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概况

合集下载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然而,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前景以及近期的政策改革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现状1.规模快速扩大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上海证交所自开业以来股票总市值从不足200亿元发展到2016年底的39万亿元左右,增长200多倍;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市值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中国大陆资本市场市值稳居于世界前列。

2019年,中国股市成为全球首破100万亿元大关的股市。

2.品种日趋丰富除了股票之外,债券和商品期货等品种也逐渐在中国资本市场得到发展。

2018年6月28日,上交所开设债券通业务,标志着中外投资者可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更便捷、快捷、安全和透明的交易。

而在商品期货市场方面,国内多家期货交易所相继推出沪深300指数期货、中国版布伦特原油期货等一批新品种,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多元化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

3.法律制度逐渐健全相比20世纪90年代,如今的中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更加健全完备。

2005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2006年的《公司法》的颁布,奠定了中国资本市场法律制度的基础,同时最近两年各项政策和制度的合力推动,也进一步加强了资本市场的监管体系。

二、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前景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能够成为全球资本市场中的重要一员。

1.外资入市渠道不断拓展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不断推进,规范化的协议在近几年的货币互换和几轮贸易谈判中得到加强。

近年来,外资机构入股中国资本市场的比例逐年提高。

越来越多的外资机构涌入中国资本市场,促进了市场效率的提高和资金流动性的增强。

2.科创板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在经济不断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1-1-0 资本市场概述——什么是资本市场

1-1-0 资本市场概述——什么是资本市场

1-1-0 资本市场概述——什么是资本市场?本文选自《梧桐树下新三板》一、资本市场的概念(一)资本市场的概念通常我们根据交易对象性质把市场分为商品劳务市场与金融市场,进而根据金融市场交易对象的期限把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英文:capitalmarket)亦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信贷的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具有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吸收中长期资金的巨大功能,公开发行的股票和债券还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和流通,有着很强的灵活性。

(二)资本市场的特征首先资本市场也是市场,它具有市场的一般特征,市场在我们的文化里即是买卖之所地,市场是由卖方、买方、交易对象、场所四个基本元素构成。

场所有时候在有形的空间里,例如农贸市场或者大型商场,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场所可以在电子化的环境里进行,典型的是电子商务的发展,已经将市场搬到网上。

现代资本市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交易也已经基本实现电子化,有形场所如证券交易所主要提供交易设施、交易信息、市场监管等功能。

如果从有形市场来理解资本市场,证券交易所即可理解为一个资本市场。

正如理解农贸市场,亲自到农贸市场去买点瓜果蔬菜,就知道什么是农贸市场了。

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均是资本市场的有形形态。

其次资本市场以资本为交易对象。

资本在金融学里通常指一年以上的长期资金和证券。

资本是一种金融产品,是一种可以为投资者带来收益,为筹资者筹集生产发展所需的长期资金的金融产品,所以资本市场隶属于金融市场。

这里的资本是与货币相对应的概念,货币通常指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和证券。

所以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它是根据融资交易期限对金融市场所作的分类。

货币市场是指经营一年以内的短期资金融通的金融市场,包括同业拆借市场、票据贴现市场、票据回购市场和短期信贷市场等。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概述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概述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概述一、中国资本市场的概述中国资本市场是指由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债券市场、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创业板市场组成的综合性金融市场。

它正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截至2020年底,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数量超过3800家,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

同时,中国证监会进一步加强了资本市场的监管,推动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和规范化。

二、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与演变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0年代末期。

当时,中国国内的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和私有化,资本市场应运而生。

1990年代,中国开始发行股票并成立了第一个券商,但这只是一个小规模的试点。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证券市场才开始进入由政府引导下,逐步走向市场化的势头。

2002年,中国证监会正式开设股票ETF市场。

从此以后,中国资本市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改革,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特点1. 市场规模大中国资本市场的总市值超过50万亿元,A股市场的年均成交量也高达80亿手左右。

市场规模大,证券品种丰富,使得中国资本市场成为了全球范围内最为活跃的金融市场之一。

2. 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中国证监会对资本市场体制改革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和重视,不断推出新的改革举措,强化市场运行效率和投资者保护体系。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对投资者适当性管理、信息披露、上市及退市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政策修订和制度建设。

3. 监管机构职责明确作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主管机构,中国证监会负责资本市场的监管、执法和监察工作。

中国证监会的监管职责被明确,它与行业协会、律师、代理机构等机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有机的市场机制。

4. 历史和文化背景深厚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得益于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以及众多企业家和投资者的智慧与创造力。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促进下,实现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模仿到创新的跨越。

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面临的挑战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如:1. 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中国资本市场中,信息不对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现状中国资本市场是指中国境内的证券市场,包括证券交易所、证券登记结算机构、证券经营机构等。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在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中国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规模已经居世界前列。

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A股市场总市值超过100万亿元。

高质量发展引领我国资本市场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其次,中国资本市场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不断推出一系列创新机制和产品,如科创板、债券通、沪港通、深港通等。

科创板的设立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更多融资渠道,有助于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

再次,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中国证券市场经历了从一轮改革到新一轮改革的过程,推动了现代证券市场的建设。

改革措施主要包括优化市场监管制度、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加强信息披露制度、强化投资者保护等方面的措施。

然而,中国资本市场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市场波动较大。

股市的价格波动较大,投资者面临较大的风险。

其次,市场投资者结构不合理。

目前,中国股市中以散户为主,机构投资者比例较低。

第三,市场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

尽管中国证监会加大了对市场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但市场监管仍需进一步加强。

为应对这些问题和挑战,中国继续加大资本市场改革的力度。

未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制度,加强对市场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

其次,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加速推进证券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再次,加强投资者教育,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

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服务。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改革方向

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改革方向我国资本市场是指各类企业和个人通过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从而实现企业融资和个人投资的市场。

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都具有极大的影响。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完善。

一、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本市场之一。

目前,我国股票市场总市值已经超过了60万亿元人民币,债券市场总规模更是达到了160万亿元人民币。

此外,各类基金、期货等衍生品市场也逐步发展起来。

然而,资本市场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主要表现为市场投机泛滥、信息不对称严重、缺乏有效监管等问题。

这些问题给投资者和市场带来了诸多风险,也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二、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方向为了解决当前我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改革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改革方向:1.完善监管机制。

加强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监管体系。

同时,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和引导,保证投资者能够获得准确、及时的信息。

2.深化市场化改革。

逐步深化我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完善自主创新机制,培育和发展更多的高成长性企业。

3.打破行业壁垒。

完善并打破传统行业壁垒,加速资本市场向虚拟经济和新兴产业方向转型。

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力,使得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反映经济实际情况。

4.加强教育和培训。

加强对投资者教育和培训,提高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和投资能力。

5.促进跨境投资。

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我国资本市场。

加强与主要国际市场的联系,推进全球化进程。

三、结论我们认为,我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具有广阔的前景和潜力。

然而,改革必须深入和持续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同时,在市场化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注重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和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我们期待着更加成熟、更加稳健、更加开放、更加高效的我国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资本市场是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融资机会,也为投资者创造了投资收益。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资本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目前资本市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不断增长的金融风险。

在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背景下,金融风险日益复杂且不可忽视。

资本市场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稳定。

其次,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资本市场正在经历着数字化转型。

互联网和区块链技术等创新技术正在改变传统的交易方式和资金筹集模式。

数字化资本市场的特点是速度快、成本低、透明度高和参与度广。

未来,数字化资本市场将成为主流,并带来更多创新的交易方式和金融产品。

此外,资本市场还在加强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随着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的提高,投资者越来越重视企业的可持续性。

资本市场应该倡导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理念,发展符合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投资产品,并为这些产品提供更精确的评估工具。

另外,资本市场也面临着国际化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正在趋向融合。

国际合作和交流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同时,国际化还给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中,继续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不可或缺的。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设立,可以给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

同时,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还可以带来更多的投资机会,提高市场的活跃性和流动性。

最后,资本市场还需要不断加强金融教育和投资者保护。

投资者的理性、专业知识和风险意识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

资本市场应该加大对投资者的培训力度,提高公众对金融知识的认知水平,并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减少投资者的风险。

综上所述,资本市场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全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面临金融风险、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国际化和多层次发展等挑战和机遇下,资本市场需要持续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中国资本市场基础知识

中国资本市场基础知识
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有关条件与具体要求如下: 1、主体资格:A股发行主体应是依法设立且合法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经国务院批准,有限责 任公司在依法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时,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2、公司治理:发行人已经依法建立健全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秘书制
易商,不断向公众投资者报出某些特定证券的买卖价格(即双向报价),并在该价位上接受 公众投资者的买卖要求,以其自有资金和证券与投资者进行证券交易。买卖双方不需等待交 易对手出现,只要有做市商出面承担交易对手方即可达成交易。
四、新三板介绍
4、企业为什么要在新三板上市
----规范公司运营,完善治理结构; ----提高股权流动性,发现股权价值; ----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将受益,其中直接融资可以通过定向增发实现,间接融资可以通
中国资本市场基础知识介绍
ERan Acoo
目录
资本市场的概况 资本市场的构成与结构 IPO的基本条件 新三板介绍 集团产业板块IPO的可行性分析
一、资本市场概况
1、资本与资产 --资本的概念:能够创造、带来新增价值的价值附着物叫做资本,通俗 讲就是投入可以产生收益的资金及其附着物总额。在金融学和会计领域, 资本通常用来代表金融财富; --资产的概念:资产是指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 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资产=资本+其他积累+负债 2、资本市场
----发行人盈利要求不同:主板要求持续盈利,新三板无硬性要求,仅需持续经营能力;
----发行人资产要求不同:主板要求净资产最近一期不少于2000万,新三板无要求; ----交易方式不同:主板是公开竞价方式交易,新三板交易方式主要有:协议转让、做市 商转让、竞价转让等;

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资本市场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资本市场是指各种证券市场和交易所,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等。

随着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资本市场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资本市场的现状1、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增大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资本市场的规模也随之不断扩大。

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场的总市值已经超过了80万亿美元,而全球债券市场的规模更是达到了100万亿美元以上。

这些数字表明,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世界的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金融科技的发展带来深刻影响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发展引起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关注。

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金融科技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准确和可靠的数据分析服务,帮助投资者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的趋势。

此外,金融科技还能够改变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流程,提高资本市场的效率和透明度。

3、投资者风险偏好不断变化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驱动因素。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波动和经济不确定性的加剧,投资者对于资本市场的风险承受能力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选择相对低风险的投资方式,例如固定收益证券等,而对于高风险的股票和其他资产的投资则越来越谨慎。

二、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1、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正在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和资产管理者跨越国界,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融合做出了贡献。

在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的国际化程度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

2、金融科技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虽然金融科技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但是在未来,它的应用范围还将会更加广泛。

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金融科技将能够提供更加精准和透明的数据分析服务,减少投资者的风险。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还将进一步改变证券交易的方式和流程,创造更加高效和安全的证券交易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一季度105家中国企业上市融资额总计184.34亿美元4月6日清科研究中心2011年第一季度,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共有160家企业上市,其中中国企业共有105家在境内外市场上市,约为其他国家企业IPO总数的两倍。

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达184.34亿美元,占全球融资总额的58.0%,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76亿美元。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即将发布《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上市研究报告》,其中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境外13个市场和境内3个市场上,2011年第一季度的全球IPO仍然保持平稳开局,虽受到2010年第四季度的IPO “翘尾”影响,但资本市场整体活跃度不减,总体上实现“软着陆”。

一方面从数量上看,交易踊跃度同比未见减弱,本季度全球共有160家企业上市,与2010年一季度167支IPO 小幅下滑;而另一方面,从融资额度上看,全球总融资额317.55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8亿美元,分别较2010年同期增长2.8%和7.3%。

全球共160家企业上市,中国企业稳居全球IPO榜首本季度全球共有160家企业上市,较2010年同期的167支IPO小幅下滑;全球总融资317.55亿美元,平均每家企业融资1.98亿美元。

其中,中国企业在全球IPO市场依然遥遥领先,共有105家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占全球IPO总量的65.6%;本季度中国企业上市融资总额高达184.34亿美元,超过其他国家企业IPO融资额总和,平均每家中国企业融资1.76亿美元。

表1 2011年第一季度全球企业IPO统计企业类型融资额(US$M)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中国企业18,433.6858.0% 105 65.6% 175.56 非中国企业13,321.6242.0% 55 34.4% 242.21 合计31,755.30100.0% 160 100.0% 198.47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图1 Q1'09-Q1’11 中国企业境内外IPO 环比统计189.90 2,348.1520,710.4131,401.5719,352.6415,643.6337,053.1433,304.6118,433.6851146114110102111153105204060801001201401601800.005,000.0010,000.00 15,000.0020,000.00 25,000.00 30,000.00 35,000.00 40,000.00 Q1'09Q2'09Q3'09Q4'09Q1'10Q2'10Q3'10Q4'10Q1'11图1 Q1'09-Q1’11 中国企业境内外IPO 环比统计融资额(US$M)上市数量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2011年一季度,令市场较为欣慰的是,中国企业上市并未由2010年四季度的疯狂转而陷入低迷,无论是IPO 数量还是融资额,仅较2010年同期小幅下滑,基本呈现新年伊始的平稳过渡。

其中,一季度共有105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市场上市,同比减少了5家,降幅仅为4.5%;融资额184.34亿美元,减少了4.7%。

表2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内外IPO 市场统计上市地点 融资额(US$M) 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境内市场 15,837.0185.9% 89 84.8% 177.94海外市场 2,596.67 14.1% 16 15.2% 162.29 合计18,433.68100.0% 105 100.0% 175.56来源:清科研究中心 2011.04 在市场的分布上,105家中国上市企业中有16家企业在海外各市场挂牌,融资总额为25.97亿美元,上市数量同比减少3家,融资额同比增加26.9%;境内资本市场亦发挥稳定,成功吸引了89家企业上市,融资额为158.37亿美元,上市数量较2010年同期减少2家,融资额减少8.5%。

海外上市数量同比小幅下滑,融资额增幅明显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有条不紊,尽管受到2010年年底的海外上市高峰期“翘尾”影响,IPO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回调,上市数量、融资额等指标均环比有所下滑,然而与2010年同期相比,海外上市数量虽有所降低,但是融资额仍然达到将近30.0%的增幅,海外市场活跃度未见减弱。

2011年第一季度,由于美国继续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推动了新兴经济体面临国内通胀不断增加,而一季度陆续爆发的中东和北非政局巨变,更是增加了市场对于政治格局引发投资风险的担忧。

此外,3月中旬,日本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并对全球经济造成不同程度影响。

加之年初本就属于资本市场的调整期,因此各国新股发行较为谨慎也不足为奇。

本季度共有16家中国企业在海外4个市场上市,合计融资25.97亿美元。

尽管环比来看,中国企业海外数量和融资额均较2010年第四季度大幅下滑,然而与2010年同期相比,本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表现仍可谓中规中矩,上市数量同比减少3家,融资额同比增加26.9%。

图2 Q1'09-Q1'11 中国企业海外IPO环比统计市场分布方面,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IPO上市地点十分集中。

16家中国企业集中于香港主板、纽约证券交易所、韩国证券交易所主板和NASDAQ市场上市,而香港主板当仁不让稳居首位。

具体来看,9家企业选择在香港主板上市,合计融资20.52亿美元,分别占本季度中国企业海外上市总数的56.3%和融资总额的79.0%。

本季度中国企业在NASDAQ、纽约证券交易所、韩国交易所主板上市的融资额分布也相对均衡,仅NASDAQ的单笔融资额相对较小。

表3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IPO市场统计上市地点融资额(US$M)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香港主板 2,051.7579.0% 9 56.3% 227.97纽约证券交易所 217.60 8.4% 2 12.5% 108.81韩国交易所主板 191.82 7.4% 1 6.3% 191.82 NASDAQ 135.505.2%425.0%33.88合计 2,596.67100.0% 16 100.0% 162.29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行业分布方面,本季度能源及矿产、金融、纺织及服装、房地产、互联网五大行业的10家上市企业吸引到23.99亿美元投资,占据总融资额的92.4%。

能源及矿产行业共有2家企业上市,以9.87亿美元的融资额位居各行业榜首;金融、纺织及服装、房地产、互联网行业分别有2家、4家、1家和1家企业成功上市,除金融行业融资额达到6.96亿美元之外,其他各行业融资额相对较小,均未超过5.00亿美元。

表4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IPO融资额前五行业分布统计行业融资额(US$M)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能源及矿产 986.76 38.0% 2 12.5% 493.38 金融 695.72 26.8% 2 12.5% 347.86 纺织及服装 340.89 13.1% 4 25.0% 85.22 房地产 200.19 7.7% 1 6.3% 200.19 互联网 175.61 6.8% 1 6.3% 175.61 合计 2,399.17 92.4% 10 62.5% 239.92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境内IPO小幅回调,上市数量仍处高位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各项宏观经济部署陆续出台,将对未来市场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境内资本市场本季度观望气氛相对较浓。

目前我国经济仍面临通胀压力,一季度前两个月的CPI同比增幅均达到4.9%,央行分别于1月、2月、3月分三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收缩流动性。

此外,随着“国八条”、“限购”政策出台,房地产市场逐步趋冷。

在这种环境下,境内沪深市场较2010年第一季度相比,上市数量和融资额均呈现小幅下滑。

本季度,共有89家企业在境内三个证券交易市场上市,虽同比减少了2家,但仍处于历史高位;融资额达到158.37亿美元,基本较之前几个季度持平(2010年三季度“中国农业银行上市”带来的融资额激增视为偶然因素,未予计入),平均每家上市企业融资1.78亿美元,环比略有降低。

本季度中国企业境内上市依旧超越海外市场,上市数量比海外市场多73家,融资额高出132.40亿美元。

图3 Q1'09-Q1'11 中国企业境内IPO环比统计本季度,境内上市企业仍以深圳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为主要目的地。

在境内上市的89家上市企业中,仅11家企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余78家企业均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其中在中小企业板上市的企业35家,创业板上市的企业43家。

表5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内IPO市场统计上市地点融资额(US$M)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深圳中小企业板 5,755.2136.3% 35 39.3% 164.43深圳创业板 5,515.5734.8% 43 48.3% 128.27上海证券交易所 4,566.23 28.8% 11 12.4% 415.11 合计 15,837.01100.0% 89 100.0% 177.94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行业分布方面,传统巨头机械制造行业以18家上市数量居于榜首,融资29.03亿美元。

位于机械制造行业之后,化工原料及加工、清洁技术行业的融资额均在20.00亿美元以上,分别有13家和6家企业上市,分别融资23.78和20.13亿美元。

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能源及矿产行业分列第四、五名。

表6 2011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境内IPO融资额前五行业分布统计行业(一级)融资额(US$M)比例上市数量比例平均融资额(US$M)机械制造 2,903.12 18.3% 18 20.2% 161.28 化工原料及加工 2,377.50 15.0% 13 14.6% 182.88 清洁技术 2,013.19 12.7% 6 6.7% 335.53 生物技术/医疗健康 1,491.44 9.4% 8 9.0% 186.43 能源及矿产 1,302.49 8.2% 7 7.9% 186.07 合计 10,087.74 63.7% 52 58.4% 194.00 来源:清科研究中心2011.04 VC/PE支持企业上市融资额同比增长近四成,“华锐风电”540倍投资回报傲视群雄本季度,VC/PE机构通过IPO方式退出的表现十分活跃,除去2010年第四季度的“翘尾”效应,一季度VC/PE支持的上市企业数量与2010年其他各季度基本持平,融资额则达到一年来的第二高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