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养护巡查制度资料
养护日常巡查制度范本(2篇)

养护日常巡查制度范本一、目的与意义养护日常巡查是为了保障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养护工作效率,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通过日常巡查,可以及时发现设施设备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维护,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巡查内容1.设施设备巡查:检查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设备的外观、结构、连接件等是否完好无损,设备的运转是否正常,设备是否存在漏水、漏气、漏电等问题。
2.设备周边环境巡查:检查设备周边的工作环境是否整洁,是否存在杂物堆放、阻碍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
3.安全设施巡查:检查安全设施的使用情况,包括灭火器、消防栓、防护装置等是否完好有效,是否存在损坏、失效等问题。
4.操作规程巡查:检查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包括操作人员的着装是否符合要求,操作过程是否按照规程进行,是否存在违反操作规程的情况。
5.记录整理巡查:检查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包括巡查记录、设备维修记录、故障排除记录等是否按照规定进行记录。
三、巡查频率1.日常巡查:每日对设施设备进行巡查,特别是对关键设备、易受损设备进行重点关注。
2.定期巡查:每月对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对设施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部件。
3.季度巡查:每季度对设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巡查,重点检查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和修复。
四、巡查记录1.巡查人员需要按照规定填写巡查记录,记录设施设备的巡查情况、发现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等。
2.巡查记录需要包括巡查时间、巡查地点、巡查人员、巡查内容、巡查结果等内容。
3.巡查记录需要及时上报给相关部门,并保存在电子或纸质档案中,以便查询和备查。
五、巡查责任1.设施设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安排巡查工作,指定专人负责设施设备的巡查工作。
2.巡查人员需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设备的运行原理和巡查要点。
3.设施设备的保养和修理由专业人员负责,巡查人员需在巡查中发现问题后及时上报,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和保养。
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制度

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制度一、制度目的二、巡查内容1.路面巡查:包括路面平整度、路面裂缝、冲刷痕迹等方面的巡查,并及时进行修复和补救措施;2.路基巡查:包括路基沉降、基岩裸露等方面的巡查,并做好修复和防护工作;3.排水系统巡查:包括涵洞、排水沟、雨水篦子等方面的巡查,防止积水和排水不畅的情况发生;4.标线设施巡查:包括道路中心线、边线、车道标线等方面的巡查,及时维修和更新标线设施;5.路灯照明巡查:包括路灯照明设施是否正常工作、灯光是否充足等方面的巡查,及时维修和更换损坏的路灯设施;6.其他设施巡查:包括交通指示标志、交通信号灯、隧道通风等方面的巡查,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施。
三、巡查频率1.主干公路:每天巡查一次;2.支线公路:每周巡查一次;3.内乡公路:每月巡查一次。
四、巡查要求1.巡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公路养护知识,熟悉巡查项目和工作方法;2.巡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驾驶技能,并熟悉巡查路段的行车特点;3.巡查人员应全程记录巡查情况,包括巡查的项目、问题描述和处理措施;4.凡发现问题,应及时通知养护人员进行修复;5.巡查结束后,应及时上报巡查情况,以便进一步的处理和跟踪。
五、巡查记录1.巡查记录应详实准确,包括巡查日期、时间、巡查人员、问题描述和处理情况等;2.巡查记录应存档备查,以备后续的监督和审计;3.凡发现问题,应立即在记录中标注,并及时通知养护人员。
六、巡查异常1.凡发现巡查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以便专业人员进行进一步的处理;2.巡查异常情况包括但不限于路基塌陷、路面严重损坏、交通事故等。
七、巡查报告1.每月巡查结束后,应填写月度巡查报告,内容包括巡查工作情况、问题发现和处理情况等;2.月度巡查报告应上报相关部门,并抄送给上级主管部门。
八、巡查评估1.每年对巡查工作进行评估,并及时对巡查人员进行奖惩;2.评估的内容包括巡查频率、巡查质量、巡查记录等。
九、制度的执行与监督1.巡查人员应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巡查工作,并保证巡查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相关部门应对巡查工作进行督导和检查,并及时对巡查结果进行确认和整改;3.巡查制度应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以适应实际工作需求。
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制度样本(2篇)

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制度样本第一条为准确掌握公路路况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公路及其沿线设施损坏情况,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障公路行车安全、畅通、舒适,根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gh10-____)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局普通干线公路(不含高速公路),农村公路可参照执行。
第三条巡查主体及巡查职责。
道班(工区)作为巡查的责任主体,责任按规定的巡查频率应在每个工作日内对所负责管养的普通干线公路的路基、路面、防护构造物、绿化、沿线设施进行日常巡查,巡查应现场填写巡查日志(日志应明确记录巡查路段桩号、公路状况、处理情况等内容)。
每日巡查完后应及时向我局上报巡查中发现的小修病害汇总情况。
第四条我局应每月对所辖道班(工区)日常巡查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根据道班(工区)每日巡查发现的小修病害情况安排小修工程计划。
负责按照《桥涵养护技术规范》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要求对管养的普通干线公路上的桥隧进行日常检查。
第五条公路巡查包括对路基、路面、沿线设施、绿化的日常巡查,对桥隧的检查按《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和《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第七条路基巡查内容。
路基是否保持良好稳定的技术状况;路肩有无病害;排水设施是否完好、畅通;挡墙等附属设施是否完好。
第八条路面巡查内容。
路面有无病害,路面有无污染、杂物、积雪、积冰等,是否及时清扫。
第九条沿线设施巡查内容。
公路沿线的设施是否完好、清晰。
第十条绿化的巡查内容。
公路沿线的绿化有无病害、死亡,养护是否规范。
第十一条桥隧的巡查内容。
按桥隧相关规范要求巡查。
第十二条危险和事故频发、病害较多的路段应列为巡查重点,加大巡查频率,必要时应安排专人进行____小时监测。
第十三条养护道班(工区)在巡查时,若发现沿线设施、路基、路面受损或出现轻微的病害,能及时修复的要及时进行修复,不能修复的要及时上报。
第十四条养护道班(工区)在巡查时,若发现沿线设施、路基、路面受损或出大面积的病害及水影响交通通行时,要及时上报,我局在规定的时间内,组织人员和材料及时进行修复。
养护日常巡查制度(五篇)

养护日常巡查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准确掌握公路路况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公路及其沿线设施损坏情况,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障公路行车安全、畅通、舒适,根据《____公路法》、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____省公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列养县乡农村公路,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巡查职责第三条公路管理站巡查职责。
公路管理站应按规定的巡查频率对所辖管养的公路路面、路基、桥涵、隧道、防护构造物、绿化、沿线设施等进行巡查,巡查应有巡查日志(日志包括路段桩号、公路状况、处理情况等内容)。
公路管理站应根据巡查路况实际情况制定下旬或下月的生产作业计划,并报上级公路管理机构。
第四条巡查职责。
县每周至少应对所辖列养公路巡查一次,同时应检查各公路管理站的巡查日志及上月完成的养护工程量和下月养护作业计划,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养护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同时,还应____技术人员对辖区内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第三章巡查内容和方法第五条公路巡查包括巡视和检查,可分为日常巡视、夜间巡视、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四种。
日常巡视和夜间巡视由公路管理站负责,定期检查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
第六条日常巡视是指平常为了掌握公路路况和交通运行状况等进行的巡视。
巡视内容。
巡视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及绿化、沿线设施完好程度,检查路障以及路产路权有关内容。
巡视频率。
干线每天不少于一次,列养县乡农村公路每周至少一次。
第七条夜间巡视是指为了检查夜间照明和标志、标线的技术状况而进行的巡视。
巡视内容。
夜间照明灯和反光标志、标线完好程度。
每次巡视结束后,作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巡视频率。
干线每周不少于一次,列养县乡农村公路每月不少于一次。
第八条定期检查是指为了掌握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技术状况,制定养护工程计划和评定公路使用质量而实施的检查。
检查内容。
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及绿化、沿线设施等。
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制度

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制度
是指为了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专门制定的巡查规定和程序。
其主要内容包括巡查的时间、范围、频率、内容和责任等。
1. 时间和频率:制定每天、每周、每月或每季度等巡查频率,确保公路的日常巡查工作得以落实,并及时发现问题。
2. 范围和内容:确定巡查的具体路段和关键区域,并明确巡查的内容,包括道路平整度、路面状况、交通标志标线、路灯、护栏、排水设施等,以及公路周边环境和卫生状况。
3. 巡查人员:明确巡查的责任人和部门,一般由公路养护、交通运输等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负责巡查工作,并建立巡查组织体系。
4. 巡查报告:要求巡查人员按照制定的要求,及时记录巡查情况,包括问题点、处理情况、建议等,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5. 处理措施:对于巡查发现的问题,建立相应的处理程序。
对于一般问题,及时组织养护人员进行处理;对于复杂或重大问题,则需上报相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处理方案,并及时落实。
6. 监督和检查:建立对巡查工作的监督和检查机制,确保巡查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可以通过定期检查、随机抽查、跟踪检验等方式进行。
公路日常养护巡查制度的实施能够提高公路的维护水平,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保障公路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同时,也能够
及时发现和处理公路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保证公路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公路养护日常巡查制度

公路养护日常巡查制度一、总则二、巡查内容1.路面状况巡查:包括路面平整度、沥青表面破损、坑洼等问题的检查,及时发现并及时修复;2.涵洞检查:涵洞的通畅性、漏水情况、结构安全等的检查,确保涵洞正常运行;3.边坡巡查:边坡的稳定性、护坡结构的完好性等的检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坍塌;4.管线检查:检查沿途的水利、电力、通讯等管线的状况,确保管线的正常运行;5.隧道巡查:隧道的通风、照明、消防设备等的检查,确保隧道的安全使用;6.牌栏检查:道路标志、路牌、护栏等设施的完好性和清晰度的检查,确保道路使用者的安全;7.绿化检查:绿化带的绿化情况、草坪的修剪情况等的检查,保持道路沿线环境整洁美观。
三、巡查频率1.普通道路:每周巡查一次。
2.重要道路:每天巡查一次。
3.特殊情况下,如天气突变、有特殊事件或突发状况发生时,需要加大巡查频率,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四、巡查人员1.巡查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基本的道路养护知识和操作技能;2.巡查人员应佩戴统一的工作服并携带相应的工具设备;3.巡查人员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如佩戴安全帽、护目镜等。
五、巡查记录1.巡查人员应及时记录巡查的内容、问题和处理情况,并签字确认;2.巡查记录应详细、准确,包括巡查的日期、时间、地点、问题描述和处理方式等;3.巡查记录要及时上报到上级部门,以便及时跟进处理。
六、巡查处理1.巡查人员发现问题后,应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按照部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2.对于一些小问题,巡查人员可直接进行处理,如清理道路上的垃圾、修补路面上的小坑洼等;3.对于一些较大的问题,如边坡坍塌、涵洞漏水等,需要及时报告上级部门,并配合上级部门进行抢修和处理。
七、督查检查上级部门会定期对巡查工作进行督查检查,对巡查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励和追责。
八、附则本制度自执行之日起生效,有关部门严格按照本制度的要求执行。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养护日常巡查制度范文(2篇)

养护日常巡查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准确掌握公路路况信息,及时发现并处理公路及其沿线设施损坏情况,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障公路行车安全、畅通、舒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交通运输部《公路养护技术规范》、《湖北省公路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和列养县乡农村公路,其他公路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巡查职责第三条公路管理站巡查职责。
公路管理站应按规定的巡查频率对所辖管养的公路路面、路基、桥涵、隧道、防护构造物、绿化、沿线设施等进行巡查,巡查应有巡查日志(日志包括路段桩号、公路状况、处理情况等内容)。
公路管理站应根据巡查路况实际情况制定下旬或下月的生产作业计划,并报上级公路管理机构。
第四条巡查职责。
县每周至少应对所辖列养公路巡查一次,同时应检查各公路管理站的巡查日志及上月完成的养护工程量和下月养护作业计划,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养护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同时,还应组织技术人员对辖区内公路及其附属设施进行定期检查。
第三章巡查内容和方法第五条公路巡查包括巡视和检查,可分为日常巡视、夜间巡视、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四种。
日常巡视和夜间巡视由公路管理站负责,定期检查由县级公路管理机构负责。
第六条日常巡视是指平常为了掌握公路路况和交通运行状况等进行的巡视。
巡视内容。
巡视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及绿化、沿线设施完好程度,检查路障以及路产路权有关内容。
巡视频率。
干线每天不少于一次,列养县乡农村公路每周至少一次。
第七条夜间巡视是指为了检查夜间照明和标志、标线的技术状况而进行的巡视。
巡视内容。
夜间照明灯和反光标志、标线完好程度。
每次巡视结束后,作好记录,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
巡视频率。
干线每周不少于一次,列养县乡农村公路每月不少于一次。
第八条定期检查是指为了掌握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技术状况,制定养护工程计划和评定公路使用质量而实施的检查。
检查内容。
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及绿化、沿线设施等。
管网日常巡查养护制度范本

管网日常巡查养护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城市供水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供水服务质量,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的供水管网及其配套设施的日常巡查与养护工作。
第三条日常巡查与养护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维修及时、保障供水、安全第一的原则。
第四条公司应建立健全供水管网日常巡查养护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巡查养护工作落到实处。
第二章巡查内容与要求第五条巡查内容:1. 管网设施:检查阀门、闸井、消防栓、测压点等设施的完好情况,以及管道是否存在泄漏、损坏等问题。
2. 管道沿线环境:观察管道沿线是否有异常情况,如挖掘、施工、地质变化等,以及是否有影响管道安全的隐患。
3. 水质监测:定期对管网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4. 运行数据记录:记录巡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如设施运行状态、水质检测结果等。
第六条巡查要求:1. 巡查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供水管网的分布、结构和运行情况。
2. 巡查应按照规定的路线和频率进行,确保全面覆盖供水管网。
3. 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记录,并对紧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4. 巡查结束后,将巡查情况报告给相关部门,并根据问题性质进行处理。
第三章养护与管理第七条养护内容:1. 定期对管网设施进行维修、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
3. 定期对管网进行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 加强管网设施的防腐、防腐蚀工作,延长设施使用寿命。
第八条管理要求:1. 建立健全养护管理制度,明确养护工作流程、标准和责任。
2. 养护工作应按照计划进行,确保养护质量。
3. 养护过程中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安全。
4. 对养护情况进行记录,定期对养护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价。
第四章巡查养护队伍建设第九条建立专业的巡查养护队伍,加强培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十条巡查养护队伍应具备以下条件:1. 熟悉供水管网的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巴陕高速日常养护巡查制度
为了及时发现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损坏情况和收集高速公路路况信息,以便及时、合理地安排维修和清理,确保营运安全、道路畅通,根据《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公路水泥砼路面养护规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公路桥涵养护规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中对日常巡查工作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日常养护巡查的分类、内容及频率
日常养护巡查分为日常巡查、经常检查、定期检查、专项检查、特殊检查。
(一)日常巡查
日常巡查主要是对路面、路基、桥涵隧、沿线设施、绿化、管理服务设施的日常巡视检查。
调查频率:养护管理中心每周三次(周一、三、五);养护施工单位每周三次(周二、四、六,国家法定假期);路产管护大队每天一次。
(二)经常性检查
1.路面
在完成日常巡查工作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是对裂缝类、松散类、变形类和其它破坏的地点、长期观察,作好预防性养护工作。
检查己修补路面的施工质量和效果。
调查频率:养护管理中心和养护施工单位每月进行一次。
2.路基及结构物
检查的内容为《公路养护技术规范》中规定的内容,重点是对路肩是否有损坏;边坡是否稳定;边沟、排水沟、截水沟、跌水井、泄水槽等排水设施有无淤塞、排水是否通畅,进出口是否完好;挡土墙、护坡、桩板墙、抗滑桩等支挡结构物有无变形、损坏,泄水孔是否堵塞。
调查频率:养护管理中心和养护施工单位每月进行一次。
3.桥梁
检查的内容为《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中规定的“桥梁经常性检查表”内容。
调查频率:养护管理中心和养护施工单位每月进行一次。
4.涵洞
检查的内容为《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中规定的“涵洞经常性检查”和“涵洞定期检查”内容。
调查频率:经常性检查由养护施工单位每月进行两次,定期检查由养护管理中心和养护施工单位每年进行一次。
5.隧道
检查的内容为《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JTGH12-2003)中规定的“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内容。
通过检查,及时发现早期破损、显著病害或其他异常情况,确定对策措施。
调查频率:(土建部分)日常检查由养护施工单位每周进行一次,定期检查由养护管理中心和养护施工单位每年进行两次。
(机电部分)由隧道管理所负责,日常检查一日一次,经常性检查一月一次,定期检查一年一次。
6.交安设施
主要对护栏、隔离栅、隔离墩、交通标志、交通标线、轮廓标等的检查。
调查频率:养护管理中心和养护施工单位每月进行一次。
(三)定期检查
1.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H20-2007)中规定的内容,分别完成路面养护质量指数(PQI)、路基养护质量指数(SCI)、桥涵构造物养护状况指数(BCI)、沿线设施养护状况指数(TCI)的测定工作,完成季度养护质量MQI的评定。
调查频率:养护管理中心和养护施工单位每季度进行一次。
2.桥梁定期检查
检查的内容为《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2004)中规定的“桥梁定期性检查表”内容,由专业检测机构和检测设备进行检查,现场核定桥梁基本数据,评定技术状况。
调查频率:由养护管理中心委托有检测资质的单位进行,桥梁定期检
查根据技术状况确定,最长不超过三年。
新建桥梁交付使用一年后,进行一次全面检查。
临时桥梁每年检查不少于一次。
3.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等构造物及绿化、沿线设施等的定期检查
为掌握高速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的技术状况,制定养护工程计划和评定公路使用质量而实施的定期检查,依据项目的重要性、使用年限、损坏程度、交通量大小等因素决定检查频率,由养护管理中心主持。
一般性常规项目由养护施工单位完成,特殊项目需要专业人员、设备、材料的由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完成,养护施工单位协调配合参加。
调查频率:养护管理中心、养护管理中心、养护施工单位每年进行一次。
(四)特殊检查、专项检查
1.汛期安全检查
对全线路基、路面、桥涵隧、管理服务设施、排水系统、高边坡、泥石流易发地段、滑坡路段的检查,隐患排查。
调查频率:养护管理中心、路产管护大队、养护施工单位每年进行1-2次。
2.特殊检查
发生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或出现其他异常事件后,对路面、路基边坡、护坡、桥梁、涵洞、隧道等的安全及技术状况检查。
调查频率:灾害发生后工程养护视具体情况安排专业检测机构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评定。
3.专项检查
根据定期检查和特别检查的结果,或通过其他途径,判断需要进一步查明某些破损或病害的详细情况而进行的更深入的专门检查。
由养护管理中心委托有相应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实施。
二、日常养护巡查责任主体及范围
(一)养护管理中心
1.负责全线路面、路基、绿化、房建等特殊典型病害巡查和定期观测。
2.负责全线需进行大修或专项维修病害的统计调查。
3.组织养护管理中心和养护施工单位进行特殊、专项检查。
4.桥梁工程师组织养护管理部门对全线桥梁进行经常性、定期检查;委托专门检测机构对桥梁进行特殊和专项检查,评定桥梁技术状况。
5.委托专业检测机构每年对路面平整度、抗滑系数、车辙等三项指标进行检测。
6.负责路面、路基、桥涵隧、交安、绿化、收费、服务设施等的全面日常巡查。
7.每月定期对桥梁、涵洞、隧道等构造物进行经常性检查。
8.按照《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的要求,每季度对管养范围的路基、路面、沿线设施、桥涵隧损坏情况进行调查。
9.雨季期间做好桥涵构造物、路基沉降段、高边坡、泥石流易发路段、排水设施等的安全隐患排查。
雨后及时上路巡查,做好路面积水路段、桥面排水不畅、排水系统淤塞等情况的调查,并现场确定处治意见。
10.暴雨、雪、自然灾害发生后要及时上路巡查,查看是否存在影响车辆通行安全的隐患,路基构造物是否完好。
(三)路产管护大队
1.负责对路面坑洞、路基沉降、边坡垮塌、构造物损坏、护栏缺损、沿线设施缺损、路面障碍物等影响车辆通行安全的日常巡查。
2.负责对沿线滑坡、泥石流路段的巡查、监控,尤其做好雨季和自然灾害期间的隐患排查。
3.道路、施工安全隐患的排查。
(四)隧道管理所
1.负责对全线隧道通风、照明、消防、火灾报警、变配电设施设备及外架高压线路的日常巡查。
2.每月定期对隧道机电部分进行经常性检查。
(五)收费站
负责收费站站房、收费广场、收费设施设备、电气设施、消防设施等的日常巡查。
(六)养护施工单位
1.路面病害、路基沉降、边坡及挡土墙垮塌、排水系统损坏淤塞、
桥面铺装损坏、伸缩缝砼破损、锥坡翼墙损坏、护栏损坏、标志标牌缺损、标线污染缺损、隔离网及防抛网缺损等需进行维修保养的日常巡查。
2.配合养护管理中心和养护管理中心做好桥梁、涵洞、隧道经常性检查,每季度做好公路技术状况评定。
3.汛期和自然灾害期间要做好重点路段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三、日常养护巡查的要求
1.各责任主体必须按照巡查的要求、巡查内容、巡查频率认真开展巡查工作,为搞好预防性养护,及时修复缺损及病害提供第一手资料。
2. 所有巡查人员应强化自身安全保护意识,按规定穿着安全标志服。
巡查车速一般控制在50-60公里/小时,并按规定开启黄色警示灯。
如遇到需要停车检查的情况,应停在紧急停车带上。
如必须停在行车道上时,应开启车尾双跳灯,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巡查人员应在巡查车的前方迅速完成检查或测量作业。
3.所有的检查必须如实填写相关的检查记录和采集相关图片资料。
检查原始记录经过负责人复核无误后,养护管理中心内业管理员应及时把检查信息登记在养护管理系统相应的板块。
4.路产管护大队的巡查记录每周向养护管理中心上报一次,如有影响车辆通行安全的隐患应及时电话通知相应的养护管理中心。
5.施工单位每周向养护管理中心上报一次巡查记录,如有影响车辆通行安全的隐患应及时电话通知相应的养护管理中心或养护管理中心。
6.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各养护管理中心负责人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对暂时不能处理或难度较大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养护管理中心。
日常养护巡查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