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合集下载

YBB60022012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

YBB60022012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

YBB60022012包装材料不溶性微粒测定法Baozhuangcailiao Burongxingweili CedingfaInsoluble Particulate Matter Test for Packaging Materials本法适用于药用胶塞、输液瓶、输液袋和塑料输液容器用内盖的不溶性微粒大小及数量的测定。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一般先采用光阻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复验,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第一法光阻法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光阻法检查不溶性微粒即依据此原理。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径范围为2~10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试验环境及检测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C项下规定进行。

仪器的校正与检定照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C项下规定进行。

测定法(1)药用胶塞除另有规定外,取被测胶塞数个(总表面积约100cm2),置250ml锥形瓶中,加入微粒检查用水适量(取用微粒检查用水的ml数与被测胶塞总面积的cm2数之比为1:1),用铝箔(或其他适宜的封口材料)盖住锥形瓶瓶口,置振荡器中(水平圆周转动,直径12 mm±1mm,振荡频率300转/分钟±10转/分钟)振荡20秒。

小心移开铝箔(或其他适宜的封口材料),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瓶后,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静置,在15分钟~30分钟时间范围内连续测定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记录数据。

每个供试品第一次数据不计,取后续测定结果,计算平均值。

(2)输液瓶和输液袋除另有规定外,取装液供试品适量,用水洗净容器外壁,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再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静置适当时间脱气后,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溶液均匀(或将供试品容器直接脱气后置于取样器上,不加搅拌),依法测定至少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记录数据。

不溶性微粒显微计数法

不溶性微粒显微计数法

不溶性微粒显微计数法检测介绍药典规定:按照中国药典0903章节的要求,不溶性微粒的检测有两个方法,光阻法不溶性微粒检查和显微镜不溶性微粒检查。

随着光阻法收录入药典作为不溶性微粒检查的一个方法以来,由于其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无需制样等优点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也便成了用户偏爱和较高一种的检查方法。

而显微镜法不溶性微粒慢慢淡出人们视野。

随着药学的发展,尤其是制剂学的飞速进步,各式新的剂型进入临床,如注射用乳剂,常见的有丙泊酚、中长链脂肪乳、三腔袋脂肪乳等,脂质体,混悬剂,滴眼剂,混悬剂,易产生气泡剂型等。

此种注射剂剂型的特殊性,无法利用常用的光阻法检测不溶性微粒,因为其样品本身的不透明性、高粘度等原因,使得采用光阻法检测会产生假性结果,因为光阻法会将样品本身和气泡也作为颗粒计入。

中国药典CP中规定所有的注射剂都要做不溶性微粒项目检查,故而显微镜法不溶性微粒检查设备是非常重要的选择。

常规显微镜不溶性检查的缺陷•常规显微镜不溶性微粒检查大家会采用一台简单显微镜,人工进行计数。

此种操作的难点是:•无法避免人为的原因导致计数的偏差,主观性太强;•最重要的是人为计数对实验员眼睛的要求较高,用眼过度会造成视力过早下降,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眼疾;•操作不规范性,测试结果重复性差上海胤煌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全自动不溶性微粒显微计数法YH-MIP-0103系列,从样品制备到测试完成有一套完整的方案。

1)直接按照药典要求出具报告;2)全自动进行滤膜全扫描,并进行颗粒图片分析;3)可以区分颗粒性质,鉴别不溶性微粒的来源,是金属还是纤维;4)按照颗粒性质进行归类分析统计;5)光阻法检测不通过时,作为光阻法不溶性微粒的一个验证;设备构成•样品过滤装置,烘干装置,检测分析系统,电脑等。

•检测分析系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配置奥林巴斯体式显微镜、奥利巴斯金相显微镜、徕卡金相显微镜、尼康金相显微镜等。

应用领域•应用范围:乳剂、脂质体、滴眼剂、混悬剂、易产生气泡剂型、粘度大制剂等•执行标准:中国药典CP,美国药典 USP 788、USP 789,欧洲药典 EP,英国药典BP2013,日本药典JP等YH-MIP-0103系统介绍:•组成:显微镜颗粒分析系统既可以观察颗粒形貌,还可以得到粒度分布、数量、大小、平均长径比以及长径比分布等,为科研、生产领域增添了一种新的粒度测试手段;该系统包括光学显微镜、数字CCD 摄像头、图像处理与分析软件、电脑、打印机等部分组成;是传统显微测量方法与现代图像处理技术结合的产品;•软件:测试软件具有操作员管理系统、测试标准、零件测试模板、图像存储、颗粒追踪、报告输出、清洁度分析等功能;全面自动标准选择、颗粒尺寸设定、颗粒计数,或按用户设定范围计数,自动显示分析结果,并按照相关标准确定产品等级;•专业软件控制分析过程,手动对焦,手动光强,自动扫描,自动摄入,自动分析;•专用数字摄像机将显微镜的图像拍摄及扫描;全自动膜片扫描系统,无缝拼接,数字化显微镜分析系统;•数据传输:R232 接口数据传输方式将颗粒图像传输到分析系统;颗粒图像分析软件及平台对图像进行处理与分析;显示器及打印机输出分析结果;•特点:直观、形象、准确、测试范围宽以及自动识别、自动统计、自动标定等特点;避免激光法的产品缺陷,扩展检测范围;YH-MIP-0103系统介绍:胤煌科技为您奉献的专门高性价比实验室显微镜。

2020版《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检验操作规程

2020版《中国药典》不溶性微粒检验操作规程

一、目的:制订详尽的工作程序,规范检验操作,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样品不溶性微粒的测定。

三、职责:1、检验员: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认真、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2、化验室负责人:监督检查检验员执行本操作规程。

四、内容:1、简述:1.1本法系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1.2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1.3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人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

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稀释后测定。

2、试验环境及检测:2.1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洁净工作台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l.O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2.2取微粒检査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符合下列要求:光阻法取50ml测定,要求每10ml 含lO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粒以下。

显微计数法取50ml测定,要求含10μm 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

3、第一法(光阻法):3.1测定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细检测通道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

3.2对仪器的一般要求:3.2.1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3.2.2测量粒径范围为2〜100u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3.3仪器的校准:所用仪器应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本法系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㊁注射用无菌粉末㊁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㊂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㊂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㊂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㊂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稀释后测定㊂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洁净工作台进行㊂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㊁无微粒㊂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㊂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符合下列要求:光阻法取50m l测定,要求每10m l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粒以下㊂显微计数法取50m l测定,要求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㊂第一法(光阻法)测定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细检测通道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㊂对仪器的一般要求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㊁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㊂测量粒径范围为2~10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 l㊂仪器的校准所用仪器应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㊂(1)取样体积待仪器稳定后,取多于取样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置于取样杯中,称定重量,通过取样器由取样杯中量取一定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后,再次称定重量㊂以两次称定的重量之差计算取样体积㊂连续测定3次,每次测得体积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ʃ5%以内㊂测定体积的平均值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ʃ3%以内㊂也可采用其他适宜的方法校准,结果应符合上述规定㊂(2)微粒计数取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平均粒径为10μm的标准粒子,制成每1m l中含1000~1500微粒数的悬浮液,静置2分钟脱气,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其均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3次,记录5μm通道的累计计数,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后两次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与已知粒子数之差应在ʃ20%以内㊂(3)传感器分辨率取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5%,平均粒径为10μm的标准粒子(均值粒径的标准差应不大于1μm),制成每1m l中含1000~1500微粒数的悬浮液,静置2分钟脱气,开启搅拌器,缓慢搅拌使其均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8μm㊁10μm和12μm三个通道的粒子数,计算8μm与10μm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和10μm与12μm两个通道的差值计数,上述两个差值计数与10μm通道的累计计数之比都不得小于68%㊂若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应重新调试仪器后再次进行校准,符合规定后方可使用㊂如所使用仪器附有自检功能,可进行自检㊂检查法(1)标示装量为25m l或25m 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3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先倒出部分供试品溶液冲洗开启口及取样杯,再将供试品溶液倒入取样杯中,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置于取样器上(或将供试品容器直接置于取样器上)㊂开启搅拌,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至少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 l,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㊂(2)标示装量为25m 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小心开启容器,直接将供试品容器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或以手缓缓转动,使溶液混匀(避免产生气泡),由仪器直接抽取适量溶液(以不吸入气泡为限),测定并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㊂(1)㊁(2)项下的注射用浓溶液如黏度太大,不便直接测定时,可经适当稀释,依法测定㊂也可采用适宜的方法,在洁净工作台小心合并至少3个供试品的内容物(使总体积不少于25m l),置于取样杯中,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置于取样器上㊂开启搅拌,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至少4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 l㊂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3次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根据取样体积与每个容器的标示装置体积,计算每个容器所含的微粒数㊂(3)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34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开启瓶盖,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小心盖上瓶盖,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小心开启容器,直接将供试品容器置于取样器上,开启搅拌或以手缓缓转动,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由仪器直接抽取适量溶液(以不吸入气泡为限),测定并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㊂也可采用适宜的方法,取至少3个供试品,在洁净工作台上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小心开启瓶盖,分别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小心合并容器中的溶液(使总体积不少于25m l),置于取样㊃671㊃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杯中,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脱气,置于取样器上㊂开启搅拌,使溶液混匀(避免气泡产生),依法测定至少4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 l,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㊂(4)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按各品种项下规定,取供试品适量(相当于单个制剂的最大规格量)4份,分别置取样杯或适宜的容器中,照上述(3)法,自 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查用水(或适宜的溶剂),缓缓振摇使内容物溶解 起,依法操作,测定并记录数据,弃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㊂结果判定(1)标示装量为100m l或100m 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 l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25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粒㊂(2)标示装量为100m 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㊁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㊁注射用浓溶液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6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600粒㊂第二法(显微计数法)对仪器的一般要求仪器通常包括洁净工作台㊁显微镜㊁微孔滤膜及其滤器㊁平皿等㊂洁净工作台高效空气过滤器孔径为0.45μm,气流方向由里向外㊂显微镜双筒大视野显微镜,目镜内附标定的测微尺(每格5~10μm)㊂坐标轴前后㊁左右移动范围均应大于30m m,显微镜装置内附有光线投射角度㊁光强度均可调节的照明装置㊂检测时放大100倍㊂微孔滤膜孔径0.45μm㊁直径25m m或13m m,一面印有间隔3m m的格栅;膜上如有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并不得有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必要时,可用微粒检查用水冲洗使符合要求㊂检查前的准备在洁净工作台上将滤器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冲洗至洁净,用平头无齿镊子夹取测定用滤膜,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冲洗后,置滤器托架上;固定滤器,倒置,反复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冲洗滤器内壁,控干后安装在抽滤瓶上,备用㊂检查法(1)标示装量为25m l或25m 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至少3个,分别按下法测定: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在洁净工作台上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用适宜的方法抽取或量取供试品溶液25m l,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经预处理的滤器(滤膜直径25m m)中㊂静置1分钟,缓缓抽滤至滤膜近干,再用微粒检查用水25m l,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洗涤并抽滤至滤膜近干,然后用平头镊子将滤膜移置平皿上(必要时,可涂抹极薄层的甘油使滤膜平整),微启盖子使滤膜适当干燥后,将平皿闭合,置显微镜载物台上㊂调好入射光,放大100倍进行显微测量,调节显微镜至滤膜格栅清晰,移动坐标轴,分别测定有效滤过面积上最长粒径大于10μm和25μm的微粒数㊂计算三个供试品测定结果的平均值㊂(2)标示装量为25m 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除另有规定外,取供试品,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在洁净工作台上小心翻转20次,使混合均匀,立即小心开启容器,用适宜的方法直接抽取每个容器中的全部溶液,沿滤器内壁缓缓注入经预处理的滤器(滤膜直径13m m)中,照上述(1)同法测定㊂(3)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照光阻法中检查法的(3)或(4)制备供试品溶液,同上述(1)操作测定㊂结果判定(1)标示装量为100m l或100m 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除另有规定外,每1m l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12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2粒㊂(2)标示装量为100m 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㊁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㊁注射用浓溶液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除另有规定外,每个供试品容器(份)中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000粒,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微粒数不得过300粒㊂㊃771㊃0903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可见异物及微粒检测法201611

可见异物及微粒检测法201611

相关SOP:
可见异物检查法检验操作规程Q/SOP ZL057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操作规程Q/SOP ZL080 GWJ-5E智能微粒检测仪使用操作规程Q/SOP SB169 YB-Ⅱ澄明度检测仪操作规程 Q/SOP SB119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合格标准
结果判定 :
各类注射剂、眼用液体制剂——在静置一定时间后轻轻旋转时均不得 检出烟雾状微粒柱,且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或最大粒径超 过 2 ㎜的纤维和块状物等明显可见异物。微细可见异物(如点状物、 2 ㎜以下的短纤维和块状物等)如有检出,除另有规定外,应分别符 合下列规定: 无菌原料药 5 份检查的供试品中,均不得检出明显可见异物。如检出 微细可见异物,每份供试品中检出微细可见异物的数量应符合下表的 规定;如有 1 份不符合规定,另取 10 份同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照度要求
无色注射液或滴眼剂的检查用无色透明容器包装 的无色供试品溶液,检查时被观察样品放置处的 光照度应为 1000~1500 lx,用透明塑料容器包装 或用棕色透明容器包装的供试品溶液或有色供试 品溶液,被观察样品放置处的光照度应为2000~ 3000lx;混悬型供试品或乳状液仅检查色块、纤 毛等明显可见异物,被观察样品放置处的光照度 为 4000lx。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本法系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 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 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 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2.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50ml,按相应检查法项下规定 的方法测定。

不溶性微粒仪

不溶性微粒仪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光阻法一、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注意事项:不溶性微粒检查法系在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规定后.用以检查溶液型静脉用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除另有规定外.测定方法一般先采用光阻法;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应符合规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

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经适量稀释后测定。

二、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操作环境的要求: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层流净化台中进行,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干1 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50ml,按相应检查法项下规定的方法测定。

光阻法要求每1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显微计数法要求每5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5粒以下。

否则表明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玻璃仪器或试验环境不适于进行微粒检查,应重新处理,检测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供试品检查。

三、光阻法原理及操作方法:3.1光阻法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成正比,光阻法检查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即依据此原理。

3.2 实验环境、仪器装置3.2.1 实验环境实验操作所处环境应不得导入明显的微粒,可以在超净室、层流净化台或者符合要求的洁净实验室中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都应洁净,无微粒。

所用的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本法系用以检查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本法包括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光阻法不适用于黏度过高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

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注射液,可用适宜的溶剂稀释后测定。

试验环境及检测试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应在洁净工作台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取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符合下列要求:光阻法取50ml测定,要求每10ml含lO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 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粒以下。

显微计数法取50ml测定,要求含10μm及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20粒以下,含25μm及25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数应在5粒以下。

第一法(光阻法)测定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细检测通道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人射光,由于被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

对仪器的一般要求仪器通常包括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径范围为2~10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仪器的校准所用仪器应至少每6个月校准一次。

(1)取样体积待仪器稳定后,取多于取样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置于取样杯中,称定重量,通过取样器由取样杯中量取一定体积的微粒检查用水后,再次称定重量。

以两次称定的重量之差计算取样体积。

连续测定3次,每次测得体积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5%以内。

测定体积的平均值与量取体积的示值之差应在±3% 以内。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Word 文档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 Word 文档

不溶性微粒检查法标准操作规程不溶性微粒检查法(《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X C)系在可见异物检查符合规定后,用以检测静脉用注射剂(溶液型注射液、注射液无菌粉末、注射用浓溶液)及供静脉注射用无菌原料药中不溶性微粒的大小及数量。

《中国药典》规定了两种检查方法即光阻法和显微计数法。

当光阻法测定结果不符合规定或供试品不适于用光阻法测定时,应采用显微计数法进行测定,并以显微计数法的测定结果作为判定依据。

第一法光阻法1 简述光阻法是当一定体积的注射液通过一窄小的检测区时,与液体流向垂直的入射光,由于被供试液中的微粒阻挡而减弱,因此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再根据通过检测区供试液的体积,计算出1ml供试液中含10μm以上(≥10um)及含25μm以上(≥25um)的不溶性微粒数。

2 实验环境、仪器与用具2.1 实验环境实验操作环境应不得引入外来微粒,测定前的操作在层流净化台中进行。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本法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1.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

2.2 仪器装置光阻法不溶性微粒测定仪通常包括定量取样器、传感器和数据处理器三部分。

测量粒度范围为2~100μm,检测微粒浓度为0~10000个/ml。

不溶性微粒测定仪应定期校正与检定(至少每6个月校正一次),并符合规定。

3 操作方法(应在符合2.1项条件下进行)3.1 检查前的准备3.1.1 取50ml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溶剂)经微孔滤膜(一般孔径为0.45μm)滤过,置于洁净的适宜容器中,旋转使可能存在的微粒均匀,静置待气泡消失。

按光阻法项下的检查法检查,每10ml中含10μ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10粒以下,含25μm(≥25um)以上的不溶性微粒应在2粒以下。

否则表明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溶剂)、玻璃仪器和实验环境不适于进行微粒检查,应重新进行处理,检测符合规定后方可进行供试品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溶性微粒
不溶性微粒系指可流动的、随机存在于静脉注射用药物中不溶于水的微小颗粒。

来源:是外来物质,粒径一般在2~50微米之间,是由药品生产、储存、运输和临床应用等过程的污染,以及药物配伍时的物理或化学性质变化而产生,主要包括:钙、硅等无机微粒,炭黑、纤维、细菌、霉菌、芽孢和结晶体、玻璃屑,以及塑料微粒、橡胶微粒等。

危害:形成肉芽肿,产生局部组织栓塞坏死、静脉炎、肿瘤或肿瘤样反应,甚至引起变态反应危及生命。

方法:光阻法,显微计数法
光阻法测定原理当液体中的微粒通过一窄细检测通道时,与液体流
向垂直的入射光被微粒阻挡而减弱,使得由传感器输出的信号降低,
这种信号变化与微粒的截面积大小相关。

仪器组成:取样器、传感器、数据处理器
测量范围:2-100微米,
仪器使用前进行校准,周期为6个月。

试验环境及检测测定前的操作应在洁净工作台或符合要求的洁净
实验室进行,确保无外来微粒引入,供试品溶液不被污染。

玻璃仪器和其他所需的用品均应洁净、无微粒。

所用微粒检查用水(或其他适宜溶剂),使用前须经不大于l.0μm的微孔滤膜滤过,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检查法
静脉用注射液、注射用浓溶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的取样量均不少于4个,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取相当于无菌制剂的最大规格量4份。

测定前,均需用水将容器外壁洗净,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需将供试品小心翻转20次,使溶液混合均匀。

供试品溶液置于取样器上之前,均需静置2分钟或适当时间进行脱气泡,置搅拌器上搅拌时应避免产生气泡。

(1)标示装量为25ml或25ml以上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取供试品溶液至少测定3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至少取3个供试品,每个供试品第一次数据不计,取后续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计算。

(2)标示装量为25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由仪器直接抽取适量溶液,测定至少4个供试品,第一次供试品数据不计,,取后续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计算。

也可在层流净化台上合并至少4个供试品的内容物(使总体积不少于25ml),测定至少4次,每次取样应不少于5ml。

第一次供试品数据不计,取
后续测定结果的平均值计算。

根据取样体积与每个容器的标示装置体积,计算每个容器所含的微粒数。

(3)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及供注射用无菌原料药取供试品适量(或原料适量),精密加入适量微粒检査用水(或适宜的溶剂),使内容物溶解后,按“标示装量为25ml以下的静脉用注射液或注射用浓溶液”中的方法测定并计算每个容器(每份)所含的微粒数。

特点及适用性
光阻法不适用于澄清度较低、黏度较大和易析出结晶的制剂,如乳液、胶体、脂质体、混悬液等;也不适用于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注射剂(如碳酸盐缓冲液制成的制剂)。

对于黏度过高,采用两种方法都无法直接测定的样品,可用适宜的溶剂进行定量稀释,降低黏度后测定。

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环境、样品取样方式、仪器设备、安瓿质量、样品性质(如黏度)、样品稀释倍数等,测定过程应充分考虑。

注意事项:
1.玻璃仪器与其他所需用品洁净无微粒,使用前需小心清洗,现用温热的清洁剂清洁,再用大量的水冲洗除去残留的清洁剂,试验前再用微粒检查用水按从上至下,从外至内的顺序进行清洗。

2. 光阻法测定注射用浓溶液,如黏度太大不便直接测定时,可经适当稀释后,依法测定。

3.光阻法除了不适用于黏度过高、进入传感器时容易产生气泡的制剂,对于一些溶解性差的样品,在管道中与水相混时可能会局部析出沉淀,这不仅会使检查结果偏高,也可能造成管路堵塞,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考虑采用显微镜计数法。

4.光阻法检测透明液体中与液体折光系数不同的微粒杂质,如果介质不透明,将导致光无法穿过,检测无法进行。

对于此类液体,只有用适宜的溶剂进行稀释达到透明后方可采用光阻法进行检测,否则应考虑采用显微镜计数法。

5.采用光阻法测定小容量静脉用注射液、注射用浓溶液、静脉注射用无菌粉末时,可以采用直接取样法测定,也可以采用多支内容物合并法测定。

直接取样法可考察多支样品检查结果的重现性,体现各容器间的差异,但在测定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操作一致性(如容器翻转次数、取样方式、除气泡方式、搅拌速度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当采用合并法取样时,小心打开安瓿,打开安瓿前用水充分清洗,打开后建议采用干净注射器抽取转移的方法以减少瓶口微粒的干扰。

6.光阻法微粒检测器取样头一般为一定长度的不锈钢中空圆管,具有一定的“死体积”,故每个供试品应依法测定至少3次,必须弃去第一次测定数据,取后续测定数据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