1,302.49 8.2% 7 7.9% 186.07 合计 10,087.74 63.7% 52 58.4% 194.00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VC/PE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额同比增长近四成,“华锐风电”540倍投资回报傲视群雄

本季度,VC/PE机构通过IPO方式退出的表现十分活跃,除去2010年第四季度的“翘尾”效应,一季度VC/PE支持的上市企业数量与2010年其他各季度基本持平,融资额则达到一年来的第二高位。2011年第一季度,共有47家具有创投和私募股权投资支持的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合计融资94.71亿美元,与2010年第一季度相比上市企业数量增加了8家,融资额增加了38.4%。

图4 Q1'09-Q1'11 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IPO环比统计

47家VC/PE支持的上市企业为其背后的138支VC/PE投资基金带来了29.84倍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其中境内上市的企业为VC/PE带来的平均帐面投资回报为33.64倍,海

外上市的企业为投资者带来的平均帐面投资回报为7.65倍。从具体的市场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1月份上市的“华锐风电”,因为包括新天域等多家机构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达到180.00倍至540.00倍不等,使上海证券交易所乃至境内资本市场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被整体拉高。如果剔除“华锐风电”的影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为5.61倍,而境内资本市场的平均回报为8.14倍。深圳中小企业板和深圳创业板不分伯仲,为投资机构带来的平均帐面投资回报分别为8.25倍和8.27倍。然而,与2010年全年10.00倍左右的回报相比,深证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均有所降低。海外市场方面,纽约证券交易所因“奇虎360”上市为其背后的多家机构带来逾10.00倍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从而以9.49倍的平均账面投资回报高居海外各市场榜首。

表7 Q1'11各市场VC/PE支持上市中国企业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统计

上市地点 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倍)

境内市场 上海证券交易所 264.37 深圳创业板 8.27 深圳中小企业板 8.25 平均 33.64

海外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 9.49 香港主板 2.50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N/A 平均 7.65

平均 29.84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表8 Q1'11各市场VC/PE支持上市中国企业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统计(剔除“华锐风电”)

上市地点 平均账面投资回报(倍)

境内市场

深圳创业板 8.27 深圳中小企业板 8.25 上海证券交易所 5.61 平均 8.14

海外市场

纽约证券交易所 9.49 香港主板 2.50 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 N/A 平均 7.65

平均 8.06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行业方面,“华锐风电”上市使清洁技术行业的平均帐面投资回报高达292.93倍,剔除“华锐风电”后的回报率也达到12.34倍,稳居各行业榜首;除此之外,只有机械制造行业上市的VC/PE支持企业为投资机构带来的平均帐面投资回报在10.00倍以上,为10.28倍。

机械制造行业达到较高投资回报的几率相对较低,本季度表现出色的原因在于,2011年1月上市的“华中数控”,其背后的5家机构投资时间较早,分别注资时间为1999年至2006年不等,因此均获得了20.00倍以上的投资回报。

图5 Q1'11各行业VC/PE支持上市中国企业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统计

图6 Q1'11各行业VC/PE支持上市中国企业平均账面投资回报统计(剔除“华锐风电”)

注:从2009年第一季度开始,清科研究中心《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系列中的海外研究市场范围由原十一个扩大到十三个:包括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和AIM、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凯利板(原新加坡创业板)、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东京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韩国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其中伦敦证券交易所主板和韩国交易所主板为新增加的市场,特此说明。

――――――――

关于清科研究中心

清科研究中心于2001年创立,致力于为大中华区的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基金、政府机关、中介机构、创业企业提供专业的研究报告和各种行业定制研究。研究范围涉及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新股上市、兼并收购以及TMT、传统行业、清洁科技、生技健康等行业市场研究。目前,清科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最专业权威的研究机构。

引用说明

本文由清科集团公开对媒体发布,如蒙引用,请注明来源:清科研究中心,并请将样报两份寄至:

北京市朝阳区霄云路26号鹏润大厦A座12层1203室(邮编:100125)

联系人:孟妮(Nicole Meng)

电话:+86 10 84580476

电子邮件:nicolemeng@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资本市场概况

2011年一季度105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额总计184.34亿美元 4月6日清科研究中心 2011年第一季度,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共有160家企业上市,其中中国企业共有105家在境内外市场上市,约为其他国家企业IPO总数的两倍。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达184.34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58.0%,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76亿美元。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即将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其中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1年第一季度的全球IPO仍然保持平稳开局,虽受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IPO “翘尾”影响,但资本市场整体活跃度不减,总体上实现“软着陆”。一方面从数量上看,交易踊跃度同比未见减弱,本季度全球共有160家企业上市,与2010年一季度167支IPO 小幅下滑;而另一方面,从融资额度上看,全球总融资额317.55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8亿美元,分别较2010年同期增长2.8%和7.3%。 全球共160家企业上市,中国企业稳居全球IPO榜首 本季度全球共有160家企业上市,较2010年同期的167支IPO小幅下滑;全球总融资317.55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8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在全球IPO市场依然遥遥领先,共有105家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量的65.6%;本季度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高达184.34亿美元,超过其他国家企业IPO融资额总和,平均每家中国企业融资1.76亿美元。 表1 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企业IPO统计 企业类型融资额 (US$M) 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 中国企业18,433.6858.0% 105 65.6% 175.56 非中国企业13,321.6242.0% 55 34.4% 242.21 合计31,755.30100.0% 160 100.0% 198.47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https://www.360docs.net/doc/0714159670.html,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构成 一、场内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又称证券交易所市场或集中交易市场,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唯一的证券交易场所,因此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证券交易所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上市买卖,投资者则通过证券商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1、主板 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证券市场(通常指股票市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 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2、中小板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 3、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GEM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于主板市场的二级证券市场,以NASDAQ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 门槛、监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区别。 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性企业,为风险投资和创投企业建立正 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 添砖加瓦。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 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 则之中。 二、场外市场 1、NEEQ(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全国中小企业 股份转让系统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成立,注 册资本3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 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 为公司股东单位。

1-1-0 资本市场概述——什么是资本市场

1-1-0 资本市场概述——什么是资本市场? 本文选自《梧桐树下新三板》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一)资本市场的概念 通常我们根据交易对象性质把市场分为商品劳务市场与金融市场,进而根据金融市场交易对象的期限把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资本市场(英文:capitalmarket)亦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信贷的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具有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吸收中长期资金的巨大功能,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还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和流通,有着很强的灵活性。 (二)资本市场的特征 首先资本市场也是市场,它具有市场的一般特征,市场在我们的文化里即是买卖之所地,市场是由卖方、买方、交易对象、场所四个基本元素构成。场所有时候在有形的空间里,例如农贸市场或者大型商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场所可以在电子化的环境里进行,典型的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将市场搬到网上。现代资本市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易也已经基本实现电子化,有形场所如证券交易所主要提供交易设施、交易信息、市场监管等功能。如果从有形市场来理解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所即可理解为一个资本市场。正如理解农贸市场,亲自到农贸市场去买点瓜果蔬菜,就知道什么是农贸市场了。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均是资本市场的有形形态。 其次资本市场以资本为交易对象。资本在金融学里通常指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和证券。资本是一种金融产品,是一种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为筹资者筹集生产发展所需的长期资金的金融产品,所以资本市场隶属于金融市场。这里的资本是与货币相对应的概念,货币通常指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和证券。所以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它是根据融资交易期限对金融市场所作的分类。货币市场是指经营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包括同业拆借

第5章《金融市场概述》习题及答案

第6章金融市场概论 一、本章重点 1.金融工具,是作为资金融通媒介和价值载体的金融资产凭证。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 2.票据是指当事人签发,记载必要的支付要求的债权债务凭证。我国通行的票据主要有汇票、本票和支票。 3.债券是筹资人作为债务人,向出资人承诺按期支付本息的债权债务凭证。对认购者或持有者来说,债券是一种金融债权凭证。 4.股票是股份公司出具的用于证明出资认股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支付股息或红利的产权凭证。 5. 衍生金融工具是指其价值依赖于基本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如远期、期货、期权、互换等。 6. 金融远期合约是指双方约定在未来的确定时间,按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金融资产的合约。 7. 金融期货合约是指协议双方同意在约定的将来某个日期按约定的条件买入或卖出一定标准数量的某种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合约双方都交纳保证金,并每天结算盈亏。合约双方均可单方通过平仓结束合约。 8. 期权是指赋予其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买或卖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期权分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两大类,这两大类期权又有美式期权和欧式期权之分。 二、难点释疑 1. 债券是筹资人作为债务人,向出资人承诺按期支付本息的债权债务凭证。股票是股份公司出具的用于证明出资认股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支付股息或红利的产权凭 证。要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股票与债券之间的区别。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2. 衍生金融工具是其价值依赖于基本标的资产价格的金融工具。要很好的理解衍生金融工具与基本标的资产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熟悉衍生金融工具的特征。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述资产中,不属于金融资产的是————。 A.现金货币 B.银行存款 C.股票债券 D.金银珠宝 2.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限-------。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成倒数关系 D.不相关 3.下述金融工具中,不属于债权债务凭证的是—————。 A.汇票 B.债券 C.股票 D.银行存单 4.下述票据中,属于债务人开具的付款承诺的是————。 A.现金支票 B.转账支票 C.商业汇票 D.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黄人杰 2013-04-16 16:04:45 来源:《中国证券期货》(京)2012年9期 20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总体上保持了快速、持续、稳定的发展局面。中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地区性市场到全国性市场的巨大转变,现在已成为亚太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取得巨大发展的中国资本市场作为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促进了经济和企业的进步和发展。然而,中国资本市场还存在着阻碍市场发展、缺乏监管有效性的许多突出问题,表现为违法违规现象还比较普遍,市场经常暴涨暴跌,市场参与者和公众的满意度不高,监管政策常常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监管活动和过程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因此,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问题,识别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对于发挥监管的应有作用和实现监管目标,确保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资本市场监管的现状 自中国资本市场成立以来,有关方面就一直强调加强监管。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在保证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经过二十年的努力,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部门在驾驭市场、管理市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初步具备了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能力,监管有效性逐步提高。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资本市场发展和运行的科学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认识到监管制度应当符合市场规律的问题,考虑到如何通过符合市场的

规律来加强监管的问题,逐渐认识到确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保护投资者权益的监管新思路,强调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加强市场监管上;明确提出“保护投资者利益,是证券监管机构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样的监管目标。这表明监管部门已开设确立了比较科学的监管理念,并开始用新的思路指导对市场的监管。 2005年监管部门根据法律实践的需求,对1999年开始实施的《证券法》进行了修订,保证了比较完整的资本市场法律框架体系和集中统一的监管架构的形成,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监管已开始步入法制化的轨道,监管部门也开始拥有一定的执法权限。这些工作和成绩,对进一步明确证券监管部门的工作思路,提高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有效性,促进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年发展的巨大成就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资本市场监管工作所取得的初步成绩。实事求是地说,20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监管有效性有了初步的增强,除了前面所介绍的,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总体上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局面。这些还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市场规范化程度逐步提高。 一是通过贯彻执行《证券法》和修改制订与《证券法》相配套的有关行政法规,使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得到了初步改善;二是通过强化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建立上市公司退出机制等举措,使上市公司的诚信水平有所提高,运作逐步规范。 第二,执法力度逐年加大,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查处。

练习6 金融市场概述

第六章金融市场概述 一、术语解释 1.金融市场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4.商业票据的抽象性 5.回购协议 6.银行间拆借市场 7.股票 8.竞价成交 9.交割 10.公募 11.私募 12.远期合约 13.期货 14.期权 15.互换 16.证券投资基金 17.契约型基金 18.公司型基金 19.开放式基金 20.对冲基金 21.风险投资基金 22.可转换债券 23.创业板市场 24.离岸金融市场 25.国际游资 二、填空 1.在金融市场上,人们通过买卖____________,实现资金从盈余部门向赤字部门的转移。2.根据金融交易的期限,金融市场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按照金融交易的交割期限可把金融市场划分为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 4.商业票据只反映由商品交易中的延期支付而产生的货币债权债务关系,并不反映交易的内容,这叫做商业票据的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相应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即只要证实票据不是伪造的,付款人就应该根据票据所载条件付款,无权以任何理由拒绝履行义务。 5.____________市场是我国规模最大的一种货币市场,因此,是中国人民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场所。 6.国库券市场的____________在货币市场中是最高的,几乎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参与这个市场的交易。 7.风险投资基金以____________的方式,对尚未上市但有很好成长前景的公司进行投资。8.国际游资一般具有交易____________、快速流动、集团作战的特点。 9.按照____________期权,买方可以在期权的有效期内的任何时点行使权利或者放弃行使权利。 10.股票是由股份公司发行的权益证券,代表持有者对公司资产和收益的

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市场交易活跃,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市场机制逐步发展,监管环境日益完善及参与主体不断增多等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结构, 截止到16年6月30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额达到人民币46.3万亿,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证券化率从13年的41.6%上升到 75.4%,年均增长率达到35%, 股权融资方面;2013年至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市场股权融资总额从人民币3968亿元人民币增至人民币1545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7.4%,债券市场方面;中国市场债券品种今年来不断增加,债券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长迅速,截止到15年12月31日,以债券总额计,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

2、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迎来机遇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中国共有126家注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分别达到人民币5.8万亿、1.5万亿、1.2万亿, 2013年到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营业收入从人民币1592亿人民币增长至5752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0.1%,,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为16.86%,发展前景看好。 近些年来,新三板挂牌数量大幅上升,从2013年12月31号的356家增加至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7685家,新三板已成为证券公司服务战略新新产业的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新三板的增长将为具备较强新三板业务能力的证券公司带来大量业务机会。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增加了企业对并购的需求,推动了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中国市场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从人民币45亿元增至人民币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5.6% 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综合类券商,在主营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实力,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整个证券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券商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

金融市场概述作业

第一章金融市场概述作业 一、概念题 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初级市场、次级市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 二、填空题 1、从本质上说,金融市场的交易对象是,但需要借助来进行交易。 2、所谓,是指金融工具迅速转变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 3、金融工具收益率是指购买金融工具所能带来的与之间的比率。 4、一般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和。 5、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经历了、和三个阶段。 6、按成交与定价方式分类,金融市场可分为、、和。 7、证券发行市场又被称为市场,它与证券市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统一的证券市场。 三、单项选择题 1、金融市场的客体是指金融市场的( )。 A.金融工具 B.金融中介机构 C.金融市场的交易者 D.金融市场价格 2、现货市场的实际交割一般在成交后( )内进行。 A.2日 B.5日 C.1周 D.1月 3、下列属于所有权凭证的金融工具是( )。 A.商业票据 B.企业债券 C.股票 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 4、在金融市场发达国家,许多未上市的证券或者不足一个成交批量的证券,也可以在市场进行交易,人们习惯于把这种市场称之为( )。 A.店头市场B.议价市场 C.公开市场D.第四市场 5、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中心,因此也是金融市场运行的( )。 A.中心 B.基础 C.枢纽 D.核心 6、世界上最早的证券交易所是( )。 A.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B.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 C.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D.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 7、专门融通一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场所称之为( )。 A.货币市场B.资本市场 C.现货市场D.期货市场

8、旧证券流通的市场称之为( )。 A.初级市场B.次级市场 C.公开市场D.议价市场 四、多项选择题 1、下面( )属于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种类。 A.现货交易 B.期货交易 C.期权交易 D.股票指数交易 E.贴现交易 2、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包括( )。 A.居民个人 B.商业性金融机构 C.中央银行 D.企业 E.政府 3、下列金融工具中,没有偿还期的有( )。 A.永久性债券 B.银行定期存款 C.商业票据 D.CD单 E.股票 4、机构投资者一般主要包括( )。 A.共同基金B.保险公司 C.信托投资公司D.养老金基金E.投资银行 5、货币市场具有( )的特点。 A.交易期限短 B.资金借贷量大 C.流动性强 D.风险相对较低 E.交易工具收益较高而流动性差 6、资本市场的特点是( )。 A.金融工具期限长 B.资金借贷量大 C.流动性强 D.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 E.交易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 7、金融工具一般具有的特征:( )。 A.安全性 B.流动性 C.风险性 D.收益性 E.期限性 五、判断并改正 1、因为世界各国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不同,所以各国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也不同。 2、金融市场形成后,信用工具便产生了。 3、通常金融工具的数量多少被认为是一国金融是否发达或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4、金融市场媒体主要是指那些在金融市场上充当交易媒介,从事交易或促使交易完成的组织、机构和个人,因此与金融市场主体没什么根本的区别。 5、一般工商企业在金融市场的活动领域为资本市场,很少参与货币市场的交易。 6、一般来说,进入次级市场流通的证券只占证券总量的较少一部分,说明次级市场的重要性不如初级市场。 7、证券发行必须在证券交易所内进行。

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和发展

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和 发展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现状及发展 中国资本市场构成 一、场内市场 场内交易市场又称或,是指由证券交易所组织的集中交易市场,有固定的交易场所和交易活动时间,在多数国家它还是全国唯一的,因此是全国最重要、最集中的。接受和办理符合有关法令规定的证券买卖,投资者则通过在证券交易所进行证券买卖。 1、主板 主板市场也称为一板市场,指传统意义上的(通常指),是一个国家 或地区证券发行、上市及交易的主要场所。主板市场对发行人的营业 期限、股本大小、盈利水平、最低市值等方面的要求标准较高,上市 企业多为大型成熟企业,具有较大的资本规模以及稳定的盈利能力。 2、中小板 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批复同意在内设立块。 3、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 于的二级证券市场,以市场为代表,在中国特指深圳创业板。在上市 门槛、监管制度、、交易者条件、投资风险等方面和主板市场有较大 区别。其目的主要是扶持中小企业,尤其是高,为和创投企业建立正 常的退出机制,为自主创新国家战略提供融资平台,为多层次的资本 市场体系建设添砖加瓦。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发布《深圳证 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将于5月1日起正式实施,将创 业板退市制度方案内容,落实到上市规则之中。 二、场外市场 1、NEEQ(National Equities Exchange and Quotations),全国中小企业 股份转让系统 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 统有限责任公司为其运营管理机构。2012年9月20日,公司在国家工 商总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0亿元。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 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期货交易所、中国金融期 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为公司股东单位。 2、 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债券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 场,一般以省级为单位,由省级人民政府监管。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 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 分。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交易和融资,鼓励科技创新 和激活民间资本,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具有积极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近年来,在市场交易活跃,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市场机制逐步发展,监管环境日益完善及参与主体不断增多等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结构,截止到16年6月30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额达到人民币46.3万亿,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证券化率从13年的41.6%上升到75.4%,年均增长率达到35%, 股权融资方面;2013年至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市场股权融资总额从人民币3968亿元人民币增至人民币1545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7.4%,债券市场方面;中国市场债券品种今年来不断增加,债券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长迅速,截止到15年12月31日,以债券总额计,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

2、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迎来机遇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中国共有126家注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分别达到人民币5.8万亿、1.5万亿、1.2万亿,2013年到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营业收入从人民币1592亿人民币增长至5752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0.1%,,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为16.86%,发展前景看好。 近些年来,新三板挂牌数量大幅上升,从2013年12月31号的356家增加至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7685家,新三板已成为证券公司服务战略新新产业的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新三板的增长将为具备较强新三板业务能力的证券公司带来大量业务机会。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增加了企业对并购的需求,推动了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中国市场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从人民币45亿元增至人民币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5.6% 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综合类券商,在主营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实力,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整个证券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券商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

我国资本市场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现状 一、我国资本市场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自上世纪80年初问世以来,在历经了二十年风云变化之后,虽然市场规模目前尚小,且存在种种问题,但是这二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多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是取得了巨大成就的。我们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无体系无规范到渐成体系,逐步规范化的演进过程。从1989年开始本着“试的好就上,试不好就停”的理念来试点运营我国股市以来,直到1995年以前我国股市要关停,要关门的这类利空消息就一直不断。我国资本市场就一直被各种利空事件笼罩。在我国坚定信心要把资本市场做下去的时候,“3?27国债期货事件”爆发,这一场我国证券史上的“巴林事件”对我国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在平稳过度之后,我国终于迎来了一次历史性的2007大牛市之后,却在狂欢的一年之后,投资者遭遇血洗,然后是长达近10年的大熊市,市场热点迟迟难以重燃。2015年大牛市行情走过半年后,迎来的是急速下跌,流动性枯竭,等等。我国资本市场正是在这些大大小小不断的事件中不断的摸爬滚打,历练成长。 也正因为此,不难发现我国资本市场仍然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市场的功能也未做到最大化的价值发挥和有效利用。首先,在资源配置的优化,资金筹备,公司治理,为投资主体提供拓展财富的机会等方面还很欠缺很不完善,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依旧低下。面对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和多样化的投资需求,金融工具的品种还不够丰富,资本市场的层次也很单一,社会资本转化投资的效率也还很低。其次,无论是融资方式还是融资环境,与境外市场相比,我们的资本市场仍然还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市场环境的健康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前行,再就是风险控制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开拓。总体来说,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度还很低,尤其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仍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潜力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二、当前面临的问题 1、市场结构不合理 我国资本市场自问世以来就背负着为国有企业解脱困境的使命,而这种使命直接造成了企业股本结构和资本市场的不合理。这种市场结构的不合理直接表现为股票市场的发展领先于债券市场的发展,场内交易领先于场外交易的发展;在我国只有现货市场,没有其他金融衍生商品市场的时期,市场的可投资产品过于单一,投资风险集中堆积,不利于风险分散,

中国资本市场现状分析

近年来,在市场交易活跃,产品创新不断涌现,市场机制逐步发展,监管环境日益完善及参与主体不断增多等有利条件的推动下,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形成了多层次的市场结构, 截止到16年6月30号,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额达到人民币万亿,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证券化率从13年的%上升到%,年均增长率达到35%, 股权融资方面;2013年至2015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和

深圳证券交易市场股权融资总额从人民币3968亿元人民币增至人民币15459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债券市场方面;中国市场债券品种今年来不断增加,债券市场规模近年来增长迅速,截止到15年12月31日,以债券总额计,中国债券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债券市场。 1、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迎来机遇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截止到2016年6月30日,中国共有126家注册证券公司,证券公司的总资产、净资产及净资本分别达到人民币万亿、万亿、万亿, 2013年到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营业收入从人民币1592亿人民币增长至5752亿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15年,中国证券业的平均净资产回报为%,发展前景看好。 近些年来,新三板挂牌数量大幅上升,从2013年12月31号的356家增加至截止2016年6月30日的7685家,新三板已成为证券公司服务战略新新产业的中小企业的重要手段。新三板的增长将为具备较强新三板业务能力的证券公司带来大量业务机会。

中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增加了企业对并购的需求,推动了中国并购重组市场的迅速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数据,2013年至2015年,中国市场财务顾问业务净收入从人民币45亿元增至人民币1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综合类券商,在主营领域都有着不错的实力,随着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整个证券行业将会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中信建投作为国内有实力的券商机构,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观。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一、资本市场的现状 (一)资本市场规模不断壮大 截至2009末,我国境内上市公司数量达到1718家,已是1990年的118.7倍。 据中国证监会统计,目前沪深两市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有1050家,仅发行B股的24家,同时发行A、B股的86家。境外上市公司(H股)共66家,仅发行H股的39家,同时发行A、H股的27家。境内上市公司市价总值达到45794.37亿元,流通市值为15063.82亿元。全年期货市场交易总量超过13.64亿元,约占全球商品期货成交量的1/3。 (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逐步得到发挥 2008年市场融资3396亿元,全年新增上市公司75家,其中中小企业69家,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同时,资本市场有力推动了企业重组和产业结构调整,全年171家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3273亿元,每股收益增加75%。 (三)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实现历史性突破 2004年以前我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间接融资比例远高于直接融资。然而在2006年宏观经济续写“中国奇迹”、GDP首次突破20万亿元的情况下,股票融资占全部融资规模的比重达到5.6%,较上年提高2.2%,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由2005年的1:99提高到20:80,实现了跨跃式进步。 (四)主流公司回归A股市场势头强劲 股权分置改革的成功推进掀起了大蓝筹股的回归浪潮,2008年,交通银行、中国神华等在H股市场上市的优质超级蓝筹股陆续回归A股市场,为A股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

(五)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逐渐显现 2007年、2008年股票市值分别占当年GDP的43%和130%,基本反映了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良好势头,资本市场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正在逐步增强。 (六)资本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扩大、对外交流不断加强 截至2008年底,已有52家境外机构获得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资格,15 家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和5家证券公司获得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资格,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基金行业的竞争格局,提高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 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市场的整体规模偏小、有待扩大,直接融资比例较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的比例失衡,结构有待完善 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市场也有待发展,体现在市场规模较小,品种结构简单,品种创新相对不足,投资者结构需进一步完善,中介机构实力有待提高,金融衍生品市场狭小。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我国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结构不合理,投资者现在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机构投资者数量相对来说较少,两者比重相差较大。个人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主要是以投机为主,其投资行为取决于个人对证券产品的投资偏好,这种投资偏好的市场随机性很强,增加了不稳定性;而机构投资者则更注重对上市公司基本面分析,选择策略投资对象进行理性的价值投资,是稳定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但是目前市场上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还比较弱小,难以适应投资的机构化的需要,阻碍了这种稳定资本市场功能的发挥 (二)市场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有效的资本约束机制还未形成,股票发行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股票和企业债券发行仍然采用高度依赖行政审批的核准制和额度制,债券市场发行机制存在诸多缺陷,交易机制有待完善且交易成本较高,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内部相互分割,缺乏必要的套利机制,降低了市场的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前景 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在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到现在为止,我国的证券交易市场已有9年的历史,证券市场发展迅速,1991年只有13家上市公司,到1998年初已有819家,上市公司的市价总值达到了210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5%左右。 一、资本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我国的资本市场起步较晚,发展时间也不长,但是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在日益显现,并表现在多个方面。 1.筹集生产资金。我国是个资金短缺的国家,企业的负债率比较高,好多企业负债经营。这使得企业在财务上出现了两高一低的现象:即高负债率、高利息率及资产的低回报率。两高一低使企业财务成本偏高。企业运行困难。那么如何来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呢?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自1990年以来,上市公司共筹集资金2650亿元,其中1140亿元是通过发行B股、H股以及红筹股的方式筹集到的。这些资金扩大了企业的自有资本规模,大大缓解了企业的债务负担,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生产和发展。 2.改善企业的经营机制。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由国有企业改组而成的,与未上市的国有企业相比,上市公司在经营机制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大部分上市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已经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进行任命。据调查,现在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占上市公司的60%,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命的达到65%。上市公司的发展为尚未改制的国有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榜样。 3.优化资源配置。我国目前的资源配置、产业结构还不合理,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发展股份经济和资本市场有利于推动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因为,我们在审批上市公司的时候,必须考虑该公司的主营业务,它的主营业务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发展前途?如果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有发展前途的,就可予以批准,对于那些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的要给予抑制。通过这样的措施,能够使上市公司把筹集起来的资金投资在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建设项目上。同时,上市公司配股时,也要考虑到它的投资方向,投资项目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是否有市场,是否有发展前途。另外,最近几年出现的资产重组,也有改善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功能。 4.提高经济效益。与未上市的国有企业相比,上市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比较高。例如,1997年745家上市公司中,亏损的只有45家,大约占上市公司的6%左右。而未上市的国有企业有一半以上的发生亏损。当然这并不否认有的上市公司效益不佳,甚至亏损严重,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上市公司的业绩比未上市的国有企业有明显的提高。 5.股份公司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收收入。1997年,仅股票交易印花税一项,就接近300亿元,成为国家税收收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印花税外,还有许多中介机构,它们的所得要缴所得税。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推动了通讯行业的发展,而通讯行业的发展,也会为国家提供更多的税收。 6.加快了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我国的资本市场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是相当快的。主要有三种方式:发行B股(在国内注册的企业在国内发行供境外投资者投资的股票),发行H股(在国内注册的企业,在香港发行股票)以及红筹股(在香港注册的企业,其股票的发行和交易都在香港,但是其资产大多投在内地)。此外,我国企业还在美国股票市场挂牌上市。最近,香港正在策划成立创业板市场或者叫二板市场,并准备让一批内地的创业企业在香港上市。这是另一条利用国际资本市场并与之接轨的途径。应该强调的是,我们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不仅表现在利用资本方面,更重要的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游戏规则也在逐渐向国际上通行的游戏规则靠拢,这为我们今后融入国际市场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会影响资本市场本身的进一步发展,并对经济发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有足够的认识。 1.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够合理。目前,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有国家股、法人股(这两种股权又称为公股)和公众股,有些公司还有外资股。国家股、法人股的特点就是股权不能上市流通。当初设计国家股、法人股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但是,这种设计在后来的运作中却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一是它不符合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按照股份制的性质,任何一个股东的股份都应该是同股同利的。但是在我们的股权设计中,国家股、法人股的股东只有一个权力,即不卖的权力。而公众股的股东则有两个权力,即卖的权力和不卖的权力,这是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权必然会造成同股不同利。例如,现在很多公司可上市流通的公众股,不管原来的发行价是多少,发行后的市场价格都已大大超过了发行价。但是国家股和法人股由于不能上市流通,只能进行协议转让,而协议转让时的股价很低,有时甚至只值两三块钱。 另外,由于许多公司都进行配股,国家股、法人股的比重正在逐渐下降。一般来说,公众股的投资者非常愿意参加配股,因为配股价总是大大低于当时的市场价,所以股东卖了配股以后,一般都可赚钱。但是,对国家股和法人股的股东来说,他购买了配股股份的股票后,由于不能上市流通,实际上就把资金给套牢了。如果要让资金变现,只能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而协议转让的价格通常要比市场价格低得多,所以配股对国家股和法人股的股东来说是不合算的。结果就是,国家股和法人股的股东大多放弃了配股权,而公众股的股东却积极申购配股,最终造成公众股的比重不断提高,而国家股和法人股的比重逐渐下降。估计15年之后,国家就有可能从绝对控股地位降为相对控股地位,再过若干年以后,连相对控股的地位也难保,最后成为一般性的参股。实际的运行效果刚好与政策设计者原先的愿望相反。国家股和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还给市场造成了股市扩容的压力。不少投资者担心一旦政府改变政策,决定让国家股和法人股上市流通,股价就很可能会出现大幅度下跌,造成股市崩盘。所以国家股、法人股不能上市流通成了悬在股东头上的一把剑,但目前让国家股、法人股流通的难度也比较大。对此,我们要加以关注和研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2.股市供求关系不协调。股市刚出现时,由于当时上市的股票很少,而需求很旺,所以有一段时间出现了股价大幅度上升的现象。而现在的股市却相反,利好政策不断,但股市反应冷淡,有时甚至不涨反跌。除了外部环境不太理想,投资者开始不断成熟以外,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在于股市扩容速度太快,导致供给过多,而需求相对不足。 当前股市扩容主要来自3个方面:一是新股上市的速度相当快。从国家的计划来说,1993年新股上市的规模为50亿人民币,1995年为55亿,1996年迅速增加到150亿,1997年又增加为300亿。也就是说这几年的上市规模在成倍地扩大。从新股上市的家数来说,也非常快,从1990-1995年,上市公司只有323家,也就是平均每年60家,而1998年一年就207家,也就是说,这几年上市公司的数量大幅度增长,但是股市资金却没有正常的渠道来增加,所以出现了股市扩容过快而有效地需求不足的现象。新股上市是股市扩容的主力军,其次还有好多公司送股配股也使得股市大幅度扩容。第三是上市公司按照规定设有职工内部股。职工内部股也要上市流通。这三路扩容大军使股市的供给规模越来越大,而对股票的有效需求却相对不足,造成了严重的供需不平衡。

美国资本市场简介

美国资本市场简介 一、美国证券市场的特点: 1、美国有多层次的证券市场:美国有五个全国性的股票交易市场。公司无论大小,在投资银行的支持下,均有上市融资的机会。美国没有货币管制,美元进出美国自由,且政策鼓励外国公司参与投资行为,成为世界金融之都; 2、资金供应充沛、流通性好:数量巨大、规模各异的基金、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根据各自的要求和目的在不同的股市寻找不同的投资目标,为美国股市提供了世界上最庞大的资金基础,从而使美国股市的交投十分活跃,融资及并购活动频繁; 3、融资渠道非常自由:上市公司可随时发行新股融资。发行时间与频率没有限制,通常由董事会决定,并向证券监管部门上报。通常如果监管部门在20天内没有回复,则上报材料自动生效。如监管部门提出问题,则回答其问题。通常监管部门有30天的必须答复时间下限。当公司股票价格达到5美元以上时,上市公司股东通常可将其持有的股票拿到银行抵押,直接获得现金贷款。上市公司还可以向公众发行债券融资; 4、管理层个人利益最大化:公司管理层可直接持股或拥有期权。因为美国上市公司原始股东所持股票在过了2年锁住期后,是可以全部流通的,拥有股票就视同拥有现金; 5、交易方式灵活:没有涨停板的做法,股票可随时买卖。股市自早9点至下午4点,连续进行,中间无休息。4点后有些证券公司提供场外电子交易,直到晚上7点。 二、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和适用的法律制度: 1、监管机构:主要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全美证券商协会(NASD)及每个证券交易所。这些监管机构均有权发出规章和相关规定; 2、适用的法律制度为:《1933年新公司上市法》《1934年上市公司证券交易法》《1940年投资公司法》《1940年投资顾问监管法》等基本法案; 3、各州地方颁布的州法; 4、监管原则:美国司法部门严惩上市公司的虚假行为。监管部门对为上市公司提供服务的中介机构,如律师所及审计所等的渎职行为同样严惩,美国上市公司提供材料的真实性是相当高的。美国证券监管部门通过层层把关,确保公司行为的可靠与真实,维持美国股市的声誉。股市的声誉与透明度高,从而能够吸引全世界的投资者。 三、美国证券市场的构成及特点: 1、美国证券市场的构成: (1)全国性的证券市场主要包括:纽约证券交易所(NYSE)、全美证券交易所(AMEX)、

金融市场基本理论概述

金融市场概论 在现代经济系统中,有三类重要的市场对经济的运行起着主导作用,这就是要素市场、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要素市场是分配土地、劳动与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市场,产品市场是商品和服务进行交易的场所。在经济系统中引导资金的流向,沟通资金由盈余部门向短缺部门转移的市场即为金融市场。 §7.1 金融业的发展 第一阶段 19世纪以前 以实物货币为主体 金融机构从事货币兑换业务 第二阶段 19世纪以后 以信用货币逐步代替实物货币

金融业以银行业为主体 第三阶段 19世纪70年代以后 金融创新导致银行业的市场份额下降 金融市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 第四阶段 现在及以后的发展 以金融的国际化,电子化,网络化,经济虚拟化为主要标志 §7.2 金融资产的定义 金融市场的定义 金融市场通常是指以金融资产为交易对象而形成的供求关系及其机制的总和。包括以下三层意思: 1、金融市场是进行金融资产交易的有形和无形的场所。 2、金融市场反映了金融资产供应者和需求者之间的供求关系。 3、金融市场包含交易过程中金融资产所产生的各种运行机制,其中最主要的是价格(包括利率、汇率及各种证券的价格)机制。金融资产的定义金融资产是指一切代表未来收益或资产合法要求权的凭证,亦称为金融工具或金融证券。金融资产可以划分为基础性金融资产与衍生性金融资产两大类。前者主要包括债务性资产和权益性资产;后者主要包括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等。 包括债务性证券和权益性证券。 分类:1、货币 2、债务性证券 3、权益性证券

4、衍生证券 机制与定价运行机制 定价机制 利率机制 汇率机制 风险机制 监管机制 主体行为筹资行为 投资行为 套期保值 套利行为基本定价原则:预期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基本定价公式:()11T t t t v C R ==∑+ 其中C t —— t 时收到的现金流 R —— 投资者要求的市场收益率 T —— 现金流发生的期限V —— 资产的现值,即内在价值 金融市场与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的差异 在金融市场上,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已不是一种单纯的买卖关系,而是一种借贷关系或委托代理关系,是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的使用权和所有权的暂时分离或有条件的让渡; 市场交易的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即货币资金。 市场交易的场所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无形的,通过电讯及计算机网络等进行交易的方式已越来越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