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聚丙烯
高考化学 第9章(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第1节 烃、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 考点(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

常见的有机化合物李仕才第一节烃、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考点三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煤的综合利用(1)煤的组成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加工2.石油的综合利用(1)石油的成分:多种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的综合利用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它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制取H 2的原理为CH 4+H 2O(g)――→高温催化剂CO +3H 2。
4.三大合成材料三大合成材料是指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合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nCH 2===CH 2――→引发剂2—CH 2,单体为CH 2===CH 2,链节为—CH 2—CH 2—,聚合度为n 。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煤中含有苯、甲苯、二甲苯等有机化合物。
( × ) 2.焦炭是煤干馏的一种重要产品。
( √ )3.常压分馏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沸点。
( √ )4.裂化的目的是得到轻质油,裂解的目的是得到乙烯、丙烯等化工原料。
( √ ) 5.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
( × ) 6.汽油与水互不相溶,可以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
( × ) 7.聚乙烯、聚氯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包装。
( ×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1.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纯净物 B .石油产品都可发生聚合反应 C .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的化石燃料 D .水煤气是通过煤的液化得到的气体燃料解析:石油裂化得到的汽油是混合物,A 项错误;烷烃不能发生聚合反应,B 项错误;水煤气是煤气化的产物,D 项错误。
答案:C2.下列关于煤、石油和天然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煤的干馏是将煤在空气中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 B .煤的气化是将其通过物理变化转化为气态的过程 C .天然气除了作燃料之外,还可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等 D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解析: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强热分解的过程,A 项错误;煤的气化是碳与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水煤气的过程,B 项错误;石油分馏不可能得到乙酸,D 项错误。
第9章 热塑性树脂基体

2008年我国PVC产能按地区分布
其它 14.53%
宁夏 3.68% 山西 4.30%
山东 23.70%
浙江 4.30% 河北 5.83%
内蒙 8.51%
天津 8.11% 河南 6.11% 江苏 6.89% 新疆 6.99% 四川 7.05%
PVC消费结构
2008年PVC下游制品消费结构比例
鞋及鞋底材料 5.2% 人造革 6.0% 薄膜 12.0% 电缆料 7.0% 地板革、壁纸、 发泡材料 2.1%
• PE市场中,HDPE所占比例达40% • 我国HDPE的主要消费领域 • 其中,HDPE注塑料最大的消费领域是包装桶、 摩托车配件、瓶盖等,HDPE注塑料具有流动性好、 耐低温性能优异、市场应用范围宽等特点。 • 我国LDPE主要用于农膜、电线电缆、涂覆等领域。 其中薄膜制品占总消费量的75%左右 。
CH2 CH n * CH3
分子结构
结晶度(%) 外观 密度(g/cm3) 导热系数
(λ·W/m·k)
CH2 CH2 n *
65~75
白色
(较HDPE透明)
85~95 白色 0.94~0.96 0.490 21 <120
58-64 白色
(较PE透明)
0.91~0.925 0.335 7~15 <80
1、PE 常见制品
PE保鲜膜
PE塑料瓶 添加碳酸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铝塑膜
1.为什么有些制品透明,有些不 透明? 2. 为什么有些制品柔软,有些 制品硬度大? 3. 不同制品的原料选用原则是 什么?
聚丙烯( PP-polypropylene)):
1) 结构单元: ——CH2—CH2—— [ ]
聚丙烯

As
I
S(%)
0.6
0.8
1.0
图22 PP的S与AsI 的关系
物理性能 PP是所有树脂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密度为0.90 ~ 0.91 g / cm3 ,仅大于聚4 - 甲基 -1-戊烯。吸水率低,仅为 0.01~0.04%。PP中晶相与非晶的密度分别为0.94和0.85, 其差值较小,因此与PE相比PP具有较好的透明性,而茂 金属PP( mPP )的透明度可达96%[45],能与PET和PS相 媲美。 力学性能 强 度 拉伸屈服强度 与PP的MI和等规度IIP的关系如图63 所示。当IIP相同时,随着MI的增大,拉伸屈服强度升高;
40
1
δy/MPa
35
2 3
30
25 0 0.4 0.8
lgMI IIP(%) 1 95∽96 2 88∽90 3 83∽84
1.2
1.6
图63 IIP、MI与拉伸屈服强度δy的关系
当MI一定时,随着IIP的提高, 拉伸屈服强度增加。这主要是 因为MI大的PP具有较低的分 子量,易于结晶,结晶度高, 拉伸屈服强度高,反之MI小, 分子量大,PP分子不易结晶, 结晶度低,拉伸屈服强度低。 PP的结晶能力不仅与分子量的 大小有关,而且还受IIP的影 响,IIP增加,结晶能力强, 结晶度高,因此,PP的拉伸强 度随IIP的增加而上升。由此 可以看出,对于PP MI和IIP是 两个重要参数。
表 4 PP的耐应力开裂性
MIg/10min 均聚PP 8 1.5 共聚PP 0.3 4.0 开裂时间h* 50~100 200~300 700~900 >1000
耐化学试剂性能 PP有优良的耐化学试剂性能,且随结晶度的增加而提高。 由于PP中存在叔碳原子,因此易被氧化性(试剂)
高分子物理习题集

第一章 高分子链的结构1.解释名词、概念等效自由连接链 均方末端距. 链段 均方旋转半径 构象 构型2.已知两种聚合物都是PE ,如何鉴别哪一种是HDPE ,哪一种是LDPE ?举出三种方法并说明其依据。
3.某聚α-烯烃的平均聚合度为500,均方末端距为625 nm2,求:(1)表征大分子链旋转受阻的刚性因子ζ。
(2)作为大分子独立运动的单元—链段长b 。
(3)一个大分子含有的链段数Z 。
(4)每个链段中结构单元的数目。
4.假定PP 的平均聚合度为2000,键长为 1.54Å,键角为109.5º,θ溶剂中2520101.1A ⨯=h ,求等效自由连接链的链段长b 。
5.写出聚异戊二烯德各种可能构型(不包含键接异构)。
6.什么叫做链的构型?全同立构聚丙烯能否通过化学键(C-C 单键)内旋转把〝全同〞变为〝间同〞,为什么?7.天然橡胶和古塔玻胶在结构上有何不同? 画出示性结构式。
8. 欲使某自由连接链(单烯类)均方末端距增加10倍,试问其聚合度必须增加多少倍?9.大分子链柔顺性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表征高分子链柔顺性的物理参数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定义的?① 11. PE 、PS ②PP 、PAN 、PVC ③PP 、PIB (聚异丁烯)④PE 与顺1,4聚丁二烯 ⑤聚己二酸乙二醇酯 聚丙烯(全同) 聚二甲基硅氧烷10 假定PP 于30℃甲苯溶液中,测得无扰尺寸(h 02/M )=8.35×10-4nm, ζ=(h 02/h fr 2)½=1.76,试求:(1)此聚丙烯的等效自由取向链的链段长。
(2)当聚合度为1000时的链段数。
第二章高分子聚集态结构第二章习题1.晶态高聚物的结构模型有哪些?其主要内容是什么?2.已知聚乙烯为斜方晶系,它的晶格常数分别为a=0.738nm,b=0.495nm,c=0.254nm.试解答如下问题:(1)推算斜方晶系PE的分子结构(构象)(2)已知样品的密度ρ=0.97g/cm3,试求单晶格中所含分子链的链节数目。
高考一轮复习-化学 第9章 有机化合物(必修2)9-1几种重要的烃

第9章 有机化合物(必修2)
第1节 几种重要的烃
1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明考纲 1.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了解有机化合物 的同分异构现象。 2.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3.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 重要作用。 4.了解上述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的类型。 5.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意义。
模型。球代表原子,球的大小
代表原子直径的大小,球和球
紧靠在一起
丙烯的键线式 用线段表示碳碳键,拐点和端
为
点表示碳原子,碳原子上的氢
原子不必标出,其他原子或其
他原子上的氢原子都要指明
35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红磷、白磷属于同分异构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 物理变化。( × )
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
37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题组一 同系物的性质 1.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分子组成符合 CnH2n+2(n≥2)的烃,一定是 CH4 的同 系物 B.分子组成符合 CnH2n(n>2)的烃,一定是 C2H4 的同系 物
3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板块一 知识层面·主干层级突破
4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高考一轮总复习 ·化学
考点 1 甲烷、乙烯和苯的结构与性质
1.有机化合物 (1)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是指含 碳元素 的化合物, 但含碳化合物 CO 、CO2、碳酸及 碳酸盐 属于无机物。 (2)烃:仅含有 C 和 H 两种元素的有机物。
第九章 敏感电子材料

在较宽的范围内调整电阻率和Tc,耐高压、稳定性好,价格低廉,
适于大批量生产。
11
② 钒系PTC材料
BaTiO3系材料其室温电阻率较高(一般约10Ω·cm左右),在应用上 受到一定局限。近年来开发了V2O3系PTC材料,其室温电阻率比 BaTiO3小,且击穿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小。
4. 复合热敏材料
碳黑、石墨等导电材料与亲水性高分子的复合材料。 单独使用亲水性高分子膜,与金属电极构成电容式湿度传
感器。 聚苯乙烯磺酸盐、聚丙烯酸盐等有机高分子盐。 包覆亲水性高分子聚酰胺膜的石英晶体。
18
3.金属及金属氧化物系湿度传感器材料
共同特性: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水分子子亲合 能力。一般要求孔隙隙率在25%~40%左右。孔径在2~ 50nm
② 薄膜的表面积比体型的大,能有效地解决热耗问题;
③ 可制造图形复杂的磁敏电阻;
④ 可使电极更有效地起到短路作用;
⑤ 可得到无感图形,使磁敏电阻适用于高频;
⑥ 可进一步微型化和集成化。
15
② 锑化铟—锑化镍共晶体
西门子公司首先生产;
共晶体的载流子浓度和迁移率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常在 其中掺入N型施主杂质碲(Te)或硒(Se )
9.5.1 湿敏材料 1.电解质系湿度传成器材料
含有一定比率LiCl的聚乙烯 醇膜,与空气接触,吸附空 气中的水分,使部分LiCl解 离,生成离子,作为载流子, 从而湿敏元件的电阻值降低。 在一定范围内,湿敏元件的 电阻值下降与空气湿度之间 有线性关系。这一变化是可 逆的。
17
2.有机物系湿度传感器材料
电阻值的相对变化量(△R/R)在一定范围内,与材料的
灵敏度系数K成正比; K的定义式
第九章 聚合物的流变性 - 沈阳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九章聚合物的流变性一、概念1、牛顿流体:牛顿流动定律:凡流动时符合牛顿流动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
牛顿流体的粘度仅与流体分子的结构和温度有关,与切应力和切变速率无关。
2、非牛顿流体:许多液体包括聚合物的熔体和浓溶液,聚合物分散体系(如胶乳)以及填充体系等并不符合牛顿流动定律,这类液体统称为非牛顿流体。
3、假塑性流体:幂律方程:τ=Kγn n=1牛顿流体 n<1假塑性流体对于假塑性流体,随着切变速率的增加,流体粘度下降。
4、表观粘度:在流动曲线上为某一切速率γ下与原点相连直线的斜率。
聚合物在流动过程中除了产生分子链之间的不可逆粘性形变外,还产生高弹形变,表观粘度不完全反映流体不可逆形变的难易程度,仅对其流动性的好坏作一个大致性相对的比较。
表观粘度大则流动性差。
5、韦森堡效应(包轴效应):爬杆效应:当聚合物熔体或浓溶液在容器中进行搅拌时,因受到旋转剪切的作用,流体会沿内筒壁或轴上升,发生包轴或爬杆现象。
爬杆现象产生的原因:法向应力差6、巴拉斯效应(挤出物胀大现象):挤出胀大现象:当聚合物熔体从喷丝板小孔、毛细管或狭缝中挤出时,挤出物的直径或厚度会明显地大于模口尺寸,有时会胀大两倍以上,这种现象称作挤出物胀大现象,或称巴拉斯(Barus)效应。
二、选择答案1、下列聚合物中,熔体粘度对温度最敏感的是( C )。
A、PEB、PPC、PCD、PB2、大多数聚合物熔体在剪切流动中表现为( B )。
A、宾汉流体,B、假塑性流体,C、膨胀性流体,D、牛顿流体3、聚合物的粘流活化能一般与( D )有关。
A、温度B、切应力C、切变速率D、高分子的柔顺性4、下列四种聚合物中,粘流活化能最大的为( D )。
A、高密度聚乙烯,B、顺丁橡胶,C、聚二甲基硅氧烷,D、聚苯乙烯5、对于同一种聚合物,在相同的条件下,流动性越好,熔融指数MI越();材料的耐热性越好,则维卡软化点越( A )。
A、高、高B、低、低C、高、低D、低、高6、下列方法中不能测定聚合物熔体粘度的是:( C)A、毛细管粘度计B、旋转粘度计C、乌氏粘度计D、落球粘度计三、填空题1、假塑性流体的粘度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降低,用幂律方程τ=Kγn 表示时,n < 1。
第9章烯类聚合物

乙丙橡胶的主要性能
1.低密度高填充性 乙丙橡胶的密度是较低的一种橡胶,其密度为0.87。加之可大量充油和加入填充剂,因而可降低橡胶制品 的成本,弥补了乙丙橡胶生胶价格高的缺点,并且对高门尼值的乙丙橡胶来说,高填充后物理机械性能降低幅 度不大。 2.耐老化性 乙丙橡胶有优异的耐天候、耐臭氧、耐热、耐酸碱、耐水蒸汽、颜色稳定性、电性能、充油性及常温流动 性。 3.耐腐蚀性 由于乙丙橡胶缺乏极性,不饱和度低,因而对各种极性化学品如醇、酸、碱、氧化剂、制冷剂、洗涤剂、 动植物油、酮和脂等均有较好的抗耐性;但在脂属和芳属溶剂(பைடு நூலகம்汽油、苯等)及矿物油中稳定性较差。在浓酸长 期作用下性能也要下降。 4.耐水蒸汽性能 乙丙橡胶有优异的耐水蒸汽性能并优于其耐热性。在230℃过热蒸汽中,近100h后外观无变化。而氟橡胶、 硅橡胶、氟硅橡胶、丁基橡胶、丁腈橡胶、天然橡胶在同样条件下,经历较短时间外观发生明显劣化现象。 5.耐过热水性能 乙丙橡胶耐过热水性能亦较好,但与所用硫化系统密切相关。以二硫代二吗啡啉、TMTD为硫化系统的乙丙 橡胶,在125℃过热水中浸泡15个月后,力学性能变化甚小,体积膨胀率仅0.3%。 6.电性能 乙丙橡胶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耐电晕性,电性能优于或接近丁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聚乙烯和交联 聚乙烯。 7.弹性 由于乙丙橡胶分子结构中无极性取代基,分子内聚能低,分子链可在较宽范围内保持柔顺性,仅次于天然 橡胶和顺丁橡胶,并在低温下仍能保持。 8.粘接性 乙丙橡胶由于分子结构中缺少活性基团,内聚能低,加上胶料易于喷霜,自粘性和互粘性很差。
生产方法 分为高压法、低压法、中压法三种。 高压法用来生产低密度聚乙烯,这种方法开发得早, 用此法生产的聚乙烯至今约占聚乙烯总产量的2/3,但随着生 产技术和催化剂的发展,其增长速度已大大落后于低压法。 低压法就其实施方法来说,有淤浆法、溶液法和气相 法。淤浆法主要用于生产高密度聚乙烯,而溶液法和气相 法不仅可以生产高密度聚乙烯,还可通过加共聚单体,生 产中、低密度聚乙烯,也称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近年来, 各种低压法工艺发展很快。 中压法仅菲利浦公司至今仍在采用,生产的主要是高密 度聚乙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刚性的乙烯-丙烯共聚弹性体。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 生产工艺
(1)原料:单体、稀释剂、催化剂、分子量调节剂等。 a.单体丙烯:要求高纯度。
石油裂解装置(含丙烯13—16%) 单体来源路线 炼油厂的副产物炼厂气
丙烯 >99.5%(质量) 丙炔 <5 ×10-6 (体积) 氧 <(2~5) ×10-6 (体积) 丙二烯 <5 ×10-6 (体积) 丁二烯 <10 ×10-6 (体积) 一氧化碳 <(0.3~3)×10-6(体积) 二氧化碳 <5 ×10-6(体积) 氧硫化碳<(0.03~0.3)×10-6(体积) 总硫 <1×10-6(质量) 水 <5×10-6(质量) 返回
催化剂效率 催化剂体系 第一代 1957~1970 TiCl3 –AlEt2Cl 第二代 1970~1980 TiCl3+ AlEt2Cl + 路易士碱 第三代 1980~1990 MgCl2载体 TiCl4· AlEt3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活性,kg聚丙 烯/g催化剂 0.8~1.2
kg聚丙烯/gTi
(4)仅次于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第三大品种合成树脂。 (5)等规聚丙烯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作用下用配位离 子聚合反应得到。 (6)商品聚丙烯有大量共聚物品种。共聚物分两类:
●一般的结构杂乱的无规共聚物(含乙烯2-6%),提高
透明性,降低熔点,改善加工性能。
●抗冲聚丙烯共聚物(含乙烯10-20%) ,即改进聚丙烯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b.稀释剂
●采取淤浆聚合工艺时需用烃类作稀释剂(C4-C12饱和烃)。 ●要求:纯度高,聚丙烯不溶于稀释剂中。稀释剂用量
一般为聚丙烯量的两倍。
●聚丙烯用于食品包装时,稀释剂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c. 催化剂体系
●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由固态的过渡金属卤化物通常
9.2 聚丙烯 1. 概述
(1)聚丙烯结构 (2)单体链段中有不对称碳原子,根据甲基在空间结构 的排列不同,有等规、间规和无规聚丙烯三种异构体。 (3)工业生产的产品:要求等规聚丙烯含量>95%,熔 融指数范围为(0.3~50)g/10min(230℃,2160g压力)。
上一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7章思考题
1. 简述高聚物改性工艺的方法有哪些。 (教材P164) 2. 简述共聚改性的共聚物类型有哪些。 (教材P165) 3. 简述共混聚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共混聚合物的主要 类型。 (教材P173-174)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8章思考题
1. 合成材脂分别按合成反应类型、受热后的变化行为、 应用领域不同可分为哪些类型。 (教材P182-183)
●生产工艺:采用三氯化钛为主催化剂,二乙基氯化
铝为助催化剂,间歇式单釜操作工艺。原料丙烯要求 高纯度。用氢调节产品分子量。
●优点:工艺简单,原料适应性强,动力消耗和生产
成本低,环境污染小,可满足中、低挡制品需要。
●缺点:未普遍采用高效载体催化剂,规模小,生产
能力和自动化水平低,产品质量有差距,牌号少。
2. 分别简述塑料和纤维的定义、分类和主要的性能特 点。(幻灯片)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二代、第三代高效催化剂
第一代催化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a. 淤浆法聚合工艺
●淤浆法为连续式操作,饱和烃如己烷为反应介质,聚
丙烯颗粒分散于反应介质中呈淤浆状。
●反应釜为带搅拌装置的釜式压力反应器(最大100m3 )。
●反应条件
反应时间约1.3~3h 反应温度50~75 ℃ 压力为0.5~1.0MPa
回主目录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返回
聚丙烯淤浆法生产方块流程图
H2 催化剂 新鲜 己烷 稀释剂
丙烯 丙烯回收 醇 水、溶剂
聚合反应 闪蒸丙烯 催化剂脱除 洗涤 离心分离 干燥 挤出,造粒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稀释剂 回收
回收醇 回收稀释剂 废水 分离无规物 无规 PP 返回
包装, 商品PP
上一内容
b. 液相本体法聚合工艺
●注塑成型生产汽车配件,电器设备配件、仪表外壳、
盛水器皿等。
●挤塑成型生产管道、薄板、薄膜等。 ●熔融纺丝生产单丝和丙纶纤维。 ●吹塑成型生产吹塑薄膜、中空容器。 ●聚丙烯的耐腐蚀性和耐热温度好,用于制造复合管
道,用于腐蚀介质的输送。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4章思考题
1. 简述阴离子聚合、阳离子聚合的工业应用。 (教材 P84-85) (教材P87) 2. 什么是Ziegler-Natta催化剂,它的组成如何。(教材 P88) 3. 复习配位聚合生产工艺。(教材P99-105)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75℃ 3.5MPa 3-6h
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流程图 1-丙烯罐;2-丙烯泵; 3-干燥塔,4-脱氧塔;5-干燥塔;6-丙烯计量罐; 7-活化剂罐;8-活化剂计量罐;9-氢气钢罐;10-氢气计量罐;11-聚合釜; 12-热水罐,13-热水泵;14-分离器;15-闪蒸去活;16-分离器;17-丙烯 冷凝器;18-丙烯回收罐;19-真空缓冲罐;20-真空泵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 聚丙烯性能与用途 (1)聚丙烯性能
●聚丙烯具有优良的耐酸、碱以及耐极性化学物质腐
蚀的性质。
●工业生产的聚丙烯与高密度聚乙烯相比较,其耐热
温度、刚性和硬度高于聚乙烯,而密度则较低。
●聚丙烯易氧化,因此必须加入稳定剂。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 聚丙烯用途
是由主催化剂三氯化钛和助催化剂烷基铝化物如二乙基 氯化铝组成。
为主催化剂,MgCl2为载体,ED(如对甲苯甲酸乙酯、苯 甲酸甲酯)为给电子体,AlR3(如三乙基铝)为助催化剂。
●第三代高效载体催比剂:TiCl4·ED·MgCl2/AlR3, TiCl4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发展阶段:
1. 聚氨酯的定义和反应通式。 (教材P132) 2. 从分子结构进行分析说明为什么异氰酸酯具有很高的 反应活性。(教材P132-133) 3. 简述一步法和两步法合成聚氨酯树脂的原理。 (教材 P135-137) 4. 分别举例说明合成聚氨酯的原料异氰酸酯、多羟基化 合物、扩链剂、催化剂的类型。(教材P138-146) 5. 从大分子结构方面阐述聚氨酯为什么会有广泛的应用 和优异的性能。(教材P147) 6.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分类,其成泡原理是什么,发泡工 艺有哪些。(教材P150-151、教材153-154)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5章思考题
1. 分别简述线型缩聚物和体型缩聚物的定义、应用和生 产方法。 (教材P107) 2. 简述四种线型缩聚物生产工艺的定义并比较它们的优 缺点和应用范围。 (教材P113) 3. 复习熔融缩聚生产工艺。(教材P115-118)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第6章思考题
共聚单体乙烯和1-丁烯的纯度要求>99.9%。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聚合工艺
中国聚丙烯生产方法与生产能力对比
生产方法 技术来源 生产能力, kt 所占比例,% 间歇式液相本体法 国内技术 394 45.3 液相气相组合式 本体法 引进技术 320 36.9 淤浆法 合计 引进技术 155 17.8 869 100
等规指数质 量,% 88~93
工艺特点 须脱灰 脱无规物
3~5
3~5
12~20
92~97
脱灰、脱活 不脱无规物
5~20
300~800
≥98
革去脱灰和脱无 规物工序
返回
d. 氢
●用高纯度氢来调节产品的熔融指数即分子量,用量为
丙烯体积的0.05-1% 。 Cat~~~~+H2 Cat—H+H~~~~
e. 其它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