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材解读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本框是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单元的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的第二框。

教材针对学生实际,从“新中国的生日”入手,通过图片及文字介绍,让学生国庆日的来历;通过图文故事“这时应该怎么办”,启发学生自觉尊重和爱护国旗等国家标志,加深对祖国的爱戴之情;“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这一活动主题通过人们欢庆国庆的热烈场面,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喜悦之情,并引导了解身边的人如何建设我们的国家,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自豪感也就油然而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来;2、尝试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活动中感受、体验国庆的欢乐气氛,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感受人们迎接国庆的喜悦心情,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2、体验国庆的欢乐气氛,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知道我国的国庆日的来;2、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国旗国徽等标志,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英雄事例。

1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1、多媒体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鸽子在崇山峻岭间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永远没有忧患永远宁静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棵金色麦穗鸽子在风风雨雨中飞过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愿你逆风起飞雨中获得收获我们祝福你的生日我的中国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期望的歌2、谈话引题:我们祖国的生日是哪一天啊?生回答。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1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1一. 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国庆节的各项活动,如升国旗、看阅兵、放鞭炮等,让学生在了解国庆节的同时,感受祖国的繁荣昌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国庆节的认识有限。

但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参加过一些庆祝活动,如升国旗、看阅兵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国庆节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国庆节的氛围。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和感受。

3.游戏教学法:设计相关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国庆节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国庆节的相关图片、视频等素材。

2.准备升国旗、放鞭炮等庆祝活动的道具。

3.准备分组讨论的卡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国庆节的氛围,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

如:“你们知道国庆节是什么时候吗?”“国庆节有哪些庆祝活动?”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图片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如升国旗、看阅兵、放鞭炮等。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国庆节的意义,如祖国的繁荣昌盛等。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和感受。

每组选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游戏:设计“国庆知识问答”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国庆节的认识。

如:“国庆节是哪一年成立的?”“我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4.巩固(5分钟)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课件教学说课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课件教学说课
确定本组的一种 庆祝方式,联合做好 准备,下节课展示。
02 访一访
身边的大人在怎样 建设我们的国家,准备 怎样庆祝国庆节?
唱响祖国妈妈 最爱的生日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05 说板书
6.班级生活有规则
故事结束啦。在这个故事中, 我们看到了龟兔赛跑的过程。兔 子虽然有先天的优势,但是最后 却是乌龟成为了胜利者。
在班集体活动中又要遵守哪些规则?
《谦让歌》 好学生,要谦让,好处方便我不抢,要学孔融把梨让。 不抢先,先别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上课铃声响,碰翻我的书,画画不小心,弄脏我的衣, 玩时不留意,打到我的手,想想真生气,你说怎么办…… 让!让!让!上学如同去看戏,千家万户校园聚。 互相磨擦难避免,谦让二字要牢记; 能忍则安是美德,专心致志说学习; 一丝不苟求甚解,知丰技高成大器!成大器!
与小学生有关的交通规则 1、在马路上走路应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 2、横穿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做到红 灯停绿灯行,注意避让拐弯车辆。 3、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或跟在车后奔跑。 4、乘公共车辆时要在站台候车,待车停稳后先下后上。 5、车辆行驶中,不把身体任何部位伸出车外。 6、未满12周岁不能在马路上骑自行车。
补充资料,填补空白点
自登报征求后,社会 上的反应非常热烈。一 个月内,收到应征稿件, 统计如下:国旗1920件, 图案2929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补充资料,填补空白点
组织活动,解决重难点
摆一摆
练一练

尊 重
眼 大

爱 护

四、看发展、办
许下美好的心愿




课后拓展

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

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

道德与法治《欢欢喜喜庆国庆》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中的第一课《欢欢喜喜庆国庆》。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在公共场所”的第一课。

本单元以“公共生活”为主题,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在公共生活中需要遵守的规则和秩序,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和文明素养。

而《欢欢喜喜庆国庆》这一课则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材首先通过展示开国大典的图片,引出国庆节的话题。

接着,教材通过呈现人们庆祝国庆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国庆的欢乐氛围。

然后,教材引导学生了解国旗、国徽、国歌等国家象征,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最后,教材鼓励学生以实际行动庆祝国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于国庆节的了解可能比较浅显,他们大多只知道国庆节是一个放假的节日,对于国庆节的由来、意义以及国家象征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对于爱国主义教育也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三、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交流、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知道国旗、国徽、国歌是国家的象征。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行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3《欢欢喜喜庆国庆》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人教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的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本课内容通过讲述国庆节的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对于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庆节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国旗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方式,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庆节的意义。

2.互动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教学法:通过讲述国庆节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图片:准备与国庆节相关的图片,如升国旗、阅兵式等。

2.视频:准备与国庆节相关的视频,如升国旗、阅兵式等。

3.课件:制作课件,内容包括国庆节的来历、庆祝活动等。

4.国旗模型:准备国旗模型,用于教学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国庆节的庆祝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国庆节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讲述国庆节的来历和庆祝活动,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庆节的看法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自豪感。

4.巩固(10分钟)利用国旗模型,教授学生升国旗的正确方法,让学生尊重国旗,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表达对祖国的热爱,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庆节的庆祝活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三课
《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
课型
新授
授课时间
教学课时
二课时
备课教师




1、通过教学,使学生简要的了解有国庆节的历史、文化、习俗,了解新中国来之不易,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周围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学生的国家意识,爱国情怀。
2、初步认识国家象征,知道国旗,国歌,国徽。知道要尊重国家象征。
3、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采用多种方式了解身边的人是怎样建设祖国的,他们将会怎么过国庆节。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国家象征,树立爱国意识。
教学难点:了解国庆节的历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激学法、补学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实践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生日歌》《国家》歌曲
教 学 流 程
出示图片。
他是一名边防军人,肩负着守卫祖国边疆的责任。时刻为祖国站好岗。哪怕是节假日也不例外。
他是救死扶伤,救人于病魔的白衣天使。国庆的他需要值班,需要坚守岗位。
她是一名建筑工人。咋地而起的高楼大厦,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作。他们想回家与家人团聚。但是工期不等人,假期仍需工作。
稻谷飘香的季节,农民伯伯体会到收获的喜悦。但是也承担着劳作的辛苦。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国家象征?
2、这时应该怎么办?
出示11页12页下四幅图讨论你该怎么做
三、课堂总结(2分钟)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拓展(2分钟)
声音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国家》
二、教学活动(34分钟)
1、小调查:调查身边的人,他们的职业,他们是怎么庆祝国庆节的?
小结:各行各业的人,都以自己的方式庆祝祖国的生日。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建设祖国的繁荣,这样我们才能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欢庆国庆。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优秀备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欢欢喜喜庆国庆》是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国庆节的来历、意义以及庆祝活动。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认识国旗、国徽等象征国家的重要标志,以及通过庆祝活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家概念,对国庆节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以及国旗、国徽等标志的象征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讲解。

此外,学生对于庆祝国庆节的方式和活动还缺乏深入的认识和实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认识国旗、国徽等象征国家的重要标志。

2.通过庆祝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庆祝活动的热情,提高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国庆节来历和意义的讲解。

2.国旗、国徽等标志的象征意义的解释。

3.学生动手制作庆祝活动的道具,以及团队协作的训练。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国旗、国徽等标志的象征意义。

2.演示法:展示国旗、国徽等标志,让学生直观认识。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庆祝活动的道具,提高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庆祝活动的方式和活动安排,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国旗、国徽等标志的图片和实物。

2.准备庆祝活动的道具制作材料。

3.准备课件和教学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和教学视频,简要介绍国庆节的来历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国旗、国徽等标志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认识,并讲解其象征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庆祝活动的道具,如小国旗、五星红旗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4.巩固(5分钟)分组讨论庆祝国庆节的活动方式和安排,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欢欢喜喜庆国庆》(教案)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教案:《欢欢喜喜庆国庆》——全国通用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增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2. 国庆节的相关活动3. 制作国庆主题的手工作品4. 分享和展示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制作出有特色的国庆主题手工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国庆节的相关资料和图片2. 手工制作材料(如彩纸、剪刀、胶水等)3. 展示板或墙壁五、教学过程1. 导入1.1 教师出示国旗,引导学生说出国旗的名称和颜色。

1.2 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介绍国旗的由来和意义。

1.3 引出国庆节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国庆节的认识2.1 教师出示国庆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内容。

2.2 教师讲解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国庆节的重要性。

2.3 学生分享自己对国庆节的了解和感受。

3. 国庆节的活动3.1 教师出示一些国庆节的相关活动图片,如升旗仪式、游行、观看烟花等。

3.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活动,讨论如何参与并表达对祖国的祝福。

3.3 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4. 制作国庆主题手工作品4.1 教师出示一些国庆主题的手工作品示例,如国旗、灯笼、贺卡等。

4.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手工作品进行制作。

4.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鼓励学生创新。

5. 分享和展示5.1 每组将制作好的手工作品放在展示板或墙壁上。

5.2 学生轮流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5.3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强调国庆节的重要性。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制作和展示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国庆节的由来和意义,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欢喜喜庆国庆
单元结构图
本课地位
本课是第一单元“我们的节假日”的第三个课题。

“我们的节假日”共包括四个课题。

课题一:假期有收获;课题二:周末巧安排;课题三:欢欢喜喜庆国庆;课题四:团团圆圆过中秋。

本课“欢欢喜喜庆国庆”包含两个话题:新中国的生日、庆祝我们共同的节日。

根据课程标准,本单元要实现的课程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周末、国庆和中秋等节假日,了解应该如何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和假期生活,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教学分析
开学不久即是全国人民迎接国庆的日子,本课通过对祖国妈妈生日的介绍,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之日,即1949年10月1日。

以后,每年10月1日均为国庆纪念日,在这个节日里都为祖国庆祝生日,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之情,进而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二年级学生年纪小、阅历浅,对于他们而言,国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多学生不能准确地说出国家的全称,不知道国庆节是哪一天,因此他们对国庆节的认识是模糊的、不全面的。

从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二年级学生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国庆节活动,但他们在生活中还是能够感受到节日气氛的,比如,国庆节学校放假,孩子们可以回家去过节。

街上布置的花篮、建筑物上或学校、单位门前庆国庆的标语、灯饰等。

有条件的农村家庭,父母还
会带孩子去城里参观游玩。

再有孩子们通过翻看日历,看电视节目中的庆祝画面等途径,也能够感受到一些国庆节的信息。

针对以上教学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知道我国的国名与国庆日,感受人们欢度国庆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是: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教学建议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要从活动入手,拉近学生与教材的距离。

通过人们欢庆国庆的热烈场面,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喜悦之情,并引导学生明白大家如此热烈地庆祝国庆是因为对祖国的热爱。

我们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导入方式:
●设置疑问,引起学生好奇心
●引入生活中的国旗国徽
●视频导入,欣赏视频:《抗日战争简史》
●结合学生平时的升旗活动,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欣赏视频:《祖国妈妈》
通过导入,抓住学生感情,进入新课。

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种活动形式,例如欣赏视频、歌曲以及小组调查等,使学生了解更多的国庆节知识,培养爱国情感。

例如,可以选用下列活动:
●国庆节的由来,欣赏视频:《我们的国庆节》
●认识国旗和国徽,欣赏视频:《天安门升旗仪式》
●寻找生活中的国旗和国徽
●欢度国庆节,欣赏视频:《国庆60周年大阅兵》,欣赏音乐:《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革命英烈故事会
●怎样参加升旗仪式,欣赏歌曲:《歌唱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我为祖国庆生日,通过诗朗诵、知识竞赛、模拟升旗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妈妈的热爱之情
总之,通过视频、歌曲以及图片等资料,创设多种多样的有趣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国庆节、热爱国庆节、自发的庆祝祖国妈妈的生日。

最后,可以用下列方式小结:
●归纳国旗国徽出现的地点
●总结本课知识,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
●总结升旗时的注意事项
●鼓励学生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例如:
为了人民的解放和祖国的富强,许多革命先辈不断探索拯救中国的革命道路,付出了不懈努力和巨大牺牲。

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精神,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以上教学设计,一般情况下,可用两个课时完成。

当然,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情况,选用不同组合方式,灵活安排好教学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