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悲悯人生单元综合检测 北师大版(1)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深邃.(suì)呻.吟(shēn)皲.裂(jūn)一蹴.而就(cù)B.疲惫.(bèi)纤.绳(xiān)淤.滩(yū)免冠徒跣.(xiǎn)C.蜿.蜒(wǎn)干瘪.(biě)胚.芽(pēi)不折不挠.(náo)D.绯.红(fěi)舵.手(duò)旌.旗(jīng)负箧曳屣.(xǐ)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怅惘女娲取义成仁繁花似锦B.篷勃蕴含变幻莫测汹涌澎湃C.隧洞疲惫咄咄逼人苍海桑田D.簇新胚牙血雨腥风开疆拓土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日本要想发展同亚洲邻国的关系,关键在于它能否正确认识历史、重信践诺。

B.据全国旅游工作会议透露,我国将从今年开始分级建立游客旅游不文明档案。

C.漫步于美丽的会龙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

D.通过持续不断的校园安全宣传教育活动,使全校师生的安全意识大幅度提高。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梅岭三章》是陈毅在梅山被围时创作的一组现代诗。

B.戴望舒是现代诗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望舒”一般借指月亮。

C.高尔基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小说《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D.舒婷是中国当代女诗人,同时也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5.在下面文段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诗言志”,诗是“心灵的火焰”,从屈原到李白到杜甫,从郭沫若到闻一多到舒婷……他们的诗无不蕴藏着的抱负和的情操,无不流淌着的思想和的情感。

现代诗歌以特有的情感价值取向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广为传诵。

A.高尚伟大真挚深刻B.伟大深刻真挚高尚C.伟大高尚深刻真挚D.真挚高尚伟大深刻6.名句默写。

(6分)(1)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2)此去泉台招旧部,。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3单元检测卷检测卷(一)(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3单元检测卷检测卷(一)(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1-3单元检测卷(满分150 分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ài)祈.祷(qí)逞.能(chěnɡ)入不敷.出(fū)B.英镑.(bǎnɡ)瑰.丽(ɡuī)扼.制(è)咄.咄逼人(duō)C.磨蹭.(cènɡ)踱.步(duó)缤.纷(bīnɡ)图穷匕.见(bǐ)D.彪.悍(biāo)雏.形(chú)绷.脸(bēnɡ)获益匪.浅(fěi)2.(3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赡仰迁徙捍卫焕发光彩B.船篷曝光眷顾怡误战机C.惊骇挑衅婉约千里迢迢D.秉承诉讼诚恳毫不气绥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几位老师为献礼建党100华诞而排练了一首乐曲,他们的歌声抑扬顿挫....,情感真挚饱满。

B.外交部发言人揭露西方反华势力涉疆图谋,入木..地剖析了其抵制“新疆棉”的真..三分正意图,实际是抹黑中国形象。

C.吉林六旬老人按照真实战船的图纸,手工仿造了10余艘世界知名“古战船”,船帆、船锚等都栩栩如生....。

D.中国人是有原则有骨气的,咄咄逼人....从不是我们的外交传统,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国人的气节。

4.(3分)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伊索寓言》(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B.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话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C.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D.“快来呀!”杰里冲着我大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就因为你过去生病,所以就要当胆小鬼?这没道理。

”5.(4分)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

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

九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检测卷北师大版

九年级语文下册 综合检测卷北师大版

第六单元单元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1分)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塞.责()祠.堂()徜.徉()范畴.()延dàng____ qiú____水xià____隙糟tà____2.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释义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毛骨悚.然(害怕,恐惧)若隐.若现(看不见)若.笠(竹子的一种)B.诣.太守(告诉)咸.来问讯(都)脚行.(行业)C.浸.人心脾(渗入)林尽水源.(源头)剪径.(径直)D.持币待.购(等待)木衰知风厉.(紧急)乘舲.上沅(有窗户的小船)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入口是那么狭窄,可是里面却豁然开朗....,别有一番洞天。

B.她不但长得漂亮,而且举手投足间都是那么风致楚楚....。

C.这件事太难办了,他们只好因陋就简....,蒙混过关了。

D.你是否想寻觅一方心灵的净土、精神的世外桃源....?那么,让我们放松一下,来倾听心灵最深处的语言,感受心灵最深处的感动吧!4.(2011·贵州遵义中考)下列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荡舟湘江河,青葱的山,苍郁的树,苔染的石壁都在河水中投入了绿油油的倒影。

____________________,连我也融入了这浓浓的绿中。

A.整个世界五彩斑斓B.河水推挤着船舷C.天空洒下落日的余晖D.天空和大地绿成一片5.诗文原句填空。

(4分)(1)烟销日出不见人,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流水鳜鱼肥。

(3)《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初三(1)班的李小刚同学,晚上常到网吧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最直接的方法便是通过试题,下文为大家整理了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赶快来检验自己吧。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8分)
 ①为什幺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手中各有携,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⑷永结无情游,__________________。

 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我们中学生与人交往时也要有这种体谅的精神。

(请用《论语》中的句子回答)
 ⑹《从军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李贺《南园》(其五)中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表达了相同的志向。

 2、下面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
 A、慰籍臊子(sào) 匿名(nì) 杳无消息(yǎo)
 B、晨曦婆娑(suō)龟裂(gui) 挑拨离间(jiàn)
 C、虔信恬静(tián) 归省(xǐng)戛然而止(gā)
 D、瞰望粗犷(guǎng)摇曳(yè) 胜券在握(juàn)
 3、在横线上填入与加点词近义,但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

(2分)
 如果一头驴趴在地上,你怎幺打都不起来,那叫固执;而一头驴子的头上放了一堆青草,它拼命地要吃到,那就是。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 “不忘初心”“热爱生命”“敬畏自然”“难忘今宵”四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B. “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是并列关系复句C.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这里的“也”表示的是判断语气D. 从前对巴特农神庙怎么干现在对圆明园也怎么干只是更彻底更漂亮以至于荡然无存(反语表达了作者对这种强盗行径的强烈讽刺和愤慨)【答案】B, C【解析】B项“船外别说空气和生命连空间都没有……”是递进关系复句C项“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的“也”是句末语气词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社戏》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B. 《回延安》是贺敬之以陕北“信天游”的形式写的一首抒情诗C.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D. “唐宋八大家” 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答案】A【解析】A项《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B.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C. “不对这不是将军家里的狗……”巡警深思地说“将军家里没有这样的狗他家的狗全是大猎狗”D.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答案】B【解析】B项第一个逗号使用错误应为冒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4.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临沂市第八届全面健身运动会发令枪一响近万名健身爱好者忘乎所以地向终点——市文化广场奔去B. 认认真真地读上几本研究几个人物深究几个案例吃透这些材料让它化为自己的血肉写作上就会左右逢源C. 有些不良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断章取义制造噱头失实报道不仅误导了舆论更对当事人造成了伤害D. 《经典咏流传》将诗词和音乐相融合古典高雅的韵味和现代美的韵律相得益彰让传统文化在古今现实中得到传承和发扬【答案】A【解析】A项忘乎所以意为由于过度兴奋或骄傲自满而忘记了言行应该把握的分寸与语境不符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年推出的《词误百析》(第3版)市场反响很好半年销量已过5000册B. 厕所地面保持清洁无积灰无积水无堵塞及时清扫蹲坑便池清除异味洗漱台无油迹无污垢无青苔C. 李明获奖了心中暗喜幸好我没有放弃这次机会D.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答案】C【解析】C项第二个逗号应改为冒号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济南的冬天》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幅特有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对济南冬天深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B. 《秋天的怀念》是一篇散文记叙了一位身患绝症的母亲忍受着病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护双腿瘫痪的儿子歌颂了至真至纯的伟大母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C. “千家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对应的是春节别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正等D.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主要习俗有扫墓、踏青、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斗百草等【答案】D【解析】D项“斗百草”是端午节的习俗7.下列赏析有错误的一项()A. 《渔家傲·秋思》中“羌管悠悠霜满地” 夜寒霜浓之时又传来了悠悠羌笛之声更加重了征人的愁思B.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C. 《武陵春》中下阕的“闻说”“也拟”“只恐”三个词语将词人一瞬间的微妙心理表达得一波三折淋漓尽致D. 《山坡羊·潼关怀古》“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答案】【解析】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8.(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②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8.(3)结合文章说说相公“痴”在哪里A. 及下船/及鲁肃过寻阳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即更刮目相待C. 见余大喜曰/余强饮三大白而别D. 湖中人鸟声俱绝/绝 多生怪柏【答案】A【解析】(1)A项及等到/等到B项更还/重新C项大副词表示程度深/形容词与“小”相对D项绝消失/到极点的故选A【答案】(2)①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上上下下全白了)②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解析】(2)①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一全都②毡毡子毛毯沸沸腾滚沸【答案】(3)痴行天寒时晚孤身一人展示他钟情山水、超凡脱俗的个性痴景欣赏大雪无痕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痴情淡淡的故国之思(哀愁)【解析】(3)要回答本题需要结合文章写作背景、内容以及主旨来分析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天气寒冷)的情况下在“更定”时分划一条小船“独往湖心亭看雪”(独自一人)说明他痴情于欣赏山水即便天寒地冻也要独自前去欣赏展示出他钟情山水、超凡脱俗的个性作者去了湖心亭看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的天下奇景作者便沉溺于这绝世美景中欣赏大雪无痕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本文写于明王朝灭亡后作者在此用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的年号将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体现了他对故国的怀念是谓“痴情” 综合以上分析梳理作答即可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9.(1)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9.(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个名句的理解A.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C. 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D. 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答案】C【解析】(1)C项本文的上阕抒发了作者的矛盾心理与徘徊之情下阕中则转变为积极、旷达的思想感情最后以积极的心态收束【答案】(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唯愿兄弟(亲人)彼此珍重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的美好祝愿【解析】(2)“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对弟弟苏辙(字子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主张的观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10.(2)驳论文的基本论证方法之一是直接批驳本文是怎样进行直接批驳的?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10.(3)文章的语言极富表现力“中国的脊梁”便是如此“中国的脊梁”比喻什么?这个比喻好在哪里?10.(4)鲁迅先生说中国人是否有自信力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称中国脊梁的人的所作所为今天我们要坚定提倡“文化自信” 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你知道有哪些千百年传承下来已经构成中国人的独特精神追求的理念吗?请说出至少两个【答案】(1)①批驳的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②主张的观点是“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解析】(1)阅读文本可知本文始终围绕批驳“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展开讨论在后文中主张“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找到相关内容用原句进行作答即可【答案】(2)①先摆出对方的论据并且承认这些论据本身的正确性②再进一步指出自夸地大物博是“信‘地’”“信‘物’” 信国联是“他信” 这都不是自信“求神拜佛”是“自欺” 也不是自信这就证明不久前失掉的是“他信力” 现在发展的是“自欺力” 都不是“自信力”③因此对方的论据并不能证明论点其论证过程是错误的这就直接批驳了对方的论点【解析】(2)议论文必须要有论证方法作为支撑而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驳论文的论证方法之一是论证批驳本文通过寻找对方的论据并承认这些论据是正确的然后将中国人现在“信”的东西都摆出来证明这些都不属于自信力以此论证了对方的论点是错误的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梳理即可【答案】(3)“脊梁”本义指人的脊柱有坚硬、竖直、人体的中轴等特点这里比喻中国自古以来有着坚定信念、不屈精神、对历史发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的优秀儿女这样的比喻生动形象地揭示出有自信力的优秀中华儿女身上坚定、正直、顽强的精神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起到的重大作用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热情讴歌和赞美【解析】(3)解答本题应先将“脊梁”的本义解释清楚然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本文将中华儿女比作“脊梁” 突出其对历史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更形象地表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既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也使文章内容更具体【答案】(4)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精忠报国”的爱国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价值理念“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载舟覆舟”的忧患意识“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止戈为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的处世之道“和为贵”的东方智慧……【解析】(4)结合题目要求抓住关键字“中国人的独特精神追求” 进行个性化解读即可11.(1)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__________→嘲笑→__________→感动11.(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①“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②我心里想取这么点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11.(3)结合语境说说“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是什么11.(4)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11.(5)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答案】(1)生气, 后悔【解析】(1)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根据文段的关键段落加以概括即可根据“我生气地脸一黑喝到”“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等内容可知第一处应填“生气” 根据“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那么对他”等内容可知第二处应填“后悔”【答案】(2)①运用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生动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②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形象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解析】(2)解题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关键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第①句中“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是语言描写“我急了”是神态描写生动地写出“我”在听到民工兄弟坚持要在窗口取钱后的疑惑、埋怨、不耐烦与生气的样子第②句中“我心里想取这么点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是心理描写“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是动作描写形象地写出“我”有意嘲笑民工兄弟的心理和举动【答案】(3)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心疼丈夫丈夫因为没钱为自己买了一大碗面而他却喝白开水所以心疼、难受吃不下面二是埋怨丈夫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生气吃不下面【解析】(3)由“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 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可知女人“表情阴郁” 是心疼自己的丈夫由“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头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可知女人之所以“表情阴郁” 是因为丈夫瞒着她把钱借给别人而两人连生活费和回家的路费都没有所以埋怨丈夫、生丈夫的气【答案】(4)①交代“我”默默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而后离开的原因点明主旨②议论抒情升华主题③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严谨④表达对民工兄弟的评价和赞美【解析】(4)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兼而有之文章的最后一段写了“我”为民工兄弟买一大碗面主要是“我”被他的举动所感动也算是对“我”之前不知情况对他嘲笑的忏悔文中写道“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的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点明了文章“爱的尊严”这一主旨升华了主题同时照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答案】(5)示例最令我感动的人是民工兄弟因为他乐于助人是个在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都伸出援助之手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人人都献出一份爱我们的世界会更美好【解析】(5)最令我们感动的人可以是民工兄弟、“我”或者“女人” 能结合选文说明感动的原因表达完整、流畅即可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谈感悟从“维护爱的尊严”或“献爱心”的角度答题均可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1)选文中括号里应填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__12.(2)此人大哭的原因是什么?作者刻画这个人物想表达什么?【答案】周进【解析】(1)①依据“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也不听见只管伏着号板哭个住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他那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等内容可知甲选文所写人物是周进【答案】(2)结合对《儒林外史》的阅读可知周进苦读了几十年的书参加科举连秀才都没有考中于是伤心难过得大哭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与毒害【解析】(2)结合对《儒林外史》的阅读可知周进苦读了几十年的书参加科举连秀才都没有考中于是伤心难过得大哭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摧残与毒害。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装------------订------------线------------内------------不------------要------------答------------题---------部 编 版 语 文 九 年 级 下 册(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项是( )(3分)A.隧.洞(su ì) 纤.绳(qi àn ) 高傲.(ào ) 干瘪.(bi ě) B.蜗.行(w ō) 胆怯.(qu è) 捷.报(ji é) 伤痕累.累(l éi ) C.寂寞.(m ò) 舵.手(du ò) 熄.灭(x ī) 装饰.(sh ì) D.飞窜.(cu àn ) 呻吟.(y ín ) 蠢.笨(ch ūn ) 差.异(ch ā) 2.下列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C.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D.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人生旅途,________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索然无味中虚度。

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__美丽的浪花。

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__你享受了________的过程。

A.假设激起 而且 精致 B.即使激扬 况且 精妙 C.倘若激扬 因而 精美 D.如果 激起 因为 精彩4.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检测题

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质量检测(满分120分)一、基础知识(20分)1.请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书在我们面前展开了一个光阔的世界,一个苍茫的宇宙。

古今中外他人的智慧通过文字进入我们的视野,丰富贫瘠()的大脑,擦亮蒙()的眼睛,冷却急躁的情绪,抚慰受伤的灵魂,浸润干hé()的心田,陶冶()高洁的志趣。

贫瘠()蒙bì()干hé()陶冶()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4分)⑴世先生同在桑梓。

桑梓:⑵将军欲使孔明斡旋天地。

斡旋:3.选出注音全对的一项()。

(2分)A.作揖(yī)星宿(ù)朔风(ù)悒怏(yì)B.纶巾(ān)羞赧(nǎn)秀颀(qí)忌讳(ì)C.轻佻(āo)荫庇(yīn)倒坍(tān)倥偬(cǒ)D.拮据(jū)恁地(nèn)带挈(qì)黝黑(yǒu)4.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A.星临万户断璧残垣高谈阔论恃才放旷B.味同嚼蜡君子固穷断章取意万籁俱寂C.坦荡如砥妙手偶得纵横绝荡随声附和D.与日俱增孔武有力不省人事衣裳褴褛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2分)A.白衣天使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他们动人的事迹和牺牲精神在广大人民心中传扬。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朦胧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6、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分)A一座座新建的楼房,一排排电视天线,短短三年,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

B.我军识破敌人的神机妙算....,提前赶到了沪定桥,把他们消灭在河对岸。

C.看来,作者是怀着激动的心清,写下这行云流水....般的篇章的。

D.保育院的孩子,一个个都是肥头大耳....,面红耳赤,身体棒着哩!7.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评估检测题 试题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综合评估检测题 试题

第一单元综合评估检测题创作单位:*XXX创作时间:2022年4月12日创作编者:聂明景【实战演习】第一局部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潸.然〔〕宗璞.〔〕困厄.〔〕甲胄.〔〕撇.开〔〕休憩.〔〕嘻.笑〔〕琐屑.〔〕温馨.〔〕迤逦.〔〕2.选择书写错误的一组( )A.顶礼膜拜瞬息万变嗫嚅B.芳草凄凄鲜嫩润泽朦胧C.满怀热忱适者生存寂寞D.盘根错节高山峻岭休憩3.结合语境,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潸然:〔2〕在一处芳草萋萋..的地方看见乱石堆里有一个人。

萋萋:〔3〕既然在最美丽的帆船上也有着太多琐屑..的噪音。

琐屑:4.下面关于本单元课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哪一项〔〕。

A.?家?是一篇哲学家写的散文。

篇名为“家〞,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家〞的一种哲学考虑。

B.?石缝间的生命?运用以物喻人的笔法,“小花小草〞是人间的弱者,而参天的松柏,那么是事业有成的强者。

C.?废墟的召唤?将历史的回忆与现实的考虑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并通过画面蕴涵的意象,传达出渴望HY、渴望振兴的时代呼声。

D.?更浩瀚的海洋?一文中,我们看到了七种人的具有象征意义的表现及他们所代表的七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5.按课文填空。

〔1〕当我们离去时,我们也不愿意_________,没有一个可以向之辞别的亲人。

倦鸟思巢,_________,我们回到故土故土,犹如回到从前靠岸的地方,从这里启程驶向永久。

〔2〕空中一阵鸦噪,抬头只见寒鸦万点,着夕阳,_________过树林,转眼便_________在已呈粉红色的西天。

6.判断以下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A.家是游子梦魂萦绕的永远的岸。

( )B.这蒙受了奇耻大辱的废墟,只管悠闲地、假设无其事地停泊着。

( )7.仿写。

例句:假如把人生比作一种漂流,那么,家是一只船,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永远的岸。

仿句:8.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惰 , 足以傅彩 , 足以长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第一单元 悲悯人生 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攥.紧(zuàn) 倘.若(tǎng) 拖累.(lěi) 乞丐.(gài)

B.星宿.(xiù) 间.或(jiàn) 糟蹋.(tà) 忌讳.(huì) C.解.元(xiè) 乱蓬.蓬(péng) 咸亨.(hēng) 恭.维(gōng) D.带挈(qì) 附和.(hè) 别墅.(yě) 纯粹.(cuì)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3分) (1)尖嘴猴腮、不屑置辨、颓唐不安、张皇失措 ____改为____ (2)不省人事、喜从天降、今非夕比、恩将仇报 ____改为____ (3)迂腐不堪、万贯家私、与日俱增、衣衫褴缕 ____改为____ 3.结合语境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4分) (1)邻居内一个尖酸..人说道:“……阎王也不知叫判官在簿子上记了你几千条铁

棍……”( ) (2)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 )

(3)但终于没有进学,又不会营生..。( ) (4)她们的吃法很文雅..。( ) 4.关于本单元的作家作品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吴敬梓,字敏轩,是清代小说家。 B.《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写的又一篇讨伐封建制度的战斗檄文。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英国作家莫泊桑,小说塑造了菲利普夫妇虚荣冷酷的形象。 D.《乞丐》是一篇故事式的散文,标题“乞丐”运用了“双关”的艺术手法。 5.指出下列句子所写的人物及描写人物的方法。(4分) (1)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人物:____________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人物:____________ 描写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从《儒林外史》《我的叔叔于勒》《乞丐》中任选一篇,依照所给的句子形式,填充句子。(4分) 我来到英国,仿佛听到笛福在讲述鲁滨孙漂流荒岛的历险故事;我来到______________,仿佛听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来到美国,仿佛听到麦克法登在阐释高深莫测的经济学原理。 7.(2011·河南中考)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每小题2分)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超过140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教育部、国家语委在向社会发布《2010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时,称2010年是中国的“微博元年”。截止到2011年2月,腾讯、新浪两大门户网站微博注册用户均超过1亿。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2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上边这幅画的寓意。 二、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12分) 范进迎了出去,只见那张乡绅下了轿进来,头戴纱帽,身穿葵花色员领,金带、皂靴。他是举人出身,做过一任知县的,别号静斋,同范进让了进来,到堂屋内平磕了头,分宾主坐下。张乡绅先攀谈道:“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范进道:“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张乡绅道:“适才看见题名录,贵房师高要县汤公,就是先祖的门生。我和你是亲切的世弟兄。”范进道:“晚生侥幸,实是有愧。却幸得出老先生门下,可为欣喜。”张乡绅四面将眼睛望了一望,说道:“世先生果是清贫。”随在跟的家人手里拿过一封银子来,说道:“弟却也无以为敬,谨具贺仪五十两,世先生权且收着。这华居其实住不得,将来当事拜往,俱不甚便。弟有空房一所,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虽不轩敞,也还干净,就送与世先生;搬到那里去住,早晚也好请教些。”范进再三推辞,张乡绅急了,道:“你我年谊世好,就如至亲骨肉一般;若要如此,就是见外了。”范进方才把银子收下,作揖谢了。又说了一会,打躬作别。胡屠户直等他上了轿,才敢走出堂屋来。 8.简要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9.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张乡绅在范进中举前对他是不屑一顾的?(2分) 10.张乡绅为什么会有文中的这些举动?由此看出张乡坤是个怎样的人?(4分) 11.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很好地概括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境遇。“回忆去岁饥荒,五六七月间,柴米尽焦枯,贫无一寸铁,赊不得,欠不得,虽有近戚远亲,谁肯雪中送炭?/侥幸今朝科举,一二三场内,文章皆合适,中了五经魁,名也香,姓也香,不拘张三李四,都来锦上添花。”读这副对联,并结合原文,谈谈你对范进所处社会的认识。(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15题。(12分) 风 骨 马 德 一天,我正要去上课。 突然,有人在背后喊我,声音远远的。我扭过头看去,是一个农民模样的人,但我却不认识他。 他说,马老师,马上就要上课了,我给闺女捎了些钱,麻烦你转交给她。噢,原来他是我们班一个女生的家长。他随即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沓钱,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只是想着家长尽快把钱交给我,因为上课铃已经响了。 但他迟迟不肯给我,不断地数着他手中的钱。我这才注意到了,那一沓钱最外面的一张是100元,里边有两张20元,还有一张10元,剩下的便是厚厚的一沓两元一元的零钞了。他又翻来覆去地数了几遍,嘴里念叨,怎么会少了一张呢。 看着这些零钞,我当时突然有一种哽咽的感觉。十几年前我上高中时,父亲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冬天给我送钱来,冻得红裂的手心里攥紧的便是类似这样的一堆零钱,甚至里边夹杂着旧版的分纸币。而今天的这一堆零钱当中,可能也有省下的柴米油盐的钱,可能也有父母得了病舍不得吃药的钱,也许有几块钱是刚刚卖了鸡蛋得来的,甚至有的还是借别人的,上面尚留有别人的余温。可现在,他都给他的女儿拿来了。 我问:“少了多少呢?” “5元。”家长有些捶胸顿足。嘴里不停地说:“走的时候,我明明凑够了的,怎么会少了呢?这要我怎么办?”这位父亲显然有些着急了。 3

我说不要紧,就这样先给我吧。家长有些迟疑,但最终还是给了我。后来,家长走了,一边走,一边还不断地上上下下摸自己的衣兜,寻找他那不知遗失在何处的5元钱。 那节课,我上得很不好,脑海中总是浮现着家长找钱的着急样子,鼻子酸酸的。下课后,我也没有把钱给我的学生,而是直接回到了办公室。 在搭上自己的5块钱后,我把所有的零钱都换成了整钞。给我的学生的时候,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学生点了点头便走了。 我深知那一堆零钞的重量。我不想把它压在我的学生稚嫩的双肩上。我知道,我这样做实际上也并没有改变什么,但我似乎只能做到这一点。 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不料一天上午,这位家长又找到我,有些局促不安地从兜里掏出了5元钱给我,并说:“闺女前些日子写信给我,说这次给她捎来的钱有些不一样,因为她从来没有收到过家里这么齐整的钱。读完信后,我便猜出了事情的原委,并且感觉到你肯定垫进去了几元钱,所以我今天给你送来了。” 我百般推辞。我说5元钱,就算了吧,但家长却极认真的样子。半天推搡过后家长突然好像生气了,一把把那5元钱塞到了我的手里,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我那位可爱的学生,作为贫穷人家的子女,她竟然知道贫穷人家的钱是什么样子的;我更喜欢这样的父亲,因为他知道贫穷的风骨是什么。 这个世界穷人不少,但能够高擎自己的灵魂活着的人不多。更多的人常常因为很可怜的一点利益而丢失自己最可宝贵的东西,从而使缺少精神之钙的虚弱身体在这个世界猝然跌倒。 (选自《文学故事报》) 12.全文通过哪两件事刻画了家长的形象?(2分) 13.品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揣摩它们分别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4分) (1)我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地告诉她这是她父亲捎来的。 (2)(家长)简单地几句客气话之后,便一扭头走进深秋的风里。 14.联系上下文并发挥想象,概括文中的闺女给父亲写信的要点。(至少三点)(3分) 15.联系全文,简要谈谈你对最后一段中“最可宝贵的东西”的理解。(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6~19题。(11分) ①孩子往往羡慕大人,老人往往羡慕孩子;普通人羡慕名人,名人又羡慕普通人。 ②羡慕的原因都是相似的,羡慕的对象却各有不同:失败者羡慕成功者,丑陋者羡慕美貌者,穷人羡慕富翁……有的人喜欢将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有的人则把羡慕的秘密深藏在心底。 ③曾听到一个真实的故事,某公司有一妙龄女子,不仅性情温柔,容貌出众,还能歌善舞,是众多男人倾慕的对象。不久前她突然昏倒住进医院时,人们才知道她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当同事们前去医院探望她时,她含着泪说:“我羡慕你们每个人,因为你们拥有健康。” ④许多人喜欢抱怨自己生不逢时,运气不好,感叹人生苦涩,发财无门,却对自身拥有的一切视而不见。事实上,从某些意义上讲,能来到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则是最大的幸运。无论你是谁,一定有许多相识或不相识的人在由衷地羡慕你,羡慕你的健康,羡慕你的年轻,羡慕你的高大,羡慕你的聪明才智…… ⑤羡慕别人所得到的,不如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哪怕是疼痛,是追悔,是无奈,是无声无息,是普通平凡。当你暮年回首时,这一切都将成为永不复来的青春证明和生命印记,美好而生动。永远不要在一味羡慕他人的沼泽中失去自己,永远不要在羡慕他人时轻视你自己,因为你羡慕的人也许正在羡慕你,明天的你也许要羡慕今天的你。 16.第①段中的“往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7.第②段“羡慕的原因都是相似的”一句中,其相似之处是什么呢?(2分) 18.试将第③段的内容改用“失败者羡慕成功者”“丑陋者羡慕美貌者”这样的句式概括表达。(最好也是8个字)(3分) 19.本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3分) 三、写作(40分) 20.生活中,有很多事,很多场面,让你难忘,让你深有感触,引发你的思考。你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