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肠结核有哪些症状?

肠结核有哪些症状?*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肠结核症状,尤其是肠结核的早期症状,肠结核有什么表现?得了肠结核会怎样?以及肠结核有哪些并发病症,肠结核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肠结核常见症状:典型症状:肠外结核、腹痛、粪便黑色并带有血液、肠鸣、回盲部结核*一、症状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在早期多不明显,多数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如与肠外结核并存,其临床表现可被遮盖而被忽略。
因此,活动性肠外结核病例如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
应警惕肠结核存在的可能性。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可归纳如下:1.腹痛是本病常见症状之一,疼痛多位于右下腹,反映出肠结核好发于回盲部的病理特征;然而也可在中上腹或脐周,系回盲部病变引起的牵涉痛,经仔细检查可发现右下腹压痛点。
疼痛性质一般为隐痛或钝痛,有时在进餐时诱发,由于回盲部病变使胃回肠反射或胃结肠反射亢进,进食促使病变肠曲痉挛或蠕动加强,从而出现疼痛与排便,便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
在增生型肠结核或并发肠梗阻时,有腹绞痛,常位于右下腹,伴有腹胀、肠鸣音亢进、肠型与蠕动波。
2.大便习惯异常由于病变肠曲的炎症和溃疡使肠蠕动加速,肠排空过快,以及由此造成的继发性吸收不良,因此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腹泻常具有小肠性特征,粪便呈糊样或水样,不含黏液或脓血。
不伴有里急后重。
一般每天排便约2~4次,如果病变严重,涉及范围较广,则腹泻次数增多,有达每天十余次者。
溃疡涉及乙状结肠或横结肠时,大便可含黏液、脓液,但便血者少见。
此外,间有便秘,大便呈羊粪状,腹泻与便秘交替。
在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腹部肿块主要见于增生型肠结核,系极度增生的结核性肉芽肿使肠壁呈瘤样肿块。
在少数溃疡型肠结核合并有局限性结核性腹膜炎者,因其病变肠曲和周围组织粘连,或包括有肠系膜淋巴结结核,也可出现腹部肿块。
腹部肿块常位于右下腹,一般比较固定,中等质地,伴有轻重不等的压痛。
4.全身症状和肠外结核的表现常有结核毒血症,以溃疡型肠结核为多见,表现轻重不一,多数为午后低热或不规则热、弛张热或稽留热,伴有盗汗。
影像学诊断-消化影像胃肠疾病:腹部结核(Abdominal Tuberculosis)

X线表现
(一)溃疡型肠结核 部位: 好发于回盲部,常累及盲、结肠,也
可发生于空、回肠。 表现: (1)激惹征(跳跃征):常发生在
回盲瓣区域,钡剂通过迅速而不易充盈,末端 回肠可呈细线状。(2)变形:病变肠管呈轻 度不规则狭窄,结肠袋变浅甚至消失。(3) 龛影:溃疡较深时,病变段肠管呈不规则锯齿 状,常与正常段肠管相间。
肠结核。肠钡剂检查 粘膜相示肠粘膜破坏, 肠腔变形
正常升结肠 肠结核(增殖型)
小肠结核。小肠低张钡剂检查(A、B)示小 肠粘膜破坏,小肠边缘不规则,呈锯齿状
肠结核(溃疡型)
Intestinal tuberculosis
X线表现
结核性腹膜炎 (1)小肠分节舒张、胀气和动力减退。 (2)平片示大量腹水时腹部密度增高。 (3)钡餐见肠曲间距分开,或者肠管
增殖型:大量结核性肉芽组织和纤维增生,使 粘膜隆起呈大小不等的结节、肠壁增厚、肠腔 变硬狭窄。
病理
腹膜结核: 不同程度的腹腔渗液,腹膜粟粒结节
形成并增厚,肠系膜、肠管和肠系膜淋 巴结粘连成团,其间有较多的干酪样坏 死病灶。 肠系膜结核:
主要为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及干酪样变 并相互融合。
临床概况
临床表现
异常集中,异常分布排列,异常充盈, 外压性改变。
X线表现
肠系膜结核 一般很少有直接征象,淋巴结钙化为病愈
后标志
间接征象: 常表现为肠功能紊乱,肠曲不 规则舒张,分节和胀气。激惹征象及外 压性改变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诊断 有肺结核病史者,出现慢性腹痛、
低热、腹水,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发现 回盲部肠管有典型的激惹(跳跃)征, 肠管狭窄、僵硬,尤其侵犯回盲瓣区, 使回盲瓣增厚时应考虑肠结核。
肠结核的常见症状

肠结核的常见症状引言肠结核是肠道结核的一种,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肠结核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常见于结核病病人、结核病的患者及其亲属。
肠结核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易被忽视,而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肠结核的常见症状,并进行解答。
1. 腹痛腹痛是肠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通常感到一种隐痛或胀痛,常局限在脐周或右下腹,与进食有关。
腹痛可呈刺痛或绞痛样,严重时甚至出现持续性剧痛,使患者难以排便或排气。
这是由于肠道受到炎症和溃疡的刺激导致肠道运动障碍引起的,多发生在病变部位附近。
2. 腹泻腹泻是肠结核的另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一般表现为腹泻次数增多,大便呈水样或黏液样,有时也呈现带血。
这是由于肠道结核形成了肠腔狭窄、梗阻,排便受阻,导致肠腔内积聚大量液体,引起腹泻。
3. 体重下降肠结核早期常伴有食欲减退、消瘦以及全身乏力等症状,导致患者体重下降。
这是由于肠道病变导致吸收功能减弱、营养吸收不良,加上炎症反应等因素造成的。
4. 肛门直肠疼痛肛门直肠疼痛也是肠结核的一个常见症状。
患者会出现肛门或直肠区域的疼痛、刺痛感,尤其是排便时会加重。
这主要是由于肠道的炎症刺激了肠道的神经末梢导致的。
在病变局部,可能触及到的淋巴结区域比较多。
5. 恶心呕吐肠结核患者还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
这是由于肠道压力增高、肠腔狭窄、梗阻,导致食物进入胃部减少,胃内压力增高,从而引起恶心呕吐。
6. 肠梗阻肠结核长期存在或者严重炎症刺激,会导致肠道狭窄、梗阻,出现肠梗阻的症状。
患者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排便困难等症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7. 肠穿孔肠结核的严重炎症刺激和溃疡形成,可导致肠壁坏死和穿孔,出现腹膜炎等并发症。
肠穿孔是肠结核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膜刺激征阳性、腹腔感染等症状,需要及时手术处理。
8. 其他症状肠结核的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贫血、发热、乏力、消瘦、全身不适等,可能会因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肠结核的试题及答案

肠结核的试题及答案肠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影响小肠,尤其是回盲部。
以下是关于肠结核的一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肠结核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A. 胃B. 十二指肠C. 回盲部D. 直肠答案:C2.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哪种途径传播至肠道?A. 食物B. 空气C. 血液D. 淋巴答案:B3. 肠结核的典型症状包括:A. 腹痛和体重减轻B. 恶心和呕吐C. 腹泻和便秘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4. 肠结核的确诊通常需要___________检查。
答案:结肠镜5. 结核性腹膜炎是肠结核的一种并发症,其特点是___________。
答案:腹水积聚三、简答题6. 描述肠结核的临床表现。
答案: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痛、体重减轻、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在一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出现腹部肿块或肠梗阻的症状。
四、论述题7. 讨论肠结核的治疗原则。
答案:肠结核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通常包括长程的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治疗周期通常为6至9个月。
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梗阻、穿孔或大量腹水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五、案例分析题8. 患者,男性,35岁,因慢性腹痛、体重减轻和低热就诊。
体检发现腹部有压痛,但无反跳痛。
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血沉加快。
X线钡餐检查发现回肠末端有跳跃征。
请问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应该采取哪些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措施?答案: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肠结核。
进一步的检查可能包括结肠镜检查、活检和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治疗措施应包括抗结核药物治疗,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的反应,考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临床执业医师各章考点——内科学11

临床执业医师各章考点——内科学11第二十四章腹腔结核【考纲要求】1.肠结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2.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改变、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考点纵览】1.肠结核在回盲部引起结核病变的可能有关因素。
肠结核的病理类型。
2.腹泻是溃疡型肠结核的主要临床表现。
增生型肠结核多以便秘为主要表现。
3.肠结核的患者粪便检查找结核杆菌时只有痰菌荫性者,粪便阳性才有意义。
4.肠结核X线的特征性表现。
5.肠结核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6.结核性腹膜炎的病理特点。
7.腹壁柔韧感是结核性腹膜炎查体的特点,但不可仅凭腹壁柔韧感来诊断结核性腹膜炎。
腹水的化验特点。
8.结核性腹膜炎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历年考题点津】1.用抗酸染色法染色后,结核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的典型形态是A.为紫色的栅栏状排列杆菌B.为红色的粗大杆菌C.为紫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D.为红色的略带弯曲的细长杆菌E.为红色的竹节状排列杆菌答案:D2.肠结核最好发的部位是A.直肠、乙状结肠B.降结肠C.横结肠D.升结肠E.回盲部答案:E3.对肠结核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A. X线钡餐检查发现肠腔狭窄B.结肠镜检查示回盲部炎症C.结肠镜下活检找到干酪性上皮样肉芽肿D.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E.大便中查到结核杆菌答案:C(4~5题共用备选答案)A.经口B.经淋巴管道C.腹腔病变直接蔓延D.经血液循环E.腰椎病变直接蔓延4.结核性腹膜炎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答案:D5.肠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是答案:A(6~7题共用题干)女性,25岁,低热,便秘腹泻交替3年。
查体:右下腹5cm×5cm肿块,质中等,较固定,轻压痛。
6.最具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血沉B.血常规C.结肠镜检查D. X线钡剂透视E.诊断性腹腔穿刺答案:C试题点评:结肠镜可以对全结肠及回肠末端进行直接观察,如能发现病变,对诊断有重要意义;活检如能找到干酪坏死性肉芽肿或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确诊意义。
结核性腹膜炎的症状及临床治疗

临床表现本病多数起病较缓,但急性发病者亦为数不鲜。
主要症状为倦怠,发热、腹胀和腹痛,亦有畏寒、高热骤然起病者。
轻型病例开始呈隐蔽状态。
1.全身表现发热与盗汗最为常见,热型以低热和中等热居多,部分患者呈驰张热。
渗出型、干酪型病例或合并有严重的腹外结核的患者可呈稽留热,盗汗严重,重者有贫血、消瘦、水肿、口角炎及维生素A缺乏症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在育龄妇女中,停经不育者较常见。
2.腹痛多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多位于脐周、下腹,有时在全腹部。
当患者出现急腹症时,应考虑腹腔结核病灶溃破后引起的急性腹膜炎,结核性腹膜炎少有穿孔。
3.腹胀与腹水多数患者有腹胀感,可由结核病中毒症状或腹膜炎伴有的肠功能紊乱引起。
患者可出现腹水,以小量、中等量为多见。
腹水量较多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
4.腹壁柔韧感柔韧感是粘连型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特征。
绝大多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压痛,一般较轻微,少数压痛明显并有反跳痛,后者多见于干酪型。
5.腹部包块粘连型及干酪型患者的腹部常可触及包块,多位于中下腹部。
包块大小不一,边缘不齐,有时呈横形块状物或有结节感,多有轻微触痛。
6.其他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粘连型患者便秘较为常见,有时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肝肿大可由营养不良所致脂肪肝或肝结核引起。
如并发肠梗阻,可见蠕动波,肠鸣音亢进。
检查1.血象和血沉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腹腔结核病灶急性扩散者、干酪型及继发感染者的白细胞计数可增高,血沉既红细胞沉降率多数增快。
血沉也可作为病变活动的简易指标。
2.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菌素试验呈强阳性者对诊断本病有帮助,但粟粒型结核或重症病人反而可呈阴性。
3.腹水检查近年主张对感染性腹水的判断应增加实验诊断指标,腹水葡萄糖<3.4mmol/L,pH<7.35时,指示细菌感染,特别是腹水腺苷脱氨酶活性增高时,提示结核性腹膜炎。
本病腹水动物接种阳性率可达50%以上。
4.胃肠X线检查钡餐检查如发现肠粘连、肠结核、肠瘘、肠腔外肿块等现象,对本病诊断有辅助价值。
什么是肠结核

肠结核知识精简简短摘要本知识文档详细介绍了肠结核的核心概念和系统知识,涵盖临床表现及特征、常用术语解释、病理全过程、病因、发病机制、类型及其概念、并发症及其概念、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等内容。
适合医学生和患者阅读理解,提供了详细的例子和案例,内容严谨准确。
目录1.临床表现及特征2.常用术语解释3.病理全过程4.病因5.发病机制6.类型及其概念7.并发症及其概念8.详细诊断方法及其确诊标准9.鉴别诊断10.治疗11.预防12.例子和案例1. 临床表现及特征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表现为:•腹痛:多为间歇性,位于下腹部或脐周。
•腹泻和便秘交替:大便性状改变。
•腹部肿块:常在右下腹可触及。
•消瘦、乏力:慢性病程中的常见表现。
•低热、盗汗:结核感染的特征性表现。
典型病例赵先生,35岁,因间歇性腹痛、腹泻伴有低热、消瘦3个月就诊。
腹部CT提示回盲部壁厚,肠镜检查取活检确诊为肠结核。
2. 常用术语解释•肠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
•回盲部:小肠末端与大肠起始部分的连接处,是肠结核的好发部位。
•结核性溃疡:肠结核病变部位形成的溃疡。
•肠镜检查:通过内窥镜直接观察肠道内情况,并取组织进行活检。
•抗结核治疗:使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病。
3. 病理全过程肠结核的病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初始感染结核分枝杆菌通过消化道或血行传播进入肠道黏膜。
急性期细菌在肠道内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小结节和溃疡。
慢性期炎症持续,形成纤维化和瘢痕,导致肠腔狭窄或肠梗阻。
恢复期病变部位愈合,可能遗留纤维化和狭窄。
病例分析刘女士,40岁,有肺结核病史,近半年出现间歇性腹痛、腹泻,体重减轻。
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多发性溃疡,活检病理提示肠结核。
4. 病因肠结核的主要病因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通过以下途径进入肠道:•血行传播:来自肺部或其他器官的结核病灶。
•吞咽传播:咳痰后吞咽含有结核菌的痰液。
结核性腹膜炎4例临床分析护理体会

结核性腹膜炎4例临床分析及护理体会【关键词】结核性腹膜炎;临床分析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80-01结核性腹膜炎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弥漫性腹膜腔感染,发病率大约占全身结核病的5%,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最为常见,女性多于男性,引起结核性腹膜炎的病原体是结核分枝杆菌,腹膜病变主要来源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变。
结核性腹膜炎主要由肠结核、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输卵管结核等直接蔓延所致,少数则由粟粒结核或肺结核血行播散至腹膜,在腹膜形成潜在病灶,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生结核性腹膜炎。
由于机体反应性、免疫状态不同,入侵之结核菌数量、毒力、类型、感染方式不同,以及治疗措施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腹膜的病理改变可表现为渗出、粘连、干酪三型。
以粘连型最多见,渗出型居次,干酪型最少见。
临床上三型常互相并存,称为混合型。
2012年1-2月在我科确诊的4例结核性腹膜炎患者进行分析,并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例1,患者,女性,39岁,因“间断腹胀半年余”入院,查体:t37.0℃,p88次/分,r20次/分,bp120/90mmhg,发育正常,营养良好,胸廓对称,听诊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语音传导正常。
心前区无异常隆起,未扪及震颤,叩诊心界无明显扩大,心率88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稍隆,上腹部见陈旧手术疤痕,无肠型、蠕动波,腹软,稍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murphy征(-),未扪及包块,双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不亢进。
腹部b超:腹腔大量游离液性暗区。
腹水结核菌培养:阳性。
入院后,予以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乙胺丁醇,利福平,吡嗪酰胺,莫西沙星,五水头孢唑啉钠等抗痨抗炎对症治疗,行腹穿抽液术:腹水常规:李凡他实验:+++,颜色:黄,透明度:混,白细胞:0.50*10 /l,腹水生化:氯:109.6mmol/l,乳酸脱氢酶:216iu/l,总蛋白:56.9g/l,葡萄糖:4.73mmol/l,腺苷脱氨酶:14u/l,腹水病理:见间皮细胞,淋巴细胞,未见肿瘤细胞,予以加强腹腔引流,利尿等治疗患者症状好转,复查腹水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