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名师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教案

诚实守信教案诚实守信教案(通用10篇)诚实守信教案篇1一、活动目标:1、知: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白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诚实守信很重要。
2、情:从《曾子杀猪》的故事中体会到诚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意:小珊迪的感人故事,激发学生自觉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好品质。
4、行: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争做品德高尚的好少年。
二、活动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诚实守信做个品德高尚的好少年。
2、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诚实意识,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三、活动准备1、讲故事;2、排演课本剧;3、收集班内有关诚信的人和事。
四、活动过程:概念入手,引出课题诚信是金,诚信是真,诚信是美,诚信是德。
人们常说:“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我却要说:“诚信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种美德。
”生活有了诚信更加灿烂。
人生有了诚信才更加迷人。
今天,我们就来上一堂《诚信,让世界更加精彩》的班会课。
(一)亲身感悟,明确目标1、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就有许多关于“诚信”的成语、格言和故事,你知道哪些?(信誓旦旦:言必行,行必果;一诺千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2、讲故事《曾子杀猪》下面请同学们听一个古人的故事:《曾子杀猪》,想想:怎样才是一个讲信用的人?小小组讨论:评一评曾子和曾妻的行为3、曾子的举动让我们感动,但通过他的故事和你平时听到、看到的人和事,认为怎样才是一个守信的人?学生交流、师总结:同学们说的很好,诚信就是诚实,不欺骗别人,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努力去做到。
4、课本剧《小珊迪》古往今来,诚实守信的故事都被人们称颂,诚实守信的好孩子—小珊迪更是我们少年儿童的骄傲,请看课本剧《小珊迪》(二)思考:小珊迪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最让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现在你想对他说什么?(小组讨论)5说一说你有没有不诚信的言行。
其实,诚实守信也是少年儿童做人的根本,我们作为一名学生,一名少先队员,更应该做到诚实守信。
那么,《小学生守则》和少先队队风在这方面是如何要求我们的呢?(出示幻灯,齐读:《小学生守则》第十条:诚实,勇敢,不说谎话。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掌握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二、教学重难点4.教学重点: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5.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诚实守信的原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6.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诚实守信的小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诚实守信。
7.讲授新课(1)诚实守信的含义:诚实就是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守信就是遵守诺言,不虚伪欺诈。
(2)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交往的基石,是企业发展的保障。
(3)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知错就改。
8.课堂活动(1)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关于诚实守信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是否符合诚实守信的原则,并说明理由。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并请小组代表发言。
9.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原则。
10.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掌握了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思维活跃,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诚信意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学方法不够多样化,对学生的引导不够深入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诚实守信》教案精选

《诚实守信》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六单元“诚实守信”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如何做到诚信、诚信与人际交往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含义及其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运用诚信原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
教学重点: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以及诚信与人际交往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教材、随堂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诚信小故事,引发学生对诚信的思考,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展示:(1)诚信的含义:讲解诚信的词义,结合现实生活案例,阐述诚信的含义。
(2)诚信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诚信在人际交往、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
(3)如何做到诚信:介绍一些诚信行为的表现,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培养诚信意识。
(4)诚信与人际交往的关系:讲解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举例说明诚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3.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分析诚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诚信原则解决实际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诚信的含义2. 诚信的重要性3. 如何做到诚信4. 诚信与人际交往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诚信的认识和体会。
2. 答案要求:要求学生从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如何做到诚信等方面进行阐述,不少于2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有关诚信的书籍,参加诚信主题的活动,将诚信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诚信。
2. 例题讲解:选取典型例题,分析诚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5篇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5篇第一篇: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4.3诚实守信》教学设计第3课时《诚实守信》教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含义;了解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明白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能力目标懂得诚信是每个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珍惜个人诚信记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教师明确:诚实守信。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了解诚信(一)诚信的含义活动一:解读诚信阅读教材,思考:诚信的含义。
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目标导学二:诚信的意义(二)诚信的重要性活动二: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学生阅读教材P41“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 2.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教师讲述:不按时赴约耽误了同学的时间,影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程,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我们不愿与不讲诚信的人交往,因为我们觉得他言而无信。
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
教师总结: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活动三: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学生阅读教材P4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1.思考:某工艺厂为什么赢得了市场?某公司为何宣告破产?2.通过以上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诚实守信 教学设计

诚实守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诚实守信的价值观,明白诚实守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行为习惯。
3. 引导学生分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并探讨如何建立诚信社会。
二、教学内容1. 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2. 诚实守信的典型案例分析。
3. 诚实守信缺失的危害和原因。
4. 如何建立诚信社会。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诚实守信缺失的原因和如何建立诚信社会。
重点:诚实守信的含义和重要性。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用于展示PPT。
2. 教学软件用于播放视频和音频资料。
3. 黑板用于列举重点和难点。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诚实守信的理解程度。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诚信与失信的场景。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故事导入,讲述一个因诚实守信而成功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讲授新课:讲解诚实守信的含义、重要性,分析诚实守信的典型案例。
3. 巩固练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诚实守信缺失的原因和如何建立诚信社会。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诚实守信的重要性。
七、评价与反馈1. 设计评价策略:通过小组报告、口头反馈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2. 为学生提供反馈: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具体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诚信意识。
八、作业布置1. 搜集有关诚实守信的正反面案例。
2. 写一篇关于诚实守信的文章,字数不少于300字。
《诚实守信》教案(精选14篇)

《诚实守信》教案(精选14篇)《诚恳守信》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学问与力量:懂得诚恳的含义,懂得诚恳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
知道拒绝谎言、重视承诺的要求和意义,学会处理诚恳与隐私的关系。
了解社会生活中诚恳的简单性。
培育和提高做一个诚恳的人、过诚恳的生活的力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熟悉诚恳守信是最重要的交往品德,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树立以诚信为荣,以撒谎、失信为耻的意识,形成稳定的诚信道德情感。
二、教学重点:诚信的意义和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三、教学难点:如何处理拒绝谎言和保留隐私的关系四、学问要点:一)诚恳是做人的基本原则1、诚恳的内涵2、诚恳的重要性二)拒谎言,重承诺1、谎言的根源及危害2、承诺的重要性及要求三)诚恳、隐私与“善意的谎言”1、诚恳与隐私2、诚恳与“善意的谎言”四)坚守诚信的绿洲1、精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2、坚守诚信美德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引导同学阅读课本P30,社会风景,“日常琐事‘点评’”:小康家的房子小蕾借钱阿白叔的香肠他们的点评你同意吗?假如事情再往下进展会发生哪些事呢?(请大家发挥合抱负象,想象一下这三个场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思索:这样的结果是怎样造成的?(丢失诚恳守信的道德品质)(二)、诚恳是做人的基本原则1、诚恳的内涵:(1)什么是诚恳?(说狡猾话、办狡猾事,不弄虚作假,不隐瞒哄骗,不自欺欺人,表里如一。
)对自己:不自欺,内心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诚恳对他人:恳切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全都,践守诺言(2)诚恳与守信的关系:(诚恳是守信的基础,守信则是诚恳的外现。
诚恳守信,不论在哪个年月,哪个国度,都是一种最受重视和最值得珍视的品德,一个抛弃了诚信,靠撒谎和哄骗他人生活的人为社会不齿,也不行能在事业上取得真正的胜利。
)(3)忠诚狡猾的人也有可能犯错误,但同虚伪的人犯错误的性质不同。
(4)商鞅言而有信的故事,这个故事为什么流传至今?你还知道哪些讲诚信的故事吗?2、诚信的重要性:从这些故事中可以看出,每个人都不情愿与不诚恳、爱说谎的人打交道,由于这种人无法给人一种信任感和平安感。
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_诚实守信优秀9篇

诚实守信优秀教学设计_诚实守信优秀9篇诚实守信篇一8.2 诚实守信与善待他人复习目标: 1、记住诚实的内涵和意义,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行为,做诚实守信的人;2、理解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尊重平等的人格做到平等待人。
复习重点: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复习难点:做到平等待人;中考考点1、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2、识记诚实守信的内容和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3、理解公民应怎样做到诚信4、识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5、理解平等待人的表现复习过程一、自主复习与知识梳理★1、如何理解诚实守信的重要性?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品德的基础。
①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个人修养)②只有一个诚实的人才能信守诺言,履行约定,获得他人的信任与尊重;(他人信任)③只有诚实守信,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人际关系)④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秩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社会才能和谐。
(社会进步)2、识记诚实守信的内容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
3、识记正确看待社会生活中的不诚信现象①社会生活是复杂的,人们的道德水准参差不齐。
在市场经济中一些不讲诚信的人、见利忘义的行为只是社会前进中的逆流漩涡。
大多数公民和企业的诚实守信行为才是市场繁荣、经济增长的坚实基础。
②对“善意的谎言”的理解在某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善意的谎言”。
出于安慰、鼓励、帮助他人的目的,将一些负面的事实加以掩饰,那是与人为善的行为,与不负责任、不讲信用、损人利己的弄虚作假行为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4、理解公民应怎样做到诚信①诚实的人对自己是诚实的,意味着不自欺,内心坦坦荡荡,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②诚实的人对他人诚恳实在,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言行一致;坚守诺言。
5、识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人,每个人天生就应该具有同等的生命权利、发展权利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诚实守信》教案精选

《诚实守信》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思想品德》教材第七章《诚实守信》,具体内容包括: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如何做到诚信、诚信与人际关系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含义,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诚信意识,提高诚信行为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诚信的含义、诚信的重要性、如何做到诚信。
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诚信原则,处理人际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诚信与失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诚信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讲解:(1)诚信的含义:诚实、守信、忠诚、老实。
(2)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保障。
(3)如何做到诚信:树立诚信意识,培养诚信品质,坚守诚信原则,勇于承担责任。
3. 实践情景引入:以诚信购物为例,让学生讨论在购物过程中如何体现诚信原则。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诚信的选择题,分析各个选项的正确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编写一个诚信小故事,并在课堂上分享。
强调诚信在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2)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体现诚信原则的事例。
2. 答案:(1)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重要标准。
诚信包括诚实、守信、忠诚、老实等方面。
诚信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示例:①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②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③在购物时,如实告知商家需求,不故意挑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是否真正理解诚信的重要性。
2. 拓展延伸:建议学生阅读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和故事,进一步加深对诚信的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诚信原则,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诚实守信》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诚信的重要性或意义;懂得践行诚信的具体要求。
能力目标:自觉践行诚信,做文明诚信的人,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诚信意识,做文明诚信的人,热爱国家,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讲诚信的良好社会风尚。
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思考: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教师明确:诚实守信。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了解诚信
(一)诚信的含义
活动一:解读诚信
阅读教材,思考:诚信的含义。
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目标导学二:诚信的意义
(二)诚信的重要性
活动二: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学生阅读教材P41“运用你的经验”)
1.思考:你怎么看待小方的言行?
(1)小方迟到了十分钟,耽误了其他同学的时间,这是不诚信的行为,会失
去同学们对他的信任。
(2)按时促进,履行诺言,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你愿意与这样的人交往吗?
不按时赴约耽误了同学的时间,影响了志愿者活动的进程,是不讲诚信的表现。
我们不愿与不讲诚信的人交往。
教师总结: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西汉·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唐代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
”错刀:古钱名。
从季布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
因为我们觉得他言而无信。
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
相反,如果弄虚作假、口是心非,就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安身立世。
活动三: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学生阅读教材P42第二个“探究与分享”)
1.思考:某工艺厂为什么赢得了市场?某公司为何宣告破产?
某工艺厂勇于承担错误造成的后果,长期诚信经营,最终赢得了市场和良好的口碑;某公司弄虚作假,最终导致宣告破产。
说明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2.通过以上案例,谈谈企业诚信经营的意义。
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生不衰。
活动四: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曾推出了一档调查节目——家风是什么?
面对记者突如其来的提问,许多人坦言:“家风就是讲诚信,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东西。
”诚信不仅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更是许多家庭不断传承的理念。
诚信重要无可非议,但诚实守信的美德会对家庭带来何种影响?身边的诸多诚信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十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恪守诚信美德的传统给家庭带来了经久的名望和声誉。
材料二:没有一种文明建立在谎言之上,没有一项事业能在言而无信的环境下获得成功。
今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已成为一种资源、一种工具、一种生产力,具有真金白银般的价值。
“信义兄弟”孙东林诚信做人,如今事业飞速发展;“油条哥”刘洪安因诚信获得30万元信用贷款;马虎坚守诚信从一名普通的建筑工做起,如今已成为公司总经理……好人有好报,诚信不吃亏。
诚信带来的,不仅是内心的宁静,更有事业的勃兴,社会的进步。
思考:诚信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如果人人讲诚信,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什么影响?
教师讲述:诚信美德是家风理念,为“家族”加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美德是“真金白银”。
社会成员之间以诚相待、以信为本,能够增进社会互信,减少社会矛盾,净化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能够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积累社会资本;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教师总结: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教师总结:诚信的重要性:(1)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3)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
(4)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目标导学三:践行诚信
(三)做到诚信
活动五:树立诚信意识
(学生阅读教材P44“运用你的经验”)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要绝对尊重他人的隐私。
实与隐私不能共存,讲诚实就没有隐私,保护隐私就做不到诚实。
为了表明自己的诚意,有时难免说些“善意的谎言”。
思考:你是否赞同上述同学的观点?说说理由。
不赞同前两种观点,赞同后一种观点。
理由: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会面临两难的选择。
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展示材料)
“诚信老爹吴恒忠,信义无价美名扬。
”吴恒忠花了十年时间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还清去世的儿子欠下的近20万元债务。
吴恒忠为什么获得大家的好评?
吴恒忠践行诚信,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吴恒忠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一个诚信的人。
活动六: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展示材料)
材料一:一名成绩优异的名牌大学毕业生准备找工作,他不知道,他的档案袋里有三次乘公共汽车逃票的经历。
材料二:2016年7月,共青团中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全面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
青年信用体系通过记录和评价青年的诚信状况,把志愿服务、获奖、培训等“正面”信息作为加分信息,应用到青年教育、就业、创业、融资、婚恋等方面,营造激励守信的良好氛围,引导青年注重诚信。
1.思考:你觉得用人单位会录用这名大学生吗?
2.我们应如何对待自己的诚信记录?
教师讲述:个人诚信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日益受到重视,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不断完善,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我们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为建设诚信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
教师总结:践行诚信:(1)树立诚信意识。
(2)运用诚信智慧。
(3)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诚信的知识,知道了什么是诚信,明白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
资产和标识;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懂得了践行诚信需要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营造诚信的社会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四、作业布置
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板书设计
诚实守信
诚信无价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诚信是企业的资本
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践行诚信树立诚信意识
运用诚信智慧
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学习什么是诚信,诚信的重要性,以及培养诚信品质的做法,引导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为国家诚信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本节课活动较多,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励学生思考探讨诚信方面的知识,反思自己的不足之处,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另外,诚信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意义、珍惜个人诚信记录与学生生活有些距离,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诚信智慧需要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结合具体情境去运用,作出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