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世界里的二八法则
人生法则——二八定律

人生法则——二八定律一些非常重要的社会规律和生活法则,隐藏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中。
掌握它们,会帮你发现事物真相,更深刻地认识社会和人性;合理运用它们,许多复杂和疑难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八法则浮出水面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进行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
这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它只不过是统计学上的不平衡而已。
但当这种不平衡反复出现时,帕列托感到兴奋了。
他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反复出现,竟然还出现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度。
这说明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百分比问题,而是一个证据,它完全能够证明财富分配的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是可以预期的。
这就是“二八法则”。
虽然它是帕列托最先发现的,但当时并没有受到更多的人的注意。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它才在世界范围内轰动,还被冠以帕列托法则、帕列托定律、80/20发则、80/20定律、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等不同名号,可见它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世人能够对二八法则有深刻的了解,应该归功于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吉普夫和罗马尼亚裔的美国工程师朱伦。
1949年哈佛大学语言学教授吉普夫发现了最省力法则,可以说是对二八法则的重新发现与解释。
他的最省力法则说的是:资源总是会自我调整,目的是使工作量减少。
而大约20%~30%的资源,与70%~80%的资源活动有关。
后来,罗马尼亚裔的美国工程师朱伦通过自己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在产品品质中隐含着80/20发则。
在他的倡导和实践下,80/20发则成为全球品质革命的中心思想。
朱伦的理论不仅为日本工业的崛起起到了推动作用,也为美国工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八法则浮出了水面,还激起了层层涟漪,因为它让人们知道了:20%的人掌握世上80%的财富,80%的人掌握世上20%的财富。
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80%的业务收入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
8020法则

父母: 43.2万 (四位老人每人每月300元, 聊表寸心而已) 300X4人X12月X30=43.2万 唉,300元,就是都用来吃 饭,每天也只有10元呀。
家用:108万(三口之家平均每月每人开销)
1000元X3人X12月×30年=108万
很省了! 这里可没有任何旅游休闲呀。
养老: 60万
退休后假设至少再活25年,每 月与老伴每人开销1000元X2 人X12月X25年=60万)
蒙牛企业文化 今后您将会梦想成真, 因为您在这里接受了老师最 宝贵的培训! 只要你是世界上最有执行力 的人! 只要你是世界最有说服力的 人!
管理是最严肃的爱,培训是最大的福利!
乔布斯和比尔盖茨
朋友们,请记住……
什么样的选择决定什么样的生活, 今天的生活是由三年前我们选择决定的, 而今天的选择决定了我们三年后的生活! 坚信, 只要生命 不息,就 要坚持到 底!
•1897年,意大 利经济学者帕累 托发现 社会上 20%的人占有 80%的社会财富。 •即:财富在人 口中的分配是不 平衡的。
• 在商业世界里,存在许多80/20法则的情况: • 20%的产品或20%的客户,涵盖了80%的营业额。 • 20%的产品或顾客,通常占该企业组织约80% 获利。 • 在社会上 20%的罪犯占了所有罪行的80%。 20%的汽车狂人,引起80%的交通事故。
是否还有成长后劲?
普通员工晋升至经理的比率为45%, 经理至总监的晋升率13%, 总监至副总经理的晋升率3%, 副总经理晋升至总经理不足0.2%
您面对的, 是迅速成长的群体, 是整个新生代的挑战!
三年以后, 您的位置在哪里?
是否正在漠视危险?
改变 ——
才能更好地生存!
学习 ——
通常一个企业80%的利润来自它20%的项目”的管理定律

8020法则在百度百科中为本词条的同义词,已为您做自动跳转。
编辑词条80/20法则目录[隐藏]【其他称谓】【概述】【80/20法则在推销学的应用】【主要应用领域】【图书资料】【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图书目录】【书摘插图】【其他称谓】【概述】【80/20法则在推销学的应用】【主要应用领域】【图书资料】【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图书目录】【书摘插图】[编辑本段]【其他称谓】帕累托效应、80/20原理、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帕累托法则[编辑本段]【概述】按事情的重要程度编排行事优先次序的准则是建立在“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原理的基础上。
这个原理是由十九世纪末期与二十世纪初期的意大利经济学家兼社会学家维弗利度·帕累托所提出的。
它的大意是:在任何特定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占多数,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数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帕累托曾提出,在意大利80%的财富为20%的人所拥有,并且这种经济趋势存在普遍性。
后来人们发现,在社会中有许多事情的发展,都迈向了这一轨道。
目前,世界上有很多专家正在运用这一原理来研究、解释相关的课题。
例如,这个原理经过多年的演化,已变成当今管理学界所熟知的“80/20原理”,即百分之八十的价值是来自百分之二十的因子,其余的百分之二十的价值则来自百分之八十的因子。
80/20法则也被推广至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且深为人们所认同。
例如,在企业中,通常认为它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项目或重要客户;经济学家认为,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心理学家认为,20%的人身上集中了80%的智慧;推而广之,我们可以认为,在任何大系统中,约80%的结果是由该系统中约20%的变量产生的。
“80/20”原理对所有人的一个重要启示便是:避免将时间花在琐碎的多数问题上,因为就算你花了80%的时间,你也只能取得20%的成效:你应该将时间花于重要的少数问题上,因为掌握了这些重要的少数问题,你只花20%的时间,即可取得80%的成效。
二八原则

80/20法则80/20法则(The 80/20 Ru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犹太法则、马特莱法则等什么是80/20法则80/20法则(The 80/20 Ru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犹太法则。
此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
80/20的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
一般来说,投入和努力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一般情形下,产出或报酬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产生的。
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
若以数学方式测量这个不平衡,得到的基准线是一个80/20关系;结果、产出或报酬的80%取决于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
例如,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耗尽的;世界财富的80%为25%的人所拥有;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
80/20原则表明在投入与产出、原因与结果以及努力与报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不平衡。
这说明少量的原因、投入和努力会有大量的收获、产出或回报。
只有几件事情是重要的,大部分都微不足道。
80/20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准。
一个典型的模式表明,80%的产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结论源自20%的起因;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
80/20原则包含在任何时候对原因的静态分析,而不是动态的。
使用80/20原则的艺术在于确认哪些现实中的因素正在起作用并尽可能地被利用。
80/20这一数据仅仅是一个比喻和实用基准。
真正的比例未必正好是80%:20%。
80/20原则表明在多数情况下该关系很可能是不平衡的,并且接近于80/20。
80/20原则极其灵活多用。
“它能有效地适用于任何组织、任何组织中的功能和任何个人工作。
墨菲定律、二八法则、马太效应、手表定理、“不值得”定律、彼得原理、零和游戏、华盛顿合作规律、酒与污水

一、墨菲定律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
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下面是墨菲定律的一些变种或推论。
人生哲学1.别试图教猫唱歌,这样不但不会有结果,还会惹猫不高兴?2.别跟傻瓜吵架,不然旁人会搞不清楚,到底谁是傻瓜?3.不要以为自己很重要,因为没有你,太阳明天还是一样从东方升上来?4.笑一笑,明天未必比今天好。
5.好的开始,未必就有好结果;坏的开始,结果往往会更糟。
处世原理6.你若帮助了一个急需用钱的朋友,他一定会记得你——在他下次急需用钱的时候。
7.有能力的——让他做;没能力的──教他做;做不来的──管理他。
8.你早到了,会议却取消;你准时到,却还要等;迟到,就是迟了。
9.你携伴出游,越不想让人看见,越会遇见熟人。
爱情意义10.你爱上的人,总以为你爱上他是因为:他使你想起你的老情人。
11.你最后硬着头皮寄出的情书;寄达对方的时间有多长,你反悔的时间就有多长。
生活常识12.东西越好,越不中用。
13.一种产品保证60天不会出故障,等于保证第61天一定就会坏掉。
14.东西久久都派不上用场,就可以丢掉;东西一丢掉,往往就必须要用它。
15.你丢掉了东西时,最先去找的地方,往往也是可能找到的最后一个地方。
16.你往往会找到不是你正想找的东西。
17.你出去买爆米花的时候,银幕上偏偏就出现了精彩镜头。
18.另一排总是动的比较快;你换到另一排,你原来站的那一排,就开始动的比较快了;你站的越久,越有可能是站错了排。
19.一分钟有多长?这要看你是蹲在厕所里面,还是等在厕所外面。
二、二八法则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列托在对19世纪英国社会各阶层的财富和收益统计分析时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就是“二八法则”。
二八定律的定义及应用

帕累托法则 (重定向自二八定律)帕累托法则(Pareto Principle,80/20法则)帕累托法则又称80/20法则、马特莱法则、二八定律、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犹太法则一、什么是80/20法则80/20效率法则(the 80/20 principle),又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最省力法则或不平衡原则、犹太法则。
此法则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
80/20的法则认为: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本来存在着无法解释的不平衡。
一般来说,投入和努力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一般情形下,产出或报酬是由少数的原因、投入和努力所产生的。
原因与结果、投入与产出、努力与报酬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衡的。
若以数学方式测量这个不平衡,得到的基准线是一个80/20关系;结果、产出或报酬的80%取决于20%的原因、投入或努力。
例如,世界上大约80%的资源是由世界上15%的人口所耗尽的;世界财富的80%为25%的人所拥有;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
80/20原则表明在投入与产出、原因与结果以及努力与报酬之间存在着固有的不平衡。
这说明少量的原因、投入和努力会有大量的收获、产出或回报。
只有几件事情是重要的,大部分都微不足道。
80/20关系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基准。
一个典型的模式表明,80%的产出源自20%的投入;80%的结论源自20%的起因;80%的收获源自20%的努力。
80/20原则包含在任何时候对原因的静态分析,而不是动态的。
使用 80/20原则的艺术在于确认哪些现实中的因素正在起作用并尽可能地被利用。
80/20这一数据仅仅是一个比喻和实用基准。
真正的比例未必正好是80%:20%。
80/20原则表明在多数情况下该关系很可能是不平衡的,并且接近于80/20。
80/20原则极其灵活多用。
28定律科学依据

28定律科学依据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28定律,又称为28法则,是一种被广泛认可和应用的规律。
它指的是在社会现象中,大多数事件的结果是由少数元素所决定,即20%的因素决定80%的结果。
这个法则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比如管理学、市场营销、经济学等等。
那么,28定律的科学依据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解释28定律。
在统计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分布规律叫做帕累托法则,也称为二八定律。
该定律是指在任何群体中,大约有20%的元素的价值占到了80%的总价值。
这种不均衡分布的现象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都普遍存在,可以用来解释许多现象,比如财富分配、人口分布等等。
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28定律的科学依据就是帕累托法则。
28定律的科学依据也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
心理学家认为,人类的行为往往是受到少数关键因素的影响,而不是所有因素都起着同等作用。
在一个团队中,只有少数几个人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对整个团队的业绩有显著的影响,其他人的表现相对较弱。
而这种现象正是28定律所描述的,即少数元素决定了大部分结果。
心理学提供了另一种科学依据来解释28定律的成立。
还有经济学的角度。
在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着20%的企业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20%的产品占据了80%的销售额等现象。
这种非均衡分布的规律可以解释为市场中的竞争加剧导致了一小部分优势企业或产品的垄断地位,从而影响了整个市场的结构。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28定律同样是有科学依据支撑的。
28定律在统计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等领域都有科学依据可以支撑其成立。
这个规律的发现和应用,为我们认识和解释现实世界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通过深入研究28定律的科学依据,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各种社会现象,并为我们在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提供指导。
【完】第二篇示例:28定律是指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人类大脑可以最大程度地掌握的信息核心容量约为28。
这个定律源于心理学领域的研究,也被称为“28原则”或者“米勒之数”。
如何营销?二八定律:80%的利润都来自于20%的客户

如何营销?二八定律:80%的利润都来自于20%的客户做企业其实就是一个圈子,看你和谁站在一起,如果一个企业总是跟一流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在一起,迟早也会变成一个一流企业。
销售人如果要想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创造出比较大的成就,就必须让自己的眼光紧盯大客户。
因为大客户营销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也能够帮助自己的企业在丛林竞争中找到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八定律是一个指导企业发展的主导规律之一。
01、影响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定律之:二八定律——80%的利润,来自20%的客户!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留意到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经过调查取样,他发现大部分财富都流到了少数人手里。
之后,帕累托从大量的事实中发现: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即财富的分配是不平衡的。
同时,人们还发现生活中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如此,二八定律也就成了不平等关系的简称。
二八定律,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商家80%的销售额,来自20%的商品;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
厂家80%的利润,是由20%的客户创造的。
在销售公司里,20%的推销员,带回80%的新生意等。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并非是对等的。
遵循二八定律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瑞典的银行组织发现,80%的客户并不能为银行创造利润,他们对银行的选择主要是出于对银行的服务感到很满意。
而20%的客户贡献甚至超过银行100%利润的资金,相反,这些“大财主”却对银行的服务不满意。
所以,银行开始努力改善对可盈利客户的服务,从而使对银行贡献大的客户明显感受到了服务的变化,进而增加了与银行的往来。
虽然这样的举措让他们失去了一部分客户,但银行的营业额却开始上升。
而那些失去的客户基本上是不怎么带来效益的客户。
二八营销策略的核心是根据不同的顾客群,实施相应的营销策略,还要从整体出发,建立长久而稳健的顾客发展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世界里的二八法则
1.20/80法则
进行销售之前,销售人员首先需要知道商业世界的20/80法则。
所谓20/80法则,其含义是80%的财富为20%的人所占有,而80%的人却只占有20%的财富。
20/80法则同样适用于销售世界中,即顶尖的20%的业务人员创造了团队里80%的业绩,卖出了公司里80%的产品。
销售世界中的20/80法则意味着公司中前20%的业务人员所创造的业绩占整个公司总业绩的80%。
更进一步,若公司在整个产业界中排名在前20%,则该公司创造了整个产业业绩的80%。
2.优秀的销售人员首先懂得20/80法则
作为一名销售业务人员,要做好心理准备,成为业界里顶尖的20%的业务人员。
实际上,最前面20%的业务人员中也有区别,前三名的业务人员所创造出的业绩,可能会是排名靠后的那些销售人员的很多倍。
因此,销售人员发展的空间没有界限。
具体来讲,若业务人员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奖金,那么,业绩的比例实质上也就是收入的比例。
业绩的差别带来收入的差别,收入的差距就在于,优秀的销售人员首先懂得20/80法则。
力争使自己成为前20%的销售人员,不断地向前追求,销售人员才能更好地不断创造出好的业绩。
销售人员必须知道的两件事
(注:本文所提供的关于行业或项目或个人的一些总结及计划,或策划方案或如何
写总结的方法,培训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具体使用)
除了要了解商业世界中的20/80法则外,要做好业绩,优秀的销售人员还应明白两件事情:愿意接受挑战,认为销售容易而且简单;乐意付诸行动与客户互动。
1.正确的认知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认知,同样,不同的销售人员对推销的观点也各自不同。
销售人员的业绩从零开始,因此可以说,推销既是世界上最容易的工作,也可以说是最艰难的工作。
两者的区别在于,优秀的销售人员会认为销售是非常容易而且简单的工作,而失败的销售人员则会认为销售工作的难度非常大。
销售人员每天的业绩从零开始,需要在与旧客户保持联系的同时,更要竭尽全力地不断寻找新的顾客。
即销售人员不仅要继续说服老客户继续购买,还要不断地寻找新的客户来和自己做生意。
由于在销售行业中,销售人员需要依靠实力来创造业绩,而成功的销售人员并不害怕从零开始,愿意接受挑战,学习新的东西。
因此,优秀的销售人员认为销售工作非常容易、简单。
2.积极地行动
正确的认知和积极的行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良好的销售业绩。
许多人往往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优秀的销售人员不仅有正确的认知,还具有很强的行动力。
俗话说,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注:本文所提供的关于行业或项目或个人的一些总结及计划,或策划方案或如何
写总结的方法,培训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具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