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金额核算法
4某商业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月

4某商业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本月商业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是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
该方法基于销售价格来计算期末存货成本,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相比,更加简便和实用。
下面将对这种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售价金额核算法是基于销售价格来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这意味着每个存货项目的成本将以其售价为基础计算,而不是基于生产或购买成本。
这种核算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懂,不需要过多的成本分配和计算,适用于销售价格相对稳定的企业。
在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时,首先需要确定每个存货项目的售价。
售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竞争对手的价格来确定。
一般来说,售价应该能够覆盖企业的生产或购买成本,以及所需的利润。
在确定售价时,还应考虑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以确保价格具有竞争力。
确定售价后,就可以计算期末存货的成本了。
计算公式是: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数量×售价。
这个公式非常简单直接,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期末存货的成本。
例如,如果企业有100个商品A,售价为10元/个,那么该企业的期末存货成本就是100×10=1000元。
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企业的销售价格相对稳定。
如果企业的销售价格波动较大,这种核算方法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存货的真实成本。
此外,该方法也忽略了其他因素对存货成本的影响,如运输、存储等成本,可能导致存货成本的偏差。
尽管有这些限制,售价金额核算法在一些情况下仍然是一种实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特别是对于销售价格相对稳定的企业来说,该方法能够提供一个简单、快速的计算方式,帮助企业了解存货的成本情况,并用于制定定价策略和经营决策。
当然,在使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前,企业还应考虑其他因素,如存货周转率、盈亏平衡点等,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来制定最合理的存货成本核算方法。
这样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存货成本,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经营决策。
售价金额核算法.docx

A企业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库存商品采纳售价金皴法核算.2016年4月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280万元,*W价总羲为300万元,本月购进该商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侨款为500万元,增值税税项为85万元,售价总额为邈万元.本月取得销售收入300万元,则月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为()万元. A.546B.480C.700D.64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①商捕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拈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20÷200)/(300+700)=22%;②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X商品进销差价率=3OOX22%=66(T JT E);③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掩的商品进销差价=300-66=234(T JTC);④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280+500-234=546(万元)。
甲、乙公司均为猊纳税人,适用的增他税税率为17%。
如14年3月2日,甲公司向乙公司赊传商品一批,商品不含税售价为300万元。
由于成批债售,喝予乙公司10%的商业折扣,储售合网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虚增值税。
乙公司于3月9日付清贷款,甲公司收到的款现为()万元.A.351B.309.582C.315.9D.310.5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收到的账款=30OX(1-10%)×(1+17%)-300×(1-10%)×2%=310.5(万元)。
商业折扣是发生在确认收入之的的,所以确认的应收账款是扣除商业折扣后的金额,即不含税售价X(I-商业折扣率)X(1+增值税税率)=300×(1-10%)X(1+17%)=315.9(万元);确认之后发生了现金折扣,则要确认现金折扣金额=确认的不含税价款X现金折扣率=30OX(1-10%)×2%=5.4(万元);则实际的收到款项=确认的应收账款-确认的现金折扣=315.9-5.4=310.5(万元)。
售价金额计算公式

售价金额计算公式售价金额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活动中可太有用啦!比如说你去逛超市,看到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每一个都标着价格,这价格怎么来的?这里面就可能用到了售价金额计算公式。
先给大家讲讲什么是售价金额计算公式。
简单来说,售价金额计算公式就是用来确定商品销售价格的一种方法。
公式通常是这样的:售价 = 进价 + 进价×毛利率。
举个例子,假如一家文具店进了一批笔记本,进价每本是 5 元,老板想获得 30%的毛利率,那怎么算出售价呢?我们就用上面的公式,先算出毛利率是多少,5×30% = 1.5 元,然后进价加上毛利率就是售价,5 + 1.5 = 6.5 元。
所以,这本笔记本的售价就是 6.5 元。
再比如说,你开了一家水果店,进了一批新鲜的苹果,进价每斤 3 元,你期望的毛利率是40%,那售价应该是多少呢?首先算出毛利率,3×40% = 1.2 元,然后进价加上毛利率,3 + 1.2 = 4.2 元,这就是每斤苹果的售价。
咱们再深入一点,假设你经营一家小服装店,进了一批时尚的 T 恤。
进价每件 20 元,经过市场调研和分析,你觉得 50%的毛利率比较合适。
那售价就是 20 + 20×50% = 30 元。
这样定价既能保证你的利润,又能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在实际运用中,售价金额计算公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市场需求、竞争情况、季节因素等等都会影响售价的确定。
比如说,在夏天,冰淇淋的需求大增,你可能会适当提高毛利率,从而提高售价;而到了冬天,可能就得降低毛利率,以更优惠的价格吸引顾客。
还有啊,有时候为了促销,商家会采用打折的方式。
这时候,原来的售价就要根据折扣比例进行调整。
比如一件原价 100 元的商品,打 8 折出售,那实际售价就是 100×80% = 80 元。
另外,成本不仅仅包括进价,还可能包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人工成本等等。
这些都要在计算售价时考虑进去。
售价金额法计算公式

售价金额法计算公式
售价金额法是一种常用于商业管理中的成本计算方法,也称作“成本加成法”。
它的计算公式为:售价金额 = 成本金额÷ (1 - 毛利率)
其中,成本金额是指生产或采购商品时所花费的所有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折旧等。
毛利率则是指售价减去成本后所得到的利润与售价之比,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例如,某企业生产一件衣服的成本为50元,毛利率为30%,那么通过售价金额法计算得出售价金额为:50 ÷ (1 - 0.3) = 71.43元。
售价金额法的优点是可以考虑到不同商品的成本和利润率差异,从而得到更准确的售价;缺点是没有考虑到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可能导致售价偏高或偏低。
因此,企业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制定出合理的售价策略。
04第四章售价金额法核算

四、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核算
(二)分类(或分柜组)差价率计算法
某类(柜)商品月末 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余额 ① 分类差价率 是按企业各类 (柜)商品的存销比例,平均 某类(柜) 某类(柜)本月 分摊全部进销差价的一种方法 。 主营业务收入 库存商品 月末余额 贷方发生额 定 义 公 式
② 本月某类(柜)已销商品应摊的进销差价 某类(柜)本月商品销售收入 分类差价率 ③ 某类(柜)本月已销商品应摊进销差价的账务处理
一、“进价记账”的核算
④ 月末以存计销,一次计算结转本月已销商品成本。 期末库存商 品进价总额
本期已销商 品进价成本
=
期末库存 商品盘存数
期初库存商 品进价总额
×
单位 进价
=
+
本期进货 进价总额
-
期末库存商 品进价总额
一、“进价记账”的核算
例、诚道百货肉食柜09年1月份期初库存商品8000元,本月购进总额 240 000元,本月含税销售总额336 960元, 月末盘存库存商品为9500元。请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① 月内平时进货的账务处理: 借:在途物资 — 肉食组 240 000 应交税费 — 增值税(进项) 40 800 贷:银行存款 280 800 ② 月内平时销售,按售价进行账务处理:
借:主营业务成本 238 500 贷:库存商品——肉食组 238 500
二、进价记账,售价控制
具体内容
每日营业终了,各实物负责 人盘点存货,填制“商品销 售日报表”, 计算本日应 收销货款金额,再将本日应 收销货款与本日实收销货 款相核对,若有不符应及时 查明原因。对溢余或短缺数 额不做账务处理只作为分析 研究时的参考。
×
× -
已销商品 进销差价
库存商品售价法核算介绍

库存商品售价法核算介绍一、售价法核算定义: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对库存商品按售价和实物数量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方法。
在这种方法下,平时的商品购进、储存、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购入商品时,商品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记入贷方;月末结转已销商品实现的差价,记入借方;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
“商品进销差价”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销售也尚未摊销的商品的进销差价。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百货公司、超市等零售商业企业。
二、设置的会计科目1、在途物资(物资采购):本科目核算售价法下商品的无税采购成本以及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2、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核算售价法下应交纳的采购过程中的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库存商品:本科目核算售价法下按售价核算的库存商品的入库、出库成本和结存情况。
4、商品进销差价:本科目核算售法下库存商品售价与实际进价之间的差额。
三、售价法下计算公式:1、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进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进商品售价2、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3、本期已销商品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四、账务处理1、采购商品时:借:物资采购(在途物资)(无税进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银行存款、预付账款等)2、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按含税售价入账)贷:物资采购(在途物资)(按无税进项入账)商品进销差价(含税的售价与无税进价的差)3、销售商品收入实现时: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按含税的售价入账)4、同时结转已销商品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按含税的售价)贷:库存商品(按含税的售价)5、结转已销商品进销差价借:主营业务成本(红字按含税的应分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贷:商品进销差价(红字)或者:借:商品进销差价贷:主营业务成本(按含税的应分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6、计算已销商品销项税额,调整为无税的销售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售价/(1+17%)*17%]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按价税分离方法计算的销项税额) 7、无税销售收入=本期含税销售收入-销项税如果票货同到,则第一步和第二步可以这样做:采购商品验收入库时借:库存商品(含税售价入账)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实际应付的账款)商品进销差价(含税的进销差价)其他步骤会计处理相同。
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去核算

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去核算,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进行处理的,平时商品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期末通过计算进销差价率的办法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销售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 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1.商贸企业进销差价法有何特点?商贸企业可以选择实际成本来计算销售成本,也可以采用进销差价法来计算销售成本,因为这个处理方法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在这里做个简单介绍:所谓商品进销差价是指从事商品流通的小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情况下,其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即为商品进销差价。
如:期初商品售价40万,进销差价10万,本月采购的商品售价60万,进价50万,本月进销差价10万,本月实现销售收入80万:(1)采购入库的分录借:库存商品80万贷:商品进销差价 10万贷:应付账款70万(2)期末对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按以下方法计算: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科目余额÷(月末“库存商品”科目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科目贷方发生额)×100%=(10+10)/(20+80)=20%销售商品成本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应本月“主营业务收入”×差价率=80×20%=16万(3)分摊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对应分录如下:借:商品进销差价16万借:主营业务成本64万贷:库存商品80万对于这笔分录,如果平时结转的时候是按照逐笔来处理,则会先做借:主营业务成本80万贷:库存商品80万月末计算完进销差价后再做一笔借:商品进销差价16万贷:主营业务成本16万点评:按照售价法来管理库存商品,在核算利润也可以按照每一个具体品种的商品实际的成本来结转。
售价 金额 法 的 计算 公式

一、概述售价金额法是一种用于确定商品售价的计算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确定商品的售价,并且可以根据成本和期望的利润来确定售价。
二、成本计算1.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2. 直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生产商品的成本,包括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直接生产费用等。
3. 间接成本是指生产商品过程中产生的与商品生产相关的成本,包括间接原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生产费用等。
三、期望利润确定1. 期望利润是指经营者希望通过销售商品获得的利润。
2. 期望利润的确定需要考虑市场行情、竞争对手、用户购物力等因素。
四、售价金额法的计算公式售价 = 成本 + 期望利润五、实例分析假设某商品的成本为100元,期望利润为20元,则根据售价金额法的计算公式,该商品的售价为120元。
六、售价金额法的应用1. 售价金额法可以帮助经营者确定合理的售价,避免盲目竞争和价格战。
2. 售价金额法可以帮助经营者更好地掌握商品的成本和利润情况,为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3. 售价金额法可以帮助经营者提高商品的盈利能力,实现经营的良性循环。
七、应注意的问题1. 在确定成本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成本因素,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2. 在确定期望利润时,需要综合考虑市场情况和经营策略,确保期望利润的合理性。
八、总结售价金额法是一种重要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经营者合理确定商品的售价,提高商品的盈利能力。
通过细致的成本和期望利润的计算,经营者可以更好地把握商品的市场定位和经营策略,实现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在实际应用中,售价金额法需要结合具体的市场情况和经营策略,不断优化和调整,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九、售价金额法在不同行业的应用1. 在零售行业,售价金额法可以根据商品的成本和期望利润来确定售价,帮助零售商合理定价,实现盈利最大化。
2. 在制造业,售价金额法可以帮助生产企业确定产品的售价,确保生产成本的覆盖,实现生产利润最大化。
3. 在服务行业,售价金额法可以帮助服务提供者确定服务项目的售价,确保服务品质和利润的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售价金额核算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概述
售价金额核算法又称“售价记账、实物负责制”,是指平时商品的购
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
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方法。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特点
1、建立实物负责制,企业将所经营的全部商品按品种、类别及管理的
需要划分为若干实物负责小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实行实物负责制度。实
物负责人对其所经营的商品负全部经济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控制,库存商品总账和明细账都按商品的销售价格
记账,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实物负责人或小组分户,只记售价金额不记实物
数量。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由于库存商品是按售价记账,对于库
存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来核算,并在
期末计算和分摊已售商品的进销差价。
4、定期实地盘点商品,实行售价金额核算必须加强商品的实地盘点制
度,通过实地盘点,对库存商品的数量及价值进行核算,并对实物和负责
人履行经济责任的情况进行检查。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适用性及步骤
售价金额核算法主要适用于零售企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把大量按各
种不同品种开设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归并为按实物负责人来分户的少量的明
细账,从而简化了核算工作。
售价金额核算法适应了这种管理体制的需要,有利于加强商品零售企
业的销售毛利控制,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在实务中的运
用,一般是如下这样的:
一、实行实物负责制。划分实物负责小组,建立岗位责任制,对商品
的购进、销售、调拨、调价、削价、缺溢等建立相关的手续制度。
二、建立会计二级核算体系。划分二级核算单位,按实物负责小组设
置库存商品和商品进销差价明细分类账,按售价金额核算商品的进、销、
存。
三、执行规范的商品盘点制度。定期进行商品全面盘点、帐实核对,
如遇实物负责人调动、商品调价应进行临时盘点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主要计算公式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
/(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
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售商品应分摊的
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
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