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地理期末复习资料(1)说课讲解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七大洲和四大洋
①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总称为地表,即地球表面。地球表面的总面 积有5.1*108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1.49*108亿平方千米,约占总面 积的29%;海洋面积3.61亿平方千米,约占71%。因此,海陆面积之比大 约是7:3。
②地球表面陆地按照面积大小的不同,大体分为大陆和岛屿。面积 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小且散布的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 称为岛屿。大陆和岛屿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分界限,习惯上把澳大利亚大 陆(面积763×104km2)作为最小的大陆,把格陵兰岛(面积 217.5×104km2)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
(2)非纬向地带性 气候的非纬向地带性以中纬度地带表现最为显著,在温带和亚热带均可 以分出西岸型、内陆型和东岸型不同的气候型,从而使气候带和气候结 构在纬向地带性差异的基础上,又叠加了非纬向地带性的差异。
(3)垂直地带性 有一定高度的山地或高原,其气候具有垂直地带性特征。垂直地带性的 形成在于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随海拔的增加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气温 一般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降水则随高度增加而增多。当然这是有一定 限度的,即所谓最大降水带,过此带后降水反倒减少。 沙漠化和荒漠化区别 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而引起
5、全球气候的分布
(一)陆地低纬度气候
低伟度气候主要受赤道气团和热带气团的控制,全年高温,月平均
气温最低也在15℃以上。影响气候的主要环流系统有热带辐合带、信
风、赤道西风、热带气旋和副热带高压等。这些系统的季节移动,导致
降水量的季节变化。
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括赤道带和热带。具体来说,陆地低纬度气候带包
第五章 1、主要种族
答:通常种族划分为三种,即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 ①黑种人的聚集地和发源地在非洲大陆上,主要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 洲。 ②黄种人分布集中在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黄种人的数量是最多的,分 布的密度也是最大的。黄种人最重要的迁移是往美洲的迁移,迁移是沿 着白令海峡和美洲西部海岸南下的。 ③白种人分布最广泛,欧洲和美洲是白种人的集中分布地区,但欧洲是 他们的源地。白种人的迁移是 “地理大发现”、近代殖民主义扩张和 帝国主义战争的产物。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要点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要点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要点1.世界经济体系-发达国家:主要包括北美、欧洲、日本等地区,具有高度工业化、发达的经济体系,对全球经济具有重要影响力。

-发展中国家:主要包括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但具有较快的经济增长潜力。

-重要地区:包括亚太地区、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等地区,经济合作程度较高,对全球贸易和投资有重要影响。

2.资源分布与经济活动-农业资源:农业资源的分布主要受气候、土壤条件等影响。

发达国家主要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实现高产高效的农业生产;发展中国家农业仍以传统农业为主,效益较低。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等。

发达国家一般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也依赖进口;发展中国家资源相对匮乏,多依赖进口。

-工业资源:工业资源包括劳动力、技术、资金等。

发达国家拥有高度发达的工业体系,技术水平较高;发展中国家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3.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化模式:发达国家实行的工业化模式,基础设施完善,高度依赖技术和自主创新。

-出口导向模式:发展中国家常采用的模式,依靠出口刺激经济增长,通过吸引外资进行产业升级。

-农产品出口模式:一些发展中国家依靠出口农产品获得外汇,促进经济发展。

4.跨国公司与全球化-跨国公司:具有在两个或多个国家开展经济活动的能力的公司。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的流动,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

5.区域经济合作与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合作:为了加强经济合作,一些国家组成了区域性经济组织,如欧洲联盟、东盟等,通过减少贸易壁垒和制定共同规则来促进经济发展。

-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互相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实现货物和服务的自由流通。

如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南美洲南方共同市场等。

以上是世界经济地理复习的一些要点,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请注意根据具体题目要求展开对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论述。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资料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资料世界经济地理复习资料: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新大陆发现”的是()。

A.美洲和澳洲的发现;B.亚洲和欧洲的发现;C.南极的发现;D.非洲的发现。

2、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A.纺织机和蒸汽机B.内燃机与电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炼钢技术的改进C.原子能的开发﹑利用为先导,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研究与开发应用为主D.蒸汽机、内燃机、原子能、微电子和计算机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A.以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和新能源、新材料的广泛研究与开发应用为主要标志B.以纺织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C.以内燃机与电的发明与应用,化学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炼钢技术的改进等为标志D.以原子能、微电子和计算机工业、宇航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电子工业和激光工业等为标志4、第二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带动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的形成与发展B.原有的重工业部门发展受阻C.推动了农业的发展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了5、地域系统形成发展条件的新变化表现不包括()A.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对地域系统的作用具有了新的内容和特点B.位置、交通、信息条件和科技条件在地域系统的形成发展中的作用明显增强C.诸社会经济条件在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系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日益重要D.科技条件和人口劳动力素质是知识经济时期的核心竞争力5、第一次科技革命产生的影响有( d )A. 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平衡性加剧了B. 农业落后与手工业C. 老牌资本主义落后于后期的资本主义D.经济地域的形成6、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是在工业最发达的()开始。

A.德国B.日本C.英国D.美国7、世界经济区域化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d )A.具有内向保护性B.具有外向竞争性C.经济全球化阶梯D.经济全球化表现8、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是( d )A.科技进步和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战略B.科技发展和信息交流C.资本过剩和物资短缺D.技术、资本、服务的跨国界流动9、地理大发现是()A.16世纪初末—16世纪末B.15世纪末—16世纪初C.16世纪末—18世纪初D.15世纪末—16世纪末10、关于跨国公司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之一B.其功能主要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来实现C.对外直接投资住主要投向于直接吸引投资能力低的北非、西亚D.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张,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1、近些年来世界产业变化的明显特点是( d )。

世界地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一.名词解释1.板块: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

2.产业的软化:是指在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中服务业这一非物质(软的)生产部门所占比重更大,而农业和工业等物质(硬的)生产部门所占比重进一步下降这种现象为产业的软化。

3.大城市圈:超越行政界限而在景观一体化的区域或功能上同大城市关系密切的区域。

4.自然带:是指在地球表层中呈南北更替.东西延伸的复杂的自然综合体。

5.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与总支出的比值,经济越发达人口消费的恩格尔系数越低。

6.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7.EU:即“欧洲联盟“,它以欧共体1991年12月11日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的“欧洲联盟条约”的建立为标志。

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欧共体未就其称谓变更问题做出决定,但欧体内和国际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欧盟”。

OPEC 石油输出国组织英文缩写8.华莱士线:穿过龙目岛与苏拉威西岛动物区系分界线,该线的西北部是亚洲大陆性动物栖息地,东南部澳洲古老原始的大洋性动物栖息地。

9.APEC: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10.阳光地带:泛指美国本土37N以南的地带,以气候温和,阳光充足而闻名三.填空题1.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分布储量分布基本一致,集中在波斯湾地区。

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马格里布的三个国家:摩洛哥、突尼斯、阿尔及利亚。

是地中海气候发展地中海型农业。

4.洋流分为风海流﹑梯度流﹑密度流。

5.莱茵河是欧洲的黄金水道,支流鲁尔河,内陆沿河布局。

6.区域经济集团化: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域分异的现象8.南美安第斯山以东气候具有极端性,山地以西具有稳定性9.日本工业分布其濑户内海工业基地被称为借场地带10.沙漠化是以人为活动为诱因所引起的土地退化11.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对外转移过剩产业、夕阳产业创造条件12.全球自然灾害发生的成因,全球变暖,人类社会灾害易损性增大抗灾能力相对下降的结果。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教程文件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资料教程文件

世界经济概论期末复习资料作为当代大学生,面对世界经济格局,作何思考?一、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一)世界经济依然是西方主导虽然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但是从总体上看,冲击并未根本改变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

不论是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还是在全球经济事务中的影响力,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都还占据着主导地位。

1.经济实力本次世界经济危机之后,虽然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经济实力有所下降,但其在世界经济实力中的主体地位依然没有受到根本性的影响。

在体现经济实力的主要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对外投资和对外贷款等方面,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依然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

2.科技实力毫无疑问,各发达经济体仍是全球研发能力最强的国家或地区。

科技实力上的巨大优势,是当前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经济最为重要的凭仗之一。

3.国际经济事务一国对国际经济事务的影响力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世界性国际经济组织的影响力;二是对世界经济中重要事务的影响力。

西方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中一些重要事务的影响能力,也远远强于发展中国家。

例如,发达国家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就比发展中国家大得多。

一方面,由于跨国垄断的大规模发展,发达国家对诸如计算机、汽车、黄金、原油等商品的国际价格,都有着远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决定能力;另一方面这些商品价格的发布也基本上来自于发达国家能够控制的市场。

不仅如此,主要西方大国由于充当着国际本位货币的发行者,还不断收取高额的铸币税。

(二)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达到了新的高度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以“金砖五国”(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为代表的发展中大国由于经济增长的速度普遍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经过20年的发展,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发展中大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和人均GDP日益上升;其二是发展中大国在要素国际流动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其三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发言权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重点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1、陆地和海洋的分布特点:1、陆地相对集中在北半球。

2、各大陆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三角形。

3、除南极大陆外,其余大陆南北成对称分布。

4、北部大陆水平轮廓比较破碎,沿海的岛屿、半岛和海湾较多。

5、大西洋两岸轮廓凹凸大致相吻合。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地表形态的演化板块学说认为:大陆时分时合,大洋有生有灭,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

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东非大裂谷、莱茵裂谷、贝加尔裂谷)、幼年期(红海、亚丁湾)、成年期(大西洋、印度洋)、衰退期(太平洋)、终了期(地中海)、遗痕(喜马拉雅山)等。

随着大西洋和印度洋的继续扩张,太平洋将进一步缩小。

印度和非洲继续向北推移,一定时期内将使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等继续抬升,直到印度南缘出现新的海沟时,挤压应力才消失。

非洲的北移将使比斯开湾逐渐合拢, 地中海完全消失,非洲与欧洲连接,其间升起高大山系。

东非大裂谷最终完全裂开,形成新的大洋,非洲大陆解体。

澳大利亚将继续向北漂移,先与马来群岛碰撞连接,最后可能与亚洲相遇或彼此相擦而过。

北美西部的加利福尼亚湾将进一步裂开,圣安德列斯断层以西的陆块将随太平洋板块向北漂移,成为孤立的岛屿。

最后,各大陆将在太平洋的位置上相遇汇聚,太平洋完全闭合,亚洲与美洲大陆连接,巨大的山系将在其间崛起,一个新的泛大陆将告诞生。

3、世界气候分布规律1、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定义: 气候的纬向地带性是指各气候带和气候型普遍具有沿纬线方向东西延伸,沿经线方向南北更替而呈带状分布的规律。

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

成因:由于形成气候的主导因素,即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所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位移。

气候纬向地带性的地域分布特征及成因:在大陆的高纬和低纬地带表现明显。

因为在这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

前者接收太阳辐射多,高温是全年气候的主导因素;后者接收太阳辐射少,严寒是全年气候的主导因素。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世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一、地球的基本知识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它的平均半径约为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

地球表面分为七大洲和四大洋。

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重要的地理现象。

地球自转导致了昼夜交替,周期约为 24 小时;地球公转则形成了四季更替,周期约为 365 天。

二、各大洲的地理特征1、亚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山地、平原、丘陵和盆地等。

亚洲气候类型丰富,季风气候显著。

亚洲的河流众多,如长江、黄河、湄公河等。

2、欧洲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山脉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

欧洲气候温和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较为典型。

欧洲的河流流量稳定,航运价值高,如莱茵河、多瑙河等。

3、非洲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非洲气候炎热,以热带气候为主,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等。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

4、北美洲北美洲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西部是高大的山脉,中部是广阔的平原,东部是低缓的山地和高原。

北美洲气候类型多样,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最长的河流。

5、南美洲南美洲西部是安第斯山脉,东部平原和高原相间分布。

南美洲气候温暖湿润,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广阔。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6、大洋洲大洋洲主要由澳大利亚大陆和众多岛屿组成。

澳大利亚大陆地形分为东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

大洋洲气候多样,以热带气候为主。

7、南极洲南极洲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洲,大部分地区被厚厚的冰层覆盖,有“冰雪高原”之称。

三、各大洋的地理特征1、太平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

它的周围多火山、地震。

2、大西洋大西洋呈“S”形,航运发达。

3、印度洋印度洋大部分位于热带,北部为季风洋流。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提纲.

世界经济地理复习提纲.

世界地理——经济地理部分复习提纲1、现代世界经济地理研究的特点2、人类种族的种类、标志、分布3、民族的定义,世界主要语言的分布4、世界主要宗教(重点是三大宗教)的起源、分布5、世界人口增长有什么特点?世界人口问题的主要体现是什么*?6、“丝绸之路”的意义,地理大发现的三大事件及其意义。

7、三次科技革命的学科基础、标志技术、主要经济成就(重点是第三次科技革命)8、世界产业结构变化的新特征,世界产业布局有哪些新要素?9、世界经济增长重心转移的历史轨迹和体现。

10、什么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有什么效应?11、什么是南北差距?发展中国家的分类*(重点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金砖国家)12、世界经济的三极格局是哪三极?比较三极的经济结构、内部分工、地缘关系、一体化组织、整体性发展速度*。

13、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如何?并说明理由。

*14、国际贸易有何新特点?15、全球贸易网络(重点是三极区的贸易特点)16、跨国公司的分类(母公司、子公司;三分法、两分法)17、跨国公司总部的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什么国家地区?什么城市?)18、世界主要的粮食生产国,世界三大谷物的种植区域,经济作物生产分布特点。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特点。

19、世界主要的煤炭资源分布地带、石油资源分布地带,石油储量大国和生产大国。

20、世界汽车生产分布特点,主要生产大国。

21、ICT(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产业的区位特征。

22、亚洲工业化战略演变:进口替代——出口导向——新一轮混合型战略23、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的位置(三湾一海)、主要工业地带,其形成原因。

日本的三大城市圈(首都圈、名古屋圈、关西圈)24、欧盟的经济空间结构:一经济轴心和两条平行的经济增长轴所跨地区和主要城市。

25、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造成德国鲁尔区兴起的优越地理条件是什么?重振鲁尔区经济的措施有哪些?26、美国经济发展的条件是什么?美国城市经济地域的发展过程: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巨大城市带(纽约为中心,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特区跨10州)——中西部即大湖区巨大城市带(芝加哥为中心,包括匹兹堡、布法罗、克利夫兰、底特律等)——“阳光带”城市(东南部、西南部三大州:加利福尼亚、德克萨斯、佛罗里达州)27、美国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名词解释:
FTA:是自由贸易协定的英文简称,指独立关税主体之间以自愿结合方式,旧就贸易自由化
及相关问题达成的协定。
EU:欧洲联盟的英文简称,是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组织化程度最高、法规最健全的区域
经济一体化组织,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范。
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英文简称,由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三个国家组成的典型的南
北型区域一体化组织,是世界上地域范围最广、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经济集团。
APEC:亚太经合组织的英文简称。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
ASEAN:东南亚国家联盟英文简称,涵盖整个东南亚地区的10个国,为政府间、区域性、
一般性的国家组织。
边境合作区:指若干国家和地区接壤地区之间的跨国界的自然人或法人,基于平等互利的原
则,在生产领域内,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而开展的较长时期的经济协作活动。从经济发
展的角度看,其实质就是生产要素在“次区域”这个地缘范围内的趋向自由化的流动,从而
带来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和生产效率的相应提高,主要表现为在这个地缘范围内的贸易和投
资自由化,因而,在经济范畴上,它属于区域经济一体化范畴。
全球化:全球化是一个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包含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在政治、文化、科技、
军事、安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多层次、多领域的相互联系、影响、制约的
多元概念。
城市群:指在相关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
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农村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
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间的内在
联系,共同构成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填空:
1、太平洋带状工业区的三大工业带分别为:阪神工业带,中京工业带,京滨工业带。
2、波士华城市群五个主要的城市分别为: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
3、请说出你知道的国内外城市群:_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
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_、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波士华城市群、英伦城市群、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4、请说出你知道的亚太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亚洲及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东南亚国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家联盟、上海合作组织。
5、请说出你知道的美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南美洲国家联盟。
6、欧盟油气来源地主要有_俄罗斯、北海油田(包含英国、挪威、荷兰)、亚非拉发展中国
家。

简答:
1、 NAFTA成立的内在机理?
与欧共体抗衡的需要;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挑战;应对区域集团化挑战的需要(三个
基本要点)
2、 欧盟东扩的内在机理?
“扩大”,是欧共体(欧盟)条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扩”不仅是欧洲情结的需要,
同时也有其政治原因,即实现欧洲统一(“共同家园” );历经半个世纪的欧洲一体化的
深入发展也要求作为欧洲一体化机构的欧盟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更深的一体化层次上
融合欧洲;东扩本质上是欧盟实施国际政治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3、 东盟3个10+1形成的原因?
历史上日本对中韩两国的侵略以及现在的态度;东盟市场中国市场庞大;中国、日本、
韩国相对于东盟拥有技术优势;自然地理区位。(个人理解)
4、APEC衰落的原因?
部门贸易提前自由化的大跃进与泡沫化;经济技术合作举步艰难;无力对付98年金融危
机。(基本要点)
5、未来全球化可能会呈现出哪些特点?
对资源、市场和资金的竞争加剧;对技术创新和引领新兴产业的竞争加剧;对利益分配
和规则制定的竞争加剧;区域集团化趋势凸显;发达经济体加快构建跨地区自贸安排;
排他性有所增强;自由化标准更高、涵盖范围更广。在发达国家,欧美自贸协定能否达
成要看自身发展态势和世界格局变化,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外部压力将是最关键的影响因
素。在亚太地区,短期内实现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自贸机制的可能性不大。总体来讲,
多边贸易体制短期内取得实质性进展较为困难,各国对区域和双边自由贸易的制度性安
排更加积极,区域一体化将出现更加复杂的局面。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论述:
1、 关于乌克兰危机从地缘政治经济的角度你有怎样的看法?
自独立以来的乌克兰经济转型较为波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乌克兰经
济更是陷入危机,在乌克兰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地位协定之前,乌克兰的财政已经处于崩
溃的边缘,如果没有后续的贷款支持,乌克兰经济将难以为继。
乌克兰位于欧盟与俄罗斯两大经济体之间,与两大经济体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
首先,俄罗斯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的能源供应国。由于地缘和历史的原
因,俄罗斯一直是乌克兰最大的贸易伙伴和主要能源供应国。虽然近年来欧盟的比重有
所上升,但是乌克兰经济仍然离不开俄罗斯。欧盟对于乌克兰经济的影响逐渐扩大。欧
盟不仅深度地介入到乌克兰政治,而且在经济上也关系日益密切。
乌克兰是俄罗斯的战略安全底线
从2009年(欧盟)启动东部伙伴计划(与前苏联的六个成员国建立更紧密关系的计划)
开始,欧盟已经花费了大量时间、金钱和外交手段,尝试将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六个国家
招致麾下。但欧盟的举动严重侵害了俄罗斯的战略利益,所以俄罗斯开始强势介入。于
是,就在欧盟的拉拢即将见效之前,普京果断出手将乌克兰政府拉回独联体阵营,这也
引发了此次乌克兰危机。
乌克兰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经济自由化不一定能为人们带来巨额财富;腐败不仅危害执政党的基础,腐蚀人们对国
家的认同感,更会在国家危难时刻,使得人们“离心离德”,这在中国的晚清末期也是如
此;大一统的文化历史观基础是“文明共识”,这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同化,还在于文
明的强势;对于中国这样多民族的巨型国家而言,中华文明共识并未完全的取得包罗港
澳台和部分少数民族认同基础上,所谓的民主制度极为可能腐蚀中国的国家基体,毕竟
在中国的部分崎岖也存在着“独立”的诉求声音;给我过解决南海、东海地区问题开了
一剂良药,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威慑力是捍卫主权的最好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