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全真押题试卷(二)
2024年高考预测押题卷语文(新高考Ⅱ卷02)(全解全析)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2【新高考Ⅱ卷】语文·全解全析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主要得益于多项考古项目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错误,以偏概全。
根据原文“华灯初上,夜游西安,大明宫含元殿辉煌再现,玄奘西行地图徐徐展开……在大唐不夜城,只需戴上AR眼镜,这些绮丽景象便会呈现在眼前”可知,还有“现代科技”等因素。
故选C。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意在证明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这一观点”错误,曲解文意。
用举例论证,意在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
故选A。
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体现中华文明的创新性;B.体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C.体现中华文明的和平性;D.体现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
故选D。
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图表的能力。
A.“但是中华文明却能断而再续”错误,由图表可知,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特点是连续性,而不是“能断而再续”。
B.“深耕文旅产业为主”错误,由图表可知,在时间1期间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方式是传统展览为主,不属于深耕文旅产业。
D.“创新展览方式必将代替传统展览方式”错误,在时间2及以后的时间里,可能以创新展览方式为主,也会有传统展览方式,不可能代替传统展览方式。
故选C。
5.①高科技手段助力文化传承。
运用技术手段帮助李白跨越千年,乘鹤而来,与今人饮酒对诗。
①激发情感共鸣,坚定文化自信,体现文化连续性。
今人与李白共同吟咏文化经典,唤起家国情怀。
①打造盛唐文化带,演绎盛世山河,彰显古都新韵。
分镜头串连长安多个名胜古迹,呈现文化脉络。
(每点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根据原文“通过互动屏幕等科技手段,以河之源、都之源、城之源为文化轴,展现运河源头白浮泉的历史变迁和文化承载”可知,高科技手段助力文化传承。
李白能“跨越千年,乘鹤而来,古今对饮”,是因为运用技术手段帮助李白跨越千年,乘鹤而来,与今人饮酒对诗。
2024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全真模拟(二)

2024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全真模拟(二)1.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下面选项词语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江南博哥)A. 山脉(mài) 休憩(qì) 风驰电掣(chè)B. 玷污(diàn) 鞭笞(chī) 深恶痛绝(wū)C. 惬意(qiè) 估量(gū) 不省人事(shěng)D. 赝品(yàn) 恬静(tián) 荷枪实弹(hé)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识记现代汉语字音的能力。
应试指导:B项“深恶痛绝”中“恶”的正确读音是wù;C项“不省人事”中“省”的正确读音是xǐng;D项“荷枪实弹”中“荷”的正确读音是hè。
2.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惝恍迷离胜券在握煞费心机如法泡制B. 狡诈诡谲腮凝新荔功亏一匮童山濯濯C. 积毁销骨云蒸霞蔚潸然泪下优柔寡断D. 渎于职守自渐形秽杳无音信寒喧客套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识记现代汉语字形的能力。
应试指导:A项“如法泡制”的正确的写法是“如法炮制”;B项“功亏一匮”的正确写法是“功亏一篑”;D项“自渐形秽”的正确写法是“自惭形秽”,“寒喧客套”的正确写法是“寒暄客套”。
3. 【语言知识与语言运用】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国有企业的改革,是简单的拆分重组,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达到增效的目的。
②近几年中国的相声艺术似乎有点不景气,尤其是几位相声大师的相继离世,使人产生中国相声事业在走下坡路的猜测。
③复杂的极致是单一,能把复杂推向这种极致的人,也只有道家鼻祖老子了。
A. 不止未免然而B. 不只不免尽管C. 不只不免然而D. 不止未免也许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正确选用词语的能力。
应试指导:“不止”是指继续不停,表示超出某一个数目或范围;“不只”是“不但,不仅”的意思。
2023年全国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语文押题卷(二)含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高考名校名师联席命制语文押题卷(二)(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钟桂松文集》(以下简称《文集》)围绕桐乡文化名人展开,通读《文集》,最强烈的阅读感受是“厚重”。
这种厚重绝不是以量取胜,而是以下几个因素的合力。
首先,作品的厚重来自丰富翔实的史料。
阅读《文集》,仿佛走进一座史料的博物馆。
例如在编写《茅盾传》时,钟先生不仅在茅盾的文学作品、回忆录、书信和日记中广泛地选取材料,还援引了如杨之华编写的《文坛史料》、季刊《新文学史料》中的茅盾研究论文等研究资料。
钟先生还前往桐乡市博物馆查阅茅盾小学时的作文手稿,写信向茅盾后人韦韬先生请教相关细节,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文集》之所以能够囊括体量如此恢宏、类型又如此多元的史料,有赖于作者对史料的敏感和保存史料的意识。
这种意识由收录于《文集》第五卷《丰子恺:水光山色与人亲》中的《丰子恺的故家和往事》一文中可以窥见一斑,在这篇文章中,钟先生整理了他与丰子恺的本家侄女丰桂的书信往来,这些书信为后人了解丰子恺这位文化大师的家族往事和早年经历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次,《文集》的厚重寓于作者鲜明的历史意识中,虽是以“人”为中心的研究,句章中一以贯之的却是“史”的意识。
作为研究者,钟先生十分关注研究对象与历史的关联,在具体的研究之中,他一方面常将笔触伸向与研究对象同时代的人,《文集》第二卷《悠悠岁月——茅盾与共和国领袖的交往》和《人间茅盾——茅盾和他同时代的人》就是以茅盾为中心,通过书写茅盾与中共领袖、文学同侪们的交往,以小见大,照见共和国的风雨与辉煌,以及中国文学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
另一方面,钟先生还很注重承继关系的梳理,以研究对象为基点,从社会历史的维度上向前追溯和向后延伸。
《文集》中有关茅盾和丰子恺的研究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探究地域文化、家庭和学校教育对这两位大师人格之形成的作用,也有关于他们在文学、绘画领域对后辈的影响。
2019-2020年高考押题2-语文答案与解析

1.【答案】Cjì;B项“的“劲”应读2.【答案】D事老”,B应为“脚”。
3.【答案】D为逗号;B. 4.【答案】CA5.【答案】A仅”“也”当,把“6.【答案】C7.【答案】C等,不包括8.【答案】D 9.【答案】D 10.【答案】D 词,的。
B11.【答案】B 12.【答案】A 被罢官。
13.聪明才智。
慧。
(“日”“(2)尽力啊。
”(314.本诗首联用情。
(4人属多情,!诗人惑而不从师百年多病句式相同。
一个军人有了责才有了前进的是军人才所以,不论做只有行动了,才【解析】本文考查的是材料的作用。
文章选材的作用要从三方面考虑: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
21.【参考答案】主旨:通过四位诗人的对话和对青原惟信禅师话的理解分析,讽刺了那些沉醉于空想而不切实际的诗人,揭示出了人要活在美丽的当下,要做回自己,回到直朴、真切、天然的自己,要在乎自己的纯心,甚至可以放下自己的这个“在乎”。
手法:本文突出的手法是对比和引用。
“第四位诗人”和“三位诗人”的对比,“诗人”与“平常人”的对比等,通过对比,揭示出人要活在当下,要回归自己的这一主旨。
文章开篇引用纪伯伦的寓言,后又引用青原惟信禅师的话,对文章主旨的揭示做了铺垫,同时也增添了文章的文学韵味。
【解析】概括主旨要根据文本一步步答来,通过什么,表达什么,揭示什么。
手法要找突出的,文章表现很明显,做起来容易。
22.【参考答案】第一境界: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我们在青春少年时代,很单纯,很天真,充满了热情与勇气,眼里的山水就是山水,看事物比较单纯。
第二境界: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生活侵蚀着你,人生就不是那么单纯,生活不是那么简易,情感不是那么清澈,再也没有什么热情了。
看什么就怀疑什么了。
第三境界: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漂泊的红尘走过后,终于明白,人的感觉各自不同,因此,做自己吧!回到直朴、真切、天然的自己,你管别人怎么看!你管别人怎么想!你管别人怎么说!要保持一颗纯朴的心,看山水就是山水。
《大学语文》全真押题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合计40分)
1《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 )
A.崇奉国粹
B.热心复古
C.创造第三样时代
D.赞颂固有精神文明
[正确答案]C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作者发出了“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青年的使命”的号召,这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号召青年创建“第三样时代”,指出青年要“无须反顾”向前看。
36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正确答案]
表现了诗人对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懑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至痛至爱的复杂感情。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37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正确答案]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38“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正确答案]
作者通过人物的外部动作和表情的描写来揭示德拉下决心卖掉头发的心理活动。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31这样的写法对揭示人物的心理有什么好处?(4分)
[正确答案]
它不是直接的心理描写,而是通过人物的外部行为和表情间接地揭示人物心理活动,让读者通过小说主人公的神情和动作这些动态画面去仔细品味其中的含义,透视人物的心灵。
14“一箪食,一瓢饮,有不改其乐的人”,此句话出自( )
A.《论语》
B.《论快乐》
C.《谈时间》
D.《围城》
[正确答案]B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15沈从文擅长描写的是( )
A.军旅生活
B.边地湘西生活
C.都市生活
【全真模拟】语文高考押题试卷(含答案)

高考模拟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育一般有两种用法,一种是美术教育,一种是审美教育,后者大体可以涵盖前者。
美育的整个过程与我们所处的文化环境、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与现实中的文化理念、文化价值融合在一起。
可以说,文化是美育的底色,文化精神是美育的灵魂。
忽视了文化精神的培养,美育就是不完整的。
欣赏艺术作品,深入理解艺术作品的美学蕴涵,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化史和艺术史知识,联系艺术作品产生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精神,许多困难和障碍就会迎刃而解。
比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绘画要联系宗教精神来赏析,而面对现代主义许多艺术流派的作品,则需联系当时艺术界反传统、反理性的文化精神来解读。
中国画的空间留白、用笔运意、墨彩浓淡等,无不浸润着中华文化的精神意境,如果不了解中国绘画中计白当黑、浓淡生趣、意境天成等艺术手法和精神追求,就很难体会到艺术作品的神韵。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美育是一个重要的启蒙概念,承载了爱国救亡、除弊振新的重任。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理论、蔡元培的“美育代宗教”说、鲁迅文艺“拯救国民性”的呼吁,丰子恺、刘海粟、林风眠等提倡以艺术教育推进美育的观念,都深深地融入关注国家和民族发展未来的责任意识。
将美育代入社会文化改造、国民精神重塑这一宏大目标,成为当时美育思想的主线。
因此,孤立地谈论当代美育,狭隘、庸俗地理解美育的内涵,既抛弃了百年美育积累起来的宝贵资源,也丢失了美育所包含的塑造中华文化精神的价值理念。
当下美育思想和美育方法存在着重技巧传递而轻文化传承、迎合刺激体验而忽视趣味涵育、趋附西方审美而贬抑民族审美等问题。
首先,人们对审美教育的理解往往就是艺术技能培养,家长送孩子到各种培训班,目的是让孩子掌握某种技能,从升学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却很少从培育艺术潜能、提升人文素养出发来制定教育方案,导致兴趣班缺少兴趣,艺术教学只有技巧没有艺术,学习过程仅有功利而失去了美感。
2020年《大学语文》全真押题试卷

2020年《大学语文》全真押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合计40分)1《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 )A. 崇奉国粹B. 热心复古C. 创造第三样时代D. 赞颂固有精神文明[正确答案]C本题分值:2分试题解析:作者发出了“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青年的使命”的号召,这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号召青年创建“第三样时代”,指出青年要“无须反顾”向前看。
2《行路难》中下面哪句诗运用了历史典故( )A. 金樽清酒斗十千B. 将登太行雪满山C. 忽复乘舟梦日边D. 多歧路,今安在[正确答案]C本题分值:2分试题解析:伊尹见商汤之前,曾梦见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
这里用来表示人生遭遇,变幻莫测。
因此应选择C项“忽复乘舟梦日边”。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作者怀念的对象是( )A. 弟弟B. 父亲C. 友人D. 妻子[正确答案]A本题分值:2分试题解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是神宗熙宁九年(1076)中秋苏轼在密州所作,表达了诗人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情,同时抒发了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
在词前小序中明确写到“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子由,是苏轼弟弟苏辙的字。
4屠格涅夫的成名作是( )A. 《罗亭》B. 《猎人笔记》C. 《木木》D. 《阿霞》[正确答案]B本题分值:2分试题解析:5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A. 陶渊明B. 王维C. 孟浩然D. 谢灵运[正确答案]A本题分值:2分试题解析:王维、孟浩然都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所以很容易选这两位诗人。
但这里问的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所以应该想到在他们之前的陶渊明。
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陶渊明,故A项正确。
6柳永的词集是( )A. 《漱玉词》B. 《乐章集》C. 《淮海词》D. 《稼轩词》[正确答案]B本题分值:2分试题解析:柳永的词集是《乐章集》。
A项“《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
C项“《淮海词》”的作者是秦观。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二)(全国乙卷)解析版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终极押题模拟卷(二)(全国乙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何谓“蜀道”?蜀道有狭义、广义之分。
传统意义上的蜀道指从长安翻越秦岭、大巴山,经过汉中盆地通往成都平原的交通网络,号称“北五南三”,包括秦岭段的故道、褒斜道、榄骆道、子午道与阴平道,大巴山、汉中盆地的金牛道、米仓道与荔枝道。
此外,峡江古道、川滇古道、川黔古道、川藏古道等都属于广义上的蜀道。
蜀道中通行最早的故道,也就是王国维认为青铜器铭文《散氏盘》中的“周道”,在商周之际已通行,大部分路段是沿嘉陵江河谷自然踩踏形成的。
褒斜道、榄骆道、子午道、金牛道经过险江峡谷,秦汉时期,人们在临江的石壁上开凿栈孔,插末为梁,立水为柱,架设桥阁以通行,形成栈道。
栈道近水架设,爆发山洪时很容易被冲毁。
大约从元代开始,一些路段改为“编道”。
“编道”开挖土石,盘山而上,险峻程度较栈道有过之而无不及。
东汉初期,朝廷诏令拓展褒斜道。
史志记载,当时采用“火焚水激”的办法,开凿了我国乃至世界最早的通车隧道“石门”。
在古代,蜀道对沟通中原与西南地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国家统一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明清时期,蜀道是内地通往川藏的交通要道。
雍正十二年,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护送达赖喇嘛归藏,即取道陕川蜀道,过川入藏;清代乾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期间,多次下诏维护蜀道交通,以保证粮草军饷运输。
蜀道也是连接西北丝绸之路与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纽带。
自陕西宝鸡经甘肃陇山、天水、兰州,可连接西北丝绸之路;沿连云栈道经陕西汉中、广元进入云南,可连接西南丝绸之路。
蜀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十分丰富。
蜀道文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南朝乐府诗中即有“蜀道难”这一诗题,大多描写蜀道的艰险与旅人的悲伤。
唐宋时期更是留下无数描写蜀道之旅的著名诗文,如唐代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的陇蜀羁旅诗,白居易的巴地诗,薛能、孙樵、韦庄等的蜀中诗,宋代苏轼父子、黄庭坚、陆游的蜀道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罗亭》
B.《猎人笔记》
C.《木木》
D.《阿霞》
[正确答案]B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5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 )
A.陶渊明
B.王维
C.孟浩然
D.谢灵运
[正确答案]A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王维、孟浩然都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所以很容易选这两位诗人。但这里问的是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所以应该想到在他们之前的陶渊明。我国田园诗派的开创者是陶渊明,故A项正确。
【错误分析与防范】弄清写作的历史背景,对于全面学习掌握课文相当重要。便于我们牢
靠掌握或者区分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例如这篇课文的写作对象司马光,作者与之的关系,这是答对此题的关键之处。
二、文言文阅读(共3题,合计30分)
(一)阅读《李将军列传》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
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遏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
A.新月社
B.左翼作家联盟
C.创造社
D.文学研究会
[正确答案]A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13下列哪位作家是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
A.辛弃疾
B.苏轼
C.柳永
D.王安石
[正确答案]B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宋词表现生活内容狭窄的局面到苏轼才开始有所转变,苏轼以其志向高远、托情言志、胸襟开阔、激情豪放的创作手法,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因此,本题应选择B项。
[正确答案]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此恨谁知!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三、现代文阅读(共3题,合计30分)
(一)阅读《麦琪的礼物》结尾的一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
德拉哭了之后,在脸颊上扑了些粉。她站在窗子跟前,呆呆地瞅着外面灰蒙蒙的后院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来给杰姆买一件礼物。好几个月来,她省吃俭用,能攒起来的都攒了,可结果只有这一点儿……
24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无乃:
是:
过:
以为:
[正确答案]
无乃:岂不,恐怕。
是:复指前置宾语“尔”。
过:责备。
以为:把……作为。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25在这段文字中,孔子运用了哪些种类的论据?举例说明。(4分)
[正确答案]
运用了事实论据中的历史材料,如“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事实论据中的现实材料,如“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D.中石没镞。镞:箭头。
[正确答案]C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10柳永是( )
A.北宋豪放派词人
B.南宋豪放派词人
C.北宋婉约派词人
D.南宋婉约派词人
[正确答案]C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11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 )
A.巴金
B.老舍
C.茅盾
D.曹禺
[正确答案]B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12梁实秋早年参加的文学社团是( )
房里两扇窗子中间有一面壁镜……
她突然从窗口转过身,站到壁镜面前。她的眼睛晶莹明亮,可是她的脸在二十秒钟之内却失色了。她迅速地把头发解开,让它披落下来。
……
她踌躇了一会儿,静静地站着……
她穿上褐色的旧外套,戴上褐色的旧帽子。她眼睛里还留着晶莹的泪光,裙子一摆,就飘然走出房间,下楼跑到街上。
30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揭示人物心理的?(4分)
36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正确答案]
表现了诗人对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懑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至痛至爱的复杂感情。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37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正确答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了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38“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D.小说
[正确答案]B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答司马谏议书》是一篇书信体的驳论文,是王安石一篇著名的文章,写于神宗熙宁三年,司马谏议:指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首领之一。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宰相,推行新法。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强烈反对,于熙宁三年一月十七日写了一封长达三千多字的信给王安石,全面反对新法,并指责王安石“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王安石便写了这封信一一加以驳斥,从根本上指出司马光的保守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正确答案]
夸张。通过夸张肌体的突然消瘦表达离愁别恨的痛苦,通过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对张生爱情的真挚强烈。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28分析“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的艺术特点。(4分)
[正确答案]心理描写,移情于物,因情造景,设景抒情。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29选出总括本曲内容的句子。(2分)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正确答案]D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8《马伶传》中的“分宜”、“昆山”依次指( )
A.分宜人、顾秉谦
B.严嵩、昆山人
C.严嵩、顾秉谦
D.分宜人、昆山人
[正确答案]C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9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是( )
A.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渐:浸湿。
B.怎敌他,晚来风急。敌:抵挡。
C.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放:释放。
B.巴金
C.鲁迅
D.曹禺
[正确答案]C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鲁迅于1918年5月发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此后,在七八年的时间里,接连出版了两本小说集《呐喊》和《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之作和经典之作。因此称鲁迅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
17曹禺创作的第一部剧作是( )
A.《雷雨》
[正确答案]从卫青出塞击单于。李广老当益壮,忠诚报国,勇担重任,愿做开路先锋与单于决一死战,但被改派与右将军出东道,结果军无导,或失道,后大将军,结局悲惨。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二)阅读《季氏将伐颛臾》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日:“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6柳永的词集是( )
A.《漱玉词》
B.《乐章集》
C.《淮海词》
D.《稼轩词》
[正确答案]B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柳永的词集是《乐章集》。A项“《漱玉词》”的作者是李清照。C项“《淮海词》”的作者是秦观。D项“《稼轩词》”的作者是辛弃疾。
7《礼记》是一部( )
A.法家著作
B.道家著作
C.墨家著作
D.儒家著作
《大学语文》全真押题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合计40分)
1《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 )
A.崇奉国粹
B.热心复古
C.创造第三样时代
D.赞颂固有精神文明
[正确答案]C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作者发出了“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青年的使命”的号召,这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号召青年创建“第三样时代”,指出青年要“无须反顾”向前看。
[正确答案]
象征手法。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四、写作(共1题,合计50分)
B.《日出》
C.《原野》
D.《北京人》
[正确答案]A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18下列人物中属于儒家学派的有( )
A.孔子和孟子
B.庄子和老子
C.荀子和韩非子
D.孔子和老子
[正确答案]A
本题分值:2分
试题解析:
19《冯谖客孟尝君》中最能表现冯谖的政治才能的情节是( )
A.弹铗而歌
B.焚券市义
C.营造三窟
21请将“以为李广老,数奇”译为现代汉语。(4分)
[正确答案]
认为李广年纪老了,命运不好。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22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数奇:
诣:
谢:
绝:
[正确答案]数奇:命运不好。
诣:到……去,往。
谢:辞别。
绝:横渡。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23这段文字记叙的是哪一次战役?作者以此役表现了李广什么样的性格和遭遇?(2分)
本题分值:4分
试题解析:
26在这段文字中,孔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2分)
[正确答案]
属于演绎论证法。如“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暗含大前提:伐先王所封国非礼;小前提:颛臾为先王所封国;结论:伐先王所封颛臾非礼。“且在邦域之中矣”,暗含大前提:伐邦域中之国非礼;小前提:颛臾为邦域中之国;结论:伐颛臾非礼。“是社稷之臣也”,暗含大前提:伐社稷之臣非礼;小前提:颛臾是社稷之臣;结论:伐社稷之臣颛臾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