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包炎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包填塞的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正确识别心包填塞,患者入院时表现四肢湿冷,心率加快。

血压下降,提示心排血量下降,胸部发闷,完善相关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示大量心包积液,提示有可能会出现心包填塞。

立即推抢救车、除颤仪至病人床旁,给予病人高流量氧气吸入,即面罩吸氧,氧流量6升/分。

密切关注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保持环境安静,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外出检查2次,一次腹部X线检查,一次胸部CT检查。

外出检查在医生和护士陪同下,携带监护仪,氧气筒及抢救药品,CT示心包填塞立即给予病人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血性液体25ml ,患者胸闷减轻。

2、做好心理护理患者胸闷、四肢湿冷,有濒死感,患者及家属紧张、焦虑、恐惧,心理护理至关重要。

多与病人沟通,护理操作紧凑,忙而不乱,缓解病人紧张情绪,使其配合治疗。

穿刺前向患者及家属告知心包穿刺的目的、注意事项,检查中如何配合,签署穿刺知情同意书。

3、穿刺前准备用物准备:心包穿刺包、5ml注射器,利多卡因,50ml注射器、无菌敷贴、无菌手套、防逆流引流袋。

抢救物品准备:抢救车、除颤仪、负压吸引器,监护仪,床旁超声仪。

环境准备:环境安静、拉起帘子。

关注血压、心率。

4、穿刺中配合协助医生将患者取合适体位,B超下选择穿刺部位,嘱患者不要咳嗽,深吸气,以免损伤心肌。

操作过程中,除配合医生穿刺外,还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重视患者有无出现室性早搏现象,患者未述不适,医生回抽25ml血性液体。

回抽过程中嘱患者缓慢抬高床头、变换体位等尽量抽出心包内的积液,胸闷减轻,导管连接防逆流引流袋,U型固定,注明时间、外漏长度,引流通畅。

5、穿刺后护理术后嘱患者卧床休息,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变化,有无其他不良反应。

观察有无穿刺点渗血或渗液。

记录生命体征、穿刺时间、抽取的液量及性质和病情变化。

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打折,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及量,做好记录。

急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与急救处理

急性心包积液的诊断与急救处理

急性心包积液的并发症监测
心包积液患者需定期监测心功能、呼吸功能、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指标, 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及时发现并发症。 监测重点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包填塞、感染等并发症,及时采取相 应措施。 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等检查,评估心包积液量变化和心功能变化。
急性心包积液患者的出院指导
大多数急性心包积液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可完全恢复。
因素 病因
病情严重程度 治疗及时性 患者个体差异
预后
感染性心包炎预后较好,病毒性心包 炎预后较好,肿瘤性心包炎预后较差 。
心包积液量多,心脏压迫严重,预后 较差。
治疗及时有效,预后良好,延误治疗 ,预后较差。
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预后较差 。
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中的作用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急性心包积液的重要工具。 超声心动图可以直观显示心包腔积液的程度、分布以及心包的厚度和活动度 。 超声心动图还能帮助区分心包积液是渗出性还是脓性。
胸部X线在诊断中的作用
心脏轮廓增大
急性心包积液会导致心脏轮廓增大,X线 片上可显示心脏阴影扩大。
肋膈角消失
心包积液可导致肋膈角消失或变钝,这是 由于液体积聚压迫膈肌。
心包穿刺液的抽取
5
抽取心包液进行分析,以确定心包积液的原因和性质。
6
穿刺针的拔出
完成穿刺后,将穿刺针缓慢拔出,并对穿刺部位进行压迫止血。
心包穿刺的可能并发症
1 1. 心包穿刺部位出血
心包穿刺部位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通常表现为穿刺部位 疼痛、肿胀,甚至血肿形成。
2 2. 气胸
心包穿刺针穿透胸膜引起气胸,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 ,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衰竭。
急性心包积液的预防措施

急性心包炎怎样治疗?

急性心包炎怎样治疗?

急性心包炎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急性心包炎的治疗方法,治疗急性心包炎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急性心包炎应该吃什么药。

*急性心包炎怎么治疗?*一、西医*1、西医治疗急性心包炎的治疗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

患者必须住院观察、卧床休息,胸痛时给予镇静药、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必要时可使用吗啡类药物。

1.治疗原发病急性心包炎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药物治疗。

如风湿性心包炎应加强抗风湿治疗,一般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较好。

对结核性心包炎应尽早抗结核治疗,一般采用三联药物,足量长疗程,直至病情控制一年左右再停药,避免因治疗不彻底而复发。

化脓性心包炎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反复心包穿刺排脓和心包腔内注入抗生素,疗效不佳时及早行心包切开引流。

非特异性心包炎,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有效。

2.解除心包压塞急性心包压塞时,心包穿刺抽液是解除压迫症状的有效措施。

20世纪70年代以前,心包穿刺通常是盲目进行;现代有超声心动图定位,安全度大大提高,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仅为0%~5%。

心包穿刺前,可先做超声心动图检查确定穿刺部位和方向。

常用的穿刺部位是:①左侧第5肋间心浊音界内侧约1~2cm处,针尖向内向后推进指向脊柱,穿刺时患者应取坐位;②胸骨剑突与左肋缘相交的夹角处,针尖向上、略向后,紧贴胸骨后面推进,穿刺时患者应取半卧位,此穿刺点不易损伤冠状血管,引流通畅,且不经过胸腔,适合于少量心包积液,尤其是化脓性心包炎,可免遭污染;③左背部第7或第8肋间左肩胛线处,穿刺时患者取坐位,左臂应提高,针头向前并略向内推进,当有大量心包积液压迫肺部,而其他部位不能抽出液体时可采用此穿刺部位,如疑为化脓性心包炎时,应避免此处抽液,以防胸部感染。

心包穿刺时,也可将穿刺针与绝缘可靠的心电图机的胸导联电极相连接进行监护,用针穿刺时同时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如触及心室可见ST段抬高,偶见QS型室性期前收缩;触及心房时,可见P-R段抬高及有倒置P波的房性期前收缩出现。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

心包疾病心包疾病除原发感染性心包炎症外,尚有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尿毒症等所致非感染性心包炎。

按病情进展,可分为急性心包炎(伴或不伴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炎、粘连性心包炎、亚急性渗出性缩窄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

临床上以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最为常见。

一、急性心包炎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可由细菌、病毒、肿瘤、自身免疫、物理、化学等因素引起。

心包炎常是某种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或为其并发症,故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但也可以单独存在。

病因急性心包炎的病因:1、急性非特异性2、感染: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立克次体3、肿瘤:原发性、继发性4、自身免疫:风湿热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贝赫切特病、艾滋病;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包切开后综合征及药物性如普鲁卡因胺、青霉素等。

5、代谢疾病:尿毒症、痛风6、物理因素:外伤、放射性7、邻近器官疾病: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主动脉夹层、肺梗死等。

●发病机制心包腔是由壁层和脏层构成的一个封闭囊袋,正常心包腔内约含50 ml液体,心包液来自脏层心包,通过壁层心包经胸导管和右淋巴导管排出。

急性炎症反应时,心包的壁层与脏层之间产生由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组成的渗出物,此时为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当渗出物中的水分增多时,称为渗液性心包炎,多为浆液纤维蛋白性呈黄而清的液体,渗出液也可为脓性或血性。

液量100--500 ml,可多达2—3升。

当渗液迅速积聚和(或)渗液量超过一定水平时,心包内压力即急骤上升,影响心室舒张期充盈,使心搏量降低,动脉收缩压下降。

同时,心包内压力增高也影响血液回流到右心,使静脉压升高,从而出现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症状急性心包炎常见症状为心前区痛和呼吸困难。

(1)心前区痛多见于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包炎,缓慢进程的结核性或肿瘤性心包炎疼痛可能不明显。

疼痛可位于心前区,性质呈尖锐性,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或变换体位而加重;疼痛也可为压榨样,位于胸骨后。

急性心肌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简介急性心肌炎是指心肌急性炎症引起的一种心脏疾病。

它通常由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病变引起,会导致心肌组织的炎症和损伤。

急性心肌炎的发病率较低,但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都有着重大影响。

在治疗急性心肌炎的过程中,护理措施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本文将重点介绍急性心肌炎最重要的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 心脏监测在急性心肌炎患者的护理中,对心脏的监测是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护士应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

心电图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心脏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血压和心率的监测可以帮助护士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休息和保持静息状态急性心肌炎会导致心肌组织受损,使心脏的工作负荷增加。

因此,对于急性心肌炎患者,休息和保持静息状态非常重要。

护士应鼓励患者尽量减少活动,保持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此外,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提供安静的环境也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3. 控制感染急性心肌炎通常与病毒感染相关。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控制感染的措施非常重要。

护士应教育患者和家属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勤洗手、避免与有传染病史的人密切接触等。

同时,护士还应盯紧患者的体温变化,一旦发现有发热的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4. 规律饮食合理的饮食对于急性心肌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

一般情况下,推荐患者采用低盐、低脂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此外,护士还需要教育患者要戒烟、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以保护心脏的健康。

5. 用药指导急性心肌炎的治疗通常需要使用一些药物,如抗炎药、抗生素等。

护士在患者的用药指导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士需要告知患者药物的用法、剂量和注意事项,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避免药物的滥用或误用。

6. 心理支持急性心肌炎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压力。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非常重要。

急性心包炎 ppt课件

急性心包炎  ppt课件

ppt课件
5
病历资料(五)
外院辅助检查: 2013年11月14日安化第二人民医院胸部CT示双肺病变及右肺门肿块, 性质待定,双侧胸腔积液,心影明显增大。慢支并肺气肿。 2013年11月14日安化第二人民医院肝肾功能示ALT 160U/L,AST 560U/L, 肌酐 138umol/l。
ppt课件
急性心包炎
ppt课件
1
病例资料(一)
姓名:胡玉祥 性别:男 年龄:69岁 婚姻:已婚 住址:益阳安化县
出生地:安化 民族:汉族 职业:农民
ppt课件
2
病历资料(二)
现病史: 患者诉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干咳为主,在诊所间断输 液治疗10余天,咳嗽咳痰气促症状进行性加重,遂至当地卫生院就诊, 胸片考虑肺结核可能,至当地疾控中心诊断为肺结核,给予乙胺酰胺 异福片治疗4天后,咳嗽咳痰气促仍持续加重,不能平卧,并出现乏力 纳差恶心呕吐,停用抗痨药,至安化县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完善胸部CT 及肝肾功能检查,提示肺部病灶不能确诊,肝肾功能损害,由救护车 于2013年11月15日20时10分急诊入我院。起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差 ,大便干结,尿量减少,体重减轻约6斤。
ppt课件
8
病例资料(七)
入院后检查结果: 1、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肢导联QRS波群低电压,重度顺钟向转位。 2、心脏彩超示右房右室大,三尖瓣返流,心包积液,心包探及约 34mm液暗区,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收缩功能正常测值范围,主动脉 瓣返流。 3、CT示右下肺空洞形成,双侧胸膜炎,中量积液,心包炎,大量积液 ,慢支炎,肺气肿。 4、血液检查:①11月16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84.71%↑,血凝 示PT 19.1sec↑,肝肾功能示ALT 456U/L↑,AST 1090U/L↑,血沉 18mm/h↑,尿素12.18mmol/L↑,肌酐 100umo/l↑,尿酸 815umol/l ↑ ,动脉血气分析示氧分压69㎜Hg②11月18日血常规示中性粒细胞百分 比57.6 % ,血凝示PT13.7sec,肝肾功能示ALT 269.1U/L ↑ , AST,226.7U/L ↑,尿素4.14mmol/L,尿酸,373.0umol/③11月29日肝肾 功能示ALT34.0U/L , AST 67.0U/L↑

第三章第10节-心包疾病

第三章第10节-心包疾病

“Bread & Butter” appearance
Fibrinous stranding
发病机制
急性心包炎
急性炎症
少量渗出
渗出增多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正常 心包腔
渗出性心包炎
心 包 压 塞
渗出液短时间 大量增多
病因和发病机制
慢 性 窄 缩 性 心 包 炎 急性心包炎
渗出液逐渐吸 收后
增厚
粘连
钙化
5、心包穿刺术 的配合与护理
术 前 护 理
心理护理
用物准备
超声定位
术 中 配 合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出现面色苍白、 头晕、心率及心电图异常应通知医生 并协助处理。
•严格无菌操作,穿刺过程中勿剧烈 咳嗽或深呼吸,如有不适应报告医生。 •注意抽液量、性质,首次抽液不宜 超过200-300ml,每次抽液量不超过 1000ml,若抽出鲜血,立即停止抽吸。
瘢痕
•心室舒张期扩张受阻 •充盈减少 •心搏量下降
心包失去伸缩性
临床表现
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症状:主要为心前区疼痛。
•体征:心包摩擦音为典型体
征。当积液过多时摩擦音可
消失
临床表现
渗出性心包炎
•症状:突出症状为呼吸困难。
•体征:心包积液征。大量可累及
静脉回流,出现发绀、颈静脉怒
张、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
对症治疗:呼吸困难者半卧位,吸氧、 镇痛药 心包穿刺:用于心脏压塞和未明病因的 渗出性心包炎
心包切开引流 心包切除术 :用于窄缩性心包炎
常用护理诊断/问题
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或支气管受压有 关。 疼痛: 胸痛 与心包炎症有关。 体温过高 与细菌、病毒等因素导致急性炎症反 应等有关 焦虑 与病因诊断不明、病情重、疗效差有关

急性心肌炎的治疗及护理

急性心肌炎的治疗及护理

预防感染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充 足的睡眠、均 衡的饮食等
01
定期进行健康 检查,及时发 现并治疗感染 性疾病
03
02
避免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传染 源,如感冒病 毒、流感病毒 等
04
加强锻炼,提 高免疫力,降 低感染风险
定期体检
01
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 了解心脏功能
02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了解心肌酶水平
03
定期进行胸部X光检 查,了解肺部情况
04
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 查,了解心脏结构
谢谢
饮水,避免脱水
03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
瘦肉、豆腐、鸡蛋等
02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01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
辛辣、刺激性食物
心理护理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
01
和紧张 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理
02
状态 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了解病
03
情和治疗方案 参加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康复活动, 04 增强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B
手术方式:冠状动脉旁 路移植术(CABG)
C
手术时机:根据病情和 患者身体状况决定
D
术后护理:密切监测生 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康复治疗
01
药物治疗:使用抗病 毒药物、抗炎药物、
免疫调节药物等
04
心理支持:提供心 理支持和辅导,帮 助患者调整心态,
积极配合治疗
02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 息,避免过度劳累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 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
等,用于控制心律失常
血管扩张药物:如硝酸 甘油、硝普钠等,用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心包炎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
2012-09-07T10:52:30.21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23期供稿 作者: 黄冬岩
[导读] 临床上对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黄冬岩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3-0330-02
【关键词】
心包炎 护理

心包炎指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心包脏层和壁层的炎性病变。按病程可分为急、慢性两种,急性心包炎常伴有心包积液,慢性心包炎
常引起心包缩窄。急性心包炎为心包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常是某种疾病表现的一部分或为其并发症,故常被原发疾病所掩盖,但也可
以单独存在。缩窄性心包炎是指心脏被致密厚实的纤维化或钙化心包所包围,使心室舒张期扩张受阻、充盈受限而产生一系列循环障碍的
病征。

急性心包炎可由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感染因素所致,也可以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热及其他结缔组织疾病)、
肿瘤
(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代谢性疾病(如尿毒症、痛风)、物理因素(如外伤性、放射性)、邻近器官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胸膜炎、肺梗
死等
)、急性非特异性炎症等非感染性因素所致。过去常见病因为风湿热、结核及细菌感染,近年来,病毒感染、肿瘤、尿毒症性及心肌梗
死性心包炎发病率明显增多。
1.
临床表现
1.1
病因

常见病因有急性非特异性、感染、自身免疫、肿瘤、代谢疾病、物理因素、邻近器官疾病等。其中以非特异性、结核性、化脓性和风
湿性心包炎较为常见。随着抗生素和化学治疗的进展,结核性、化脓性和风湿性心包炎的发病率已明显减少。

心包渗液是急性心包炎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主要原因。由于渗液的急速或大量积蓄,使心包腔内压力上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限制心脏的扩张,心室舒张期充盈减少,心搏量降低。此时机体通过代偿机制增加心室的充盈,提高射血分数,使心排血量增加。如心
包渗液继续增加,心包腔内压力进一步增高,心搏量下降达临界水平时,代偿机制衰竭,于是心室的充盈量下降,射血分数下降,每分钟
心排血量减少,动脉血压下降,导致心排血量显著下降,循环衰竭而产生休克,此即为心脏压塞。
1.2
方法

急性心包炎的治疗包括对原发疾病的病因治疗、解除心脏压塞和对症治疗。患者宜卧床休息。胸痛时给予镇静剂,风湿性心包炎时应
加强抗风湿治疗,结核性心包炎时应及早开始抗结核治疗,如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应进行心包穿刺放液。
2.
护理
2.1
一般护理
2.1.1
体位与休息 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疼痛严重时卧床休息。
2.1.2
饮食护理 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半流质或软食,适当限制钠盐摄入。
2.2
病情观察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胸痛的部位、性质及呼吸困难的程度,有无心脏压塞的表现。
2.3
配合治疗护理
2.3.1
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症状、出血等不良反应。
2.3.2
疼痛剧烈者,可应用吗啡类药物。
2.3.3
应用抗结核、抗菌、糖皮质激素及抗肿瘤等药物治疗时,应做好相应观察与护理。
2.4
心理护理

病人气急发生后,常常精神紧张,甚至是恐惧心理,陪护人员应守护在旁,给予解释和安慰,消除不良心理因素,取得病人的配合。
在行心包穿刺抽液治疗前,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通过讲解此项治疗的意义、过程、术中配合事项等,减轻恐惧不安情绪。护士可在手术
中陪伴病人,给予支持、安慰。
2.5
健康指导
2.5.1
生活指导 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及易消化饮食,限制钠盐摄入;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呼吸道感
染。
2.5.2
用药与治疗指导 告知病人坚持足够疗程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不要擅自停药,防止复发。
3.
讨论

心脏外面有脏层和壁层两层心包膜,如它们发生炎症改变即为心包炎,可使心脏受压而舒张受限制。心包炎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慢性心包炎较严重的类型是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炎可以分为两类,包括急性心包炎和慢性心包炎,其发生的病因也不相同:急性心包炎可因感染,结缔组织异常,代谢异常,损
伤,心肌梗塞或某些药物引起,或可为非特异性。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通常为非特异性的,但几乎任何急性心包炎均可成为其原因。常见的
原因为结核或其他感染,新生物,日光或声音的辐射,类风湿关节炎,创伤和心脏手术。风湿热之后极少有缩窄性心包炎。症状可能为原
发性疾病如感染时的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所掩盖心包炎本身的症状有:心前区疼痛主要见于,炎症变化的纤维蛋白渗出阶段心包的
脏层和壁层内表面无痛觉神经,在第五或第六肋间水平以下的壁层外表面有膈神经的痛觉纤维分布。因此当病变蔓延到这部分心包或附近
的胸膜纵隔或膈时才出现疼痛,心前区疼痛常于体位改变、深呼吸咳嗽、吞咽卧位尤其当抬腿或左侧卧位时,加剧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疼
痛通常局限于胸骨下或心前区,常放射到左肩背部颈部或上腹部偶向下颌左前臂和手,放射右侧斜方肌嵴的疼痛系心包炎的特有症状,但
不常见有的心包炎疼痛较明显,如急性非特异性心包炎。临床上对本病的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如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等。
同时应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慎起居,节饮食、调理情志。

考 文 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30~231.
[2]
叶任高,陆再英,于维汉,等.内科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